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如實解,方知真實義 大千講述
06-13
今天與大家一起學習《心經》。這次講座的題目是「《心經》如實解,方知真實義」。 什麼叫如實解?如實解,用大白話說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佛說一,我們就解釋說一;佛說二,我們就解釋說二;佛說空,我們就解釋為空;佛說有,我們就解釋為有。這就是如實解,不走樣,不變調。不但要像這樣如實地解釋,而且還要把解釋的道理,講得盡量明白、透徹和圓滿。這就叫如實解。只有這樣不走樣的如實解,才能知道《心經》的真實義。 與人類目前所闡述的各種學說、哲學理論等相比較,佛教無疑是最圓滿的,佛教找到了究竟的真理,這是非常難得的。「求道難」,「求法難」,這是所有追求真理的人們的共識。實際上求正道更難,求正法更難。而要想得到正道的真實義,悟到正法的核心要義,那就更是難上加難。現在我們有幸遇到佛法,有幸遇到《般若經》,得見這麼甚深微妙的正法,所以我們就一定要想辦法來求知它的真實義。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試驗,看看我們的解說,能不能讓大家確實地掌握《心經》的真實義。 一、般若是現量大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下面我們就開始解釋《心經》的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是梵文的譯音。翻譯一般都是直接譯意,為什麼這裡要用譯音呢?因為佛教里說的這個「般若」,如果用中文裡頭最接近的詞說,就是智慧。那為什麼不直接譯成智慧?因為,譯成智慧的話,很容易讓人們產生一個誤解。什麼誤解呢?因為我們世間語言里的智慧,是有確切定義的。我們說某人比較有智慧,實際上就是說這個人比較聰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智商比較高,腦子比較快,知道的比較多。但是佛教里說的「般若」,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它們是有本質區別的。 「般若」這種智慧,與我們一般人說的這個智慧,它們之間最本質的、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那就是,我們凡夫的聰明智慧是「比量」智,佛教里說的「般若」是「現量」智。 所謂「現量」智,「現」的意思,就是現前,就是顯現。在這種智慧生起的時候,不用你努力,不用你分別,不用你作意,不用你費勁,這種智就自然地現前了。你想觀察什麼,它就自然地頓現在你的面前,這就叫現量。頓現,就是一下子全部顯現出來。現量,用現在近似的話說就是直覺。直覺就是自然現前的感知。不需要分別、辨別,不需要思考。我們凡夫有這樣的智嗎?有。凡夫的前五識,就是現量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種識,所認識到的認識對象:色、聲、香、味、觸五種塵,就是現量智顯現出來的。或者說,我們眼睛看到顏色是直覺,聽見聲音也是直覺,聞到氣味、嘗到味道和身體的各種觸覺都是直覺,這就叫現量智。 比如說我們的眼識。我們的眼睛能看到什麼呢?我們眼睛能看到顏色。我們在睜開眼的時候,我們不用作意,不用思考,不用分別,你眼睛一睜開,顏色就自然地顯現出來了,你就看到顏色了,你就認識到顏色了。這種認識能力,這種智慧,就叫現量智。 再比如說我們的耳識。你早上一睡醒,不用你作意,聲音就自然地顯現在你的腦海里。還有身體的感覺,鼻子聞到的氣味,舌頭嘗到的味道,都是這樣。那個味道不用你作意,味道自然就現出,自然就現前。你身體的感覺也是,你不用想,不用你分別,身體自然就感覺到冷啊、熱啊的。 我們這前五識認識事物的方法,就叫現量智。凡是自然現前的認識對象,都是現量智認識到的。 這個現量的「量」,在做動詞的時候,就讀二聲,量(liáng),就是量度。在做名詞的時候,讀四聲,就是量(liàng)。比如說我拿一個尺子量量這個布是有多長,這叫量(liáng),是一個動詞。我一量,說這個布是三尺,這是一個結果,這就叫量(liàng)。就是那個動作叫量(liáng),量出來的那個結果叫量(liàng)。比如說,我睜開眼睛來觀察顏色,這叫量(liáng)。我一看眼前這是一個屋子,有很多人,這些顏色現在我的眼前,這個量(liáng)出來的結果,就叫做量(liàng)。就是我看到了什麼,看到的這個結果叫量,就是我得到了一個現量。我們凡夫的前五識認識事物用的就是現量智。 但是我們凡夫更大量的是比量智。就是我們把眼睛一睜開,顏色、聲音這些個都現前之後,就是我們開始認識的頭一剎那一現前之後,後面我們所有的智都是分別智了,也就是比量智了。比量智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開始分別了,眼前的顏色是什麼顏色啊?白色、黑色、紅色、綠色。這個顏色的後邊是什麼東西呀?是什麼東西的顏色啊?我們開始分別:這是牆的顏色,那是人的顏色。聲音,聲音一現前之後,現量智完成任務了。後邊跟來的就全部都是比量智了,這是什麼聲音啊?這聲音是什麼意思啊?等等的內容,都是比量智分別出來的東西了。 比量的比,是比較的意思。比量智,就是它要先分別,先要把面前的東西,分別出二來。分別,就是至少要分別成兩種東西。如果說現前就是一,那就是沒有分別。比如說我現前一看,有白色,有黑色,有二。然後我就來分別比較,這個白色是牆,那個黑色是電腦,這樣就有了分別。就是分成二之後,兩個東西一比較,這就叫分別比較,這就叫做比量智。這也就是我們平常人說的思考、琢磨,也就是平常說你在「想」。 再比如說我眼前顯現的都是白色,這是一?還是二?這也是二。為什麼?因為,你知道眼前都是白色,這是一;同時也就是知道:它不是白色以外的其它顏色,這又是一,這兩個就是二。這兩個東西一比較,你才知道眼前這是白色,而不是白色以外的其它顏色。所以我們人的全部思考、全部想法都是在比較,都是在分別,都叫比量智,就是用比較來量度面前是些什麼東西。得出一個結果來就叫得了一個量(liàng),得了一個比量。 有人會說:現量不也是思考嗎?不是,現量不是思考。我們在現量現前的時候,思考還沒有開始。就是你在一睜眼,迷迷糊糊的這個時候,顏色、聲音什麼的都已經來了,這個時候你還沒有開始分別,還沒有開始思考。所以現量裡頭是沒有分別,沒有思考,沒有比較,沒有思維的。現量就是在你還沒有起分別,還沒有來得及思考的時候自然地頓現眼前的,所以這才叫現量。 現量智和比量智的主要區別在於有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的直接感知就是現量智,有分別的感知就是比量智。也就是說,凡夫還沒有開始分別,自然現前的顏色、聲音、鼻子聞到的氣味,舌頭嘗到的味道,跟身體的感覺,能夠自然生起這五種認識對象的智慧,都叫現量智。剩下的,你所有的想法,分別,思考,思維,全部都是比量智。也就是說,我們凡夫一共能認識到六種認識對象:色、聲、香、味、觸、法,前五種認識方法是現量智,最後一種對「法」的認識方法是比量智。 「般若」是現量智。如前所說,現量智是沒有分別的,而沒有分別的話我們凡夫就一無所知。這樣的話,我們凡夫幾乎是沒有真正的智慧呀?對。因為我們凡夫有的這點現量智,在現量智里,是最低級、最簡單的一種現量智。它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認識對象自然現前而已,這種最初級的現量智,我們凡夫有了。然後再高級一點的現量智呢,沒有了。沒有了怎麼辦呢?我們凡夫就只能用比量智補充上後邊的認識。就是在現量智的認識以後,五種現量認識對象現前以後,這都現出來了些什麼東西呀?我怎麼才能知道啊?我們沒有更高級的現量智了,就只好用了分辨、比較的比量智,來補上後面的認識。 但是這個比量智,跟現量智比起來,那要低級得多,拙劣得多,笨得多。怎麼講呢?你看我們的現量智,我們早上一睡醒,一睜眼,色聲香味觸五種感覺,頓時顯現,同時一齊都來了,不用你費勁,都現在你面前了。你一睜眼,顏色,面前的顏色全來了,耳朵里聲音也全來了,身體的感覺也全有了,不用費一點點兒勁兒。可是我們比量智呢,不但要費勁,一看,這白色是什麼呀?噢,這是天花板,我這是在睡覺,剛醒了。這一天很多事你就開始在這裡思索。不但要費很大的勁,而且呢,還經常判斷失誤,經常搞錯。說今天我要計劃辦個什麼事,結果呢,你知道的信息太少,大量有關的信息你都不知道,糊裡糊塗地就去了,結果一著手,中間出現許多意外,忙了一天計劃也沒完成,只好不斷地根據你新獲得的信息,修改你的錯誤計劃。所以我們這個比量智,跟現量智對比起來是非常的笨拙。但是凡夫呢,沒辦法,智慧低,我們說凡夫「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明」代表智慧。所以沒辦法,我們只好用這個很笨、很慢的、一點一點進行分別的智慧,湊湊合合地在世間掙扎。 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登地成菩薩,最終圓滿成佛。菩薩跟佛都被稱為聖者,聖者智全都是現量智。聖者的現量智,與我們凡夫的現量智,有什麼不同呢?說起來也很簡單:我們凡夫用比量分別、分析思考出來的一切信息,在聖者那裡也都是現量頓現眼前的。你想像一下,比如說你在這上大學、讀研究生,辛苦地學習和工作……這一輩子你獲得了很多的知識。而在聖者那裡,就是這一切知識都是頓現眼前的,現量是不用分別的。從初地菩薩一直到佛,他們的智慧都叫無分別智。就是沒有我們凡夫這樣的分別,沒有我們這個比量,全部都是現量的智慧。聖者的這種現量智,不是我們凡夫那個最低級的,而是從初地菩薩開始有,然後二地、三地……越來越高級,越來越高級,一直到佛就是最高級、最圓滿的現量智了。 到佛地那種最圓滿的現量智是什麼樣呢?在佛的面前,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信息都是頓現眼前的,了了分明。有的人說,那太複雜了吧,那麼多信息怎麼可能一下子頓現眼前呢?你想一想,你早晨睜開眼的時候,你那個屋裡有多少種顏色?複雜不複雜?深的淺的,明的暗的,各種各樣的過渡色有無數種,複雜到難以形容。而這一切景象當你一睜開眼睛就全都頓現眼前了,不用費力,卻沒有落下一點點兒。這就是現量智,不需要分別思維,所有的信息就自然頓現眼前。所以佛在《金剛經》里說,「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就是所有眾生心,在佛面前,那就都是了了分明。誰在想什麼,過去都想過什麼,將來會有些什麼果報,佛全都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好像我們睜開眼睛一看,這個屋子裡頭所有的顏色都頓現在眼前一樣,所有的聲音都來了一樣,佛就是對所有的信息都清清楚楚,所以佛就稱為「正遍知」,正確地、普遍地知道所有的一切。這就是佛教說的真正的般若智。 佛教要培養的這個「般若」,不是指的我們凡夫的智慧,不是凡夫的那種聰明。凡夫用比量分別的智慧,比如說這個人聰明,一目十行,你一目也就十行吧,你一目百行、千行,你也得把書一頁一頁地翻開吧,那一本書你得看一會兒吧。那圖書館多少書啊,你得看多少年啊。就算你把世界上的書都看完了,也才是把書看完了,你還得試驗吧,你還得實踐吧,你還得逐漸地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吧,你想你一輩子才能學到多一點兒東西。所以說用我們的比量智啊,就不可能聰明到哪裡去。你想這個宇宙是無限的,你才能學到其中多大的一點兒知識啊。你學到的那點知識,就算你鑽到一個圖書館裡,你把這個圖書館都學完了吧,那在宇宙里才佔了多大一點空間啊,你那個圖書館外邊還有多少知識還沒學啊。所以說,你想用比量智達到一個完美的人的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你就在你們家裡頭,如果能什麼都知道,你就已經不得了了,但是那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比如說,你知道你最親近的人現在心裡是怎麼想的嗎?昨天他都想了些什麼?明天他又會怎麼想?你只能靠猜,他的真實想法,你永遠都不可能知道的,更不要說全部想法了。 所以說,我們凡夫的這個比量智,絕對不能跟聖者的現量智比。因此,這個「般若」,就不能翻譯成智慧。一翻譯成智慧,我們凡夫一看,「智慧到彼岸」,好,那我學四書五經也是智慧呀,學《道德經》也是智慧啊,那我就能到彼岸了?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實際上,世間講的那種智慧,跟佛教講的智慧,完全是兩回事。 現在我們對什麼叫「般若」,就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了。實際上這裡頭還有很多差別,我現在只是講了一個最本質的差別,最核心的差別。就是般若是現量智,不用分別,一切信息都是頓現眼前的。而我們凡夫的智慧主要是靠比量智,雖然我們凡夫也有點兒現量,但是那個現量,它就是在一開始的時候,給你提供一個比較分析的材料,提供「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思維材料,而剩下的就不是現量智了,剩下的認識過程就全是比量智了。所以說,般若是跟我們世間智慧完全不同的智慧。現在大家就了解了。 下面一個詞叫「波羅蜜多」。有的地方省略了這個「多」字,就翻作「波羅蜜」,都沒關係。為什麼呢?因為這也是一個梵文詞的譯音。這個梵文詞有一個詞尾,有的人就把這個詞尾譯出來,就是這個「多」字。有的人說這個詞尾不重要,可以不翻出來。因為你翻譯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這個詞在漢語里對應哪個詞或哪幾個字,你只要指定一個就行了。所以他就不翻譯那個詞尾,就叫「波羅蜜」,都可以。 「波羅蜜多」,什麼意思呢?就是「到彼岸」。就是我們從現在這個狀況出發,通過努力,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到彼岸,就是到那個地方去。就好像我們要到河對岸一樣,這樣說人們有個明確的界限,我現在在此岸,想辦法渡過河去,最終到達彼岸。所以有的翻譯,就譯一個字,「度」,度過去,從河這邊渡到那邊去,到達河的對岸。所以說,翻譯成「到彼岸」,翻譯成「度」都可以。 「般若波羅蜜多」,這兩個詞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智慧到彼岸」。就是能夠引導我們到彼岸的一種智慧。佛教說的彼岸,也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詞來概括。彼岸和此岸有什麼區別呢?此岸全是苦,彼岸沒有苦。所以彼岸可以叫「滅苦」,可以用這兩個字表示它的實際內容。稱呼這個彼岸的詞有很多,說彼岸叫什麼呀?叫涅槃,涅槃是譯音,意思就是滅苦,苦沒有了。彼岸還可以叫真如,空性,圓成實性,一真法界,無為法,等等,有很多名詞來描寫彼岸。它的那個實質內容,就是滅苦,在彼岸沒有苦,「度一切苦厄」,一點兒苦都沒有,完全是一種得大自在的境界。 接下來是「心經」兩個字。「心」,這個心,是核心的意思,精華,要義,訣竅,是這個意思。「經」,織布的時候,有經線,有緯線。經線是豎著捲起來的,長長的那個;緯線是橫著來回穿梭的那個,所以在織布的時候,經線是最主要的,經線要是一斷,緯線就無所依靠,布就織不成了。所以這個「經」字,代表主要的東西、核心的東西,就是貫穿全過程的主線的意思。所以我們佛教裡頭,把佛說的話叫做經,而弟子們說的話都叫做論。佛說的話,跟弟子說的話有什麼不一樣呢?就是因為只有佛是達到了圓滿的聖者,所以他說的話是真理標準。什麼叫圓滿?佛完全沒有煩惱,沒有一點點兒苦,他也沒有錯誤,他是完全正確的,所以說佛陀達到了圓滿的智慧。 「心經」的意思是,這個經是核心的經。是什麼核心的經呢?是《般若經》里的核心的經。或者說是,《般若經》核心的義理,就在這個《心經》裡頭,所以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佛教里,有一類經是專講實證諸法真實相的智慧的,就叫《般若經》。《般若經》,佛說了很多部。中國的翻譯,是由少到多逐漸積累起來的。比如說這個《心經》才二百六十個字,《金剛經》也就五千多字,然後小品《般若經》有十卷,大品《般若經》二十七卷。就是大家一部一部地往這邊譯,到最後玄奘法師去了印度,取回來最全的《大般若經》,一共六百卷,把前面譯的這些經基本上全都包含進去了,也就是全部《般若經》合起來,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玄奘法師都給譯出來了。這麼多的《般若經》,我們一個人看一遍都要用很長時間。說《般若經》那麼多,它主要是講了一個什麼意思啊?實際上講的意思很簡單,常言說:大道至簡,《般若經》的大道,就概括在這個《心經》裡頭,所以我們今天學了《般若經》的《心經》之後,我們就知道整個《般若經》的核心意思是什麼了,總之《心經》就是在講《般若經》的核心要義。解題解完了。二、觀音親授玄奘《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講一下玄奘法師是怎麼譯出來的這部經的。在玄奘法師之前也有人譯《心經》,因為《心經》是包含在《般若經》裡頭的。整個《大般若經》是很多場法會合起來的,一共是十六會。在這些法會裡,它還會分一些階段。某人問了一些問題,佛回答完了,這就算一個階段。所以這個《心經》,也算《般若經》會上的一個小階段吧。因為它是概括了《般若經》的核心,所以有很多法師譯,在玄奘法師之後也有人譯。 玄奘法師是怎麼譯出來的呢?是這樣。玄奘法師在去印度取經之前,在中國已經把國內已有的經學得很好了,他也講經,而且也講得很好。但是他還有很多問題,因為在他那個時候,譯過來的經,量還不算大,譯的質量也不是太好,他有很多問題在經里找不到明確的答案,他拜訪了國內的很多高僧,也還是有一些問題得不到滿意的解答,所以他就下決心要到印度去取更多更全的經,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求得佛法確切的真實義。 在出發之前,有一次他住在一個寺,叫空慧寺。在那兒他碰到一個病僧,玄奘法師就去照顧他。在照顧他的時候,這個病僧就跟玄奘法師說,你這次去取經啊,要走幾萬里路,路上很危險,自然條件很惡劣,妖魔鬼怪也很多,我教給你一部三世諸佛的心要法門《心經》,你要牢牢地記住這個《心經》,就一定能保證你不但能安全地到達印度,還能安全地把經取回來,就給他口授了一部梵文的《心經》。玄奘法師為了到印度去取經,他在中國就學好了梵文。第二天早晨一起來呢,就找不到這個病僧了。 後來玄奘法師就出發了,在路上遇到艱難的時候,他就念誦《心經》,多次身陷絕境,都是因為念《心經》得救。最後終於到了印度,到了那爛陀寺,他就先轉藏經樓。他正在轉的時候,又碰到原來的那個病僧了。病僧說,祝賀你歷盡艱辛到了印度。你這一路上,都是因為《心經》的保佑,你還要好好地受持這個《心經》,它還可以保佑你在這裡取得真經,然後安全地帶回中國去。說完話之後,就告訴他說,我是觀音菩薩,然後就升空飛走了。所以說,玄奘法師的這個《心經》,是觀音菩薩親授的梵文。咱們下面就開始學習《心經》的具體內容。 玄奘法師譯的這個《心經》,很精練,二百六十個字。在一些其它版本的《心經》里,前面還有一個序品,後邊還有一個流通品,我把那個序品跟流通品的大概意思說一下。序品的意思就是說,有一天,佛在法會上入定了,觀音菩薩也入定了,這個時候舍利弗,「承佛威力」,他感覺釋迦牟尼佛給了他一個加持,讓他去請教觀音菩薩:應該怎樣修行般若智慧。舍利弗就走到觀音菩薩面前,「合掌恭敬」,問觀音菩薩說: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想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話,我們應該怎樣做,就能夠像您這樣,也能修行這個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觀音菩薩就對他說了《心經》里的那些話。 《心經》最後的流通品的意思是說,在觀音菩薩把怎麼修行的方法告訴舍利弗之後,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出定了,釋迦牟尼佛就說:善哉!善哉!想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就應該像觀音菩薩說的這樣來修行,如果他能這樣修行的話,一切如來都會隨喜。這就是給觀音菩薩的說法做個印證。然後就是大家都歡喜奉行,這個經就說完了。 實際上,凡是在佛面前說的法,都是得到佛的加持的。也就是說,誰應該在這說,誰說什麼,都是在佛的加持力下說的。所以在佛前不管是什麼人說的,也不管佛是否說了這句話:善哉,善哉,你說的對,實際上都是佛說,因為都是表達了佛的意願。好,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的內容。 三、《心經》核心:五蘊皆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段話說,「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就是觀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就是修行,「深」跟淺相對,這裡是「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觀自在菩薩在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 什麼叫深般若波羅蜜多?剛開始我們解釋了現量和比量的差別,現在就好說了,什麼叫深般若波羅蜜多?現量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就叫深般若波羅蜜多。什麼叫淺般若波羅蜜多呢?比量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淺的修行。比如說,我們現在學《心經》,這也是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也是在學習和修行,佛說的這個般若波羅蜜多究竟是什麼意思啊?怎樣才是如理思惟啊?我應該怎麼做呀?也是在修行聞慧和思慧的般若波羅蜜多。但是我們是用什麼修行呢?我們是用分別比較的方法,用這樣比較笨的智慧在修行,所以我們的學修就是淺般若波羅蜜多。 觀音菩薩修行的深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樣子呢?聖者的智慧叫做無分別智,就是沒有我們凡夫這樣的分別,完全是現量智,完全是用無分別的現量來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我們前面說到的那樣,他所有的信息都是頓現眼前的。我們凡夫的現量笨點,只能頓現什麼呢?色、聲、香、味、觸這五種認識對象。而觀音菩薩是一切信息都可以用現量智頓現眼前。比如說他要修行《心經》,整個《心經》就頓現在他面前。《心經》的文字聲音現在面前,《心經》的義,那種感悟,那種體驗,那種境界也現在面前,都是現量的,就好像我們一睜眼,所有的顏色和聲音等等都頓現在我們面前一樣。觀音菩薩修行的時候,所有的信息都是頓現眼前的。所有菩薩一直到佛的境界都是這樣的現量智,到佛就是頓現世界上所有的信息,因為在佛陀實證的真實境界里三界唯有「心」,而這「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在佛面前了了分明,絲毫不差,所以佛就是知道了世界上的所有信息。 觀音菩薩在修行這個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發生了什麼情況呢?注意下面這句話,這是《心經》的核心。觀音菩薩在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先說什麼叫做「照見」,我們凡夫的這個狀態叫無明,明代表智慧,明是明白、清楚、聰明,有智慧的意思,無明就是沒有智慧。為什麼說我們凡夫是無明呢?就是指我們沒有聖者的那種現量智,沒有那種一看一切信息就都現前的本事,這就叫無明。所以我們凡夫就只好用個比量分析的笨辦法,去猜測真實情況可能是什麼。 注意,這個比量分析的世界,完全是我們凡夫在自己腦海里的一個假境界。此話怎講?你想,凡夫這種比量是靠分別作基礎的,就是說對顏色也要分別,白色、黑色等;聲音也要分別,這是雨聲、風聲,還是人說話的聲音;這個味道是什麼感覺,我們都需要分別。分別,就是要把它分成兩半以上。所以說這個分別呢,就只能在我們腦海里分,你不能把真實世界給分成兩半或者三份,更何況我們凡夫根本就沒見過真實世界本身呢,我們現在說到面前虛妄世界的本來面目,或說是真實情況時,還完全是依靠我們的想像和猜測,並不是世界的真實面目本身。 比如說顏色,我們抬頭一看有藍天,有白雲,我們就分成了二,認為有兩種顏色,藍色跟白色。實際上,在所謂的天空和白雲本身來說,它是一個整體,你根本不可能把它分成藍天和白雲兩個東西。你說:我可以給他分成二呀!你分成的這兩種東西,只是在你的腦海里分成了兩種,只能是你「說」:我把它分成了兩種東西,實際上那個天空本身分成兩個東西了沒有啊?分成兩種沒有啊?你分不開的,它那個白雲跟那個藍天本來就是一體的,你分不開的,你只能在你腦袋裡分成兩種。 所以說,我們分別智分別出來的東西,全部都是在我們自己的腦海里分別的,而且就是在你自己的腦海里分的,你的分別還不是別人的分別。你在這兒這樣分別,那個人在那兒那樣分別,你們倆分別得不一樣,一個人一個腦海,一個人一個虛擬世界。所以說,我們凡夫的這個比量智,完全是每人自己的一個虛擬世界,是你自己想像中的一個空間,是在你自己的腦海範圍內的分別,這完全是一個假的東西,不是真的。你不想,就連你作為分別基礎的那些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有了。 一般人說我有智慧,在這裡我分別出了多少種顏色、分別出來多少種知識,那全是只存在於你自己的那個虛擬空間裡頭假的分別,不是真的實際存在的東西。你分別得對不對,你還要到實踐當中去檢驗,看看按照你的分析到底能不能真正達到目的。實際上我們的目標也很明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呀?就是為了快樂、為了幸福、為了自在。現在世界上有幾個達到這個目的的?有幾個達到真正快樂、幸福、自在的人?你能找出來一個嗎?因此就證明,我們凡夫實際上是沒有真的智慧。 但是觀音菩薩不一樣,他有真正的智慧。他這個智慧,如果用一個字就可以叫做「明」,就是明白,也可以說就是光明,這種智慧一生起,就可以把一切法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可以把我們凡夫沒有智慧的狀態,比作在生死長夜裡、在六道輪迴的長夢裡頭,我們在黑暗中摸索,我們找不到真實可靠的真理,所以我們找不到真正能夠解決煩惱和痛苦的辦法,就只能是在黑暗裡沒有盡頭地企求不知在哪裡的真正的光明,在煩惱和痛苦中不知所措地掙扎,雖然總是不願放棄希望,但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希望究竟在何方。但是觀音菩薩就不一樣了,他有了真正的智慧。我們一般把智慧比喻成明燈。他有了智慧的明燈,他這個智慧一生起,就像明燈一樣照破了黑暗,驅走了黑暗,照得到處都是光明,世界的本來面目、真實本質等一切情況都被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了。 所以,在觀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就用一個「照」字,真的智慧一生起,就好像光明一樣驅盡了黑暗。驅盡了什麼黑暗?「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我們的黑暗,五蘊就是我們的痛苦,五蘊就是我們的災難。「照見五蘊皆空」,就是把五蘊的黑暗、痛苦和災難一「照」全空,一掃而光了。 「度一切苦厄」。苦,就是痛苦、煩惱;厄,就是災難、困苦。我們的困苦就是五蘊,五蘊就是災難,五蘊就是痛苦,五蘊就是煩惱,就是五蘊把我們給束縛住了,困在了生死長夢裡不能醒來。觀音菩薩的真智慧一生起來,就照破了一切黑暗。把什麼黑暗一掃而空呢?把五蘊的黑暗一掃而空。所以他的智慧一生起來,就「照見五蘊皆空」,五蘊都沒有了。五蘊沒有了,那也就沒有了苦,也沒有了災難,一切煩惱、痛苦都沒有了,所以就是「度一切苦厄」。度,度過去了,就像渡過江河一樣,到彼岸了,遠離了有一切苦厄的此岸,到了沒有苦、沒有厄的彼岸,度過去了,觀音菩薩度過去了,他就沒有一切苦,沒有一切苦難,為什麼?因為他照見五蘊皆空了,遠離了凡夫的顛倒夢想,當然也就沒有凡夫生死長夢中的一切苦厄了。 後邊到《心經》講到證果的時候就講了,所有的菩薩呀,都是「遠離顛倒夢想」。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五蘊,實際上就是我們凡夫在自己的腦海里做的一個夢,在自己的虛擬空間里虛構的一個夢,你在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也就等於說你這個夢消失了,你從這個夢裡醒來了,你就成了一個覺醒者,你就見到了光明,你就見到了世界的真實面目。夢沒有了,自然夢裡的一切煩惱、痛苦、災難什麼的全都沒有了,所以「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了。 這《心經》的第一段話講完了,總結一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告訴我們說,在釋迦牟尼佛的法會上,觀音菩薩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生起了現量智的大智慧,這種智慧一生起,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把五蘊的黑暗、煩惱、災難一掃而光,所以也就度盡了生死長夢中的一切苦厄。所以說,觀音菩薩沒有五蘊、沒有一切苦厄。 這一句話已經把《心經》的核心意思講完了,下邊就完全是重複這個意思,也就是重複「五蘊皆空」四個字,或者說是詳細地來講這個五蘊皆空,所以說這一句話就是《心經》的核心。我們學的《心經》又是《般若經》的核心,這句話又是《心經》的核心,所以這個「五蘊皆空」,也就是整個《般若經》的核心了。換句話說,你學懂了「五蘊皆空」四個字的意思,也就是學懂整個《般若經》的核心意思了。 1.先空比量猜測的物質 下面我們就重點地來講一下,這個五蘊究竟是不是有?我們來仔細地分析一下,它究竟是空?還是有?我們先把五蘊是什麼拿出來放在這,我們一樣樣地來看,這個五蘊究竟是有還是沒有,就一目了然了,這個問題也就搞清楚了。 五蘊的「蘊」,是「一堆」的意思,就是有很多東西堆在一起,就叫蘊。五蘊就是五大堆。五大堆什麼東西呢?建立五蘊這個概念,就是為了給我們面前的這一切法分分類,這一切法都是些什麼東西呀?我們人不是分別智嗎,所以我們就要給它分一分,這一切法都有哪幾大類。我們分簡單一點,就可以分五大堆。哪五大堆呢?就是下面這五堆: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我們面前一切法全都可以分成這麼五大堆。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五大堆是怎麼分的。第一堆叫色蘊。色蘊是什麼呢?一般人理解:色就是物質,就是全部物質的集合,所有的物質都算這一堆。我們再看最後一大堆是識蘊,識蘊是什麼呢?就是認識主體。比如說我們,現在每個人自己就是認識主體,我能認識一切法,我就是能認識,一切法就是我的所認識。這個認識主體,是一種精神的存在。前邊色蘊是個物質世界,最後的識蘊是個精神存在,這二者的關係是什麼呢?就是可以用我們這個認識主體,來認識前邊這個物質世界。 這個認識過程,會經過三個階段,必然會經過這樣三個步驟的程序。就是我們這個認識主體,對這個物質世界一開始認識,第一步就會產生一個感受。比如說我們一睜眼,顏色出來了,這就叫一種感受、一種感覺。什麼感覺?叫顏色的感覺,也叫視覺,視覺就來了。這純粹是我們自己的一種主觀感覺,我們的精神要是不開始活動,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這些感覺。我們眼睛的認識功能一起作用,視覺就生起來了。視覺就是什麼呀?就是感覺到顏色了。然後聽覺也來了,感覺到聲音;味覺,氣味的感覺;還有舌頭嘗到的味道的感覺,身體的感覺都來了。這就是我們的精神主體在認識物質世界的時候,第一步會產生感受,也就是我們說的現量智首先生起來,感受就是現量。用現在的詞叫直覺,第一個認識過程,就是我們的直覺先生起來,「色、聲、香、味、觸」這五種直覺出現了。 五種直覺生起來之後,我們的認識就進入第二步:想蘊,就是開始想。注意,這個想,跟我們平時說的那個想不一樣。平時說的想範圍廣,我們的一切考慮都叫想,而這個想蘊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想,是一個狹義的想,什麼意思呢?古人的定義是:取相。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形成概念」,在腦海里形成了一個相,或者形成了一個想法,產生了一種分別,有了一種明確的認識。我們剛才說了,色、聲、香、味、觸,這五種主觀感覺生起來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分別的,它們是頓現眼前的。在我們還沒有想法的時候,迷迷糊糊一睜眼,一下子顏色、聲音都來了,這個時候我們還沒分別。也就是說,受蘊出現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分別。然後呢,我們幹什麼?就開始分別了,就會問:這是什麼呀?肯定要問,比如說眼前白乎乎的,這是什麼呀?哦,這是白色,這就是形成概念了,形成了「白色」的相,這就叫取相,就是一個「想」形成了。我們還會接著想,噢,這是天花板。這就是取了一個概念的相,形成了「天花板」的概念,認出來這是什麼了,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了,也就是又一個「想」形成了。所以說,這個想是形成概念的意思,就是說,此前我沒分別,沒有任何概念,突然現前了一堆顏色、聲音等等的直覺,我開始辨認:這是什麼呀?直到辨認出來了,我知道面前這個是什麼了,比如說:哦,這是天花板,這就是形成概念了,就是產生了一個「想」。或者聲音來了,慢慢辨認出來了,這是人的聲音,這是有人在喊一個名字,這是我的名字。這就是形成了好幾個概念。好,到此為止,想這一步就完成了。你形成的概念不是一個,而是一大堆,這就都叫想蘊。所以說想蘊就只是形成概念這一步,後邊再接著想的就不是想蘊了,就屬於行蘊了。 想蘊,這已經是比量智了,受蘊的那一步是現量智,不用分別的,想的這一步,你就開始分別,你得想,得根據你的過去經驗,去搜索你從前的記憶,才能想起來:噢,這是聲音,這是有人在喊什麼,是喊兩三個字,這兩個字是我的名字,這時候你已經形成一連串的概念了。實際上你聽到某種聲音時,你得拿它去跟你記憶裡頭的各種聲音對比,你才會判斷出來:這種聲音是在喊我的名字。這個時候你得靠分別,靠記憶的知識,靠經驗你才能判斷出來。你一看,這白乎乎的,噢——這是天花板。你前面得有記憶,那個天花板的顏色是什麼顏色,是怎麼個形狀,符合那個了,你判斷出來了,才能形成概念。所以說,想蘊已經是比量智了。 比量智就有可能出錯,比如你正在做夢,突然聽到喊你的名字,你可能以為是夢裡的聲音,就跟夢境聯繫起來理解這個聲音的意思,這就是形成錯誤概念了。 想蘊之後,必然跟著的,還有第三個階段,叫行蘊。這個行,是一大堆什麼東西呢?什麼叫行呢?就是你的心開始行動了。此前都是心的程序性的自動反應,此後才是心的主動行動。心開始什麼行動呢?比如說,我聽見有一個人在喊我的名字,這是想形成了,知道這是在叫我,那你下邊必然要接著想,誰在叫我呀?他為什麼要叫我呀?對了,是讓我起床。我起不起啊?我不想起床,那找什麼理由來糊弄他呀?我是不是必須要起來呀?我起來是要幹什麼呀?這就是心的行動,就是開始做決擇了,我要不要理這個話呀?我對這個事情怎麼處理呀?心開始行動了,此後所有的心的活動,就都屬於行蘊了。 好了,我們凡夫所見聞覺知的一切法,就可以分成這麼五大堆。就是從早晨一醒,一有直覺,受蘊來了;然後認清這是什麼,我在什麼地方,想蘊來了;然後開始決擇行動,就都是行蘊了。這就是我們凡夫見聞覺知到的全部信息,再沒有新鮮東西了。所以這個五蘊,一分這五大堆,就把我們凡夫所知道的一切法全都包括在裡頭了,這就是我們凡夫所知道的一切境界。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五蘊,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五蘊是不是有。先分析第一蘊:色蘊。我們在具體分析之前,先需要消除一個誤解。色蘊一般理解為物質,這是我們一般人的理解,但是,這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色蘊實際上並不是指物質。這個一般人不好接受,我們來講講道理。為什麼說色蘊不是物質呢?我們來看一下世間人給物質的定義。我們常用的《現代漢語詞典》上,物質的定義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大家看這個定義,說它「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這就是說,是一種跟人的意識沒有關係的客觀實在,也就是說,你這個主觀的東西去不去認識它,跟它沒有關係,它都實實在在的、真實的在那存在。 這個定義,實際上就有一個問題,我們人認識事物,都是用我們的意識來認識的,我們認識到的一切,都是在我們意識活動之內,都是我們意識的認識,都是我們的主觀感受和主觀覺知,實際上我們認識不到獨立存在於意識之外的任何「客觀實在」。 比如說,最初開始認識時首先生起的這個受蘊,就是我們意識的感受,它不是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感受,都是我們這個能進行認識活動的這個意識的感受。比如說顏色,顏色是我們的大腦,跟我們的眼球的共同作用生起來的感受。眼睛的視網膜接受到外面的光線,然後把這些光線轉換成電信號,傳給大腦皮層,意識來分析這個電信號是什麼的時候,我們的意識用它自己的語言——叫顏色——來翻譯這個信號,這個顏色是我們意識自己的語言,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覺,它不是意識之外客觀存在的東西。我們的意識只會用自己的語言說話,只會用自己的主觀感覺來翻譯視覺神經傳來的電信號,我們除了自己的主觀感覺之外,感知不到任何其它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感知不到自己主觀感覺之外的、客觀存在的任何東西。 而這個物質的定義,卻正是獨立於意識之外的東西,我們的意識怎麼可能認識到意識之外的東西呢?所以物質定義的這句話,是一句不可能得到證實的話,只能永遠是一個猜想。或者說,人們定義的這種物質究竟有沒有?是永遠不可能得到證實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人說什麼東西有沒有,怎麼證明啊?常言道:眼見為實。也就是說你見過沒有?我們能看見的才是有,我們看不見的就不能說它是有,只能猜測說可能有。根據推理說它有的,那叫假說,假說最終還得由現量看見來證實才算數。那這個物質我們看見了嗎?沒有看見。為什麼說沒有看見呢?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見顏色,它看不到顏色之外的任何東西,所以說我們的眼睛根本不可能看見所謂的「物質」,它只能永遠是我們根據眼睛看見的顏色猜測出來的一種假說的存在。 有很多人可能不服,說我見過物質。你太偉大了!那就請您說一下你見過的物質是什麼樣子吧。結果不管你怎麼說,你的眼睛還是只可能看見顏色,而看不到除了顏色之外的任何東西。這個顏色是我們的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存在,不是客觀存在的物質,所以說誰也不可能見到物質。你看不到物質,你怎麼能確定說有物質呢?這就證明你說的這個物質,只是人們的一種猜想罷了。 我們再來看《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它說: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而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就是說這個東西是存在於意識之外的,但是我們人的意識能夠反映它。可是這個反映是什麼?反映就是我們意識的感覺,反映出來的不是那個物質本身,而是我們猜測中應該存在的那種「物質」使我們意識產生了一些什麼樣的主觀感覺。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能直接看到物質、直接聽到物質、直接感覺到物質本身。我們摸這個桌子,摸到的不是桌子,而是你自己的一種感覺,是我們身體的主觀感覺。比如說硬、軟,這個硬、軟是我們身體的感覺,不是物質的感覺,物質本身沒有硬、軟的感覺,實際上物質本身根本就沒有感覺這檔子事。 所以根據物質的定義,我們就可以知道,物質這種東西,實際上是我們人認識不到的,這個定義就說明,物質的存在,只不過是我們人的一種推測、一種猜想而已。 世間人至少會有極少數同意這個說法,比如說「當代愛因斯坦」斯蒂芬·霍金,他老人家可能不會說同意這個說法,人家會說是我重複他的說法: 「為了談論宇宙的性質和討論諸如它是否存在開端或終結的問題,你必須清楚什麼是科學理論。我將採用頭腦簡單的觀點,即理論只不過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聯結這模型和我們所觀察的量的規則。它只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中,(不管在任何意義上)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實在性。…… 「在它只是假設的意義上來講,任何物理理論總是臨時性的:你永遠不可能將它證明。不管多少回實驗的結果和某一理論相一致,你永遠不可能斷定下一次結果不會和它矛盾。另一方面,哪怕你只要找到一個和理論預言不一致的觀測事實,即可證偽之。正如科學哲學家卡爾·波帕所強調的,一個好的理論的特徵是,它能給出許多原則上可以被觀測所否定或證偽的預言。每回觀察到與這預言相符的新的實驗,則這理論就倖存,並且增加了我們對它的可信度;然而若有一個新的觀測與之不符,則我們只得拋棄或修正這理論。至少被認為這遲早總會發生的,問題在於人們有無才幹去實現這樣的觀測。……科學理論僅僅是我們用以描述自己所觀察的數學模型,它只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中。」(斯蒂芬·霍金:《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任何物理理論總是臨時性的:你永遠不可能將它證明。」他的結論和我們一致,科學理論永遠不可能得到證明,也就是說科學理論永遠只是一堆人們的一種猜測和假說。他的證明方法實質上跟我們是一致的,但不知道他是否像我們這樣知道得很清晰,因為我只看過他《時間簡史》這一本書。不管他了,反正我們根據的道理很明確也很簡單: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見顏色,所以它不可能看見其它任何東西包括「物質」,因此所謂客觀存在的物質,就永遠只能是凡夫猜測出來的一種假說。 我們剛才說,一般人把五蘊里的色蘊,理解成物質,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現在就證明,連世間的科學家都懂這個道理。雖然這個誤解非常普遍,但它仍然就還是個誤解,是個錯誤的理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色蘊,在五蘊的定義里,它是屬於現量的認識,用現在的話說叫直覺。現量是自然現起的,這個色蘊都是自然現起的。色蘊裡頭一共包含五種直覺,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直覺,都是在我們還沒起分別的時候就自然顯現出來的。你去查詞典,色蘊的內容實際上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直覺,五種主觀感覺。這是準確的定義,正確的定義。可是一般人呢,沒這麼嚴格的思維習慣,都是懶漢思維方式,假說得等證實呀什麼的他就不管了,就直接把色蘊就當成物質了,因為這樣說話簡單方便。 小結一下上面這個重要的科普知識。為什麼說把色蘊理解為物質是誤解呢?因為這個所謂的「物質」,它不是直覺,物質不是現量認識到的,我們直覺不到物質。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顏色,我們看不到物質。為什麼說眼睛看不到物質呢?因為實際上,我們是通過眼睛看到的顏色,來猜測這種顏色後面可能是有一種什麼物質,引起我們生起這種顏色的感覺。我們是通過我們主觀的顏色的感覺,來猜測可能是客觀存在著一種什麼物質的,是猜出來的,不是看到的。而猜出來的不可能是色蘊,因為色蘊是直覺,是現量認識到的,不是猜出來的。 怎麼叫看到物質?就是不是猜的,你眼睛一看,就直接看到這是木頭,這是石頭,直覺到這是什麼東西……而不是通過看到的顏色來猜這是什麼東西,這才叫看到,是直覺,直接看到,不需要分別、辨認,整個過程沒有比量智的參與,全部是現量直接證知,這就是眼睛直接看見。比如說:這是玉石,是直接看到的,不是經過分別比較猜測出來的。我們去買玉器,有時會上當,為什麼呀?就是因為我們眼睛看不到物質。我們看不到這種東西本身是真玉還是假玉,是不是石頭做成的,是不是經過化學處理的石頭給你弄成像是玉石的樣子。我們看不到這個是什麼木,那個是什麼木,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顏色。我們只能根據我們的顏色的感覺去猜:這個鐲子是真玉、還是假玉?是石頭泡出來的、做出來的?根據我們看到的顏色猜測這個可能是什麼木,所以我們才會上當受騙,只要人家做得很像,或者我們辨認經驗不足,很簡單的當我們也會上。而如果我們能直接看到木頭和石頭,我們就用不著猜了,我們也就根本不存在會上當受騙這回事了。這就說明,我們不能直接看到物質,不能直覺到物質。我們是通過自己意識製造出來的顏色的感覺來猜那可能是個什麼東西。而我們意識製造出來的這種顏色,又是物質本身根本沒有的東西,物質沒有感覺,所以根本也不會有什麼顏色的感覺,聲音的感覺,也不會有什麼軟硬的感覺,涼熱的感覺,色聲香味觸全是我們意識里才會有的東西,是我們的翻譯官意識的語言,跟人們認為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完全是兩碼事。所以說,物質被包括在色蘊裡頭,這是一種誤解。 那物質應該包括在什麼蘊裡頭呢?應該包括在想蘊里。就是你看到顏色、聽到聲音、觸到感覺之後,在腦子裡根據以往記憶的經驗,通過比較分析形成概念的時候,才能確定說:哦,這是玉石,這是石頭。這是你用你的經驗推測出來的,猜出來的。這是想蘊形成的概念,也就是說,到想蘊的時候才會產生物質的概念。所以物質不是我們的直覺,實際上不應該包含在色蘊里,而應該包含在想蘊里。2.再空現量妄現的色蘊 現在我們來看色蘊實際上應該包含什麼。色蘊實際上就是包含五種東西。我們說了凡夫所知一切法,可以分成五大堆。第一堆是色蘊。然後我們又說了,如果認為物質是色蘊,這是誤解,物質應該算到想蘊裡頭,它是一種概念,是我們推測出來的概念。所以這個色蘊裡頭實際上包含什麼內容呢?就是五小堆。色蘊這一大堆,又分成五小堆:色、聲、香、味、觸,這樣五種現量直覺。 下面我們來根據「色聲香味觸」的定義,來看一下這五小堆東西是不是客觀存在的,究竟是有還是無。第一個,色聲香味觸的色,就是顏色。怎麼知道色聲香味觸的色,就是顏色呢?因為色聲香味觸是我們人的五種認識器官的認識對象,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個識的認識對象。我們眼睛的認識對象,確定無疑就是顏色。我們的眼睛只能看見顏色。除了顏色之外別的,眼睛什麼也感覺不到。它看不到聲音,也看不到感覺,它只能看到顏色。所以第一小堆,就是眼睛的認識對象:顏色。 你去查佛學詞典,在顏色這一小堆裡頭,又分三小堆。它們是:顯色,形色,表色。就是顏色裡頭又分了三種顏色。這個五蘊的定義,應該是一般凡夫也同意的。為什麼要用跟世間人觀點一致的定義呢?因為這是跟大家討論問題的一個基礎。佛法是為不懂佛法的人來講的。你跟這個不懂佛法的人討論的時候,大家的前提知識或說平台基礎就要一致,然後在這個共同的基礎上才能繼續深入討論。就是說我們凡夫所知一切法都有什麼呀?可以概括為五蘊。我們把這一切都定好,不是六蘊也不是四蘊,不多不少正好五蘊,就可以把凡夫所知一切法全部包括了。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五蘊有沒有,這樣討論才有意義。如果你定義是四蘊,他定義是六蘊,你說四蘊沒有,你不去空人家的六蘊,你空你的四蘊,跟人家沒有關係,人家不用理你。所以這個五蘊的定義是參加討論的人們都同意的。 顏色里又包括三種,現在我們來繼續分析一下,這三種是不是有。第一種是顯色,顯現的顯。第二種是形色,形狀的形,形色就是形狀。第三種表色,表面現象的表,一會兒我們再詳細解釋它的意思。現在先說顯色,什麼叫顯色?顯色就是顯現出來的顏色,顯現在我們面前的顏色,我們未加分別時就頓現在我們面前的顏色。這個顯色里都有什麼呢?古代的解釋就叫青、黃、赤、白。青、黃、赤,相當於我們現代顏色理論里的紅黃藍,按古代的順序就是藍、黃、紅。這個藍黃紅是三原色,可以組合出我們人見到的其它顏色。古代還多一個白色,白色實際上是這三原色混合起來形成的。古代為什麼說顏色有青黃赤白四種呢?它是依古代人普遍的認識,一般人都說顏色就是這四種。像綠色,綠色是黃色跟藍色合成的,這個人們知道。紅色跟黃色合起來是橙色,紅色跟藍色合起來是紫色,其他的什麼顏色都可以配出來,這叫三原色。顯色就是三原色和白色。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顯色是不是有。就是我們面前出現的這一切顏色,是不是有,是不是客觀存在,是不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客觀存在著的東西?我們分析的時候,就用大家最熟悉的知識,就是我們的科學知識,我們的物理知識來分析。物理學認為顏色不是客觀存在的,它只是我們的一種主觀感覺。所以等於現在我們講的不是佛法,實際上是在普及物理學。 科學認為顏色是怎麼產生的呢?很簡單,它說我們眼睛睜開的時候,眼球會接受光線,或者說,光線會透過眼球照到視網膜上,就是眼底上。在視網膜上,光線會形成一個平面的倒像。就是上方來的光通過我們眼球的中心,會在視網膜的下方形成一個光點,下方來的光會通過眼球,在視網膜的上方形成一個光點,這樣的話,在我們眼底的視網膜上,正好形成一個平面的倒像。這個平面的倒像,會被轉換成一種密碼,由我們的視覺神經把這個密碼傳送給大腦。這種密碼究竟是什麼,到現在我們人也是一無所知。反正知道它是這個倒成像的密碼,通過視覺神經傳輸到了大腦皮層,刺激大腦說,哎!醒醒!現在有活幹了,有信號來了,翻譯這個密電碼。大腦如果這個時候是睡著的,休息的,就是說有的人是睜著眼睡的,那視網膜也能接受到光,我們即使不睜著眼睡,其實光也可以透過我們的眼皮照到視網膜上,也能成像。如果這個時候你大腦是休息的,這個翻譯官沒上班,那這個時候你就沒有顏色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大腦醒了,它一看來密電碼了,它有密碼本,為什麼呀?無始以來它翻譯過無數這樣的密碼了,都記錄在阿賴耶識裡面,它很熟練了,都程序化了,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完成的。它翻譯這個密電碼之後,它要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我們這次密電碼的內容。翻譯密電碼的時候,它用什麼語言翻譯呀?就是用顏色的語言。 顏色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就是大腦開始工作的時候,它開始翻譯視覺神經傳來的電信號的時候。這個時候,在我們的腦海里,我們的意識,給你用它的顏色語言,把那個密電碼翻譯了一下。就是說,不管你的視網膜接收到了一些什麼樣的信息,它都是用三種顏色給你轉述出來。如果我是一頭牛,不是人,我們的科學家說了,哺乳動物那個意識的視覺語言只有兩種顏色,就是黑白色。或者說只有一種顏色就是白色或者黑色。如果你要是把黑色理解成不是顏色的話,你認為黑色就是沒有顏色的話,那它們意識的視覺語言就只有一種顏色:白色。就是少一點白色或者多一點白色的差別,實際上也可以叫做灰色。哺乳動物,它們的意識的顏色語言,就是一個灰色,或者說就是一個白色。那牛的意識,就用它白色的這個語言,來翻譯從視網膜發來的密電碼,結果翻譯出來就是一個灰白的世界。我們人的意識的語言里有三種顏色,那它就只能用這三種顏色給我們來翻譯它接收的密碼。如果超出這三種顏色的呢,那它就翻譯不出來,只好捨棄。如果是天人,他的視覺語言更精緻,那他的意識可能會有幾十種顏色,幾百種顏色,幾千種顏色都有可能。那他的意識就用那幾千種顏色給他來翻譯他的視覺神經傳來的密碼,那他看到的顏色就會更豐富一些。 所以顏色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呢?科學告訴我們,就是在意識接到視覺神經的電脈衝之後,它用它的語言,給你在腦海里,在你的思維空間里,在你的虛擬空間里,用它的畫筆,給你畫出來一幅顏色的圖畫。這個圖畫只存在在你的腦海里,只有你才能感知到,別人感知不到你感覺到的顏色。《華嚴經》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你現在就知道,我們每個人認識到的世界,實際上就是你自己認識到的世界,只有你感覺世界是這個樣子的。我們雖然都來到這一個屋子裡,好像這個屋子是客觀存在的。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屋,每個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一個人一個世界,各人都生活在自己感知到的那個世界裡。 你看現在我們分析的顏色,你就知道顏色原來是你的意識,給你在你的腦海里,在你腦海的虛擬空間里,展示的一幅圖畫。如果我是色盲呢,比如說綠色跟什麼色不分,或者根本就感知不到綠色,那我進入這個屋子看到的顏色中就沒有綠色,因為我的意識它沒有這隻畫筆。色盲跟色盲也不一樣。如果這有一隻狗,一隻貓,它也在這看。它們的意識給它們各自畫出來的圖畫也不一樣。 所以從這我們就知道,這個顯現出來的顏色叫顯色。這個三原色是不是客觀存在?絕對不是客觀存在。只有你的大腦開始工作的時候它才存在,而且只存在你的腦海里,別人還感覺不到,只有你能感知到,完全是你自己的一種主觀感覺,而絕對不是什麼客觀存在的東西。這是我們能感知到的最主要的東西:顯色。 科學家說,我們人的所有思維材料只有五種,就是色聲香味觸,其中顏色佔全部信息量的85%,聲音佔10%,香味觸一共佔5%。 現在我們確定了,顏色並不是客觀存在。可是我們一般凡夫,都認為顏色是客觀存在的。這就叫常識性錯誤,這是違反科學的,不是真理。我們凡夫還有大量的常識性錯誤。所以你不能因為人人都說是這樣,你就說它是真理,那不行。你要講真理,講科學,就得認真。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顯色,是你的意識的語言,在你的腦海里,給你自己形成的一種感覺,跟別人沒有關係,跟客觀存在更是沒有半點關係了。 那為什麼我看這是白色,他看這也是白色呢?這是由於無始以來,我們在各自的阿賴耶識裡頭,留下了無量的關於白色的記憶,包括白色的感覺,它的名字和對它的理解等等所有對它的思維和言說,所以我們此生記憶的種子活躍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生起白色的感覺。還由於我們在互相打交道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一直在統一認識。就是說你一生下來的時候什麼顏色也不認識,你母親就開始告訴你這是白色,那是黃色。你把白色說成黃色,她就會立刻糾正你:不對!這個是白色,那個才是黃色。從你一生下來一直到死,跟別人的交流,大家都是在統一各種認識,這就叫做共業,就是大家在一起做了很多相同相似的事情,留下了很多相同相似的感覺和思維的記憶。因此我們的記憶當中,就都有大量的關於顏色感覺的錄像,積累了無數各種顏色的照片,這些記憶中的顏色因緣成熟時,就會顯現出來,因此我們顯現的顏色就是相似的,因為我們往記憶庫里儲存的時候就是相似的。所以說顏色不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而是由你的記憶決定的,你的經驗決定的,因為大家的記憶是大致一樣的,所以現在的顯現也就是大致一樣的。因為大家無始以來熏習了很多相似的記憶,這些記憶就是我們各自的意識使用的語言,因此在我們的意識翻譯密碼的時候,就會生起似乎大家都差不多的顏色。而這些顏色,全都是我們主觀世界裡的東西,完全是我們的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顯色說完了。前頭說色有三種,第二種是形色。形色就是形狀。比如說你看這個屏幕是長方形的,就說我看見形狀了,這也是一個常識性錯誤。實際上,我們的眼睛是看不見形狀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顏色。你會說,我明明看到這個屏幕是長方形的嘛!你仔細想一下啊,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呢?你的眼睛只能看到顏色,你看到這個屏幕的黑色有一個邊緣。你怎麼能看出來它是一個黑邊呢?實際上是因為屏幕的黑色跟它後邊背景的顏色不同。一般來說它是黑邊的話,後邊的顏色都比它淺,你把那個淺色的背景色,跟深色的邊緣色這兩種顏色一對比,實際見的還只是兩種顏色,但你在你的腦海里,在這個黑色跟淺色的背景之間,你在你的腦海里形成了好像存在一條線的感覺,實際是你在兩大塊顏色之間,在你的分別里抽象出了一條線,這條線在現實當中根本不存在。在現實當中,你只看到了兩種顏色,一個是黑色,一個是淺色,你的眼睛只能看到顏色嘛!你只可能看到兩種顏色,你不可能看到一條線,而且那兩種顏色之間也根本沒有一條線。但是你說:我看到線了。這個線哪來的啊?是你在這兩種顏色對比的那個交界處,你在你的腦海里划出了一條線。你想一下,如果背景跟這個黑色都是一樣的顏色,是一樣的黑色,你能畫出這條線來嗎?你還是眼睛睜著的,顏色也都能看到,由於兩種顏色一樣,你就對比不出一條線來了,或說你就分別不出一條線來了。說顏色深一點就有線,顏色淺一點就沒線嗎?不應該這樣的,顏色跟線沒有關係。 所以就證明什麼呢?兩種顏色有差別的時候,你會在那個差別的交界處,你在你自己的腦海里,主觀上沿著顏色對比的交界處畫出一條線來。結果呢,你沿著這個屏幕顏色的邊緣,在你的腦海里畫了四條線,然後你把你抽象出來的這四條線叫做長方形,而你把抽象出來的另外幾條線叫做三角形。太陽一升起來,你一看太陽的顏色跟天空的背景顏色不同,你沿著太陽顏色的邊緣,在你的腦海里畫了一條彎曲的線,你叫它圓形。所以說所謂的形狀,實際上只存在你的腦海里,是你抽象出來的,是你根據不同顏色的對比,你在顏色對比的交界處,你在你腦海里畫了一些線。你把這些線抽象出來之後,你又把某些線叫做什麼形,把另外一些線叫做另一種什麼形。所以說這個形色,實際上也是只存在在你腦海里,是你自己在腦海里抽象出來的東西。 如果說,我一睜眼,還沒起分別,有什麼形啊?什麼形都沒有。顏色都來了,你不分別,不分析,就沒有線,就沒有形,就只有色覺,只有顏色的感覺。一睜眼眼前就是一堆顏色,沒有分別,你什麼形也沒有,你不分別就沒有形。所以說形狀,是你分別出來的,抽象出來的。 第三種色叫表色,表面的表。什麼叫表色呢?表色就是我們用身體的動作表示出一個意思,就叫表色。用現代的話說,叫肢體語言。比如說我一揚手,你就知道是打招呼的意思,說「你好」。我一擺手,就表示是再見的意思。肢體語言就叫表色,用肢體做一個動作,表示一個意思,這叫表色。我們想一下,這種用肢體語言表示一個意思的這種表色,那更是我們人為硬性規定的東西,我們人分別、理解出來的意思,是不是啊?用肢體來表示一種意思,那只有我們大家共許了才能表示意思。這個更是一種我們人為規定的,人為製造的一種色,一種表色,一種肢體語言。 古代為什麼要分這三種色呢?因為當時一般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就是說,一說眼睛看到的顏色,一般老百姓就認為除了可以看見顏色,還可以看見形狀,也可以看見肢體語言。一般都認為顏色里可以分這麼三種,這是當時的常識。 然後我們再來從佛法的角度,具體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顯色是只存在於我們的腦海里的,是自己的意識的語言,給自己畫出來的一個虛擬世界。形色,是我們在腦海里抽象出來的抽象幾何圖形,並不是世界上客觀存在的東西。表色,更是我們大家共許規定其所含意義的一種肢體語言。後兩種就不用說了,後兩種肯定就是主觀的東西,不是一種客觀存在。 現在的關鍵就是三原色,就是現量生起來的顏色,是什麼?是客觀存在嗎?準確的、科學的、認真的答案是:顏色不是客觀存在。它僅存在於你的感覺當中。所以說色蘊就是我們人的一個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實在的東西。世界上存在不存在色蘊?不存在。說我看到顏色了,怎麼能說它不存在呢?因為科學說的存在,是指客觀存在,不是指在你的想像中的存在,不是指在你的主觀感覺中的存在。你的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客觀存在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感覺不感覺它、認識不認識它,它都獨立存在。客觀嘛,跟你主觀沒有關係。就好像我們字典上定義的物質一樣,是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你認識不認識它,它都存在,那才是客觀存在。你在這如果說感覺就是客觀存在的話,那倒好辦了,我感覺這有一噸金子,那這就是客觀存在了,那就什麼都好辦了,咱們都不用上班了。 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實在。因此說,這個色蘊是不是存在的?不是。我們說的存在是指的客觀存在,不是說我想著有,那不算數。我看見有,如果就算存在的話,那幻覺,精神病院裡頭病人看見什麼的都有,如果主觀感覺就算有的話,那精神病人看見的都是存在了,那你就不能把他當病人了,對不對?幻聽,他老聽見有什麼聲音,那是有嗎?這個不算數。所以說色蘊不是客觀存在的,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而已。 聲音,我們一般人也是認為:聲音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稍微仔細分析一下,就用科學的道理,就可以知道,這個世界上,並不客觀存在一種叫做「聲音」的東西。那聲音是從哪裡來的呢?聲音也是你自己的意識的語言。你的意識要是不工作,你就沒有聲音的感覺。怎麼證明呢?就用我們現在的聽課。比如說,你現在聽課累了,迷迷糊糊地開始打盹,我講課的這個聲音,在你那兒就越來越小,最後就沒有了。你睡著了,你就沒有聲音了。你的耳朵壞了嗎?沒有。那為什麼在你那裡沒有聲音了呢?我們就用科學的說法來解釋一下,這個聲音是怎麼產生的。 我在這說話,並沒有發出聲音。那我說話是在幹什麼?是用我的舌頭,跟我的聲帶,把我嘴裡的空氣震動起來,使空氣不斷產生不同頻率和幅度的震動波。我嘴裡震動的空氣會震動到鄰近的空氣,這樣的震動就會一直傳播到你的耳朵那兒,使你耳腔里的那點兒空氣震動起來,它會把你的耳骨,把那三根小骨頭震動起來。這三根耳骨震動的頻率和幅度,就會被編成一組電信號,或者叫密電碼,通過聽覺神經傳輸給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又是我們說的那樣,如果你現在在打盹,睡著了,你的翻譯官意識不工作,那你就沒有聲音,我在這多大聲地喊,你那兒都沒有一點兒聲音。為什麼?因為你的翻譯官沒上班,他還在睡大覺。比如說我這大喊一聲,震動大了,你的意識被叫醒了,意識開始工作了,這時你才有聲音了。有時候我們打盹,慢慢的怎麼有聲音了?遠處傳來聲音了,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哦,我現在在聽課,聲音原來這麼大,這就是你的那個意識逐漸清醒的過程。其實原來根本就沒有聲音,你有沒有聲音,什麼時候有聲音,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意識的工作態度。 意識慢慢清醒了,它又開始工作了,給你翻譯聽覺神經傳來的密電碼,用它的聲音語言給你翻譯。它翻譯的時候能用什麼翻譯啊?它用不了別人的工具,只能用你自己意識的聽覺語言,也就是你的這個意識的聲音,它給你在你的腦海里翻譯這個電信號,所以對你來說就有聲音了。聲音是在你的意識接到聽覺神經的電信號之後,它開始翻譯的時候才產生的聲音。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是沒有聲音的,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客觀存在著什麼聲音,聲音只存在於人們的主觀感覺之中,人們的主觀不去感覺的話,根本就沒有聲音這檔子事兒。有人會說,你看這個錄音帶,或者光碟,往那個DVD里一放,咚咚咚……音箱里那麼大的聲音就出來了,這不是客觀存在的聲音嗎?沒聲音我怎麼就聽見了?我們認真分析一下:光碟上有聲音嗎?錄音帶上有聲音嗎?沒有。DVD也是把在光碟上面記錄的信號變成震動,然後把音箱喇叭的那個紙盆震動起來。紙盆傳出聲音來了嗎?也沒有。它只是把附近的空氣給震動了,恢復了錄音時記錄的震動頻率跟幅度。當這個震動傳到你耳朵里的時候,關鍵還要看你的翻譯官翻譯不翻譯。就算是這在唱歌跳舞,敲大鼓,開大會,你睡著了照樣沒有聲音。所以說聲音是什麼時候產生的?還是在你的意識開始工作的時候產生的,還是你自己的意識的語言,還是你自己的主觀感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識,每個意識都在說自己的語言,所以實際上我們每個人聽到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只是大概差不多。同樣我們每個人看見的顏色也是不一樣的。色盲看的是一種顏色,眼睛好的、不好的,近視的、遠視的,實際看到的顏色都不一樣。從根本上說,就是你看到的僅僅是你的意識給你翻譯的顏色,跟別人的意識給別人翻譯的顏色完全是兩回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種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顏色或者聲音。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顏色,沒有聲音,你看到的顏色和聽到的聲音,是你的意識開始工作的時候,它給你用它的顏色,用它的聲音來翻譯它收到的密電碼。所以聲音也不是客觀存在的,也只是你自己的一種主觀感覺。每個人的意識翻譯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 氣味。你看我們到這個屋裡,比如說有什麼味兒,大家一聞都聞到了,好像氣味是客觀存在的。其實不是!比如說香味吧,一般都說,擺的水果有香味,花有香味。你想一下,那個水果跟花,它本身有味兒嗎?它自己知道香臭嗎?它有香臭的感覺嗎?香臭是我們人的一種主觀感覺。只有人或者有情,才會產生香啊臭啊等等各種的味覺,這是人自己的一種主觀感覺,在你的主觀感覺之外,並不存在什麼香啊臭啊的氣味。也就是說,花並沒有香味臭味,氣味純粹是我們有情眾生才有的一種主觀感覺。沒有有情,就根本沒有氣味這回事。花上並不存在香味,那些我們人聞著覺得臭的東西,它本身也不存在臭味。因為什麼?它們不是有情,不是動物,沒有味覺,它怎麼會有香臭這種感覺呢?香臭是動物的一種主觀感覺。所以這個氣味,實際上只是我們眾生的感覺,只不過是我們有情的意識作翻譯時所使用的一種語言。比如我們人的意識,會用一種氣味的語言,來描述它觸到某個認識對象時它自己的感覺。就好像我們用漢語來描述一個東西,那個東西本身並沒有漢語,那個東西跟漢語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也好像如果一個英國人用英語來描述它,那個東西跟英語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一樣。語言只存在於我們人的意識活動之中。 有人說,水果跟花,它本身有能引起我們味覺的東西。這就完全是猜測了,只不過是一個無法證實的假說而已。而我們在夢裡也可以有味覺,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引起我們味覺的東西存在,這卻是人們都承認的事實。 夢中可以生起色聲香味觸的這個事實說明,即使沒有任何能引起我們色聲香味觸五種感覺的客觀存在的東西,僅僅是我們的意識本身,就可以完美地製造出這樣的假相:讓我們錯誤地以為必須有能夠引生我們主觀感覺的客觀存在的東西,我們才可以生起色聲香味觸的感覺。我們夢中的這種錯覺,和我們現在不在夢中的自以為是真實的這種感覺,難道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嗎?因此佛說我們凡夫現在正處在生死長夢之中,不正是說出了符合事實真相的大實話嗎? 剛才講的是「色聲香味觸」中的「香」,指的是我們鼻子聞到的氣味。香後邊是「味」,這個味是什麼呢?是舌頭嘗到的味道。舌頭嘗到的味道跟我們鼻子聞到的味道是一個道理,就是只有我們有情的意識才會有香甜苦辣各種味道的感覺。這是有情自己的一種主觀感覺,在有情的這些主觀感覺之外,並不存在什麼香甜苦辣各種味道的感覺。換句話說,味道的這種感覺,並不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而純粹是有情意識的味覺語言,純粹是有情自己的一種主觀感覺。辣椒本身並沒有什麼辣不辣的感覺,咸鹽也沒有鹹的感覺,糖精也不會有什麼甜的感覺,因為它們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感覺,只有人、動物、有情才有感覺。所以說這個舌頭嘗到的味道,也是我們的一個主觀感覺。就是說,有情不生起主觀感覺的話,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味道這種感覺。如果你睡著了,進入無夢睡眠,這時你就沒有任何感覺,當然你那裡也不會有什麼香甜苦辣的味道的感覺了。 接著再看色蘊的最後一項「觸」,就是觸覺,身體的感覺。比如說人要是睡著了,小孩子尿床了,褥子變涼了,他感覺不到,他凍得已經很冷了,著涼了他也不知道。只要他不醒,他就沒有感覺。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意識下班了,它不工作的時候,對你來說,色聲香味觸所有的感覺也就都不存在了。 你身體的感覺,這肯定是主觀感覺。但是我們人還是經常有常識性錯誤,就是認為桌子就是硬的,他認為桌子本身就是硬的,錯了。桌子根本沒有感覺,桌子本身怎麼會是硬的呢?是人感覺桌子是硬的,人感覺棉花是軟的,這些都是人的感覺,不是棉花的感覺。棉花沒有感覺,棉花沒有意識,它怎麼會有感覺?所以人們的這些說法全都是常識性錯誤。再比如說鐵是重的,棉花是輕的。重輕也是我們人的主觀感覺,鐵怎麼會有重的感覺?棉花怎麼可能感覺到自己輕呢?這是一種感覺,而東西本身它根本就沒有感覺。只有你在這一掂,「你」感覺鐵是重的。你拿一團棉花一掂,「你」感覺棉花是輕的,這只不過純粹是「你」自己的感覺罷了。 所以整個說起來呢,色聲香味觸,這五小堆組成的色蘊,全部都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覺,而且還就是你自己的主觀感覺,跟別人還都沒有關係。你感覺這個東西是辣的,你感覺這個東西是苦的,你感覺這個東西是臭的,你感覺這個東西是香的,別人不一定是你這樣的感覺。你感覺這個東西非常不好,不能吃,別人就可能感覺這個東西非常香。就跟那個臭豆腐似的,有的人聞著就噁心,有的人覺得美得無以言表。人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你說那臭豆腐是香還是臭啊?那個喜歡吃的就感覺是香的,不喜歡的就感覺是臭的。 所以整個色蘊,色聲香味觸,全都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覺,絕對不是客觀實在,絕對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這個世界上,客觀上根本不存在色聲香味觸,整個色蘊就根本不存在。它就只是在你的腦海里,在你的虛擬空間里,你自己分別出來的五種主觀感覺,你說它是有還是沒有?如果你把主觀感覺有的東西就定義為有的話,那我們主觀感覺有什麼就是真的有什麼了?這不符合科學定義,科學定義說有也是指客觀實在的,客觀存在著的,你不能把主觀感覺定義為有,定義為存在。如果把主觀感覺定義為存在,那世界就亂套了,你說這個有兩斤,我說我覺得最多一斤,那你吵去吧,是吧,因為沒有客觀標準了。 所以這麼認真地一分析,這個五蘊裡頭的色蘊是什麼呢?它不是客觀存在,不是這個世界上客觀存在的東西。它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一種主觀感覺,你感覺的時候才有,不感覺的時候就沒有。而且感覺的時候有,也僅僅是對於你來說有,你感覺有,你認為有,完全是你自己的主觀感覺,跟其他人沒有關係。其他人沒有你的主觀感覺,別人有的是別人自己的主觀感覺。所有這些都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我們來看一下物理教科書上對顏色的定義。實際上我們已經搞明白了,現在就是再證實一下,就是說我們講的確實是按物理科學講的。物理教科書怎麼定義呢?它說:顏色是外界光刺激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而產生的主觀感覺。這是物理的定義,所以我剛才講的那個等於是在科普。這個很冤枉啊,大家學科學學得不太好,我們來幫著科普。本來講《心經》是講佛法,現在在這還需要普及科學常識。《現代漢語詞典》給顏色的定義是:由物體發射、反射或透過的光波通過視覺所產生的印象。你看,僅僅是一個印象。印象,就是你自己的感覺嘛,也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這一點科學說得很準確。 有人說,它定義里也說,那也得有光波才能產生印象。我們說,它那個對原因的解釋是不對的。我們現在取它的定義僅僅是取它什麼呢?就是科學也認為:顏色僅僅是一種主觀感覺,僅僅是一種主觀印象,而不是客觀存在。就是說連科學都承認這個,我們就說它這個說得對。至於它說是什麼東西引起的,我們跟它的觀點不一樣。它說必須是光刺激視覺器官才能產生顏色,我們說:不對。你在一個黑屋裡,一點光都沒有,讓你睡大覺做夢,一做夢怎麼樣啊?顏色,聲音……色聲香味觸全來了,用得著什麼光、聲波和物質的刺激嗎?根本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有心就能產生顏色、聲音等所有的感覺。 為什麼有心就能產生顏色呢?因為我們心裡頭記憶了無數的顏色。比如說你在那做夢,隨你夢什麼,顏色自然就會生起來,就跟真的一樣,跟我們現在坐在這看見的是一樣的感覺。剛才誰還說,做夢的時候曾經夢見我們在講《心經》,他在夢裡就感覺跟真的在講一樣,只是在醒了之後他才知道那是一個夢。所以說,有心就能生起色聲香味觸等所有的感覺,並不需要什麼客觀存在的物質的刺激,科學解釋原因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但是它說色聲香味觸是主觀感覺的結論還是對的。 再看一下《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這個更專業了。大百科全書上沒有「顏色」這個詞條,它有個詞條叫做「顏色感覺」,直接就把這個顏色叫做一種感覺。照本宣讀啊:顏色感覺——光譜上380~760納米波長的輻射能量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所產生的顏色感覺,又稱色覺。實質上跟剛才那個簡單的定義是一樣的,就是說有什麼東西刺激人的視覺器官就能產生一種顏色的感覺。說得非常準確,顏色就是我們的一種主觀感覺。 關於聲音的定義,《現代漢語詞典》說:聲音是「聲波通過聽覺所產生的印象」。再看一下《現代漢語辭典》對「印象」的定義,什麼是印象?「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里留下的跡象。」印象就是在你的頭腦裡頭產生的那個感覺,那個反映。你看印象也用過,反應也用過,主觀感覺也用過,反正都是在你頭腦裡頭的東西,都不是你頭腦之外客觀存在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人觀察事物的兩個主要信息來源——顏色和聲音,都是我們的主觀感覺,都是只存在於我們頭腦裡面的東西,都不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這是物質的定義。所以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科學認為,顏色和聲音都不是物質,都只不過是我們的一些主觀感覺,都是只存在於我們頭腦裡面的東西,我們的意識如果不活動的話,那就徹底沒有顏色和聲音了。即使說有的時候,也只是在我們的主觀感覺里有,而客觀世界本身是根本沒有顏色和聲音這些東西的。 一般的定義,會去定義「聲音」這個詞條,像《中國大百科全書》這樣由專家們寫的比較嚴格的定義,那就直接去定義「聽覺」,從名字上就直接標明這是一種感覺,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這個名字就更準確一些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給「聽覺」的定義是:外界聲音刺激作用於聽覺器官而產生的感覺。就是它解釋的那個原因是錯誤的,但是它最後的那個結論是對的:聲音就是刺激我們器官之後產生的主觀感覺。實際上它這個關於原因的解釋太不準確了,他說「外界聲音」是產生聽覺的原因之一,這是因果顛倒了,因為產生聽覺的時候才產生聲音,聲音怎麼可能去刺激作用於聽覺器官呢?如果刺激之前就已經有聲音了,那就用不著再去刺激聽覺器官產生聲音了。而且用聲音作為產生聲音的原因之一,這也是根本違反定義規則的,在定義裡頭,不能直接或間接包含被定義的概念,比如你定義什麼是聲音的時候,在定義裡頭就不能出現聲音的概念,包括不叫做聲音但是實際上內容相當於聲音的概念。有人可能說:他說的是「外界聲音」,可他忘了,對於聽覺器官來說,外界哪裡會有聲音啊?所有的聲音都只存在於有情的主觀感覺裡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主觀感覺之外的什麼「外界聲音」,只有主觀感覺裡頭才會有聲音的感覺,總之,聽覺器官根本不可能受到什麼「外界聲音」的刺激。其它許多書的定義都說聲音是什麼呀?就是空氣振動刺激我們聽覺器官產生的主觀感覺。這個就準確多了。比如百度百科對聲音的定義就是:一種由物體振動而發生的波造成的聽覺印象。這就比《大百科全書》準確多了,聲音是主觀感覺和印象,而造成聲音的原因不是聲音,是一種振動波。給《中國大百科全書》寫這個詞條的頂級大專家,一不小心就犯了一連串的常識性錯誤,凡夫的所謂「智慧」是不是很可笑啊? 我們再來看一下氣味的定義。古代人們叫做「香」,現在就叫氣味。《辭海》的定義是:嗅覺所感到的味道。所以氣味準確地說應該叫做嗅覺。什麼叫嗅覺?《現代漢語辭典》說:鼻腔粘膜與某些物質的氣體分子相接觸時所產生的感覺。《中國大百科全書》說:揮發性物質作用於嗅覺器官而產生的感覺。你看這些定義最後落腳都是說:氣味就是我們的一種主觀感覺。 它前面關於原因的解釋就不要管它了,凡夫沒見過真實,他在夢幻假相裡頭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他猜測的那些引生感覺必須有的東西,純粹是無明凡夫的各種猜測,純粹是無明凡夫的顛倒夢想而已。你做夢的時候,也可以聞到氣味,你也可以有各種感覺,是由什麼物質引起的?在夢裡頭什麼物質都沒有,照樣可以聞到味道,照樣生起各種感覺,就跟我們現在醒著的時候生起的感覺完全一樣,這就證明:只要有心就可以生起色聲香味觸五種感覺,而不是必須有客觀存在的物質來刺激才能產生感覺,更何況凡夫說的那些「客觀存在的物質」僅僅不過是些毫無現量實證的猜測呢?所以說它們的解釋的原因是沒有證據支持的,是站不住腳的。 味覺的定義,這是指舌頭嘗到的味道。《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是:可溶性物質作用於味覺器官而產生的感覺。這就證明,科學認為「色聲香味」都是我們的主觀感覺,絕對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觸覺,《中國大百科全書》說:皮膚受到機械刺激所產生的感覺。這就證明什麼呢?色聲香味觸,整個色蘊這一大堆,全都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只是在我們意識活動的時候才有這些感覺,我們的意識不活動了,世界上就根本沒有感覺這檔子事了。 所以觀音菩薩告訴我們,佛教的聖者在把凡夫的比量識轉變成聖者的現量智的時候,也就是再沒有凡夫分別思維的時候,在證到聖者的無分別智的時候,也就是說,在凡夫轉識成智、轉凡成聖之後,他還會有五蘊嗎?他還會有意識分別出來的五蘊嗎?沒有凡夫意識活動也就不可能有五蘊了,沒有意識的分別自然也就生不出五蘊來了,既沒有顏色、聲音的分別,也沒有味道、觸覺的分別了。所以觀音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就等於說,觀音菩薩是把一種凡夫的低級智慧,把一種妄想的智慧,把一種完全是假的智慧,就是只能在你的腦海里自己在那胡思亂想的這種智慧,會使我們犯錯誤,會使我們生煩惱的智慧,總之一句話,就是凡夫的全部顛倒夢想,觀音菩薩把它超越了,度過去了,從這個假的智慧度到真的智慧去了,從凡夫的生死長夢中醒來了,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了,實證到世界的真實境界了,這叫做「轉識成智」,凡夫的意識,轉成聖者的妙觀察智了。所以呢,他沒有一切痛苦,沒有一切煩惱,沒有一切災難,「度一切苦厄」。所以《心經》說,觀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那就真的是照見了五蘊皆空,五蘊皆空了才能「度一切苦厄」。這我們應該是能夠很好地理解了。 在這兒回答一個問題。有的人就說,你說沒有顏色還是不對啊。我看到的顏色是我的主觀感覺,這我承認,但是我不看的時候,這個顏色也不是沒有啊!為什麼呢?他說別人還能看到啊。你仔細想一下,別人看到的顏色,也是別人的主觀感覺啊,別人要是不看,對於別人來說也沒有顏色呀。並不是說世界上存在一種誰也不看,就在那客觀存在的顏色,一種不是任何有情的主觀感覺的顏色,因為有情之外根本就不可能產生出主觀感覺來,對不對? 《心經》的核心就是五蘊皆空。五蘊中最難空的就是色蘊。因為色蘊是現量認識,是我們還沒分別就自然跳出來的,自然現前的,因為人們不知道它們是從哪裡來的,所以稀里糊塗地就覺得,這個東西似乎就是自然存在的,因此這個是最難空的。因為他感覺這個色蘊不受他控制,好像就是客觀存在的了。現在我們一分析才知道,色蘊雖然不受我們意識的控制,但是它受我們阿賴耶識的控制,它是由我們無始以來熏習積累的記憶因緣成熟組合顯現出來的,當時留下記憶的時候是在生死長夢中,留下的就是顛倒夢想,所以現在由因緣成熟的記憶重新組合,顯現出那樣的色聲香味觸的主觀感覺來,它還只可能是顛倒夢想,假的東西顯現不出真的東西來,假的現象顯現不出真的本質來,只有把假的東西去掉,真的本質才會自然顯現出來。所以觀音菩薩必須「照見五蘊皆空」,他才能證到「度一切苦厄」的聖者菩薩的真實境界。 我們現在講到這兒,已經把《心經》的主要內容講清楚了,那就是色蘊不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我們的一些主觀感覺,而且只是我們一些錯誤的顛倒夢想的主觀感覺。正是由於無始以來我們的這些錯覺積累太多了,所以我們才會自然地生起顯現這些錯覺的夢幻泡影,這就是我們的生死長夢。而如果我們認真地學習般若波羅蜜多,積累大量的符合諸法實相的空性正見,留下大量的諸如「五蘊皆空」的般若正見的記憶,那就自然有一天會生起「五蘊皆空」的諸法空相,也會像觀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自然也就「度一切苦厄」,成為實證真實的大菩薩了。 如果知道色蘊是空的話,後面那個受、想、行蘊就更好空了。如果五蘊都可以空掉的話,你就是聽懂《心經》了,你就知道觀音菩薩是怎麼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了,只要你願意照他說的方法來修行,你也就可以像他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了,你也就成為像觀音菩薩一樣的聖者了。所以等於到現在已經把《心經》里核心的東西講出來了。 在這為了幫助大家記憶,把前面講的「五蘊皆空」的道理總結成一個頌子,就叫五蘊皆空偈。我說一遍,很好記,大家可以記住,這就是般若經的核心義理。《心經》講了個什麼道理呢? 色聲香味觸法, 都是主觀感覺, 不是客觀存在, 所以五蘊皆空。 「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我們凡夫能夠認識到的一切法。色聲香味觸,是前五識現量認識到的,法,是意識比量分別出來的,這六項包括了我們凡夫所見聞覺知到的一切境界。「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主觀感覺」,都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識的認識,都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覺,都是我們依靠自己的主觀感覺在那兒顛倒夢想。 「不是客觀存在,所以五蘊皆空」。這個都是大白話,很簡單明了。但是呢,說起來很簡單,而要能夠相信它,需要把裡面的道理聽明白,想透徹,把所有的疑惑都探討清楚,這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你想透了,你就懂《心經》了。如果你懂《心經》了,你就懂了《般若經》的核心思想了。你懂了《般若經》的核心了,你就是懂了大乘佛教的核心義理了。你懂得大乘佛教的核心了,你就是懂得全部佛教的核心意思了。這個道理到後面我們總結的時候還要細說。 「不是客觀存在」,那是什麼?就全都是些只存在於我們思想中的東西,或者說全部都是些顛倒夢想。無始以來我們卻誤以為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歷盡千辛萬苦去消除其中並非真實存在的煩惱、病苦和災難卻一個也沒消滅掉,妄想著得到永遠的自在和快樂卻也從未成功,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智慧而認假為真,認賊作父,把虛妄的假相當作真實來追求,等於是南轅北轍當然不可能達到目標。只要你認為夢中諸法就是真實,這樣留下的記憶自然就會顯現出好像是真實境界的夢境,是你自己製造了夢境,然後又想得到或者消除夢境里的東西,這不是自己騙自己嗎?就好像自己豎立起風車又去與風車作戰,你還能企望得到什麼成果嗎?自己製造出煩惱又去破除,這本來就是自尋煩惱,你自己怎麼可能找到真正能夠破除煩惱的方法呢?只有從夢中醒來的聖者,才能看見消除五蘊夢中人煩惱的真正辦法,那就是知道五蘊原來是夢境的般若正見,只要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和按照五蘊皆空的正見法隨法行,就可以像佛菩薩一樣從夢中醒來了。 現在觀音菩薩化身入夢來告訴我們「度一切苦厄」的方法:「遠離顛倒夢想」,凡夫都在生死長夢中,而實際上「五蘊皆空」,只要不再顛倒執著五蘊十八界實有,不再自尋煩惱苦厄,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正見智慧,就可以像他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從夢中醒來到達涅槃彼岸,也可以像佛陀一樣最終證得無上菩提,得大自在。 現在問題就是我們信不信、學不學這個般若智慧了。你信佛菩薩說的是真話實話,真實深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實深信「五蘊皆空」,認真學修般若正見,就能像所有的菩薩一樣「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但如果你不信「五蘊皆空」,非要堅持五蘊都有,佛菩薩也拿你沒轍,咱也就不多說了。3.最後空心法所有妄想 我們下面簡單地再把「受想行識」四蘊空一下。色蘊是五種主觀感覺,是你的意識用它自己的語言,在你的腦海里,給你翻譯出來的一套你自己的主觀感覺。 「受蘊」是什麼呢?剛才講的那個色蘊,我們分析了,是不存在的,只是我們的主觀感覺。那這個受蘊的「受」是什麼?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這個色蘊。受蘊,就是指我們感受到的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跟身體的感覺,就是感受到這五種感覺。所以等於我們剛才解釋這個色蘊,也就是在講受蘊。我們受到的就是這五小堆,就是整個色蘊,等於說受蘊就是色蘊。說色蘊是主觀感覺,那等於是在說受蘊,因為受蘊本來就是主觀感覺。 那色蘊和受蘊的區別在那裡呢?我們一般的凡夫,不學佛法的凡夫,追求真理不認真的人,都以為色蘊是客觀存在的,而受蘊才是我們的主觀感覺,所以就認為應該存在兩大堆、兩種蘊。而實際上,它們的內容都一樣,都是「色聲香味觸」五種主觀感覺,但一般的凡夫,就都認為有一堆客觀存在的「色聲香味觸」,還有一堆我們主觀感覺中的「色聲香味觸」,所以就給分成兩堆了。實際上,只有主觀感覺中的「色聲香味觸」,沒有客觀存在的「色聲香味觸」。五蘊實際上應該是只有四蘊,並不存在色蘊,但凡夫執著有五蘊,所以我們只能在五蘊的基礎上開始討論問題。 我們現在仔細一分析,才知道,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客觀存在的「色聲香味觸」。「色聲香味觸」,就純粹是我們的主觀感覺,就只有在我們的主觀感覺里,才會有「色聲香味觸」這些感覺,因為它們就是我們意識的語言嘛,意識如果不活動,哪裡會有什麼「色聲香味觸」呢。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真實情況,按照真理講,那色蘊和受蘊就是一回事了,一般人把它當成兩回事,也是凡夫的一個常識性錯誤罷了。 受,古人定義是「領納」,用現代詞對應起來,就是「直覺」。就是我們人不用分別,直接生起來的感覺。就是這五小堆:顏色,聲音……色聲香味觸。受蘊是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存在,剛才已經分析了。所以說,世界上並不客觀存在受蘊,受蘊僅僅存在在你的腦海里,僅僅存在於你的感覺中,僅僅存在於你自己的分別裡頭。你有感覺時就有受蘊,你沒感覺時就沒受蘊。而主觀感覺,不能說是客觀存在,不能說是有。只能說它是我們的分別妄想,是我們的顛倒夢想,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實際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客觀存在什麼受蘊。 受後邊就是想蘊。就是你有了這些直覺材料之後,就會開始想:這都是些什麼東西啊?就開始琢磨面前的東西是什麼。當你一明白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的時候,在腦子裡就是形成了一些明確的概念,就叫形成「想蘊」了。古人定義叫做「取相」,就是找到了一個具體的相貌,形成了一個明確的概念。比如說,你剛睡醒,覺得眼前白乎乎的,這已經是形成了一個概念:白乎乎的(顏色)。然後想起來了:哦,這是天花板,這就又形成了一個概念。 所以,所謂的「想蘊」,用現代的詞來表述,就是「形成概念」,就是面對一大堆自然現前的感受,面對一大堆現量生起來的受蘊,在自己腦海里,根據以前記憶的經驗,進行搜尋、比對、分析,最後做出了「這是什麼東西」的判斷。比如說,認出了這是顏色,這是藍色,這是聲音,這是一個字,等等。所以想蘊,這種在自己腦海里形成的概念,肯定只存在於你的想像當中,而不可能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這個連世間人也都承認。 行蘊,就是我們意識的決擇,我們在思想中作出的選擇和決定。就是我喜歡這個,還是討厭這個呀,我要怎麼對待、怎麼處理呀等等。這些又都是我們自己的計劃,我們自己的想法,所以說也不是客觀存在。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的妄想。這個也是世間人承認的。 所以受想行三蘊對比起來,還是前邊的受蘊難空。如果你承認受蘊不是客觀存在,是主觀感覺的話,後面的想蘊跟行蘊,那就很好空了。因為世間人都承認,形成概念、做出決擇,這都是主觀上的思考,都不是客觀存在。所以這樣呢,前四個蘊就已經空掉了。 五蘊的最後一個是識蘊。還得有一個認識主體啊,否則誰生起受想行三蘊啊?而一般人就認為那就是我:是我在認識。這個我存在不存在?這需要把小乘教法講清楚了才能說明白,今天不可能這麼詳細地講。但也有一個最簡單的證明方法,那就是你找不到這個我,你看不到,摸不著這個我,我們一會兒簡單講一下其中的道理。現在先問:認識主體存在不存在?這可以立即回答清楚:認識主體肯定存在。因為必須有一個有認識能力的認識主體,才可能產生一系列的認識活動。怎麼證明呢?就是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認識活動。你要是不存在一個能認識的認識主體,你怎麼可能生起這種認識活動呢?你甭管這種認識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對吧。你能產生認識,就證明你一定有一個能產生認識的原因存在,一定有一個能生起認識活動的東西存在。如果憑空就能生起認識活動,什麼都沒有就能產生認識活動,那不就成無因能生法了嗎?所以這個認識主體肯定是存在的。 下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認識主體是什麼?然後各種不同的觀點就有不同的定義了。像五蘊里的定義就是「識」。就是說存在一種識,識字跟心字相通,是一種心,是一種識,或者叫意識也可以,就是說意識是認識的主體,是產生認識的原因,是認識活動的發動者。也有的人認為識蘊這個認識主體就是我,就是我在認識。總之就是,世間人對這個識蘊也有很多種解釋。 注意啊,現在問的是:這個「識蘊」存在不存在?我們剛才說的是「認識主體」肯定存在,這是從佛法意義上說的。但是我們現在是問:五蘊定義里的這個「識蘊」存在不存在?換句話說,識蘊是不是就是那個能產生認識活動的原因,或者叫做「認識主體」?人們對這個識蘊到底怎麼理解?可以說有很多種吧。比如說有人就把識蘊理解成「我」。或者說五蘊裡頭有個我,或者說五蘊就是我,就是說這個認識主體就是我,就是存在一個我,我在認識嘛。這是一個甭管叫常識性錯誤,或者叫常識性誤解,反正大家都這麼說,都這麼稱呼:就是我在認識事物。 這個「我」究竟存在不存在?還是要依據一個公認的判斷標準來判斷,這就跟分析色蘊時的那個判斷標準一樣,就是:什麼叫存在?什麼叫不存在?你如果能直接看到它,那就叫存在;你如果看不到它,是你猜出來的,那就叫假說,就叫沒得到證實的猜想。它究竟存在不存在,你最終還得用現量實證來證明。在你看到它之前,在你用現量證實之前,這個猜測是不算數的。因為你很可能猜錯了。現在佛菩薩說,我們都實證到了「五蘊皆空」,三界唯有心,沒有五蘊,這是佛法的觀點。 五蘊里的這個識蘊,是有,還是沒有?就是五蘊定義的這個認識主體,不管定義的是我,還是什麼識,還是意識,注意啊,我們現在說的是世間人理解的「識」,或者「意識」,它們是不是存在?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它不存在。為什麼?因為凡夫誰也沒見過,那只是人們的一種猜測。如果只是人們推測的,猜想出來的東西,那就誰也不能確定它是存在的。什麼時候能夠確定它是存在的?就是有人現量實證到的時候,也就是親眼看見的時候,才能證明它是真實存在的東西。 可能有人說,人們猜測的也可能猜對呀。但是,你怎麼才能知道他猜對了?是不是還得有人實證真實情況了,由這個人說哪個猜測符合真實情況才算數呀?現在佛菩薩都實證到世界本來面目了,他們都說他們實證的真實境界根本就是凡夫不可思議的,就是說,憑藉凡夫的比量智想像力,是根本不可能猜測到聖者現量智實證的真實境界的。換句話說就是,只要是凡夫猜測出來的東西,那就根本不可能是世界的真實面目。 比如說這個能進行認識活動的「我」,誰見過我?有人說:這不是我嗎?他就指著自己的身體。這個身體絕對不是我。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身體不會產生認識,產生認識的不是這個身體。怎麼證明?拿我做例子啊。比如說我現在睡著了,進入無夢睡眠,不但前五識休息了,連意識也休息了,也不做夢。我的身體在不在?在。我的身體會不會產生意識?沒有意識。我的身體全部都在,每一個細胞都在,但我的身體一點兒認識都沒有。這就證明有身體不會產生認識,認識不是身體產生的。 認識是誰產生的啊?是精神主體產生的。因為認識是一種精神作用,是一種精神活動,所以必須有一種精神主體,它才能產生精神作用,它才能進行精神活動。這種精神主體,我們現在就叫做「意識」,因為這是一般人都承認的說法。就是說,認識活動是意識產生的,意識不活動我們產生不了認識,這個大家都承認。 但是,這個意識誰見過?我們找這個我,前邊一分析,看來身體不是我,那就只能說這個意識是我了。那這個意識誰見過?沒人見過,所以也沒人能描述出來那個意識長什麼樣。又有人說這個我就是靈魂,有人說我見過靈魂,說人一死,就會有一個靈魂離開他的身體,說有人看見了,一個靈魂飄在上邊,看著他自己的身體。實際上他看見的不是靈魂,那叫中陰身,或者叫意生身。意生身,就是他意識生出來的一個形象。這個意生身是不是他的認識主體呢?不是。那個意生身或者中陰身,跟他的身體一樣,是一種物質,不是精神的東西。就是說他看見的那個東西,不管是叫中陰身還是叫意生身,實際上跟他的肉身的區別,只是組成這個中陰身或者意生身的那個材料,跟現在組成這個所謂物質的身體的材料不完全一樣,都是物質,只是粗細一點兒的差別。它還不是要找的那種是一種精神存在的認識主體。 為什麼我們找不到這個認識主體?因為我們看不到它。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它?因為我們凡夫的這個認識主體,是根本不可能看到這個認識主體本身的。為什麼?因為這裡有一個基本原理,叫做眼不能自見,心不能自識。這個原理如果再抽象一點兒講就是:能不能見能,能只能見所。任何東西,它在做功的時候,發生作用的時候,它只能作用於它的作用對象,它的這種作用,不能反過來作用於自身。也就是說,「能」發生作用者,只能作用於它「所」針對的對象,而不能反過來作用於「能發生作用者」本身。 我們先以眼睛為例。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眼睛之外的東西,比如說我們能看到眼睛之外的顏色。我們的眼睛不能反過來看我們的眼睛自己,它沒有這個功能。再如,手不能自握,比如說我們的右手,可以抓右手之外的任何東西,但是它不能自抓,就是你不能用你的右手,把你的右手抓起來。刀不能自割,刀可以割刀子之外的任何東西,但是它不能用自己割自己。照相機,相機可以照它之外的景色,但是相機不能照「相機」本身,因為它的功能就是只能用來拍照相機之外的東西的。 同樣道理,我們的心,只能認識心的認識對象,也就是心外的一切法,我們的心不能反過來認識我們的心自己。所以說,你這個能認識者,能認識你所有的認識對象,比如眼睛可以認識顏色,耳識可以認識聲音,意識可以胡思亂想一切法,但是呢,這個心它不能反過來看到它自己,也不能聽到它自己,也不能感覺到它自己,也不能認識到它自己。 誰不信呢,你可以隨便試驗,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心是什麼樣子?或者說你可以感覺一下自己的心是什麼樣子?結果呢,你看到的、聽到的和感覺到的,都只可能是你六識的認識對象: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說都是六塵,都是六識「所」對的境界,而能進行認識活動的六識,你摸不到它一丁點兒的模樣。 這就是這個叫做「眼不能自見,心不能自識」的基本原理。由於我們這個心不能自識,所以我們就知道,五蘊最後的那個識蘊,是我們凡夫的認識能力認識不到的。但是我們依據邏輯推理它應該存在。所以說,識蘊,只是我們在理論上比量推理出來的一個猜想,是個還沒有得到現量證實的假說。 到這裡,總結一下:五蘊的前後兩蘊,開頭的色蘊,和最後的識蘊,都只不過是沒有得到現量證實的一些假說。中間「受想行」三蘊,是只存在於我們凡夫的顛倒夢想之中的主觀感覺,並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這樣就等於說,我們凡夫沒有見到過一點點兒客觀存在的東西,沒有見到過一點點兒真實存在的東西,我們見的全都是自己的翻譯官意識用它自己的語言給我們轉述的東西。而我們做夢,也同樣是我們自己的意識用它自己的語言給我們轉述的東西,所以我們現在見到的五蘊,與我們在夢境中見到的五蘊,本質上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同一個翻譯官提供的,使用的也是同樣的語言,都是我們意識空間里的妄想,都是我們的主觀感覺,都是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都與真實境界無關,都與真理無關。 在已經照見五蘊皆空、從生死長夢中醒來的佛菩薩看來,五蘊就是凡夫顛倒夢想中的妄想。所以佛菩薩就反覆提醒我們:五蘊皆空,十八界皆空,十二緣起皆無……不斷地呼喚我們能像他們一樣「遠離顛倒夢想」,也從五蘊的夢幻中醒來。已經從夢中醒來的諸佛菩薩,都已經實證到了五蘊皆空的諸法實相,實證到了三界唯有心的真實境界,五蘊只不過是凡夫心裡的一個夢境而已。我們說過,實證才算數,親眼看見的才是真理,依據諸佛菩薩五蘊皆空的實證,才可以說五蘊皆空才是諸法真實相,在一切法的真實相里,五蘊全都是不存在的。誰說五蘊有,那就是夢中人說的夢話,是顛倒夢想,所有的佛菩薩全都照見了五蘊皆空,都以無所得故究竟了涅槃,以至最終都將或者已經實證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真實境界。4.般若經是佛法的核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經》的核心,《般若經》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大乘佛法以般若為本。就是說,大乘佛法的核心目標,就是要獲得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內容,就是《心經》講的道理,所以你把《心經》真實義確實理解了之後,就等於基本上理解了《般若經》,就等於基本理解了整個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是包含在大乘佛法裡面的,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里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所以也可以說,般若經就是全部佛法的核心。我們現在就簡單地介紹一下《般若經》在整個佛法里的地位。 在《解深密經》里,對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言教,有一個概括,有一個判教,叫做「三時判教」。大概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說法,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小乘,後兩階段是大乘。 第一個階段是《阿含經》階段,主要是對小乘人說的。《阿含經》裡面主要講什麼呢?就是當時學小乘的人都是從一般凡夫和外道過來的,因為小乘階段之前沒有佛法,佛一開始講佛法時,都是對不懂佛法的人說的。先說小乘人來學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去煩惱。就是他感覺人生是苦,我有許多煩惱,怎麼去掉?佛就給他們講了一點佛法。講哪一點呢?就是告訴他們產生煩惱的根源是什麼,斷掉這個根源,自然就沒煩惱了。為什麼會產生煩惱呢?因為你執著有個我。我們所有的煩惱,都是為了這個我而貪嗔痴引起的。但是有沒有這個我呢?只有佛陀知道真相:沒有這個我。這個絕對是真理。小乘佛法的核心義就是講這一點佛法。 為什麼說沒有這個我呢?我們還用一個簡捷的證明方法,直接從大乘佛法說起。佛說《金剛經》到最後,總結成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果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的話,那就都是假的,都是不存在的,因為如果夢一醒,夢中的一切當然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小乘佛法里說的「我」,是這夢中的一部分,就是夢中的一個我,肯定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說,大乘佛法包括了小乘佛法。 凡夫認識到的一切法,所謂的一切存在,都是他根據五種直覺猜想出來的,所以他認定的、猜測的一切,都是沒有得到證實的妄測。這樣的話,小乘人執著的那個我,甭管它說是靈魂,還是叫什麼別的名字,也不管它是小如芥子的我在身體里轉,還是大如梵天的大我……不管他怎麼定義,都是凡夫夢幻當中的幻想、妄想,實際上都是不可能實際存在的:因為沒見過真實的人,怎麼可能通過猜測如實地知道真實情況呢?為了這樣一個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自己猜測的、推測的這個我來貪嗔痴,實際上是很冤枉的。 大乘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小乘不這麼講,小乘法講「一切有為法」是有的,但是其中沒有一個不死不變的靈魂,沒有一個我。小乘佛法,就是講了大乘佛法里的這麼一點兒。就是凡夫外道認為存在著一個不變的自己,每個人都有一個不變的本質,比如說靈魂啊什麼的,是它在六道眾生的各種身體里鑽來鑽去,這只是未見真實的凡夫的一個猜想,實際上不存在這麼一個不死不變的東西。實際上存在什麼呢?就存在無始以來我們每個凡夫的這些妄想的記憶,它們積累成一個阿賴耶識,這是實際存在的心,除此之外就還只有一個心裡做的夢,就是你心裡頭的一些妄想的記憶因緣成熟又翻騰起來了,給你組合出一個又一個的顛倒夢想。而這夢裡的一切法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也包括並不存在一個所謂不死不變的靈魂。你如果把實際上這個不存在的我,認清楚它不存在,你不去為它貪嗔痴去,你就沒有煩惱。小乘佛法講的佛法核心就這麼一點:沒有人我。 印度從古至今都有修行風氣,古代的人修行習氣更深,人很正直、踏實,得定的人、開天目的人比比皆是,在定中或用天眼怎樣都找不到那個我,於是相信了佛說的道理,按照佛說的道理一修行,果然煩惱習氣漸漸減輕以至斷除,很多人證到了小乘四果。 外道都一般是執著有我的,什麼是「我」?外道有很多種解釋,有小我、有大我,等等等等。比如說印度教,古代叫做婆羅門教,它認為我們面前的一切現象,都是大梵天玩的一個遊戲,那我們這些小我,就是大梵天這個大我的一個創造。所以它認為,我這個小我的根本是在大梵,所以我修行目的就是回歸大梵,跟大梵合一,叫做「梵我合一」,你就回到本源了,就解脫了,這是婆羅門教講的這個我。其它宗教和世間學說對這個能認識者,這個主觀能動的認識者也有很多類似的定義,不管是大我小我,這些都是人們推測、猜測出來的假說,實際上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說,在小乘教法中,佛法破這個我,實質上就是破了一個永遠不變的東西。像外道定義的大梵等那些神我,都是全能全知,永遠不變,超越一切的。即使那個小我,我們一般人說的靈魂,也是一個不變、不死的存在。就是說,不管你輪迴轉成人,轉成動物,其中那個我不變,那個靈魂永遠不變,永遠是我。而且靈魂也不會死,就是水淹不死、火燒不死、刀砍不死,我就是這樣一個既不會死也不會變的東西。 這種不死不變的東西,在世界上找不到,人們接觸到的東西,都是會變會死的。小乘佛法破除的,就是這樣一種定義很狹,範圍很小的永遠不變的東西。這樣小乘佛法破除這個我之後,就剩下什麼東西是有了呢?會變的東西。那是什麼呢?就是五蘊。所以小乘佛法就講只有五蘊,只有變化的這種精神跟物質的這種流變,在這裡面沒有一個不變的東西,不管是大我、小我,就是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存在。 再加上我們說的那個原理:能,不能認識能,能只能認識所,能只能認識它的認識對象。就是說,眼不能自見,心不能自識。這個原理就說明,實際上我們這個能認識者,是見不到這個能認識者本身的,所以凡夫關於我的存在,就一定是個猜想。既然是猜想,那就是說這不是事實,因為凡夫誰也沒見到過真實,光靠猜想怎麼可能得到事實呢?那就必須要像佛菩薩那樣,從夢幻假相中覺醒,實證到真實情況的人,才可能知道真正的事實是什麼。而證見諸法實相的佛菩薩告訴我們,人們想像中的那種我根本不存在,實際上三界唯有心。所以說,凡夫猜想出來的東西,都是不能成立的,不是事實,不是真理。 小乘佛法講的這個道理,可以概括成四個字,叫:法有人無。它可以幫助你去除煩惱,達到八風吹不動的清凈境界。有人贊你、罵你,諷刺你、打擊你,那就是個輪迴業報的顯現,有人罵你,就是個回聲,就是你前生罵過他,現在回聲回來了,回來了就沒有了,業報報了就完了,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罵你是幫你還清業債,這還是件好事情呢。所以你不執著有我,就沒有煩惱,可以達到這樣一個斷除煩惱的境界。這是佛說《阿含經》的主要內容。 人們在學習《阿含經》之後,根據佛說的這個方法一試驗,減輕我執了果然煩惱就減輕了,把我執斷掉了確實就沒有煩惱了,就能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在學了這個之後,有些人會繼續往深處思考,那就是這一切法裡頭既然並不存在一個不變的我、不死的靈魂,那這些變的東西是不是也可能不是真實的存在呢?他就會提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呢,佛就會給提出這樣問題的人,開始講《般若經》,這就是「回小向大」,開始進入大乘階段了。這就是佛說三時判教的第二階段:二時說法「般若時」。 二時說法時的《般若經》,比《阿含經》又多了一個內容,多了什麼內容呢?《阿含經》告訴說沒有人我,《般若經》則說:不但沒有人我,而且沒有法我。所以《般若經》的主要內容是講法無我,用經上的話就是說:「一切法無自性。」自性就是我,我就是自性,兩個詞可以互換,也可以說「一切法無我」。 這個我,就是自己的意思。人我就是人自己,法我就是法自己。法無我,就是法沒有自己,沒有自身,沒有自體,沒有本身、沒有自性。比如桌子,這是一個法,說這個法無我,就是說這個法沒有自己,說桌子無我,就是說桌子沒有自己,就等於說一切法沒有本身、沒有自體、沒有自性。 《般若經》說的核心義理,就是講法無我,一切法都沒有自性。所以《般若經》上來就說五蘊皆空,而不是像《阿含經》那樣主要是空人我、空靈魂、空造物主等等那些永遠不變的東西。如果放在佛的三時判教的三個階段里看這個問題,你就理解了,那些不變的東西是在小乘階段就空掉的,不管是大我、小我,只要你是不變的,不管是創造世界的大我,還是那個不死不變的靈魂,都是在小乘階段就空掉的。小乘只承認五蘊有,我們的身體就是精神跟物質和合起來的業力推動的流變體,只承認這個有。所以到二時說法《般若經》的時候,它的重點就是空五蘊,空那些有為法,空這些變化的東西。再加上初時說法《阿含經》裡面已經空掉的不變的東西,就把我們世間凡夫所執著的一切法全部空掉了。所以二時說法也可以概括成四個字,叫做:人法皆空。 佛在二時說五蘊皆空,一開始人們當然不信,我們聽起來太新鮮了,我們就生活在五蘊里,這五蘊怎麼會是空呢?因為我們在生死長夢裡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在夢裡,在夢裡的人都感覺自己是在真實生活中的。「佛陀」這兩個字的意思是「覺者」,就是從夢中醒來的人。佛雖然從夢中醒來了,但他也沒辦法讓夢中的人看到他醒來之後證見的真實境界,他就只好用他的神通,變化成我們夢中的假相,來給我們夢中人說法,用比喻、打比方的方法,列舉夢喻、幻喻、水中月、陽焰(沙漠深處的湖水幻象)等等的比喻,說明有很多你感覺是真實的、你看著是有的東西,實際上完全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假相,所以雖然我們感覺周圍是真實的客觀存在,但實際上卻都是我們主觀感覺中的假相,因此佛告訴說我們在夢中,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這樣說了好多的道理和比喻之後,最後說服了一些人,有些人相信了,說這個五蘊確實沒有,五蘊皆空。這時他必然會提出第三個問題來:我見到的這一切法都沒有,那這世界上真實有的東西是什麼呀?不會是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什麼東西都沒有吧?佛告訴他:你把這個五蘊空掉之後,世界的本來面目自然就現在你的面前了。因為你是在夢中,所以見的都是假相,現在是這個假相擋住了你的眼睛,你把你面前的這個五蘊空掉之後,自然就會看到世界的真實面貌了。 那世界的真實相是什麼呀?佛就開始講第三階段的教法: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原來世界上真正存在的法,就只有我們那個能分別的心,這就講到了唯識階段,叫做三時說法。佛的一生說法就分這三個階段,這是佛在《解深密經》中說的,佛在一生說法中就只有這一次判教,我們只有依據佛說的判教,才能夠正確地理解佛所說法的真實義趣。 這三時說法之間的關係是,初時《阿含經》說「法有人無」,二時《般若經》說「人法皆空」,至此就把五蘊、十八界等凡夫所見聞覺知的一切法全空完了。三時《解深密經》等唯識經典就是在前二時的基礎上,回答照見五蘊皆空之後會實證到什麼?那就是凡夫所知一切法空了之後,自然就實證到了聖者的真實境界:三界唯有心。也就是完成了轉凡成聖的過程,就是凡夫從無始以來的生死長夢中醒來了,夢裡的幻相消失了,世界的本來面目現前了,原來三界就是唯有心是真實存在的。 好,大概介紹了佛說的三時判教,我們再來看一下《般若經》在整個佛法里所佔的位置。首先它包含了《阿含經》,因為它把五蘊全空掉之後,那些所謂不變的東西也就沒有立腳之地了。為什麼五蘊空掉之後,就把那些不變的也空掉了?因為那些不變的東西,是依據五蘊推想出來的,是人創造出來的,像靈魂啊,大梵啊,都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概念,都是包含在五蘊當中的。當然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依據,像婆羅門教說到的大梵天,實際上在天界也確實有一個大梵天。那佛教破的是什麼呢?是人們觀念中的大梵天,人們誤以為是他創造了世界的大梵天,不存在這樣一個大梵天,佛破的是這樣一種錯誤的說法。 這樣的話,人們猜想的假說不存在,人們現量見聞覺知的五蘊也只是一場顛倒夢想,實際上也不存在,《般若經》就把凡夫所見聞覺知的一切法都空掉了,不管是變的還是不變的東西,所以說《般若經》包含了《阿含經》,它連五蘊都破了的話,以五蘊為根據來執著的靈魂呀大梵呀那些不變的東西,那些故事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那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是什麼?聖者所證的真實境界是什麼?這是在第三時說法的時候才說出來的。所以說唯識比《般若經》又多出東西來了,多講了這個世界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是什麼?三界唯有心。《般若經》只是說我們面前的法是沒有的,五蘊是空的,但它沒有說這個世界上究竟有什麼。到第三時說法才說「三界唯心」,我們有這個心,才可能做這個夢,才幻化出一大堆生死長夢的假相來,這個夢中的假相就是我們凡夫見到的五蘊,夢中的一切法當然是畢竟空無所有的,所以佛說五蘊皆空是真真確確的真理。第三時教法不但說了這個世界上什麼是空,而且還說了什麼是有,那就是:凡夫夢中的假相是空,而那個能做夢的心是有,這樣空有雙顯,才把全部佛法都講完了,所以三時說法叫做三時了義教。 《解深密經》里說三時說法是:「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就是說,在今天的《解深密經》法會上世尊所轉的三時法輪,是最高的法,是最全的法,再不需要補充什麼了,「是真了義」,是真正把一切法都講完了,所有的問題也都說清楚了,沒有留下任何疑惑爭論的餘地。 現在我們就知道了,唯識比《般若經》講得更多,講得更全,更完整,更高級,是最後階段的「真了義」教法。但是,佛為什麼要講唯識?還是為了幫助我們從根本原因上真正理解《般若經》,理解《般若經》里講的你面前的法都不存在的這個道理,那就是這只是你心裡錯覺和邪見的記憶生起的一種夢幻假相而已。《般若經》說我們面前的這些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們相信佛的話了,那就會問:夢裡的東西都不存在,但是這個騙人的夢是哪來的啊?你得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嘛。因此,相信面前是夢之後,自然就會產生這個問題:我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夢啊?產生夢的原因是什麼?我怎麼才能把這個夢消滅了啊?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得講,有一個能做夢的心是真實存在的,還得講清楚它是怎麼製造出這個夢來的機制,這樣我們才會知道怎麼才能把這個夢消滅掉的方法,所以佛就必須得講唯識階段的教法。 所以說佛說唯識教法的目的,還是為了幫你解決學《般若經》到一定階段時必然要問的問題,是為了讓你能夠更好地、更明白徹底地理解《般若經》的道理。也就是回答說:我這個夢是哪來的啊?是心裡來的,所以修行就必須要修正這個心,改正這個心裡錯誤的觀念。我為什麼會有這個夢啊?因為我們在無始以來的生死長夢中留下的大量的顛倒夢想的記憶,這些記憶都是認假為真,所以都是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的記憶就會生起以假為真的夢境。那怎麼打斷這個夢境啊?從根本上說就要改正這些錯誤觀念的記憶?怎麼改正?就要聞思修佛法正見,把執著五蘊皆有的錯誤觀念,改變成堅信五蘊皆空的正確觀念,就能從根本上改正錯誤了。因此唯識就要講我們這個心是怎麼個結構,它怎麼就會生起這個夢,而且還讓我們感覺就像真實生活一樣,把這個道理解釋清楚之後,你就能徹底地相信《般若經》說的「一切有為法」,真的是「如夢幻泡影」了,你從道理上明白之後,就相信這是真真切切、一點不錯的真理。而且你也就知道怎樣從夢中醒來的方法了,就更明白《般若經》講的聞思修般若空性正見的重要性了,這是我們從夢中醒來的關鍵,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聞、思、修般若空見,正聞熏習、如理思惟、定中觀修般若正見,就能像觀音菩薩那樣「照見五蘊皆空」,所有菩薩、三世諸佛都是依靠這個講「五蘊皆空」的般若波羅蜜多從夢中醒來,從而得證無上菩提的。 所以佛轉三時法輪,講三界唯有心的道理,講心的結構,心的作用,心生起夢的機制,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深入地理解《般若經》,是為了幫助我們真正地理解為什麼我們看到的一切法都如夢幻泡影的原因。學好唯識之後,我們的修行落腳在哪?還得落腳到《般若經》。為什麼?告訴你真實情況是「三界唯心」了,你怎麼見到這個真實情況呢?你得把面前的假法空掉,而且只需要你把面前的假法空掉,不需要你再去做第二個工作,你把面前的假法一空掉,三界唯心的真實境界就會自然現前。 佛在《華嚴經》里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我們眾生都有見到世界真實面目的潛在能力,而只因為我們顛倒執著夢中的假相為真,所以我們才不能見到真實境界,只要我們空掉妄想從夢中醒來,像佛菩薩一樣的智慧就會自然生起,世界的本來面目自然就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就是說,不用你去追求真實,真實本來就在我們面前,所有眾生心就在我們面前,那為什麼我看不到啊?因為我們的心生起的夢幻假相障礙了我們的感知路線。比如說,我為什麼看不到別人的心啊?因為你的眼睛現在只能看到顏色,你的顏色是你意識的語言,是一個假相,它這個假相把你的眼睛擋住了,所以你就看不到真實情況了,所以你就看不到眾生心了。說我怎麼聽不到別人心裡怎麼想的啊?也是因為你現在這個聲音是一個假相,有這個假相就擋住了你聽到真實情況的功能。 實際上我們人,包括一切有情,都有跟佛一樣的智慧,就是說我們有眼睛,我們應該能看到真實;我們有耳朵,也應該能聽到真實;我們有感覺,也應該能感覺到真實。那為什麼我們現在感覺不到呢?僅僅是由於我們把路線搞錯了,把方向搞反了,我們去認假為真,把我們意識轉述翻譯出來的一個虛擬空間里的夢幻假相,給當做真實了,結果就被這個假法給騙了,不去追求真正的真實了,讓這個假相把真實給擋住了。你把這個假相去掉、空掉之後,真實自然就會現前。就像《心經》第一句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智慧一生起,立刻就照見五蘊皆空,假的一沒有,你面前沒有假的擋著了,自然就見到真實了。 因此,我們修行的核心就是空掉面前的假相,而《般若經》就是專講我們面前一切法都是虛妄假相,都是畢竟空無所有的。所以佛說的這「三時說法」的關係呢,核心樞紐就在《般若經》,《般若經》的核心就是要把我們面前的五蘊空掉。現在《心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五蘊皆空,你要遠離這個顛倒夢想。我相信五蘊皆空之後,我怎麼做才能把這個五蘊空掉? 大家特別注意了:實際上,現在你就已經走在空掉五蘊的路上了,你就已經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了。為什麼呀?你現在聽明白這個五蘊根本就是沒有的,就是我們自己的一個夢想,就是我們的一個主觀感覺,你現在熏習的這些道理全都會留下記憶,你現在熏習的這個記憶,它就是跟我們無始以來大量的顛倒夢想的記憶對著乾的,跟它的前進方向正相反的。我們無始以來留下了一些什麼樣的記憶呢?就是五蘊是真實存在的,五蘊是客觀存在的,人是真實存在的,法是真實存在的,山河大地是真實存在的,男女老少是真實存在的,世界上只有物質是真實存在的,等等等等,我們熏習了大量的這樣的錯誤記憶。結果這樣大量的假相的記憶,它就只能給你生起一個這樣的假相的夢幻,但是又全都是感覺五蘊是真實存在的感覺,因為你熏習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感覺,所以這些感覺的記憶再生起夢的時候,你在這夢裡頭就是感覺什麼都是真實存在的。你原來熏習什麼樣的記憶,這些記憶就只可能生起什麼樣的夢。只要你不改變記憶的內容,那這個夢的內容也就不可能改變。 現在你要改變記憶內容了,現在你在這這樣說: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你熏習的這個道理,留下這種記憶,這些種子跟你無始以來說五蘊是真實存在的那些種子在性質上就是完全相反的,它們就是對著乾的,這些說五蘊皆空的種子,絕對不會幫你生起感覺五蘊是真實的這個生死長夢,不但不會幫助它生起,反而還會妨礙它順利地生起這個夢,它最終就會破壞掉這個夢的繼續。 我們說過夢是怎麼生起的呀?你的全部記憶就像大海一樣,大海的表面這一層,就是聚合顯現夢境的成熟因緣,表面的這一層比如說需要有萬緣俱備,這一萬個記憶聚集齊了,結果你就生起一個感覺五蘊是真實存在的夢。現在你往這裡頭熏了什麼記憶呢?說五蘊皆空,都如夢幻泡影這樣的種子,這樣的種子越熏越多,它只要達到什麼程度呢?它只要在記憶大海表面一層的某一處,把你那個生起夢的萬緣當中的一緣給四面八方包圍住了,讓它跟其它的緣聯繫不上了,就是萬緣不能齊備了,你的夢就生不起來了,這就是你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刻,也就是你從夢中醒來了,從無始以來夢裡的凡夫,變成了一個覺醒的聖者。 五蘊實際上就是一個夢,夢並不難斷,難的是你根本不知道這是夢,知道了也不相信這真的是夢,相信了也不肯去精進地學修般若正見,學習了也不能大量地多聞熏習,熏習了也不習慣於時時處處地如理作意,如果這些困難你都克服了,你的夢幻就很難再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安穩地繼續了,它隨時都處於可能破碎崩潰的危險之中,你的這個夢一旦破滅那就是甚深的般若智慧照見了「五蘊皆空」。五蘊一空你的夢就結束了,也就是從夢中醒來了,你自然就見到真實,假相消失,遠離了顛倒夢想,當然就見到了世界的本來面目,證見了世界的真實面目。 所以說《般若經》是我們修行的核心。小乘教法是為以後學習《般若經》做準備的初級階段,先空人我,去煩惱,這就是為把空性正見擴大到法我做準備。唯識是講為什麼說五蘊皆空的道理,我們為什麼會生起這個夢?是誰在生起這個夢?心,心是怎樣生起這個夢的?我們怎樣才能把這個夢中斷?怎樣才能從這個夢中醒來?唯識就是回答這些問題的,是講整個佛法最圓滿徹底的道理的,是講整個佛法最了義道理的,你明白了唯識的道理,就能夠解決你的所有疑惑,你就會放心大膽地、踏踏實實地去空這個五蘊。所以你把佛陀三時說法都學了之後呢,你再多多地熏習,慢慢就會對一切佛法達到勝解。什麼叫勝解?殊勝的理解。什麼叫殊勝的理解?就是所有有關五蘊皆空的道理你都明明白白,沒有任何疑惑,別人怎麼提問題你都能回答,怎麼為難你、怎麼打擊你,你都會不動搖了。 達到勝解的時候,你就進入證空性之前的最後衝刺階段了,叫做加行位,就是加力修行以證空性的最後階段,那個時間很短。如果說從你發菩提心到證空性,需要一大阿僧祇劫的話,那個加行位就是在這個時間最後尾上的一點點兒。如果說這個一大阿僧祇劫是個百米跑的話,那個加行位就是最後幾米,就是最後的衝刺,成功就在眼前了,再加把力就可以實證空性了。這就是證空性之前的主要修行過程。 我們現在是大乘的修行,第一個階段就是要對「五蘊皆空」的真實義達到勝解,你達不到勝解,你熏習的種子的力量就不夠強大,就不足以破壞夢的生起。我們現在就是在修行達到勝解的這個階段,叫做「勝解行位」。你要想達到勝解,首先就必須要明白佛說大乘教法的核心道理是什麼?那就是五蘊皆空,那你就要把佛為什麼說五蘊皆空的道理學明白。我們今天就是在學習《心經》里觀音菩薩講的成佛的方法,那就是要明白五蘊皆空的道理,我們這不就是為了能像觀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而做的最重要的修行嗎?如果你連佛為什麼說五蘊皆空的道理都不知道,你怎麼可能對般若甚深空見達到勝解呢?所以說,學明白佛為什麼說五蘊皆空的道理,是我們對佛法正見最終達到勝解的第一步。 到這,我們把這個五蘊確實是不存在的道理講清楚了,《心經》的核心道理就已經講完了。說《心經》這才講了第一句,後邊還有那麼多呢?後邊就都是重複這一句的道理了,整個《心經》都是在反覆地講這個五蘊皆空的道理。四、諸蘊一一細說空理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看第二句,在觀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之後,在一些有序品的《心經》里,這兒有一段話,說舍利子「承佛威力」,就是佛給了舍利弗一個加持,舍利弗就知道我現在應該去問觀音菩薩:我們想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的人,應該怎麼修行?觀音菩薩就給舍利弗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先講這四句。舍利弗問的是,我們想修行般若,想得般若智慧,我們應該怎麼修行?觀音菩薩回答的是這四句話,是告訴了他一個道理,這裡頭包含一個什麼意思呢?包含就是:你聽明白了這四句話說的道理,就是真正的最好的修行,這就是修行般若智慧的正確方法。也就是說,「色即是空」的道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你如果聽懂了「五蘊皆空」的道理,你就是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就是在修行證入聖道得大菩提的四正行。請教觀音菩薩,就是第一正行「親近善士」;學習觀音菩薩講的道理,就是第二正行「正聞熏習」。你只有聽明白了這個道理,才可能有後兩步的修行,那就是「如理作意」,和「法隨法行」。我們現在學習《心經》,就是在熏習般若正見,你這些正見的種子熏習到阿賴耶識裡頭,這就叫清凈種子,又叫法身種子,就是以後你證得法身的智慧資糧。你就積累這個正見,積累得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你最後就能證到佛陀法身了。所以說正聞熏習是真正的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聞思修佛法都是真正的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因此,舍利弗問怎麼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觀音菩薩就開始給他講般若空見,講大乘佛法的核心義理,包含的意思就是說:你聽明白我現在講的道理了,你就是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以至最終證到般若智慧了。換句話說就是,你要想修行般若智慧,首先就是要聽明白我講的五蘊皆空的道理。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色即是空」的道理。第一句是「色不異空」,這個色,指的就是五蘊裡頭的色蘊。觀音菩薩說:色蘊不異於空,「異」是不同,不異就是沒有不同,沒有不同就是相同。色不異空,就是色跟空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或者說色跟空完全一樣。為了說得更確切,反過來又說「空不異色」,就是空跟色也沒有不一樣的地方,也是說空跟色完全一樣。說這兩個意思不一樣嗎?意思一樣,但是從邏輯上說,這樣說話就更嚴密了。 有一些話,它在邏輯上會出現漏洞,比如說,如果觀音菩薩只說色跟空沒有不同,那別人能不能據此就可以反過來說呢?空跟色是不是也沒有不同呢?這還不一定。比如說,這個人長得跟中國人一樣。這句話就不能反過來說:中國人長得跟這個人一樣。因為這兩個概念並不完全相等,只是其中有一部分的意思一樣。 所以,像《心經》這樣來回都說了,在邏輯上就沒有這種漏洞了。色跟空一樣,空跟色也一樣,這句話可以反過來說,就是說這個「色跟空」或者說「空跟色」都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也就是說,它們兩個是完全劃等號的,「色跟空」是完全可以劃等號的概念。 再看第三句「色即是空」,在觀音菩薩眼裡頭,你說色蘊,觀音菩薩就知道你是在說一種並不存在的東西。當然,在我們凡夫感覺色蘊是真實存在的,但觀音菩薩看這個色蘊,他就知道,這就是凡夫做夢的時候夢見的東西,實際上根本沒有這個東西,所以觀音菩薩說「色即是空」。凡夫感覺有色蘊這是顛倒夢想,而在觀音菩薩那兒來看,色蘊就是一個戲論,就是一個妄想,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它跟空沒有一點不同,色就是空,所以觀音菩薩就告訴舍利弗說「色即是空」。 這個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後邊為什麼又跟一個「空即是色」,又倒過來說一遍?與前面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只說一句的話,這還有漏洞,還有邏輯漏洞。咱們舉個例子,說:我舅舅是工人。這話說得挺清楚了,但是這句話不能倒過來,倒過來說:工人是我舅舅,那不行。它倒不過來,證明這兩個詞的外延不同,就是說,它們兩個各自包含的範圍不同,一個只包括一個人,另一個卻包括多少億人,兩個概念不能完全劃等號,只能部分劃等號。而有些概念,就是完全可以劃等號的。比如說這句「色即是空」,它如果能倒過來說,「空即是色」,那這兩個詞,就是可以完全劃等號了,不存在一點點兒差異了。所以觀音菩薩剛說完「色即是空」,緊跟著就倒過來說「空即是色」,就是說,「色」跟「空」這兩個概念,完全可以劃等號,這兩個詞所表示的意思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別。這就把那些認為「色」跟「空」總是還有一點點兒什麼差別的漏洞也都堵死了。 在世間凡夫的觀念里,「色」跟「空」是完全相反的概念,一個是有,一個是空,根本就是兩回事。而現在觀音菩薩說,「色」跟「空」這倆字兒的意思完全一樣,外延也完全相等,「色」跟「空」,或者「空」跟「色」一點兒差別都沒有,完全能倒過來返回去地說,這對於我們凡夫來說,不但是很新鮮的事,而且是很難理解、很難相信的事。這沒關係,我們先來聽聽觀音菩薩是怎麼說的,看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有道理,符合事實,咱們才信,佛教提倡智信,反對迷信。 「色即是空」,說的是色蘊是空。色蘊包括這五小堆:色、聲、香、味、觸,這五小堆合起來不就是一大堆色蘊嗎,這一大堆色蘊,實際上它是不存在的。說不存在我怎麼看見了?因為我們凡夫是在夢中,夢中見的東西不能說就是有,清醒的人看見的才是真實情況,所以必須是從夢中醒來的聖者說的才算數。像聖者釋迦牟尼佛、彌勒菩薩、觀音菩薩他們都說五蘊皆空,色即是空,我們應該相信實證真實境界的佛菩薩說的才是真實情況,而我們凡夫見的都是夢幻泡影,是不可信以為真的。 第四句說「空即是色」,我們現在說空,就是在說色,空跟色是一回事,現在我們正在空的就是色。現在在說誰是空?說的就是色是空,色是沒有的。空即是色,空的就是五蘊裡頭的這個色蘊。 有人會問一個問題:空也是後邊的「受想行識」啊,為什麼這兒說空的就是色呢?現在觀音菩薩是把五蘊分五份兒,然後一個一個地分別進行分析。就是五蘊我分開說,現在先只是研究這個色蘊有沒有,受、想、行、識四蘊到後邊再說,現在我們先討論色蘊是不是空?在現在正在討論的色蘊的這個範圍內,這四句就把色蘊空得無處可逃。在色蘊這個範圍內,只要我說空,空的就是全部色蘊,空就是色。只要你說色蘊,它就整個是空,色即是空。色蘊跟空,完全劃等號,一點都逃不了,一點兒都剩不下。這四句把所有的漏洞都堵完了。我們現在第一步先討論色蘊,在色蘊範圍內,只要你看到色,你就知道它是空,在這個範圍內,只要我一說空,空的就是那個色,現在說的空是專指色蘊範圍內說的,不是指別的東西,其它四蘊等一會兒我們再討論。 這樣的話,用這四句話,就把「色」跟「空」這倆字兒完全划了等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它倆沒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完全相等,就是叫的名字不一樣。就好像北方人叫鞋子,南方人叫「孩子」一樣,實際指的就是一個東西。你一說色,它就是空;一說空,就是指的色。你看邏輯上多嚴密,給你空得鐵板釘釘,想曲解一點也不行,想誤解也誤解不了。 有些人就在這硬把這個色理解成有。他說「色即是空」,這是說色是沒有的,但是「空即是色」,他說這就是說「空就是有」了,他說,因為色是有啊(注意:凡夫邪見跳出來了),空即是色,那空就是有,又把前邊說「色即是空」給推翻了。這叫什麼呀?這叫偷換概念。觀音菩薩一直在說「色即是空」,而你卻給偷換成了自己的觀點「色即是有」,你說的這個「色即是有」,是你無明凡夫的顛倒執著,是你無明凡夫的顛倒夢想,可不是觀音菩薩告訴你的話,《心經》什麼地方告訴你說「色即是有」了?這完全是我們凡夫的顛倒執著,觀音菩薩可是一點也沒說色蘊是有的意思,《心經》從頭到尾都是在告訴我們說「色即是空」。那「色即是有」這個看法是從哪出來的?是「你」把凡夫的看法給強加到這十六個字裡邊的,對不對?《心經》前前後後從來都沒有一點兒說色蘊是有的意思,觀音菩薩從頭到尾都是在告訴我們說「色即是空」,「無色,無受想行識」,你怎麼就聽不見啊? 為什麼我們有的人會把色蘊理解成有呢?這是因為我們凡夫無始以來就墮在顛倒夢想裡頭,顛倒執著慣了,這個執著太頑固了,所以我們凡夫都是自然地、天經地義地認為色蘊就是有。現在聽見佛菩薩說「色即是空」,跟我們凡夫的觀點正相反,當然不可能立刻就轉過彎兒來,這是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聞思修佛法才能慢慢轉變過來的,但是在你完成這個轉變之前,你也不能就把這個凡夫的顛倒執著給強加到《心經》裡頭,你不能說《心經》也跟你的顛倒夢想一樣,覺得五蘊都是有的,因為觀音菩薩正是為了讓我們「遠離」這個「顛倒夢想」,才給我們說這個《心經》的。我們現在還在夢中,我們還在顛倒夢想之中,只有老老實實地聽佛菩薩的話,才有可能像他們那樣也從夢中醒來,不要堅持自己現在感覺五蘊皆有是對的,如果我們凡夫的感覺是對的,那讓我們「遠離」這個「顛倒夢想」的佛菩薩就錯了,因為他們都說自己照見了五蘊皆空,我們為什麼不試試用五蘊皆空的道理來理解《心經》呢?萬一佛菩薩說空就真的是空的意思呢? 我們再想一下,我們凡夫無始以來一直都在執著五蘊皆有,結果我們得到了什麼?由於我們無始以來熏習了大量的五蘊皆有的記憶,這樣的記憶就給我們生起了一個五蘊皆有的生死長夢,使我們在六道輪迴的無盡長夢中吃盡了苦頭。而觀音菩薩經過修行,照見五蘊皆空,超越度過了一切苦厄,實證五蘊皆空了,當然一切苦厄也就沒有了,多麼好的彼岸呀!現在觀音菩薩把他的經驗傳授給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像他一樣修行,也能「照見五蘊皆空」,「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從生死長夢中醒來,像佛菩薩一樣,也做一個證見世界本來面目的覺者,我們為什麼就不相信觀音菩薩告訴我們說「五蘊皆空」就真的是「五蘊皆空」呢?為什麼還要把它顛倒成我們凡夫無始以來一直都在執著的「五蘊皆有」呢?這不就有點兒執迷不悟的味道了嗎?再說了,你如果把「五蘊皆空」理解成「五蘊皆有」,那我們學習這《心經》還有什麼用呢?我們凡夫無始以來就都執著五蘊皆有,現在學了《心經》還是執著五蘊皆有,觀音菩薩的《心經》不就等於白說了嗎? 我們再反過來想一下,如果觀音菩薩想告訴我們的意思,真的是我們理解的五蘊皆有的意思,那他肯定會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說:五蘊皆有,色不異有,有不異色;色即是有,有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對不對?觀音菩薩難道會心裡本來想告訴我們五蘊皆有,嘴上說出來的時候卻告訴我們說五蘊皆空嗎?他這樣用反義詞表達想說的話有什麼好處? 我們再想一下,如果觀音菩薩想告訴我們說五蘊皆有,而我們凡夫無始以來全都一直在執著五蘊皆有,還用得著佛菩薩來鄭重其事地再來告訴我們一遍嗎?更何況佛菩薩是在無數經論里又告訴了我們無數遍呢?佛菩薩這樣不厭其煩地加強我們凡夫無始以來一直執著的顛倒夢想有什麼用呢?能讓我們減輕煩惱嗎?能讓我們解脫苦厄嗎?能讓我們出離生死嗎?能讓我們從五蘊皆有的生死長夢裡醒來嗎?如果執著五蘊皆有就能解脫的話,我們每個凡夫都從無始以來就在執著,那我們應該早就都應該解脫成佛了。 所以現在我們認真來看《心經》,觀音菩薩確實是在鐵板釘釘地告訴我們說「色即是空」,而且前後左右的邏輯漏洞都給你堵得死死的,讓我們這些總感覺色蘊是有的凡夫,在《心經》里找不到一點「色即是有」依據,而我們凡夫卻老想把「色即是有」的顛倒執著,千方百計地說成就是《心經》的觀點,這就只能證明我們凡夫確實是剛強難化,也說明般若波羅蜜多確實是甚深難解,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悟解如來真實義的。 下邊一句話:「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前邊把色蘊究竟是有、還是無討論清楚了,確定了「色即是空」了。現在就該討論「受想行識」是不是有了?觀音菩薩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這另外四蘊,也是這樣。也是什麼樣?就像前邊說的「色即是空」一樣,受想行識,亦即是空,也都是空。 為什麼對受想行識四蘊,不像對於色蘊那樣仔細地、反覆地不厭其煩地翻過來倒過去地空了?因為在這五蘊裡頭,色蘊最不好空。一般人都認為,這色蘊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說不說它,它都是存在的,所以你很難把它空掉。而受想行識四蘊呢,都是精神範疇,屬於我們的主觀作用,你想它就有,不想它就沒有了,因此一般人並不特別執著精神的實在性。所以要是說精神是虛妄分別,是空,一般人還可以接受,但你要是說色蘊是空,那就推翻了他無始以來的根本依靠,就像要挖了他的命根子一樣,死活他是不接受的。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就只有這個物質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要是色蘊是空,那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東西了,這沒抓沒撓的,那哪受得了啊!所以佛在說法的時候,經常要把色蘊單獨拿出來說,作為重點來分析,只要把色蘊是空的道理講清楚了,後面的受想行識四蘊都是主觀感覺,比較好空,用色即是空的同樣的道理,自己依此類推就可以想明白了,所以呢,就一帶而過,不用再重複強調了。 你看《心經》第一段就說五蘊皆空,現在這第二段的重點是說色即是空,然後說受想行識也都是空。就是把五蘊分開了說,說五蘊里的每一蘊都是空,是不是重複「五蘊皆空」啊?只是在道理上說得更確切了,邏輯上說得更嚴密了。實際上整個《心經》全都是在講這個「五蘊皆空」的道理。五、實證空相是什麼樣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第三段話「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是」,是「這」的意思,這個,這些。諸法,這一切法。哪一切法呀?就是上面說的五蘊這一切法,五蘊就是我們凡夫所見聞覺知的一切法。「是諸法空相」,這一切法的空相,相是樣子,這一切法空的樣子。這一切法,《心經》告訴我們五蘊皆空了,也就是說這一切法都是不存在的,說這一切法空的樣子是什麼樣?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告訴你,有的人說我證見五蘊皆空了,說你是真的證見了,還是假的證見了?觀音菩薩告訴你一個判斷的標準,你見到什麼樣子的時候,那就是真正證到五蘊皆空了。這一切法的空相,他空了的樣子是什麼樣?給一個「照見五蘊皆空」的印證標準。 那這些法空了的樣子是什麼樣呢?觀音菩薩用了十二個字來描述,一開始就說:「不生不滅。」不生,就是你證到空性的時候,證到諸法空相的時候,沒有生,不生,什麼都不生起。如果你還有什麼生起來了,比如說顏色生起來了,聲音生起來了,或者感覺生起來了,那就是沒證到空性,你證的就不是這一切法的空相,也就不是諸法實相。因為諸法實相就是空相,「實相無相」嘛,空相就是實相,諸法的真實相就是這一切法的空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在你證到諸法空相的時候,就不能有虛妄相生起來。「不生」,就是沒有顏色生起來,沒有聲音生起來,沒有感覺生起來,沒有任何相生起來,這就是五蘊等這一切法的空相,也就是五蘊等這一切法的真實相。《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就是說,在諸佛那裡,是遠離了五蘊、十八界等這一切法的虛妄相的。也就是說,在佛菩薩的真實境界里,是沒有生起來一點點兒五蘊、十八界等這一切法的虛妄相的。 什麼虛妄相都沒生起來,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滅掉了。這就叫做「不生不滅」。你什麼時候照見五蘊皆空,沒有顏色生起來、沒有聲音生起來、沒有感覺生出來,你這就是證見了「諸法空相」。所以說,五蘊等這一切法空的樣子,首先是「不生」,你面前不生起任何東西,沒有任何相生出來。這樣,「不滅」就是自然的了,沒有生起來的東西自然也就不會有滅的東西了。 緊跟著的四個字是:「不垢不凈。」不垢不凈,垢指不好的東西,惡的東西,凈就是指好的東西,善的東西,不垢不凈,那就等於是說不惡不善。五蘊都空了,當然也就無善無惡了。「是諸法空相」,超越了凡夫所知的善惡一切法。你證到五蘊皆空的時候,你說我感覺很舒服,感覺很快樂,這叫善法、這叫凈法,你這就是沒證到五蘊皆空,為什麼呢?因為你有感覺,你有凈法,你還有相,你沒有「離一切諸相」。更何況你如果感覺還有染污的垢法了,那就更不是諸法空相了。所以說,不垢不凈,就是沒有善法、沒有惡法,我們凡夫的一切法無非就分個善法、惡法,因此這就等於說,在「諸法空相」里,沒有我們凡夫所見聞覺知的一切法,包括你凡夫認為是善的或者是惡的,總之,在佛菩薩真實境界里,沒有一點點兒我們凡夫在生死長夢裡見到的這些虛妄相。 最後四個字是:「不增不減。」前面說的這種不生不滅的境界里,沒有一點兒染凈法的空相里,畢竟空無所有的空性裡頭,當然不會有一點點兒增加的東西,也不會有一點點兒減少的東西。因為它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可增可減啊。你必須先得有點什麼東西,那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東西,你也必須得先有點什麼東西,那才能把這個東西再減少一點兒,但是「諸法空相」裡頭,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生起來,你再增加什麼呀?無法可增,你去減少什麼啊?也無法可減,所以說「諸法空相」裡頭無增無減。 這個「不增不減」,也就是說這個「諸法空相」是沒有變化的,就是你證到諸法空相的時候,那個空相是不變的,裡頭沒有任何變化,因為空相裡頭沒有東西,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變化,這種不變的法,就叫做無為法。《大悲懺》裡頭我們發願說「願我速會無為舍」,就是指的這個「諸法空相」,你證到這樣不變的這個「諸法空相」了,就是證到無為法了,也就是會到無為舍了。 《心經》這第三段話,是觀音菩薩告訴我們什麼叫「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講他「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是怎麼個狀況,或說是講他照見的「五蘊皆空」是什麼樣子,那就是什麼法都不生起來。你說很舒服很快樂這都不行,你有一點感覺都不行,要沒有一點兒相,就是說,諸佛菩薩實證的真實境界中,沒有我們凡夫夢境里的一切虛妄假相。觀音菩薩這是在告訴我們:怎麼印證你是證到了五蘊皆空的境界?就是沒有一點凡夫所見的任何妄相生起來,沒有一點我們凡夫的顛倒夢想生起來,說到底,講的還是「五蘊皆空」這個般若經的核心道理。六、諸法一一細說空相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下邊,「是故」,所以,「空中無色」,就是你證到五蘊皆空的這個空中,你實證的境界里,沒有色蘊,沒有色、聲、香、味、觸這五小堆東西。 「無受、想、行、識」,你也沒有感受,你連直覺都沒有,咱們說了:直覺,就是那個受蘊,你沒有任何感受。沒有感受,也就不會形成概念,也不會形成「想」蘊。我們講過,想蘊的定義是:取相。在實證五蘊皆空的這個空中,既然「無受」,沒有色、聲、香、味、觸這五種主觀感覺,那當然也就無相可取。無相可取,當然也就不可能形成什麼概念,所以自然也就沒有想蘊。連想法也沒有,當然也不可能有心的運行,心的造作,所以也不會有心「行」,那就是也沒有行蘊。 最後就剩下「識蘊」了,這是凡夫猜想出來的一種精神存在。我們講過「眼不能自見,心不能自識」的基本原理。由於凡夫見不到心識本身,我們凡夫在講心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實際上講的都是心的認識對象,因為我們凡夫所感知到的一切法,都只可能是心所認識到的對象,而不可能是正在進行認識活動的心識本身。 我們的心的認識對象都有些什麼內容呢?就只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實際上我們凡夫感覺到的、想到的和說到的所有的「心法」,它的內容,全都是凡夫心的認識對象「色聲香味觸法」,不相信的話,你可以隨便試驗,把你認為是心識本身活動的內容,仔細地考察一下,一定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內的東西,絕對不會找到「色聲香味觸法」之外的第七種東西。因此,凡夫在五蘊裡頭定義的「識蘊」,也必然都是用凡夫心的認識對象「色聲香味觸法」來表示的。 比如我們現在看到「識蘊」兩個字,這是顏色,我們心裡會想到識蘊的定義:了別。怎麼想到的?是在心裡用聲音想到的:識蘊的意思是了別,就是它能了解和分別一切法。這就是我們凡夫認識到的識蘊的全部內容。其實就是一個用色、聲定義的識蘊,你還能感知到除此之外的識蘊嗎?我們看到的顏色是心識本身嗎?不是,那是眼識的認識對象。如果說顏色就是心本身,那我們看到顏色,就是看到我們的心了嗎?我們看到處都是顏色,那到處都是自己的心嗎?誰也沒有這麼傻吧。我們聽到的聲音是心本身嗎?也不是,那隻不過是耳識的認識對象。 有人說,我感覺到痛癢,這是識蘊吧?這不是識蘊,這已經是受蘊了,是識蘊觸到六塵「所」產生的感受,而不是「能」感受到六塵的識蘊本身。 其實,剛才說到的識蘊定義,是用色聲等這些心識認識對象為材料,在腦海里形成的概念,這應該是屬於想蘊範疇,所有凡夫形成的概念,都應該屬於想蘊。對於識蘊本身,凡夫實際上是根本沒有感知手段,也就是說,凡夫的心識,根本沒有感知到識蘊本身的可能性。 人們最容易誤解的可能是把行蘊當成識蘊。實際上,行蘊也和其它蘊一樣,都只可能是用凡夫心的認識對象「色聲香味觸法」假安立出來的,行蘊也可以說是我們心裡的所有想法,比如說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要如何如何等等等等的,實際上都是我們心裡的一些虛妄分別,而且都是我們用「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假安立出來的「心行」,根本不可能是「能」進行這些分別活動的心識本身的行相。不信,你就可以試著描述一種你的心行動的相貌,你看有沒有不是心的認識對象「色聲香味觸法」的? 咱們認真想一下:用心認識到的東西,它還可能是心嗎?「能」可能是「所」嗎?用照相機照到的東西,它還可能是照相機自己嗎?用刀割到的東西,它還可能是這把刀本身嗎?用手握到的東西,它可能是這隻手本身嗎?用眼睛看到的東西,它還可能是這隻眼睛自己嗎?所以說,我們凡夫實際上是把用心認識到的東西「色聲香味觸法」當做了心識本身,這又是一個常識性錯誤。因此凡夫說的這個識蘊,根本不可能是識蘊本身,那就只能是凡夫的猜想,用色聲香味觸假安立出來的一些概念和想法罷了。 現在在實證五蘊皆空的這個空中,這些被錯誤當做識蘊具體內容的「色蘊」都不生起了,識蘊的具體內容都沒有了,那凡夫假安立的識蘊也就不可能有了。所以說在「諸法空相」中,「無受、想、行、識」,不但沒有色蘊生起,也沒有這四個心法蘊的生起。前邊已經講了「空中無色」,現在又說「無受、想、行、識」,那就是在觀音菩薩證到的「諸法空相」中,五蘊皆空了。 這不是《心經》的核心道理已經講完了嗎?你道理講清楚了,但是我們凡夫會有很多人還不服氣,五蘊讓你說沒有了,那還有十八界哪,還有佛對小乘說的十二因緣呢?到大乘就也給說沒有了?還有佛講的佛法呢,就沒有一個是真實存在的了?所以觀音菩薩對舍利弗說的話還不能結束,還得把這些很可能跟著就要提出來的問題都回答清楚了,我們凡夫才能確切地知道五蘊等這一切法的空相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才能知道怎樣正確地修行大乘的般若波羅蜜多。 觀音菩薩明確告訴舍利弗說,他修行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證到的空相中:「無眼、耳、鼻、舌、身、意。」前邊這個「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本來就是重複說五蘊皆空,那後邊不是重複五蘊皆空了嗎?後邊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空十二處和十八界。 前兩句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十二處,包括六根和六塵。「眼界」乃至「意識界」,這是十八界,但沒有像十二處那樣一處一處地都列舉出來,只說了第一個界和最後一界,中間十六界用「乃至」兩個字給省略了。為什麼省略呢?因為十八界的內容,就是前面十二處的六根、六塵,再加上六個識。而且這六個識的名稱跟六根的名稱是一致的。 我們現在把十八界的內容全部列出來,一共分三組:六根、六塵和六識。它們分別是,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塵: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六識: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你看,第一個是眼界,最後一個是意識界,所以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就代表了十八界。 既然十八界包含十二處,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就直接空十八界,如果成功,十二處自然也就空了。此後我們再解釋一下,既然安立十八界了,為什麼還要安立十二處呢?十二處的六根和六塵,與十八界里多出來的六識,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先看什麼是十八界。界,是原因、因素和部分的意思。為什麼呢?界是界線,你劃一條線,就把一個事物分成了兩份,這兩份自然就是組成這個事物的原因、因素和部分了。你劃兩條線,就可以分成三份、四份,它們也都是組成這個事物的原因、因素和部分。因此,十八界,就是我們把世界上的一切法分成了十八份,或說十八類,十八種因素,十八個部分。也就是把凡夫見聞覺知的一切法分成了六根、六塵和六識三大類,觀音菩薩說在他實證的「諸法空相」中,沒有十八界里的任何一樣東西,六根、六塵和六識都沒有。咱們來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在觀音菩薩實證的真實境界里,根本沒有十八界的存在? 十八界是什麼呀?實際上還是五蘊里的那五堆東西,只不過它是換了一個角度來看五蘊。五蘊是從一個什麼角度看啊?五蘊是從時間流變的角度看我們面前的一切法。我們的識蘊,在認識色蘊的時候,必須要經過三個階段,這是按時間順序說的,先生起直覺,然後形成概念,最後我們的心再去決擇,它是一個由先到後的時間流變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心理活動的一個過程,它是從這樣一個角度來描述凡夫所知的一切法。十八界是從什麼角度看呢?它不是從時間角度,它是把五蘊時間上的流變攔腰一斬,取了一個橫斷面,就在現在這一剎那,時間上是靜止的,看看這個橫斷面上,當下這一剎那,我們能見聞覺知到多少種法。哦,原來在這一剎那,凡夫所能認識到的法一共有十八種。這兒沒有時間,它不流變,十八種法是靜止共存的。這個橫斷面,它是一個兩維的空間概念。 現在就來看一下,我們當下這一剎那,也不管前,也不看後,我們就看當下,當下我們能認識到多少法呀?我們全部認識的法一共可以分為十八種。都是些什麼呢?本來我們只能認識到六種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這個我們熟悉,這都是五蘊裡頭的東西,色、聲、香、味、觸,是色蘊,是直覺,實際上這也都是受蘊的東西,被我們凡夫錯誤地當作客觀存在的色蘊了。從真實道理上講,客觀存在的東西我們凡夫根本感知不到,所以我們凡夫一直是在把自己的主觀感覺「受蘊」,錯誤地叫做客觀存在的東西「色蘊」,而實際上所謂的色蘊是根本不存在的凡夫妄想。現量直覺「受蘊」生起來之後,我們就開始比量的分別,那就是「想蘊」和「行蘊」,這就是十八界里的那個「法」塵了,法塵就是意識分別出來的所有的比量認識。這一共是六種法,前五種是現量智認識到的,後一種是比量智認識到的。 本來是我們就只能認識到這六種法,說另外那十二種法是哪來的啊?我們怎麼知道有六根和六識啊?那都是我們凡夫猜想出來的,因為我們凡夫誰也沒見過六根和六識,那當然就只能靠猜想了。我們為什麼要猜想呀?因為不猜想的話,我們凡夫的道理說不通,我們凡夫的理論就成立不起來,所以必須要用推測和猜想補充一些東西,才能使我們的理論好像是那麼回事。首先說我們能看到色,我能聽到聲,那我就應該有一個能見色、能聽聲的東西存在,也就是說應該存在一個認識主體。這個主體我們又看不見,剛才我們說了,心不能見心、識不能自識,那怎麼辦呢?我們就猜想一個、假設一個能進行認識活動的主體。 假設是什麼東西能認識顏色啊?不是眼球。因為古人知道,有的人眼球挺好,卻什麼都看不見;而有的人眼球壞了,卻什麼都能看見,甚至比眼球好的人見的還廣大得多,因為古代開天眼的人還是比較多的。那人們就猜想,既然不是眼球看見的東西,那眼球上就應該有個能看見東西的眼根。它不是眼球,眼球叫浮塵根,也叫扶根塵。眼根應該是一種附在眼球上的「凈色根」,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種微細物質,跟眼球形狀一樣,凡夫肉眼看不見它,但是眼根能看見顏色。那個眼睛哪怕是閉上的,他也能看見東西,他用天眼看,古代有天眼的人多,所以一般人都知道這個現象。 說眼睛閉上了沒起作用,那為什麼他還能看見東西啊?就是因為他有那個凈色根,有那個眼根,有眼根就能看見東西,你開了天眼,你眼球就是壞了也沒有關係,你還能看見東西,所以說能看見東西的是凈色根,叫眼根,眼睛這個扶根塵只是起個扶助作用。古人就猜想著編造了這麼一個東西,把它叫做眼根。那什麼能聽見聲音啊?再編一個耳根,結果編出來了六個根。所以,本來凡夫就只能認識六種法,現在又加上猜想出來的六個根,六根,六塵,加起來就成十二處了。 這六根到底有沒有啊?實際上沒有我們猜想的那六個根。我們講五蘊皆空,色即是空,連浮塵根都沒有,怎麼可能在上面還附著一種微細物質呢?物質根本就沒有,我們前面破了物質,粗的物質沒有,你就會有細的物質啊?根本就不會有物質這種東西。那這是個什麼東西呢?在人們問的時候,說是什麼東西能見顏色啊?為什麼我眼球壞了還能看到顏色啊?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答案,需要給一個解釋,因此人們就猜想那一定應該有一種微細到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凈色根,應該有六種根存在,否則誰來見聞覺知啊?所以這六根是假設出來,是用來幫助我們解釋能認識六塵的原因的,是用來幫我們完善理論的,你要建立認識理論,那就必須要假安立有這六個根才說得通。 現在總算有答案了,因為有六根,所以我們能看見六塵。但是這理論還有問題,那就是有六根,還不一定能看到六塵。比如說我們睡覺的時候,六根都有,眼球也在、凈色根也在,但是我們看不見顏色。我們在醒了之後才能看見顏色,在醒來的時候,我們的眼根開始起作用了,我們看見顏色了。這說明,眼根有起作用的時候,也有不起作用的時候,也就是說,除了眼根這個體的存在,還有個起不起作用的差別。根的這個作用,你也得給它起個名字,否則我怎麼區分它有這個作用的時候,和沒有作用的時候呢?六個根,就有六種作用,所以又起了六個名字,那就是六識。六根不起作用的時候,比如說我們無夢睡眠的時候,我們就說這時沒有六識,或者說六識不生起了。六根起作用的時候,看見顏色了,聽見聲音了,我們就說有六識了,或者說六識生起來了。 所以,這六識,是在六根起作用的時候,給這六種作用假安立的名字。六根是認識主體的本體,六識是這個主體可能發生的作用。這個六識不是體,不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只是表示我們的六根在時間上正處於起作用的階段,表示我們的六根正在認識六塵,正在進行一種主觀認識活動,我們心識起作用的時候就有這種主觀認識「六識」,我們心識休息了,就沒有這種認識活動了,也就是沒有六識了,它只存在於我們的腦海里,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中,並不是一種客觀實在的東西。實際上就是,你的眼根見到顏色了,開始發生認識作用了,我們這個時候就說,你的眼識生起了,實際上沒有任何東西生出來,所以這「六識」就是一個空名,不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 因為這個時候實際上存在什麼?就是顏色。當然,我們前邊分析過了,顏色也是一種主觀感覺,不是客觀存在。但,現在是在解釋十八界理論是怎麼成立起來的,是在講凡夫建立十八界理論的思路,不是在講怎麼空它的佛法,所以就得按照凡夫的理論來講。那就是六塵是客觀存在的,是用現量認識到的;六根是一種假定的存在,是用比量智推理出來的;現在講到六識,說這是給六種根的認識作用假安立的名字,根本就不是一種實際的存在。 我們來看一下,在有六識的時候,比沒有六識的時候,多出來了什麼客觀存在的東西沒有?在有六識的時候,就有六塵了。比如說,眼識生起的時候,我們就看見顏色了,而凡夫認為六塵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暫時我們就說:六塵客觀存在了。在沒有六識的時候,就沒有六塵了,沒有色聲香味觸法了。在這兩個不同的時間裡,在客觀存在的東西上,就只有這一種變化,就是六塵有無的變化,沒有其它變化。並沒有一種眼識客觀存在了,因為眼識是我們心識的一種主觀作用,並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所以現在就知道了,實際上本來是顏色生起了,或者說是色塵生起了,就只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我們卻又給這件事多起了個名字,說是眼識也生起了,實際上還是只有色塵顏色生起了,並沒有多生出什麼其它東西來。所以說,眼識這個名字,就是為了我們凡夫建立理論的需要,就給一個現象,多起了個名字,本來就是「顏色生起來了」這一件事,在十八界里就叫做「色塵生起了」,但是在十八界里又給這件事多起了個名字,說是「眼識也生起來了」。我們怎麼知道「眼識生起來了」?並不是又有個什麼東西生起來了,就是因為「顏色生起來了」,所以我們才說「眼識生起來了」,實際上是一件事,只是起了兩個名字而已。所以說這個「眼識生起來了」,就是個空名,它本身並沒有任何客觀存在的東西生出來。 這樣再來看凡夫建立的十八界理論,前十二個:六根和六塵,是有體的,凡夫認為都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六識就是六根這個體的作用,這個體起作用的時候,我們就假安立說有了六識了,這個體不起作用的時候,我們就說沒有六識。你在無夢睡眠的時候,就是沒有六識,只有六根六塵,所以這六識是假安立的一種說法。 因此在佛法里,除了講五蘊和十八界以外,還講十二處,合起來叫做蘊、界、處「三科」。「科」是分類的意思,給什麼東西分門別類叫科,三科,就是對於世界一切法的三種分類方法。十二處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法分成十二份兒,就是六根和六塵,這就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法,根本就不提六識。為什麼六識不算作處?就是因為六識只是一種作用,是六根和六塵相觸時生起的一種認識作用,是六根對六塵的一個認識過程,是一種精神活動,並不是實際存在的一種法。而六根和六塵有體,是實際存在的,六識本身沒有體,只是代表一種作用。有體就有用,所以就只給「體」分類,「用」就不必提了,這樣就把世界上的一切法分成了十二處。「體」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算一處,體的「作用」沒有自體,不是客觀存在,所以不算一處。處就是地方,有體的東西才佔地方,比如六根和六塵,是客觀存在,所以佔一定的地方,就叫處。而六識只是表示六根正在對六塵進行認識,是一種只存在於主觀想像中的精神活動,不佔地方,所以就不能算作一處。 我們再來看一下,十八界里有體的前十二個(實際上就是十二處了):六根和六塵,與五蘊的對應關係。十二處的前五對:前五根和前五塵這十處都是色法,屬於五蘊里的色蘊。前五塵色聲香味觸,本身就是五蘊里色蘊的內容。前五根是凈色根,也是色法,雖然人們看不到,是假安立的,但它就是假安立為色法的,所以也屬於色蘊。 上面是按照一般人誤解的概念說的。我們前邊說過,實際上受蘊的內容與色蘊完全一致,本來應該是一蘊,只是因為人們的誤解才分成了兩蘊,因此十二處的前十處實際上應該是受蘊,而色蘊實際上只不過是想蘊里意識猜測出來的一組概念,佛法中叫假名,根本不可能是現量認識到的,而色蘊的內容「色聲香味觸」卻定義為現量認識對象,因此這實際上應該是受蘊的內容。 我們再看十二處里剩下的兩處,也就是第六對:意根和意塵。意根是心法,是認識主體,也就是五蘊里的識蘊。意塵也是心法,是意識比量分別出來的一切法,正是五蘊里的想蘊和行蘊,這實際上是精神活動,並非是實際存在的東西,這連世間凡夫也是承認的。 這麼一對照,十八界里前十二界的內容,實際還是五蘊里現量的色聲香味觸,跟意識比量分別妄想出來的法,這麼兩大部分,外延是相等的,內容是完全對應的。所以說,十八界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表達五蘊的那些內容,是把對時間流變的五蘊法,取了一個橫斷面,描述在這個橫斷面上,一共應該有十八種法。我們已經分析過了,實際上沒有五蘊,那自然也就沒有十八界里的那些東西。 下邊,「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無明到老死,這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也是對五蘊那些東西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它是從一個什麼角度呢?它是從一個人的三世角度,就是前一世、這一世和下一世,描述了一下三世前後業報輪迴的因果關係。實際上內容是什麼呀?還是五蘊,你前一世是五蘊、這一世是五蘊、未來還是五蘊,出不了六蘊,也不會只有四蘊,少了描述不完,多也多不出來別的東西來了。 十二因緣簡單介紹一下,首先就是「無明緣行」,這個無明,在十二因緣里就代表你的前一世。無明是什麼呀?就是沒有智慧,就是無知,就是愚痴,就是不知道真理。這個真理是指佛法揭示的真正的出世間的真理,而不是指我們世間人共許的所謂「真理」,我們世間人都處於顛倒夢想中,世間的真理實質上都是痴人說夢,妄想執著,所以說我們凡夫都是無明,就是沒有能夠認識到真實境界的智慧。因為凡夫無明,所以我們才墮在生死長夢裡而不自知。由於這個無明的因,造成我們在生死長夢顛倒夢想的果,所以說我們的五蘊整個都是無明。凡夫因為無明,沒有智慧,認假為真,才會生起五蘊這樣的顛倒夢想,因為沒有真實的智慧,沒有佛菩薩的現量智,凡夫才會生起這種比量的假智,生起假智就是沒有真智慧,就是無明,無明的因造成無明的果,因果都是無明,所以無明代表你的整個前生,也可以說代表你所有的前前生,是它們造的業決定了你這一生的輪迴果報。由於無明,我們的心就會認假為真,顛倒執著,胡思亂想,這就是心行,有心行就會指揮身和口行動,所以說「無明緣行」,以無明為因緣,就會生出新的身口意行動的果來,就會貪嗔痴,就造了身口意三業。 「行緣識」,你的心這麼一活動,就會留下記憶,就會熏成阿賴耶識。這個識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你無始以來所有的記憶,「無明緣行」和「行緣識」這兩項,這都是前一生的事。 「識緣名色」,就是阿賴耶識里的種子一活動、因緣一成熟就會投胎,這就是這一生開始了。那些種子,也就是記憶,就是我們所說的業力,你阿賴耶識里什麼樣的種子力量最強,這些因緣就先成熟,它就決定了你該轉人的轉人,該轉神仙的轉神仙,該轉動物的轉動物,就是投胎了。阿賴耶識投胎的一剎那,就是進入受精卵,佛經裡頭叫羯羅藍,就成了有生命存在的受精卵。很多受精卵都沒有阿賴耶識投胎,它就沒有生命,不能長成人,這個受精卵就不能叫做羯羅藍。如果你阿賴耶識里的種子因緣成熟了,你的阿賴耶識就會投胎到受精卵裡頭,在唯識學裡準確的說法是:你的阿賴耶識開始執受那個受精卵,「識緣名色」,阿賴耶識為因緣,所以才有了這個有生命的受精卵。 這個受精卵為什麼叫「名色」?受精卵本身是物質,這叫「色」,色法、色蘊。然後呢,阿賴耶識一進去,用現代語言說就是又給這個物質加上了精神存在,所以說,受精卵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這個精神在古代叫什麼名字?古人也知道,我們見不到精神本身,人從來也不知道自己這個認識主體是什麼樣子。那怎麼辦啊?於是只能給這個精神主體起個名字來代表它,你甭管是叫阿賴耶識啊、叫精神啊、叫靈魂呀什麼的,甭管叫什麼名,都是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精神的那一部分存在。所以呢,有阿賴耶識執受的受精卵,就叫做名色。名代表精神部分,色代表物質部分,兩個的結合體,就叫做名色。 「名色緣六入」,有了這個名色的因緣,就會生長出六入來,入就是六塵可以進入我們的六根讓我們認識它,所以六根好像是六塵的入口似的。這個六入後來有人覺得翻譯得不好,就改譯成六根,就像草木的根能生出枝幹、花葉果實來一樣,六根能生出六識來認識六塵,所以後來就都叫作六根了。「名色緣六入」,就是以名色為因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生出來了,眼睛、鼻子和四肢等慢慢都就從那個羯羅藍上長出來了,網上有那個照片,從受精卵一直到出生的小孩,先是一個大腦袋,然後呢眼睛出來了,然後胳膊腿凸起,六根都長出來了。 「六入緣觸」,有了六根,就有了接觸到六種外境的可能,眼根觸色塵,耳根觸聲塵,鼻根觸香塵,舌根觸味塵,身根觸觸塵,意根觸法塵,胎兒有了六根,就開始有這些接觸了。 「觸緣受」,六根和六塵這麼一觸,胎兒就會產生感受,這就是五蘊里的受蘊,你看這些都還是五蘊的內容。 「受緣愛」,一有了感受,我們前生有記憶,有很多經驗啊,就會有喜歡的或者不喜歡的經驗感覺和想法。比如說母親喝熱水,胎兒覺得熱不舒服,討厭不喜歡;母親呼吸新鮮空氣他覺得舒服,這就叫愛,也就是說有感受了,自然就會產生愛和不愛的想法。 「愛緣取」,你喜歡的就會往自己這拿,胎兒他也會吃也會喝,所有的營養他都要吸收,他喜歡的他就要取。 「取緣有」,只要你取了,你就是借了債,借了債就得還,這個自然規律的力量就叫做業力。這個「有」,就是指的那個業,你一取,就造了業,就有了業,所以說以「取」為緣而生「有」。其它宗只說這個有是後有,而不具體講究竟什麼是有,也說有業,但也不具體講這個業是什麼。而唯識理論就把一切都講清楚了,業是什麼?就是記憶。你一取,就留下了記憶,這個記憶留在阿賴耶識裡頭就叫業,業就是記憶,也就是阿賴耶識里的那些種子,以後因緣成熟時就會生起現行來。 從「識緣名色」到「取緣有」,說的都是這一生的事。我說的時候是用胎兒說的,實際上你生出來之後還是這一套。你有六根就有感受,有感受就會有愛,喜歡的你就要取,取了就是借債了,你布施就是放債嘛,就是這麼個關係。你借債借得多了,這種債務關係就叫業力,因此就有了牽引你來還債的下輩子。你該了他的,你下一生就跟他有這種債務關係,雖然是夢你也得還他。甭管做人還是做牛做馬,反正你借債就得還,你放了債他就得還,業力就是這麼簡單的一種債務關係。這就是這一生。 「取緣有」,你一取熏成種子了,就有了業了,業就是有。「有緣生」,以有為緣就有生了,就要生到未來的第三世了。你有這個業,就剛才說的業力牽引,你就得再轉世再做夢,夢裡你就得去還你那些業債。你罵了他,他就要來罵你;你給他布施了,莫名其妙這個人見了你就高興,就喜歡幫你。如果有開天目的給你一看,就知道你們前生是怎麼回事。這個人我沒惹他,他怎麼老毀我啊?你往前生看一看,你不知道怎麼害苦他了,那一點都錯不了,因果一點都差不了。 「生緣老死」,以生為緣,自然就有老死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一大堆五蘊里的受蘊、想蘊都來了,這是說未來一世。其實如果你不想辦法從這生死長夢裡醒來的話,未來的無數世也還就是生老病死這一套,沒新鮮事兒,而且無窮無盡沒有結束的希望,這就是十二因緣的流轉。 十二因緣,其實說的還是五蘊這些內容,只不過是選取了一個新的角度,說了三世的跨度。什麼新角度?它是只就我們每個人的五蘊身來說的,它不提我們這個五蘊身之外的東西,內容比五蘊和十八界少多了,就只講這個五蘊身生死輪迴的流變過程,結果呢,就表現為十二因緣。 這個五蘊身,當然仍是包含在五蘊和十八界裡頭的,沒有五蘊,自然也就沒有這個五蘊身,自然也就沒有這十二因緣的流變。這十二因緣的所謂生死輪迴,實際上就是一個夢境,我們在夢裡的凡夫誤以為有十二因緣,而在從夢中醒來證到真實境界的佛菩薩看來,夢裡的所有東西,實際上就是根本沒有。 所以後面接著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我們先說這兩句話的前一半:「無無明……乃至無老死。」這裡只提到十二因緣的頭和尾,第一項「無明」和最後一項「老死」,省略了中間的十項,用了個「乃至」,就是十二因緣從頭到尾,從「無明」到「老死」都是沒有的。也就是說,整個十二因緣都是顛倒夢想,就像五蘊和十八界一樣,實際上根本不存在。我們凡夫認為它存在,那就是無明,那就是愚痴,那就是顛倒夢想。所以我們現在要學習佛菩薩的智慧,要想辦法遠離這個顛倒夢想。 有人說,你說根本沒有無明,可我怎麼煩惱這麼多啊。因為你認為五蘊都有啊!如果一個東西根本不存在,可只要有一個人堅信它存在,那對於這個人來說,這個執著、這個煩惱就是確實存在了。那個東西仍然是根本不存在,但是對於執著它存在的那個人來說,色受想行識都就跟真的有一樣了,五蘊長夢裡的各種煩惱和痛苦等等自然也就跟著來了,我們凡夫這不正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嗎? 我們再來看這兩句話的後一半:「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沒有無明好理解,無明就是生死長夢,沒有這個夢裡的一切法,好理解。這個「無明盡」是什麼呢?十二因緣是生死輪迴,如果你想斷掉這十二因緣,就要修行十二因緣的還滅門。就是說,你要想滅掉這十二因緣,你就要倒過來找它的原因、根源,這叫做「逆觀」十二因緣。怎麼倒過來看呢?比如說,我們都不喜歡老死,你如果想要沒有「老死」,那就要沒有產生老死的原因「生」才行,你要想滅掉「生」,那就得滅掉它前面的「有」,要滅掉「有」,那就得滅掉產生這個「有」的因緣「取」……這樣一直追到要想沒有「行」,那就得沒有「無明」這個製造生死長夢的最根本的原因。怎麼消滅無明啊?學習佛法的智慧,有智慧了,就沒有無明了,沒有智慧,才叫作無明嘛。所以說,我們現在學習《心經》,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在消滅無明。消滅了無明,就不會有因無明生起的行,也就不會有後面的十二因緣了,因此,我們學習般若智慧,就是在消滅十二因緣的生死長夢。 這就看出來,十二因緣的這十二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的,只要你斷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那十二個環節就都運轉不起來了。那我們現在可以斷掉其中的哪個環節呢?或者說要想斷掉十二因緣,從哪個環節下手比較容易點兒呢?那就是「受緣愛」這個環節。因為受以前的環節,包括受,我們現在無法控制它們。你已經投胎了,已經有六根了,它們就必然要生起感受,但是從「受緣愛」這個環節我們就可以控制它了,就是在生起感受之後,我們可以選擇不去「愛」這些感受。知道它是夢,知道它是空,我們不再貪愛那些感受。不貪「愛」就不貪「取」了,不「取」就不「有」了,不「有」就不「生」了,不「生」也就沒有「老死」病苦等等等等的一切苦厄了,這十二因緣一斷,也就是五蘊斷了,五蘊空了,你就遠離了顛倒夢想,從夢中醒來了。 就是說,我們修行就是從愛那個環節開始入手。因為「受」我們控制不了,你自然就會有感受,但是「受緣愛」這個環節你就可以有選擇了。受了之後我不愛,我不取,你不取就不欠債,不欠債就沒有業,沒有業就沒有後有,也就是沒有牽引你墮入輪迴的業力了。當然說,我前生已經取了不少了,欠了不少債了,怎麼辦啊?還,布施。就是我不但不取,我還布施,我主動的還債,我把債還了,沒有業力牽引,你想入輪迴都入不了,基本原理就是這樣。 如果真的不貪愛這個顛倒夢想的世間了,也就真的基本上可以不取了。說,我不吃不喝啊?貪愛是指過多的慾望,而保證你基本生活的那一點兒取,對比無始以來我們無量無邊的貪嗔痴來說,那可以說基本上就不算是一回事了。你利用這很少的一點取,來斷掉對整個世間的貪愛,就是在現行上斷了十二因緣的一個環節,因為這一個環節的變化,十二因緣後邊的環節也就會跟著發生相應的變化。十二因緣整個是一個大圓,環環相扣、循環不斷的,所以其中一個環節發生變化,必然會影響到所有的環節跟著發生變化,一個環節斷掉了,整個十二因緣就運轉不起來了,十二因緣的夢境就消失了,十二因緣就滅掉了,這就是在修行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十二因緣還滅之後,這就是實證到了「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我們現在還沒有實證到無十二因緣,是不是十二因緣就是有了呢?那也不是有。因為我們見到的是夢境,是假相,夢境實際上就是無,就是空。雖然我們夢中人感覺不到這是夢境,覺得就跟真實生活一樣,但是從夢中醒來的佛菩薩告訴我們說:夢裡的人說夢裡的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實際上這是錯誤的看法,我們凡夫的感覺也都是錯覺,實際上夢中的一切法根本就不存在,就像《大般若經》里說的:「如是一切都無所有,皆畢竟空。」 又有人說,沒有十二因緣,但我們還滅十二因緣的修行應該是有的吧?這也不是真的有。因為這也是在夢中,夢中的一切法都是假相,都是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我們是在夢中修行,以假除假,以幻除幻。說這有什麼意義呢?雖然夢中相是假相,但我們對著這個假相修行的心是真實存在的,唯識講的就是說,這個世界上,唯一實際存在的東西就只有心,這個心對著夢境修行,雖然夢境裡頭什麼都沒有,但在這個修行過程中,我們的心就跟著改變了。也就是《金剛經》里說的,我們對著夢境修行,就把我們的心調伏了,就把我們的心清凈了,修心成功了,我們就可以從夢中醒來了,實際上並不需要你去修心外法,我們修心外法只是個方法、手段,目的還只是為了修行我們的心。 所以《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明是夢境實際上是沒有,而消除無明的修行也是夢境,實際上也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盡」就是消除無明的夢中修行,直到把無明消滅光的整個過程,就叫「無明盡」,那也是夢幻泡影,實際上也是並不存在的虛妄假相。「無無明」是指輪迴的這個夢境實際上是沒有的,「亦無無明盡」是指沒有在這個輪迴當中的消滅十二因緣的修行,我們修行佛法是為了從十二因緣這個夢境中醒來,斷掉這個十二因緣的過程也是在夢中,也不是真實存在的。因為你夢沒醒,你就只好在這個夢裡來修行,但是夢境里的修行也不是真實的存在,它只是相對應那個輪迴的夢境來說,它是在朝著醒的方向走,是在朝著使你能見到真實的方向走,跟這個輪迴的夢追求的方向不同,但是它們同時都還是夢境,還都不是真實境界,所以觀音菩薩就告訴我們說,既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盡,就是也沒有消滅無明的修行。當然我們在這個夢中,我們還要按照這個無明盡的方法來修行,否則的話你無法調伏你那顆顛倒夢想的心,而不修行這個心你的夢就醒不了。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沒有前生中的「無明」,一直到沒有未來生中十二因緣的最後一相「老死」,沒有這三世輪迴夢境里的一切法,當然也沒有在夢中消滅輪迴的修行。這是在講「照見五蘊皆空」的空中,沒五蘊,沒有十八界,沒有十二因緣,總之,沒有凡夫生死長夢中的一切法。 注意,下邊就有點驚人了:「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代表什麼?代表整個佛法。就是不管大乘法、小乘法,都可以歸納為四大部分:苦、集、滅、道。這叫做四聖諦,就是四個聖人講的真理。 苦是佛法的第一部分。佛法一開始先講人生是苦,為什麼先講是苦啊?因為你要是認識不到人生是苦,你不會修行。比如說有的人說,人生挺好,挺幸福,他當然不會修行。修行是為了解決問題,沒有問題他就不會修行,富貴難學佛嘛。 人是不是真的幸福啊?說人幸福的那是沒智慧,那是傻,傻人才會覺得幸福。認識深刻的人,有智慧的人,才會看透生活或生命的本質,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被稱為「十七世紀法國最大的智者」的帕斯卡爾說過:「能意識到自身不幸的人是偉大的。」世界上能有幾個人是偉大的?所以說能真正認識到人生是苦的人不會太多。但是世上還是有智者的,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就知道:人生的本質是痛苦,「生命,整個兒地根本地就是痛苦」,人生就是苦難,「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世界唯有人的痛苦最深」,為什麼呢?他也分析得很透徹:「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說得多麼準確啊。他還說:「人永遠處於不滿足的狀態,所以永遠都痛苦。」你看,連世間的智者都能認識到,人生的本質是痛苦,更不要說有出世間大智慧的佛法了,佛法說分別就是苦,世間人誰能認識到這麼深細的地步啊。 咱們還說連世間人都能認識到的粗顯的痛苦,那就是:有慾望就是苦,慾望稍得滿足的時候,實際上是慾望之苦暫得緩解,稍得減輕,但人們卻把它叫做快樂,這就是不清醒的人的糊塗觀念,慾望之苦徹底消除才不是苦,苦減輕一點兒怎麼能叫快樂呢?所以說這個世界上實際上沒有快樂,人們誤以為快樂的,實際上就是重苦暫時緩解為輕苦,為什麼呢?因為苦是樂的基礎和本質內容。沒有慾望就沒有滿足慾望這回事,沒有滿足慾望這回事人也就沒有所謂的快樂,但這個有慾望的前提本身就整個都是苦,人最基本的慾望就是「食色性也」,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人的慾望能滿足嗎?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人的慾望永無止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所以人的痛苦也就永無止境,永遠沒有真正得到快樂的希望。因此叔本華說得非常對: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只有照見五蘊皆空,從這個夢中醒來之後,才是真的苦盡甘來。 那誰最容易覺得幸福啊?動物就容易覺得比較幸福,因為動物比人智商低,所以動物就比人幸福。汶川地震一個「豬堅強」,倆月壓在一個板子下邊沒死,救出來之後,那些專家就說,這要是一個人早死了。為什麼呀?一隻豬壓在板子底下,有雨水喝,沒吃的它就消耗它的脂肪,證明這隻豬的脂肪儲備還可以。如果要是一個人,因為人聰明啊,他就會在那胡思亂想,他就會著急上火,沒幾天就不行了。但是呢,豬沒事,板子一揭它就起來了。為什麼啊?沒有智慧,它就比人要幸福,它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自然也就沒有所謂高級動物才會有的那些煩惱。所以有智慧的人才能看透人生是苦。像那些人對那隻豬那麼佩服,叫它「豬堅強」,也是杞人憂天式的誤解,那隻豬根本不知道問題那麼嚴重,所以也用不著他們想像的那麼堅強,那些人是以君子之心,度小豬之腹了。 你認識到人生是苦之後,才會有脫離苦的慾望,我要遠離這個惡夢。說人生是苦,怎麼斷掉啊?你得找原因。苦的原因是什麼呀?「集」,就是能把這一切苦的現象招來集中到你身上的原因,實際上就是我們心造的業力,主要內容就是貪嗔痴等煩惱。集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呀?就是剛才說的十二因緣里的那個「愛」。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有苦,是因為我們有貪愛,你一有愛就要取,你一取一借債,好,債力牽引你就要輪迴,就要做夢,苦就來了。所以這個集的核心內容就是那個愛,你把這個愛斷掉,你就可以斷掉這個苦。 斷掉了苦,就是後邊說的「滅」,就是說這個苦是可以滅掉的。滅的方法,就是你不要愛、不要取。「滅」是告訴你有徹底沒來苦的可能性,生死長夢是可以滅掉的,我們還有非常美妙的希望,前途是光明的,這個苦是可以完全滅掉的。如果這個苦是滅不掉的話,我們修行也就沒有用了。佛菩薩說有這個境界,我們實證到了。我們剛才說了五蘊皆空,也就是涅槃、真如,真實、圓成實性等這些無為法,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是滅苦,涅槃的意思就是滅苦。這就是這個「滅」的意思,用一個字就是滅,滅就是五蘊皆空,所有的妄相都滅掉了,當然就沒有苦了。如果說具體點就是滅苦,滅苦就是涅槃,所以這個滅等於就是涅槃境界,這是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滅掉一切苦和使我們感覺不自在的東西,「度一切苦厄」,達到佛菩薩的大自在境界。 可以「滅」,我怎麼達到這個境界呢?「道」,佛最後才會跟你說滅苦的方法,不按這個順序的話,你不聽,上來就勸你修道,誰聽啊。你知道人生是苦了,才會去找這苦的原因,你知道這個原因是可以解決的了,才會去問解決的辦法。這就是整個佛法的內容,整個佛法在邏輯關係上可以分這麼四部分,所以「苦、集、滅、道」代表整個佛法。 小乘有小乘的苦集滅道,大乘有大乘的苦集滅道,內容不同,大乘更廣大,更徹底,包括了小乘的那一部分。小乘說煩惱是苦,大乘菩薩以什麼為苦啊?以分別為苦。大乘菩薩認為一睜眼我要分別,這是什麼色、那是什麼聲,好,這就是苦,菩薩以分別為苦,以分別為煩惱,大乘的滅苦是要連這個分別也要滅掉的。「集」,也就是那個「愛」,小乘那個愛,是愛那個貪嗔痴,什麼吃喝玩樂,什麼五欲六塵;大乘要破除的愛是什麼呀?愛分別,愛戲論,大乘要斷的是分別,分別可以斷除,佛菩薩得到的都是無分別智,就是沒有我們凡夫這種笨拙分別的現量大智慧。 這樣一來,大小乘「滅」的內容也不一樣了,小乘只滅粗顯的貪嗔痴的煩惱,還沒考慮過他身外的世界是真是假的問題;而大乘還要滅微細的分別的煩惱,要把生死長夢裡的一切法全部空掉,要從夢中醒來,要「遠離顛倒夢想」。目標不同,修行方法當然也就不同,也就是「道」也不同,小乘跟大乘的修行方法不一樣。小乘光修人無我就可以斷煩惱入涅槃了,而大乘要修二無我,不但修人無我,還要修法無我,要學《般若經》,道就是《般若經》,要人法皆空,凡夫所知一切法空,要照見五蘊皆空,要從夢中醒來,要實證真實境界,還要化身入夢去度眾生,既徹底滅一切苦實證了涅槃,又不必像小乘那樣入到涅槃里躲起來,而是達到了得大自在的最高境界無住涅槃,這是大乘要修的道。 「無苦集滅道」說的是什麼?是說我們凡夫在輪迴的夢裡頭,我們見不到真實,佛想跟我們說法怎麼辦呢?他必須要以變化身入我們的夢,讓我們在假相中能看到聽到他說的佛法。佛的神通廣大,入我們的夢,要化一個讓我們凡夫能夠看到的五蘊的假相,佛借用這個入夢化身的假相,給我們講「苦集滅道」的四聖諦佛法。這個佛法的材料是什麼?還是五蘊。佛必須在凡夫面前顯現出顏色、聲音,我們才能看到、聽到,才能夠感覺到。所以說佛法也是用夢中五蘊的材料組成的,我們現在既然已經知道五蘊並不是實際存在的,只是我們夢中的一個假相而已,那用來假安立佛法的五蘊,也當然不是真實的存在了,也是夢中的幻相,所以說佛給我們凡夫在夢中借用五蘊假安立的佛法也是夢中的幻相,實際上也是空,在從夢中醒來的時候實際上要空掉所有的夢中幻相,這就叫做「無苦集滅道」。 現在觀音菩薩在告訴我們什麼呀?你證到五蘊皆空的時候,凡夫所見聞覺知到的一切法全都沒有了,不但生死輪迴的相沒有了,連用凡夫語言在生死長夢中假安立的佛法相也沒有了,整個凡夫所見聞覺知到的一切法包括佛法全空掉了。 這也相應於《金剛經》說的那個「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與「非法」,只是空的順序不一樣,先以佛法空掉非法,完成把非法空掉的任務之後,佛法也就沒有再要空的對象了,所以也要舍掉,這樣你就空掉了一切相,你就能所雙亡,你就證到了五蘊皆空。 所以觀音菩薩在說「無苦集滅道」之後,緊接著就說:「無智亦無得。」「智」,就是我們修行佛法的智慧,當然這個智還是指的我們凡夫的這種比量智,像我們在這學《心經》的這種佛法的智慧。「得」,也是指的我們凡夫所見的五蘊相里得的佛法境界,「無智亦無得」,就是在你證得五蘊皆空的這個空相的裡頭,既沒有智慧生起,也沒有所得的什麼境界。所得的境界是指的什麼?就是你看到顏色了就叫所得,你聽見聲音了也叫所得,你有一點點感覺也叫所得。既沒有任何所得,也沒有智慧生起,也就是說你在證到五蘊皆空的時候,是能思考的智慧沒有,所認識的境界也沒有,能所雙亡,那是完全徹底的空寂,五蘊空得是一點都不剩。也就是《金剛經》說的那樣:「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在諸佛菩薩的真實境界里,都是遠離了凡夫的五蘊、十八界等一切虛妄假相,而且是完全徹底地遠離,空得乾乾淨淨,一點點兒都不能剩下。 這是觀音菩薩在告訴我們,什麼是證到五蘊皆空的樣子。非法,也就是佛法之外的凡夫所知法先空掉了,用來空非法的佛法最後也空掉了。能思考的智慧,你在前邊空非法的時候,還是在用佛法智慧空的啊,這個能空的智慧,到最後你證到五蘊皆空的時候,這個智慧也捨棄了。為什麼?因為你這個智慧是凡夫的比量智,在你轉凡成聖的時候,這種凡夫的比量智就全部消失了。從你證到五蘊皆空的時候起,你就登地了,就是初地菩薩了,從此以後你原來凡夫的比量智,就轉變成了聖者的現量智了。 說沒有凡夫智了,聖者智現前了,那跟凡夫看到的有什麼不同啊?五蘊皆空了,夢沒有了,那初地菩薩就看到什麼了?三界原來唯有心啊。你一看,原來凡夫看見的這樣的眾生、那樣的眾生都沒有了,原來就只有一顆顆的心,每個有情原來就只是一顆心。這個心是什麼樣子呀?就是一個阿賴耶識,世界有多大它就有多大,霧蒙蒙的一個大圓球體。裡頭內容是什麼啊?就是無始以來我們所有起心動念留下的記憶,顏色的記憶、聲音的記憶、感覺的記憶、胡思亂想的記憶都留在裡頭,每個人的本質原來就只是這些記憶。然後再看,這整個球體是暗的,其中一小部分因緣成熟了,就亮起來了,這就是六道有情各自做的六道輪迴中的夢境。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有關人道的一部分記憶亮起來了,我們就正在做人道內容的夢。 比如說你現在證到初地了,五蘊皆空了,你一看周圍的人都在幹什麼呀?好多阿賴耶識大球體重合在一起,整體是暗的,其中一小塊亮起來了,亮起來那一塊是什麼樣子呀?就是一伙人在一個屋裡,正在研究《心經》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跟看電影一樣、跟看電視屏幕一樣。一個人的實質內容就是這些記憶,你想,這個時候除了心以外,哪裡還有其它什麼東西?哪裡還有五蘊?哪裡還有十八界、十二因緣?什麼凈色根、浮塵根,連那個比量的智慧都沒有了,連比量的「得」都沒有了,完全變成聖者的現量智了。 你現量一看,這個人的心裡現在正在想什麼,正在說什麼,然後他前一剎那留的記憶什麼樣,在他那個阿賴耶識里都能看見,前一剎那的記憶、前一小時的記憶,昨天的記憶、去年的記憶,前一生的記憶、前前生的記憶,都在那些種子裡頭清清楚楚,你願意看他多少生就看多少生。這樣,過去和現在的景象都在你面前了,那未來的景象呢?我們還講的那個因果的原理,現在所有種子是未來的因,這個因,現在這一剎那都是確定的,那現在這一剎那看你未來的果也就是確定的,它就好像一面鏡子一樣,你下一個小時你會顯現什麼景象、明天顯現什麼景象,明年、下一生、下下生……就像業因對面的一面鏡子一樣,你現在所有已經造下的因相對應的果報都是確定的,因果關係是絲毫不爽的,所以在實證真實的佛菩薩看來,預測未來跟看過去是一樣的。你說什麼叫過去?什麼叫未來?在絲毫不差的因果關係鐵律的基礎上說,過去就是未來,你的所有過去的作為,決定了你未來的所有果報。那反過來說,你的未來實際上也就是你的過去,你未來的所有果報,實際上也都是由你過去的作為確定下來的。 說我下一小時、下一生這個未來就不變了嗎?變。它怎麼會變呢?就是現在你的所有的起心動念,又會熏成新的種子,熏到阿賴耶識裡頭,這個新種子熏進去之後,跟舊種子結合起來了,這不就是整個因又變了嗎?因既然變了,它的果也必然會有相應的變化,所以說未來實際上是隨時在發生變化的。所以你現在做一件善事,你的那個果呢,就會傾向善報多一點;你做一件壞事,那惡報也就會又多一點。雖然是夢,但是你留下的記憶和未來生起的夢境的因果關係也是完全對應的,不管是好夢、惡夢,這個因果關係也是一點都差不了的。 因為在初地菩薩以上的佛菩薩面前,世界的本來面目是三界唯心,他們見到的只有所有眾生的心識,就像《金剛經》里佛說的:「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所以你在證到五蘊皆空的時候,也就不會再有夢中的任何相了,包括也沒有觀音菩薩前面說的凡夫的比量智了,總之是不會有凡夫所有見聞覺知的一切法了,也應該像所有佛菩薩一樣,實證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世界真實面目了。現在我們就應該能夠確信了。 現在簡單總結一下,《心經》至此講了兩大段意思,觀音菩薩先告訴舍利子,修行般若的內容,就是在聞思修佛法中理解和實證「五蘊皆空」;然後又講了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那個諸法空相是什麼樣子,也就是告訴我們修行到什麼狀態就是證到五蘊皆空了。講完這些之後,下面就講了第三大段意思,就是講你證到五蘊皆空有什麼用,可以得到什麼果。七、最終證得無上聖果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下面一段,觀音菩薩說「以無所得故」,前面把五蘊空掉了,十八界、十二緣起以至於苦、集、滅、道的佛法都空掉了,就是我們凡夫所見聞覺知的一切法都徹底空掉了,最後連這個觀空五蘊的智慧也不生起了,觀空的對象五蘊也一點都沒有的時候,無智無得、能所雙亡的時候,這就是達到了無所得的境界。為什麼我們要達到這個無所得的境界呢?實證到無所得之後,有什麼好處呢? 「以無所得故」,就是因為你證到了能所雙亡,達到了一無所得的境界,因此「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你在照見五蘊皆空之後,這個菩提薩埵,就不是地前的方便說的菩薩了,而是真正的菩薩了。我們現在叫初發心菩薩,我們發了菩提心,發願成佛,發願要做菩薩,為了鼓勵我們,就提前把我們都叫做菩薩。而你要是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就是登了初地,就是真正的菩薩了。這時的這個菩提薩埵,就是真正的初地菩薩了。他依靠般若智慧照見了五蘊皆空,這就是實證到了真實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也就是說,誰達到了「無智亦無得」的狀態,這個狀態就是真實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才能證見的狀態,這個智叫做根本無分別智。他依靠這個現量實證五蘊皆空的、無所得的「般若波羅蜜多」,就是依靠這個能夠引導我們到彼岸的智慧,把五蘊都空掉之後,他的心裡頭當然也就再沒有任何掛礙了。這很好理解,因為無始以來我們所有的煩惱、痛苦和災難都在五蘊之中,你照見五蘊皆空了,自然就超越、度過了一切苦厄,煩惱沒有了,災難也沒有了,當然你心裡就沒有掛礙了,因為你這是真的空掉了五蘊,初地菩薩是現量地完全地空掉五蘊了。 我們現在用比量也可以空一部分,我今天把這個煩惱放下了,明天我把跟那個人的恩怨想通了,把恩仇放下了。但是最大量的現量煩惱我們空不掉,現量的五蘊、十八界、十二緣起的色聲香味觸等種種相我們空不掉,就是說我們沒從夢中醒來,那就不是真正的解脫。而《心經》這裡說的是,這個菩提薩埵,把凡夫的顛倒夢想全部徹底地現量空掉了,夢中的一切苦厄一掃而光,所以這個菩提薩埵是現量實證「心無掛礙」了,因為他那個五蘊的相一點都沒有了,這才是真正的徹底的心無掛礙了。無掛礙,就是沒有牽掛,也沒有障礙。 「無掛礙故」,由於你心裡沒有任何掛礙了,「無有恐怖」,就是說你心裡頭沒有任何煩惱了,什麼恐怖?還是你有煩惱沒解決,心裡有擔憂,有牽掛和障礙,沒有掛礙了,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可擔憂、可害怕的了。 「遠離顛倒夢想」,這一句非常重要,「照見五蘊皆空」的主要好處就是從生死長夢裡醒來了,從此你就完全地跟你無始以來的生死長夢永遠地告別了。「遠離」,以後就會越來越遠,永無回頭了,因為證初地是「證不退」,就是說這個凡夫轉凡成聖之後,證初地之後,這個實證的果位是永遠不退的,這個境界永遠不會退轉,所以他是永遠地遠離了顛倒夢想,也就是離這個夢境肯定是越來越遠了。 「究竟涅槃」,這個究竟是到底的意思,是到達的意思,究竟就是到達了,他遠離了顛倒夢想,他就從夢中醒來了,那也就是到達了涅槃,達到了涅槃境界。涅槃是什麼意思?就是滅,寂滅,你把一切苦厄、一切顛倒夢想全部滅掉了,你就是究竟涅槃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實證五蘊皆空,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就是要把一切苦厄都滅掉。 你到了初地之後,還要繼續在十地里修行。說我已經從夢中醒來了,還要修行什麼啊?你的夢醒了,但是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頭,還有大量的無始以來生死長夢裡留下的記憶,還有大量的執著五蘊實有的這樣的染污種子。說它不現行了,光有這個種子,它會有什麼影響啊?它會有這樣的影響,就是你在證初地的時候,你的清凈種子總量還不多,就像你熏習的《心經》的種子,五蘊皆空、十八界皆空這些種子,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頭還是佔少量的。它只是把阿賴耶識大海表層的種子,正在現行夢境的那些表層種子的一部分給破壞掉了,因為是由表層種子生起現行夢境的,清凈種子把染污種子萬緣聚合中的一些緣給破壞掉了,染污種子就生不起夢境了。 但是在表層以下大量的說五蘊實有的種子還在,它這個時候會影響你什麼呢?就是雖然你見到真實了,但是由於你的清凈種子少,力量小,染污種子多、力量大,它們在種子狀態中,就是互相有影響的。就好像我們宇宙里的所有星球,你別看地球、月亮那麼小,這個月亮它對宇宙所有的星球都是有影響的。它的引力、運行路線、速度等等,對一切星球都會有影響。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種子存在,它就會對你全部阿賴耶識的種子都起作用,而且會對全部其他有情的種子和現行都會起作用,雖然這個作用相對來說很小很小。 在少量的清凈種子,跟大量的染污種子對比的情況下,你這個清凈種子生起清凈現行的力量就不夠大。初地菩薩他雖然見到眾生心了,但是見的範圍小,見的程度也不是十分清晰。所以初地菩薩登地之後,他可以在百世界化身度眾生,這就是他的能力還不夠大。他還要繼續修行,繼續修行什麼呢?不是消除夢的現行了,而是消除那些染污的種子。怎麼消除呢?繼續學習《心經》、繼續學習五蘊皆空的般若正見,繼續熏習清凈種子,就能把那些染污的種子一批一批地都換成清凈種子了。當然初地菩薩那個時候,轉染成凈的力量很大,因為那個時候他是現量智,比地前凡夫比量智的力量大得多,他換起來也是一大批一大批地換。但是由於無始以來熏習染污種子的量太大了,所以他要經過更長的時間,要經過兩個阿僧祇劫,才能走到十地的最後,才能把這些染污種子全部換成清凈種子。 到二地的菩薩,他清凈種子的力量大了,就可以在千世界化身度眾生,三地萬世界、四地十萬世界……一直到十地。到十地之後要成佛的時候,會發生一個突變,所有的量變會引起一個質變,就是到成佛的時候就全部換成清凈種子了,沒有染污種子也就是沒有任何障礙了,因此佛陀就可以在無數世界,就是在所有世界化身度眾生。所以在你登了初地之後,是完成了一個初步的勝利,從夢中醒來了,你還有兩大阿僧祇劫的路要走,十地菩薩還有比你這個凡夫更長的修行要做,要一直修行到最後成佛。 然後觀音菩薩接著說:「三世諸佛」,哪三世呢?過去世的諸佛,就是過去已經成佛的諸佛;現在佛,就是現在成佛的諸佛,像釋迦牟尼佛就是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現在成佛了,釋迦佛的佛法要延續一萬多年,還有無數的世界都有佛陀在示現成佛度生說法,這些佛都叫現在佛;無數世界中還有無數的未來佛,像我們這個世界最近的未來佛就是彌勒菩薩,他再過五億六千萬年就會成佛。 說佛經不是說五十六億年嗎?那是印度的計算單位,跟我們中國的用法不一樣,換算過來之後實際上是五億多年,也有的佛經就翻譯成五億多年,這裡頭就是有個換算的問題。彌勒菩薩在印度是釋迦佛的弟子,他比釋迦佛先入滅,上升兜率天做一生補處菩薩,兜率天人壽命是四千歲,一天等於我們人間的四百年,這樣算下來就是我們人間的五億多歲。然後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八相成佛,所以說彌勒菩薩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未來佛。未來佛不是他一個,他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未來佛,還有無數世界嘛,所以有無數的未來佛。未來佛實際上還包括了我們,因為未來沒有時間限制嘛,我們將來也是要成佛的,所以也是未來佛。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就是所有成佛的人,包括已經成佛的、正在成佛的和將來要成佛的人,都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都是依靠《心經》講的五蘊皆空的這種智慧,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的譯音,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佛的智慧,是世界上最高、最圓滿的智慧,就是他現量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信息,無所不知。說佛怎麼會所有的信息都知道呢?實際上很簡單,三界唯有心,他能看到所有眾生的心,他當然就能知道所有的信息了,因為我們每位有情的全部信息,都在自己的阿賴耶識里有完整的記錄。 最後這一句就是告訴舍利子說:所有成佛的人,都是靠《心經》講的五蘊皆空的這個智慧成的佛,得到了最高的智慧。所以你看,《心經》講的這個五蘊皆空的般若正見,這就是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沒法比的寶貝,最好的寶貝。八、勸修般若波羅蜜多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知」,根據前面講的道理,因此我們就知道,「般若波羅蜜多」這個五蘊皆空的智慧,「是大神咒」。大神咒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咒「神」了,它的力量不可思議。剛才休息的時候一位居士說,我聽你講這個,把這個世間的一切都給推翻了,非常震撼。五蘊皆空的智慧就有這樣的威力,就是可以把你一切夢想、一切錯誤東西全部摧毀,就因為它這個力量太大了,所以叫大神咒,就是神力廣大的咒。 「是大明咒」,剛才說了,「明」代表智慧,就是大智慧咒,不是小聰明。五蘊皆空的這個大智慧大到什麼程度?徹底解決一切問題。我找什麼工作好、我怎麼才能出人頭地、我談朋友跟誰合適等等等等無盡的煩惱,《心經》這個大智慧全部徹底解決,度一切苦厄,所以它是大智慧咒。 「是無上咒。」先解釋一下咒,什麼叫咒?就是「總持」,咒的意思是總持,就是總的概括地抓住綱領,或者說是總結的精華、綱要。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講了一大篇道理,現在呢,要概括成一句話,濃縮到幾個字裡頭,這就叫做總持。比如說「五蘊皆空」,就可以說是《心經》的總持,也可以說全部《般若經》的總持,也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總持,也可以說全部佛法的總持,就是它能把《般若經》的綱領、心要全部把握在這句話裡頭,這就叫咒,是總持的意思。 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是能使人到達涅槃彼岸的智慧,實際上它的內容是什麼呀?就是《心經》開始的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你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它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它就總持了一切佛法,它就「是無上咒」,這個總持是最高的總持,沒有比它更高的總持了,無上,它上邊再沒了,再沒總持了,再沒咒了,它是最高的總持。 然後觀音菩薩又堵了一個漏洞:「是無等等咒。」說它無上,跟它平等的沒有?威力一樣大的有沒有?是吧?它左邊還有沒有總持,右邊還有沒有,前邊還有沒有,後邊還有沒有?上邊沒有了,前後左右還有沒有其它總持?觀音菩薩說它「是無等等咒」,沒有跟它相平等的,沒有能跟它劃等號的,沒有能跟它地位相等的咒。為什麼要說兩個「等」字呢?就是前邊也沒有相等的,後邊也沒有相等的;左邊也沒咒了,右邊也沒有,就下邊有。「無等等咒」,是排除了跟它水平相當的咒,它是獨一份兒。「無上」,「無等等」,這是最高的咒,又是唯一的,就這一個,不需要別的了。你看三世諸佛,都是依這個般若智慧成的佛,有這個般若的智慧、有五蘊皆空的智慧就可以成佛,用不著別的了,它就能徹底除滅一切苦厄,所以它沒有等等咒,這一個就夠用了。 「能除一切苦」,用般若智慧就「能除一切苦」,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這我們已經在前面深切體會到了,夢都醒了,你夢裡的煩惱怎麼還會有呢?什麼苦厄災難都不會有了。「真實不虛」,為什麼觀音菩薩知道它真實不虛?因為觀音菩薩已經實證到了五蘊皆空,他確實是沒有一切苦了。觀音菩薩是古佛再來,他是化身十地菩薩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所以他是早已親身體會到了,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就「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實際上到初地菩薩就都體會到了,你夢一醒,就真的能除滅夢中的一切苦厄。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要把這個能到彼岸的般若智慧濃縮到幾句話里,我們要多學習、多念誦這個般若波羅蜜多的總持,我們就會銘記這個五蘊皆空的最高智慧。 「即說咒曰」,下面就是觀音菩薩教給我們的這個般若波羅蜜多的總持:「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是譯音,為什麼這個咒不把它意譯出來呢?因為一般總持都很短小,人們認為,觀音菩薩當時是怎麼說的,你最好按他當時的發音來說,盡量接近當時的發音,這樣容易跟他相應,效果好。你用意譯,發音也不一樣了,萬一譯得質量又不太好,再走點兒樣兒,怕不準確。這是人們的一種分別,凡夫的一種分別,所以就說這個譯音比譯意好。人們認為,那麼短几句,具體是什麼意思可以口傳過來,所以有這麼一個分別。實際上呢,實際上是你心裡頭對它理解的深度和圓滿程度是核心,你理解「五蘊皆空」理解到什麼程度,你理解得深不深,堅信不堅信,信的深淺的程度,這是你念這個咒靈不靈的關鍵。你在這念著五蘊皆空,心裡想的是五蘊皆有,當然你念肯定就有作用,但是你心跟咒難以相應,那效果就肯定受影響。如果你說我堅信五蘊皆空,你念的那個咒跟佛心相應、跟觀音菩薩相應,跟諸佛菩薩相應,那才是感應最好的。 什麼叫修行?你念般若咒、念《心經》,念五蘊皆空,就是在念佛實相,就是在念諸法實相,就是在念三世諸佛的自性身、法身,你的心就是在真實地接近佛菩薩清凈心的境界,就是在你修心成佛的路上真實地進步。我們為什麼有人做夢會夢到佛菩薩?為什麼你會夢見佛菩薩對你說法?就是你的心跟佛心有相應的時候,才會出現那個聲音或者是景象。我們現在核心的修行,就是要一步一步地學習理解和深入領悟佛的思想,爭取跟佛的心越來越接近、越來越相應、越來越共振,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什麼叫加持?這就叫加持。你與佛心相應了,這就是加持,你與佛心越來越相應,佛菩薩對你的加持自然也就越來越大了。剛才我們說過,你的心對所有眾生心都有影響,佛的心同樣也對所有的眾生心都有影響。有的人就說,為什麼對他的影響大,對我的影響小呢?真正的原因就是,你不如他的心跟佛的心更接近、更相應、更共振得多。佛的心裡頭熏的都是什麼種子?都是五蘊皆空的記憶,你跟他相應不相應?像有人堅持認為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堅信五蘊皆有毫不動搖的,那佛怎麼給他加持?怎麼跟他共振?沒法共振,他不跟佛共嘛,他非要跟佛對著幹嘛。所以說,正確理解佛說的法義是關鍵。當然形式上你說,我更像當時觀音菩薩說的聲音,那更好,雖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能這樣當然更好。 還有一種說法,說咒就只能譯音,不能譯意,知道是什麼意思就不靈了,這個說法是個誤解。為什麼呢?觀音菩薩當時給舍利弗說的這個咒,說的就是當時大家都聽得懂的印度話,直接就是說的這個咒的意思,不存在翻譯問題,根本就不存在譯音還是譯意的問題吧?觀音菩薩是直接說的就是那句話的意思,明白了吧?他說的那個話,舍利弗是直接能聽明白意思的,那這個咒對舍利弗就不靈了嗎?所以說人們後來的誤解太多了,那當時根本不存在翻譯問題,誰聽見都知道是什麼意思,那就全都無效了?譯音、譯意只是一個形式上的不同,應該是譯音更接近當時觀音菩薩的發聲,從這個意義上,沒有不能譯意的問題。 當時觀音菩薩對舍利弗說的就是印度話,舍利弗一聽就懂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證得菩提。「揭諦揭諦」,去吧,去吧。「波羅揭諦」,波羅就是彼岸,到彼岸去吧。「波羅僧揭諦」,僧就是大眾,大家都到彼岸去吧。「菩提」就是覺,覺悟,智慧。「薩婆訶」,有的譯「娑訶」或者其它的字,都是各自認為更接近梵文發音的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祝願成功!祝願什麼成功呢?祝願你證得菩提,祝願你證得菩提成功,也就是祝願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祝你早日成佛! 說這個般若咒是什麼意思?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實際上你想,什麼意思?就是讓你別在這兒呆著了,到佛菩薩的彼岸去吧。就是剛才我們說有一句話,《心經》裡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就是讓你「遠離顛倒夢想」,夢想的彼岸是什麼?就是醒來嘛,就是一個勁兒地叫你趕緊醒來吧。只不過它是用一種詩一樣的語言,為了讓你很好記,念起來很慷慨激昂的,很有感情這種話來表達出來。 你看:去吧!去吧!說一個不夠嗎?不夠。為什麼呀?人們不願意去!人們老覺得這個地方真實,這個地方好,所以觀音菩薩就得反覆地召喚,就是因為知道眾生太頑固,所以觀音菩薩就只好給你一再警醒:去吧!去吧!苦口婆心:到彼岸去吧!別在這瞎折騰了,大家都到彼岸去吧!等於是四個重複。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人們很難信佛,很難正確地信佛,很難真的信佛,很難聽明白佛法的真實義,很難堅定地聽佛菩薩的話,很難下決心「遠離顛倒夢想」,立志成佛,很難真正地按照佛說的方法去做。 要是說起來,佛說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告訴你:五蘊根本不存在,你這是一個夢,趕緊從夢中醒來吧!全部佛法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很簡單,大道至簡。但是呢,很難相信,非常難相信。你看我們說的這些道理,我們現在這些人聽著,好像你說的這個道理很簡單,是不是?並不費多大力氣,幾個小時我們全聽明白了:五蘊皆空,一切如夢。實際上呢,你需要有多深厚的善根才能坐在這,才能接受,才能聽明白。你對比一下就知道了,有多少人他根本不可能往這坐,還有多少人根本就不信佛,多少人還在那說佛教是迷信,而且還認為自己很聰明,比佛教高明的不得了。你像這些人的善根,猴年馬月他才能慢慢地信佛,學佛,以至於最後學到你現在的程度,能聽懂《心經》的真實義了,知道依靠什麼成佛了。所以說學佛難,不是難在佛法的道理上,而是難在我們的障礙太深太厚,我們的顛倒夢想熏習的時間太長了,我們執著五蘊皆有的邪見太頑固了,只是難在這。所以佛菩薩的智慧就是因緣成熟才去度他,因緣不成熟那叫欲速則不達,你非要去度他非要弄擰了不行。 所以你看,本來咒應該盡量短一點兒,但是觀音菩薩卻在這連續四次重複一個意思: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反覆地使勁地重複這一句話,實際上就是強烈地給你形成一個警醒:就是讓你趕緊從夢裡醒來吧!別在夢裡瞎折騰了!最後一句好像不是重複:證得菩提。菩提是覺,什麼叫覺?覺就是覺悟,覺醒。悟,就是睡醒的意思。什麼叫覺悟?就是從夢中醒來。所以最後一句實際上仍然是在呼喚你從夢中醒來!等於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咒」是用五句話反覆強調一個意思:趕緊從夢中醒來吧!意思很明確,很明白,很清楚,可是對我們眾生起不起作用呢?我們眾生聽不聽觀音菩薩的話呢?聽不聽佛說的話呢?這就要看我們各人的了。 「佛陀」也是個譯音,意思就是覺者,也就是從夢中醒來的人。所以你看整個佛法的道理,非常簡單,佛來世間就是為了來告訴我們:你們現在是在夢中,趕緊從這個夢中醒來吧,像我一樣成為覺醒的人,你自然就超度了這夢中的一切苦厄,就會得到像佛陀一樣的大自在。 覺醒的方法也很簡單,因為這個夢境並不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假的東西是完全可以破壞掉的,而實際上,假的東西也是很容易被破壞掉的,假的嘛,沒有真實的基礎支撐。那假的是靠什麼支撐呢?僅僅就是靠認假為真的人的信念支撐著,你不信它了,沒有邪見了,假的東西自然就支撐不住了,因為它本來就不存在,實際存在的只有你認為它一定存在的邪見。說我現在不信五蘊皆有了,我堅信五蘊皆空,那為什麼我還會做這個假夢呢?這是因為你前前生中熏習了很多不認為這是夢,反而認為這是真實的記憶,這些錯誤的記憶自然就會給你生起一個錯誤的假相,生起一個讓你誤以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夢。那你怎麼讓這個夢不生起呢?那就是破壞掉生起夢的原因——也就是破壞那些顛倒夢想的記憶,方法就是你多多地熏習新的般若正見的記憶,正見的記憶不但不會幫你生起這個騙你的夢,它還會破壞要生起這個夢的那些錯誤記憶發生作用,因為你如果老是告訴自己說這是夢,我要從夢中醒來,五蘊是沒有的,十八界是沒有的,大量地熏習這些正見、這個道理,這樣的種子的數量跟質量的綜合力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就會影響到那些生起夢的錯誤記憶的運轉機制,使它不能正常工作了,那就生不起夢境了,你自然就從夢中醒來了。 你想一下,你的心造夢的這個造假工程,它也是一個極其複雜、極為精密的超級大工程,實際上是很容易被破壞掉的。越是龐大複雜、精密細緻的工程,就越容易被破壞。但是如果你不但不破壞它,每天還精心維護它,天天往你的阿賴耶識里儲存五蘊皆有、這是真實的記憶,這就好像天天給這個造夢機器加油一樣,它當然就越轉越靈,越造越像真的了。所以說,你想不想醒來的鑰匙,就掌握在你自己手裡:你多聞熏習五蘊皆空的正見,你就會醒來;你如果堅持五蘊皆有,就會繼續加強五蘊皆有的顛倒夢想,你就不可能從夢中醒來。你想一想,我們所有凡夫無始以來一直就是認為五蘊皆有的,哪個因此解脫輪迴了?哪個因為執著五蘊皆有從夢中醒來了?我們凡夫不正是因為執著五蘊皆有才造出這個生死長夢的嗎?我們不就是因為自己造的這個夢才吃盡了苦頭嗎? 現在觀音菩薩反覆地強烈地召喚我們,希望我們也像他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從而「遠離顛倒夢想」,到達沒有一切苦厄的大自在彼岸。而且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要多聞熏習和如理作意五蘊皆空的般若正見,我們是不是應該相信佛菩薩說的是真實語,觀音菩薩是真的照見了五蘊皆空,我們是不是也值得試一試來空掉五蘊呢?是不是也值得試一試「遠離顛倒夢想」從夢中醒來呢? 電影《黑客帝國》里有一個關鍵情節:莫菲斯手上有兩粒藥丸,他對夢中人尼奧說:「吃下藍藥丸,你會回到原來的生活中,連我們的會面也不記得;吃下紅藥丸,你就會見到這個世界的真相。」尼奧思考之後,選擇了紅藥丸,從夢中醒來,結果就發現他一直以為是真實的世界,原來真的是一個騙人的夢境。《黑客帝國》里的夢境是機器人設計的電腦程序提供的,而我們現在的夢境就是由我們自己心裡顛倒夢想的記憶生起的。 我們現在學習《心經》,就是在面對這樣一個關鍵情節。觀音菩薩對我們說:你現在是在夢中,如果你堅持認為五蘊皆有,你就會繼續五蘊皆有的夢境;而如果你選擇相信五蘊皆空,你就會從這個夢中醒來。你現在會做什麼選擇呢?如果你選擇五蘊皆有,就等於你沒有進行選擇,等於你沒有任何改變,因為無始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五蘊皆有,所以我們也一直就在夢中,我們的夢裡有的就是五蘊這些東西嘛,所以說五蘊就是我們的夢,認為五蘊皆有就等於選擇繼續做夢。正因為我們一直認為五蘊皆有,所以我們就不可能從夢中醒來,結果明擺著:我們這不就是一直在做夢還沒有醒來嗎?而如果你選擇相信五蘊皆空,也就是選擇了要聽佛菩薩的話:遠離這個顛倒夢想,你就繼續學習《心經》,繼續聞思修大乘佛法,你將來就必定有一天會從這個夢中醒來。 不要太在意醒來的時候的那個具體因緣是什麼,說佛是睹明星開悟,這個是這樣開悟,那個是那樣開悟,這都不重要。修行般若智慧的核心是什麼呀?是看你熏習的清凈種子跟染污種子的力量對比,到你清凈種子的力量達到開悟臨界點的時候,你當時碰到什麼具體因緣都會開悟,都會覺醒。為什麼在佛說法的大法會上,會有很多人開悟呀?就是因為這些人正聞熏習佛法正見的種子的積累在法會上達到了開悟的臨界點,加上佛陀的加持力很大,所以他的般若智慧就會因為量變的積累而發生質變,上升到更高階段的一個全新的境界。 好,我們這次的《心經》講座就講到這,我們來迴向,請大家合掌: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史上真實的狄仁傑:神判而非神探 - Qzone日誌
※黃景泓 格 局 在真宗真實內涵
※海清新片為真實拒用「胸替」
※婚姻其實就這麼真實
※大乘無量壽經解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