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命的輪迴》

生命的輪迴

-

作 者:聖·基帕爾·辛格--

--

第一章 生命的輪轉-

第二章 舊業、定業、新業-

第三章 明師如何處理舊業、定業、新業-

第四章 慈悲與恩典

-

第一章 --

生命的轉輪 -

不要受蒙蔽 沒人能欺騙上帝-

無論一個人種下了什麼-

他都必須收獲-

《加拉太書》第6章第7節

-

面對世界紛雜繁複的生活,人類努力探尋出路。無論轉向那裡,向上提升的努力都受到無形障礙的阻擾。為什麼世界似乎是不平等的?為什麼人類回歸原本的故鄉──天父的家園,會遭受阻擾?為什麼人無法彌補未知的過去?應該上哪裡去找尋"純粹生命科學"的拯救之光呢?這些疑問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對宇宙因果法律的研究。-

"業"(Karma)這一術語經常出現於各種印度哲學和宗教著作中。實際上,經常被僧侶和傳道者以訛傳訛,許多人都把業當成靈性拯救的道路上,一塊想像的絆腳石。這個術語對西方人而言無疑是陌生的,通常未加詳細說明就被忽略過去。所有等級不夠高的老師都認為,做事不執著,結果不貪求,就可以不受業的束縛。無論如何,這只是局部的真理和片面的知識。-

頭腦已經習慣於品賞行為的果實,如何戒除這個習慣呢?通過修綀(Sadhans,即精神和身體上的鍛煉)可以將頭腦訓練至一定程度。但最終,頭腦享樂的習慣,仍將再起。只有頭腦享受到更高等的快樂時,才會放棄世間的享樂。-

通過與納姆(Naam)──上帝聲音、神聖音流本質--溝通,聖人都曾體驗極度超越的快樂,狂喜的至高幸福。一旦專注於音流之中,頭腦就會和世界脫離開來。頭腦已習慣於追隨世間的東西,從一件事情跳到另一件事情。我們要做的,不是停止它,這是本性,而是改變它的流向,從外在世界的下墮變成內在世界的提升。意即給遊走的頭腦套上彊繩,把心智能量導入適當軌道,才能確保真正長期、永久的結果。需要經過規律的修行,專注於音流中才能實現,這是唯一方法。通過逐漸訓練,最終使頭腦與心智流無害的昇華;靈魂重新當家做主,不受妨礙阻擾,回歸本源:無上靈魂(Oversoul)、萬靈之魂(All-soul)。這是古代聖人所親身實踐過的道路,即專注.音流瑜珈(Surat Shabd Yoga) --專注於神聖的音流,聖人不但有能力把我們從業的因果輪迴中解脫出來,也為我們提供回歸內在天國的途徑。-

現在問題出現了--如何了結業力,使業力失效呢?在自然法則的迷宮中,無法脫離,但是,有一個出口,提供給那些真正尋求了悟自我和了悟上帝的人。濃密業力叢林的出口及出路,始於無法追憶時代,藉助於真正明師的拯救恩典才得以顯現。一旦把我們擁入懷抱,與永恆神聖音流(Word)溝通,就不在死亡天使(Yama)的管轄範圍,死亡天使代表至高力量(Supreme Power)的否定方面,也是宇宙公正的審判者。-

生命的每個行為,無論有意、無意,不管是否仍處於潛伏、思維階段的心智波動,還是由口中說出,或是通過身體行動,都是在造業。-

為避免讀者對"業"這個名詷產生混淆,我們最好了解一下這個名詞:-

最初,「業」代表神聖經文中,關於個人祭祀儀式的規定。後來則包含到一切社會和自我淨化的美德,像誠實、純潔、禁慾、自製、不傷害(ahimsa)、博愛、無我奉獻,以及所有出於仁慈博愛的行為。簡言之,特別強調培養靈魂的屬性(Atam-gunas),即傾向訓練頭腦,把心智的能量導向正確的方向,為解脫綁縳靈魂的更高目標服務。-

業一般分為禁止的業、許可的業、規定的業。凡是使人墮落、品格降低的業,都是禁止的業,因為沉迷於罪惡是有罪的,罪惡的代價就是死亡。這些被稱為邪惡的行為(Kukarmas)、也稱為禁止的行為(Vikarmas)。下一個業,能使人提升、到達更高等的境界,像Swarag、Baikunth、Bahist,這樣的天堂。這些提升的業(Sukama或Sukarmas),可以滿足人們行善的願望和渴求。因為這些是允許的,被稱為許可的業。最後一個業是經典對各階層的人,囑咐的強制性行為,包括:-

(一)婆羅門(Brahmans):從事研究和講授經典的僧侶階層,--

(二)剎帝利(Kshatriyas):武士階層,由為了防衛目的的軍隊所組成,-

(三)吠舍(Vaishyas):商人和農民,-

(四)首陀羅(Sudras):服侍前三個階層的人;

以及一生中的四個不同階段稱為阿什拉姆(Ashrams,見註釋)──即為(1)教育成長期,(2)婚姻家庭生活階段,(3)在與世隔絕的森林中、從事深沉靜坐的隱士禁慾修行階段,(4)最後的階段、是靈性朝聖者將其畢生的果實奉獻給別人。如果把人的壽命以100年計算,則每個階段為25年。這些被稱為規定(Netya)的業,也就是每天的工作和各個生命階段"必須"行為的業。-

作為道德操行的法典,業的法律為人們在地球上的物質、精神生活的幸福,做出了有益的貢獻,為未來的美好生活奠下了基礎。人類生活可以分成世俗、物質或經濟、宗教、靈性四個領域。用術語表示為Kama(滿足個人的願望) 、Artha(經濟和物質的富足) 、Dharma(支撐著宇宙的道德和宗教基礎) 、Moksha(拯救)。在這四個領域中,業(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當然,道德純潔是努力獲得成功的推動力量。為了使業產生所要的結果,必需專一心志、刻意專注、愛心奉獻來行為。-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形式的業──Nish-Kama(無為而為),就是沒有執著、慾求的行為,高於其它所有形式的業。其它形式的業,或多或少都是束縳的根源,然而,這個業可以使我們從業的束縳中解脫,有些幫助,但仍無法消除業的影響。儘管如此,要注意的是,業本身不會綁人,慾望的業(kama),才導致綁縳。這就是為什麼摩西說"不要有慾望",佛陀和第十代古魯戈賓德?辛格(Gobind Singh),屢次強調要"無欲"的原因。因此,業既是人們所有努力的手段,也是結果。正是通過業,才得以征服業,超越業。任何設法超越業力法律的努力,就像要越過自己的影子一樣,是徒勞無功的。所有行為中,最高等的就是無為而為(Neh-Karma或Karma-Rehat),成為上帝力量覺知的合作者,依照上帝計劃而行。無為而為,就像不停轉動的生命之輪上,靜止的軸心點。-

另外,業(Karma)-詞應與Karam區分開來。業是一個梵文術語,指行動或行為,也包括心智振動和口中的話,而Karam是波斯語,是友善、慈悲、同情、恩典的意思。-

談到業的本質,根據耆那教哲學的論述,業有關於物質(註4)的本質,既在身體上、也在精神上,身體之於精神正如因與果的關係。微細、精神形式的物質遍佈整個宇宙,也滲入靈魂之中。因為與物質的外部(即身體)相互作用的影響,就像鳥一樣,為自己築巢,投胎轉世的靈魂(Jiva),受細微的身體(Karman-Srira )束縳,綁在裡面,在經驗導向的自我去人格化後,成為純潔的靈魂,放射出自性的光輝,束縳才解除。-

包裹住靈魂的細微身體(或業的外殼)由八種prakritis(宇宙的二十五種示現)組成,對應於八種可以產生不同作用的業的原子。其作用形式可以分成兩類:-

1.遮掩人們正確洞察力的業:如--

(1)Darsan-avarna,一般妨礙正確的感知與理解;-

(2)Jananavarna,遮掩正確的理解與領悟;-

(3)Vedaniya,遮掩靈魂內在完美幸福的本性,因而有歡樂、痛苦的感覺;-

(4)Mohaniya遮掩信任、誠實、正確行為的業。-

這些業的作用就像是墨鏡,我們就是通過它們來看待世界及世間的一切。因而,生-

命就像詩人所描述的,是「多彩的圓頂」,「染污了永恆白光」。

2.業構成人類,決定一個人的:--

(1) 體格(Naman), 。-

(2)年齡和壽命(Ayus),-

(3)社會地位(Gotra),-

(4)靈性特徵(Antraya)。

此外,這些業下面還有許多分支和亞分支,達數百種之多。-

不管願不願意,分布在空中的業原子,都會被靈魂吸引,數量多寡,取決於沉迷活動的程度。通過從身體、心智、感官的所有活動中分離,不斷流入的業可以被扼止,因此,自性穩固在自我的中心。而累積的業障可以通過禁食(fasting)、苦行(tapas)、閱讀經典(saudhyaya)、不執著(vairgya)、懺悔(prashchit)、打坐(dhyan)等方式來削減。-

佛陀也強調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奮鬥, 最終才能戰勝業的律法。現在也許由過去所決定;但未來可以依據每個人的意願而掌握。時間是一個無盡的連續體──過去無法抗拒地導致了現在,現在像一個人所希望的那樣,導致了將來。只有獲得了最高的心智狀態後,也就是超越了好壞,業才停止作用。在實現了這個理想後,所有的努力就結束了,那時無論這個自在的人做什麼,都不會執著。不停轉動的生命之輪要靠業的能量來推動,只有在能量耗盡時,巨大的生命之輪才會停止轉動,這個人就會到達時間和超時間(timeless)的交叉點,在這一點上,他還是在行動,但也一直在中心。業是生命的歷程的一把鑰匙;人的覺知也從一個階段移到另一個階段,直至成為真正的覺悟者、佛陀 ( 開悟者、聖光的見證者 ),對佛陀來說,宇宙決不只是一個結構而已,是萬物的本質(Dharma-Kaya),是具有法性(Dharma)脈動的身體,也就生命本源,同時作為宇宙的主要支撐力量。-

簡言之,業的法律是不可動搖、毫不容情的自然法則,沒有人能逃脫,沒有人能例外。古有明訓:種下什麼,就要收獲什麼。業的法律是地球生活的通則。也擴展到一些介於物質-靈性之間、較高等的區域,根據密度的高低及特性而定。業是凌駕於神、人的最高原則,前者遲早,也會受業的支配。宇宙中不同王國的男神女神,待在他們天堂般的國境,遠比人久,但最終同樣以肉體來轉世,才能努力從業力輪迴中,獲得最終的解脫。-

所有的工作、行動、行為構成了神聖計劃中一個充滿活力的設計,維持整個宇宙完美的運轉秩序。沒有人能夠不做任何事情(包括心智、身體活動),哪怕僅僅是片刻。人的本性總是不停地、在想在做,既無法有安閑的頭腦,也無法停止感官的自動功能--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不能不聽;而最糟的是,人不能像彭妮洛佩(Penelope)那樣重新再做。懺悔本身固然好,但卻無法治癒過去。人們所想、所說、所做,無論好壞都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些累積的印象決定人們的未來。想什麼,就會成為什麼,人們的言行正是源於蘊含豐富的頭腦。有因就有果,那是自然的因果法律。因此人必須承擔行為的後果,無論是苦是甜、喜歡還是不喜歡。-

難道就無藥可救了嗎?難道人只能成為命運、宿命的玩偶,完全按照預定的方式來生活嗎?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

人,在一定程度上,擁有自由意志,他的選擇可以引導進程,決定未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現世生活而獲益。-

另一方面,他裡面活生生的靈魂與造物主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因此人類比業更強有力。人內在的無限,會幫助他超越外在有限的束縛。行動的自由、業的綁縛只不過是人類真實情形的兩個方面。只有機械、物質的部份會受到業的限制,而內在真正、充滿活力的靈性,建立於與生俱來神性上,超越一切,幾乎不受業力負擔的影響。-

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形式(saroop)──靈性(Atman)呢?如果我們想要從業力無盡的網,找尋出路的話,這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

大多數人的問題,在於不思索自己的行為。每走一步,都不經意地收集著業,未能意識到裡面有一種力量,在計算我們的思想言行。著名的思想家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說:"愚蠢的人哪,你認為沒有包斯威爾(Boswell)在那裏聽你的暗語,而就這樣算了嗎?不,不會的。哪怕是你說的最輕閒的一句話,也將成為埋入時間土壤中的一顆種子,在永恆的未來結出果實。" 同樣地,紀元前,希臘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告訴我們:-

在這片天空下面--

死亡以嚴厲、剽悍的控制,-

統治人類的生活;

從未有一個人--

能藉助任何力量、行為,-

逃避死神凝視的眼睛-

和記錄的心。-

──摘自《復仇三女神》

-

第二章 --

舊業定業新業-

 -

 -

業被聖人們分成三類:

1. 舊業(Sanchit):收集、存儲的業,可以追溯到未知過去的轉世。--

2. 定業(Pralabdha):命運、定命、從舊業(儲藏室)中取出的一部份,構成人們現世的-

生命,無論怎樣渴望、努力,沒有人可以逃避。-

3. 新業(Kriyaman):一位自由的行為者,不受拘束的在現世生活中行為,所造下的業,決定了他的未來。

現在,分述如下: -

1. 舊業(儲備的行為): -

所有好壞的行為,都加到一個人的帳目上,從第一次以生命形式出現於地球上開始,所有先前創造次序的存在中,獲得的一切,都算進這個帳目來。人類對這些帳目包含的範圍、潛在的力量均一無所知。史詩時代(Epic Age)庫爾瓦斯(Kurvas)一派的國王達里特拉什塔(Dharitrashtra)、是剎帝利王子雙目失明的祖先,藉助主克里希納(Krishna)所賜予的瑜珈力量,得以追溯眼晴失明的原因,到一百世以前的一個行為。在《出埃及記》第20章第5節,摩西給予人們,上帝的十條戒律時,談到上帝曾吩咐說:"我,你們的上帝,是一個嫉妒的上帝,我會將對父輩罪過的懲罰一直降至第三、四代子孫...."甚至今天的醫學也肯定了遺傳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發現某些疾病的確是源於祖先,並遺傳給後代。現代心裡學也確定了某些個人的異常行為,與父母、祖先精神上的怪癖有關。 -

2. 定業: -

構成一個人命運、定命的部分舊業,決定一個人在地球上的現世生活。人無法控制定業。無論好與壞,都得儘可能地忍受,哪怕是歡笑、或淚水。現世生活只是定業的揭示與展現。一個人背負滿滿的定業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他也可以在明師靈魂的引導下,塑造、發展內在的自我,這樣就不會覺得受苦和強烈的刺痛。像成熟的杏仁或核桃的核,因為與外殼逐漸脫離,就感覺不到針刺的痛苦,而外殼則由於失水、變硬,變成了一層防護的盔甲。 -

就這樣,我們中的每一個人,不管願不願意,自不自覺,都在為自己鍛造枷鎖。無論是金的,還是鐵的,枷鎖始終是枷鎖,效果完全相同;也就是置身於永久的束縳中。像可憐的蠶兒做繭自縳,蜘蛛落入自己編織的網中,鳥兒困在巢中,人則被自己製造的鐐銬束縳,無法逃脫。就這樣,陷入不停止的生死輪迴中,只有一個人超越身體的覺知,變成無為而為(Neh-Karma),像不停轉動的生命之輪,軸心上的靜止點,這個龐大的業力之輪才會停止轉動;這時他才成為神聖計劃覺知的合作者。這就是苦行王子,佛陀,特別強調要"無欲"的原因,因為慾望是人類痛苦的根源,慾望促使著人們行動。從下意識中的細微波動,到意識的頭腦思想,源於頭腦的不平衡,產生的形形色色、紛繁複雜的行為,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無盡的結果。我們的靈魂就像坐在一輛身體的馬車中,被五匹強勁有力的感官駿馬,盲目莽撞地帶向感官享樂之域,而頭腦就是陶醉於能力的失控馬車夫(失去平衡、無能為力),智慧的韁繩則被丟在一邊。因此自律是首要問題,身口意的純潔是基本的要求,可以幫助那些踏上了悟自我、了悟上帝道路的人,因為道德的生活是邁向靈性的一塊基石。 -

3. 新業: -

一個人在現世生活中,有意的行為帳目。這類業與前兩類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不可改變的定業強加的限制以外,每個人都被賦予自由意志,可以自由地播下任何種子。他被賦予了人身所特有的辨別能力,可以自己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如果種下的是荊棘,卻想讓它長出玫瑰的話,那就太自以為是了。未來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有權做出決定。明師靈魂可以將生命的真正價值展現在他的面前,給他正確的引導,生命不僅限於肉體這件衣服,也和感官支配的生活有關。在明師引導下,一個人會很容易擺脫對世界、世俗事物的執著,一旦沖破魔咒,摘下蒙蔽的眼罩,就會完全瞭然真正的真實,提供一個可以毫髮無傷逃脫的機會。一般來說,一些新業會在這一生就產生果報,而其它未結果的新業,則匯入舊業的總帳目中,繼續一世世的累積。因此,每個人事先都應慎重考慮,在邁出無法挽回的那一步之前,應仔細權衡想要採取的行動,可能產生的後果,一時沖動的輕率行為,可能會使你陷入無盡的悔恨之中,遷怒於星相的不好影響,完全是於事無補的。好比一位鐵路工程師,在鋪設鐵軌前,就必須預先制定計劃,因為一旦鋪設完畢後,列車的運行將是盲目的。如果在鋪設過程中產生絲毫差錯,如魚尾片鬆了或角度有偏差,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甚至在鋪設完畢後,還是需要不斷嚴格檢查,不分白天黑夜,以免產生脫軌或遭人為破壞。 -

按照自然的生命法則,一個人(投胎轉世的靈魂)就像是一個珍貴的珠寶,藏在三層匣子(身體)裡面──即物質、星際或精神的、因果或種子的身體,所有這些身體或多或少都帶有地球的特徵,但在密度上有所不同。-

有天國的身體 也有世間的身體--

但天國的身體和世間的身體榮耀不同。-

哥林多前書 第15章第40節

這些身體就像衣服的外套,裡面是背心,然後是襯衫。一個人拋開肉體時,他的靈魂仍帶著星際或精神的身體。還有因果或微細的種子身體,或稱為星際衣服下的薄紗。除非一個人脫離肉體,否則無法到達第一界,也就是內在的星際世界:-

同胞們,我告訴你們,憑血肉之軀無法繼承上帝的天國;用腐朽也不能繼承不朽....--

因為這個腐朽的身軀必須加上不朽,這個將死的必須加上永生。-

因為只有當腐朽已加上不朽,將死已加上永生,那時才是實現了那句話:死亡已被戰勝。-

哦!死亡,你的刺痛在哪裡?哦!墳墓,你的勝利又在何處?-

哥林多前書 第15章第50節,第53─55節

這種棄絕、改變是可以產生的。不是通過被稱為死亡的最終解體、分解過程,就是通過一種逆轉或自我剖析(self-analysis)的方法,主動將感覺流從身體回攝的技巧,被稱為"超越身體的覺知"。在福音中把這種回攝稱為"新生"、"復活"。印度經典則稱之為"再生"(do-janma)。這是靈魂的誕生,與從羊水中的誕生不同──後者是來自"腐朽的種子",而前者是來自"不朽的種子",是持久的、不可變改的。 -

回教的神秘主義者(darveshs)把這種在世往生(death-in-life)稱之為死亡前的死亡。在明師的關懷幫助下,一個人不僅可以學會從物質身體回攝,而且也可以從另外兩種身體(星際、因果的身體)脫離 。明師自己已經提昇進入超世界,因而也可以幫助其他人完成。如果一個人渴望從地球上,永恆的生命之輪中逃脫,就得"為了靈性,而放棄肉體。" -

在一般的事物自然進程中,投胎轉世的靈魂在肉體死亡後,別無選擇,遲早還會以某種物質形式,回到這個物質星球來,這要看他本人一生的興趣、嗜好而定,以及銘刻在頭腦中,臨死前,首先浮上心頭的長期未滿足渴望的程度,這些都起著支配的作用,將無法抗拒地決定投生靈魂的命運。-

我們的天父是如此的仁慈和慷慨--

祂賜予他的孩子想要的一切

如果一個人在完美明師(Sant-Satguru)的引導下,學會自我剖析的修行方法,也就是能隨意地從身體上回攝,並通過堅持不懈的修行來發展它,他在活著的同時,便具備了超世界的體驗(在世往生),剎時恍然大悟,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催眠的效果。他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每件事情內在真正價值,變得無欲無求,自由自在,成為自己的主人,一個解脫的靈魂(jivan mukat)。此後,便過著沒有牽絆的生活。這被稱為新生(靈魂的再生)──永恆的生命。但是怎樣才能獲得呢?耶穌基督告訴我們說:-

那些追隨著我,但卻不背負他的十字架的人,對我來說根本不值得。--

他找到的生活必將失去,-

而為了我的緣故,失去生活的人必將得到。-

《馬太福音》第10章第38-39節

在《路加福音》中則有:-

他(耶穌)對他們所有的人說:如果有誰想要追隨我,--

請他放下自我,每天背著他的十字架,跟著我。-

《路加福音》第9章第23節

那些不背負他的十字架而跟著我的人,不可能成為我的徒弟。--

《路加福音》第14章第27節

因此,我們了解,在基督中死亡(death-in-Christ)是與基督永恆同在的方法。學會死而後生,是所有聖人的共同起點。在回教中這被稱為,在明師中除卻自我(fana-fi-shcikh)。因此,最為重要的是找尋一位在世明師,他有能力一次就了結所有無盡循環的業,然後在他的聖足前尋求庇護,從行為的不良影響,持續招致的果報中,解脫出來。 -

對世界的靈性導師(jagat-guru)的力量有這樣的描述:-

一位世界的靈性導師,可以用他的眼神和音流來清除業。--

在他的面前,業就如秋風中的落葉,漂盪下來。

此外,經典中有這樣的敘述:-

復仇天使的力量無與倫比,無人能逃脫他的懲罰,--

但在響亮的音流下,他會因畏懼死亡而逃之夭夭。

對於業力法律的運作,下面的例子,將有助於我們更確切了解情況: -

有兩種葡萄的種子--黃色和褐色的。假設黃色的種子代表好的行為,褐色的種子代表壞的行為。這兩種顏色的種子在一間房中堆積至房頂。這就構成了人的舊業儲藏室。 -

假設現在有某甲(肉體、頭腦、靈魂的組合),他一生中一直都有成為國王的宿願。他病倒了,長久以來想成為一位國王,卻未能實現的願望,仍在頭腦中佔據了首要地位。在適當的時候,大自然會迫使他放棄肉體,但根據生命的法律,在死後他還被罩在星際(精神)和因果(乙太)的身體中,他現在是一位不投生、不轉世的靈魂,被包裹在其它的衣服裡,包裹在星際和因果的心智本質中。因為頭腦是所有印象的儲藏室,某甲還牢記著要成為國王的願望。現在作為一個不投生的靈魂,脫去了肉體的外衣,面臨了一個難題。他無法成為國王,除非他再次穿上物質身體的外套,這樣才有可能使他在地球的生涯中,成為一位國王。受到一切行動背後無誤推動力(心智本質)的驅使下,他轉而挑選那些尚未結果的業,足以安排好一組新的環境,幫助他實現長久以來,深深銘刻在心中的願望。 -

上面所提及的巨大的推動力量有兩個方面:肯定與否定;前者導向回歸家園的旅程,後者則控制支配人們在地球上的生活。"自然"--上帝力量的否定方面,存在於物質星球上,只是為了管理人們的生活。它的主要功能是維持世界的運行,讓世界住滿人,使人們,根據累積的功過,專注於各種不同的生活追求。一般的術語稱之為定業,它造就了每個人在地球上的生活,絕對精確,毫無差錯。 -

與上面所敘述的程度相同,人處於一種"封閉的陷阱"中,別無選擇,只能展開處於拆疊狀態的一切。這是對從未展現過的過去的一種揭示,定業存在於種子中、隱藏在我們的心智本質背後,呈睡眠狀態,現在則被投影到生活的幕布上,形式千差萬別,色彩多樣,線條各異,就像生命從原始的、純粹的、永恆的光芒之中顯現出來。但這種光一般是無法看見,因為我們被"彩色玻璃的圓頂"所吸引,而隨著時光的推移,圓頂包圍了我們,從各個方面壓迫過來。自然之母現在控制了她的養子,慷慨地給予他所有的禮物,使他毫無知覺地全然享受,超過了過去所期待的一切。他被各式各樣的禮物迷惑,忘記了偉大的仁慈者、禮物的賜予者,落入了死亡的網中,無法逃脫。 -

但這只是某"甲"生活的一部分,一場註定的遊戲。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依賴於給予每個人的自由行動和獨立意志。我們要對生活的高等價值有正確的了解,充分利用給予我們的機會,上帝的拯救就蘊含在這些機會中,就在此時此地。然而吊詭的是,人不僅是定命(過去)的創造物,也是定命(將來)的創造者。我們帶來的一切,必得經受;現在做的一切,將塑造我們的未來。因此,智慧就在於如何進行抉擇。心智的力量是一個單一的實體,如果能正確的駕馭,它可以像一位臣服的僕從,會對所做的一切給予滿意的解釋。但如果允許心智力量壓制給予生命的靈魂,那麼心智力量將變成叛逆的寄生蟲,榨取生命的活力,吸乾它的寄主,這個寄主正是心智獲得生命和食糧的地方。在人生戲劇中,一個人扮演註定的角色,在生命舞台的永恆光芒中,無論我們知道與否,都排除萬難地發著光,因此,一個人必須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於適當的播種和耕耘上。無上的旨意早已記錄在我們的存在中,沒有它,就沒有我們的存在;而當我們認識了這一旨意,並按這一旨意工作時,一個人將從生命之輪中逃脫。古魯.那納克在《迦布.吉》中這樣說道:-

一個人如何能了悟真理,沖破虛偽的迷霧呢?--

有一種方法,哦!那納克,-

讓祂的旨意成為我們的旨意,祂的旨意早已寫在我們的存在中。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業和慾望是造成永無止境的生死循環之原因,那麼,一個人如何能終止這無盡的循環呢?只有兩種方式可以耗盡這個巨大、漫無邊際的業力儲藏室──這座介於人和至高無上者之間,無法穿透的花崗岩壁,以及一直蒙在我們眼睛上,使人不見光明的無知頭腦的厚幕。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始終不解的難題: -

1. 把它留給"自然"來消耗,終有一天可能實現。--

2. 從明師靈魂那裡,獲得修行知識和生命科學的體驗,不僅限於地球,也包括靈性世界。此外,趁還有機會的時候,努力修行,現在就從一個世界超越至另一個世界。

第一個方法,不僅漫無盡頭,而且極盡曲折,每走一步都非常棘手,到處充滿危險、陷阱。如果一個人足夠幸運的話,要經過無數的年代,才能夠在最終抵達目標。另外,"自然"幾乎不會幫助一個人,從不可抗拒的業力循環中解脫出來,因為對於"自然"和"自然"的子孫來說,這樣做無異是自我滅絕。 -

降生為人的確是一種稀有的特權,這是在造化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後,才可獲得的特權,在這一過程中,生命本源在物質世界上經過了難以計數的投生轉世。一旦這一寶貴的機會失去了,投生的靈魂就得繼續在生命之輪上,根據他一生中,主要世俗的品質,尤其是往生前激烈投射出的品質而定,法律規定著"頭腦在那裡,靈魂也不可抗拒地要到哪裡"。事實就是這樣,對於普通的投生靈魂而言,如果只有自己的努力,沒有指導和幫助,無論擁有何等非凡的力量,幾乎不可能超越感官世界,保持頭腦平靜和自我專注。只有在人中上帝、明師力量出於同情,可以幫助投生靈魂重新獲得失去天國──靈性的王國,每個人都由於不服從上帝的命令,從那裡被驅逐出來。因此,這一過程充滿了未知的危險,每一步都潛藏了危險,甚至危險就在每個人的本質中;所以沒有一位明智的人會想嚐試走這條孤獨、而又令人厭倦的道路,因為往往會將人們導向絕路或死胡同中。 -

通過採納第二個過程,一個人找到一位稱職的靈性導師,明師可以影響這個世界或較高等世界的所有從屬力量,因而了結破產靈魂業的帳目。在接受一個人的那一刻,他就親自著手清理那些源於未知時代的無盡的業。命令一個人停止瘋狂、輕率的一生。他會說"就這樣,不要再做了。"然後把一個人送往通向上帝的大路上。他通常不會介入定業,因為定業需要儘可能償付,才能完成分配到的生命,獲取相應的果實。對於舊業、巨大儲藏室,祂,作為神聖計劃覺知的合作者,把靈魂與音流的火花連接起來,灼燒舊業。一旦與神聖音流溝通,舊業的儲藏室,以及迄今為止所做的未結果的新業,都會被燒成灰燼,就像一顆星火可以將整座叢林,或地上的燃料堆化為灰燼一樣。古魯.那納克在《迦布.吉》的Pauri XX中以優美的語言,將錫克教的晨禱詞介紹給我們:-

手、腳、身體被(塵土)弄髒時,可以用水來洗滌;--

衣服髒了、被染污時,可以用肥皂來清洗;-

一個人的頭腦為罪惡所玷污時,只有通過與音流溝通,才能得以淨化;-

僅憑借語言是不會變成聖人或罪犯的,還需要有行動,無論在哪裡,人們都離不開行動。-

一個人種下什麼,就必將收穫什麼;-

哦!那納克,人們在生死之輪上來來去去,都是根據上帝的旨意。

現在,我們明白了頭腦就是吸引業力的主要磁石,它們是相伴共存的。頭腦對人類擁有強有力的支配權。頭腦利用我們的注意力(內在靈魂的外在表現)作為控制手段,而注意力是人類繼承的所有能力中,最為珍貴的,是無盡美德中的無價珍寶。 -

明師聖人到這個世界來,有著神聖的目的和使命。他們受到上面的委託,把人們從業的束縳中解救出來。一個人能夠幸運地找到這樣一位神聖的人,使自己完全臣服於他的旨意,明師就會對那個人的靈魂負責。明師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開業力枷鎖的魔咒。他告誡每一個人應該過一種非常有條理、高度自律的道德生活,才能避免收集更多的不良影響或業的印象。他告訴我們大自然慷慨賦予的一切,包括感官的東西,只是供我們正當、合理地使用,而不是讓我們沉醉和享受的。所有煩惱的根源就在於,我們貪婪地沉迷於感官的快樂中,而放縱的結果,不是我們享受世間的歡樂,而是世間的歡樂充分享受我們,使我們在物質上和意識上完全的毀滅。我們忘記了真正的歡樂不是頭腦的一種態度,而是源於內在,只有當我們覺知地喚醒內在沉睡的生命之流(神聖的音流),並用生命本源來餵養我們的"真我"的時候,才能夠找到真正的歡樂。生命本源存在於有形和無形的一切事物中的,是創造、支撐整個宇宙的唯一動力。 --

過去、現在、將來都牢牢地掌握在明師的手中。明師像一位慈愛的父親,指導孩子走在公正和正直的道路,逐漸導向了悟自我、了悟上帝,最終獲得神性的獎賞。就像孩子不知道父親為他準備什麼,初學者也不知道天父為他做了些什麼。通過追隨明師的道路,那些玄奧祕理,在每一步,會自動向他顯現,並逐漸為他所領會。

可憐的靈魂,身陷於肉體的牢獄之中,- -

你們還知道些什麼呢?-

你們實在是太狹隘、太可憐了,-

甚至連自己都不了解。-

──約翰.多恩

第三章 --

 明師如何處理舊業定業新業-

 -

明師在處理錯綜複雜、困難重重的業力問題,所採取的方式可簡述如下:

舊業、種子業力:--

是指早自創世界以來,經歷了無數的年代,人們儲藏室中的潛在帳目。沒有人能從這些帳目逃脫,除非在將來無數的世代中,以同樣的方式清付(而且不再增加,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要將一個人帳目上的巨大債款還完,是不可能的。-

難道就真的無法逾越意識、下意識間的巨大裂口,以及分隔在下意識、無意識間的鴻溝嗎?無論是世俗的,還是靈性的錯誤,每一個錯誤都有補救的方法。油炸鍋子裏的種子,種子會膨脹,喪失生殖結種,萌芽結果的能力。正是這樣,舊業可以被音流之火燒烤、焦死,而無法對將來產生危害,因為那時這個人已經成為神聖計劃覺知的合作者,與未知的過去脫離了一切聯繫。

定業: --

  -

構成了一個人現世的命運和素質,即所稱的定命。這些果實必然會生出,無論有多麼苦、多麼甜,因為一個人不可必免要收穫播下的種子。因此,明師不會去碰它們,而是讓人們喜愛、愉快地承受,並在這一生結束。如果這些業以任可方式被消去或干涉,無論如何,身體本身就會消亡。在處理這些問題,弟子並不是孤立的,一旦和明師印心後,明師的力量就會照管弟子。弟子在每一步都會得到很多幫助,通過逐漸的靈性訓練,學會了自我分析和回攝,在靈性上茁壯,業的痛苦作用現在對他來說,就像是吹過的一陣微風,不會造成什麼傷害。即使在非常嚴重、無藥可救的情況下,明師的力量也可以通過同情、仁慈的法律,加以化解。誠心奉獻的徒弟所有的麻煩,都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減輕和緩和。有時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會略微增加,以縮短痛苦持續的時間,有時則是痛苦程度降低很多,痛苦的時間延長,這也是恰當的。但不是全部都要由弟子承受。肉體的痛苦、煩惱、疾病來源於感官上的享樂。身體上的痛苦當然要由身體來承受。明師,作為音流化身、極化的上帝(Polarized God),了解徒弟的一切,無論在哪裡,不管遠或近,甚至可以根據憐憫的法律,用自己的肩膀,承擔誠心弟子業力的重負,因為自然的法律要求,必須以某種方式彌補。在極少情況下,明師認為恰當的話,祂是會如些做的。但是,沒有一個徒弟願意接受這樣的情況,讓神聖的明師因他的過錯而受苦。反之,徒弟必須學會誠心地向師父祈禱,這樣做的話,所有可能的幫助都會使他獲釋,緩解情況,減輕傷害;通過生命靈糧的餵養,生命甘露的灌溉,靈魂變得日益強壯。

但有些事情並非我們所能控制: -

1. 生活的甘甜、苦澀,身體、精神上的舒適與否。--

2. 富裕、發達、權勢,貧困、落後、卑微。-

3. 有人聲名顯赫,有人臭名昭著,有人默默無聞。

所有這些都是地球生活通常的附屬品,來來去去,如命中注定。人們將所有的努力都用於從生活中獲取更多的甘甜、逃避苦澀,未能意識到生活本身如過往雲煙,就像本無實質的影子,純粹的海市蜃樓和幻影;那些不謹慎的朝聖者在炙熱的時間沙漠上,始終倏忽飛來,而又躲去。通過持戒、修行,明師聖人藉由身教、言教使靈魂了悟世界的虛幻本質,所有一切都是世俗的,並在內邊示現永遠的生命甘泉;充滿在每一根毛髮、每一處骨髓,使他完全滿足,可以唱著歌,離開生命。-

新業: -

是指目前在地球逗留期間所造下的業。在這方面,每個徒弟都被告誡在今後的思想、言語、行為都必須過嚴格、貞節、純潔的生活,戒除一切不良的行為,因為這些方面的任何違背和忽視都必將招致接踵而來的煩惱。罪惡的代價就是死亡,是生命本源上的死亡。 -

現在問題產生了,明師聖人是怎麼樣在特殊的情況下、極少的情況下,承擔靈魂的一部份業,並設法替弟子去除令人厭煩的影響。與身體有關的業,就像上面所說的,要由身體來承受。-

上帝穿上人類粗陋的肉體,使自己變得弱小,來接受苦難。--

──約翰?多恩

在歷史上,有一個關於巴貝爾的故事,他是印度蒙兀兒(Mughal)帝國的第一位國王。他的兒子胡馬雍病得很重,每個人都對他能否活下去,不抱希望。國王滿懷著憐憫,默默地向上帝祈禱,請上帝允許他來承擔兒子的病。很奇妙的,從那一刻起,情況就被扭轉了,王子逐漸康復,國王卻變得愈來愈衰弱而死亡。這只是在人的世界中,一個代人受苦的例子。 -

明師是仁慈之主。在他的無邊無際的王國中,沒有行為的帳簿。根植於上帝的明師,會授予每個弟子,內在生命線的溝通。在危難的時候,它的作用就像是緊急時備用的船錨。在生活的狂風巨浪中船會顛簸搖擺,但當船被固定在航標上時,儘管周圍狂風巨浪,船還是能保持穩定。 -

人類被蒙上雙眼,無法抗拒地登上世界舞台,只是為了收穫定業的果實,人類卻對此一無所知。甚至不了解這個物質世界的運作方式,更不用說高等世界了。帶著所有主張和宣言,對上帝陽奉陰違,沒有得到上帝的光和音,內在神聖的連接,即所謂拯救的生命線。甚至不了解真我的本質,而是將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感官的享受上。把自己當成了命運的奴隸,依靠命運活著,就只是生命舞台上的一具玩偶。 -

另一方面,聖人到這裡來是帶有使命和目的的,祂是上帝的代言人、彌賽亞、先知。祂以上帝的名和音流的力量來工作。除了上帝的旨意外,沒有個人的意願;在神聖計劃中,作為上帝覺知的合作者,在所有的生活事件中,看見上帝隱藏的手在作用。雖然生活在時間之中,但卻超越時間的。祂是生與死的主人,對受苦的人類充滿了愛與同情。因為這些靈魂渴望與上帝重新融為一體,並且真誠的尋求,祂的使命是使像這樣的人類靈魂與上帝連結在一起。祂的工作範圍與神明的化身(Avtaras)有相當的區別和不同,因為後者只是在人類的世界上工作。他們的工作是維持世界的形態和秩序。主克里希納用明確的語言表示,無論何時,只要這個世界的善惡力量出現不平衡,他就會到來。目的是恢復失去的平衡,伸張正義、懲罰邪惡。我們在《羅摩衍那》中可以看到主羅摩也是同樣情況。邪惡的勢力在這個世界抬頭時,他就會再來轉世。神明的化身是來重建正義,無論如何他們無法打開世界監獄的大門,把靈魂帶出去,進入靈性世界。這項工作完全屬於聖人的職責,祂在神聖的計劃中覺知地扮演上帝力量的合作者。教導要敬仰上帝;只有這樣才能終止業力。一個回教的聖者說:-

我們終於明白,在明師(Darvesh)的天國中,業不具任何重要性。-

還有:-

明師聖人趕走了業,在明師面前,業就像豺狗遇到獅子,愴惶逃竄。-

沒有人能逃避自己行為的果實,甚至是鬼魂和精靈也不例外,巨人、惡魔、緊那羅、夜叉、乾闥婆、天人、神等亦是如此。那些具有光明體、星際體、乙太體的人,在梵天界(Brahmand)中,享受他們行為的果實,梵天界即第三界。他們也渴望人身、期待得到人身,可以離開業的緊抓。因為只有降生為人,才有機會接觸某位人中上帝,祂會向他們揭示神聖道路(音流)的秘密。-

需要經過很多年的耐心打坐,才有可能多少了解一點上帝偉大的安排。對尚處在這一階段而喜好尋根究底的求道者,還不能講些什麼。要了解一位真正的靈性導師也同樣地困難。儘管如此,一位聖人在地球上時,若無其事地扮演普通人的角色,總是將自己形容為奴隸、受綁縳的人、上帝的僕人、上帝的臣民。 -

明師用肩膀背負誠心靈魂的業時,祂並不會無視"最高法律或忽略它。他的地位好比是一個喬裝的國王,為了改善臣民的生活狀況,自在地與他們混在一起,以了解他們的困難,有時甚至也會分享他們的快樂和憂傷。就人類身體而言,明師會使用特殊的上帝特許權(Divine Concession),簡單說,可以使殺頭之罪減為荊棘刺痛。有時明師會讓身體承受一點痛苦,而這一點痛苦對普通人可能會是巨大的痛楚。明師用這種方式告訴人們--所有的身體都毫無例外地受苦,因為這是適用於所有具有肉體生物的自然法則。"物質生活是完全的痛苦"釋迦牟尼佛樣說。聖.卡比爾也說,從未見過幸福的人,因為他所遇見的每一個人都處於不幸之中。古魯.那納克繪製了一幅這個世界的畫,畫中除了少數幾個在音流(Naam)中得到庇護的人之外,到處都充滿了悲傷痛苦的人們。由於到處是悲傷的體驗,使我們誤以為人中上帝就像普通人一樣。在經受身體的"痛苦"方面,人中上帝和人們在外表上完全一樣,但內在他一直是與身體分離的。他與內在的神聖不間斷的溝通,使他能夠免於苦痛,這個苦痛對弟子來說,可能是無法忍受的刺痛。 -

每一個被帶到這條路上的人,並專注於由外向內逆轉的方法,都可以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眼睛後方中心,把感覺之流從身體回攝。要做到這一點,每個人所需的時間可能不同,但終究是會成功的,都會得到實際的證實。這條路上的忠實弟子,甚至在手術台上,可以自動免去通常對病人的麻醉處理,他們可把感覺之流從身體回攝,因而感受不到外科開刀的痛苦。一位古魯的忠實弟子巴伊?馬尼?辛格被判處了死刑,要肢解全身。據說,他不僅微笑的接受,行刑者為圖省事,想要放棄這種惡毒的刑罰,改為一段段地砍,來代替肢解全身,他甚至勸行刑者依舊維持原刑。 -

一位了悟的明師弟子,仔細探察,會經常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具有內在溝通的靈魂會一直專注於內在的大我中,不會炫耀他們的能力。這項原則適用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像這樣的技巧,會被視為使用神通,因而要徹底避免,聖人不會展示神通,也不會允許任何一位弟子沉迷於這種誇大空洞的廉價品中。 -

當聖人看似生病時,他們通常會遵照醫師的囑咐服藥,實際上他們並不需要這種治療。這麼做,只是為了維護世界的秩序。為人類樹立榜樣,要人類明智地繼續他們世間的常規,需要的時候,就尋找適當的治療。當然,弟子都被要求不要服用含有動物成份的藥物。但是,有些徒弟對內在明師慈愛的治療力量,有著不可動搖的信心,因而通常不採用所謂的醫療手段,而讓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運作,因為內在的治療力量,也是人體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份。身體上有不舒服時,也應該樂觀地接受,因為通常都是由於我們飲食錯誤產生的,可以通過適當的保健措施、選擇健康的食物來解決。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特別強調應該把食物當作藥來食用。甚至源於業的重病,我們也要耐心忍受下去,不要埋怨、不要叫苦,因為所有的業債都必須償付,帳戶必須在此時此地結清,而且越快做越好,不要保留任何債務留待以後償還。有一個人叫哈茲拉特?米安?米爾(Hazrat Mian Mir),是一位偉大的回教虔誠信仰者和神秘主義者,據說他的一個徒弟阿卜杜拉在生病時,把感覺流回攝到眼睛中心,讓自己安全地關閉在一個寧靜的堡壘中。他的師父米安?米爾來訪時,見到這種情況,立刻把他拉回到身體的意識狀態,命令他清付欠下的債務,因為不能藉由這種策略,無限期地逃避。 -

跟多數人不太一樣的地方,明師不會花很多時間在身體的需要和照顧上。他們把這件肉體的衣服看成是一塊抹布,總有一天要扔掉的。如果需要,他們會喜歡艱苦的身體、精神勞動,經常連續幾晚不休息,不睡覺。這種非比尋常的舉動對現代科學而言,無疑是一個費解的謎。但對聖人卻只是家常便飯,因為他們熟悉大自然的高等法律,並能運用自如,我們對此卻一無所知。 -

業(行為)可以分為個業和共業,後者是整個國家、社會的共同行為,被稱為共業(Dharma)。;就像個人要承擔自己業(行為)的果實一樣,社會也必須承擔它實施的政策,所產生的果實。結果,無辜的個人也必須為社會的錯誤而受苦。當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Nadir Shah)率兵入侵印度時,對德里的人民展開了一場大屠殺。民眾驚愕不已,他們相信是國家的錯誤促使納迪爾.沙阿的出現。怠忽之罪和故犯之罪(Sins of commission or omission)的公正處罰,是自然法則的本質,會以各種形式降臨,你可以稱呼為復仇女神或任何其他的名字 -第四章 --

  -

慈悲與恩典 -

  -

 -

經典中有一個貼切的故事,一位國王普里克沙,他聽說,任何人能聽到一位經師念誦《巴格瓦》(Bhagwat 註1),就會從所有束縛中解脫。一天,他把宮廷僧侶叫來,要他把《巴格瓦》中的高超經文唸給他聽,這樣他就可以從物質、頭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並下令說,如果誦經的結果,未能顯現經文力量的話,就會被送上絞架。這位僧侶並不比我們之中的任何一位要好。他十分沮喪,看見死亡即將降臨,因為他心裡十分清楚,無法幫助國王獲得拯救。回家以後,他感到沮喪,為即將到來的死亡,極端的焦慮。在誦經前的那個夜晚,那位僧侶已被嚇得半死。幸好他有一位天賦異稟的女兒,在她的懇求下,他把不幸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女兒,女兒安慰了他一番,並保證說,如果第二天讓她陪著一起去王宮的話,她一定能把父親從絞架上解救下來。

第二天她和父親一起進了王宮。她問國王是否真的想從世界的綁縛中解脫,國王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她告訴國王說,她可以幫助國王完成願望,但要國王聽從她的安排,她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後來,她把國王和父親帶進了樹林,並用兩條結實的繩子把兩個人緊緊地綁在兩棵不同的樹上,然後請國王解開僧侶的繩子,把他放開。國王說無能為力,因為連他自己也被綁得動彈不得。這時女孩才向國王解釋道,一位自己尚且為幻覺(maya)所綁縛的人,是不可能將別人從同樣的綁縛中帶離開的。如果是一位已經解脫的人來念誦《巴格瓦》,是可以將人們從迷惑的魔障中解救出來,因為這個人本身已經破除了迷惑。國王不能期待他的宮廷僧侶,一位和國王一樣身披鐐銬的人來拯救他。只有無為而為、置身於業的蛛網之外的人,才有能力將別人變成跟自己一樣,並把他們從致命的因果循環中解救出來。-

這在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光靠學習經典是不能夠拯救人的,這純粹是一個實際的修練主題。我們需要向一位精熟此道的人正確地學習,並在他的指導下通過實際的修練,才能達成完美。完美的靈性導師(Murshid-i-Kamal),首先要把被數不清的慾望和貪求撕成碎片的心智重新拼接起來,成為一個完好的整體;然後一遍又一遍地把它擦亮,使心智能夠反射出上帝的光輝和榮耀。書本的學習是無法做到的。-

明師已在自己頭腦的實驗室中,親身體驗過經典講述的內容,除非經由祂的解釋,否則一個人實在不可能理解,並體會經典的真正涵意。因此,明師可以根據祂的親身體驗,教育、指導徒弟領會經典簡練的警句,包含的深奧哲理,而頭腦則受限於思考範圍的局限,無法理解這些簡短生硬的話語。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說:"同薩德(Sadh,一位訓練有素的靈魂)在一道,上帝就會來到。"一位已經自由的靈魂,才可以使其他靈魂獲得自由,否則,沒有人可以。關於這一點,有這樣的論述:-

研究《吠陀經》,《印度史詩》和《詞源》(Etymology)不會導致任何結果。--

不修練神聖的音流,一個人將永遠停留於絕對的黑暗中。

一位了悟的修行者同時也是所有經典的融合,還包括一些超經典的東西。經典最多只是在微妙語句中提到理論的部分,但卻無法從口中解釋理論本身,不能像明師一樣,給予真實的體驗。-

現在,每個人都想辦法把他的不幸,責難於"時代",這種抱怨在所有的時代中,都是最多的抱怨。現在、將來就像過去一樣都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是個巨大的磁場,我們越是掙扎要出來,就會被它的網勒得越緊、陷得越深。人就在這張網中跳舞,卻以為沒人看見。聰明的人能夠覺察這張網,卻不知在何處安然落坐。就這樣,業力磨坊的巨大飛輪,悄然無息、從不間斷地在運轉,這個龐大的生命之輪,正在緩慢、分毫不差地把所有的一切碾成碎片。大自然這座磨坊緩慢,但堅決地研磨一切。有些覺察到的人說:「大自然似乎創造了人類,然後又把人類毀滅。」-

儘管如此 沒有人設法審視一切事物、事件背後的原因,我們驕傲自滿,任憑時間流逝。沒有嘗試深入鑽研這些事件,描繪出導致我們所看見、經歷的一切鎖鏈。每個人和別人交往時,都忘記他也得償還世界所賦予的一切。甚至連大自然的禮物像--空間、光、空氣等,對所有人來說,在某種程度上都不是免費的。但是每個人卻都視自己為上帝免費饋贈的唯一管理人。他會盡量裝得慷慨大方,但當碰上一些"錯鑲的鑽石"(指人)時,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施與受的律法"影響。在經受了痛苦的打擊後,我們才明白天平並不能區分黃金和鉛塊,它在意的只是淨重。-

每個人都知道扇子不能驅除霧氣,但是每個人都設法這樣做,結果只是變得更加混亂。一個手腳都被無盡的因果鎖鏈綁縳的人,是不能解救他人的。當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在熟睡時,有誰覺醒呢?只有一位自由的人,如果他願意的話,才能使別人自由。因為怠忽之罪和故犯之罪是自然法則的真正本質,遲早會以不同的形式降臨到行為者的頭上。-

人們把鳥關在鳥籠,把寵物套上項圈、栓上鏈條、關進籠子,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只是因為這些可憐、不會說話的動物沒有法院可以提出控訴。他認為他有權力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對待牠們。既不怕殺生,也不在意這一普遍真理:"種下什麼,就要收穫什麼。"不懂法律、不能作為藉口。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殺人者要償命,玩火者必自焚。"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無論在今天,還是在摩西的時代都同樣正確無誤。-

尋歡作樂無疑是快活的,但可怕的審判卻終將到來。我們可以對自然的法則視而不見,可以對牧師的知識、能力堅信不疑,但這卻永遠不會起任何的作用。為了殺生、榨取、和類似的行為,一個人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那些靠榨取別人的血汗而興旺發達的人,是不會有單純的心的,更不用說進入上帝的王國。-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將見到上帝-

聖人告訴我們,人類在上帝的造物中位居最高位置,並被賦予了最高等的智力。因此我們不可以像別的動物那樣,盲目地度過有限的生命。這為我們回歸上帝的懷抱、返回原本的故鄉,提供的絕佳機會,我們不應該錯過。此一崇高的機遇只有在人們徹底看完"世界博覽會",成功地演完「人生大戲」後,才能獲得。人們總是迷失在世界的誘惑中。其結果,在難以承受的業力重壓下,經過了無數次輪迴,才獲得的回歸靈性家園的唯一機會,就這樣付之東流。在無盡的循環中,會被給予一個又一個身體。他開始感受到來自各種律法的重壓,包括社會、物質、自然的律法,它們就像沉重的巨石,阻礙著他前進的每一步。他已別無選擇,只能等待再次做人,但誰知道那會是在什麼時候呢? -

聖人給罪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是"忘記人的本來(或神性)"。任何使人們背離上帝的思想、語言、行動,就是真正的罪惡,而任何使人們接近上帝的思想、語言、行動,就是虔誠和神聖。一位波斯聖者在解釋世界的性質時寫道:"只有在一個人忘記主的時候,世界才開始起作用。通過不斷地想念上帝,一個人雖然活在這個世界上和親朋好友在一起,卻並不屬於這個世界。"-

大多數的罪惡--無論是粗糙、還是精細,完全都是人們在心智的支配下發明、創造的。聖人-----作為上帝愛和慈悲法律,在地球上活的化身-----把那些精細的罪惡看做是"可寬恕的弱點"。只要一個人還是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就是在把自己置身於所有的法律之下,受嚴格的控制。但當他放棄了自我意志,交付給人中上帝時,他就是在上帝的憐憫和慈愛的支配之下。就是在上帝的慈悲、博愛的看護之下。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罪惡的真實面貌。-

在人類接觸的所有疾病中,業是最具傳染力的一種看不見的疾病。甚至比侵入人體最深層細胞中,最致命、毒性最大的病菌都更快速、更具消耗性、破壞性。業會以最隱秘的方式慢慢潛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在社會上,業首先牢牢地控制,改變人們的觀點和看法(這些觀點和看法,被稱為公眾輿論的製造者)。然後,對人們的性情、脾氣產生影響,之後札根在習慣中,成為人的"第二本性"。因而古人和年長的人總是警覺地提醒我們,不要交不好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看他交的朋友就知道了。-

除了這些困難,一個人還得分享別人的業,而毫無所知,哪怕是在自己的家裡,一個生他、養他的地方。因此,善惡在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綜合的作用。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每天、每個小時都從四周收集著業。要脫離業的影響,惟一的方法是透過神一般的聖人,固守於上帝之路,這些聖人根植於至高無上,遠遠超越了業,真正的無為而為( Neh-Karma)和解脫的靈魂。據說,在一位真正明師(Darvesh或Godman)的天國中,沒有人需要為業進行償還。當與一位訓練有素的靈魂(Sadhu,同薩德)在一起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變好了。但是,人們會自然地傾向於接受邪惡,而非聖人的無盡善良。跟隨一位聖人對清除所有罪惡的痕跡,有著不可思議的效果。明師聖人的磁場之廣,遠非常人所能想像。聖人到這裡來,不只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而是使這個世界所有階層,可見和隱匿的、活躍與不活躍的一切創造都能獲益。這個稱為人的可憐生物,沒有真正的朋友。甚至連具備三種品質(gunas) 的頭腦--具有純潔性(Satva)、活動性(Rajas)和惰性(Tamas),都始終作為人類的幫凶,注視著人類,像貓毫不放鬆地盯著一隻老鼠那樣。那些聽命於頭腦的人,不可避免地會落入頭腦的圈套,從而墮入難以言喻的痛苦和極端的恐怖之中。-

但是,"頭腦"會懼怕上帝所關愛的人,上帝透過祂的代理人--明師(Satguru)所關愛的人。頭腦不敢侵犯上帝所寵愛的人的權利及特權,反而幫助他們,就像一個順從的助手,對上級的吩咐唯命是從一樣。頭腦就像火,是很好的僕人,但卻不是好的主人: -

與一位薩德在一起,人們不再有悲傷和嘆息;--

在他的伴隨下,人們會認識主並真正地追隨他;-

在他的伴隨下,人們將獲得神的最高獎賞。

這就是為什麼古魯.那納克特別強調:-

哦!那納克!斬斷世界一切暫時的束縛,找尋真正的明師吧。--

也許這一生你終將被所有的人拋棄,-

但明師會伴隨你,甚至到超越的世界。

又再---

哦!靈魂,可以確定的是,在上帝的審判席前,明師必定站在你身旁。-

巴巴 法里德,一個回教聖者,以幾乎相同語調說:-

哦!法里德!趕快去找尋一位已解脫的人,--

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你(從世界的束縛中)解救出來。

又再---

從無止息的頭腦不可能得到安寧,只有在某位明師那裡,才能找到落腳的歸宿。-

在《古爾巴尼》(註一)中,有這樣的論述:-

同薩德在一起,游蕩的頭腦才會平息,--

寧靜的頭腦,才能反映上帝的光。

每個人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被業無形的枷鎖綁縛著。只要他還被心智和物質支配,尚未尋求聖人的庇護,他就仍然被所有世界的法律控制,很輕易地遭受審判,不會有絲毫的寬容。他會因他的罪惡(包括不在意的,未定名的和各種微細的罪惡)受到懲罰。法院的朋友也許可以幫忙縮短煩瑣的司法程序,但在至高上帝的審判席前,只有明師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在《迦布.吉》( 註二)中,古魯.那納克寫道:-

聖人是上帝法庭中的一員,是那裡的首席代表。--

聖人裝飾著上帝的門檻,甚至連國王也會向他致敬。

又再---

明師賜予我敏銳的洞察力,全部的疑雲在我眼前一掃而光,--

死神對我已無可奈何,因為記載我行為的帳目已被全部銷掉。

聖人的道路指向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對印心者而言,法庭審判已不復存在。聖人無所不在,管轄的疆土範圍之廣,不可思議。他將永遠和徒弟在一起,直至世界的盡頭。這是他莊嚴的承諾:-

每個人,我都會和你在一起,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我就在你身邊,作你的嚮導。-

就像一位慈祥、和譪的父親對待犯錯的孩子一樣,父親也許會規勸他,但永遠不會把他送交警方處理。-

綁縛最深的人,是錯誤地認為自己不受綁縛的人。出身望族的人,野心是他們的陷阱。那些以世俗的觀點,被形容為富裕階層的人,看起來過得很舒適,他們可能過去種下某些好的種子,因而現在明顯的收穫;或許他們現在正遵從「攫取、搶奪、積存」的策略。那麼無疑地正為將來形成一個不利的情勢。所有那些生活優裕的人,不幸地忘記了無論屬於那種情況,他們都是戴著"看不見的金鐐烤",不知不覺地朝向煩惱前進。-

富人的大廈是在窮人的血汗上建立起來的。-

除非一個人過去種過善因,否則今生不可能享受豐碩的果實。他也可能通過承受罪惡的重擔,來換取財富,自己卻毫不自知。如果他現在不種下好的種子,怎麼指望將來能享受好的果實呢?而且又能享受多久呢?-

另外,善行本身並不能免除惡行的果報,就像髒水不能、也不會被清水洗乾淨。我們儘管正直無私,卻都只是骯髒的破布,一位基督教聖人說:沒有人是乾淨的。是的,沒有一個人。人總是受施與受、彌補和報復的律法支配。明顯地,善行之路是值得走的,而且比惡行之路好,但其實未必盡然。道德高尚的生活,可以使人們獲得天堂長期逗留的權利,可以安逸享受天堂的完美快樂;但還是被困在星際、因果的身體裡,未能從生死的輪迴中解脫。只要一個人還認為是自己在做,就擺脫不了誕生的原動力,也就不得不承受種子的果實。只有當與聖靈、神聖的音流連成一體時,才能幫助一個人提升至高等的靈性區域,遠遠擺脫反覆生死的陰影--在無止盡的旋轉中,不停地上下移動,無路可逃。-

地獄和天堂是那些不轉世的靈魂所停留的地方,停留時間的長短,視每個人在地球上行為的好壞而定。但即使停留的時間再長,也不是永久的,也不能將他們從不可抗拒的生死輪迴中解救出來。天堂(天國或伊甸園)是某些信仰的黃金國,也被許多人稱為得救之所。但事實是,享受了天堂的恩賜(時間視他的善行而定)之後,一個人還是會被再次賦予人的身體,因為只有人身,才能提供究竟解脫的唯一機會。甚至連為上帝工作的守護天使,當他們認為自己已完成了使命後,也渴望能下來當人。因此,在走完了一般為人們所認可、廣為相信、普遍接受的行善之路後,一個人終將發現,又一次墮入了不知足的慾望和野心編織的網中,跟在這隻閃著亮光、總是令人難以捉摸的螢火蟲後面,依舊成了業力無情掌控下,無知覺的俘虜。為了實現他的目標,他開始修苦行(Taqas),這會給他帶來較好的生活,甚至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國之君,掌握國家的主權,但這時他的心智開始騷動了,不再約束自己,並造下英勇、威猛的偉大功績。其中大多數都邪惡到足以送他下地獄。在經受了地獄之火的煎熬後,他又再次設法從苦行中尋求安慰。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被捉住,落入誘惑的惡性循環之中,被引誘著從地獄到悔悟、從悔悟到掌權、從掌權又再回到地獄,反反復復,在生命之輪中滾上來、又滾下去,永無窮盡。因此,每個人的天堂和地獄都是自己造的,透過自己意志的行為,繼續糾纏在自己備下的絲網中。-

天堂和地獄,不在聖人的追隨者所走的道路上,聖人之道,即中道,位於兩眉之間,繞過了行動瑜珈行者(Karma Yogi)所走的道路。靈魂即使是在明師保護下,也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墮落,但最終一定會得救。雖然聖人是謙卑的典範,不會提及祂們偉大的權柄,但有時祂們會間接談到,從前的聖人所具有的拯救力量。經典中記載古魯.那納克曾營救過一位無意中墮向地獄的徒弟。為了一隻迷途的羔羊,聖人不得不下到地獄去,並將祂的姆指浸入地獄的煉火中,使整個地獄的熔爐冷卻。不僅為了一個人,也為了許多在巨大痛苦中,凄慘嚎叫的罪人靈魂,帶來慰藉。在國王賈納克(Janak)及其它的時代都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我的師父 有一次也曾把墮向地獄的徒弟拉了出來。要不然地獄裡的人怎麼可能得救呢?-

那些修練神聖音流的人,所有的塵勞都結束了。--

哦!那納克!他們的臉上閃著榮耀的光芒,許多靈魂將和他們一起得救。

此外,還有一個地方被回教的聖人稱為滌罪所(Eraf),在那裡有著不同程度的歡樂和恐怖。對地獄的各種恐怖和痛苦的經歷, 不同等級的老師都描述過。這不是憑空想像,而是嚴肅的真實寫照。無論一個人相信與否,聖人的徒弟和這些地方沒有什麼關係。只要他對明師是真實的,地球上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傷害到他一根頭髮。一位明師真誠的弟子真正說了:-

在與聖人結識之後,我所關心的只是他們,藉由聖人提供的技能,為我清除了所有的幻覺,--

我行為的全部檔案付之一炬,死神現在再也碰不到我的一根汗毛, -

又再--

死神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但在明師的音流之前,卻無能為力。-

明師的聖音,令他顫慄不已,從此愴惶逃竄,-

因為他害怕萬軍之主會置他於死地。

-


推薦閱讀:

無我與輪迴
水榭歌台,輪迴相守
狂心不歇,輪迴不止
我在未來等你(黃昏)
脫離輪迴的最好方法就是歸依三寶

TAG:生命 | 輪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