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的心理探析及預防措施

校園暴力的心理探析及預防措施 校園暴力行為是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頑疾,屢禁不止。儘管學校重申校園暴力的危害性,制定嚴懲制度,但校園暴力事件每年都有發生。特別是在每學期的第4、5、6周和放假前的兩周,事故發生幾率更大。不僅破壞了學校的正常秩序,而且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杜絕校園暴力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德育教育管理者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根據多年的德育工作經驗,分析原因如下:了解校園暴力,首先應該探析學生的心理原因,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有效預防。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座談、諮詢心理專家等途徑,將中學生校園暴力的心理原因加以搜集整理,概括如下:一、問題學生多出於空巢、單親家庭。因父母忙於打工掙錢、或因家長責任心較差,忽略了對子女的關心教育。由於父母監管不力,學生在外結交社會閑雜,拉幫結派,惹事生非。尚未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受他人挑唆,而參與鬥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二、父母管教手段過於暴力,造成子女心理上的暴力傾向。學生平素內向寡言,但性格有些偏執,屬於聽話學生的那種,老師們一般對這種學生關注很少。但恰恰是他們平時不爆發,一旦發生矛盾,很容易引發重大惡性事故。三、學生青春期萌動,因早戀引起爭風吃醋。因無知而無畏。這種現象在高中階段居多,有向低齡段蔓延的趨勢。男女學生都存在。四、虛榮心作祟,死要面子,凡事都要爭輸贏。同學間發生矛盾,不會借坡下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往往形成騎虎難下之勢,最終揮舞起了拳頭。還有學生受到傷害後,不採取正當手段維護自身利益,反而邀約社會上不良分子,以暴力手段實施報復,致使事態擴大,由受害者變為肇事者。五、自卑心理嚴重,擔心同學嫌棄自己,瞧不起自己。因懷疑、猜忌、敏感而暴躁,選擇用武力找尊嚴。六、自我意識太強,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缺乏謙讓精神和包容性,對他人看不慣。當意見衝突時,都想強加自己的思想給別人,導致矛盾激化,不計後果,大打出手。七、網路暴力的影響。暴力遊戲帶給青少年強烈的感官刺激。他們在遊戲中經歷對峙搏殺,得到巨大的精神愉悅。在遊戲的暗示作用下,青少年形成用粗暴的方式來解決現實問題的內心傾向定式。八、學習成績差,得不到同學尊重。家長、老師的批評教育都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心中的積怨通過打架得以釋放。針對以上原因,我們應該從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從維護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角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加強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有效預防校園暴力事件。一、加強家校聯繫。採取多種手段與家長溝通,灌輸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思想,引導家長採取合適的教育手段,協助學校進行教育管理。家長和老師都要與學生平等交往,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二、加強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國旗下的講話、班會、法制講座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意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性,教育學生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利益。三、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校應通過開展運動會、集體舞、藝術節、主題班會、演講、紅歌會、朗誦比賽等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體精神、競爭意識、交際技巧和責任感,使他們體驗到自身能力及價值,從精神上得到尊重和滿足。四、倡導健康、文明使用網路。讓學生遠離帶有暴力色彩的網路遊戲。通過專家講座、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認識到網路暴力遊戲的危害性,與家長共同監督孩子。五、加強中學生青春期教育,坦然面對早戀問題。讓學生明白,青春期對異性產生朦朧好感是正常的。鼓勵正常的異性交往,認清早戀的危害,把握交往尺度和交往距離。六、加強學生自身修養,形成正確的榮辱觀。克服死要面子的虛榮心理,培養自尊自強、陽光大氣、克己忍讓、熱情真誠的優良品質。七、發揮班級安全信息員的作用。事情的發生總有苗頭,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細緻。利用學生資源,將事故制止在萌芽狀態。八.弘揚正氣,嚴厲處罰,耐心幫教。學校出現了學生打架現象,如果班主任有意袒護,這樣只會助長學生的霸氣。班主任要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爭得學生家長的理解,結合德育處,嚴肅處理學生違紀違規事件。還要通過對惡性事件的處理,加強學生對校園暴力的認識,表明學校對校園暴力事件的嚴懲決心和態度。對問題學生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給他們細緻入微的關懷和愛護,讓他們有改過的勇氣和希望,從而養成良好習慣。另外,要求全體學生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把精力放在理想的追求上。用豐富的學習生活和健康的文化生活來佔領學生的時間,讓他們無暇他顧。希望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攜手努力,為構建和諧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懇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校園暴力,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熊,白兔和蜜蜂>一方黑童話No.1mAP9【創刊號】
21天主題拆書·溝通力 | 《非暴力溝通》總結
遇到暴力催收該怎麼辦?
23拳,逼女人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TAG:心理 | 校園 | 校園暴力 | 暴力 |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