盛世危言,中國樓市或2018年才見底
【明源君說】2015年過去幾周,關於2014年樓市的各種統計都出台了。全國商品房全年均價相比2013年僅上漲86元,上漲幅度1.4%,低於CPI2.0%的漲幅,也就是說實際可能是下跌。2015年之後樓市將如何,有很多預測。其中最悲觀但論證頗嚴謹的一種認為,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將和美國、英國、日本一樣,遵循「18年周期」,從2014年起進入長期下行,要到2018年才見底。明源君本文將論述這一觀點,雖不一定成真,但有備無患。
之前明源君接觸的許多關於房地產發展趨勢的論證,都集中在一些認識的爭論上。比如中國人口到底何時達到峰值?中國城鎮化率的統計到底真實與否?等等。
國內對美國、日本等國家房地產發展感興趣的業內人士也不少,但往往是從具體指標對比入手。比如美日人口達到峰值後如何,城市化率達到多少後如何等等。因為國內各種對未來數據的預測本莫衷一是,因此對比往往得不出結論。
而對於大周期的預測,一旦成立,則不會因單項數據的誤差發生改變……
剛過去的2014年房地產數據不容樂觀
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95036億元,名義增長下滑到10.5%,實際增長更是下降到10%以內。2014年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1991億元,比上年下降了0.1%。這一數據反映出市場對房地產行業出現較嚴重的信心不足。
2014年,房屋新開工面積17959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4.4%。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2064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9.1%,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3.4%。全國商品房銷售額76292億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7.8%,辦公樓銷售額下降21.4%。明源君認為辦公樓銷售下降未嘗沒有網路發展的作用。比如溝通更方便就不用會議室,電商發展就不用傳統貿易公司等等。
2014年房企土地購置面積3338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而土地成交價款10020億元,反而出現了1.0%的增長。明源君認為,這體現出土地成本持續上漲,而房企土地儲備下降反映出房企數量下降。有業內統計認為全國房企已經從8萬家下降到5萬家。
與房地產對應的四項關鍵指標將達頂峰
有統計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中國的人口已經進入到一個拐點,勞動力總量減少,老齡化趨勢明顯。如果純粹從數量的角度來看,明源君認可這樣的觀點。
1、人口老齡化,撫養比長期上升。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在的總人口生育指數是1.18,這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目前,即使放開生二胎,政策從限制生育轉成鼓勵生育,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起作用,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出現是必然的。因為這樣的影響,中國的撫養比將會進入到一個長期上升的通道,到2025年中期將會升到45%。
2、中國的勞動力總量在2015年之後可能會出現下降,到2025年會降到10億人。
3、購房適齡人口,2015、2016年將達到峰值。
25歲到49歲之間的人口,2010年為5.47億,2015年達到5.68億頂峰,從2018年開始加速下滑,2020年降到5.43億,2025年降到5億。其中城鎮購房適齡人口,2012年為3.28億,2016年達到3.35億峰值,2020年降到3.14億,2030年到2.5億。而農村進城的「勞動力轉移」,有模型認為2017年前每年可以轉移2000萬,2020年下降到1000萬,2030年下降到400萬。20——30歲的適婚年齡女性也將在2015年之後逐漸下降,我國年結婚對數上升最快是2005--2009年,年增速10% ,此後3年年增速平均值下降至4.4%,與此對應的是2005到2009,中國住宅銷售面積平均增速是17%,此後3年平均增速降至4.6%。
4、我國家庭規模的小型化過程也已經在接近尾聲,這意味著:靠家庭小型化來獲得家庭數量增長的模式,也已經快要結束了。
日本、美國、英國曾經循環上演18年樓市周期
關於18年周期率,之前提出此概念的人很多,但作出比較完整的比較分析的,是《房市大衰退》一書,作者為艾經緯。其中提到如下事實。
日本勞動力人口佔比1992年見頂,1991年房地產泡沫就開始破裂。
美國勞動力人口佔比2006年見頂,2007年房價開始轉向。
霍默.霍伊特,1933年出版了《房地產周期百年史》,發現在芝加哥103年的房地產歷史中,各種事件按先後順序重複了5、6次,平均時間間隔為18年。
弗雷德.哈里森,倫敦土地聯合會執行董事,其代表作是《2010泡沫破碎:房價銀行與經濟蕭條》,他準確預見了1992年英國房地產的崩潰和2007年美國房地產的崩盤。他的理論中,也是推崇18年周期率,即房價先上漲7年,然後經歷5年的快速上漲,最後是2年的瘋狂,最後是4年左右的下降。
提出18年周期率的遠不止上述兩人。關於這個周期為什麼在不同地方產生,有說經濟原因的,也有說因為人的本性的,等等。
日本,有人把1956年以來劃分為5個周期,分別歷時10年。也有把其最近一個周期劃分為18年的。美國1870年來的8個周期,分別是18年、18年、20-22年、21年、10年、18年、18年、17年。
而英國在1776--2010年期間,出現了非常典型的眾多的18年周期。
比較典型的幾個18年周期有:美國1989年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儲貸危機,到2007年次貸危機,泡沫再破裂,正好18年。日本1974年開始為期3年的調整,到1991年泡沫破裂,正好18年。中國香港房地產1985年復甦,1997年金融危機下破裂,2003年再次復甦,正好歷時18年。
而如果按照哈里森模型解釋中國,不完全貼合。從1998年7月起,中國樓市經歷7年緩慢上漲,但之後並沒有5年的快速上漲。但如果考慮2008年前後的金融危機和「4萬億」,加以變通。那麼,2014年1月可能將開始一個長達4年的下降周期,到2017年年底走完一個完整周期,歷時19.5年。而本輪周期時間延長是因為偶然因素。
《房市大衰退》一書還用多個理論和模型進行了分析。其中艾略特波浪理論本是針對股票市場的,認為每一個周期由5個上升浪和3個下跌浪組成。如果把這一理論運用在地產市場上,則從2014年1月起的樓市下跌樂觀來講將持續到2015年10月,但如果出現「大殺跌」,則將持續到2018年8月。如果按照商品住宅銷售面積指標分析,下跌將持續到2015年6月或者2016年2月,持續18-26個月。而如果按照OECD國家經驗,一般上行周期為22個季度、衰退為18個季度,那麼本輪衰退將持續18個季度到2018年6月。
明源君並不認為這一預言必將成真,但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聽點盛世危言,沒有壞處。做最壞的打算,求得最好的結果。明源君在此與諸位地產從業人員共勉。(寫作中參考了《房市大衰退》一書。)
推薦閱讀:
※資金有限的首套房剛需,一定要慎買老破小!
※美國加息提速,中國樓市變天?
※張欣:中國樓市新政難以壓低房價
※華夏幸福:走出環京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