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態度平和,很少犯錯,廢掉皇太子之後康熙皇帝曾經囑意過他?
前篇:大兒子胤禔對康熙皇帝說:如果想殺死胤礽,不必皇父親自動手
舉報胤禔暗中陷害皇太子胤礽的人,是康熙皇帝的三兒子胤祉。胤祉是庶出,康熙三十七年被封為誠郡王。
康熙三十八年,敏妃章佳氏去世。敏妃是十三子胤祥的生母,胤祉不太重視,敏妃的喪事不足百天,胤祉剃了頭髮,被父皇知道,把他由郡王降為貝勒,以示懲罰。郡王府的大小官員也都受了連累。
這是關於胤祉的記載中,惟一的一處過失。顯然,胤祉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皇子,一般康熙皇帝出行,都會帶著胤祉同行。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康熙皇帝親臨胤祉的府第,並在那裡用膳。從那以後,康熙皇帝幾乎每年都到胤祉府中,有時候一年去兩次。由此可以看出三兒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胤祉與他的二哥、皇太子胤礽之間的關係很好,胤礽被廢,胤祉多少受到一點牽連。康熙皇帝特意把他召去,詢問關於皇太子的種種情況。胤祉不像他大哥那樣無情,應答得體,既沒有落井下石,又沒有欺騙父皇,結果康熙皇帝非常滿意,一點沒有怪罪他。
關於胤禔暗施巫術、陷害太子胤礽的事,也是胤祉發現並且揭發出來的。史書中沒有記載胤祉如何發現,只說他是「偵得之」。
一個「偵」字,透露出胤祉使用了秘密的手段,或者在胤禔的身邊布置了線人,總之是費了許多的心思。最關鍵的一點,這個重大的「發現」正好迎合了先前康熙皇帝的疑惑。康熙皇帝在與大臣的傾訴中、在敬告祖宗的宣言之中,兩次提到了這種猜疑。
於是胤礽重新被立為皇太子,胤祉功不可沒,進封為誠親王。此外的一些細節也能證明,康熙皇帝對這個三兒子很有好感,比如讓胤祉主持修訂曆法,康熙五十八年在圜丘的一次儀式中,康熙皇帝在自己祭拜過之後,又讓胤祉上前行禮祭拜。第二年,又封胤祉的兒子弘晟為世子,待遇與貝子相同,下一年還讓弘晟與皇四子、皇十二子一起去關外的盛京,祭祀祖陵。
顯然,在老年的康熙皇帝心目中,處事平和的三皇子很可能是繼承人的備選之一。只是造化弄人。最終坐到皇帝寶座上的,是胤祉的四弟。胤祉父子的命運自然因此大變,當然這是後話。
皇太子被廢,皇子們個個生出一份妄想,覬覦皇太子之位。但是,這種時候有所行動、並且被父皇察覺到的人,都是缺少城府的人,八皇子胤禩就是這樣一位。
胤禩的人脈廣,上下公認他富於才幹。但母親出身微賤,大大影響他在父皇心目中的位置。胤禩在康熙四十七年署內務府總管事,可見,康熙皇帝對胤禩的判斷,是他只適合處理一些瑣碎之事,適合大管家的角色。
胤禩的人緣很好,會辦事,周圍慢慢聚集了不少支持者,比如兄弟當中的胤禔、胤禟、胤禵等,大臣中的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人。
皇長子胤禔看清楚自己沒有希望,轉而大力支持八弟胤禩,一方面大力批評皇太子,一方面讚揚八弟,提到張明德為胤禩看相算命,說胤禩將來必定大貴。
●待續 於左 著
推薦閱讀:
※怎樣避免讓你陷入犯錯的泥沼?
※經典語錄:比起一輩子的碌碌無為,犯錯不僅光榮,而且有益
※如何監督特首不犯錯?
※當我們犯錯出醜的時候,該怎麼辦
※106個多音字一句話總結,想犯錯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