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中國實際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央行副行長:中國實際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星島環球網 www.stnn.cc 2010-07-30.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資料圖)  

  中國外匯管理局官方網站今日刊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接受《中國改革》執行總編輯胡舒立採訪的訪談內容,其中主要論及《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最佳選擇》。訪談全文如下。

  對話人:

  易綱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局長

  胡舒立 《中國改革》執行總編輯

  1995年3月,我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春假期間回國,在林毅夫家的一個晚宴上,第一次見到易綱。那年,他37歲,年前剛放棄美國印地安納大學終身教職回國,和毅夫一起發起成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那時見到的他就和現在一樣,甚至面容亦無太大改變,他誠懇而坦率,謙虛而沉穩,更像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中國學者。比起具有傳奇色彩的毅夫,易綱的經歷看去也並不很曲折。不過,以我當時有限的識見就能明白,「易綱不易」。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國人在美國好學校讀書,能拿到經濟學博士,繼而進入大學終身教職序列,再拿到終身教職,是非常艱難也令人稱羨的成功。就是這個易綱,他拿到了又放棄了,回國再開始,何等的決斷和志向。以他的從容平和,看似平常,其中必有一番不與人道的人生波瀾,波盡而平罷了。

  此後,易綱離開教職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先當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後來到貨幣政策司當司長,最後逐步升至行長助理,再當副行長,去年7月以副行長身份,同時擔任了外匯管理局局長。15年來,我們常有交談,我也常讀他的文章,聽他的演講,看到易綱在走一條原來可能並沒有設想過的道路,但也感覺,央行官員、後來是央行高官的易綱,還是那個易綱教授。

  今年7月,在北京金融街人民銀行辦公樓9層他的辦公室里,我們圍著一個長條桌交談。人稍多,桌子有點擠,談話主角易綱自己居然就坐在桌子的一角。

  這位52歲的央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如今應當是世界金融界矚目的人物了。不過,他還是平靜、平和、平常,學者易綱。

  最終目標與時間表

  胡舒立: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在2005年匯改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機繼續推進匯改?如何評價迄今為止匯改取得的成果?

  易綱: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際上,這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前的最好選擇。為什麼說這是中國的最佳選擇呢?對匯率制度的改革,實際上從1994年就開始啟動了。1994年1月1日匯率並軌,隨後,整個外匯市場就建立起來了。從1994年到1996年,人民幣是雙向浮動的,升值了約5%,美元兌人民幣從大約8.71元,到了8.28元。後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後,泰銖和韓元大幅貶值。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所以,從1997年一直到2005年,8.28元基本沒有動。這並不是說我們放棄了這個理念,相反,我們堅持這個理念,依然認為這樣一種有管理的浮動貨幣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匯率機制,但是,這裡面存在慣性、或說「路徑依賴」。實事求是地說,這件事情還是比較艱難的。結果,到了2005年7月21日,匯改重新啟動,這就有了2005年到2008年這三年的浮動。

  這期間,人民幣實際上是雙向浮動的,而且跟一籃子貨幣的走向是相符合的。但是,2008年,又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開始是「次貸危機」,爾後貝爾斯登破產,2008年的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閉更把金融危機推向高潮。從那以後,人民幣基本維持在6.83元上下窄幅波動的水平。一直到今年6月19日,我們又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

  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看出,這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機制。只不過因為危機或其他因素,才有了這麼多插曲。但是,這個方向是中國最好的選擇,這個方向我們應該堅持。

  胡舒立:那最終目標是什麼呢?

  易綱:我們的最終目標,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這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也就是1993年的秋天就已經決定了。

  胡舒立:那麼,人民幣可兌換和匯率之間應該是種什麼關係?是說它自由浮動以後才能夠自由兌換,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下也可自由兌換?

  易綱:這是一個比較富有理論色彩的問題。通常,可兌換的貨幣,其匯率是自由浮動的。

  在歷史上,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以後,35美元等於一盎司黃金,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主要貨幣再跟美元掛鉤,這實質上是一個固定匯率體系。但是,當布雷頓森林體系在20世紀70年代解體以後,主要國際貨幣與黃金脫鉤,固定匯率體系解體。從理論上說,可兌換貨幣應當是浮動匯率的貨幣。浮動匯率這一機制,本身就是可兌換貨幣的穩定器,正因為它浮動,才能保證它的「可兌換」。如果要永遠堅持35美元等於一盎司黃金,美元兌黃金的承諾實際上實現不了。而如果它是浮動的,它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的可兌換。

  還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香港等地實行的貨幣局制度,它是一種特殊的安排,放棄了貨幣政策。一個規模小並且完全開放的經濟體才能實施這種制度。但這些經濟體應該視為例外,不具有普遍性。一般的可兌換貨幣,其匯率機制應當是靈活的。一個比較發達的國家,或者一個比較成熟的新興市場國家,它最終應當選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自由流動。那麼,它不能夠堅持的是什麼呢?就是固定匯率。美國、歐元區就是這樣。美元和歐元波動較大,這是一種市場行為。

  胡舒立:那人民幣可兌換目標多長時間達到?有沒有時間表?

  易綱:在中國,可兌換還沒有一個官方時間表。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過,一般的國家,從經常項目可兌換到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時間,平均用時大概是7年到10年左右。中國是1996年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的。

  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是15年了,這已經長於國際上的平均值了。我們沒有時間表,但是,參考國際上的做法,人們可以對此事有一個大致判斷。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很大,發展又不平衡,這個問題就更加複雜,認識的統一上也更加困難。

  胡舒立:對於貨幣升值,我們都知道外部壓力比較明顯,而中國經濟自身對此也有需求。綜合而言,人民幣迄今不能浮動的壓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呢?

  易綱:一種貨幣,其匯率浮動真正起作用的是實際有效匯率。實際上,只有兩個渠道可使實際有效匯率發生變化。一個渠道就是名義匯率的調整。還有一個渠道是通過國內價格上升:有升值壓力,但可以不調名義匯率,通貨膨脹也可以起到調整實際有效匯率的作用。

  實際上,過去這十多年,面對這麼大的壓力,這兩個渠道中國都用了。我們既用了名義匯率的調整,同時,中國通過價格渠道做出的調整也很大。想想看,這些年房價漲了多少?

  胡舒立:現在,經過幾輪匯改,人民幣升值預期是不是已經減弱了?還需要繼續用通貨膨脹的方式來調嗎?

  易綱:應當說壓力已經減弱了很多,十年來,北京、上海的房價漲了多少?一般物價上漲了多少?這些漲價其實都是對匯率不均衡的調整。如果十年前拿美元換成人民幣並在中國買房,能賺多少?現在看來能賺的不多了。其他的資產也調得差不多了。這說明現在人民幣匯率其實離均衡水平,比十年以前已經近了很多。www.stnn.cc


推薦閱讀:

龍年七問之五:新興經濟體如何脫掉「通脹」外衣?

TAG:中國 | 經濟 | 世界 | 實際 | 經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