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胰俞」「胰腑」「胰經」論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的
從「胰俞」「胰腑」「胰經」論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的繼承與創新
赫增才
(河北省巨鹿縣盲人按摩門診,巨鹿055250)
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是針灸臨床與針灸科研的基礎。因此,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的繼承改革與創新發展,對於針灸臨床與針灸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筆者在學習和研究針灸與按摩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提出並論證了「經穴胰俞」、「胰腑」、「手少陽胰經」3個新概念。該項研究填補了三項中醫基礎理論的空白:①填補了人體胰腺沒有背俞穴的空白;②填補了中醫臟象學中沒有胰腺臟腑的空白;③填補了手少陽經沒有臟腑與之相對應的空白。
1增加新經穴「胰俞」
2005年11月,筆者發現在人體《針灸穴位挂圖》上足太陽膀胱經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部位,即在膈俞穴與肝俞穴之間是一個空缺。於是產生一個想法:如果把經外奇穴胰俞改稱經穴胰俞,劃歸入十四經穴中,那麼將會填補了一項醫學文獻理論研究領域中的空白。在清代李學川《針灸逢源》增加兩個經穴將近兩個世紀之後,又增加一個「經穴胰俞」,使經穴總數達到362個。於是,便把自己的想法撰寫成《論十四經穴中的第362個穴位——胰俞》[1]一文,參加了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
按照中醫理論,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也是接受針灸按摩的部位。因此,用針灸、按摩的方法刺激胰腺的背俞穴胰俞,就可以增加胰液和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是人體中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它對於人體的消化吸收、血糖的代謝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新增加經穴胰俞,無疑是為針灸臨床治療糖尿病找到了一條重要途徑。
2把胰腺劃歸六腑取代三焦
隨著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重視和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各種因素造成的胰腺功能失常和胰經病變,或胰腺的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而,胰腺應該是人體中的一個重要臟腑。筆者認為,在中醫臟象學中,沒有胰腺的臟腑地位,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一大缺憾。
古人以三焦涵蓋了現代醫學中胰腺的功能。《黃帝內經》首先提出了三焦的名稱,作為六腑之一,並敘述了三焦的部位和作用。但是,因對其具體概念論述的不夠明確,而且《難經》的二十五難和三十八難又提出了三焦「有名無形」之說。所以,引起後世醫家爭論紛紜。筆者贊同「趙隸華等依據古人解剖中無『胰腺』一詞,從《難經·四十二難》的『脾有散膏半斤』和陳無擇的『在臍下有脂膜如掌大』之論說,根據胰腺的現代解剖位置及其形恰如散膏,約如手掌大,結合其生理、生化、病理,認為三焦可能就是胰腺」的論述[2]。筆者在《論十二正經中的第十條經脈——手少陽胰經》一文中提出了:「把胰腺劃歸六腑,用胰取代三焦」的新觀點。從此,結束了上述千年爭論,使胰腑有名有形;同時,也給三焦的解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三焦雖有名無形,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作為六腑之一,在針灸臨床上也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胰腑取代三焦後,仍應繼續發揮三焦的重要作用。
3把手少陽三焦經改稱手少陽胰經
根據針灸界老前輩梅健寒2002年在義大利米蘭國際針灸學術交流會上所提出的「經脈循行等於本經病候分布」;「病候分布等於本經腧穴主治」;「腧穴主治等於本經經脈循行」的經絡定理[3]。筆者認為:手少陽三焦經的經脈循行和治療「三消」即糖尿病的病候分布及腧穴主治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和胰腺的背俞穴胰俞治療糖尿病的功能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筆者認為胰腺應該是手少陽三焦經的臟腑依託;手少陽三焦經就是胰腺(或稱胰腑)的經脈循行。故而,首先我們應該確立胰腺的臟腑地位,把胰腺劃歸六腑,用胰腑代替三焦;其次,把手少陽三焦經改稱手少陽胰經,變成胰經的經脈循行。從此,手少陽經就再也不是一個「沒有臟腑依託的純中醫概念」[4]的空洞一詞了。
綜上所述,這項胰腑、胰經、胰俞穴「三位一體」,從理論意義來說,可為中醫臟象學和經絡腧穴學的改革創新和重新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從實踐意義來說,把這一基礎理論應用於臨床,能夠為中醫治療糖尿病開闢出一條重要途徑。
中國針灸學會李維衡會長在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開幕式曾說:「繼承與創新發展同等重要。」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的繼承改革與創新發展,是一個宏大而系統的工程。筆者就自己的認識,分述如下:
(1)繼承古代醫學家留給後人寶貴遺產中的優秀部分。研究中醫基礎理論時,首先是繼承,就是把前人已經掌握的知識學到手,接受過來。其中以五臟六腑、十二正經和十四經脈中的361個經穴為重中之重。繼承是改革創新和發展的根本,它的宗旨在於發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代代相傳。所謂「取消中醫」是不可取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是提倡中西文化相互借鑒、補充和包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繼承好,才能有創新。中醫辨證體系的研究必然是建立在繼承基礎之上的創新,僵死是沒有出路的;同樣,用西醫的模式去改造中醫也是行不通的。中醫就是要保持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特色。
(2)改革我國古代醫學家留給後人寶貴遺產中的不足之處。回顧上下五千年人類的文明史,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世界上沒有萬古不變的真理。歷史經過了兩千多年的變遷,時至今日,如果還有人死抱著老祖宗的醫書,不準後人改動一個字,那就不但是可笑,而且是可悲、可恨的了。
(3)創新是科學的生命,創新是科學發現之母,創新也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生命的源泉。創新建立在對人類既有知識繼承的基礎之上。人類經過上萬年的創造和探索,無數科學家創造了成千上萬項的發明和發現成果。對造就我們今天的文明世界,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燦爛的祖國醫學文化是我們的祖先世代相傳、不斷創新的結果。我們要發揚前人勇於創新的光榮傳統,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推陳出新。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創新方面,要有所作為。在這裡借用王啟才秘書長《致中國針灸學會一封公開信》中所說的一句話就是:「在經穴的數目方面,我們完全沒有理由仍舊停留在清朝的361個上,而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做我們應該做的事,不要老是擔心會不會被人認可。如果張仲景、王清任這些古人當初也抱有這種『怕不會被人認可』的想法的話,那麼,燦爛的中醫文化就不會有《傷寒論》、《醫林改錯》這樣的不朽之作,同時也不會有偉大的針灸學的今天!」。
(4)發展是祖國醫學適應當今社會前進、時代要求的硬道理,也是中醫藥事業和中國針灸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根據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發展的關鍵在於創新,突破舊論,獲得新知。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作為中華醫學臟腑經絡腧穴理論本身,就是人類生命科學的重大奇蹟。人們曾把它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說明了中國的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備受世人矚目。當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進行針灸醫學的學習、運用和研究。作為神奇的針灸技術發源地的中國,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致力於針灸理論、臨床和實驗科學的攻關。只有努力把中醫藥事業在全球發揚光大,才能彰顯一個有著四大發明的文明古國和當代負責任大國的風範,才能稱得起中華民族對人類有所貢獻。因而,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的繼承改革與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赫增才.論14經穴中的第362個穴位——胰俞,[J].中國針灸,2007,27(6):474
[2].作者佚名.三焦有名有形與有名無形[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1215.htm
[3]. 梅健寒,楊玉華.奇經八脈與針灸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23
[4]蕭言生.人體經絡使用手冊 [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64
(王曉紅髮稿)
——摘自:赫增才.從「胰俞」「胰腑」「胰經」論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的繼承與創新[J].中國?北京 :中國針灸,2009年增刊,學術爭鳴:79~80.
文章編號:0255—2930(2009)S-0079-02
中圖分類號:R224文獻標誌碼:A
本文同時又是第八屆全國針灸科研與臨床研討會暨安徽省針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應徵入編提交參會論文,安徽?合肥:2009年11月14---18日.
——————————
作者:赫增才(1949—),男,中級按摩師。研究方向:糖尿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E-推薦閱讀:
※十四條經絡阻塞後的表現!
※經絡對人體健康影響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嗎?
※10月26日百科全說 嚴蔚冰 疏通經絡 易筋經導引術(3)
※老中醫教你刮手指,調理臟腑,疏通經絡,或能防治百病
※經絡腧穴學_習題集_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