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兒「賣到了」什麼價位?

QA&

為什麼現在農村結婚費用這麼貴?到底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

【男方是農村的,女方也是農村的,都沒有正式工作,但是農村現在的習俗就是漫天要價,動不動就幾十萬聘禮還要求男方買房買車,但是對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簡直是無法做到的,女方還經常以推後婚期作為要挾。這是普遍現象么?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萌到了

講一個親戚家的事吧。這家在農村,有四個閨女,一個兒子。沒錯,超生游擊隊;沒錯,兒子最小。沒錯,兒子嬌生慣養。兒子在讀技校的時候,換了好幾個女朋友。有一個懷孕了。父母歡天喜地,全然不顧兒子和那女孩都還不到十八歲,極力攛掇著他們生下來。

這女孩來自大城市,但父母離異,早就沒有完整的家庭了,父母各自再婚,又都再生育了。平時根本沒人管她。她覺得這家對她好,其他的她也沒考慮多少,懵懵懂懂就同意了。孩子生下來,是個男孩。

老兩口歡天喜地,張羅著辦婚禮,結婚證暫時拿不到,沒關係,先辦婚禮就好。其實是婚禮和百天一起辦了。孩子還不到一歲,女孩受不了農村的艱苦生活,帶著婚禮收到的禮金跑了。

老兩口急得不得了,兒子也急啊,偏偏孩子開口說話第一句就是叫媽媽。找也找了,求也求了,女孩就是不回來,她親媽還給她張羅相親。這家人也只好放棄。過了幾年,孩子大了,兒子也成年了,又張羅著要娶媳婦了。且慢,哪個年輕女孩願意當後媽?願意承擔別人的錯誤?老兩口想來想去,決定到市裡買房,好多點印象分。

沒錢咋辦?四個女兒是幹嘛的?老大給首付,老二包裝修,老三送家電,老四送傢具。剩下的債老兩口慢慢還。

就這樣兒子順利結婚了。重點來了,這家的買房壯舉在村裡造成了轟動,形成了一個新的婚俗:在市區買房。如果不買,嘿嘿,你是想單身一輩子咩?已婚的都為房子鬧,據說有幾對還因為這個離婚了。這家人的遭遇並非普遍現象,但這示範效應一出來,結婚的費用水漲船高了。

農村是熟人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特別好臉面。而且還吹不了牛,家境如何看看房子和傢具就知道得八九不離十了。大家還都喜歡攀比,一個新的高度一出現,大家立馬迎頭趕上。

此外,由於重男輕女加B超這種夢幻組合,農村男多女少,還有很多女孩嫁到城裡去。不多給點怎麼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惡膜的奶爸

常年有組織有預謀的謀殺女嬰導致現在國內男女比例大幅失調,大家在城市工作可能沒感覺,報紙都說3000萬光棍怎麼身邊的花花公子還一個個約?女孩子怎麼這麼多?

這三千萬光棍在哪?就主要在經濟欠發達地區

我自己親身感覺情況已經很嚴重了,跟我同齡的人中,幾乎見不到小姑娘,回村看看滿眼幾乎都是男丁

這就導致了農村的婚戀市場,女性佔據絕對的主導,一般一個女孩家庭背後,可能有六七個家庭的人來提親,這種情況毫不誇張

所以有人納悶有的農村姑娘粗手大腳長的不好看,性格惡劣懶惰她有什麼資格要求這麼高?這就是最大的資格

在我那裡想結婚,房車不算,光是下聘就得10萬到30萬,而農村收入不過人均兩千,嫌貴?對不起讓讓,排隊的人多了去

除此以外,因為某些現實原因和文化慣性,在農村女兒不需要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

這方面原因很多,一一說出來也沒多大意思,總之農村的女兒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不負責給父母養老送終,相應的女兒結婚爹媽也不負責給女兒買房買車提供經濟援助

網路俗語說養兒子是建設銀行,養女兒是招商銀行,意思養兒子賠錢,要出大筆彩禮和買房錢,而養女兒賺錢,可以收很多彩禮錢

問題在於,養兒子幫忙建設,換來的是父母晚年失去勞動能力的老有所養,不會孤苦伶仃,而養女兒則意味著晚年徹底失去了生活保障,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

通過女兒的婚姻收取大量錢財作為自己的晚年保障

尤其是在一些計劃生育執行比較好的地方,大部分人都千方百計生兒子,沒辦法只能生女兒的人是非常擔心晚年的,至於又有兒子又有女兒的人收彩禮更狠,為什麼?

女兒的彩禮錢用來給兒子下聘,買房買車,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這無關風俗,文化,陋習,只關乎利益,我們也根本沒有資格或者立場去批判

除了悲哀,我們什麼都做不了

@詹於

關於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娶了一個農村妻子而且沒有給一分錢的彩禮,在他們那裡的風俗上這是不太可能的。

其實這個問題說到底就是一個殘餘陋習的問題,無論找多少借口批多少遮羞布,都無法否定其陋習的本質,這並非什麼「為了女兒的地位」這種完全禁不起推敲的理由能解釋的。

農村的陋習是非常多的,每一個都可以找到一些貌似冠冕堂皇的借口來掩飾,但是最大的真實就是,他們這些借口聲稱所要保護的東西,往往是被踐踏得最慘的。

比如這個出嫁的女兒,往往嫁妝要得越高的地方,妻子的待遇越低,原因很簡單嘛——這個女人是我拿錢買來的,我憑什麼要對她好。不要以為男人都是傻子,即便是最初沒有這種想法的男人,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也難免會這樣想,畢竟那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或者他父母的血汗錢。

我見過很多農村,真的是發現越是窮,越是落後的地方,臭規矩越多。這些臭規矩往往是當地發展慢的原因之一。我們知道,原來窮的地方為了發展,往往需要大家更辛苦,更節省,用節省出來的那點錢更精打細算的去賺錢,只有這樣才能好好的發展。但是越窮的地方往往更多本質是懶惰、浪費的臭規矩。因為時間關係,原文這個例子沒有說清楚,補充一下。

我見過一個河南農民(男),自己連最基本的下麵條都不會,根本沒有生存的能力。他外出打工必須跟隨老鄉團,離開老鄉團無法生存。他的工作大概就是在建築工地出賣體力那種,工作累,收入低,還經常遇到拖欠工資等現象白辛苦一年。有一次他遇到一個機會,人家介紹他去當門衛,工作相對來說非常輕鬆了,收入還有保障,因為別人照顧,收入甚至比之前搬磚還高,但是他幹了不到1個月就不幹了,原因就是他吃不慣伙食。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河南以麵食為主,我們這裡雖然不是北方,但是到處都有賣小面的,出門就能買到,無論是自己下煮麵還是外出吃5元一份的小面,甚至連包子、饅頭、水餃等麵食都隨處能買到,至少比他在河南鄉下吃得好多了。

但是,因為他在老家養成的極度保守的生活習慣,連這麼點改變他都不願意去做(在他家鄉的規矩是男人不進廚房)。下麵條這樣的事情,很多小學生都能學會,對於這樣的人你能說什麼呢?形成對比的就是他們老鄉團的領隊,俗稱工頭,工頭會從每一個工人的工資中抽成,工頭絕對不會因為伙食這樣的小問題放棄賺錢的機會,工頭遇到問題願意自我改變,對自己不利的臭規矩工頭傾向於不遵守,所以工頭日子過得比他好,而他明明有了翻身的機會,卻只能安心被剝削。

然而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我原以為他之所以不會煮飯是因為在家不做事,但是有一天我見識了他的妻子才知道,這個在家帶著6個孩子的婦女,居然也沒有自我生存能力。她到了城市之後,連門都不敢出,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門反鎖——也就是把自己鎖在家中,然後她也不會煮飯……這種事情我自己都不相信,但是確實是事實。她在家鄉大抵是會做麵食的,但是貧窮的農村每年的菜式的差不多,到了城市,雖然菜品更加豐富,但是常年形成的保守觀讓他無所適從。她家鄉的規矩女人不能幹很多事情,所以面對城市中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讓她很沒有安全感,門都不敢出,在家也反鎖門。面對新鮮事物不願意改變,沉迷於老的那種禁錮的單一的生活。所以很快她就回河南去了。

結婚開口要天價彩禮否則沒面子,辦個壽宴要大擺十日流水席否則沒面子,男人每天在外喝小酒不管家裡事否則沒面子,修房子必須要修大房子否則沒面子,要多生孩子否則沒面子,老了必須跟大兒子過否則沒面子,不能隨便出門否則會帶來厄運,女人不能和陌生人說話,女人吃飯不能上桌,見到小孩必須給紅包否則沒面子,遇到節日或者喜事必須大操大辦連桌子上的菜樣都有固定規格無論有沒有人吃都要擺上否則沒面子,打麻將賭金很高否則沒面子,結婚要很離譜的鬧洞房……其實很多農村都有這樣的臭規矩,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地方的人變得靈活,他們擯棄了這些陋習,他們解除了禁錮,就像那些工頭一樣,他們慢慢變成了「上等人」,而越是頑固不化的地方,人們就被禁錮得越嚴,就越是確實新鮮空氣。所以說凡是要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改革。

@Nemo

這個現象並非現在才有,而是一直就有。

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女人一旦出嫁,那麼和娘家的關係就很淡了,既不需要拿錢貼娘家,也不需要為父母養老。那麼女方對男方的聘禮要求大致意思就是:我養女兒這麼些年來的花費,你們需要補給我們。這個過程看作補償也好,賣女兒也好,其實大致上是公平的。男方家多了一個勞力,那麼必然要給出補償。 女方父母會給女兒陪嫁,這筆陪嫁並不是貼補男方家庭的,而是給女人的私房錢,或者說壓箱底的錢,除非女方自願,否則男方是無法動用的。

這個聘禮 嫁妝的婚嫁習俗由於其合理性,所以一直存在到現在。

但是由於現代女性大多不需要依附夫家,並且還需要為娘家養老,所以從公平角度,這筆聘禮實際應該減少。而實際上確實也是如此,目前大部分人結婚已經不再給女方家高額的聘禮,或者給了聘禮而女方家以嫁妝的形式返回,這個時候嫁妝已經成為小家庭的共同財產,而非女方私人所有。

按題主說的 「農村現在的習俗就是漫天要價,動不動就幾十萬聘禮還要求男方買房買車「,這種情況,如果是普通人家,幾十萬為幾乎一輩子的收入,那麼按照公平原則,要麼返還嫁妝,要麼和古代一樣,不再管娘家父母生老病死。

總之,評判這個事情是否合理,需要從公平原則來考慮。違反公平原則的婚姻,要麼談不成,要麼雙方都痛苦。

以上內容轉載知乎

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

孜孜不倦地穿梭在知乎、豆瓣、果殼等各大知識社區的互聯網重度用戶,為您精選每日熱點問答與知識,最新最熱最精華,足不出戶就可以讓您觀一隅而窺全豹,讀一冊而品萬端。

推薦閱讀:

汪峰為什麼總是生女兒?
富養女兒,養的是心靈豐盈
杜月笙女兒再游蘇州,九旬老人的陳年舊事
不能保護女兒一輩子,就別把她養成「聖母」!
女兒漂亮的黃色公主裙(有簡單的說明和圖解) - Amy の 溫馨小屋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