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賞析 李白 樂府

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譯文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長使君王帶笑觀看。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貴妃雙依欄杆。

賞析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揉合,融為一體:首句寫名花與傾國相融;二句寫君王的歡愉,「帶笑看」三字,貫穿了三者,把牡丹、貴妃、明皇三位一體化了。三、四句寫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貴妃賞花,所有胸中憂恨全然消釋。人倚闌干、花在欄外,多麼優雅,多麼風流!全詩語言艷麗,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無怪乎深為玄欣賞,貴妃喜愛。

行路難·有耳莫洗潁川水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注釋  ①晉朝皇甫謐《高士傳》卷上《許由》篇:「堯讓天下於許由,……由於是遁耕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  ②《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遂餓死於首陽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誤以為一。  ③《高士傳》:巢父謂許由曰:「何不隱汝形,藏汝光?」此句言不露鋒芒,隨世俯仰之意。  ④鮑照《擬行路難》:「自古聖賢盡貧賤」。《史記·蔡澤列傳》:「四時之序,成功者去。……商君為秦孝公明法令,……功已成矣,而遂以車裂。……白起……功已成矣,而遂賜劍死於杜郵。吳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種為越王深謀遠計……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踐終負而殺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禍至於身?」  ⑤子胥:伍子胥。《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傳》:「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又見《國語·吳語》。  ⑥《晉書·陸機傳》載:陸機因宦人誣陷而被殺害於軍中,臨終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⑦《史記·李斯列傳》載:李斯喟然嘆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索引》:「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⑧《史記·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太平御覽》卷九二六:《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門,不可得矣。」  ⑨《晉書·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為大司馬東曹掾。……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或謂之曰:『卿乃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

賞析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被世人稱作「詩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傑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可是入京後,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行路難》組詩。《唐宋詩醇》以為《行路難》三首皆公元744年(天寶三載)離長安時所作,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裴斐《太白樂府舉隅》從之。郁賢皓《李白選集》以為「作年莫考」。  前四句言人生須含光混世,不務虛名。中八句列舉功成不退而殞身者,以為求功戀位者誡。最後贊成張翰唯求適意的人生態度。一篇之意三層而兩折。言虛名無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則須及時退身,一為避禍,二求適意自由。這是李白人生哲學的基調。

長相思·在長安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注釋1、絡緯: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2、金井闌:精美的井闌。3、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

譯文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夜裡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捲起窗帘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如花似玉美人呵,彷彿相隔在雲端!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賞析以秋聲秋景起興,寫男思女。所思美人,遠在長安。天和地遠,關山阻遏,夢魂難越,見面為難。或以為此詩別有寄託,是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後,對唐玄宗的懷念。喻守真以為「不能說他別有寄託,完全詠的『長相思』本意」,此說有其道理。

蜀道難

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石冰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呼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註解1、蠶叢、魚鳧:都是傳說中古蜀國國王。古代的蜀國本與中原不通,至秦惠王滅蜀(公元前三一六),始與中原相通。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嶺主峰,在今陝西周至、太白縣一帶。舊說因其冬夏積雪,故名。太白山在當進京城長安之西,故云「西當太白」。3、鳥道:極言山路險窄,僅能容鳥飛過。4、地崩句:相傳秦惠王嫁五美女與蜀,蜀遣五個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結果山崩,五人皆被壓死,五女上山化為石。5、六龍回日:相傳太陽神乘車,羲和駕六龍而駛之。此指高標阻住了六龍,只得回車。6、高標:立木為表記,其最高處叫標,也即這一帶高山的標誌。7、捫參句:意謂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見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區域,都劃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內,並以天象所示來占卜地上屬邑之吉凶。秦屬井宿分野,蜀屬參宿分里。脅息:屏氣不敢呼吸。8、子規:杜鵑鳥,蜀地最多。相傳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後其魂化為子規,啼聲悲凄。9、錦城:即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10、咨嗟:嘆息。

譯文唉呀呀,多麼危險多麼高峻偉岸!蜀道真太難攀簡直難於上青天。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嵋山頂端。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激浪排空紆迴曲折的大川。善於高飛的黃鵠尚且無法飛過,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於攀援。青泥嶺多麼曲折繞著山巒盤旋,百步之內縈繞岩巒轉九個彎彎。可以摸到參、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坐下來長嘆。好朋友呵請問你西遊何時回還?可怕的岩山道實在難以登攀!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雄雌相隨飛翔在原始森林之間。月夜聽到的是杜鵑悲慘的啼聲,令人愁思綿綿呵這荒盪的空山!蜀道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叫人聽到這些怎麼不臉色突變?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漩渦飛轉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水石相擊轉動象萬壑鳴雷一般。那去處惡劣艱險到了這種地步;唉呀呀你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了什麼要來到這個地方?劍閣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雲端,只要一人把守,千軍萬馬也難攻佔。駐守的官員若不是皇家的近親;難免要變為豺狼踞此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弔膽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覺防範長蛇的災難。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獸殺人如麻即令你膽寒。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賞析這首詩是襲用樂府舊題,意在送友人入蜀。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像,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藉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至於本詩是否有更深的寓意,歷代有各種不同看法。然而就詩論詩,不一定強析有寓意。但從詩中,「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看,卻是在寫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時,告誡當局,蜀地險要,應好好用人防守。詩採用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洒脫。全詩感情強烈,一唱三嘆,迴環反覆,讀來令人心潮激蕩。

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注釋  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李白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首《秋歌》。並由原來的五言四句擴展為五言六句。   ②一片月:一片皎潔的月光。   ③萬戶:千家萬戶。搗衣:洗衣時將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捶打。   ④吹不盡:吹不掉之意。   ⑤玉關:玉門關。這兩句說颯颯秋風,驅散不了內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對遠方徵人的懷念。   ⑥平胡虜:平定侵擾邊境的敵人。   ⑦良人:指駐守邊地的丈夫。罷:結束。

譯文  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戶戶傳來搗衣的聲音。   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   聲聲總是牽繫玉關的親人。   什麼時候才能把敵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結束漫長征途。

賞析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韻。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   籠統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了「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是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製征衣的季節,所以寫月也有起興的意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婦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一種難耐的挑撥。「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辭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的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徵人的深情。用「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裡,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卻好像真的在,「玉關情」也很濃。王夫之評價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於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婦的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後世的某些人偏愛「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說:「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西圃詩說》)其實未必是這樣。「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種吞吞吐吐的用語。而從內容上看,正如沈德潛指出的「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十分有意味的詩境,讀者須知,這種猶如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也在畫中,它迴腸盪氣,激動人心。因此,《秋歌》從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注釋1、清平調:一種歌的曲調,「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之遺聲。2、檻:有格子的門窗。3、華:通花。4、群玉山:神話中的仙山,傳說是西王母住的地方。5、瑤台:傳說中仙子住的地方。

譯文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於群玉山頭,那一定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相逢!

賞析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貴妃的美艷。首句以雲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寫花受春風露華潤澤,猶如妃子受君王寵幸;三句以仙女比貴妃;四句以嫦娥比貴妃。這樣反覆作比,塑造了艷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詩人採用雲、花、露、玉山、瑤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讚美了貴妃的豐滿姿容,卻不露痕迹。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註解1、珍饈:名貴的菜肴。2、垂釣坐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今陝西寶雞市東南)垂釣。3、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於偶然。

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餚菜,收費萬錢。胸中鬱悶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裡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世上行路呵多麼艱難,多麼艱難;眼前歧路這麼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賞析「行路難」多寫世道艱難,表達離情別意。李白《行路難》共三首,蘅塘退士輯選其一。詩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詩開頭寫「金樽美酒」、「玉盤珍饈」,給人一個歡樂的宴會場面。接著寫「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又向讀者展現了作者感情波濤的衝擊。中間四句,既感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看到了呂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難」四個短句,又表現了進退兩難和繼續追求的心理。最後兩句,寫自己理想總有一天能夠實現。全詩在高度傍徨與大量感嘆之後,以「長風破浪會有時」忽開異境,並且堅信美好前景,終會到來,因而「直掛雲帆濟滄海」,激流勇進。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釋  ⑴將進酒:屬漢樂府舊題。將(qiāng):請。將進酒選自《李太白全集》。這首

大約作於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內)元丹丘家裡做客。  ⑵君不見:樂府中常用的一種誇語。天上來:黃河發源於青海,因那裡地勢極高,故稱。  ⑶高堂:指的是父母。青絲:黑髮。此句意為年邁的父母明鏡中看到了自己的白髮而悲傷。  ⑷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⑸會須:應當。會,須,皆有應當的意思。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與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⑼傾耳聽:一作「側耳聽」。  ⑽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饌(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饌,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復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願醒」。(現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古代詩歌詩歌散文欣賞中是----但願長醉不願醒)  ⑿陳王:指陳思王曹植。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恣(zì):放縱,無拘無束。謔(xuè):玩笑。  ⒀言少錢:一作「言錢少」。  ⒁徑須:乾脆,只管。沽(gū):通「酤」,買或賣,這裡指買。  ⒂五花馬: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⒃爾:你。銷:同「消」。

譯文  你沒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  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你沒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感嘆自己的白髮,  年輕時候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時應當縱情歡樂,  莫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  黃金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  一次痛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別停下杯子。  我為你們高歌一曲,  請你們都來側耳傾聽:  鐘鳴饌食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  只希望長駐醉鄉不再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這兩種酒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樂平關你可知道,  斗酒萬錢也豪飲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來讓我喝。  五花千里馬,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兒拿去換美酒,  我和你們共同消解這萬古愁!

賞析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雲。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贇《分類補註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贇)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藉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誇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捲往複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範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範疇的誇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髮」,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誇張。於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恆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於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並不就此消沉。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讚歎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於此,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應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裡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麼豪壯的詩句!  至此,狂放之情趨於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於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這裡不僅是酒後吐狂言,而且是酒後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以下「古來聖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也表現出自己「寂寞」。因此才願長醉不醒了。這裡,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並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而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繫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於丕、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聖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於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後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尾之妙,不僅在於「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雲從空,隨風變滅」的結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湧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鑱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摧心肝。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

注釋1、趙瑟:相傳古代趙國的人善彈瑟。瑟:弦樂器。2、鳳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飾鳳凰形狀。3、蜀琴句:舊注謂蜀琴與司馬相如琴挑故事有關。按:鮑照有「蜀琴抽白雪」句。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頭」句。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為樂器,故曰蜀桐。」蜀桐實即蜀琴。似古人詩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與司馬相如、卓文君事無關。鴛鴦弦也只是為了強對鳳凰柱。

譯文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花蕊籠罩輕煙,月華如練,我思念著情郎終夜不眠。柱上雕飾鳳凰的趙瑟,我剛剛停奏,心想再彈奏蜀琴,又怕觸動鴛鴦弦。這飽含情意的曲調,可惜無人傳遞,但願它隨著春風,送到遙遠的燕然。憶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邊,當年遞送秋波的雙眼,而今成了流淚的源泉。您若不信賤妾懷思肝腸欲斷,請歸來看看明鏡前我的容顏!

賞析  首句「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開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濛的相思氣氛,暮色低沉煙霧繚繞的景物特徵使人感到一種深深的壓抑之感,奠定了整首詩的悲涼調子。夕陽斜暮,漸漸西沉,幾簇花叢在低沉的暮色里顯得朦朦朧朧,如被煙霧纏繞。這種如煙似夢的感知顯然部分來源於思婦的眼睛,來源於思婦被相思愁緒緊緊包裹的內心。牽腸掛肚的相思使思婦所觀所感的一切都帶上了濃重的憂鬱色彩,不獨花朵,也非煙霧使然。黑夜拉開帷幕,思婦卻沒有進入夢鄉,對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更可惱的,是那一輪明月,依舊發出如絹如素光潔皎然的光輝,透過孤獨的窗欞,攪得多情人心緒難寧。在這句詩中,代表著團圓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詩人塑造成一個冷漠的、不解離人情懷的形象。宋周邦彥有「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也是這個意思。面對月色如水良辰美景,思婦卻只能讓他虛設,想起從前種種,一顆心久久不得平靜。雖然思念只是徒勞,卻也心甘情願,無心睡眠。「日」與「月」在交替,白晝與黑夜在輪迴,思婦的相思也像波浪中的小船,翻騰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婦最為明了。詩人用「愁」字把這種感情明白地表達出來。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無法安睡的思婦,只好在月下彈一曲哀傷凄美的琴瑟,在回憶和期待中與心上人夫唱婦隨。是有「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兩句,琴瑟合鳴,鴛鴦鳳凰都是用來喻指夫妻美滿之意,詩人在這裡互文見義,旨在表達思婦望夫心切而又無法排解的愁緒。琴瑟都作為傳情達意之物,至於「蜀琴」,更被人傳說與司馬相如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有所關聯。但如今琴瑟獨鳴,鳳凰曲難成,原本以為可以白頭到老長相廝守的一對鴛鴦,竟然也天各一方,思婦的傷情可想而知。就連這思君念君為君彈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無法令心上人聽到,關山重重,天遙地遠,縱有動聽的音符,又彈於誰聽呢?   緊承這個疑問,作者繼續寫出,「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曲中真意,綺麗動人,但此情此曲,卻無人為我傳遞,思婦惆悵抱憾也於事無補。只有忽發奇想,托明日和煦的春風飛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裡,帶去我的相思。燕然山遠在塞北邊疆,就算把相思曲寄到又能如何呢?范成大有詩云「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可做此詩的一個補充。只要邊疆未靖,那麼重逢之念便是惘然。只是思婦的一點聊勝於無的假想罷了。但不管怎樣,詩人的奇特想像仍然令人驚嘆,思婦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為之唏噓。   「憶君迢迢隔青天」獨立成句,又承上啟下,以青天的誇張比喻兩人相隔萬里,從而引出下文思婦回到現實,顧影自憐獨自凄涼的描寫。   這四句詩可以看作是同一個情形的表達,思婦攬鏡自照,發現自己容顏憔悴,不禁悲從中來無法斷絕。「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是唐時名句,形象而巧妙、誇張而令人信服地寫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婦的哀傷之狀。曾經清澈如水明眸善睞的雙眼,而今卻成了流淚不止的兩眼清泉,如此的想像和誇張讓思婦的形象更具靈動的色彩,藝術之美感也更加深入人心。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銷得人憔悴」一樣,令人為之動容。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一句則深得含蓄雋永之妙,以思婦的口吻直抒對丈夫的思念,與前一句相得益彰。思婦不關心自己的容顏憔悴,也不擔心自己雙眼如淚泉,反而殷殷的希望,丈夫能夠早日出現,哪怕他不相信自己切膚入骨的思念也無所謂,只要他早日歸來,斷腸人也就心滿意足了。所謂「不信」云云,無須深究,只是夫妻倆的竊竊私語,取鏡相照,更是帶有了閨房親密的意味,顯然,在詩人奇特的構思中,在思婦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進入了想像。   這兩首詩詩意隱然含蓄,具備一種蘊藉的風度。所以王夫之贊道:「題中偏不欲顯,象外偏令有餘,一以為風度,一以為淋漓,烏乎,觀止矣。」

子夜吳歌·春歌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注釋  ①子夜吳歌:《子夜歌》屬樂府的吳聲曲辭,又名《子夜四時歌》,分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書·樂志》說:「《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因起於吳地,所以又名《子夜吳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陝西省關中地區。羅敷女,樂府詩《陌上桑》有「日出東南隅,歸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的詩句。

  ③素:白色。

  ④「紅妝」句:指女子盛妝後非常艷麗。

  ⑤妾:古代女子自稱的謙詞。

  ⑥「五馬」句:意思是,貴人莫要在此留連。五馬,《漢官儀》記載:「四馬載車,此常禮也,惟太守出,則增一馬。」故稱五馬。這裡指達官貴人。

賞析  這首詩吟詠了秦羅敷的故事,讚揚她不為富貴動心,拒絕達官貴人挑逗引誘的高尚品質。這是「春歌」,所以用採桑起興。唐代孟棨在《本事詩》中評價說:「李白才逸氣高。其論詩云:『興寄深微……況使束於聲調俳優哉!』」

子夜吳歌·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賞析  《子夜吳歌》詩題又作《子夜四時歌》,共四首,寫春夏秋冬四時。這裡所選是第四首。六朝樂府《清商曲·吳聲歌曲》即有《子夜四時歌》,因屬吳聲曲,故又稱《子夜吳歌》。此體原為四句,內容多寫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詩人的獨造,而用以寫思念征夫的情緒更具有時代之新意。

  《子夜吳歌·冬歌》不寫景而寫人敘事,通過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現思念征夫的感情。時間是傳送征衣的驛使即將出發的前夜,大大增強了此詩的情節性和戲劇性。一個「趕」字,不曾明寫,但從「明朝驛使發」的消息,讀者從詩中處處看到這個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緊張勞作的情景。關於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縫」等等具體過程,詩人有所取捨,只寫抽針把剪的感覺,突出一個「冷」字。素手抽針已覺很冷,還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加強情節的生動性。天氣的嚴寒,使手指也不靈巧了,而時不我待,偏偏驛使就要出發,人物焦急情態宛如畫出。「明朝驛使發」,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從自己的冷想到「臨洮」(在今甘肅臨潭縣西南,此泛指邊地)那邊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驛使早發、快發。這種矛盾心理亦從無字處表出。讀者似乎又看見她一邊呵著手一邊趕裁、趕絮、趕縫。「一夜絮征袍」,言簡而意足,然而隨即又情急起來,她想:路是這樣遠,「寒到身邊衣到無」呢?這回卻是恐怕驛使行遲,盼望驛車加緊了。「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這迫不及待的一問包含極度的深情與牽掛。《子夜吳歌》中的第三首《秋歌》是正面歸結到懷思良人之意,而《冬歌》卻純從側面落筆,通過形象刻畫與心理描寫結合,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思婦形象,成功表達了詩歌主題。結構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勢突兀,結句意遠,情節生動感人。

  如果說《秋歌》是以間接方式塑造了長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則通過個體形象以表現出一類人——思婦形象。其語言的明轉天然,形象的鮮明集中,音調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於民歌,真是「意愈淺愈深,詞愈近愈遠,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詩藪·內編》卷二)的佳作。

清平調·一枝紅艷露凝香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賞析  起句「一枝紅艷露凝香」,不但寫色,而且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當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須脂粉,便是天然絕色。這一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抬高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托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楊貴妃名玉環)。後人據此就編造事實,說楊妃極喜此三詩,時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脫靴,認為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李白詩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瞞不過博學能文的玄宗,而且楊妃也不是毫無文化修養的人。據原詩來看,很明顯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強加曲解,其實是不可通的。

行路難·大道如青天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行路難,歸去來!

賞析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這個開頭與《行路難》的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賦的手法,從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寫起,起得比較平。這一首,一開頭就陡起壁立,讓久久鬱積在內心裡的感受,一下子噴發出來。亦賦亦比,使讀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內容十分深廣。後來孟郊寫了「出門如有礙,誰謂天地寬」的詩句,可能受了此詩的啟發,但氣局比李白差多了。能夠和它相比的,還是李白自己的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類詩句,大概只有李白那種胸襟才能寫得出。不過,《蜀道難》用徒步上青天來比喻蜀道的艱難,使人直接想到那一帶山川的艱險,卻並不感到文意上有過多的埋伏。而這一首,用青天來形容大道的寬闊,照說這樣的大道是易於行路的,但緊接著卻是「我獨不得出」,就讓人感到這裡面有許多潛台詞。這樣,這個警句的開頭就引起了人們對下文的注意。

  「羞逐」以下六句,是兩句一組。「羞逐」兩句是寫詩人的不願意。唐代上層社會喜歡拿鬥雞進行遊戲或賭博。唐玄宗曾在宮內造雞坊,鬥雞的小兒因而得寵。當時有「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狗勝讀書」的民謠。如果要去學鬥雞,是可以結交一些紈袴子弟,在仕途上打開一點後門的。但李白對此嗤之以鼻。所以他聲明自己羞於去追隨長安里社中的小兒。這兩句和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所說的「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干虹霓」是一個意思。都是說他不屑與「長安社中兒」為伍。至於去和那些達官貴人交往,「曳裾王門不稱情,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即拉起衣服前襟,出入權貴之門。「彈劍作歌」,用的是馮諼的典故。馮諼在孟嘗君門下作客,覺得孟嘗君對他不夠禮遇,開始時經常彈劍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是希望「平交王侯」的,而現在在長安,權貴們並不把他當一回事,因而使他像馮諼一樣感到不能忍受。這兩句是寫他的不稱意。「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韓信未得志時,在淮陰曾受到一些市井無賴們的嘲笑和侮辱。賈誼年輕有才,漢文帝本打算重用,但由於受到大臣灌嬰、馮敬等的忌妒、反對,後來竟遭貶逐。李白借用了韓信、賈誼的典故,寫出在長安時一般社會上的人對他嘲笑、輕視,而當權者則加以忌妒和打擊。這兩句是寫他的不得志。

  「君不見」以下六句,深情歌唱當初燕國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理想的君臣關係的追求。戰國時燕昭王為了使國家富強,尊郭隗為師,於易水邊築台置黃金其上,以招攬賢士。於是樂毅、鄒衍、劇辛紛紛來歸,為燕所用。燕昭王對於他們不僅言聽計從,而且屈己下士,折節相待。當鄒衍到燕時,昭王「擁篲先驅」,親自掃除道路迎接,恐怕灰塵飛揚,用衣袖擋住掃帚,以示恭敬。李白始終希望君臣之間能夠有一種比較推心置腹的關係。他常以伊尹、姜尚、張良、諸葛亮自比,原因之一,也正因為他們和君主之間的關係,比較符合他的理想。但這種關係在現實中卻是不存在的。唐玄宗這時已經腐化而且昏庸,根本沒有真正的求賢、重賢之心,下詔召李白進京,也只不過是裝出一副愛才的姿態,並要他寫一點歌功頌德的文字而已。「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慨嘆昭王已死,沒有人再洒掃黃金台,實際上是表明他對唐玄宗的失望。詩人的感慨是很深的,也是很沉痛的。

  以上十二句,都是承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對「行路難」作具體描寫的。既然朝廷上下都不是看重他,而是排斥他,那就只有拂袖而去了。「行路難,歸去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只有此路可走。這兩句既是沉重的嘆息,也是憤怒的抗議。

  篇末的「行路難,歸去來」,只是一種憤激之詞,只是比較具體地指要離開長安,而不等於要消極避世,並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時他還抱有他日東山再起,「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幻想。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註解1、羅襪:絲織品做的襪子。2、卻下:還下。3、玲瓏句:雖下簾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譯文玉砌的台階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佇立露水侵濕了羅襪。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獨自隔簾仰望玲瓏的秋月。

賞析樂府《玉階怨》多詠被幽禁宮女之幽怨的樂曲。詩雖以「怨」標題,卻不露「怨」字,。首二句寫獨立玉階,露侵羅襪,更深夜濃,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如訴;後二句寫無可奈何,入室垂簾,隔窗望月,愈襯孤寂。無獨乎?無怨乎?詩不正面塗抹,卻從反面點妝,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灧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註解1、床:這裡指坐具。 2、抱柱信:《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 而死。」 3、不道遠:不會嫌遠。4、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安慶市東的長江邊上。地極湍險。

譯文記得我劉海初蓋前額的時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門前嬉戲。

郎君總是跨著竹竿當馬騎來, 手持青梅繞著交椅爭奪緊追。

長期來我倆一起住在長干里, 咱倆天真無邪相互從不猜疑。

十四歲那年作了你結髮妻子, 成婚時羞得我不敢把臉抬起。

自己低頭面向昏暗的牆角落, 任你千呼萬喚我也不把頭回。

十五歲才高興地笑開了雙眉, 誓與你白頭偕老到化為塵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 我就怎麼也不會登上望夫台。

十六歲那年你離我出外遠去, 要經過瞿塘峽可怕的灧堆。

五月水漲灧難辨擔心觸礁, 猿猴在兩岸山頭嘶鳴更悲凄。

門前那些你緩步離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個個都長滿青苔。

苔蘚長得太厚怎麼也掃不了, 秋風早到落葉紛紛把它覆蓋。

八月秋高粉黃蝴蝶多麼輕狂, 雙雙飛過西園在草叢中戲愛。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傷心痛絕, 終日憂愁太甚紅顏自然早衰。

遲早有一天你若離開了三巴, 應該寫封信報告我寄到家來。

為了迎接你我不說路途遙遠, 哪怕趕到長風沙要走七百里!

賞析這是一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 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提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為讀者塑了 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十四為君婦」四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 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寫婚後的熱戀和恩愛,山盟 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並為之擔心受怕,纏 綿悱惻,深沉無限。「門前遲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後 四句,寫寄語親人,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 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無邪情誼的佳語。

子夜吳歌·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注釋  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李白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首《秋歌》。並由原來的五言四句擴展為五言六句。

  ②鏡湖:一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別稱。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境內。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迹,相傳西施浣紗於此,故又名「浣紗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離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時候,月亮尚未出來,就被帶邀而去了。這是誇飾的修辭手法。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起端:「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廣闊三百里的鏡湖,在含著花苞的荷花吐發的時候,西施泛舟出現了,成為採蓮人,但是她的艷麗和美名引起了轟動,「人看隘若耶」,人人爭餐秀色,使寬闊的若耶溪變得狹隘了,這一「隘」字傳神,那種人潮洶湧、人舟填溪滿岸的熱鬧場面,猶如呈現在讀者眼前,將王維的「艷色天下重」的虛寫,變成了轟動當地的如實描繪。這裡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著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讓讀者以合理的想像來補足:勾踐早已確定使用美人計來對付吳國,而西施的美艷傾倒眾生,轟動當地,那麼越國的君臣也不用去費力探訪了,有了這位不二的美女人選之後,才「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較之王維的「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語異而意同,王維的詩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踐君臣實施美人計的過程;李白的詩實施了「截割」,割去了選作吳宮妃子的結果,同樣地表現了「艷色天下重」的意義。這種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歸向越王家」,勾踐同樣也能留下這個美人,但他在「報吳」、「復仇」的目標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吳,卻成為亡吳的原因之一。這等於是提醒讀者:「到底是因為吳王夫差好色之過,還是由於西施成了亡吳的關鍵?如果西施是滅亡吳國的關鍵,那麼越國在後來的滅亡又是因為什麼?」李白沒有對後續的發展著墨,並不是他寫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寫。這樣做,同樣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餘地。

  西施採蓮,在若耶溪里,不但有傳說,而且合情理;至於泛舟三百鏡湖之中,則是作者的想像了。但這一想像卻有更改事實之嫌,因為如果是借鏡湖湖水的清澈來表現西施「自鑒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來表現拜倒西施的人的眾多,那麼下句「人看隘若耶」就顯得多餘了,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筆誤。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註解  1、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  2、胡:這裡指吐蕃。  3、高樓:指住在高樓中的戍客之妻。

譯文皎潔的月亮從祁連山升起,輕輕漂浮在迷茫的雲海里。

長風掀起塵沙席捲幾萬里,玉門關早被風沙層層封閉。

白登道那裡漢軍旌旗林立,青海灣卻是胡人窺視之地。

自古來這征戰廝殺的場所,參戰者從來不見有生還的。

守衛邊陲的征夫面對現實,哪個不愁眉苦臉思歸故里?

今夜高樓上思夫的妻子們,又該是當窗不眠嘆息不已。

賞析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詩人筆力渾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詩的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徵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後四句寫徵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這末了四句與詩人《春思》中的「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一筆調。而「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又與王昌齡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同步。


推薦閱讀:

《送友人》賞析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全詩賞析!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賞析
第三輪生肖郵票賞析
第一代油畫家作品賞析之:衛天霖(組圖)

TAG:唐詩 | 李白 | 唐詩賞析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