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歌墨舞的中國書法(連載7)——秦篆刻石
秦篆刻石——「刻此樂石,以著經紀」
《書法》(中國國粹藝術讀本)
倪文東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8年9月出版發行
7.秦篆刻石——「刻此樂石,以著經紀」
(1) 秦篆刻石的知識及作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帝國——秦王朝。秦王朝統治的時間並不長,但在書法發展史上,卻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影響。秦代書法對以前的漢字形體作了科學的總結,在認真繼承前代書法的基礎上,創造了新書體——秦篆,把書法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並孕育了隸書時代的到來。
秦統一後,實行了「車同軌、書同文」等各種制度,制定了統一的書體,這是中國文字史和中國書法史上第一次用行政手段,進行的文字改革,對以後文字的規範統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秦代文字統一的過程中,也湧現出了我國書法史上有名傳世的書法家——李斯、趙高及胡毋敬。尤其是秦丞相李斯,以其精湛的書藝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篆書遺迹。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奴隸社會制度進行了改革。為了強化封建統治,除了統一貨幣、度量衡外,又統一了全國的車軌和文字。在文字改革方面,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等人的建議,「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丞相李斯作《倉頡篇》,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自大篆,稍加省改,即所謂小篆,推廣至全國。這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字改革。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中肯定地指出:「秦始皇統一文字是有意識地進一步人為統一……秦始皇帝的『書同文字』是廢除了大量區域性的異體字,使文字更進一步整齊簡易化了。這是在文化上的一項大功績。」
把傳世的小篆(秦篆)和石鼓文相比較,就會發現,它們是何等的相似,所以石鼓文被稱為「秦系文字」,它是秦統一文字的基礎。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礎上改造、演變而成的,它比大篆更簡化、更線條化。字形縱長方整,行筆圓轉勻稱,結構統一定型,瘦勁圓勻,整齊美觀。有規律、求簡易、講美觀,這無疑是一個進步。小篆以其總結古文字的面貌的特點,在中國文字史和書法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秦小篆大多刻在鐵器、鐵板和石碣、石碑上。如秦始皇和秦二世時的度量衡器、符印、貨幣、兵器及詔版上的銘文。這些銘文偏重於實用,急就而成,在書藝上受金文影響較大,分行而不分格,書寫自由,大小參差,章法爛漫。最能代表秦篆書藝風格的是秦刻石,據《史記·始皇本記》記載,秦刻石有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會稽、嶧山六處七次刻石。《史記》錄有五篇文字。這些刻石是秦始皇及秦二世東行郡縣時,為了炫耀其文治武功而刻立的,相傳大都為丞相李斯所書。
秦詔版
秦始皇詔《銅橢量》銘文
《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巡登泰山而立。此碑明末出土,殘有29字,移置碧霞元君祠。清乾隆五年(1740年)毀於火。嘉慶二十年(1872年)蔣固培在玉女池得殘石兩塊,存10字,嵌置於東嶽廟。宣統二年,羅正鈞、俞慶瀾作亭護之,又損一字,存9字。刻石現存山東泰安東嶽廟(岱廟)。存世拓本以明代無錫安國所藏北宋拓本為最佳,存136字。此碑傳為李斯所書,篆法沉著凝重,古勁厚實,結字略寬。疏密勻稱,端莊威嚴,雍容樸厚。
泰山刻石拓片
《琅琊台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巡登琅琊台而立。此刻石原在山東諸城縣琅琊台,後移置山東博物館。1959年移置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此碑漫漶嚴重,兩面13行僅86字清晰。為秦刻石中最可信的一種。此碑篆法藏頭護尾,中鋒運行,婉轉周到,活潑多變,意趣天成。
《琅琊台刻石》北京大學藏
《嶧山刻石》,又稱《嶧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巡登嶧山而立,為秦始皇刻石之始。刻石原在山東鄒縣嶧山,久佚。唐《封演聞見記》載:「石為後魏太武帝推倒,邑人火焚。」唐代杜甫詩云:「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可見唐時即有摹刻本,今不傳。重摹刻本有七:即長安本、紹興本、浦江鄭氏本、應天府學本、青社本、蜀本、鄒縣本。其中以長安本為最好。長安本為宋人鄭文寶得其師徐鉉藏本,於宋代淳化四年(993)重刻於陝西西安,石今存西安碑林。楊守敬評此本「筆畫圓勁,古意畢臻」。此刻石雖為複製,但猶有斯篆遺意,筆道圓勁,字跡清晰,為習小篆之佳本。
李斯《嶧山碑》(宋刻本)
《會稽刻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巡行登會稽山而立,石久佚。元至正元年(1341),申屠駉以摹本重刻於浙江紹興學宮。清初尚完好,康熙年間被人磨平,世間拓本較少。乾隆五十五年(1790),紹興知府李享以元刻本舊拓為底囑錢泳再重刻。中華書局有影印本。
《碣石刻石》,秦始皇前215年登碣石山在碣石門的刻石,原石已佚。現存江蘇鎮江焦山的碣石刻石,系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錢泳尊福建巡撫王紹蘭所囑,以南唐徐鉉奉敕臨撫雙鉤本刻石。後人評此刻石:「筆意全仿嶧山,嶧山所無之字神趣索然,轉折極滯,氣度低劣,恐是錢泳輩寫本,而文與《史記》所載也多有不合。」
《之罘刻石》,為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東巡刻石,原石久佚。現存《汝帖》中有十餘字,無考。
(2) 李斯作篆
秦篆存世之作大部分出自李斯之手。李斯不僅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而且是總結六國文字、開創秦篆的文字學家,是中國書法史上有名傳世的第一位書法家。
李斯(?—公元前208年),秦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人。從荀卿學帝王術,入仕於秦,呂不韋任為客卿。上《諫逐客書》,為秦始皇所重用。秦始皇平定六國,統一天下,任李斯為丞相,遂協助秦始皇定郡縣制,統一度量衡、車軌、貨幣和文字等。秦始皇死後,李斯追隨趙高合謀篡改始皇詔書,廢太子扶蘇,立胡亥為秦二世皇帝。後為趙高誣陷,腰斬於咸陽,卒年70歲。
李斯畫像
李斯是秦代書法的開創者,是小篆書法的主要書寫者。傳為李斯所書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和《嶧山刻石》等,是秦篆的典型代表。其小篆用筆單純齊一,藏鋒逆入,圓起圓收,轉角處皆呈弧形,無外拓之筆鋒,結字對稱均衡,又強調在對稱中求變化,有一種圖案花紋似的裝飾美,符合黃金分割的法則,章法秩序井然,具有節奏韻律。
作為綜合眾長的新書體,「小篆」具有線條圓勻、結構對稱、字形縱長等眾多特點。為了使小篆書迅速而廣泛地應用於實際生活,服務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除了用行政力量來推行外,李斯等高官還親為表率、以身作則。李斯本人作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了《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了《博學篇》,並把這三本書規定為學童啟蒙的識字課本,作為推廣應用小篆書的標準。從此,小篆作為重要的書體通行於世。
李斯的書法在當時已很有名氣,受到了廣泛讚揚和肯定,秦代有名的碑碣、璽印上的字很多都出自他的手筆。李斯的書法作品以刻石為代表,這主要跟秦始皇有關。統一了六國的秦始皇好功名,喜歡登山游水,並刻石記功。他每到一處,都要丞相李斯撰寫頌文,書刻上石。我們從司馬遷的《史記》中可以知道秦代有泰山、琅琊山、之罘(fú)、碣石、會(kuài)稽、嶧山六處七塊刻石,並錄有五篇文字,這些刻石書寫都出自李斯之手。
作為我國書法史上有名傳世的第一位書法家,李斯得到了後世的廣泛認可,雖然他的書法真跡已不存世,但他改革漢字、整理小篆、結束春秋戰國以來文字異形的局面,為我國方塊漢字的形成和發展奠定重要基礎等諸多歷史功績,將千秋永存,並受後輩學人景仰。
(3)知識點:秦篆——統一規範之後的衰落
秦代的篆書由不統一到統一,由不規範到規範,建立了一整套標準和規矩,這是對文字發展和文字傳承的貢獻。但由於秦篆的過分規範和教條,亦同時宣告了自身的消亡,這便是規範之後的沒落。秦篆的走向成熟,走向規範,缺乏藝術性和個性化,也導致了篆書的消解。秦篆書的成熟是以小篆的體式完備為標誌的,《嶧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會稽刻石》等即是小篆成熟時期的代表作。這些規範、標準,狀如鐵線,形似玉箸,對稱均衡,穩定秀美的整體化一的作品,也正揭示出了小篆的標準化所處的尷尬境地,一種潛在的危機也隨至而來:即秦篆開始走向末路,同時宣告了一種新書體——隸書的到來。
推薦閱讀:
※「醜陋」30年了,中國人該如何反思
※法學界探討中國法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一點資訊】老祖宗留下的那些中國俗語!很珍貴快收藏
※中國真正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7
※盤古開天 女媧捏人 四大神獸 中國神話故事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