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一老師講中醫原理錄音文字整理(轉自民間中醫語音講堂)

作者: 素靈 時間: 2008/8/26 20:04 標題: 志一老師講中醫原理錄音文字整理中醫原理(一)(20080707)一、為什麼圍繞這個題目來講?中醫雖然是一個基本完善的學術體系,大家對中醫體系都感覺不是很清楚,最初接觸感覺中醫博大精深,怎麼博大怎麼精神不清楚,學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中以難以深入,為什麼難以深入也搞不明白,同時對中醫各個醫家不同的說法很難判斷哪種更有道理,他們差別在哪裡?不足在哪裡?不容易判斷。中醫的理論應該說在秦漢時期就已建立起來,但是後世中醫家對理論體系揭示很清楚的還是很少,所處的歷史條件不一樣,那時也沒象現在這樣把一門學科作為完整的體系來認識來著意地去構建,所以中醫給人的感覺是神妙又不切實,因而現在有人認為中醫不科學,中醫是經驗醫學進而想淘汰中醫,這種情況的出現,雖然有主觀的客觀的各種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醫沒有能夠直白的展現給世人,雖然中醫不象現在科學這樣讓人感覺到看得見摸得找,但是中醫的認識體系、邏輯體系就是完善的,但是我們沒能認識清楚。二、中醫原理是什麼?中醫原理指的是中醫的認識體系和邏輯體系。我們認識事物不管是哪門學科,認識的都是客觀世界,因為認識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出的關於世界的關係就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學術體系。首先中醫認識世界,也就是傳統文化認識世界與現在科學認識世界是顯然不同的,這點大家都是清楚的。中國的傳統文化認識世界是從人與世界的統一性作為出發點開始的,西方科學立足在二元論,就是主觀和客觀,把世界作為對象來認識的。東方文化和西方科學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東方文化是立足於一元論,西方文化立足二元論。由於他們的根本出發點不同,他們所看到和認識的世界就是不同的,希望把兩者完全統一起來而不追溯到他們的出發點是做不到的。1、萬物一元論我們現在說我們的傳統文化,正因為傳統文化立足於一元論,傳統文化所強調的就是世界萬事萬物的統一,關於這個統一性,有一個非常精到的表達就是「天地一太極,萬物一太極」,這個說法可以作為中醫的第一個原理。學習中醫對這點沒清楚的認識,那麼立足點就不牢,認識的根基就不穩,唐宋以後立足已經不穩了,更不要說現在。現在談中醫一上來就說中醫的基本理論是陰陽五行,其實陰陽五行還要有個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陰陽五行就是無本之木。2、陰陽理論陰陽五行是為了說明太極,太極動轉是為陰陽,我們剛才在說傳統文化立足於一元論世界的統一性,但我們並沒有把世界理解為靜止的,這樣認識世界的背景是放在不斷變化中的,對這種變化《內經》中有「生生化化」,《繫辭》中有「生生之謂易」,「易」來談變化,因為世界總是在不停變化,總是在生生化化,太極不是靜止的,只能存在於運動之中,這個動則有變化,這種變化的性質我們用陰陽來把握,陰陽不是真實的存在,是一種符號,一種標識,標識客觀事物的變化,標識客觀事物變化中所存在的關係。我們說「天為陽,地為陰」也好,「去為陰,至為陽」也好,關於陰陽具體的存在形式是不可窮極的,也就是「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要」就是陰陽都要統一到太極,陰陽是圍繞著太極而存在的,如果要給陰陽有個直接的表述,那就是「動為陽,靜為陰」,因為動靜基本能含納陰陽的性質。陰陽理論可以理解為中醫原理之二。3、三才為中醫原理之三,五行為中醫原理之四,六氣作為中醫原理之五,八卦作為中醫原理之六。陰陽之後,還有三才、四象、五行、六氣、八卦等理論,這些理論相對於太極而言,可以認為和陰陽在一個層次,也可以認為是陰陽的推論。我們可能不太認同他們是陰陽的推論,這也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些理論都是可以獨立存在的。比如我們可以依據陰陽理論認識事物把握事物,也可以依據三才、四象、五行、六氣、八卦等理論來認識事物把握事物,因為三才、四象、五行、六氣、八卦理論核心的邏輯元素都是陰陽,故可以把他們視為陰陽理論的推論,儘管如此,但是把這些理論作為獨立的理論來看待更為合適,因為這些理論都可以獨立運用,這樣三才為中醫原理之三,四象可以視為陰陽理論的推論,五行為中醫原理之四,六氣作為中醫原理之五,八卦作為中醫原理之六,九風也可以做為中醫原理,但是用的不多,可視九風(九宮)是八卦的推論,這是一個認識系列,除此之外又有一個認識系列就是河圖洛書。三、中醫原理之原理論——河圖洛書河圖洛書也包含陰陽理論,河圖可以認為是十的理論,這個理論與太極系列有所不同,河圖本身含太極、陰陽、五行,洛書含九宮,這個體系要更為複雜,也更為充分一些,由太極所推演出來的一系列理論是從河圖演變出來的,有一種說法中國文化就是從河圖洛書發源出來的,這個說法是成立的。四、總結關於中醫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以上說到的,即是基本原理,也是前原理,整個中國文化所用的原理都是這些,中醫就是用這些原理來認識生命現象,由此推演出來的都是這些原理在具體學科如醫學中的運用,這些原理應用到醫學後才是真正的中醫原理。比如藏象原理、三陰三陽原理,這些完全意義上的醫學原理才是真正中醫學科里的原理。但是這些前原理是學習中醫必須要搞清楚真正弄懂的,否則不能真正弄清楚中醫自身的原理,我們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常常混淆二者之間的關係,比如我們在說臟象關係時,時而說藏象原理,時而說五行原理,雖然臟象原理是從五行原理而來,但是藏象原理並不等同於五行原理,因為中醫原理和中醫的前原理不是一個層次的,是有區別的,陰陽五行是前原理,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醫原理,是關於世界的理論,我們學中醫的應該投入不少於一半的精力學習中醫的前原理。我們說中醫原理是中醫的邏輯體系,這種說法是現代的說法,古人無此說法,古人無原理說,但是古人有邏輯思維,古人認識事物的時候自然的把自己放在溶在天地之間,沒有站在天地之外,站在天地對立面看問題,所有沒有原理這個說法和概念,現在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強烈影響,從一開始認識事物時,都接受了些西方二元論的世界觀,所以需要原理的說法,把這點看清楚才能有意識的清楚的把自己象古人一樣溶入天地之間認識世界、認識自身,提出這樣一個說法,就是為了能夠縮短我們和古人在認識上的一種差距,這是從主觀角度說的,從客觀的角度,也是二元論角度,因為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已經把我們和世界拉開了距離,不能象古人一樣把自己溶入到天地之中,所以認識傳統文化學習中醫都需要這樣一個過程,把自己放在天地之中去認識世界認識自身,這點對學習中醫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能夠在這點上認識清楚,在學習古人東西的時,理解的和古人所要表達的就不是一回事,就會很難深入到中醫理論中去,這種困惑是現在學中醫的人都面臨到的,可能有的朋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麼他的路可能會直接些,少走彎路,有些沒認識到這個的朋友,會感覺中醫總是離自己很遠,無法與中醫真正地親近起來,這些必須認識清楚。中醫原理前原理也好,真正的中醫原理也好,都是指月之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的理論都不是世界本身,都是為了認識世界所提出的方法,對客觀世界所存在的關係的一種表述。五、問答1、哪一套理論運用起來更準確呢?這要看這個理論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各有所長,我們只能說太極是一個基石,陰陽貫穿於那一系列理論之中,陰陽理論更基本一些,不能簡單說這些理論的高下。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不是一定要到三才能生萬物?三是怎麼從二生出來的?以後詳細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認為是太極陰陽三才之間關係的一種理論,太極動轉是為陰陽,一生二,陰陽生出來後相對關係就存在,那麼就有個「中」存在,這個中是一二之間的新生物三,陰陽無時無處不在,變化無時不在進行,三在不斷產生,所以三生萬物。3、是二到三一個體系,二到四又是另一個體這兩個體系之間的關係。下次講。4、這些原理在推論到辯證上面還很容易理解,但是推論到方劑特別是到藥物的時候很模糊...這個時候應該怎麼理解這些原理?把這些原理運用到中醫的具體實踐過程並不是很容易,是需要能力的,比如寫字繪畫的方法容易說出來,要做到就需要培養響應的能力。這些原理推論到方劑特別是到藥物,有待大家努力。作者: 素靈 時間: 2008/8/26 20:05中醫原理(二)(20080715)一、中國傳統文化關於世界產生演化的三種理論表述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提出的說法。2、在《繫辭》里提出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3、在《河圖》中包含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三種關於宇宙演化,萬物化生的理論表述其本質一樣的,表述方法不通,他的運用也有各自的特點,其重要性不再強調,這也屬於前原理,與上次那些1,2,3,4,5,6,8,9,10理論是緊密相關的,那一系列理論主要強調宇宙之間的理論,這三種強調的是發生和演化關係,這兩部分理論可以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體系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完整的核心理論結構,應該說這些理論已經基本完備,對這些理論的推演和應用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也是不可窮盡的,這些理論的時效不像西方理論有時效性,這些西方理論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原有的理論就過時了,就要被新的理論代替,中國傳統文化理論不過時,只要天地存在,這些理論就存在。前面的講的這些理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屬於什麼呢?都屬於道,「道可道,非常道」,這些理論都是指月之手,學習這些理論是要運用這些理論去了解、探究世界的奧秘,這些理論本身並不是世界的客觀實在,這需要大家認真的去體會,因為我們經常混淆了月和指月之手,那麼這些理論道所指的月是什麼呢?月就是我們的現實世界,也可能包括超現實的世界。傳統文化對現實世界的描述是「名」,「名可名,非常名」。比如「太極原理」的名是「渾然一氣」,或者說「混沌狀如雞子」,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一氣盈縮」。在說太極原理時說到兩個部分,其一,天地一太極,其二,一物一太極, 這兩部分他的名都可以用「渾然一氣」、「混沌狀如雞子(描述天地初開時)」、「 一氣盈縮」。陰陽的名是動為陽,靜為陰,陰陽都是象,所謂天陽地陰、日陽月陰、動陽靜陰都是象,太極理論名的表示也是象,說到象大家都會感覺到理論和我們離的比較近了,中國傳統文化說到底是一種象數思維,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世界的方式是透過象來認識的,可以說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素材。關於象數談中國傳統文化的都要談到,說法很多,這個問題根本就不複雜,沒必要給很多說法,象就是象,是事物表露出來的那種狀態,而這種狀態能夠為人們所感知,人們對事物所表露出的狀態感知的程度是有區別的,敏感性也不同,受過訓練否及受的不同的訓練,感知程度都不同,但並不是「人各一象」,象還是有共通性的,每個人對「象」的感受和把握是不同的,這個不同主要體現在全面性和準確性的不同。比如看相,最基本的能力是辨認,如果依據某種理論來看這個象,他所獲得的關於相的信息就比普通人多,在某方面獲得的更為清楚,並且依據他的理論對相所包涵的信息有邏輯的認識,所以通過看象可了解這個人的許多信息。看相的相與象數的象不完全相同,但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象數的象。中國傳統文化的象是全景式的,從理論上說不遺漏任何因素的,但是事實上很難做到的。如果和西方文化認識事物的方式作比較的話,就可以對象數理論的象有更清楚一些的認識,西方文化研究事物從表象角度,重要研究的是形,形和象是有區別的。幾何研究的純粹是形,西方認識是從點開始的,從最純粹的因素開始的,研究形之後,在形之上添加顏色、重量、氣味等因素,現在電腦製圖都是這樣做出來的,但是這樣做出來的與真實的東西越複雜的事物距離越明顯,希望大家學習中醫、學習傳統文化要培養對象的把握能力、感知能力,這是需要訓練的。《內經》上有一篇《陰陽應象大論》,說得都是陰陽的象,《內經》為什麼把陰陽的象作為一篇大論來論述呢?實際上也在強調培養把握應用象的能力,學習中醫如果能把這篇大論讀懂,就是很不錯的中醫了,他具備了感知把握陰陽象的能力,他對中醫的把握水平就不低了。關於象《繫辭》也專門論述了,八卦是萬物類象,八卦也是在表示和推演象,象也者象也,更直接的說象就是照片,當然這個說法不確切。剛才在談「名」這個知識系列時談到了象,因為離開象,名就沒法談了,傳統文化的名主要都是象,也就是以象為名,當然是主要而不是所有,也還有一些名不是象,是為表述服務的。通過「道」「名」「象」對傳統文化的基本骨架勾勒出來了。二、象系列和名系列陰陽的名和象說了很多,關於陰陽的大象大家都清楚,最大的象是天地,典型的象是男女。三才理論的象是天地人,用來認識其他事物時,人是其他事物,天地也是象,有時候就是天地,有時候是那個事物所存在的環境。四象理論的名是太陽少陽太陰少陰,最大的象就是春夏秋冬、東西南北。五行的名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象是春夏秋冬長夏,東西南北中,28星宿中五行的象不過多討論。在中醫中心肝脾肺腎是五行的名,也是五行的象,中醫上有時五行的名和中醫的名有時混用,如肝者木也。六氣的象是風寒數暑濕燥火,六氣的名是三陰三陽。八卦的名是乾坤坎離震兌艮巽,八卦的象在《易》傳有專門的論述。九宮也有名和象,河圖更複雜一些,河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有機會再講。道、名、象在傳統文化里是很清晰的,也是很完備的。對道還有兩種很重要的說法,一種說法「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中國文化都是在探求道,所以中國文化是形而上學。另一種說法,在《繫辭》中「一陰一陽謂之道」,和《內經》的「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的意思差不多,是對陰陽理論的理解,傳統文化的道系列,陰陽,三才等都是天之道,都可用於人之道,所謂「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天人合一,世界是統一的,傳統文化立足於一元論,人就是天地之子,他們是完全統一的。對這樣一些理論,上次課和今天講的內容,大體勾勒了框架,中國傳統文化讓人看起來很直白、很親切,也常常感覺又很遙遠,學習傳統文化、學習中醫要把握道,而道不是我們能摸得到的,我們要從象中去領悟、感悟,格物致知,如何格物呢?首先把自己看小,把自己放在天地之中,把自己放小後,頭腦中的念頭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念頭輕了,對思維的干擾就會減弱,如果能夠能使自己內心清凈、一層不染,那麼學習傳統文化學習中醫就會非常輕鬆,靜定生慧,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傳統文化時,能學進去的話,是不同程度在這方便努力了的,有些是有意識的努力,有些是無意識的格物了。對傳統文化從任何一點深入進去都是可以的,並不是只有一種途徑,深入到最後達到的終點是一致的,這個終點是通天下一氣而,萬事萬物不過這一氣之變化,對我們學習中醫的人而言,不管疾病的表現是多麼的複雜多樣,它仍然是一氣的變化,一氣的變化是無窮的,人的病也是沒有定數的,但是其中的規律是可以把握的,學習中醫就是要學習這些規律,運用這些規律去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中醫的這些規律前人已經給出來了,直接去學這些規律,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原因是還沒有悟道,悟道的過程即是修心的過程,也是參天仰地的過程。三、問答1、萬物萬象與萬物一氣的關係萬象都是一氣的變化。2、五志可以用象來表述嗎?中醫五志就是用象來表述的,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肺在志為悲,這些喜怒悲都是象。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象是名系列,道是道系列,象是萬物的表象,道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法則。名仍然是指月之手,名不是事物本身,並不是象的變化性,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的名來指稱,不同的事物可以用同一個名來指稱。老子開篇的這兩句話是非常深刻的,也是點到了人們認識思維過程中最要害的地方,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對規律的把握稱為道,道也並不是我們完全可以把握住的,這個名也不是事物的本身,但是在我們的思維過程中,這兩點很容易出問題,只有時刻意識到我們的認識思維存在這樣的傾向,我們才能不斷地去向世界深層的本質規律接近。可以說象是道的外在表現形式,但有點問題,他們不是因果關係,道存在於萬物的變化之中,道並沒有表現通道,不能說哪一個象就表現了道。事物的表現是現在的說法,他們的內涵有區別,認識事物的方式也不同。脫離了人,象就不存在,象是人類思維的元素,是人的意識活動的內容,沒有人的思維活動,象就不存在了。「卦者,掛也,就是掛在那裡的象」,所謂萬物類象,就是把象抽象出來,作為參照,把和八卦里某一卦相似的象都歸在裡面,他們具有相似的性質。重視個體是西方文化認識世界的特點,西方文化立足於二元論,中國文化立足於一元論,強調的是事物的統一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絕對意義的個體,或者說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個體,任何個體都是整體中的部分,所以內經中的一句話很重要,談認識方式的「智者查同,愚者查異」,重視個體差異的認識方法是不能探究事物的根本規律的,要在同一性中認識和把握事物,很多中醫人對此重視不夠。如何查同也是需要訓練的,我們常常說「大道歸一,大道至簡」,都是說如果我們真正把握了事物的同,這個世界並不複雜,也能夠把握住本質,但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只接觸簡單的事物,簡單的道理,就能得到大道,就像登山一樣,不登上山頂就看不到全貌,就不可能得到至簡的大道。作者: 素靈 時間: 2008/8/26 20:06陰陽應象大論(一)(20080721)一、《陰陽應象大論》的第一部分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開篇「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沒直接給陰陽定性,這種「者也」的句式是肯定的句式,比如「醫者,意也」,「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都是給的定性的說法,這裡陰陽的定性直接給不出來,因為陰陽並不是具體的存在而又無處不在,所以陰陽只能以象給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或者換一個說法,天地間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都包含在陰陽中,我們經驗感知的事實大家都有體會。現代科學的規律是否包含在陰陽理論中?比如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該定律是陰陽理論中最基本的一個層面。現代科學中的一個更為深刻、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出的質能互變的方程,該公式屬於陰陽理論中「陽化氣,陰成形」的數學表達,不能用數學公式表達的「耗散結構理論」,該理論指一個系統在遠離平衡態時,有自動歸回到平衡態的那樣一種內在的趨勢,也就是自組織的的特性,這個理論對應陰陽理論的熱極生寒,這裡提出三個現代理論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陰陽理論。天地之道指天地之間的運行規律都是在陰陽理論所包含的範圍之中,陰陽理論揭示了天地間最本質的變化規律。「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說明這種規律具有本質性、樸實性。「治病必求於本」,「本」通常理解是認為是陰陽,該理解不夠充分,這個「本」應該是陰陽的統一,也就是一,也就是太極。如果一個事物是完整協調統一的,那麼它是不會有問題的。學習陰陽理論的目的就是把握事物的完整協調統一,《內經》在這裡提出這句話顯然是對於醫生而言,雖然陰陽為天地之道,我們任何人都要遵循這個陰陽之道,醫生的職責是治病,所以這裡提出這個原則。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段是對陰陽所做的象的描述,也是陰陽理論所涉及的主要層面,天地是陰陽的大象,在天地之間各種不同層次的陰陽之象數不勝數。「陰靜陽躁」是陰陽性質的一種象,「陰靜陽躁」與「動為陽,靜為陰」意思基本一致,陽用燥來象更傾向於中醫的色彩。「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是陰陽之象的又一個層面,「陰靜陽躁」是從時點上、在某一瞬間來描述陰陽,「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是從過程來看陰陽屬性的象,「陽化氣,陰成形」是陰陽作用過程的象,「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種象以寒熱來標示陰陽,說的是陰陽的兩個極點,用一個不恰當的說法,可以說是標示了陰陽的大小、邊界,陰達到他的最大值時向陽變化,陽達到他的最大值是向陰轉變。這是《陰陽應象大論》對陰陽所做的最基本的論述,這些論述都是藉助於象來表示的,我們理解陰陽不能只看到陰陽的一個側面,不能只看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陰陽的「大小」不總是相等的,尤其對中醫來說,常常是不等的。這些陰陽理論所包含的方面都是我們學習陰陽理論必須要認真理解和把握的,並且要對不同的方面之間關係也需要認真的體會和理解。如「天為陽,地為陰」與「陰靜陽燥」是屬於觀察描述角度不同所揭示的層面不同的關係,而這些不同的層面和角度為何一定要談出來呢?因為這個世界總是以陰陽的象表現出來的,人們看問題、看事物也總是從一個方面去看的,做不到把一個圓完整地直接看出來,必須要變換角度。陰陽理論是天地之道,它肯定是完整的圓,我們肯定要從不用側面去認識,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論。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從這裡起論述了病理狀態,是比較具體的問題,與陰陽之道應該不在一個層次,後面再講。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這是談陰陽理論的運用,這裡的天地與前段所言天地非同一對象,這裡的天地是人身的天地,這樣一種論述是對陰陽理論的應用在不同層次之間移動,這種移動是很自然的,因為天地之間都存在陰陽之道,陰陽之道在任何一個層次都是存在的。「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這是天地之間的一種陰陽之象,也是人身中的陰陽之象。「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天氣下為雨」,天氣之所以能下,是因為地氣上為雲,是陰陽交互的一種象。「故清陽出上竅」是陽的性質,也是陽氣上升,「濁陰出下竅」是陰的性質,也是陰氣下降,是在說陽升陰降。「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與上句話意思同。「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都是指陰陽的交互變化。這樣象出來的是人體的生理運行規律中所包含的陰陽之道。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水為陰,火為陽」角度變換為以水火來標示陰陽,也就是「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之後說的都是人體的生理過程,陰陽之道在人體生理過程中是如何的變化運行。「陽為氣,陰為味」是人體中最突出的象,以陰陽來對氣味定性。「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是比較難理解的一段,也是非常精彩的一段。味指人體之外的水谷,「味歸形」指水谷化為人身的形,五穀之味被人體所吸收利用是取決於人體的生理狀況,這裡的形既包括陰也包含陽,是人和外界的一種關係。「形歸氣」這個形是陰,這個討論範圍是在人的自身,形為陰,氣為陽,形是由氣所統領、所生出來的。「氣歸精」,氣為陽,精為陰,陽是以陰為根的。「精歸化」這個精是由陰陽的運動變化所產生出來的。「精食氣,形食味」即是生理過程,也有可能是一種病理過程。「精食氣」是指化精需要耗氣的,如果精不能正常運化,也需要消耗氣。「形食味」與「精食氣」相似,正常的形要由味來滋養,不正常的形也會消耗味。「精食氣」的病理表現,以男子為例子比較明顯,如果患有死精證的男子,他這個精就會消耗氣。「形食味」一個肥胖的人會消耗味,肥胖的人喜歡肥厚的味,這是病理的狀態。「化生精」指精是由陰陽的變化產生出來的,和「腎者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意思相近,五臟六腑之精要運化才能產生。「氣生形」指人體的形體藏腑氣血等有形的都需要氣來運化生成,更直接的就是有什麼氣就有什麼面相。「味傷形」,飲食不當會在體型上表現出來。「氣傷精」氣和精陰陽不對等,氣強精弱就會傷精,很多見,所謂陰虛火旺,所謂壯火之氣衰,都屬於這種情況。「精化為氣」是一種陰陽轉化,「氣傷於味」也是陰陽不對等所形成的病理結果。這段對人體的生理過程進行了非常經驗的論述,這段需要反覆的、不斷的去體會、去觀察。《內經》中對人體生理過程做具體描述的地方不多,而這段是重在論述人體氣血變化過程的一個理論性的說明,這樣的說明論述都是以陰陽理論為指導,既有從人體的宏觀角度的整體論述,也有人體生理過程的微觀描述,這段話適用於人體生理過程的各個層次,通過對這段的學習我們可以認識到陰陽理論無處不在,掌握這樣的理論就能對事物的任何層面、任何方面得出我們的認識,這樣的認識必須依賴於象,即使對人體生理進行理論性的描述,使用的仍然都是象,水火是象,氣味也是象,既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後面的形精都是象,也是既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如果只理解實指的一面,我們的理解是欠缺的,我們就把陰陽理論形下化了,更重要的是形上的道理,如何在理解過程中避免形下化呢?那就要強調這個象,比如精,精有多重含義:生殖之精有形,藏府之精無形,用現在醫學認識的微觀層面,或許有些也可以是有形的,比如激素應該是人身之精,還有無形的精,比如陰精陽精,天地之精純粹是無形的,如五運六氣中講到的歲會,就是天地之精,它沒有任何形。這段要理解的比較深透的話還要結合人體的具體生理病理過程才能逐漸的深入,這裡主要從陰陽理論來談他所包涵的意思。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這裡陰陽是修飾作用,是陰陽屬性的自然顯現。「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是陰陽理論在五味中的運用,陰陽並不是實際存在的東西,是存在於萬事萬物中的道理規律,陰陽最基本的含義是相對性,只要存在相對的地方,就有陰陽。味有厚薄,本來味與氣相對時,味是陰,氣是陽,單獨對味來說,味厚是陰,薄為陰之陽,氣也同理。陰陽最本質的屬性是相對性,所以陰陽中又有陰陽。「味厚則泄,薄則通」這裡直接說的味的陰陽的生理性質功用,這句話才是陰陽理論在生理過程的應用,落實到實際了。「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這種規律用陰陽理論看不需要解釋,很直接很直白,這提出來的就是中醫的理論。「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我們稱之為壯火少火理論,直接指導我們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指導我們診斷治療。從陰陽理論得出的「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是純粹的中醫理論,而不是前理論,我們可以感覺到傳統文化的基本理論,那些天之道運用到人身上是那麼自然那麼直接,我們得出的理論又是那麼經典。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氣味辛甘屬陽,有發散的性質,發散就屬陽,酸苦為陰,這也是中醫的理論,這個理論得出來也是那麼直接和自然。「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對陰陽理論基本理解和熟悉了後,應用到中醫理論,不需要轉換和解釋。陰陽不平衡了,一方的問題導致另一方的問題,陰陽不協調統一了就會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都是陰陽理論在中醫的直接運用,用在人身上就是中醫的理論。「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寒為陰,熱為陽,形為陰,氣為陽,同氣相應。氣傷痛,形傷腫也是同氣相應,自然得出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寫。風屬陽主動,這樣的一個陰陽的認識直接運用到人身上就成了中醫的理論,所以學習中醫應該投入不少於一半的精力去學習中醫的前理論,學習天之道,之後再學習和掌握人之道,就會非常自然和容易。 這裡都是指外象,寒勝則浮應該是氣浮,氣浮於上會形成虛火,寒為陰,寒勝趨於下,氣浮於上,不是陰盛格陽,是虛火上浮,寒勝於外不是常態,比如感受風寒,不會長久的聚於外,寒勝時聚於外時會出現陰陽的交爭,發熱也會出現陽氣浮於外。寒勝不等於陰勝,陰盛相對於人體的陰陽,正常的陰勝了格陽,陰陽不交通,寒勝的寒是邪,寒勝如果沒有身體陰勝的話不會形成格陽的局面。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在這篇中用到五行理論,因為要把人與天地相應說的更清楚需要五行理論,五行理論與陰陽理論理論可以說是同一個層次的理論,也可以說五行理論是陰陽理論的推演。「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和「寒傷形,熱傷氣」是同一個道理,喜為心,怒為肝,氣都是往上的,喜怒指五氣,五臟所化五氣,相對形都是陽。「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是在五藏化的五氣之內再分陰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厥指陰陽不相順接、不能連續的連貫的運轉氣,脫離了一種順接關係的氣,稱為厥氣,厥氣上行,有陽無陰,滿脈去形,陽充於上,血脈滿,形衰,去形,不能動。「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都會導致陰陽的失衡,都會破壞陰陽的統一,故生機不穩固。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這段是「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陰陽理論在中醫的應用,冬傷於寒,重陰,故春天發溫病。春(陽)傷於風(陽),重陽,夏生飧泄。這是《陰陽應象大論》的第一部分,是陰陽理論在中醫的直接運用,也最基本的要點,比如對陰陽基本性質的闡述,對陰陽理論在中醫里的基本運用所作的論述。[ 本帖最後由 素靈 於 2008/8/26 20:12 編輯 ] 作者: 素靈 時間: 2008/8/26 20:07陰陽應象大論(二)(0728)二、《陰陽應象大論》的第二部分這部分是陰陽理論和五行理論相結合運用於中醫的一段非常經典非常基礎的中醫理論,也可以說該部分所論述的就是中醫的最基本的框架,第一部分提供給我們的是中醫對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的基本線條的認識,第二部分就是立體的構圖了。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 黃帝的這個論述實際上是對中醫眼中所看到的人的一個粗略的輪廓,就像素描最開始勾勒的那幾筆。「論理人形」人的形體在這裡怎樣去看它呢?人的形體里有臟腑、有經絡,藏腑經絡有運行,是相互匯通貫通的,六合指形體之內的所有情況,「各從其經」都有它運行的軌道。各自運行的軌道通道上都有特定的穴位,各自的穴位都有各自的名稱,不僅是我們的經脈,筋骨的連接也有規律,人體相互連貫融通的生命體它的運行要合於四時陰陽,「經紀」就是合於四時陰陽所遵循的規律,「外內之應,皆有表裡」這是很自然的。這樣的論述,我們沒有直接看出陰陽的觀念,也沒直接看出五行的觀念,接下來岐伯用陰陽五行理論作了回答。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東方生風」是五行的一個基本的配屬,「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都是同氣相應,在中醫中同氣相應是非常基本的認識觀念,認識觀念也不是純粹的人的主觀看法,也是客觀世界的運行規律,同氣相應是與西方醫學具有根本差異的理論觀點,「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這幾句話在現在醫學中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中醫中是很基本的一種認識,為什麼會發生「同氣相應」,會在其他時間再講,對學中醫的來講不深究同氣相應的所以然,也一樣可以做一位好醫生。同氣相應中一樣有陰陽的規律在裡面,「同氣」即是在五行中同氣,在陰陽觀念中也是具有相似的陰陽的屬性。「肝主木」作為結論來接受。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其」指東方的「木性」。木性在天表現為「玄」,是蒼色,「道」就是道理,「化」就是運化、變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從另一個角度論述的,化能生五味,道能生智慧,玄能生神明。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這幾個「在」把人體中整個木性給它展示出來了,從多個方面把木的象展示出來,而我們通過這些象就能夠認識和把握木性的狀態和運行的規律,這些內容是我們必須牢記並熟練運用的,這是中醫最基本的元素,這些元素是從陰陽五行中來,是我們直接要運用的中醫元素。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這是五行的生克關係,也就是金克木的關係。木在志為怒,肝志為怒,怒過則傷肝,平息這個怒需要金,故悲勝怒,這是五行的必然規律,在實際生活中是千真萬確的,給發怒的人講道理他聽不進去,但一聽到悲傷的故事,怒氣馬上就消了。對於這些道理學習中是很容易理解的,這裡的重點不是理解而是運用,怎樣用好、用活?比如怒氣大的病人,想辦法給製造出悲來,怒氣就消了。從五行角度給出的人體生理病理過程的框架相當於西醫的人體解剖和生理學,這部分內容是整個中醫的核心,我們以後所學的中醫的相關的知識基本都是以這個基本框架為核心的,所以這裡要認真學習,掌握熟練。11個「在」所勾勒出的關於肝的象,或者說木的象,必須牢記。後面的南、北、中等道理相同,按東方生木的認識理解方式去看就可以了,這部分不難理解,關鍵是需要熟練。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胎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為什麼在論理人形列別藏府運用五行理論對人體生理過程給出了框架之後,又有這樣的論述?這段論述實際是在說明,五行是在陰陽的框架裡面,陰陽也在五行的框架裡面。「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五行也在天地之中,天地是陰陽的大象。「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都是指在五行的框架里陰陽的性質和作用。左右者指上者左行,下者右行。五行本身是有結構的,就是水火立極,金木升降以成四象,在五行中水火立極是基本的,水為陰火為陽,五行之中有陰陽。「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萬物的變化都是由陰陽的相互作用所進行的。「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這句話是對五行中的陰陽來說的,當然對人體只以陰陽的觀點來看的話,也是陰在內陽在外。作為具體的人來講,陰陽存在於五行之中。這是陰陽應象大論的第二部分,這部分引入五行理論,為什麼要引入五行理論?「天布五行,以運萬類」,《黃帝內經》都是直接運用五行,因為在宇宙的發生之始,在人的發生之始,五行還不具備,在天地生成後,對已經出世的人來講,五行已經具備,陰陽的活動是在五行的框架下活動的。在《中藏經》中的「非陰陽,無以為天地,非五行,無以為陰陽」說得比較深刻,天地是陰陽變化形成的,而在天地形成之後陰陽具有五行的規律性,陰陽就存在於五行時空規律性之中。《陰陽應象大論》在論述人的基本框架時必須要引入五行理論,這裡陰陽理論和五行理論就結合在一起了,而我們中醫在運用陰陽五行理論時,也常常結合在一起的,各自獨立運用有些情況下也是存在的。三、《陰陽應象大論》的第三部分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從陰陽觀來臨證有陰勝和陽勝,陽勝表現為「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仰等」以陰陽理論來認識病理、指導治療的,通過對這個內容的學習要很熟練的判斷陰陽的性質。「身熱,腠理閉」就是麻黃湯證,是陽勝,為何是陽盛呢?傷於寒是病因,是邪氣,陽勝是正氣的狀況,法陰陽的陰陽不會指邪氣,肯定指正氣。「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類似於四逆證,或者真武證,陰勝指正氣。「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是對這段的總結性說明,陰陽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相勝,據陽盛或陰盛表現出來的形象來判斷陰陽的相勝,這也是陰陽理論的直接運用。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複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調此二者」指素體的陰勝和陽勝,「七損八益」指男女之道,女子以七為生理周期,男子以八為生理周期,男女之道也是中醫的一部分內容,中醫對此談論較少,是一種疏忽,男女之道對人的健康長壽很重要,古代有房中術,後來走偏了,在最開始漢以前,馬王堆出土的素女經,是純醫學的內容,是很有道理的。「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這種情況現在很普遍。「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說得都是病態,原因都是不知七損八益。「同出而名異耳」是說陰陽互根,互為前提,陰損則陽衰,陽損則陰衰。「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是非常重要的認識方法,這兩句話是針對調陰陽的,實際上具有普遍的意義。陰陽是有區別的,但是它的同質性更為根本、更為基礎,它的差異性是次要的,愚者重視它的差異性,所以他就不足,因為陽自為陽,陰自為陰,必然會導致不足。智者重視陰陽的同質性、相同性,所以智者有餘。這段論述調陰陽的,所講內容不多,對他的功用給了許多說明,調陰陽對人來說是非常基本的基礎的過程,學習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個問題要說得不多,要做到不容易。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這段是天人相應觀點的直接體現,這部分不必深究,後面的岐伯回答的論述中所包含的道理必須要明白。這段的重要思想在「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這是很重要的思想,天地之間陰陽之氣不是平均分布的,每個人稟氣有多少,身體的不同部分的稟氣又有多少,這些區別差別是我們做醫生的必須要搞清楚的。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天有精」,這個精是天地之精,也可以用最普通的說法就是:良辰美景中間就含有天之精,好日子裡就含有天之精。「地有形」,懂風水的會有較強的感受,地提供給人的也是有區別的。「八紀」以二十四節氣來理解,「五里」藉助風水對地形的認識來理解。「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都是同氣相應以後發生的特異性變化,這些特異性變化後就形成了人。反過來說人的九竅、腸胃、六經也是天地之氣在人體的體現。「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都是陰陽的直接應象。「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說得是治療原則,治療原則法於陰陽、法於天地。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依據陰陽原理給出治療原則,在病比較表淺時清除乾淨,邪氣侵入有層次,在邪氣沒有深入就徹底清除掉。「天之邪氣」這個邪氣指天地之氣的太過不及,運氣學說中的太過不及。「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這也是陰陽氣的同氣相應。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這個治法雖然說的是用針,用藥道理也是如此,是比較高級的戰術,需要慢慢體會運用。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說的是診法,這部分也是依據陰陽理論給予的概述,這些概述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要從全面的認識角度看待問題,來收集信息。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這段是很重要的治法治則,對中醫非常重要,一直要指導我們的臨床實踐,需要反覆不斷的學習領會,即便是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了,這些東西都還要學習,還會從中得到進一步的啟示,有「五色之變不可勝視」的味道。[ 本帖最後由 素靈 於 2008/8/26 20:13 編輯 ] 作者: 素靈 時間: 2008/8/26 20:07中醫原理之臟腑理論(一)(20080804)現在我們的教科書把藏府理論稱為藏象學說,也有稱藏府理論的,現在所稱的藏府理論只是連綴了關於藏府知識的碎片,不能稱為理論,而把藏府理論以藏象學說來指稱,是對中醫理論的缺失和不自信的反應。中醫理論是非常成熟的,藏象不能稱為理論,只是藏府理論的的一個方面,從傳統文化的認識方式來講,藏象是非常自然的過程,物生其象也,任何事物只要存在都有他的象,人有人的象,人的外貌形態行為特徵就是他的象,說牡丹,牡丹的象就在其中,所以藏象本身不具有理論的內涵,因而要說藏象理論而不說藏象學說。1、藏府的基本含義什麼是藏府?現在用「臟腑」,不是原生態的有很強的人為因素在裡面。原生態是「藏府」,藏的本意就是藏(cang),藏的初始字型是藏東西的柜子。府最初的字形就是倉庫,藏府的含義就是藏東西的柜子和儲藏物品的倉庫。為什麼提出這樣的概念,對人的基本概念以前提到「人身一團氣」,這一團氣由天地之氣化育,在人身的一團氣中有一個藏,它要藏精氣,只有藏了精氣才能稱為人。這個藏cang具有普片的意義,人要藏人的精氣,其他食物也要藏cang他的精氣,所以藏zang的基本定義就是藏cang精氣而不泄。藏精氣實際上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所以然,藏人的精氣就是人,藏豬的精氣就是豬,我們不去深究人所藏的精氣和豬所藏的精氣的異同。《內經》上說「天地和氣,命之曰人」,人由天地之氣所化,所以成為人是藏了人所應具備的精氣,藏對於人來講,他所藏的精氣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而所謂「氣和而有形,氣散而分之」,精氣散了人就不存在了,精氣不能藏人也不能存在,所以藏的含義就是藏cang精氣。府在內經中沒有給出直接的定義性的含義,給的定義是「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除此之外還有「府天氣之所生,藏地氣之所生」。府的本意就是儲藏東西的倉庫,藏府有何不同呢?藏 藏cang的很寶貴的東西,府藏的用品,這個理解是接近藏府的本意的,要理解藏府理論,就要對藏府本身有個基本的理解。因為人是天地之所生,人必然要順應天地之道,而藏府理論就是揭示人怎麼陽順應天地之道,藏府理論不是說藏府本身要怎麼樣而是人身要應天地。人怎樣應天地?首先是藏,《內經》中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這是五藏所藏的天地的精氣,五臟應天地藏精氣是它的基本含義,除這方面的基本含義之外五髒的含義還有許多內容,先了解「藏精氣」最基本的含義。我們說人與天地相應,應有它的方式和機制的,藏精於肝等是一個方式,還有隨時間的變化,如肝氣旺於春,心氣旺於夏等,五臟所藏的精氣不同,所應天地之氣也不同。內經主要談的五臟,對六府談的不多,是因為六府相對於五藏功能簡單,六府傳化物而不藏,六腑在五藏的基礎上應天氣。2、藏府之間關係五臟六腑相互之間的關係《內經》中的《靈蘭秘典論篇第八》有論述,五臟是有分別的不是平等的。「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用人類社會的結構來說明五臟六腑的區別的關係,對十二官有一個基本觀點「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這個認識很重要,容易理解,我們在談五臟春夏秋冬是沒有差別的,但是五藏是有差別的,有君臣之別,五藏中心是君,其他是臣,用社會結構來比喻很容易理解,這不僅是比喻,而是人身本來就是這樣的關係。在說貴賤時不必帶有感情色彩,貴賤只是說明各自的位而已,不是說明高下之別,而是說明五藏六府的主從關係,這個內容也使藏府理論的重要內容,說藏府理論不能不明了藏府之間的差別。3、藏象關於藏象,大家比較熟悉,「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藏象的含義和所指的內容要了解,但是藏象不是藏府理論的核心,核心是藏之所以為藏,府之所以為府,也就是藏是藏cang精氣的,府是藏化物的,藏象是認識藏府,了解藏府的基本方式,藏象本身不具有理論的內涵,這一點要區別清楚。4、病理關於病理的內容很多,最基本最重要的是《金匱真言論》中「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藏府功能正常叫不病,不管哪裡來的邪氣,所有的病要發生首先要「以為經風」,外在因素要作用與人體藏府,首先要入藏府之經,要成經氣的一部分,感觸接觸五藏後,然後邪氣的性質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發病,這是藏府理論的第四個方面。關於中醫原理的藏府理論就是先談這四方面,藏府理論涉及的內容很廣泛,也是中醫的核心,這四個方面最為基本,還有很多內容,以後的學習中再去逐步的了解,藏府理論的基本面就是這四個方。關於藏府理論的基本狀況:臟腑是中醫理論的重要概念,臟腑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不僅貫穿於中醫基礎理論的全過程,也是臨床診治用藥的指導。臟腑理論研究的深入或突破,必將帶動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進而帶動整個中醫學科的發展。然而,目前的臟腑學說理論體系不僅存在著大量與中醫理論原旨相悖,違背歷史與邏輯的「約定俗成」的「定論」,而且在體系結構上也只是「縱向」對五臟六腑的功能進行平鋪直敘的論述,缺乏「橫向」對人體生理功能系統的描述和建構。由此而導致了當今的中醫大學生在學習了臟腑學說之後,難以建立起一個中醫學關於水谷傳化、水液代謝、呼吸氣化、營血循環、神志活動、生殖化育等方面是如何認識的「總畫面」。中醫關於藏府理論的認識還很不充分,這也是制約中醫發展的主要方便,自己的說不清楚,怎樣讓別人來認識清楚呢,對藏府理論說不清楚是因為認識不清楚,認識不清楚是因為對藏府最基本的意義認識不到位,就是「藏 :藏cang精氣,府:藏cang化物」。藏府理論的四個方面為啥要和其他的內容區分開呢,是因為這四方面是基本面,在其上引申出的藏府理論的應用很多,比如五臟應四時。五藏應四時都是藏府理論基本面的應用或者推演,因為肝藏的東方春天的精氣,所以肝應春,旺於春,同理其他幾藏,這些內容都是認識人的生理心理變化的理論基礎。肝喜歡條達主疏泄,這都可以認為是中醫藏府理論的基本內容,這都是可以是肝藏春天東方精氣的具體應用,春氣是升發的,是條達之氣,具有發陳的基本功用,所以肝主疏泄,五藏開竅實際上就是五藏內越於五竅,就是精氣的直接上注,它有個便捷的通道,五藏所主的病比如肝病以辛補之,以酸瀉之,就是順肝之性,都可以是藏府理論的推演和運用,掌握藏府理論的基本面,再學習了解它的應用,就可以把握住。藏府理論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核心的地位,談中醫都要談到藏府。藏基本的意義藏精氣,肝藏只是肝的一部分,肝除了肝藏之外,還有肝精肝氣,肝氣雖然是運行於肝藏肝經之中的氣,但是還有另外的含義。肝藏與肝精有什麼區別?從肝所具有的含義上講,肝臟、肝精、肝氣組合起來是肝,肝藏是肝的常設機構,肝經是肝的常設的渠道,肝氣是肝的日常活動,這樣的說法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不一定嚴密,這樣說的意思是為了說明肝不僅是指肝藏,反過來肝藏並不能代表肝。肝藏西醫說是器官,這是僅就它的形態結構而言,中醫所言的肝,廣義的就包括剛才三方面,肝藏的器官對中醫來說只是肝的一部分,器官和功能都是肝的一個組成部分,中醫不重視器官結構是有道理的,所以不重視結構,是因為結構是因為功能而存在的,如果沒有功能存在,它的結構也就不存在,結構的存在對功能同樣有反作用。學中醫就是學人之道,天之道,形而上謂之道,中醫講道,所以中醫不重視結構,不重視結構也有不足,相對於形下,這種不足就微不足道了,重視形而下的話,我們就不能對人有正確全面的理解,西醫對一些問題,從結構上去了解,結構上認識的很細,卻不知其所以然,更有些問題找不到結構上的變化,就無法認識問題。我們從形而上的方法認識人生理病理的變化是不完備的,我們不能通過形而上的方法,把所有的問題都認識清楚,但是形而上的方法,仍然是我們認識人的生理病理過程的主要方法,必要時結合形而下的方法,了解結構上變化,我們不排除形而下的認識方法,但是不能偏重到形而下的方法。學習藏府理論要避免這種傾向,把五臟僅僅對應於相應的器官,而忽略了五臟藏精氣應天氣更基本更廣泛的內容。作者: 素靈 時間: 2008/8/26 20:08中醫原理之臟腑理論(20080822)中醫的藏府的概念和人身之根臟腑理論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對臟腑理論的理解和應用存在許多問題。現在從形氣的角度來看臟腑理論,我們對中醫臟腑理論理解有偏差根源在於對形氣的理解不到位、不充分。中醫的臟腑不是從形上來談的,通常說的五臟肝心脾肺腎是不是就是指西醫所說的那五個臟器呢?中醫的五臟包含的遠不止這些臟器形態結構,中醫的五髒的形態結構不是最重要的,中醫是講道的,就要從形而上的角度來認識理解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如何理解呢?這涉及到世界觀、方法論和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如何從形上的認識方法去看待人的生命過程?雖然『形而上為道』這話說起來容易,我們在學習時難免落於形,這也是學習中醫時面臨的境遇。要做到從形上的角度來認識生命首先要能夠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感觀,道家一再強調的實際上就是要超越感觀,要把事物歸到無的狀態,『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要想看到事物的奧妙就要歸無,怎麼歸無呢?把事物理解成混元一氣,有點接近無的狀態,就是歸到太極的狀態。中醫的藏府實際上是從無的狀態,即太極的狀態去看的,而不是從有形的物體結構上去看的,也不是從局部來看的。比如說肝,不是從肝的側面著眼,而是從整體去看肝,氣和而有形,木氣匯合成肝,肝不僅是藏器的器官,而是一種氣的運行方式,這樣對肝的理解就接近於中醫的肝了,亦可換一個說法,人身無處不有肝,這個說法是完全成立的,人身的每個細胞都有生髮之氣,故每個細胞都有肝。那麼人身無處不有肝與肝藏是什麼關係呢?肝藏可以理解成肝氣的大本營,這意思可以比方為:肝藏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體生命活動需要有肝氣、木氣這樣基本的運行方式。如辦公司,需要有廠房、設備等有形的東西,這些有形的東西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生意可做,如果沒生意,這些有形的東西就會消失,這樣的道理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普遍道理,形因為他的氣而存在,結構是因為運行方式而存,運動方式不存在,與之相聯繫的那個結構那個形就不存在了,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中醫的藏府,才能接近中醫藏府的本義。這裡主要指五藏,因為對五藏的認識一直是中醫現在面臨的困惑,中醫說肝不是肝藏,又說是肝藏,那什麼時候是何時不是呢?肝藏其實是肝氣存在的結構表現,且肝藏是人的肝系統中的一個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肝精。中醫的精到底指的什麼?中醫的精更主要的含義是看不見的,而我們可以理解為肝的一種運行規則,精可以理解成程序,只要人體肝氣的活動是按照遵循木氣的運行規則的話,肝精就是充足的、正常的,如果肝氣的運行違背了木氣的規則,那麼肝精就受傷了,就要出問題,所以對中醫五藏的理解我們要充分的從氣運行方式的角度去理解,否則,嘴中說出來的是中醫的說法,但是腦子裡的印象與中醫不相關,這就是現在的中醫不稱其為中醫的很重要方面,其他幾藏可類推。中醫的五藏zang就是五藏cang,中醫的六府就是倉庫,是以管道的形式存在的,腑傳化物而不藏,為何腑都是管道形式而非口袋形式?因為生命都是要不停運動的,『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因此府不可能是口袋形式的。中醫更多關注的是生氣通天,人的生氣都要與天地相通,這是中醫認識的另一個點。人生命的根本,腎為先天之本是人身之根,這是一種根,人的生命還有一個根,就是根於天地之間,內經中稱之為「氣立」,神機氣立說明人有個根扎在天地之間,另一個根扎在人身之中,有相應的氣立就有相應的神機,這層意思希望大家給予足夠的重視。人與天地相參,天人相應不僅是一個說法,而是人與天地確實是統一體,甚至說是個整體,人的生命不局限在人的身體範圍內,不局限於六合之內,人的生命延續在天地之間的,『岐伯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如果人所生存的環境,六合之外的拿掉,生命1秒也不能繼續,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人的另一個根扎在天地之間。認識到這兩個根再來看五藏六府的生理病理過程就容易理解多了,第一根人身內的藏於腎的根會受到飲食、情志、勞作等影響,另一根天之間的那個根,就是要和於自然,違背自然則傷及此根,所以有「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這個說法並不是個比喻,天地確實是人的又一父母,有時比我們的身生父母更重要,所以中國傳統要敬天敬祖,實際是在敬自己,因為天地父母是人的根,一個是時間的根,一個是空間的根。氣立可理解成天地之氣不和諧,神機是自身不和諧,二者相互影響。[ 本帖最後由 素靈 於 2008/8/26 20:15 編輯 ] 作者: 素靈 時間: 2008/8/26 20:08中醫原理之臟腑理論(20080825)一、中醫所認識的生命過程今天講中醫所認識的生命運行的工作機制,藏府理論揭示的生命的工作機制,通常學中醫時一來就是陰陽五行五藏六府,這些東西讓我們對中醫感受不真切,如果對五藏六府所揭示的生命過程理解後,對此的理解都是真切的了。現在不是說原理,還是在做鋪墊,原理是從實際過程中提煉出來的,現在人對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有些隔膜,首先需要對中醫理論背後的現實過程做一些還原,先獲得真實、感性的認識,然後才能對理論有真切正確的理解和把握,這也是我們學習中醫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許多時候忽視了的問題。談任何實物都是有背景的有條件的,而我們學習中醫的時候,對中醫的背景和條件,整個中醫學界對此問題都是有所忽視的,也導致對中醫的許多非議,也使許多學中醫的摸不著頭緒,與自己隔了一段距離。中醫所認識的生命過程是什麼樣的呢?上次講了五藏六府的功能,說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構,結構不過是過程的一種體現,結構是過程的一個代理機構。有形的硬體不過是企業的有形的存在,而企業的生命在生意,而不在有形的存在。生命過程也一樣,我們的藏器是因功能而存在,功能不存在了,結構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非常明顯的事實就是人死了,但是結構還在,這個結構對生命來講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中醫在認識生命時不重視結構而重視過程,這是與西醫的最顯著區別。在中醫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近幾十年有一種說法,說中醫遺憾於沒有對結構有詳細清楚的認識,且還給出了些依據,就是說在中國的歷史上對解剖人體的禁止,使得對結構沒詳細認識,這樣的說法很膚淺,且與中醫精神相背離。中醫實際上就是從運動、從過程的角度認識生命,結構僅是過程的附屬物,如何從過程來認識生命呢?生命過程最突出的也是最根本的特徵就是生長收藏,生長收藏的說法是中醫的一個說法,按現在的說話就是一個生命周期有開始、壯大、衰弱、結束,這樣的一個生命周期是生命的根本特徵,與此相應的生命還有一個根本特徵就是『升降出入,無器不有』。中醫那麼理論、說法,說到底是在研究這兩個問題,中醫的問題就是圍繞這兩個生命的根本特徵展開,各種疾病也是在這兩方面出的問題。陰陽五行理論就是為了說明這樣兩個過程,五行是直接對生命周期的一種模擬,模擬的詞過於現代,實際上這個過程是個自然的存在,生命也是自然的產物。換個角度,我們認識生命把握生命過程都是從這兩個過程這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是生命周期生長壯老已,這是五行的時間演變,一個是升降出入,多用陰陽理論,包括兩元的陰陽,也包括三元的陰陽就是六氣。學習中醫學習藏府理論思維的重心不應該放在藏府理論的概念上,而應該放在真實的生命過程上,透過生命的真實過程再來看藏府理論,我們就能比較清楚的理解藏府理論是怎樣在揭示和把握生命過程,所謂『得意而忘言』,對生命過程在頭腦中有清晰的把握,那麼藏府理論換一個說法也是一樣。中醫所要揭示的生命過程是怎樣的呢?是生長收藏,從形式上來看是圓,藏了之後又要生,五行就是為了揭示這個圓,而五藏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的一種展現、一種具形,就是說五藏的形態不過是相應的生命過程的一種氣和而聚的形,生長收藏這樣的過程,或者說生長壯老已是時時刻刻存在的,身體的所有的活動,所有的生命過程,不管在生命的哪個一個地方哪個時刻,這樣的過程都是同時存在的。通常說肝旺於春,心旺於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容易給人一種印象:生在春天,長在夏天等,那麼夏生不生?,其實春夏秋冬都有生長收藏,但是春夏秋冬的生長收藏是不一樣。春天的生是做主的,而長收藏是從屬的,同理夏天長做主,其他從屬,這樣的關係大家要認真去體會。春天不可能只有生,否則生命過程是殘缺的、就不是圓,但是在春天生是主導的,長收藏都是為生服務的。只有在生命過程的圓中這個生才是持續的,在春天長是為生服務,收藏也是為生服務,這樣的生才是持續不斷的,才能欣欣向榮。人生無處不有肝,同理其他幾行。在學習中醫時,我們頭腦里總是有一個圓,說一藏其他四藏都要同時存在,這樣說肝才是肝。如果是說某藏時,腦子裡只有這一藏那就不是這一藏。中醫所認識的生命過程從生命周期的角度說是圓,該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有大有小,有整體的圓,也有局部的圓。中醫所認識的生命過程,除了生命周期的側面外,還有升降出入,『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這很容易理解,要把他作為一種方法論存在頭腦中。探討任何問題時頭腦中都要有這兩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去看待生命,那就具有中醫的思維,否則即便運用的都是中醫的辭彙,但是理解的思考的運用的都還不是中醫。中醫所認識的生命的工作機制實際上也很簡單,但簡單中包含有博大精深的中醫的知識體系,也正因為中醫所認識的生命的運行機制是簡單的,才能把生命過程的複雜性充分的揭示出來,所謂『大道至簡』,為何簡單的反而能構造出複雜的生命呢?實際上就是天地之道,所謂『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二、舉例說明1、怎樣從生命過程來理解咳嗽過程是怎樣發生和進行的?咳嗽從升降出入來理解,無非是兩方便,一是升太過,一個是升不及,降不及也會出現咳嗽,降不及的更多的是出現喘。咳嗽是呼吸過程的病理現象,之所以出現咳嗽是因為呼吸的氣機受阻了,氣不能正常宣發,宣發實際上含有升也含有降的過程,不過這個降只是在升上去的高點的一個輕微的降,主要是升,升發受阻,升的力量向上衝擊就會產生咳嗽。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升太過,升發的通路容納不了那麼大的流量,發生郁阻產生咳嗽。對咳嗽的理解假設,有一個咳嗽是因為宣發受阻,接下來分析在哪個層面受阻,常見的是表不開的阻,表不開涉及手太陰肺就會出現咳嗽,常用的就是小青龍(兼寒水),兼熱的麻杏石甘。升太過的咳嗽常發生於肝咳,就是肝氣上逆肺。舉這樣的例子來說明我們分析問題首先從生命過程的基本面考慮,就能會落到實處。2、失眠怎樣發生進行的?失眠的問題相對比較複雜,即涉及升降出入又涉及生長收藏,具體病例中某一方面會佔主導地位。陰不斂陽的狀態是怎麼發生的呢,雖然陰不足,更多的問題出在收藏,但是並不僅僅是收藏的問題,也有生長的問題,所謂『比冬之寒,為夏之熱』,生長充分,才能收藏足,這都是相互關聯的。這樣的一個生長收藏過程的問題,如何調整,改變呢?從臨床角度說,首先氣要歸於和平,氣和平後生長收藏都能夠正常進行,哪怕功能水平低些,但是在正常狀態下能逐步加強。其次讓患者注意保養,就是順四時(含每天的四時),這就是順應生長收藏這樣一種生命過程的調整方式。一劑葯兩劑葯就把疾病徹底治癒不是很合理,生命過程是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病是生命過程失常的表現,即使恢復正常了,還會失常,病癒後永不複發不是基本面,中醫的基本的原則應該是順應自然,能使自身和自然保持很好的和諧狀態,自身內部也是很好的和諧狀態,就是最佳狀態。作者: 揭諦 時間: 2008/9/2 17:33 標題: 補充圖片志一老師講到生命的發展規律時說:生命是圓周式的螺旋運動,我覺得這張圖片對老師這句話是較好的詮釋,不僅是因為它的形狀,還因為它內在的含義。[ 本帖最後由 揭諦 於 2008/9/2 17:59 編輯 ]

圖片附件: [補充圖片] 未命名.jpg (2008/9/2 17:45, 30.85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0http://ngotcm.com/forum/attachment.php?aid=26856


推薦閱讀: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三十二)
鴨脾壞死漿膜炎用什麼葯治療效果好
中醫藥大學婦科內部協定方 院密級|傳統中醫
中醫男
一刻艾-對症下灸丨跟腱炎的艾灸療法

TAG:中醫 | 錄音 | 文字 | 整理 | 原理 | 民間 | 語音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