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師李可染最秀麗的山水!

大師李可染最秀麗的山水! 2015-03-03 書畫新風景

李可染《灕江勝境圖》

在山水畫方面,李可染主張「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

李可染作為紅色山水畫的泰斗,他的那些大山大水我們歷盡可數。今天書畫新風景不談他的七副《萬山紅遍》,也不談他的《長征》、《韶山》,更不談他的《北國風光》和《雄關漫道·蒼山如海》。而只談他的「秀」,談談這位大師最秀麗的山水。而這,可能最是能體現大師筆墨和心緒的一道靚麗風景,因為最平靜處,可能是最需要膽魄的一處。

李可染《灕江紀游》1963年作

畫中群山序列,犬牙高低,參差交錯,隨水道曲折迂迴,層層推進,由近至遠。

山以濃墨重色寫成,塊面厚實穩重,有如盆景假山般一座座布置於畫面中。水道穿插,留白形成水面,靠山邊緣以淡墨暈染出倒影,從深濃墨色過渡到留白,色調明暗變化平衡了畫面厚重的體積感,取得視覺上協調的效果。

可染先生在題識中說,這幅畫的構圖是運用傳統「以大觀小法」,也就是消減遠近透視大小差別,人為地擴展境界,將灕江山水的奇秀蘊籍,不同角度山勢的深遠高遠,用藝術家的「心游」共冶一爐。所謂「人在灕江邊上,終不得見此景也。」藝術家以無限的自由描繪的不是眼中之景,而是心中之境。

李可染《陽朔一景》1963年作

此幅《陽朔一景》創作於1963年,與同時期的同題材作品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布局上的新意。

群山疊嶂下,山腳的房屋與來往的行人,給山增添了一份親和力,就在如此細密的地方,房屋、亭台、山門井然有序;十來只小船穿行於山水間,增加了畫面的韻律感,而左側綿延的水面又使畫面有了無限的延伸空間。對「黑」與「白」的巧妙運用,是「李家山水」一絕:黑的濃烈與白的透亮,同樣是那樣的熱情,那樣的澎湃!

李可染《灕江勝景》1964年作

1950年代是李可染寫生的高峰期,1959年,李可染的寫生作品主要以桂林為題材,共二十餘幅,畫家本人的創作在此後也進入「采一煉十」的階段,開始對寫生作品提煉加工。

奇秀的灕江山水,萬山重疊,江水如碧,可是從任何一個角度取景,都各有玗限,與畫家的意象總有差別。

於是,畫家「以傳統以大觀小法寫之」,減弱焦點透視造成前大後小的視覺效果,俯仰周覽,生成獨特的意境。「餘三游灕江,覺江山雖勝,然構圖不易,茲以傳統以大觀小法寫之,人在灕江邊上,終不能見此景也。」

這段題跋多次見於李可染的灕江題材畫作中,畫家對自己新創作的欣喜與自信也流露無遺,此幅1964年的《灕江勝景》便是在這種情境下產生的一幅山水城作,與其它同類題材相比,此作少些往後畫作的熟練程式,而筆墨生動清新,空間變幻虛實巧妙,足稱翹楚。

李可染《花果山》1973年作

與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等講究傳統筆墨、追求古意的山水畫大師相比,李可染的山水畫無疑更具有時代感,在山水畫語言的探索創新上更顯「當代性」。他獨創的「李家山水」構圖飽滿,筆墨凝重,氣勢博大,並巧妙吸收借鑒了西畫的明暗處理,富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形成了「黑、滿、重、亮」的嶄新山水畫圖式,將中國山水畫的變革向前推了一大步,被喻為近代中國山水畫「劃時代的里程碑」。

此幅《花果山》創作於1973年,畫面是紅與黑的色彩基調,前景紅色的林木與遠景黑色的山巒形成強烈的對比,在視覺上是一種衝突,這種衝突也使畫面更具有震撼力。

兩座饅頭狀的圓潤山峰一前一後,以墨色濃淡區分出空間距離,山以沒骨法寫之,大片水墨渲染出飽滿的山體,但是其中又透氣,有層次。

山腳下散布著白牆黑瓦的民居。前面是大片水域,兩隻漁船行走在水面上。從畫面前方左右斜伸出的樹枝向畫面中心匯聚,打通了山與水的界限。枝幹以濃墨寫成,樹葉以乾濕、濃淡不等的紅色染出,既有層次,又混成一片。整幅畫面使人感受到一種濃墨與重色並置產生的強烈效果。

李可染《蜀山春雨》(231萬元,2006年5月北京榮寶)

李可染的山水畫在70年代前後風格丕變,其山水形象氣勢撼人,而又樸實近人,尤以設色濃烈、用墨沉厚而著稱,故而別開生面,有「李家山水」之譽。

此幅《蜀山春雨圖》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之作,畫面飽滿,巨峰高聳,氣勢博大,墨色淋漓,有高山仰止之感。全圖以積墨層層積染,用筆老辣厚重,蜀山的濕潤與桃花的紅艷相得益彰,同時又吸收西洋繪畫對光影描繪的優長,形成迥異時流的自家氣派。可作白居易《憶江南》「日出山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絕妙註解。

李可染《灕江勝景》1973年作(1650萬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

這幅畫的構圖是運用傳統「以大觀小法」,也就是減弱遠近透視大小差別,人為地擴展境界。

如果真的站在江邊,則看不到這麼多,這麼遠,船也不會這麼清楚。這是畫勝過照片的地方,自由。灕江山水的奇秀和變化無端的四時、照暮景色兼具山水畫高遠、平遠、深遠之美,特別宜於拓展為大幅創作,但在有自然物件轉化為畫中的藝術形象時,又有很大的難度。

置身清漓,眼中所見,無處不美,但在任何一個固定的角度取景,都會感到局限,與瀏觀所得到的心中印象相去很遠,李可染在此幅作品中寫到:「餘三游灕江,覺江山雖勝,然構圖不易,茲以傳統以大觀小法寫之。人在灕江邊上終不能見此景也。」

李可染《清漓勝境圖》1977年作(1030.4萬元,2007年6月北京翰海)

此幅《清漓勝境圖》是其畫灕江山水的代表作之一。青峰壁立千仞,參差錯落,列佈於灕江兩岸,山中林木蒼翠,掩映著村舍人家。

江中帆影點點,順流而下,駛向遠方,遠處群峰連綿不斷……好一幅如詩如畫的人間仙境。畫中黑白色塊分布之間留出的最明亮之處是穿越叢山由遠而近的灕江,江水的宛轉穿插將不同遠近的山體間隔開來也聯接起來,產生深度感和寓於清、秀、奇之中的雄渾博大之感。為群山所隔斷的面積懸殊的兩處水面,左右呼應,許多小帆船在江面上游戈著,使景物顯得更空靈更剔透。

這種畫面構成是李可染後期山水畫創作經常運用、不斷有所新創的表現手法。李可染的學生、美術史論家萬青力對這件作品的藝術成就有過很確切的評論:此圖嚴謹工整,結構爽朗。通幅相對來說,較其它類似的構圖墨色稍淡,所以見筆處清晰,線條輪廓分明,給人以清秀勁爽之感。房屋、船隻畫法,極為整齊精到。此圖堪稱是難得精品。

李可染《灕江雨中泛舟圖》

李可染《雨中灕江》1977年作

《雨中灕江》那雨中勝景的溫潤濕意撲面而來,遠山的迷濛,是以模糊的抽象形體簡率地表現出來,而竹樓、漁舟則以濃墨醒筆點出,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用筆的力度和用墨的韻味為了得到充分的展示,濕筆筆線的書法性隱含在其形象特徵背後,以使筆墨的獨立性凸現出來。畫題旨在「灕江」,不見一波,旨在「雨中」,不著一墨,但煙雨朦朧的感覺使灕江山水頓時躍然紙上。

李可染《水晶宮》

李可染的山水多以「積墨法」繪製而成,給人以墨瀋淋漓之感。其中尤以灕江風景入畫最多,那雋美的山色、美麗的湖光,可染先生用他靈動的筆法將它們一一描繪出來。

此幅作品應畫於二十世紀60年代前後,可染先生在畫中諸山均施以淡墨,以映襯灕江山水空濛之感,用留白法將湖光的清澈表現出來,使整個畫面顯得縹緲、虛幻,讓觀者猶如置身水晶宮中。其中那不可比擬的美帶給人無限的憧憬。

李可染《春雨江南》1962年作(231萬元,2005年5月北京榮寶)

《春雨江南》畫於1962年,這是李可染畫江南風景的代表作,描繪春雨中的江南景象,水墨淋漓,幽淡為宗,極盡渾厚華滋之致。

此件作品可以說是他另一幅代表作《杏花春雨江南》的姊妹畫作,清新生動、酣暢淋漓且又不失沉厚質樸。安靜清新的江南水鄉,綠色掩映下的小橋流水人家,一片迷濛雨霧、兩岸杏花芬芳,水乳交融的江南風景,早已讓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而在掩映了黑與白的色相中,李可染用高超的畫藝,妙手成春,令人敬仰。

李可染《樓台煙雨圖》1962年作

煙雨迷濛,光彩、亮快、亮點閃爍之間,一條長河,縱貫古城。此圖屋宇亭台,疏疏落落,神奇交錯。石橋、舟船,清晰可鑒。通道河流作為主要中軸,而那原本熙攘的街景,隱沒於暗影之中,消失蹤影。一切景觀,從「繁筆密體」脫出,向著「簡筆疏體」轉化。

李可染對中國的山水之美,園林之美,建築之美,京劇之美,以及詩詞歌賦、文論、音律典籍,從愛好到研究,從體驗到創作實踐,再到反覆探索,耗費了他一生的心血,對於其中所貫穿的中國人卓越超絕的審美意味「曲線美」的把握,自然是上乘的。這個曲線在墨瓦白牆屋宇的結構上,幾乎是不可信地簡單和自然,而在《樓台煙雨圖》中,欲精深而淋漓盡致地傳達出多少神韻!

李可染《清漓漁船圖》1962年作

李可染山水藝術在60年代初期達到成熟期,其藝術語言集中體現在渾厚深邃、靜穆靈動的美學表現中。此畫的創作時期正在此時,作者正好桂林寫生回來後作,把大自然的恬靜空靈體現的淋漓盡致,使觀者如臨其境。

縱觀此畫,靜中有動,山水、漁舟相映,田園詩般淡遠幽靜躍然紙上。桂林山水畫的題材是大師詳熟於心的典型,無論尺幅大小,大師總能將灕江的神韻描繪融匯在畫幅中,《清漓漁船圖》尺幅雖小,然在大師所有同類題材作品實為少見的精品。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1978年作

此作可老一改濃墨的習慣,以淡墨出之,江南初春的風景便明麗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使人想起「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項羽,也有別姬時兒女情長的一面。但這畢竟是李家的山水,用筆的樸厚、生拙、粗重還是打上了個性痕迹,畫作因之秀而朴,清而厚,使它在眾多的江南風光山水畫中獨具面目。

李可染《清漓帆影圖》1979年作

李可染《灕江邊上》1979年作

《灕江邊上》是灕江畫面的一處截景。此幅較之其他同題材作品更為大膽之處是於畫面右側作大量看似留白的灕江水景,與左側濃墨色塊形成強烈對比,將山體的深度感和博大感置於畫面之外,而氣勢則滲入畫面之中,十分獨到。眾多小帆船在江面上游弋,景物顯得更為空靈和剔透。

李可染《翠溪人家》1986年作

此幅《翠溪人家》圖軸創作於1986年,這個時期是「李派山水」風格的成熟期。李可染的山水畫風格,看似從一九七二年忽然走進成熟,其實則不然,這是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對藝術長期探索、實踐的結果,雖然李可染曾在文革中被剝奪了畫筆達六年之久,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在藝術上的成功,這位大器晚成的藝術家,最終將新中國山水畫推入另一個高潮。

緩緩打開捲軸,浮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厚重而又光亮的人間美景,畫面中瀰漫的清蒼之氣,深厚而空靈。一抹雨水洗滌過的清香撲鼻而來,夾雜著濃濃濕氣,江南氣候的特點顯然已讓人知曉。畫面中央被一條悠遠的小溪分開,兩邊是潤翠的樹,數十戶人家,一帶著斗笠的行人徒步走在小橋上,畫意幽靜,水流潺潺,人緩緩行走,有動,有靜,不板不滯,宛如一曲清唱響徹林間……

李可染《山村飛瀑圖》

此畫描繪的是雨後山村飛瀑鳴泉的常見之景。畫家運用大片濕墨和淡墨,以潑墨和積墨為主表現山林,山坡上的民居和瀑布以留白表現,以墨與色的明暗變化交待出空間層次,使空間由遠及近逐步推進。

近景的樹木帶有一種逆光的效果,樹梢閃動著瑩綠的光暈。磚拱石橋是畫面唯一的暖色,橋下的黑色岩石和明亮的溪流又與遠處的山林瀑布相映,使畫面統一在深邃寧靜的意境中,彷彿能夠在空濛的深山中聽到泉水的叮咚聲。整幅既有氣勢,亦有情景,筆墨厚重而通透,當為精品之作。

李可染《煙江夕照圖》1987年作 (1540萬元,2005年)

《煙江夕照圖》,山骨水韻,達到力、勢、氣完美統一,筆墨間暗含書法風神。兼得漢碑之沉雄博大;魏晉之逸宕飛動,所謂「金鐵煙雲」是也。鑄就雄渾、堅實、凝重、幽冥的個性風範。

李可染《欲雨欲晴》1988年作(264萬元,2005年12月西泠秋拍)

李可染《密林煙樹》1988年作(448萬元,2008年)

1988年,是李可染巔峰時期的作品。,只見墨瀋淋漓氣象萬千,以濃淡深淺的墨色點染出空間感,殊為難得。

此幅畫構圖上最大的特徵是整體感很強,遠遠看去,他畫中的形象是連結在一起的,大面積的山峰、樹林往往統一在較暗的調子之中,較小面積則統一在灰色的調子之中,而最小的面積則統一在白色的調子之中(在多種的情況下,往往是流水飛瀑),造成整幅畫面調性深重,但黑、灰、白三種色調對比強烈,形成黑中透亮的效果。實際上他的這種處理,是參考林布蘭特油畫的明暗處理方法的。

李可染《雨後圖》1988年作

李可染《山水清音》1988年作

本幅所寫乃峨嵋山勝景之一的清音閣。一九五六年,可染先生將清音閣納入畫圖中,這應是他首次以此為畫題,該畫采局部特寫,焦點置於閣下的牛心石。

本幅寫於一九八八年端陽,題謂「昔年曾在此寫生」,即指一九五六年之行所作。其畫面豐富,布局十分嚴謹規整、樓閣、涼亭、上下兩道曲橋以至左右兩條流瀉的白練等環節均層層相扣,安排緊湊,位置經營互起呼應而有機地連接一體。

畫家在同年另幅題曰「余昔年游峨嵋,井崗、富春諸山,見萬木蔥蘢,不見土石,因創此密林煙樹畫法,前人未之見也。」注重整體效果,但又忽略局部細節的精微刻劃,畫中所顯正是橫雲嶺外千重樹,流水聲中一兩家之意境!

李可染的構圖嚴謹,重視大塊面關係的安排,形成了整體感強,以及黑、白、灰三種色調鮮明的特點;而且,他在塊面之中,追求透明、多層次,和豐富的筆觸所交織的紋理,即在每一基本色區之內,又包含著繁雜的色調對比變化。實際上,可染師是在追求油畫透明的畫法。

李可染《水邊人家》1988年作

這幅作品整個畫面的開合,其中包含著虛實、黑白關係的處理。黑白關係的成功處理,是李家山水的一個重要特點。可染師的作品在黑白關係上的處理微妙,富有彈性,在深厚之中,令人感到一種氤氳之氣在迴環周流,它以一種詩意的氛圍誘導觀眾進入繪畫的境界之中。

李可染《丹霞楓林》1963年作 (748萬元,2006年11月中國嘉德)

李可染《山頂梯田》

李可染《岩泉積翠》

李可染《桃花煙雨》1989年作

推薦閱讀:

這位藩王助朱棣奪天下,最終卻是一世凄涼,後裔出了個山水畫大師
山水田園詩(二)
寫意山水花鳥的的畫法
客廳怎麼掛字畫?山水國畫裝飾的四條建議!
國畫山水泰斗李可染《清漓風光圖》欣賞

TAG:大師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