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第六十八講
06-13
普賢上師言教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 華智仁波切.記錄 堪布益西彭措.講授 6、難具暇滿 接著普賢上師的倚天長劍又來了,斬盡我們盲目樂觀、幻想的心。他說:「善觀自相續的話,僅十八暇滿也定難具足。縱有八暇,也難具足十滿。」你好好觀察自相續,僅僅十八暇滿也必定難以具足,何況三十四?縱然有八暇也難以具足十滿,這樣堵盡人的妄想,一定要在積聚前行的因素上用功。也就是,外前行十分重要,沒有經過外前行的思維、訓練、轉心,標準的暇滿不會出現。那麼多邪思妄想、追求世間的心,怎麼停息得下來?其中一個發作就落在非法因緣里,和邪師、邪友、邪法、邪輿論、邪享樂粘和在一起,一下子損失掉落下來。 這是對自我非常微細的一種療治。就像打蛇要打七寸,打到了必死無疑,這叫「死盡偷心」,它的厲害之處就在這裡。而且,真正讓你看到事實,看到緣起律,看到自身的狀況,這時候人就冷靜了。這裡說「定難具足」,我們一看馬上會發現自己不具足,那還囂張什麼?亂來什麼? 這麼說並不是貶低人、侮辱人,而是事實。後面說,具體來看的話,只是得人身,具諸根,生在中土,這是有可能具足。我們就以為自己得了暇滿,你看我不是個人嗎,諸根健全不是殘疾,處在中土經常能聽法,可以隨意享受各種法,我不是很幸福的人嗎?這樣評價的話,馬上把自己矇騙過去。如果不審視自心,看不到自身的缺陷,以及要怎樣勵力改過的話,人就活在自欺里,也不過虛度一生而已。 普賢上師不會饒過你的,這種小分別心的伎倆他看得清清楚楚,他直接抓出來當面對質,這樣就無話可說了。怎麼當面對質呢?針鋒相對地來吧。五自圓滿中前三個不談了,就看業不顛倒和信佛聖教具不具足?假使不怎麼信佛的聖教,認為佛說的那一套都是神話,虛無主義、遁世主義,不必修什麼出離,或者佛說的東西不符合現代等等,這就不是誠信佛的聖教。再說,自心在業顛倒的路上賓士不肯回頭,這樣哪裡有法緣呢?明明說了,一旦懷著貪心追求現世,那競爭、博斗、驕慢、失落、發狂、任性等等都要出來,這都是煩惱性的東西,絕大多數是非福業,要墮三惡趣的,但是很多人十分頑固,堅守自己的疆域,他的思想非常強,他的行為習性絕對不肯放。 普賢上師說,後兩個裡面一個不具足就只有四個。那因緣缺了怎麼去修法?怎麼會有修出世法的緣分?心完全顛倒了,一直在非法路上賓士,一步都沒踏在正法的道上,那在正法上會有進展嗎?緣起律是鐵律,自心在非法的高速公路上賓士,還能幻想在正法上一日千里嗎?還能幻想在正法的正因里有所進展、有所獲益嗎?不可能的,緣起上顛倒了。 再者,糾正緣起的顛倒有那麼容易嗎?這裡直接指出,業不顛倒是極難的。潛台詞就是:只有勵力地修外前行,把自心改正轉好,一分一分地看到自身的缺點、顛倒,真正慚愧、懺悔,有這些認識才可能回頭,而我們內心是那麼頑劣,稟性邪惡,在非法路上一奔到底,這樣哪裡能成?經過幾十年的邪熏,內在的見解、習性非常強,它不肯投降。如果沒在前行上一步一步地開展,沒有普賢上師的金剛犁在心底深處去挖,自己的心怎麼柔軟?怎麼隨順法道?怎麼依教奉行?不依教奉行,一點都改不過來,怎麼去轉業顛倒?前面一語指出業顛倒就是行為習性顛倒、行為機制顛倒,改正它等於粉碎掉自己、放棄掉自己。誰都護痛不願意改,連說一說都困難,何況真正想改? 這裡一語指到底,如果沒有經過外前行的修持,那當然沒有離世的心、出離的心,沒有放掉追求世間的心。那反問:你在幹什麼?心中的等起是什麼?緣起的走向是什麼?唯一或者絕大多數心力,都是求今生的享受和快樂。 「所作成為今生活計」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點古,很多人認為沒說我,其實,很好的感覺、很舒服,就叫「活」,也就是現世法的意思。我們包裝得很漂亮說:我要生活好,我作為一個人,需要享受現世的美好。我要有名譽、愛情、事業、價值,我要實現自我、緊跟潮流、與時俱進等等,一通的理由。把這些放在真理的審判台上檢驗,叫不叫今生的活計?每個人應當捫心自問。 這些的確是現世好的法,但是佛菩薩祖師們怎麼說的?現世的法空無實義。現世法包括什麼?不必迴避,就是現前你以為好的,壞的絕對不要。那好的是什麼?好的是快樂、樂受。什麼是快樂?飲食男女、聲色名利,各種現代化的享受嘛。什麼是樂受?就是這些花花綠綠、男男女女、娛樂刺激、影視大片、感官盛宴、瀟洒自在等等。活在感覺的泡沫里,或者想這樣那樣享受,不全是今生活計嗎? 「活」就是平常說的要活得快樂,誰也不想活得痛苦。「計」,就是心裡想種種辦法,認為我可以這樣子搞、那樣子搞。連衣服都要換很多,吃一頓飯都是飛禽游魚、生猛海鮮,什麼都可以享受,這不就是「活計」嗎?或者「計」就是整天打妄想,很有門路,很有招數,很有方法,很會營造,很能夠搞三搞四,很會表演,很會包裝自我,很會尋找感覺,一浪一浪的,一種一種的,什麼東西都想佔有。我是第一,我是最大,現世法最好,我什麼都能夠享受,我是有能力的,我什麼都做得出來。我瀟洒浪漫,我很有現代品味、情趣,很會享受生活等等。這一系列的「很會」,不就叫「活計」嗎?你想得來、做得來,而且很快能做到,不就是表示有能力嗎?人身的能力放在這方面,前途堪憂啊!什麼前途?就是不隨順緣起正道,不是勵力修善,為著長遠目標,為著出離、成佛來做的,僅僅是為了自我,為了現前極短淺的娛樂享受而去動腦筋、花招數,做各種營造、設計、實現,這一切全部叫做「今生活計」。 再者,我要創好大的事業,要有很高的學歷,要表現出現代高層人士的面目。這就是迷戀權、名、利,以及受尊重的程度。什麼叫名?好多的讚譽、表揚,我要光芒四射,名聲傳到極廣大範圍。怎麼是權?我要有自主支配的力量,在世出世間的領域裡成為強人、老大。很多人不管怎樣都想當老大。所謂實現自我,就是在現世舞台里盡情地表演,什麼都能抓,什麼都能有,什麼手段、捷徑都能搞,自我有通天大術,無所不能。像這樣,一切都是為了自我,是不是今世活計?外面當然表現得道貌岸然,外在的假相容易欺騙一大堆愚者,更多的是欺騙自己,時時都在欺騙。外在被稱為賢者、智者、好修行人、好師父、好居士等等,這就叫做假名。 這裡非常厲害,一再說到,被稱為賢者、智者等的人都一併打倒。為什麼要打擊掉?因為是假的,實際上是業行顛倒。剛才說了,只要抓住動機是什麼,走向是什麼,真正的心理目標、心理活動是什麼,就看得很清楚,都叫做業行顛倒。業是運行、造作的意思,講等起時說的很明確,在求今世法的路上走,就是根本性的業行顛倒,也是最粗的業行顛倒。其他方面,從細從廣從各方面去看,顛倒得一塌糊塗。人都在自欺當中,沉浸在被稱為賢者、智者等的虛假榮譽裡面。 這一條容易具足嗎?沒有經過外前行到量的修習,誰退了現世心?誰退了來世心?沒有退的話,真正入到出世間法道上了嗎?絲毫沒有啊。心的野馬不是一直在名利兩條道上馳騁嗎?這樣的業行難道不顛倒嗎?這個最初的問題沒解決,難道憑著外在的包裝、表演,各種形式上的做法,就解決了問題,變了心嗎?外面的包裝可以一百層、一千層、一萬層不斷地換,就像《聊齋》里的畫皮一樣,怎麼畫都可以,但裡面是個鬼。外面的包裝能改變內心嗎?能換掉心嗎?不行的。所以首先要修前行,要把心換掉,心不換掉,再怎麼做也是自欺而已。有理智的人會願意一直矇騙到底,矇騙到死,矇騙到惡趣嗎?想必不會這樣做,應當會猛醒、回頭,會知道前行的重要、修心的重要。 再來跟著普賢上師的指引,看一看五他圓滿我是否具足呢?這也要客觀地觀察,不能憑著假想。人了解緣起律後,冷靜地觀察自己是最重要的。雖然佛出世也說了法,聖教也住世,這三個條件具足,但要知道,自己沒有入聖教之門的話就只有這三個,這樣修得成法嗎?什麼是入聖教之門?我入了聖教之門嗎?這裡一語指明,「以看似的請法、聞法,不屬於入聖教之門。」很多人認為我入了佛門,我很好,不但入了佛門,我還入了很深的法門。但是,表面上的不算數,要看內心,表面上也要請法、聞法,但不是入聖教之門。 是否入聖教之門就看內心。有出離心嗎?有菩提心嗎?有堅定的皈依誓願嗎?這三個都沒有,表面上的誦經或者穿僧衣,做這個、念那個、修那個不一定是入聖教之門。也就是說,判斷標準只是這些方面,其他的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換言之,有出離心、菩提心、皈依的誓願等,那麼誦經、穿僧衣等是入聖教之門;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皈依的誓願等,即使看起來在誦經、穿僧衣,以及做以此代表的一切活動,也不是入聖教之門。這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入門。 不修好前行行嗎?外前行沒修好,出離心是沒有的;內前行的皈依和菩提心沒修好,後面兩個也是沒有的。外面看起來很像能不能充數?能不能在緣起上出現真實的開發點?肯定不是。理智的人都知道,外面裝的不是真的。就像過去溫州人賣的皮鞋是紙做的,不是真皮鞋,但是看起來很像,一般人發覺不了,穿了幾個月才漏餡。假皮鞋不是真皮鞋,它畢竟不是皮。像這樣,外在有好多看起來很像的樣子,這叫做影像,可以特別像,但是裡面沒這個內涵。緣起是聽假的還是聽真的呢?當然是聽真的。這才看到入教門都這麼難。 前行的標準,一開始就指出真實的是什麼,否則怎麼能完成即生成就的道呢?那只是空想而已,緣起的起點都沒有。阿底峽尊者說得很清楚,庫、鄂、種三位高手都摸不清,他們問:上師的教授很重要,那是不是歸納在住三律儀和三門精勤為善上呢?一般人認為肯定對,但是緣起的起點沒有的話,做這一切都毫無作用,所以尊者說一點利益沒有。什麼原因呢?緣起鐵律告訴我們,如果因沒有,果就沒有,起點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也沒有。所以說,如果心上沒有退掉世間八法,縱然有智、尊、講、修,也只是實現今世,來世的道一點也不出現。假使心不從輪迴中出離,怎麼樣住三律儀也仍然是做輪迴之因。沒有迴向菩提的話,三門為善也是以某些顛倒分別而消盡。像這樣,一語點中緣起的要害處,沒有它就沒有後面的一切。就像燈的開關沒打開,哪裡有一點點亮?忙其他都是黑暗中的所作。這就非常清楚了,這些都是針針見血的話。 前面講到他圓滿入教門時,直接辨別什麼是外圍的,什麼是真實的。所謂的外圍就是求世間,有救怖畏法和求福報法,當代的學佛人多數落在這裡面,跑不出去的。為什麼呢?畢竟沒有修過前行,沒在心上發展過。心上是不可能拔苗助長,不可能憑著想像就逾越的,不是一分一分積聚因緣,一步一步發展,明確真相道路,轉變心態,會無因就變成高尚的修行人嗎?從前都是吃喝玩樂、追名逐利、任性妄為,會忽然變成一個少欲知足、不求輪迴、念念求解脫的人嗎?出離心能從天而降嗎?不可能!這樣忽略過去,十年、二十年,十生、一百生,出離心就出來了嗎?那不成了無因現果嗎?所以這是躲不過去、避不過去的,一定要從這裡經過,否則心靈無法成長。 譬如一個人從小到大沒經過良好的教育,難道他到了五十歲就忽然懂事了?那時更是生牛皮一樣,不肯屈服,習性越來越堅固,難以調化。很多人由於沒在道上成長,活得再久、做得再多,還是老習氣,還是那股牛脾氣、顛倒心,還是肆意妄為,有幾個人改了呢?像這樣,世間善心都這麼難,何況深遠的出世間求解脫心?連現世長遠一點的事都想不到,為別人都想不到,真正大義都不曉得辨別,就能念念求解脫嗎?這是經過修心才能發展的,需要思維才能突破的,需要觀念上轉動才可能有心態和行為上的一點變化。所以,不經過前行,妄想逾越,是極大的錯誤。這裡普賢上師一語道破,貌似的、表面化的、裝樣子的都不算數,不屬於入聖教之門。 很多人說:我的緣分很好啊,現在我是真實的、很好的緣分。 你內在沒有緣分還說什麼呢? 什麼叫入聖教之門?這裡普賢上師說了三個標準,自己要去檢查有沒有。沒有怎麼叫入門?心根本沒進去就叫入門嗎?那麼是什麼標準呢?首先,真正掌握到解脫道的開端,需要的是了解輪迴中的一切全無實義的無偽出離心。 輪迴是多麼大的範圍,現在縮小到地球,縮小到繽紛多彩、輝煌耀眼的現世舞台,你認為這上面的一切全無實義嗎?你認為現代的思想、享樂、成功全無實義嗎?如果這一點都想不到,怎麼看破輪迴中的一切呢?如果看到完全沒有實義,還願意去干、去爭取嗎?比如了解面前的午餐是假的,自己還會希求嗎?知道它是欺誑的,實際沒有,還會去吃嗎?或者忙一項工作,最後得到的收穫是零,還願意去做嗎?誰有智慧真正見到它無實義都會放下的,不會再做那種無意義的事。或者進一步認識到,它不但沒利益還有毒,面前色香味俱全的美餐,讓人一看就垂涎三尺,蠢蠢欲動,但裡面有劇毒,當看到這一點時還會吃嗎?會不舍離嗎?再者,如果面前有一個嬌嬈嫵媚的美女,一旦看到她是厲鬼,還會抱她嗎?還想擁有她嗎?當然智者馬上就要放掉。 出離心的因是了解輪迴中的一切全無實義,這一點了解了嗎?沒有透過對佛的經教一步一步地觀察、認識,能一下子就了解嗎?難道有天眼?難道像難陀一樣被佛帶到地獄裡看過?看過了當然毛骨悚然、心驚膽戰,不願意再干,如果沒看過一定要學習經教。沒有一層一層地了解、觀察,審慎地抉擇未來的前途,觀念、心態、走向就轉了嗎?那種無始以來積累的極濃厚追求心就放下了嗎?不要說其他,就連頭髮也放不下。每天在頭髮上花好幾個小時,染成這樣梳成那樣。再說,身上的衣服放了嗎?吃穿放了嗎?享受放了嗎?電視放了嗎?網路放了嗎?感情放了嗎?財富放了嗎?地位放了嗎?名譽放了嗎?自我的爭取放了嗎?營造氛圍、製造活動,搞很多現世法的花樣,放掉了嗎?一個也放不了。這些是根深蒂固的,是情絲纏綿處,是妄想根深處,是絞盡心汁營造處,是幻夢所在處。如果這些放掉了,就意味著一切現世法都粉碎掉了,過去的那個「我」全部打碎了。 人不願意放掉這些,死死地抓著,心裡的執拗性難以化解。不通過前行,誰能幹得掉它?內在有那麼頑固的顛倒機制,時時按照它的指令行駛,怎麼不走在非法的路上?怎麼不是業行顛倒呢?由業行顛倒,哪裡會出現一點真實的果利?哪裡能出現真實的大義?那只是妄想而已,絲毫不會出現。到了臨終怎麼不感覺自欺?怎麼不感覺自己這一世做得很荒唐、很顛倒?怎麼不受良心的譴責?怎麼不悔恨?要像這樣冷靜地觀察到。 再者,出離心都沒有,無偽的菩提心能一下子從天而降,從心裡蹦出嗎?能一下子搖身一變成為菩薩嗎?這也是要通過修心才能發展的。憑著表面的樣子,就能真正打開大乘之門,一下子超越聲聞緣覺嗎?好像一下子通過一個捷徑,念兩下已經成了菩薩,他們修百千萬劫都不如我一剎那。當然真正合到了是這個道理,但是心裡有那麼多的顛倒機制,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還不是自私自利、一毛不拔、不願吃虧、不願服務,只想自己嗎?從前到後只有一個我,連身邊的親人需要關懷、幫助,或者付出一分都不肯的話,真的有好廣大的利他心,三界六道所有眾生都看成母親那樣,像阿底峽尊者一樣,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懷嗎?這是要通過修心發展的,需要把人的自我打破,把狹隘自私的心理全部拿掉,最後才出現菩薩的情懷,心裡裝得下一切眾生,出現念念想眾生、什麼都要為眾生的心。這不是靠表面化、吹噓、偽飾來實現的。像這樣,沒有無偽的出離心,沒有無偽的菩提心,真的入了大乘之門嗎? 再者降到最低,對三寶的勝解信有嗎?縱遇命難也不退失的誓願有嗎?那麼好了,我們很明白,如果連皈依都沒有,根本不算入聖教之門。阿底峽尊者一語道破,內外道的區分在於皈依。光憑一本皈依證就是皈依了嗎?憑簡單地說兩句就已經皈依了嗎?皈依是很難的,不通過前行,不是真正對於法道生信,對於導師生信,對於僧侶生信,皈依的誓願是很難出現的。它跟現代的自我主義,不願臣服、不願崇尚真實法道的心完全相反,所以這是很困難的一處。尤其經過現代思想——自由、尊我等的觀念邪熏過的人、被洗了腦的人,真正轉向皈依有很大難度。但不是沒可能,經過長期在自心上努力,好好思維,好好去接受佛的教化,發現自己的顛倒,還是可以入到皈依裡面。 為什麼說它難?因為我們從小隻信自己,而且接受的科學主義太多,不相信救世主,不相信一種救護力量,對此充滿懷疑。而且誓願力發不出來,真正一心跟一個人走是很難的,因為自我太大了,放不下,既然放不下,就發不出全分的心力。再者,佛是什麼,法是什麼,僧是什麼,法道是什麼?十分陌生。心裡熟悉的是原子、分子、量子場,很熟悉各種哲學家、政治家、思想家、影視明星,崇尚的是現代主義,當然就困難了。 法道要求全心地皈依,是不言其餘而皈依的,心裡唯一定好了這個誓願,一直跟到底。這樣,要瓦解掉多少跟皈依相反的現代的觀念系統、崇拜系統、運行系統?皈依是一個斷然決然的原則,凡是跟法道相違的通通不要,唯一以聖法為道路。那麼我們有什麼?我們貶低聖法,尊崇世間學說,認為那是落伍的、古代的、不適合現代潮流,寧可舍法道也要追求現代邪道。我們對於現代的思想權威、學術領袖、新奇學說等有很大的驚嘆、崇拜,但是對於諸佛的聖教,看到那個字是土的、死的,不覺得有多麼珍貴,這就是受的邪熏太深所導致的。難道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套,跟隨導師走到底嗎?難道念念依法而行,真的成了噶當行者,心依於法、法依於貧嗎?不是這樣啊。 所以,一定要透過前行一步一步地教育,就像母親教頑劣幼稚的小孩一樣,而且他要肯聽,一點一點去糾正、轉變,才可能換一個觀念,換一種想法。邪的東西摧掉了以後,正的心力才能一點點發出來,最終發展到誓願。人的正氣起來了,觀念起來了,心起來了,才能轉入法道。此前,僅僅憑著表面上的誦經或者穿僧衣不算入聖教門。這裡是針對出家眾來說,當時的說法對象有所不同。就今天來說可以再廣一點,也就是包括居士在內,不僅僅以表面上念這個、修這個、做那個,或者穿這種服裝,拿這種證件,擁有這種榮譽等等,來決定入了聖教之門。總之外表不算數,唯一看內心,它是決定性的因素。內心有的話,外表沒有,也是入聖教之門;內心沒有的話,外表有,也不是入聖教之門。決定的就是內心,外面的東西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要這樣了解。 這樣證成以後就知道,我們首先要觀察,自己是不是具暇滿或者說修法條件?我們要上真理的大道、上出世間的道,自心這輛車該怎麼組裝,怎麼把握方向?首先要觀察這個,而不是盲目行駛。如果沒有走在法道上,還在盲目行駛,那不是越走越遠,越走越邪嗎?智者上道以前,必須觀察自己這輛車一切完備嗎?方向、道路都正了嗎?這是最重要的。如果還不行,缺哪個重要零件,就應當想方設法做出那個零件,裝配上去。沒有這些,想僥倖偷巧地上路是很盲目、很危險的,到中途會出問題。即使能上一段路,中間也一定崩潰,車毀人亡或者癱瘓不前。所以首先要這樣強調,否則盲目衝動,自己假想一套是不會成功的。這樣看起來,在五他滿中,入聖教之門就要打問號,這也要通過前行四退心法來發展。 有些人說:這不是亂來嗎?我們現在修第一步暇滿,怎麼竄到四個? 這是一種綜合性的教法,可以先這樣學,你有一分,但是必須通過四個外前行退心法,當它一步步發展的時候,前行也會上的,暇滿也會上的,是要這樣,不要簡單地直線式理解。我們盡量努力地往後面去修,懂一分就轉一分、變一分,這是最主要的,其他的爭論沒有多大必要。有病要趕緊吃藥,重點不在別的地方。 像這樣,我們要按照普賢上師的引導,把握住最後一句話,「正確了知此等暇滿自性之後,勤作觀察極為重要。」首先如實無誤地了解三十四種暇滿的自性,有了認知,才知道觀察的地方;沒有前面,連觀察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去觀察呢?只有很廣地方方面面給你點透,一點點指明,你才有觀察的空間。最近講了暇滿以後,真心聽受的人都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他這回發現面好大,方方面面看到有好多事情,好多需要關注的地方、需要檢點的地方,之後才開始有了觀察的機緣,否則連觀察的機緣都不現。 我們要如實無誤地了解暇滿自性。這裡說的是事實,不是隨便說的,也不是恐嚇人、貶低人,一切都是如實的,沒有錯誤。而且一路是通過正理來說的。如果是以某人、某種輿論,或者人多勢眾、強行鎮壓等的方式讓你屈服,那當然允許你不服氣,但是這是公平的,是用道理說的,而且是正確的,所以應當相信。每一次都是拿正理出來,都是「故、故、故」,這樣就知道它是無誤的認識。 認識以後就要反觀自己,經過觀察才知道該怎麼走,哪裡有缺陷,怎麼補足,怎麼趣入,所以這極端重要。如果沒有養成這種順法的心、具德相的心,願意隨法道去的正直心,那下面的修法都無法開展。因為處處都要粉碎你,而自我是很自尊的,它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聽一個人,不可能放掉自己,這一點也特別重要。 7、當前要做什麼 這樣才知道,在草率入法的影像以前,必須先對自己具不具足三十四個暇滿自性好好地觀察。當前要做的就是兩個方面:如果具足就修歡喜心,然後發起珍惜心:這次得了這麼難得的暇滿,無論如何不能讓它空過,要修一分真實的法。這樣不斷地思維,使自心唯一納入法道,而不在名利的路上走,耗失暇滿。另一個面向,假使不具足,那是不是就失望、放棄呢?也不是,作為理智的人,應當想方設法對於具足的方便發起精進力,無論如何要把它搞好、讓它具足,這樣才有希望。 總之,一切時處都要提起心力來,精勤地觀察是否具足暇滿,以及怎樣推動自心趣入到如理的道上,這是十分重要的。 思考題 1、什麼是「今生活計」?如理觀察:自己是否業行顛倒? 2、怎樣判斷自己是否入聖教門?為什麼真實入門極其困難? 3、我們當前要做什麼? 小提示 回復 dym 或 大圓滿 可查看所有堪布益西彭措《普賢上師言教—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講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四加行觀修引導
※21種學科大類引導考生如何根據興趣選專業
※引導學生「深度」閱讀的策略
※文殊口授(三)——菩提道次第引導文
※文殊口授(二)——菩提道次第引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