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族簡史

回族簡史

回族概況

回族人口981.6805萬(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列全國各民族第四位。主要分布於寧夏、甘肅、青海、陝西、新疆、河南、山東、雲南、遼寧、安徽,北京等11個省市也有較多回族雜居,其他各省都有回族散居,呈大分散,小雜居。主要與漢族雜居。通用漢語漢文,信仰伊斯蘭教。

回族的形成有一個複雜的歷史過程。唐、宋時期阿拉伯、波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商人、使節、旅行家、傳教士等先後來華,被稱為「蕃客」、「蕃商」。他們沿著古絲綢之路和香料之路,從陸路和海路進入我國的西北和沿海城市。在長安、開封、廣州、泉州、揚州、杭州等城市落居。有的娶妻生子、安家落戶,久居不歸,成為華化的「土生蕃客」。他們是回回民族的先民。13世紀初,蒙古西征期間,一批批信奉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先後被蒙古征服者簽發或遷徒到中國駐軍屯牧,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傳教士、旅行家的身份散布全國各地,被稱為「回回」,是元代色目人中的一種。他們與唐宋時期來華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後裔,由於共同信仰伊斯蘭教,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又都遠居異國他鄉,經歷著共同的命運,逐漸形成共同的心理狀態和民族意識。在這一過程中,由於通婚和其他原因,維吾爾人、蒙古人和漢人等,也有一部分人融入回回人之中,經過長時期的共同生產、共同勞動生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約在元末明初形成了回回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伊斯蘭教的信仰教義、宗教功修、宗教倫理、教法規定等,對回族的世界觀、人生觀、善惡觀以及心理素質、行為規範的形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並經過世代相傳而成為回回民族的傳統。在婚喪嫁娶、飲食習慣、節日禮俗等方面無一不打上伊斯蘭教文化的烙印。在語言方面,回族早在明代就已通用了漢語,但沿襲下來的經堂語中所保留的阿拉伯、波斯語辭彙,至今仍在清真寺及回族聚居區普遍應用。回族人既有阿拉伯語經名,又有漢名漢姓,衣飾服裝也與漢族基本趨同。明末清初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互相結合,形成中國特色的伊斯蘭教,各地禮拜寺多以清凈、清修、凈覺、真教等為名,明代逐漸改稱為清真寺,伊斯蘭教稱為清真教。在江南出現了一批「回而兼儒」的學者,他們「以儒詮經」,編譯和撰寫出許多伊斯蘭學術文化著作。如王岱輿的《正教真詮》,馬注的《清真指南》,劉智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禮》等。這一時期為適應宗教發展的需要,先後在陝西、山東興起了由清真寺掌教招收「滿拉」傳習經典,以培養宗教繼承者的經堂教育。中國回族的伊斯蘭教主要是遜尼派,遵行哈乃斐教法學派教法。回族穆斯林原先都為「格迪目」(遵古)。明末清初由朝覲歸來者或阿拉伯伊斯蘭教傳教士來華者,在西北地區傳播了蘇非派學說,興起了「門宦」制度。同時伊赫瓦尼教派與漢學派「西道堂」興起,形成了三大派別與四大門宦(哲赫忍耶、尕德忍耶、虎夫耶、庫布忍耶)的新格局。

解放前,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沒有地位,經濟和文化發展緩慢。國民黨政府歧視少數民族,不僅無視回回的風俗習慣,而且根本不承認回族的存在。回回族只能稱回教徙,蔣介石操縱下的「國民大會」把回民稱作「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回族內部的軍閥、官僚和有宗教特權的教主,也加重對回民的剝削和奴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回民的風俗習慣受到尊重,回民較多的城鎮都設有回民飯館和回民食品供應網點。在回族職工、學生較多的單位,一般都設立回民食堂,未設回民食堂的則發給回民伙食補貼。每逢回民三大節日(聖紀、開齋節、古爾邦節),各地在物資供應上和慶祝活動都給予照顧。回民的土葬習俗受到尊重,各地多設有回民殯葬服務處,並撥出荒地、山地作為回民公墓。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回族中得到了全面貫徹。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回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根據回族聚居程度的不同,於1958年10月25日建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先後在甘肅省成立了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幾個回族自治縣和一些民族鄉。經過民族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包括廢除伊斯蘭教中的封建特權和壓迫剝削制度,回族人民的經濟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

族稱族源

回族、回民、回回、回回人,是回族人至今還沿用的稱呼,「回回」一詞使用的年代較為久遠。和很多民族一樣,因為年代的不同、語言甚至口音的差異,外部對回族以及其先民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如果不進行多方位了解,很容易得到片面的認識。本文將結合古今中外史書記載、民間大眾話語流傳等方面,對「回回」一詞的起源和所指群體做個較為全面的描述。

(一)、漢文史料中與「回回」相關的稱謂和演變過程說起「回回」需從隋唐時期的胡人、蕃客、胡商說起,當時的「胡」和「蕃」雖然從字面理解上範圍比較廣,但實際主要是指來自波斯和中亞地區的人群(可參見《太平廣記》等唐代的記載),這些胡人有僑居也有定居,定居所住的地方叫「蕃坊」,這就是回族習慣把聚居地稱為「回坊」的來由。僑居的則來往於絲綢之路和香料之路從事商業活動,從事經商的胡人蕃客,會選擇寒冷季節到來前趕回去,氣候轉暖時再回來。回族民間有說法認為,是當時漢語人群把從西域而來,風俗、語言、體貌大體一致的人稱為「回」,僅為「回去、回家」之意。國內史學界則多認為是「回回」是「回紇」、「回鶻」的異寫或音轉。唐代的在華胡人中,還有波斯和中亞小國的一些王族和平民,他們是為躲避阿拉伯人的侵略,逃亡而來。《四夷館考》中說到:「回回在西域,地與天方國鄰」。

元代之前,「回紇」、「回鶻」和「回回」,這三個詞在的漢語文獻中沒有明確的界限,幾乎是同義詞,在不同作者的漢文史籍中通常是交替混用,所指囊括了西域、漠北胡人直至中亞和波斯一帶人群。宋元時期,分布在中東部的回回(粟特、猶太、波斯等胡商成分較多)、回紇、回鶻被稱為回回人;分布在漠北一帶的部分回回、回紇、回鶻則往西遷移後,聯合當地一些民族形成了畏兀兒,還有的發展成為塔吉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哈薩克等西域民族。此際,回紇、回鶻這類稱謂在史書記載中基本消失,而「回回」和「畏兀爾」等稱謂明朗起來,在官方的詔諭和漢文記載中凡涉及到民族的一般為「蒙古、畏兀兒、回回、也里可溫、河西、契丹、女真、漢人」這類字樣。

自此(元代),「回回」在官方或漢語史籍中除了指已經定居在中國境內的回回人外,通常也指的是比「畏吾兒」更西的人群,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蔥嶺以西、黑海以東」——阿富汗、烏茲別克、塔吉克、伊朗、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亞塞拜然以及哈薩克、伊拉克、土耳其和高加索部分地區。宋元以至明清期間,除了明代的撒拉等族外,凡是從這一地區入華的商人、工匠、軍士、學者等大部分歸入到回回人里。歷史長河中,這一地帶分分合合,時而統一為一個國家,時而分裂為諸多小國,雖然不同國家不同族群在語言和文化的細部上存有差異,但整個文化面貌和人種上則大體一致,也都有禁食豬肉等古老的西域民族傳統;回回人沒有統一的信仰(祆教、景教、猶太教、摩尼教、薩滿教、佛教以及伊斯蘭教),但在多數外部人看來,這些宗教並同回族風俗表現出來後的形式大同小異。

花刺子模(元時回回國)武士裝束(烏孜別克斯坦和前蘇聯資料)

明代,「回回」和「色目人」在漢文記載中並用,如《大明律》有關律條正文下面的纂注中,通常有「色目即回回」的釋文。但也有使用「回輝」的現象,如呼和浩特清真寺清真寺內存有「洪武皇帝御制回輝教百字」碑。「杭郡重修禮拜寺記」也有「回輝氏」一語。明萬曆四十一年的北京牛街禮拜寺「敕賜禮拜寺記」碑中,回族自稱為「回回」,這是目前為止回族人以回回自稱的最早證據。當然,實際回回做為自稱的年代肯定比這要早的多,只是由於相關歷史文物、記載被毀壞和篡改掉了,也和各代封建統治者的文字獄有直接的關係。

回族一詞做為民族稱謂,目前有據可查的是出現在清乾隆時代。乾隆《重修肅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紀略」敘述哈密人口向肅州地方的遷徙時寫道:「哈密夷人於故明時徙居肅州衛東關鄉居住者三族。曰維吾兒族,其人與漢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與夷同;曰白面回回,則回族也。今皆男耕女織,為邊氓矣。士商營伍,咸有其人」。再往後的年代,「回族」做為民族稱謂使用越來越普遍,僅在官方記載中的例子就不勝牧舉。

(二)、蒙古語、波斯語、突厥語、阿拉伯語、俄語等西方語種對「回回」稱呼回回,是漢語、漢人主要對「蔥嶺以西、黑海以東」地帶人群的稱呼,在蒙古語中則另有叫法,蒙古語一般稱回回為Sarta』ul,漢語譯音為:撒兒塔兀勒(回回人的統稱),單指回回男性則用「撒兒塔黑台(Sartaqtai)」,若單指回回女性則用「撒兒塔黑臣(Sartaqcin)」。原文詞根Sart(撒兒塔)在中亞的各種語言中為「商人,或者與突厥人不同的波斯人」之意,此處的"波斯"不是當代狹義的伊朗,而是涵蓋了「東伊朗(火尋、粟特、怛羅斯、大宛、月氏、吐火羅等)」在內的廣大區域,自然也包括該區域內的猶太人、吉普塞人等。Sart在察合台文獻中意思為「不能聽懂突厥語的波斯人」。學界也有說法認為沙陀也是Sart的另一種稱謂方式。波斯語分為若干支系,主要有古波斯語、粟特語、普什圖語、花剌子模語、塔吉克語、猶太-波斯語、庫爾德語、于闐語、奧塞梯語、米底語等。

"蔥嶺以西、黑海以東"示意圖 圖中的"帕米爾"即"蔥嶺"

與撒兒塔兀勒(回回)一詞相對應的阿拉伯文則是a『jami,意為「非阿拉伯人的波斯人」。

《史集》是波斯伊兒汗國宰相拉施特主編的波斯文文獻,該文獻在國際史學界享有盛名,其中與蒙古文撒兒塔兀勒(回回)一詞互譯的是「tajik」,中國史學家將其譯為「大食」,很明顯tajik譯為塔吉克更為恰當。這裡的大食是經過幾番演變後的稱謂——大食最初是漢語稱呼阿拉伯人所用,當波斯被阿拉伯人侵佔後,波斯人也被稱做大食人;阿拉伯繼續侵佔中亞地區後,該地區的波斯語系民族和突厥人也變成了大食人。當然,此時的大食早已不是阿拉伯人的概念了。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漢文史書上記載的回族人物是大食,但實際卻是布哈拉、塔什干或馬什哈德人了。

回紇人、波斯人、普圖什人

17世紀後,回族在中亞地區被稱做Dungan (東干),這一稱謂起源於中亞突厥語言的諸民族,TUNGGAN這一名稱是由TURUP QALGHAN(站下來的,住下來的)或Dongel(意思是回來)演變而來,與古突厥語里的「豹子」發音近似,用漢語的理解就是「回族」。俄語也沿用了這一辭彙,用「Dungan」一詞做為回族稱謂,可以確認在1819年就已出現(1819年《西伯利亞通報》刊載的普季姆采夫在1811年從布赫塔爾敏斯基到伊寧市的遊記中);在英語、德語里1830年代也相繼出現。此後,「Dungan」在突厥、俄語、英語和其它西方語言中用來指代中國境內外的所有回族人。多數情況下是"Dungani"或"Tungani",有時也用"Dungens"或"Dungans"。

中國國內一些民族對回族也有不同的稱謂,如四川彝族稱回族為「Maja」(馬家,回族多姓馬有關);雲南的佤族、傣族稱回族為「Basi」(帕西,意為波斯。)

(三)、「回回」信仰狀況 從民國至今,通常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回族歷史方面的書籍中,幾乎無一例外地把回回等同於穆斯林,而且有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極力強調這一點。顯然這是巨大的錯誤,非常片面的理解,絲毫經不起推敲和檢驗,更不符合歷史。

大量史料記載和文物足以證明,隋唐時期從海或陸絲綢之路入華的蕃客、胡商、回紇、回鶻、回回,所信奉的主要是三夷教(拜火教、景教、摩尼教),其次還有佛教和猶太教,甚至還有薩滿教。當時的蕃坊或蕃巷內建立的是波斯寺、祆祠和大秦景教寺,並非伊斯蘭教寺院(傳言中的西安唐代清真大寺其實為明代所建)。而且唐政府也不準漢人信奉這些外來宗教,胡人也不對外傳教。國學大師王國維《讀史二十首》云:「南海商船來大食,西京祆寺建波斯。遠人盡有如歸樂,知是唐家全盛時。」《舊唐書?憲宗紀》載:「元和二年正月庚子,回紇請於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許之,此即今禮拜寺所由立也。」當然這一時期也有少數信仰伊斯蘭教的回回人,但有關史料顯示,這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回回人屬於什葉派和蘇菲派。

宋元時期,把歷代從波斯一帶入華猶太人稱為藍帽回回、術忽回回、青回回、真回回等,還有綠睛回回(阿速回回,多信奉景教)、啰哩回回(吉普塞回回,信仰比較複雜)、回回僧(摩尼教或佛教)、愛薛回回(信奉景教)等,僅從這些回回名稱中就可以證明「回回等同於伊斯蘭教徒」屬於誤傳了。此外,宋代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薩真人薩守堅,也是回回人。所有這些宗教的特點,在清末民初時期回族人使用的湯瓶牌中多有體現——

《大元馬政記》中記載:1265年,忽必烈在一份詔諭中說:「今擬黃河以南,自潼關以東,直至蘄縣地面內百姓、僧、道、秀才、也里可溫、答失蠻、畏吾兒、回回……應據官中無身役人等,並不得騎坐馬匹。」其中的「答失蠻」是波斯語Dānish-mand「有知識者」之意,各類漢語書籍史料中認為,「答失蠻」除了回回人名字中使用外,也是元代伊斯蘭教士的稱號。答失蠻屬於回回人群體,但皇帝詔諭中把「答失蠻」與「回回」並列起來,顯然,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宋代還有很多與回回僧人相關的文學作品,甚至還有以回回僧為名的詩作:

《回回僧》宋代 陳某

秋風響耳環,古怪聚人看。赤腳行霜地,腥身禮月壇。儋齋猶買肉,掛帛不遮寒。亦有西來意,相逢欲語難。

當時描寫回回人的文學作品中,多與僧、酒、識寶、鬼怪狐仙等有關,看不到有任何伊斯蘭教的痕迹。流傳在民間的戲曲和藝術中也是如此,如以回回人為題材的戲曲《賞黃花浪子回回》、《回回梨花院》、《丁香回回鬼風月》、《馬木黑噹噹》、《老回回探狐洞》、《舞回回》、秧歌劇目《鬧回回》、《《西域回回進寶》》等。

起源與隋唐或更早時期回回舞獅(五方獅子舞),在中國各地民間廣為流傳,至今仍把手持繡球引逗獅子的人,叫做「回回」、「胡人」、「達摩」等(《洛陽伽藍記》中記載達摩是西域波斯國人)。中國沒有獅子,國內的獅子形象皆從古波斯傳入,漢語中「獅子」一詞也是來源與吐火羅方言,可見舞獅子是由回回人傳入的。

流傳於山東冠縣民間的降獅舞有簡單的情節:講述一個回回,為了為民除害,手持靈芝草、倒心鉤和八卦陰陽旗,追蹤並降服兩頭歹獸的故事。

江西贛州一帶的席獅舞蹈由五人組成,三人分別負責舞獅頭、獅身和獅尾,外加兩人一前一後負責引獅、逗獅、開路等舞蹈表演,這兩人當地稱為「回回」。「回回」走在前面的戴著沙和尚的面具。

貴池儺舞《舞回回》有五種類型:胡人醉型,胡人舞方型,胡人舞獅型,胡人勇武型,還有一種為胡人獻寶型。

河南郾城繁榮舞獅,其中引舞的和尚又稱大頭回回;河南三門峽澠池獅隊表演時,有1至2人扮作武士持綵球逗引獅子活動,群眾稱武士為「回回」;江西信豐縣的犁獅舞蹈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中的逗獅人也叫「回回」。登封獅子舞中的回回是一副武士形象,由身手輕捷,跑跳靈活,武術基本功紮實者擔任,舞獅過程中要做多種難度的武術造型,並通過矯健的動作和響亮的口號與獅子交流感情,逗引獅子做出各種動作……

無論流傳在各地民間與回回有關的藝術,當前存在於哪些民族中,但表演的過程、人物、對白、唱詞都和歷史上真實回回人有關,一定程度反映出了當時回回人外在形象以及信仰等特點。

「回回」一詞轉變為與伊斯蘭、穆斯林有關,是明代以後的事情。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擔心明教的存在會對以後的統治構成威脅,因此下令,除國號外,一切與明教有牽連的事物全部更改,不準任何人提起,「為首者絞」。皇帝禁絕明教的同時,在回回人全面中推行另一種回回宗教——伊斯蘭教,當然,當時並沒有伊斯蘭教這樣的叫法,而是和明教、猶太教等統稱為回回教、回回教門(稱為「回教」則是民國以後)。鑒於皇命的不可違,各地掀起了一股回回人寺廟重修、改建之風,搗毀佛像、修改碑文……。雖不徹底,但過後已是面目全非。隨後,《回回館譯語》中也將「回回」翻譯為「母蘇里馬恩」,據說是波斯語對「穆斯林」一詞的讀音。顯然這種強搬硬套的官方譯法和當時統治者意願有直接的關係,遺憾的是回族大眾似乎並不認可這個稱呼,一直到到當代大多數回回人還是以教門人、回民、回族自稱,回族人生活中依然繼承著大量非伊斯蘭教,屬於本民族的古老傳統。

清代著名中國看世界的先驅學者梁廷枏在《耶穌教難入中國說》中,對回回的解釋為:「合觀諸說,則末尼本同回回,而回回本同景教…。」

著名史學家錢大昕、杭世俊等學者也直言景教、摩尼教屬於回回。(景教即大秦教;摩尼教也稱波斯摩尼教、末尼教,宋代也稱明教、明尊教等)

民國時期的回族阿訇哈德成著有《回回教與摩尼教》一書。

山西太原清真寺清光緒二年(1876)有碑刻載:「易思摩尼教門,新新不息而已。」北京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敕建回人禮拜寺碑記》亦載:「回紇自隋開皇時始入中國,至唐元和初偕摩民進貢,請置寺太原」。 丁謙著《蓬萊軒地理學叢書》提到:「以唐元和時,始進摩尼,當時未悉源流,因其來自回紇,遂以回回教稱之」。(現在已經清楚,摩尼源自波斯) 河南省南陽鎮平縣柳泉鋪清光緒十四年十月十四日的《增修清真寺碑序》載:「回教之有寺……方其奉朝請入中國,首建恆聖寺於羊城(即今廣州的懷聖光塔寺),繼修磨呢寺豫境,其後寺宇遍延天下,有謂清真寺者,有謂禮拜寺者,至今皆以清真為名焉」

在史書記載民間的應用中,類似回回與伊斯蘭教無關的事例舉不勝舉。因為先民來自西域,所以回回人歷來是個宗教性比較明顯的族群,但這種宗教性絕不僅僅是近代伊斯蘭教所能概括的,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對民眾宗教的的限制、打壓甚至禁絕,回回人不得不在吸收各種宗教的優點的同時,採用類似與借屍還魂的方式繼承本民族的文化。

(四)、總結概括1、「回回」中的「回」是族群稱呼,與任何宗教沒有關係。自古以來,回族人沒有統一的宗教和信仰方式。回族人崇尚「清、真、光明」,有禁食豬肉等源於古西域民族的古老傳統。2、回族先民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族群,但主要是在波斯中亞一帶聚散分合,整個文化面貌和人種上大體一致。3、是從西域通過種種機緣先後遷移到中國來的。外來民族融入中國社會,本土民族融入外來民族形成了中國回族。國外的回族是從中國遷移出去的。4、自隋唐一千多年來,回族和周圍各兄弟民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的命運和中國永遠聯繫在了一起。但民族血統和文化的偏重不同,這是保持各民族生命力和中國燦爛文化傳承的必要條件,是歷代回族家庭所注重的民族傳統。5、回族大分散小聚居,但彼此之間拐彎親戚多,回族諺語道:「老回回的親,甘草的根——越挖越深」、「回回的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各地回族是一家。

回族歷史

回族是中國土地上哺育成長起來的固有民族,在中國出現回族以前,世界上沒有這樣一個民族。但她不是由中國古代的某個氏族、部落的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民族,而基本上是由來自域內域外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為主,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種民族成分而逐漸形成的民族。因此,回族族源在種族、民族成分的構成上是中外土著和非土著的多元結合,而且多種來源的出現在時間上也是有先有後。回族是以中亞細亞各民族為主要族源,並以移民遷徙方式和商業交流活動在中國境內逐漸形成的一個統一的、保持伊斯蘭文化傳統的民族共同體。同時,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入和發展,對她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1.唐宋時期的穆斯林「 蕃客」

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在華僑居的穆斯林「 蕃客」。 唐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高度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之一。那時,西亞的阿拉伯人以伊斯蘭教為旗幟,曾建立了西瀕大西洋、東至中國西部邊睡的「大食國」(中國自唐朝以後對阿拉伯帝國的稱謂,系波斯文Tazi或Taziks的音譯,原為一部族的名稱)。中阿兩國一東一西,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保持著頻繁往來。據《舊唐書·西域傳》等接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國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譴使來華。中阿兩國正式締交後,大食使節和「貢使」來中國不斷,有時一年一次,有時一年兩次。見於我國史書記載者,唐代大食使臣來華次數達37次之多。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傳教士更是絡繹不絕。他們來華後,多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揚州、杭州,並深入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從事香料、象牙、珠寶藥材和犀角等類物品的販賣,並帶回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它商品。由於以經商為主,中國人稱他們為、「蕃商」和「胡商」等。大食國的各族人來華通商貿易,一般多在冬季歸國。但由於商業頻繁,有利可圖,加上唐宋政府鼓勵商業貿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國不歸,稱之為「 住唐」。這是當時中阿兩國友好往來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是早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遷居中國的原因所在。他們到中國後,娶妻生子,學習漢語,逐漸融入中國社會。同時,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區修建禮拜寺,並建有墓地,保持了獨特的文化個性。應該說,這一時期的「蕃客」還是屬於僑居的性質,也沒有被稱作「回回」,更沒有構成中國境內的一個民族。只是到了元代,由於大量回回人的東遷,他們才開始有了身分上的改變,而被稱為「 回回蕃客」、「南蕃回回」,成為回回民族來源的組成部分。

2.元時東遷的回回人

「回回」一詞最早在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和南宋彭大雅《黑韃事略》中出現,主要指蔥嶺東、西處於喀喇(哈拉)汗朝統治下的回紇(回鶻)人。回回和回紇、回鶻音近,應是後者的音轉或俗寫。其時,伊斯蘭教已由喀什噶爾向東南傳播到和田、葉爾羌、英吉沙爾等地。因此,回回原應包括有信仰伊斯蘭教回紇(回鶻)人在內的含義。12世紀30年代,喀喇(哈拉)汗朝亡於西遼,其居民大部分仍是穆斯林。13世紀初葉蒙古西征,西遼破滅。蔥嶺東喀什噶爾等地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紇(回鶻)人的後裔,同蔥嶺西的中亞及波斯;阿拉伯廣大地區不同民族的穆斯林,大批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東方來。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中國的西北、中原及江南、雲南等地區,被稱為回回人,成為元代色目人中的重要部分。後來,他們也以回回自稱,是形成回回民族的主要部分。

元代到明代前期,回回人中包含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紇(回鶻)人的後裔,他們同當時高昌及河西一帶仍信仰佛教的畏兀兒人相區別,明中葉以後,維吾爾族普遍接受伊斯蘭教信仰,而當維吾爾人遷到內地之後,自然地漸漸同化於回回之中。元、明以來,不少蒙古貴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蘭教信仰而逐漸同化於回回之中。明代哈密地區的哈剌灰人,原是蒙古人,正德(1 506~1521)以後由哈密遷到肅州,到萬曆年間已經「不食豬肉,與回回同俗」。另外,由於通婚的和政治的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原因,回回中不斷吸收了相當多的漢族成分。由於同樣原因也有不少回回逐漸同化於漢族之中。回族與維吾爾、蒙古、漢等族有著源遠流長的親緣關係。另外,回回族中還吸收有中國猶太人成份。猶太人遷居我國開封等地的時間,一般認為在北宋徽宗年間(1101一1125)。元代稱他們為「術忽回回」。由於他們信仰猶太教,不食豬肉,行割禮和每日禮拜等宗教習俗與回回有相似之處,加上舉行宗教儀式時所纏頭巾為青藍色,因而也被稱為「藍帽回回」或「青回回」。在長期發展中,有的逐漸融合於回回當中,有的自稱回回。

在元代,回回人泛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突厥語族各族人及西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回回人的東遷,是與當時中國北方蒙古汗國的興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重大政治、軍事和社會變動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南宋末年,蒙古汗國興起,在歸附蔥嶺東西的畏兀兒、哈刺魯諸族和攻滅西遼的基礎上,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對外西征,在近半個世紀內,征服了中亞和西亞廣大地區,包括蔥嶺以西、黑海以東和以南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個國家和民族。前面談到,蒙古西征中,每克一城一地都照例要括取工匠和俘掠婦孺為奴,並簽發徵調青壯年充軍。這樣,隨著每次戰爭的勝利,一批批中亞突厥語族的各族人和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作為戰俘而被遷徙到東方來,參加南下的戰爭。其中有被簽發的軍士、工匠和被俘掠的婦孺,也有一些學術人士和上層社會人士,總數大約在幾十萬之多。同時,由於蒙古西征,中西交通大開,自願而來的商人盛於空前。這些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著各自不同語言文字的伊斯蘭教信仰者,在「回回」這個共同名稱下,以駐軍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官吏、學者、掌教等不同社會身分,散處在黃河上下、長城內外以及大江南北各地。

在這個時期,回回的社會活動以戰爭和農耕占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前的近半個世紀內,入居回回的大多數被分別編入「諸道回回軍」或「西域親軍」,還有以族籍見稱的「 哈刺魯軍」、「 阿兒渾軍」,等等。他們從成吉思汗西徵結束時起,就不斷被簽發南下,參加滅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戰爭,轉戰各地。這時,戰爭在回回的社會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他們在不作戰的時候,也在鎮戍之地進行墾牧。這種「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的兵農合一的生活,使回回逐漸納入當地社會生活的行程,成為當地居民。

明清兩代,是回族遭遇磨難與形成主要聚居區的特殊時期。明朝及清代前期,官方大致以「回回教」統稱今回、維吾爾、東鄉、撒拉等民族。明初官方曾禁胡語、胡姓、胡服、胡飾,不許本類自相嫁娶等。在西北地區,繼元代安西王阿南達(一寫阿難答)「所部十五萬眾」皈信伊斯蘭教融入回族後,明代不斷有從西域遷徙而來的「歸附回回」被安置在陝甘、新疆各地,拓荒種地,至明末清初,「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系回庄」(乾隆四十五年陝西巡撫畢沅奏摺)。此時寧夏境內回族所居連片地區已有「平羅三十八堡、金靈五百餘寨」。在雲南、華北各地、運河兩岸,也正式形成許多回回聚居區。同時,隨著漢語化的過程,回族失去了其先民所使用的阿拉伯語、波斯語及突厥語,回族傳統文化特別是宗教文化的傳承一度出現了危機。於是,回族宗教界人士以陝西胡登洲為代表起而創辦經堂教育,以王岱輿等為代表興起漢文伊斯蘭教著作的編譯運動,力圖拯救。從而使回族的文化教育在明末清初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隨之由於清朝在法律、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對回族的嚴格限制與歧視、迫害,遏制了回族的發展。鴉片戰爭以來,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殖民侵略的加劇和國內封建主義的嚴重壓迫,清朝政府先後在回族內外挑起多起宗教糾紛與回漢仇殺事件,從而激起蘇四十三起義、田五起義、雲南回民起義、貴州回民起義、陝西回民起義、寧靈回民起義、河州回民起義、西寧回民起義、河湟回民起義等。

從唐代回回先民到新中國成立前,回族經濟一直處在封建經濟發展階段。回族分布的廣泛性,決定了回族社會經濟生活的多樣性,回族社會經濟類型,既有農業經濟,又有商業經濟,還有畜牧業經濟。商業經濟在歷史上是回族社會的最具特色的傳統經濟。元代以後,回族經濟的主要形態是農業經濟,而以農業為主又兼營畜牧業、家庭手工業與商業,在歷史上一直是回族家庭經濟的重要特色。由於回族是以外來人口為主體,以遷徙方式在中國大地上分散居住而形成的民族,初始時期佔有土地多為當時的荒漠曠土,回族農民往往能以勤苦耐勞的精神把這種土地開發為沃土,進行農業耕作。各地回族農民還為彌補農業收入的不足,利用耕余、農閑時間兼營畜牧業或屠宰、製革、榨油、運輸等家庭副業,這是回族農業經濟的突出特點。

回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愛國主義傳統的民族,「愛國屬於伊瑪尼(信仰)」的觀念根深蒂固。回族人民每當在中華民族危難之時,總是挺身而出,積極投入保家衛國、保衛邊疆的反侵略鬥爭中。1841年,由4200名陝甘綠營兵組成的固原營、寧夏營、西寧營奉命開赴浙江沿海抗英,參加了慈溪、乍浦、松江等戰役;1855年8月,甘肅籍回族礦工徐天堯、安玉賢等率領回漢族礦工五六百人,火燒沙俄設在新疆塔城的貿易圈,迫使侵略者逃出塔城,揭開了新疆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鬥爭的第一幕;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總兵馬福祿率領的西北回族、東鄉族組成的部隊,在天津廊坊地區重遏敵軍;在辛亥革命中,馬驥雲、沙金海以及漢口清真自治公益會、上海清真商團等回族人士或團體和廣大回族官兵與群眾,也在各地踴躍參加護國、護法運動,為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做出了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回回民族的愛國主義熱情空前高漲。在抗戰前沿,「北平回民抗敵守土後援會」在「七七事變」的戰火中成立,拉開了回族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序幕。日寇的鐵蹄踐踏到哪裡,哪裡就有回族抗日社團、抗日武裝建立。1938年,中國回教抗日救國協會在漢口成立,並在全國各地回族中相繼成立了地方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抗日宣傳救亡活動。以哈德成、達浦生、王靜齋、馬松亭「抗戰四大阿林」為代表的各地回族宗教界人士,或拒絕日寇威逼利誘,或赴中東、南洋穆斯林國家進行抗日外交宣傳,或率領穆斯林進行抗戰祈禱,或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支持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中,在國共兩黨的抗日武裝里湧現出了許多回族抗日民族英雄,他們中,有馬本齋母子、馬君圖母子,有率500回族健兒與日軍白刃相搏而獻身的回族營長安德磬等,還有無數為國捐軀的無名回族烈士,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歷次的革命鬥爭鍛煉了回族人民,他們一方面在清末「教育救國」、「科學救國」思潮的影響下,發起近現代回族新文化運動,一方面積極尋求民族解放的正確道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回族各階層人民積极參加,山東濟南回民組織 回族人民具有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光榮革命傳統。歷史上,回族人民曾多次參加反帝反封建鬥爭。如元末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明末的農民大起義。在太平天國革命期間,雲南和西北回民聯合當地各族人民發動的反清大起義和雲南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1855年,新疆塔城回族礦工聯合當地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抗沙俄貿易官員的鬥爭,趕走了侵略者。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回族將領左寶貴率部援朝抗日,堅守平壤城,激戰四晝夜,最後英勇殉職。五四運動中,一批回族愛國志士投入運動,馬駿、郭隆真、劉清揚等成為運動的領導成員,並和周恩來等發起組織了早期馬克思主義團體「覺悟社」,後來他們都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優秀黨員和領導人。在紅軍長征途中,不少回民踴躍參加紅軍,並在陝甘寧地區建立了回民騎兵師和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回民建立了數十支抗日武裝,其中以冀中回民支隊(馬本齋任司令員,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抗日英雄)、渤海回民支隊和陝甘寧回民騎兵團影響最大。解放戰爭時期,這些回民部隊被編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清末雲南回民起義: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運動橫掃中國,在其影響下,回民起義的烽火也遍及大江南北。其中,道光年間的雲南回民起義和同治年間的西北回民起義最為著名。咸豐六年(1856年)八月,著名回民起義領袖杜文秀,在雲南蒙化舉起了滇西回民起義的大旗,並在大理建立政權。堅持抗清16年,給清王朝在雲南的反動統治以極其沉重的打擊。同治年間,陝西、甘肅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回民起義,史稱西北回民起義。這次起義首先從陝西渭南、華縣、大荔一帶發起,迅速蔓延到關中,進而發展至寧夏、西寧、新疆。起義歷時16年(1862—1877年)之久,席捲了現在陝、甘、寧、青、新整個西北地區,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時間之久,在我國民族革命史上是空前的。

陝甘回民起義:1862至1873年(清同治元年至十二年)陝西、甘肅回民聯合當地各族掀起的反清起義。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和西南回苗彝各族起義,使清政府的統治陷入崩潰邊緣,陝甘地區的厘金、捐輸愈益加重,軍政吏治極端腐朽,官府歧視、侮辱回民,回民中早已孕育著強烈的不滿。1862年春,太平軍、捻軍聯合入陝,正值華州(今華縣)、渭南等處團練武裝因回漢糾紛而到處焚掠回民村莊,為了民族生存,渭河兩岸回民奮起自衛,同州(今大荔)、西安、鳳翔三府回民奮起響應,很快形成了以赫明堂、馬生彥、馬振和、白彥虎等人為首領的十八大營,與清軍及團練武裝拚死搏鬥,給敵人以重創。1864年,清將多隆阿以先撫後剿的欺騙手法擊破渭河兩岸堅固的回民堡寨,陝西回民軍被迫攜帶妻小退往陝甘邊境堅持自衛抗清。起義之初,陝西回民軍與太平軍、捻軍有過直接聯繫。1866年秋,西捻軍張宗禹部入陝,陝西回民聯同甘肅回民武裝及清軍潰勇乘勢東下,造成「捻回合勢」的西北反清高潮。太平天國失敗後,左宗棠率湘軍入陝,採取先捻後回、先陝後甘的各個擊破戰略。西捻軍在渭北平原遭鎮壓,陝西回民武裝再度退往甘肅。

陝西回民自衛抗清的怒潮迅速波及甘肅各地,形成金積堡、河州(今臨夏)等 回民抗清中心。

1862年秋,寧夏平遠所(今屬同心)回民馬兆元為反抗官府勒索發動起義,漢民也主動參加。不久馬兆元被回族上層誘殺,寧夏回民軍攻佔了寧夏府城(今銀川市)和靈州城(今靈武),世居金積堡的伊斯蘭教新教大阿訇馬化龍被推舉為抗清首領。1866年春,金積堡回民聯同陝西回民粉碎了清軍雷正綰、曹克忠部的進攻。同年年底,馬化龍、馬萬選等回民領袖接受清朝寧夏將軍穆圖善的招撫,而清軍卻對繳械獻城後的寧夏府城居民不分回漢大肆屠洗焚掠。1869年秋,清軍劉松山等部奉左宗棠之命,憑藉優勢兵力和洋槍洋炮,以追剿陝回為名進逼金積堡。金積四百多堡寨回民逐堡逐寨地殊死搏鬥,給清軍以重創。由於糧援俱絕,馬化龍親赴清營投降。馬化龍父子、親屬及起義者一千八百餘人被殺。

1871年秋,左宗棠進駐安定(今定西),湘軍數十營進逼河州,以馬占鰲阿訇為首領的回民軍沉著應戰。在河州外圍太子寺一帶搶築堅牆厚壘,配備數百名回族和東鄉族、撒拉族的優秀射手輪番狙擊,清軍傷亡慘重,潰不成軍,丟棄大量器械物資。馬占鰲鑒於敵我力量懸殊,前途未卜,乃力排眾議,乘勝求撫,換得左宗棠的信任。馬占鰲、馬悟真、馬海晏等被編入清軍馬隊。

1872年秋,以馬桂源、馬本源兄弟為首的青海回族、撒拉族武裝與白彥虎、崔偉等陝西回民等在西寧以東大峽小峽一帶並肩抗擊清軍的進攻。由於清軍進攻循化,西寧回族士紳動搖求和,起義軍腹背受敵,白彥虎北退大通又轉向河西,馬桂源兄弟退往循化,失敗被殺。

回族獵戶馬文祿從1865年起領導肅州(今酒泉)回民堅持自衛抗清,牽制了河西的清軍。1873年春,白彥虎由青海退到河西,曾與馬文祿協同拒守,由於清軍的 追擊,白彥虎被迫出關,馬文祿堅持到九月,援盡糧絕,被迫出降。左宗棠縱兵屠城,結束了甘肅地區最後一役。白彥虎退到新疆,曾與阿古柏建立聯繫,後在清軍的追擊下於1877年逃入俄國。

語言文字

  回族由於散居各地和封建王朝的壓迫,經過長期的發展,時至今日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漢語,但這並不能說回族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我們要尊重它的存在,像尊重這個民族一樣去尊重她的語言。

語言文字

  唐、宋時期,從波斯、中亞一代通過絲綢之路來華貿易的商人,把古波斯語為主的語言自然而然地帶到了中國。古波斯、阿富汗(大月氏)、歷史上中亞的昭武九姓胡、粟特人等多屬伊朗語系和文化範疇,歷史上的大秦、康居、大宛、史國、石國、吐火羅、米國、安國、大夏、何國、火尋、條支、安息等地其實都是不同時代對東西伊朗這一帶或區域內的稱謂,這些小國使用的多為粟特語,粟特語屬於古波斯語的東部方言,是東伊朗語的一種,文字則是在古波斯安息王朝官方文字阿拉美文草書基礎上根據粟特語發音特點創立的。波斯語分為若干支系,主要有古波斯語、粟特語、普什圖語、花剌子模語、塔吉克語、猶太-波斯語、庫爾德語、于闐語、奧塞梯語、米底語等。隋唐或更早時期,古波斯人和操波斯和粟特語的中亞胡人已深入黃河流域,並開始在大江南北經商、建立蕃房,「胡人之多,藁街充斥。」是回族比較早期的先民,僅唐代長安一城內就有四千餘戶。

古波斯的東部方言——粟特語碑文 粟特語是絲綢之路上最早的國際通商用語。

古波斯的東部方言——粟特文書信

  元代,由於成吉思汗西征,大批以花剌子模為主要成分的回回人隨之遷徙到中國來,花剌子模居民使用的花剌子模語也屬東伊朗語支,據《元史百官志》記載,當時朝廷專門設立了「回回國子學」、「回回國子監」這類學習研究回回語言文字的機構。徐霆的《黑韃事略》把當時元朝通行波斯文稱作「回回字」。《黑韃事略·疏證》中記載:「韃人本無字書,然今之所用,則有三種:行於韃人本國者,則只用小木,長三四寸,刻之四角……此小木,即古木契也。行於回回者,則用回回字,鎮海主之。回回字則有二十個字母,其餘只就偏旁上湊成。行於漢人、契丹、女真諸亡國者,只用漢字,移剌(耶律)楚材主之。」元人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也有關於回回字的記載:「回回字,其母凡二十有九。橫行而寫,自前向後,復歸於前。」陶宗儀不僅指出了字母數,而且明確說明了其書寫規則,此外,他還在書中載錄了這29個回回字母。當時還有一種叫做「亦思替非」的速寫文字,通常為回回財務會計人員所使用。

由於元代的開放政策,回回人不但講波斯語為主的語種,朝廷還為回族使用這些語言文字提供了有利條件。直到元末明初,雖然有一些政治、經濟、文化的上層回族人士,處於社交和仕進也學習漢語,但在整個回族內部主要還是使用波斯語。這一時期,在回族當中還出現了波斯文與漢文對照的各種公文、門牌、腰牌甚至通行證等。同時宋元時期的回回色目文人和官員,作為承上啟下者,他們一方面作為統治者的得力助手要把事情做好,一方面要同漢人搞好關係,對上對下,均要小心翼翼。在熟練掌握波斯語、蒙古語的同時,他們還要能以高難度的古漢語寫詩度曲與漢族精英交流。

中國元代的波斯文令牌(譯文:持此夜行)

明朝初期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據說皇帝曾下詔禁止胡服、胡姓、胡語,回族的語言被壓制,但波斯文在回族人生活中依然佔有重要地位。如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朝廷在這一年設立回回博士科。隨後永樂朱棣皇帝的「永樂之寶」玉璽,也是用漢、波斯、蒙古3種文字書寫。2005年6月28日在南京大學召開的,南京大學與邊疆研究所主辦並有多位伊朗學者參加的「古代和中古伊朗的歷史文化及中伊交往研討會」中,南京大學劉迎勝教授發表了題為「波斯語在中國——13至16世紀」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蒙元時期以波斯語為最重要的外交語言,用以與中亞、西亞乃至歐洲交往;提出直至明初波斯語依然是中國交通外邦最重要的外交語言,並舉出具體例證:如見於《永樂大典》記載的明初派使團出使埃及的資料中稱尼羅河為「盧地尼勒」,就是波斯語。著名回族航海家鄭和所率領的下西洋的艦隊外交語言也是波斯語,今天保存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國立博物館的石碑是用漢、波斯及泰朱爾三種文字刻寫,鄭和與回回通事(元代的回族翻譯官)所操語言亦為波斯語。明朝多次派往中亞的使團也使用波斯語,如波斯文的「明成祖致沙哈魯國王國書」,這份國書的中文簡本見於《明史·哈烈傳》,系由明成祖朝都指揮使白阿兒忻台(Bai arkintay)出使帖木兒汗國時所攜。其波斯文全譯本見於帖木爾朝史家哈肥子·阿卜魯的著作《歷史精華》,這份波斯文本國書含有許多用波斯語音譯的漢語辭彙,系中國境內的波斯語通事譯成,且具有漢文化背景。

明朝政府在15世紀建立的負責翻譯波斯語文的機構和學校——回回館。回回館始建於南京後遷往北京,到18世紀中葉大約存在了約340年之久,以明朝永樂年間的《回回館雜字》和《回回館譯語》中的波斯語漢字注音看,當時回回館中所教授的波斯語音與今天伊朗方言略有區別,更接近現在的塔吉克語和阿富汗的「達里語」,即波斯語中亞方言。達里語在今阿富汗比較常用,甚至有達里語的電影。明朝後期至清王朝,朝廷對外實行封閉政策,不準啟用回回姓氏,回族語言自然也受到限制。如清代安徽巡撫魯國華向皇帝告御狀,說內地回族「異言異服」,請求取締。諸多小群體的回族大都生活在周圍多是漢族的環境下,這也是回族的語言逐漸衰落的原因之一,同時由於宗教變革原因,一些阿拉伯語辭彙的使用比例也逐漸增多,但常用的波斯語辭彙仍有不少保留。

明末清初的小兒錦書籍

明末清初的小兒錦書信

在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同化政策下,回族做為一個分布範圍廣,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本民族語言的使用和延續受到了來自多方的阻礙,但是回族人並未放棄對本民族語言的使用。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回族民間又以波斯、阿拉伯等語言為基礎,結合中國漢語發音創製了一種特別的文字,俗稱小兒錦並廣泛應用。如白壽彝教授主編的《回民起義》第三冊,收有一幀說明文字為小兒錦的照片和一篇用小兒錦撰寫的《紀事》。《秦難見聞記》中收有同治元年(1862)由西安城內遞送到回族義軍前哨陣地的小兒錦信件。近來在回族民間發現用小兒錦字寫的賬本、遺書、唱詞,還有解放前地下工作者作的工作筆記等,1955年8月,西安劉宗雲參加陝甘回族赴東北參觀團期間,用小兒錦寫下一個多月的參觀日記,成為記述新中國風貌的一部小兒錦作品。至今有些地方回族青年男女還用小兒錦寫情書。老回回有把學習語言文字叫做「過法兒希」。「法爾希」即「波斯」,現在中亞回族老人仍用「法爾希」或「法熱西」的說法,通常稱為「過法兒希」,其中的「過」,可謂意味深長:一者,可以理解為「溫習」,類似我們常說的「考試前過一遍」的那種理解;二者,可以理解為「熏陶」,類似於「過一遍水」的那種理解;三者,可以理解為「過關」,亦即需要達到預定的掌握程度。凡此種種,都是回族語言文字普遍使用的證明,不同環境朝代的語言文字變化也從側面見證了這個民族的苦難,凝結著先輩的良苦用心和複雜的情感,見證了各代回族人捍衛民族語言權利的辛酸。

中國回族創作了世界上最早的波斯語語法著作清初回族經堂教育創始人之一常志美(約1610~1670),山東濟寧人,著有波斯文法著作《海瓦依?米諾哈吉》和《法爾西文法》,是回族經堂教育學員的必讀課本,該書不僅流傳於國內,而且遠傳至中亞各地。1980年前後,經伊朗學者謝里亞特(《波斯語辭典》作者之一)考證,《海瓦依?米諾哈吉》是世界上獨立創作的最古老的波斯語語法著作,包括了波斯語書面語的絕大多數語法現象。該書經整理已於1981年在伊朗伊斯法罕出版,使其重現光芒。

中亞回族的語言文字回族是一個跨國界的民族,除了在中國有回族以外,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烏茲別克、土耳其、伊朗等國都住有人數不等的回族人。國外的回族都是從中國遷移出去的,在中亞和歐洲人們把回族稱為Dungan (東干族),這一稱謂起源於中亞突厥語言的諸民族,TUNGGAN這一名稱是由TURUP QALGHAN(站下來的,住下來的)或Dongel(意思是回來)演變而來,與古突厥語里的「豹子」發音近似,用漢語的理解就是「回族」。

在俄語中,用「Dungan」一詞做為回族稱謂,可以確認在1819年就已出現(1819年《西伯利亞通報》刊載的普季姆采夫在1811年從布赫塔爾敏斯基到伊寧市的遊記中);在英語、德語里1830年代也已出現。此後,「Dungan」在突厥、俄語、英語和其它西方語言中用來指代中國境內外的所有回族人。多數情況下是"Dungani"或"Tungani",有時也用"Dungens"或"Dungans"。中亞地區的回族人自前蘇聯蘇維埃政權建立後被認定為一個少數民族,創製了本民族的語言,取得了少數民族語言的地位。

中亞回族的東干文字母表

部分當代中國回族常用辭彙:

瑪沙安拉:好極了。穆巴里克:祝賀;婭(拼音:nia):媽媽;穆爾直代:感應;歐乃瑪尼:頭領;定堪尼:謝謝;則卡提:施捨物;澤力:永恆;扎黑里:文盲;扎米爾: 著名的。滿降:女孩;哲米麗:美麗、漂亮;鎮尼:精靈;虎斯鼻:睡覺;主麻: 星期五。火士魯:別生氣;耒依扎:黑夜;里巴:高利貸、利息;魯哈:靈魂 。瑪哈爾——聘金;達爵:線;買克魯海:令人厭惡的行為;麥海勒:聘禮;麥扎孜:謊言;穆巴拉克:吉祥的,幸福的;穆散白罕:食指;荷爾足:月經;穆扎威爾:鄰居;乜貼:施捨;拿手:握手;那勒:火獄;者那則: 殯禮;乃綏布:運氣,福分;乃隨哈:誠實的懺悔;乃子熱:諾言;尼爾買提: 食物;尼卡哈: 婚姻;哌雷:精靈;盼閃白:星期四;熱依斯:首領;肉孜:爾德節;瑞子給:好處、福氣;撒德格:施捨;木納非格:偽君子,兩面派;木什雷開:異己分子;撒迪克——朋友;撒哈伯,又作蘇哈白、撒哈拜,意為「夥伴們」;撒以來:乞要者,外客;薩伊:乞丐;塞倆目:真主賜你平安(問候用語);掃干德: 發誓;色拜布:機遇。色蘭:真主賜你平安(書面問候用語);色倆目:平安、您好 ;色瓦布:賞賜、謝謝。閃白: 星期六。舍散:施捨;書克蘭:謝謝;數迷: 倒霉、不順利。綏法提: 品質、質量。遂拉妥: 橋;塔布:運亡人的轎狀器具;塔布匣子:抬亡人屍體的木製匣子;台克迪爾:命運;泰思塔爾:纏頭巾;沃爾茲: 勸戒。烏巴里:可憐;烏巴利克: 祝賀;烏斯塔塔:老師;麥扎:墳墓;希勒木:寬容;小凈:洗臉、肘、手和腳;斜閃白:星期二;遜乃:割禮;耶提目:孤兒;伊卜哈目:拇指;伊布涅斯:魔鬼;伊合桑:善良的行為;伊瑪目:領袖;依扎布:婚書;以思卡脫: 赦罪;因散:人類;因沙安拉: 托靠主 ;營 干:作為;無巴里:可憐;無常:死亡 ;伍思脫:小指;阿卜帶子: 小凈;阿德里:正直"、"公道"、"正義";阿格力:"智慧"、"智力";阿給白:"結局"、"後果";阿訇: 波斯語(ākhond)的音譯,意為教師,老師;阿蘭:世界(引申為胸懷,氣度);阿林(爾林):意為學者;阿目:平民,老百姓;阿師格:"愛人";阿斯瑪:意為"天空";阿斯曼: 天空;艾合德:獨一 ;艾目熱:意為"命令"、「委任」;務斯里:動水,埋葬前的沐浴;艾蘇力:意為"根源"、"血統";艾哲理:到期;巴巴:意為"父親"、"長者"或祖父往上的輩分;巴推里:意為"虛假"、"無理的"、"無效的";巴推尼:意為"內心的"、"本質的";白黒里:意為"吝嗇鬼";白嘿力:吝嗇;白勒可台:吉慶、喜慶;白倆:意為"災難"、"禍患" ;白倆爾:意為"雄辯";拜提:指"房子"、"家"、"住宅";邦家:"已經"、"大約"等意思;比達爾提:節外生枝,標新立異的意思;別麻熱:意為"病"、"疾病" ;別瑪爾:病症;賓甩:環指;波得蓋:即臏骨,俗稱膝蓋 ;波賽:意為"接吻"、"親吻" ;伯熱克特:意為"吉慶";徹里:即經常;出散:贈送;達旦 :願意嫁(婚禮上女方的用語);蓋畢爾圖:願意娶。如, 婚禮上男方的用語;吊 罐: 淋浴器;堵閃白:星期一;杜失蠻:敵人,仇人;多斯達尼:朋友們;朵斯提:朋友;爾林: 學識 ;發熱西:波斯語;發祖:靈感;法依代:利益;嘎爾代:音調;蓋得勒:高貴;高目:學生;格迪目:古老;古瓦希: 媒人;郭什:肉(回族用來專指牛羊肉);哈必卜:知心人;哈蘇:特殊 ;海地葉:禮物;海里凡(fai):學員;汗干:許諾 ;好禍:夏娃;赫特乃:割禮;痕子爾:豬;恨甩:中指;侯都斯:新興;加瑪勒:俊美;候坤:規律;虎士努提:喜歡,滿意;卡賓:聘禮;克瑪里:完美,完善;克塔布:經典;

回族文學

  回族是我國唯一沒有自己語言、文字的民族。回族作家文學深受漢族文學的影響。它的創作與漢族文學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長期以來融合於漢族文學發展的體系之中,並對這一體系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歷史上產生過不少著名的文學家。   元代回族作家文學的主要形式是詩歌和散曲。薩都剌是元代傑出的回族詩人,在其《雁門集》中有不少篇什真實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民間疾苦。其詩流麗清婉,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迺賢(一作納新,1309~?)也是元代頗有影響的詩人。他的一些詩作表現了各族人民受壓迫受剝削的悲慘生活,有《金台集》傳世。馬昂夫(馬九皋)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他的散曲自然活脫,別具一格,為後世元曲評論家所推崇。高克恭是元代著名的畫家、詩人,著有《房山集》。丁鶴年是元末明初的回族詩人,他的詩多憂國憂民之思、懷念故里之情,格調沉雄,音律嚴整,有《丁鶴年集》傳世。此外,買閭、伯顏子中、掌機沙等回族詩人,玉元鼎、蘭楚芳、阿里耀卿、阿里西瑛、沐仲易、丁野夫等回族散曲家在當時都有一定影響。   明代回族作家文學的傑出代表首推進步思想家、文學家李贄(1527~1602),他在哲學和文學領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著作有《李氏焚書》、 《續焚書》、 《藏書》、《續藏書》、《初潭集》等。他敢於公開向封建秩序提出挑戰,對孔孟之道、宋明理學進行了激烈的抨擊。在文學上反對復古,倡導以「童心說」為內核的進步主張,並重視小說、戲曲等新興的文學體裁,是中國第一個評點長篇小說的文學評論家。他的文學主張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回族學者馬歡通曉外語,曾隨鄭和出使西洋,他撰寫的《瀛涯勝覽》翔實生動地記述了東南亞、阿拉伯等地區約20個國家的地理物產、風土人情,是優秀的遊記散文。金大車、金大輿是明代取得較高成就的回族詩人,金大車有《子有集》,金大輿有《子坤集》。此外,海瑞、馬繼龍、閃繼迪等也都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清代的回族作家文學主要是詩歌創作。丁澎是清代初年的回族詩人,他的詩感情真摯,意境高遠,著有《扶荔堂詩集》、《扶荔堂詞》等。孫鵬的詩氣勢豪放,著有《南村詩集》、《南村文集》(已佚)。沙琛是清代回族詩人中的佼佼者,他的詩集《點蒼山人詩鈔》錄詩1300餘首。特別是反映南方少數民族人民生活和讚美祖國南疆奇麗風光的許多詩篇,具有鮮明的少數民族特色。蔣湘南是清代中後期的著名回族學者、文學家,他的詩和散文都取得了較高成就。著有《春暉閣詩選》、《七經樓文鈔》、《廬山記游》等。此外,回族詩人還有馬世俊、馬汝為、馬之龍、賽嶼等。改琦是清代著名回族畫家、詞人,有詞集《玉壺山房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回族文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各種文學體裁的創作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湧現出一批回族作家和優秀作品。詩人沙蕾、木斧(楊甫)、馬瑞麟、高深,小說家胡奇等較有影響。   回族民間文學流傳至今的神話大體分兩類:一類是解釋人類起源的,如《阿丹和好娃》、《人祖阿丹》等;一類是反映人類和大自然及各種邪惡勢力進行鬥爭的,如《阿當尋火種》、《太陽的故事》等。這些作品表現了回族祖先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精神和與大自然作鬥爭的英雄氣概。回族傳說內容廣泛,色彩斑斕,大體上可分以下七類:①帶有伊斯蘭教色彩的傳說,如《穆罕默德的傳說》、《爾薩的傳說》等。農民起義的傳說,如《杜文秀的傳說》、《馬化龍的傳說》、《白彥虎的傳說》等。關於回族起源和回漢團結的傳說,如《回回由來》、《宛尕斯的故事》等。風物傳說,如《石羊子的傳說》、《鳳凰城》等。解釋動植物和自然現象的傳說。⑥革命鬥爭傳說,如《毛主席在單家集》、《馬本齋的故事》等。⑦歷史人物的傳說,如《海瑞的故事》、《常遇春的故事》等。   回族民間故事有反抗剝削壓迫的故事、愛情故事、歌頌美好品德和鞭撻醜惡行為的故事,尋求美好生活的故事、革命鬥爭故事以及機智人物的故事等。優秀的有《伊布雷斯的故事》、《巧貨》、《曼蘇爾》、《彎彎棍》、《孛里哈的故事》、 《金雀》、 《阿卜杜的故事》等。回族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反映了回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質。也有一些帶有宗教色彩。   回族民歌中特點鮮明的回族花兒,是西北一帶回族群眾喜唱的一種山歌。花兒分為臨夏花兒(舊稱河州花兒)和洮泯花兒兩大系統。回族人民主要唱臨夏花兒。四句一首是臨夏花兒的基本形式,每句七字到十字之間,很講究節奏和諧,頓數一致。押韻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是一韻到底或隔句押韻。多襯字或襯句。花兒多吟唱愛情,也表現勞動人民痛苦生活和不幸遭遇。宴席曲是西北地區回族人民專門在婚禮及其他喜慶集會上演唱的一種民歌。回族民間敘事詩以《歌唱英雄白彥虎》和《馬五哥與尕豆妹》為代表。前者是回族人民反清起義鬥爭的忠實記錄;後者是根據清末的真人真事編唱而成,熱情地歌頌了尕豆與馬五反抗封建禮教、追求婚姻自由的鬥爭精神。

回族音樂

回族民間音樂可分為 花兒 、山歌、 小調、勞動歌曲、 宴席曲、宗教音樂等5類。   花兒 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歌曲,也是回、漢、 撒拉、東鄉、保安、土等民族群眾中廣為流傳的山歌。 流傳在黃河、湟水沿岸的通稱為「河州花兒」或「河湟 花兒」;流傳在山區的則稱為「山花兒」,因不用樂器伴 奏而將手搭在耳後乾唱,故又稱「乾花兒」。花兒的曲 調又稱為「令」,如以地區命名的有「河州令」、「湟 源令」;以民族命名的「土族令」、「撒拉令」;也有 以花名命名的「白牡丹令」、「馬蓮花令」;還有以襯 詞命名的如「三三六令」、「繞三繞令」;或表示人物 特徵的「大眼睛令」、「巧嘴嘴令」;或以不同身份命 名的「長工令」、「腳戶令」;等等。  花兒的演唱形式又分為「漫」、「對」、「合」、 「聯」等4種。①「漫花兒」是指1人在放牧、打場、趕 車途中隨意演唱的,它具有自由、遼闊的風格和即興編 詞的特點;②「對花兒」是兩人以上用問答形式演唱, 內容具有知識性,並有較量、競賽的性質;③「合花兒」 是一領眾合的形式,田間勞動時,如有一人唱起了花兒, 其他人就跟著應合起來;④「聯花兒」是將幾個令根據 內容的需要連接在一起演唱,其中含有漫、合、對多種 形式,或將不同調式的花兒相連接,如商調式的《下四 川》接徵調式的《三三六令》,在調式上具有對比的情 趣。 山歌與小調 陝甘寧3省交界地區,由於回、漢雜居, 漢族民間音樂信天游、爬山調和民間小曲,在回族人民 中流傳,逐漸花兒化了。例如寧夏海原回族傳唱的爬山 調《上河裡鴨子下河裡鵝》,便具有花兒寬廣、自由的 特點,有時也稱其為山花兒。在銀川、吳忠、永寧等平 川地區流行的小曲是一曲多詞的分節歌,結構短小,多 為敘事性歌曲。如《父子攬工》、《媳婦受折磨》等。 攔路對歌 勞動歌曲 指在勞動生活中產生的號子與夯歌。如 在黃河岸邊拉縴、駕船的船夫號子,富有強烈的勞動氣 息。音樂的節奏隨著水流的緩急而不斷變化,曲調採用 呼應、問答或一領眾合的形式,歌詞往往是即興的。 宴席曲 是回族音樂中另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 在婚禮喜慶中演唱,邊歌邊舞節奏平穩,以 、 拍為 常見。回族歌舞《花兒與少年》就是由宴席曲加工改編 的。宴席曲中還包括一種內容風趣詼諧的「打歌」,和 以傳說、故事為內容的「酒麴」。

回族的傳統音樂主要屬東亞樂系,部分曲目屬波斯阿拉伯樂系。分為民間音樂和宗教音樂兩類。民歌是其民間音樂的主要部分。按其體裁分類為:山歌(花兒)、小調、勞動號子、宴席曲、敘事歌、兒歌等。花兒是回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自由抒發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抒情小曲,也是非常受喜愛的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歌曲。

在不同的流傳區域,花兒又有其表現地理特徵的名字,如有流傳在黃河沿岸的「河州花兒」,有流傳在山區的「山花兒」等。因演唱時不用樂器伴奏,而將其手搭在耳後乾唱,故又稱為「乾花兒」。花兒的曲調稱為「令」,有以民族命名的「土族令」,有以襯詞命名的「三三六令」等多種。花兒的演唱形式可分為「漫、「對」、「合」、「聯」等4種。「漫花兒」有隨意、自由、遼闊和即興編詞的特點。「對花兒」是問答對唱方式。「合花兒」是一領眾和形式。「聯花兒」是以上幾種特徵的綜合演唱形式。在「花兒」的廣泛流傳地區臨夏回族自治州,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一到初六,在康樂縣景色秀麗的蓮花山,舉行為期六天的傳統的花兒盛會。臨近的各族歌手和花兒愛好者紛涌而至,人如海,歌如潮,歌唱愛情、勞動和幸福生活。

 由於回、漢雜居,當地許多漢族山歌逐漸具有了「花兒」的特點。此外,宴席曲是回族音樂中別具特色的、在婚禮喜慶中邊歌邊舞的歌曲。宗教音樂是回族傳統音樂中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回族人民在分散中聚居,而且時以清真寺作為社會宗教活動中心,念經、禮拜等宗教活動經常舉行,其中運用的音樂形式有招禱音調、詠經音調、禮拜音調、和贊主音調等。音調吟誦性較強,旋律線條較平,具有阿拉伯音樂色彩。  宗教音樂 有招禱音調、詠經音調、禮拜音調和贊 主音調4類,約有數十種之多。一般音域較窄,具有吟誦 性質。音調含較明顯的阿拉伯色彩,歌詞常用波斯、阿 拉伯語彙。   回族民間音樂的特徵是:①旋法中運用四度框架與 細碎裝飾音相結合,表現在曲調上行時連續四度大跳形 成較大的起伏,下行時則取迂迴波浪式,在高亢、剛健 之中又帶有抒情纏綿的風味。②曲調中先現音和延留音 頻繁出現。例如: ③民間歌手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以體現花兒的曲 調高亢、音域較寬、音程跳動大的特點。④節拍豐富, 喜用 散板和混合拍等。 ⑤調式按地區有所區別,河州花兒多用五聲徵調式,也 稱「商徵型」;山花兒多用五聲羽、角調式,其他調式 次之。角調式民歌如《上山裡打了個梅花鹿》,羽調式 民歌如《模樣兒咋這麼俊了》等。下面是商徵型花兒的 代表性樂句: ⑥回族民歌中的七聲音階多含有降si音, 它在調式中起骨幹音的作用,有時因降si音而形成調式 交替或離調。分布於雲南、山東、廣東、河南等地的回 族民間音樂則受當地非回族民間音樂的影響而地方化了。  回族常見的樂器之一是「口弦」,也稱「口琴子」, 有竹製與鐵制兩種。它是回族婦女的貼身物,常用來自 彈或兩人對彈,也有 1人領奏其他幾人合奏的,在微弱、 纖巧的口弦聲中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回族民間音樂的收集、整 理以及繼承與發展受到了重視,一些省、自治區成立了 花兒研究會,收集了千餘首民歌和30餘種宗教音樂。著 名的回族指揮家李德倫、作曲家杜矢甲、楊庶正活躍在 樂壇上;著名的回族歌手馬玉梅、丹慧珍、馬太萱、安 妮演唱的回族民歌,經常在電視和廣播中播放。漢族歌 手朱仲祿演唱的回族花兒馳名全國;一批新作如歌舞劇 《曼蘇爾》、歌舞《花兒與少年》、歌曲《寧夏川》、 《寧夏的花兒塞上的歌》、《山鄉盼望你們來》、《站 在高山望北京》等,受到廣泛的好評。

回族樂器 寧夏回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文化活動中,傳承了寧夏古代樂器和西北邊塞樂器及其音樂,並將之逐步發展為獨具特色的回族民間樂器。寧夏回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文化活動中,傳承了寧夏古代樂器和西北邊塞樂器及其音樂,並將之逐步發展為獨具特色的回族民間樂器。上個世紀,我國文史學家考證出寧夏哇嗚、咪咪、口弦分別是漢唐以來在寧夏流傳的古樂器塤、羌笛、蘆管、簧的流變和遺存。唐太宗李世民《飲馬長城窟行》中"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及 "不知何人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的詩句,均是當時親臨古代寧夏靈州後對當地流行器樂的真實記述。由於歷史的變遷,這些樂器在我國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中已十分少見,但是直至20世紀卻還在寧夏回族群眾中流行。 寧夏回族樂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演奏技藝、製作工藝和彈唱藝術。回族樂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顫指在高音哇嗚上吹出其樂器難以出現的華彩。回族藝人製作的回族樂器似牛頭,似小羊,其上裝飾著回族的藝術圖案、線條,雕刻著阿拉伯文書法等,具有鮮明的回族文化特徵。由於它們音色優美、易於演奏、便於攜帶,故在寧夏回族中世代相傳。有些回族鄉村無論是年輕姑娘還是白髮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則是吹咪咪、哇嗚的好手,回鄉諺語"哇嗚唱,莊稼長;咪咪吹,牛羊壯"正是回鄉風俗的寫照。目前,頭戴蓋頭、手彈口弦的回族婦女已被公認為寧夏回族的形象大使。近幾十年來,由於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的影響,寧夏回族器樂生存的社會土壤正在迅速消失,器樂傳承遇到了危機。老一輩藝人紛紛改行,許多年輕人已不知口弦、咪咪、哇嗚為何物。為了對寧夏回族民間器樂進行有效保護,應儘快建立保護機制和相應體系,加強宣傳,爭取全社會更廣泛的關注。 1986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一書,介紹了回族吹管樂器8種,彈撥樂,器3種,打擊樂器7種,較全面的反映了民族音樂的樂器狀況。西北地區比較流行的有以下幾種: 火不思——一異域之音 又譯作渾不似。屬波斯彈撥樂器柳特的一種。其形制如琵琶,有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蓋,以皮為面,四弦。元時傳入中國,為元朝宮庭宴樂之器。 胡琴——大器晚成 形式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拉之。弓弦用馬尾製作。元朝宮庭宴樂之器,漸為中國主要民族樂器之一。 塤——愛你沒商量 回族民間樂器,又稱「哇鳴」。一般用黃膠泥捏成空的扁豆形、牛頭形、雞蛋形,並扎一吹口和幾個小孔。吹奏時需要放孔、壓孔。音域較窄,音量較小,只能吹奏簡單的曲子。它取材方便,製作簡單,深受廣大回族群眾喜愛。 口弦——音樂精靈 亦稱「口口」或「口弦子」。用金屬片製成,其形如鉗,圈上連簧片。演奏時,以左手將口弦置於唇間,右手彈撥簧片,靠空氣振蕩發音。音域較窄,優美清雅。曲調即興編製。多用於男女青年的愛情生活,尤為回族婦女和兒童所喜愛。 羊頭弦子——恰似你的溫柔 琴身木製,音箱呈橢圓形。上蒙羊羔皮,琴頭飾如羊頭,設兩個弦軸,張兩根絲弦,用撥子彈奏,亦可用姆指彈撥。音調清脆,可用於自彈、自唱或伴奏。 咪咪子——憂傷王子 吹管樂器。以蘆葦,柳皮或麥桿為管,中段掏空刮薄或破成若干條,用手將兩端擠壓中間,用火烤成橄欖形,外貼葦膜和薄紙。上端吹口無簧,上節設三個孔,下節設4個按孔。吹奏時,常發出顫音,多演奏抒情和悲傷的曲調。 蕭蕭子——六孔笛 吹管樂器,又稱咪咪,彎蕭。它是將竹管一頭烤彎,上烙6個按孔製成,吹口不設簧片,豎吹,音色堅實渾厚。 索勒——帕瓦羅蒂 吹管樂器,管身木製,形近嗩吶,設8個按孔(前7後1),管下端套一切口葫蘆,嘴為雙簧片。演奏時,左手姆指按孔,食、中、無名指按上3孔,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按下孔,音域達兩個八度,音色渾厚。 角笛——百鳥朝鳳 吹管樂器。由泥哇鳴演變而來,木製形如角。有單管和雙管之分。單管形體較小,長約33厘米,設6個按孔,橫吹,吹在較粗的一段,音域可達兩個八度,音色明麗;雙管形體較大,長約83厘米,粗端上下各有一吹孔.體內有兩管,各設6個按孔,近凸面管短而細,發音較高,音色悠揚,近凹面管長而精,發音較低,音色深沉。音域兩個八度。兩種角笛均不設膜孔,後端不通。尾上方設有氣孔。笛身多彩繪,飾有流蘇。 三環——配角競風流 打擊樂器。由3個鐵環組成,主環較大,下接環把,主環兩側下方接兩個中環.各環套3個小環,把端綴有彩穗,同時手持環把搖動,或上或下搖晃發聲,用於樂器合奏或歌舞伴奏。 環鑔——高處不勝寒 打擊樂器。由鑔和銅環組成.大小不一,大者直徑約40厘米,鑔體四周上翹.綴數十小銅環,使用時,兩手各持鑔搖動,發出「唰唰唰」巨響,多在舞蹈高潮時使用。 環鼓——快樂節拍 打擊樂器。鼓身木製,呈長筒形,兩端有筒箍,上有銅環。鼓面用小羊羔皮。演奏時,左手扶鼓斜置晌前,右手拍擊,亦可邊擊邊搖。多用於座唱和表演唱伴奏。

回族舞蹈 回族舞蹈從一開始就不是起源於宗教,而是在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本土文化的雙向交流、滲透過程中的新的文化創造,是與回族人社會生活、民族習俗、人文環境緊密相連的。在弘揚民族文化的今天,對回族舞蹈理論和實踐的再認識,有必要納入一個重要的研究範疇。 一、回族舞蹈的民族屬性 回族歷史短暫,沒有如其他民族那樣經歷過神話、英雄史詩般的漫長複雜進程。回族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無論從表現形式還是審美活動中都沒有任何崇拜和圖騰的痕迹。在歷史的延續中無形象化、無物化遺存,反對偶像崇拜、反對拜物。信仰的基本信條是:沒有偶像、不信神靈。「祈神安鬼、咒語占卜這些巫術形式都和伊斯蘭無關」。也就和農耕文化舞蹈發生學中的「巫即舞」理論不相符合。 不同的宗教文化,造就了不同民族的心理素質和生活習俗。回回民族的心理素質在向舞蹈形態轉化的時候,其豐富多彩的民族生活和思想情趣、生活習慣,為回族舞蹈的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徑。回族人生活中的身體語言有著非常豐富、非常具體的約定,這種約定也是潛入舞蹈流向的重要因素,為回族舞蹈提供了人體動態、情緒表現、音樂節奏、語言特徵、審美屬性的文化背景。由此認為,只有真正認識回族的發生髮展,了解伊斯蘭文化和回族的民族習慣,只有對回回民族和回族舞蹈二者相互聯繫的必然性有所知曉,才能在塑造舞蹈自身形象的同時強調回族舞蹈藝術的獨立品格和回族人內在人格的力量,才能在回族舞蹈形體語言的創作把握中架起多維多向的思維橋樑,走向廣闊的創作空間。 二、回族舞蹈的區域特徵 歷史上,回族由於征戰、經商、逃難、遷徙等原因分散於全國各地,在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被隔絕於不同地理空間、文化環境中時,面對外在文化極強的撞擊和滲透,必然會形成回族民族文化的一體化和區域特徵的多元化。這種回回民族地域上的多元化和文化上的一體化,應該是回族舞蹈的美學品格和豐富多彩、多元多層的重要特點。回族舞蹈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在縱向的時間延續中已經形成了自已穩定的系統,但在統一的民族基調上,由於居住地理、人文環境的不同,又會產生橫向變異,形成豐富多彩的格局。 在全國少數民族單、雙、三人舞蹈比賽中,河北的《沐浴》、寧夏的《湯瓶舞》,便是取材於回族人「凈洗」這一特定民俗的舞蹈。作品把「凈洗」中「倒三把手」、「洗肘」、「抹頭」、「抹耳」和民族生活中的「接都哇兒」動作誇大變形,從而產生舞蹈的主題動作。這些民族的特定語彙,作為舞蹈的典型動作,營造了神聖、靜謐、崇高、莊嚴的情感世界。豐富和充實了回族舞蹈的形體表現和動作語言。需要強調的是,在這兩個舞蹈作品中,均被強化了的不同區域的表現意識。《湯瓶舞》採用的是西北「跳花兒」的民族風格,《沐浴》借鑒的是河北「武術落子」的動作韻律。它們分別從區域的母體動作中,抽離出適合於回族舞蹈創作意念的形態、韻律來編舞,將區域民間文化為我所用,拓寬了回族舞蹈的動作元素和表現手段。 但是在已往的觀念中,人們往往把寧夏一帶的回族民間舞蹈當成了回族舞蹈唯一的樣本典範。雖然在實際理論中,並沒有哪位舞蹈家如此明確的表示過這種觀點,但是在具體的認識和實踐中卻成了不約而同的思維定式,由此而來的推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與制約了回族舞蹈的創作與繁榮,局限了回族舞蹈向多元、多層、多方位的發展。明確這個概念,可以使今後回族舞蹈的創作有更充分的實踐根據和自由的創作餘地,並根據可行的參照,使回族舞蹈在民族文化的歷史軌跡、回漢交融的區域特徵和當今舞風的時代走向中遊刃有餘。 三、回族舞蹈的現狀分析 「民族、社稷,以舞見興衰」。今天的回族舞蹈家們站在回族文化歷史傳統和未來輝煌的回族文化發展的結合點上,創作了大量的具有探索性的回族舞蹈,體現了回族人民的生命情感、民族性格、心理素質。這些好的舞蹈作品標誌著回族舞蹈文化正向著新的高峰攀登。但也應當看到,我們的回族舞蹈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其他民族的舞蹈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在歷年的舞蹈比賽中尚沒有出現舞蹈精品。應當承認我們回族舞蹈的創作、表演藝術與其他民族相比之下的不發達還是很明顯的。這種明顯的不發達可能有其歷史的原因和不能不引起我們重視的自身原因: 其一、回族是在明清兩代我國舞蹈發展過程中比較緩慢的時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當時的舞蹈藝術多半是作為戲曲的陪襯和作為勞動人民群眾自娛性活動才保留下來,獨立的舞蹈藝術呈衰落的局面。處於這一背景下的回族舞蹈其發展狀況是可想而知的;加之封建統治末期清政府對回族文化藝術的摧殘,使回族舞蹈藝術亦趨消沉,形成了歷史的斷裂層。 其二、回族文化在和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傳統的儒家思想,其中認為歌舞是「非禮」、卑賤、媚俗媚權的。封建的道德觀念和歷史上輕視舞蹈的思想阻礙了回族舞蹈藝術的發展,致使各地回族舞蹈的發展極不平衡。 其三、從回族舞蹈發展的內部原因來看,我們眾多的致力於舞蹈教學、研究、創作、表演的藝術家們,對回族舞蹈藝術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在本來就不發達的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理論中,關於回族舞蹈的認識研究就更加薄弱。回族舞蹈理論的貧乏與當今舞蹈藝術思潮的發展形成了反差,缺少理論的支持必然會使回族舞蹈的發展成長營養不良。回族舞蹈教學、編導、表演理論的尚未成形,使舞蹈實踐也就只能處於亦步亦趨的發展態勢中。 其四、回族舞蹈至今尚未建成完整的、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體系。以言傳身教的傳承方式使回族舞蹈在各藝術門類的體系建構中處於劣勢,也是回族舞蹈發展進步較慢的原因之一。每一門藝術發展到一定時期,隨之就會建立起與之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自身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 其五、回族中有許多出類拔萃的舞蹈藝術家,作為一個回族人,我欽敬他們為舞蹈藝術事業邁出的每一步。可是面對自己民族的舞蹈文化創造,卻沒有致力於研究自己民族舞蹈藝術的回族舞蹈家。一些回族舞蹈工作者對自己民族歷史、民族藝術、舞蹈狀況所知甚少的現狀也令人不安。回族舞蹈工作者不乏對生活的深刻體驗,也不乏聰明才智,或許應該在如何創造回族舞蹈的當代舞風,以全新的面貌來反映回族人全新的生活和全新的精神,如何在舞蹈思想的文化反思中尋找自己民族的根,塑造自己民族的形象等方面作出貢獻。歷史步入今天,面對新的世界潮流、新的文化趨向,面對我們回族祖先七百餘年的光輝成就和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肩負著歷史的矚望、時代的召喚,須對回族舞蹈的發展做深刻的反思和深入的思考。

「耍場」「踏腳」源於武術:回族素有武術健身的習俗,男子表演「耍場」「踏腳」的舞蹈動作帶有拳術的特點。「耍場」流傳於新疆昌吉,是喜慶節日中在庭院里表演的舞蹈,舞者4人,在2名伴唱者即興編唱的喜慶歌聲中,或平步前進,或提腿轉身,舒展大方。「踏腳」流傳於寧夏涇源,多借月光在寬敞的場地上進行,老幼皆可。舞者用腳的內外側和腿部「裹」「打」對方,只踏不踢,不準用手,雙手只協調身體平衡。舞蹈動作有平踏、跳踏、騙腿、轉身等,充滿歡樂並起健身作用。 「湯瓶舞」「口弦舞」源於宗教習俗:「湯瓶舞」流傳於寧夏回族聚居區。由男子表演,舞者持白毛巾為道具,表現伊斯蘭教禮拜前用「湯瓶」(壺)盛水凈身,作「大凈」或「小凈」的習俗,舞蹈中還常出現模擬「湯瓶」的形象,故有此名。舞蹈動作有「擦身」「搓背」以及揮舞毛巾互相抽打、嘻戲等。「口弦舞」也叫「坐舞」,是寧夏回族婦女們跪坐地上撥奏口弦表演的舞蹈。舞者隨著口弦奏出的優美旋律,或輕搖身軀,或緩緩起立而舞,表達不同的心境。 「沐浴舞」為創造性的形式:1950年代初,廣西桂林一回族小學教師,把「小凈」過程編成《沐浴舞》,在當地阿訇的讚許和協助下排練演出,演出中「並輔以伴唱贊聖的誦經調音樂」。此舞雖有肅穆的宗教色彩,但同時流露出恬靜的生活氣息,並模仿「湯瓶」的造型。以後逐漸發展成為流行一時的廣西回族民間舞。 「花兒與少年」流傳於青、 甘、 寧、新等地回族聚居區。回族擅長山歌,把這種山村的生活小調、男女間即興對唱稱「花兒」(河湟地區稱「少年」)。1950年代後,一些回族群眾在唱「花兒」時常作些簡單的舞蹈動作,並吸收漢族民間舞蹈的摺扇為道具,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自娛性的歌舞。據說,持摺扇的表演最早由8名回族單身男子在民間社火中表演,稱之為「八大光棍」。《花兒與少年》經專業舞蹈工作者改編後,成為融合回、漢文化的新型回族歌舞,深受歡迎。 在與漢族雜居地區,回族也跳漢族民間舞蹈,如遼寧瀋陽的「小鼓高蹺」四川松潘的「回族花鼓」等。 「宴席曲」源於喜慶活動:是喜慶宴席間演唱的一類民間歌曲。後來隨民間藝人的即興表演,一些曲目逐漸發展成為回、撒拉、東鄉、保安等民族的民間歌舞,並以「宴席曲」作為這種形式的名稱,在青海、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區廣泛流傳。「宴席曲」表演者多為男子,其形式以歌為主,行腔自如,曲調流暢,歌詞內容廣泛,有敘事歌、祝願歌、頌讚詞以及即興編唱。舞蹈一般不表現歌詞內容,只用以烘托氣氛,各民族的表演形式略有區別,並有地區的特色。 寧夏中部地區回族的「宴席曲」,其表演形式是從甘肅傳人的,或席間即興演唱,或離席起舞,近年,女子也參加表演;青海化隆、民和、門源等回族地區的「宴席曲」,舞者為二人,在群眾伴唱的歌聲中表演,每段舞蹈以歌曲定名。並有相應的舞蹈動作。如《綠鸚哥》中,有描繪鸚鵡的唱詞和飛翔的動作;青、甘一帶的回、東鄉、撒拉、保安族的「宴席曲」中,常有歌舞能手們表演,舞者分站兩排,舞隨歌起,緩步輕舞,擦肩而過。表演中,手多半握拳,左手插腰,右手翹起拇指上下翻動,或蹲、或起,或轉身搖頭而舞。高潮時,頭部大幅度地左右擺動,滿灑自得。其動作還有一定規範和具體名稱,如「雁落平沙」「鷂子翻身」「鳳凰點頭」等。 新疆昌吉地區回族的「宴席曲」中,根據曲調和表演特點又有《八字大開頭》《落蓮花》《綠鸚哥》等名目。《八字大開頭》是男子雙人對舞的形式。由於是喜慶活動演唱「宴席曲」的開頭節目,舞者又以「八字步」進場,所以有此舞名,舞蹈中,兩人常擦肩而過,當互相照面時,就搖頭、動肩、擠眉、弄眼,作出許多滑稽、詼諧的動作,以活躍氣氛。《落蓮花》也叫《蓮花落》,據說是受漢族曲藝「蓮花落」的影響形成。舞者徒手或持彩帕,或兩手各持「瓦子」(兩片竹板)表演,一般是2人或4人的對舞形式。每段表演的最後一句唱詞中,演員對面徐緩下蹲,兩手從胸前,經頭部上方分向兩側,抖手而下,猶如一朵朵蓮花飄落。當地「宴席曲」還常用笛子、板胡、四胡、瓦子等樂器伴奏。 隨著社會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回族民間舞蹈在不斷的發展,並對「宴席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近年舞台上出演有《宴席曲》《馬五哥與尕豆妹》等舞蹈和小舞劇。

工藝美術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源於伊斯蘭文化藝術,具有本民族的傳統和特點,表達了回族人民對藝術的感受和思想,反映了回族人民探索、追求完美的藝術境界的理想、觀念和方法。  一 回族工藝美術習俗發展概況縱觀回族民間工藝美術習俗,無不與伊斯蘭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古蘭經》第五章里說繪畫是魔鬼的行為,其實質是警告人們不能畫人像、神像和雕塑生物等。穆斯林嚴格遵守這一戒律。後來在阿拉伯地區,應用藝術在希臘、波斯等藝術的影響下,吸收其精華,並經過加工使之與伊斯蘭藝術相結合,突破了原來的形式,形成伊斯蘭藝術的獨特風格,即避免創作駱駝、牛等具體的動物和鳥類等,盡量表現抽象的內容。在抽象的藝術創作中,充分地表現其思想內容。這種藝術創作方法大多表現在伊斯蘭建築藝術中,並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首先在清真寺的建築設計上運用了幾何原理,其次在裝飾設計上以程式化花朵組成反覆出現的幾何圖形,並以此為中心,輔之以葡萄與藤葉相纏的蔓延花紋等。   我國回族人民由於受伊斯蘭藝術的影響,早在唐、宋時期,阿拉伯、波斯來中國經商、傳教的穆斯林,他們不僅帶來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琉璃、牙雕等精美的工藝品,而且還帶來了伊斯蘭藝術。如泉州聖友寺,據寺內現存阿拉伯碑文載,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其建築風格與18世紀初大馬士革伍邁業清真寺相仿。杭州鳳凰寺,傳說後窯殿全系磚建,為三個大圓拱形組成,是我國最早的「無梁殿」。   泉州伊斯蘭教石刻,有二百餘方,大部分屬於元代的遺物。這些碑分為墓葬碑刻和清真寺碑刻兩類。這二百餘方碑刻,每一方都是一件工藝品。碑上既有阿拉伯文,又有波斯文和突厥文。阿拉伯書法藝術在這些石碑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有庫法體、大楷、小楷、草書、花體、方體等等。除此以外,石碑園邊上還有豐富多彩的裝飾雕刻:有螺旋紋、纏枝、如意雙環等圖案,有的石碑上雕刻有蓮花瓣、蓮花蕊等幾十種花卉圖案,還有的以枝葉烘托圓月的精美圖案。可以說,回族的伊斯蘭教石刻藝術,為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增添了燦爛的明珠。   元代回族的「大食瓶」,令人讚賞,製作精細巧薄,美觀高雅,堪稱回族藝術中的精品。另外,元代回族人加工的金銀首飾靈巧好看,品種多樣,也頗受人們歡迎。  明代回族的制銅和制瓷工藝,民族特色更濃。如宣德爐制出的銅器,從提供的原料紫石、風磨鋼以及裝飾紋樣看,在當時還不多見。在制瓷上,回族最大的貢獻是發現了「回青」這種原料,並在瓷器中將「回回花紋」與中國傳統的松、竹、梅。龍、鳳巧妙地結合起來。  清代以來,回族工藝美術應用的範圍較廣,種類也較多。在民間已有回族人製作的陶瓷花瓶、盤碟、玻璃畫、箱框畫、香爐、蓋碗、地毯、刺繡、紡織以及回族房屋建築的磚雕、木雕等等,使伊斯蘭藝術與回族風格融為一體。  二 回族工藝美術的類型與習俗(一)回族清真寺建築藝術。隨著伊斯蘭教在我國的傳人和廣泛傳播,回族的清真寺,猶如美麗的瑰寶,遍佈於祖國東西南北,受到人們的重視。  回族的先民由於分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定居以後,因地理環境和建築材料有別,以及受中阿文化的影響,其清真寺的建築結構和式樣豐富多彩。從建築藝術風格看,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阿拉伯式風格;二是中國傳統的古典式建築風格;三是阿拉伯式和中國傳統古典式建築風格相結合的建築。不管什麼風格的建築,都直接影響了回族清真寺的建築藝術,充分表現了回族人民的聰明才智與建築藝術風格,足以使人感到一種美的享受。  自唐、宋至元初六七百年間,我國回族修建的清真寺,基本上都保持阿拉伯式的建築風格。20世紀80年代以來修復和重建的清真寺,大多也都採用了阿拉伯式建築藝術風格。大殿頂脊多為半圓拱形,邦克樓為尖塔式。其內外裝飾更富有阿拉伯特色。   以懷念穆罕默德聖人取名的廣州懷聖寺(俗稱光塔寺),由光塔和寺院兩大部分組成,其造型特別優美,尤其是該寺光塔高達36米,塔表為圓形灰飾,遠望如光潔的銀筆,別緻壯觀,直上蒼穹。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建造的泉州聖友寺,採用了中世紀阿拉伯普遍流行的建築式樣,禮拜殿四壁為花崗石所砌,東西正門為尖拱形,西牆左右還有六個小壁龕,嵌有阿文石刻《古蘭經》警句。據記載,該寺原來大門也由花崗石砌築,尖拱形門擁,門樓頂部有宣禮尖塔,明萬曆年間毀於地震。  在西北地區,這種阿拉伯風格的清真寺也有不少。如銀川南關清真寺、蘭州西關清真寺和新疆的一些清真寺等。這些寺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其共同特點為:都有高聳的尖塔,半圓形拱門,有綠色圓形拱頂,頂上有一顆象徵伊斯蘭教特徵的新月直衝藍天,周圍有若干小穹頂環抱。寺內牆壁、窗欞、屋檐相連。大殿內的「敏白爾」(講台)、「米拉哈布」(凹壁)都富有精美的工藝造型。新疆地區的清真寺在石膏雕花藝術、天花板的裝飾及木柱頭、木柱腳的雕飾和邊飾壁畫上,都表現出了阿拉伯建築藝術風格。  在回族地區,我們看到還有許多中國傳統古典式的清真寺建築。這類清真寺從結構上看,多採用木結構體系和磚木結構體系。從布局上看一般為「三堂一院」:即禮拜堂為正殿,南北廂房為經堂和澡堂。建築藝術的特點是雕樑畫棟,飛檐四齣,角亭對立,氣魄雄偉。但這類清真寺的碑柱、門窗以及室內裝飾上又呈現出了阿拉伯建築風格。如西安化覺巷清真寺,其外部造型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巍峨壯麗。整座寺院沿東西向中軸線前後共分五進院落,外院是一座雄偉的牌樓,主體建築分為前後大殿、省心樓、鳳凰亭、朝陽殿,也稱「五鳳朝陽殿」,布局合理,寬敞明凈,優雅美觀。天花板藻井與米拉哈布左右的木雕阿拉伯文、花卉和抽象的幾何圖形,均系明代精品。  回族的清真寺還很講究磚、石雕,注重整體藝術。寧夏同心清真大寺,其建築從整體上看採用了中國傳統藝術。但在照壁、房牆、大門入口等地方有精美的磚雕。寺門前人口處對面有一照壁,為青磚砌成。照壁中間刻有一幅「月藏松柏」磚雕圖,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南北廂房的里山牆壁、碼頭以及大殿前的八字牆,還刻有青竹、荷花、梅花、牡丹等圖案和阿拉伯文字畫。將伊斯蘭文化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情緒上的安定和肅穆養性及美的享受。  (二)回族的阿文中堂藝術。阿拉伯書法藝術,在伊斯蘭造型藝術中佔據重要地位,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美的書法之一。隨著伊斯蘭教在戶國的傳播,我國回族中的一些著名阿匐和回族阿文書法家,早在元代就已熟識和掌握了阿文精妙的行文,經過世代相傳,現在已形成了秀美、獨特的藝術特色。在回族聚居區,穆斯林普遍有掛阿文中堂的習慣。我們在西北地區回族穆斯林家裡看到一幅幅形式多樣、不同字體的阿文書法作品,回民稱這種書法體為阿拉伯庫法體。  庫法體,源於庫法城。公元638年,阿拉伯軍事首領賽阿德·本艾布·瓦高斯奉哈里發歐麥爾之命,在當時的希賴王國附近修築了一座城市,取名庫法。到第四代正統哈里發阿里時期,伊斯蘭教的首都從麥地那遷至庫法,一些文人墨客和阿拉伯書法藝術家也隨之來到庫法。後來,將這些阿拉伯書法家的藝術作品彙集發展形成了一種規範的字體,以庫法城命名。  在我國回族當中,庫法體得到廣泛的傳播和應用。除用庫法體書寫《古蘭經》經文和清真寺、拱北建築的匾額以及牆壁、樑柱和大門兩側的楹聯外,還大量地用庫法體書寫回族家庭的阿文中堂。  回族的阿文中堂一般為有飾庫法體,採取了許多變體,即在庫法體的字距行間,以線條為主,飾以各種花草的枝、葉、莖、花於一體,有的以字組畫,做到宇中有畫,畫中有字。有的既有用阿文組成的盆花,又有用阿文組成的漢字,如「忠」、「孝」、「節」、「義」等,給人一種整體的造型美。這種阿文中堂,有的遠看或粗看似花草,細看近看才分清花草與阿文字。這種有飾庫法體藝術,使人感到柔和優美,富有神秘色彩。  回族阿文中堂的書寫,除了選用筆、墨、紙(白、黃紙)外,還要準備直尺和三角板,用來畫字母上下走動的準線和水平線。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我們見到著名回族阿文書法家哈吉·穆易蘭,他不僅在紙上寫出優美的阿語中堂,還可在布、玻璃上創作出不同風格的中堂和條幅,國內許多清真寺和一些穆斯林家庭都有他的墨跡。在1985年召開的寧夏國際伊斯蘭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上,他展出的阿文中堂、條幅、對聯等阿文書法作品,被國外賓客全部買去收藏。 此外,國內知名的回族畫家有程全盛,阿文書法家還有陳進惠、李文彩、舍俊有、馬學海、馬益平、陳坤、劉景隆、張瑞正、蘇曉輝等,他們的作品被國內外友人廣泛收藏。  現在,阿文書法已用來書寫清真牌和書、報、刊、廣告、商品等,頗具民族特色,很受兄弟民族的讚賞和廣大穆斯林的好評。  (三)回族的刺繡藝術。回族由於受伊斯蘭文化藝術的影響,民間刺繡以其獨特的風格,廣泛流傳,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回族聚居區,特別是山區,回族姑娘們常常以刺繡比聰明,爭巧手,看本事,視刺繡為一種吉祥的藝術情趣。每個姑娘或媳婦,一般都有一個刺繡用的小包袱,平時注意購置各種刺繡針、剁針和花絲線。每當走鄉串戶的貨郎擔來到山鄉村頭時,婦女們爭相選購五顏六色的花線。到農閑時,便互相串門,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地坐在一起,拿出繡花綳,忙起刺繡活計。回族婦女的刺繡都有自己的巧妙構思和飛針走線的「套路」,姑娘和媳婦們坐在一起,取長補短,互相競爭,越綉越美,越繡花樣越多,真可謂百花盛開,多姿多彩。鞋頭、襪底、鞋墊、坎肩、經掛、裹肚、香包、纏腰、枕頂、枕套、帽沿、耳套、荷包、圍裙、蓋頭、褥面等用品上刺繡著各種花紋和圖案。  回族的刺繡富有想像力和藝術魁力。雖然伊斯蘭教義禁止崇拜偶像,禁止在造型藝術中表現有生命的物體(人和動物),但她們創作日常生活用品和鳥類動物時,往往綉成一種錯綜複雜的圖形,使鳥類等形體交織在花草圖案中,以求形似。  刺繡花草圖案和幾何圖形,是回族婦女刺繡的絕技。在西北山區回民家裡,我們看到她們的枕頭、坎肩、挂圖、圍裙等處繡的花卉,形象非常逼真,形似蝴蝶的花朵,嬌嫩的花瓣,淡雅恬靜,彷彿使人感到散發著暗香。有些刺繡作品,很注意變化裝飾,給人以整體美。她們往往擷取大自然中各種不同的植物葉,構成自己想像中的花草樹木,技與葉、花與蔓和諧地統一,有點像漢族人刺繡圖案中的百花百果一棵樹的創作方法。蘇州回族婦女全靜芬的刺繡作品,轟動了我國刺繡界,曾在國際上獲獎。  回族婦女的刺繡,不僅表現自然美、生活美,而且還藝術地表現其宗教信仰。當回族姑娘或媳婦買回一塊乾淨的布料後,洗完大小凈便請阿匍書寫上阿文中堂,然後便不分晝夜,千針萬線地刺繡。綉完字,一般還用傳統的阿拉伯幾何圖形或雲紋樣綉上花邊,掛在牆上,頗受人們的喜愛與好評,充分體現了回族婦女的審美心理。  (四)回族的剪紙藝術。回族民間有首「花兒」唱道:     白雲山上霧繞呢,靈芝草有心人找呢,惟尕妹子要手巧呢,萬樣子花隨心者鉸呢。   剪紙,這朵瑰麗的回族民間藝術之花,以旺盛的生命力深深紮根於回族民間藝術土壤之中。在西北回族聚居區,回族婦女的剪紙內容豐富,生活氣息濃厚,無論在窗戶上、牆壁上、頂棚上,還是箱柜上,隨處可見她們的作品。  回族婦女具有剪紙的傳統習俗。一般女孩到了七八歲,就拿起剪刀開始剪,一直剪到六七十歲。農閑之時,飯余之後,心靈手巧的回族婦女,便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剪出各種各樣的作品,以美化和點綴生活。有時鄰里鄉親們還坐在一起相互觀看學習,互相饋贈作品,特別是逢回族傳統節日、喬遷新居、舉行婚禮、給孩子賀滿月、抓周等喜慶活動時,便剪出寄託她們理想的作品,增加生活的新鮮色彩和歡快的氣氛。   回族婦女的剪紙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識。筆者在寧夏涇源縣看到的「五穀豐登」、「農家樂」、「瑞雪兆豐年」、「吉(雞)慶有餘(魚)」等作品,既不是傳統觀念的自然的模仿,也不是現代觀念。自然形態的誇張變形,而充分表現了回回民族的心理意識和樸素、大方、自然的審美觀。  回族剪紙還自由地、純真地表現回族人民的感情,如她們剪的「十二生肖圖」,特別是虎、金雞報曉等飛禽走獸的形態,都是意念中的,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有許多作品還寄託著回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有著較為深刻的寓意。如「龍鳳」、「金雞」、「黃牛」、「駿馬」、「灘羊」、「雙飛燕」、「領頭雁」等作品,從表面上看是一般的飛禽走獸,但實際上經過她們巧手布局,大膽點題,借形寓意,生動形象,富有含蓄的藝術魁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回族婦女的剪紙藝術在不斷翻新花樣,如黃土高原的朵朵山花,爭奇鬥妍。  (五)回族的面花藝術。回族的面花藝術,以其製作工藝精湛,別具特色,味道鮮美而備受人們的讚譽,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品嘗和欣賞。  面花,以麥面為主要原料,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構思,精心加工製作出既可食用,又可觀賞的回族造型工藝品。據回族民間傳說,面花藝術早在元代就已流行。在繼承阿拉伯傳統飲食工藝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兄弟民族飲食工藝的一些手法,經過數代相傳,形成了回族獨特的面花造型和風味。現在回族面花藝術的品種達百餘種,一品一形,百形百味。特別逢回民過節、婚喪嫁娶、抓周、招待貴客等重要的喜慶場合,只要你留意,就會看到那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面花,使你一飽眼福。   回族面花的造型大多源於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各類花草、蝴蝶、鴿子等形態,同時,還大量地採用阿拉伯的卷草形、雲紋形等幾何圖形。根據不同的需要和場合,通過擀、切、揉、捏、搓、挾、擠、壓、畫、點、染等多種手法,製作出形式多樣的造型,並用炸、蒸、烙、烤等烹任技術,使形、色、香、味集於一體。如炸貨類里有油香、饊子、花花、油酥花繭、油酥脆花、油圈等,僅麻花一項可製作出三股麻花、繩子頭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蒸貨類里有千層餅、開花捲、金裹魚、白牡丹、紅花綠葉、雪花梅等。烤貨類里有雲紋歲糕、卷草形餛饃等。近幾年,回族的一些面花還大膽採用象徵、變形、誇張等藝術手法,使其花紋巧妙,絢麗多彩,並賦予一定的意義,成為回族文化百花園中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六)回族的雕刻和制鏡藝術。回族的雕刻藝術,可分為石雕、木雕、磚雕和灰泥浮雕四種類型。這裡簡要介紹一下磚雕藝術習俗。  磚雕,亦稱河州磚雕,源於甘肅河州(今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有著悠久的歷史。回族的磚雕藝術頗有影響,它將阿拉伯文字圖案與中國山水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具有回族特色的藝術。回族的磚雕主要用於回族的清真寺、拱北以及住宅建築。磚雕以「提活」為輔,「刻活」為主,即在特別的青磚上用橡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種花卉、烏蟲、翠竹、勁松、荷花、葡萄以及阿拉伯幾何圖紋等,形象生動,立體感強,民族氣息和鄉土氣息濃厚。整個工藝過程一般要經過燒制、打磨、格方、落樣、雕刻等工序。今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公館建築,就是回族磚雕藝術的典型代表,其磚雕形象栩栩如生,整個建築氣勢宏偉。回族磚雕藝術,現已廣泛流傳到全國各地,不少兄弟民族在建築工程中,也模仿回族磚雕,其影響已日益深遠。   回族的制鏡藝術,也很有特點。在西北地區,我們在回民家中可以看到各種制有克爾白圖、山水風景畫、阿語對聯等等的工藝鏡子。有的固定店鋪,專門從事回族制鏡藝術;有的深人到回民家中去畫,受到回族群眾的好評。現在不少回族工藝鏡子已暢銷全國。   除此之外,回族的地毯編織藝術,同樣形式新穎、圖案美觀,特別是禮拜用的拜氈,畫面一般都是克爾白圖,周圍是幾何圖形,別具一格。醫藥衛生  回回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與阿拉伯-伊斯蘭醫學「東西合璧」的產物。當歐洲其他各國尚未脫離神學統治之時,阿拉伯人開始發展科學文化。他們開辦大學、建立圖書館,培養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達到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醫學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隨著阿拉伯人與鄰國的交往,鄰國文化隨之 在阿拉伯諸國滲透,並互相補益,醫學上也是如此。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說過:「學問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中阿於公元651年正式友好往來,醫藥方面的交往也興於此時。因此許多阿拉伯學者,特別是一些哲學家不斷總結自己民族的醫療實踐經驗,同時還將其他國家的醫學著作譯成阿文。如格夫退葉在《哲學家傳記》一書中提到:「巴士拉醫生馬西爾朱衛是哈里發奧馬·阿不杜·阿齊茲時代以色列學者,其真名叫馬西爾·吉斯,精通醫學,在奧馬爾時主持翻譯愛赫蘭·格斯的醫學著作,成書於哈里發穆爾時代,他的另兩部著作是《食物的力量及益損》和《草藥的功能及益損》」。在哈里發奧馬爾時代(公元717年至719年)還請精明醫生充當教育和醫學顧問。倭瑪亞王朝的另一個哈里發哈立德·葉其德是第一個將希臘文天文學、醫學、化學等專著譯成阿拉伯文的人,由於其哲學、文學修養高深,貢獻卓著,被阿拉伯後世學者稱為賢哲。不言而喻,隨文化交流,醫學理論的相互補益滲透現象在後世阿拉伯醫著中不乏其例,這與中國中醫藥著作的《海葯本草》《千金要方》《本草綱目》等記載阿拉伯醫藥同屬一理,都是歷史事實。  早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一伊斯蘭醫學曾居世界醫學的先進行列,並對西方現代醫學有巨大影響。到中世紀,阿拉伯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醫學家阿維森納的足跡遍及伊拉克、波斯、亞塞拜然、巴基斯坦大片土地。他一生大膽實踐,潛心鑽研,廣徵博求,於公元980至1037年著成熔古希臘醫學、印度醫學、中國醫學、阿拉伯醫學與哲學於一爐的巨著——《醫典》,成為現代醫學和阿拉伯醫學的奠基人。中世紀阿拉伯醫學著作繁多,不少已散失,包括《醫典》在內,流傳至今尚有400多種。  由於阿拉伯醫學廣泛吸收希臘醫學、羅馬醫學、印度醫學(包括中國醫學的脈學在內)的精髓,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醫學體系。其礪酆誦氖恰八拇笪鎦恃怠薄ⅰ八慕蜓怠薄5焦?2世紀,伊朗著名醫家拉齊斯的醫學巨著《綜合醫學》10卷和阿巴薩德·達維亞的《綜合百科全書》問世,更加豐富了阿拉伯醫學的治療學內容。是時阿拉伯醫學已成為有理論有豐富經驗的古代醫學。  中國回回醫學的發展,相伴於中阿醫藥交流。中阿醫藥交流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西漢。當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後,中國與西域之交流日益頻繁,據史料記載張騫曾到達大宛(即今之中亞費爾干納)、大月氏(即今之阿富汗北部)、大夏(即今之阿姆河南)、康居(即今之中亞撒馬爾罕)等國,並從大月氏經安息(即今之伊朗)直抵大秦(即今之羅馬)。張騫的副使曾達身毒國(即今之印度北、盂加拉、巴基斯坦一帶)及??賓(即今之克什米爾及巴基斯坦北部),經此路輸入中國的物品中有不少藥物,據范行准先生統計:礦物葯如石硫黃、密陀僧等凡18種,植物葯如木香、豆蔻等凡58種,動物葯羚羊角及龍涎等凡16種,共計92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阿拉伯地區的藥物。這些藥物均被當時漢醫吸收和應用。  雖然早在西漢時期張騫、甘英先後通使西域,但阿拉伯與中國的正式友好往來則始於唐代,醫藥方面也興於此時。  公元651年,第三任哈里發歐斯曼使節於8月25日到達中國長安,進見唐皇,搭起了中阿友誼的橋樑。自此以後阿拉伯等穆斯林主要沿水旱兩路往來於中阿之間,水路由波斯灣到馬爾納灣。經盂加拉灣抵馬六甲海峽至我國南海達廣州、泉州、杭州,再轉至長安;陸路則經波斯、阿富汗到新疆天山南北,最後達唐都長安。比較而言,穆斯林經水路達中國的時間要比陸路早100年。從唐永徽二年到唐貞元十五年的148年中,阿拉伯遣唐使多達36次。當時唐人稱阿拉伯人為大食(Taz或Tazih的譯音)人。唐安史之亂,大食應中國之請求,派精兵支援唐王朝,後一些阿拉伯人即定居中國。據史料記載,在安史之亂到長安有更多大食人,其中大部分長期居住在「西市」一帶,從事「回回」奇香異葯經營。由於盛唐五代時期,阿拉伯與中國的關係最深的是商業貿易,醫藥方面則是香葯進口,有時一處經營香葯珠寶者甚至達一二十萬人,單香葯貿易有時竟達千斤之多,如此大大豐富了中藥品種。到唐末五代時,最負盛名的回回醫藥家李珣,人稱李波斯。他著有一本獨具風格的藥學著作《海葯本草》,顧名思義,該書之所以用「海葯」命名,是因其所收錄的藥物多來自海外。該書為總結唐末時南方藥物與海外藥物臨床應用的本草學著作,有較高的文獻學價值。另外還有鄭虔的《胡本草》及非醫藥學書籍《西陽雜俎》等也記載了許多外來藥物,包括阿拉伯藥物。  在唐代不僅有香葯輸入中國,與之同時一些醫療技術也傳入中國,如在《千金翼方·養性》中所記載的「悖散湯」(又名牛乳補虛破氣方),本為波斯、大秦醫方,曾在朝野間廣為流傳,對治療氣痢、一切氣病、健運脾胃其效甚佳。從唐代開始,回回先民對香葯推廣應用頗多貢獻,如用香葯防治疾病、薰洗衣物、化妝美容、調味食品、祛邪防腐等。同時中國穆斯林研究介紹了大量阿拉伯世界文化成就如數學、天文曆法等,而中國的造紙術、針灸學、脈學、煉丹術、臨床科學經驗也源源不斷地輸入阿拉伯國家,特別是造紙術輾轉外傳,給歐洲中世紀文明以很大促進。因此早期的回回先民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在未有空間傳播科技的時代,堪稱豐功偉績。    宋代,中國與西域的陸路交通不如海路發達,在東南沿海一帶如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集居了大量的大食人,其中不乏香葯鉅賈與醫家,且人數日增。由於海上交通頻繁,宋皇特命在廣州、杭州、泉州等沿海地設「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貿易及對外文化交流。載入史冊的有福建蒲氏家族。《宋會要稿·蕃夷七》記載的蒲壽庚,也是宋代著名香葯富商。《蒲氏家譜》有「家居西板」,「世秉清真教,天下蒲氏皆一脈」之記載,蒲氏家族興盛於宋元,衰落於明清,世襲經商大食香葯。  宋代的中阿海外貿易較唐代有很大的發展,貿易品種由唐代的珍寶犀牙為主、香葯為輔,漸變為以香葯貿易為主。宋太平興國七年,宋太祖曾下詔令對海外香葯香料放通行的有37種,其銷路較廣的是有醫療作用的香葯如丁香、木香、龍腦香、乳香、草豆蔻、沉香、檀香、龍涎香、蘇合香油等。由於大量香葯的引進,從而大大豐富了中醫方葯及治療方法。宋代醫方較唐代醫方在香葯的應用或組方上有明顯變化,就《太平聖惠方》而言,僅卷48「諸心痛門」以香葯命名的醫方有:沉香散3首、沉香丸1首、木香散6首、木香丸6首、丁香丸1首;《聖濟總錄》卷56「心痛門」以香葯命名的醫方有木香煮散、木香湯、豆蔻湯、丁香湯、沉香散等31方次,計應用香葯8種。《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宋代政府和劑局的成藥配本,書中以香葯命名的醫方不下30餘種,其中有不少名方,眾所周知的蘇合香丸、至寶丹、牛黃清心丸等便是。蘇合香丸中15味葯就有13味是進口葯,至今蘇合香丸對於中風所致的神志不清、牙關緊閉、半身不遂等重症有明顯療效。其間,大食醫家及學者功不可沒。    宋代在社會上廣用香料、香葯薰衣、焚香、啖香之際,禮尚往來亦常以香葯作為饋贈佳品,用香葯配製的藥茶甚至一度成為社會生活中的時尚。皇權貴族之間也視藥茶為饋贈佳品。民間百姓們不僅用香葯治病,而且也用於消毒。泉州有香料文獻記載:「蕃葯能治冷氣,醫學多用之……,泉人每歲家無貧富,皆燃之如燔柴」。現代研究,燃燒香料,對於防止傳染病傳播和擴散有一定作用。這種習俗,自古至今,不僅在回民中間流行,在閩南地區其他民族中也同樣流行。  元代一統天下,將國內民族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及南人。穆斯林則是色目人中的主要分子,他們往往與蒙古人享受同等待遇,無論在法律上或事實上都優於漢人,同時在元代「回回」一名開始代替「大食人」,被人們認為信仰伊斯蘭教者的名稱。如此則為阿拉伯醫藥的廣泛深入傳播與興盛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礎,且元人統一中國之後,繼續奉行南宋時的海外貿易政策,推行少數民族醫藥共存的方針,回回醫藥在此得以興旺發達。  元初,在元朝政府中設有相應的醫藥機構。元世祖即位後效法漢制在建立太醫院之後,於至元七年(公元1273年)改回回愛薛所立京師醫藥院為廣惠司。據《元史·百官志》說:「廣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藥物及和劑,以療諸宿衛士及在京孤寒者」。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先後在大都、上都建立「回回藥物院」;至治二年隸廣惠司,定置達魯花赤一員,大使二員,副使一員。  金元之際,西域技術之士,醫家之流多入仕於元,如愛薛、答里麻等。  由於元代統治者對阿拉伯藥物高度重視,元代阿拉伯人在當時政府中的醫藥機構里占極大勢力、廣惠司是回回醫家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些祖籍西域,生於中國,精通漢、回醫藥的學者,如元末著名學者丁鶴年,為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工儒學,通奧義,精詩律,是一位善兼醫術的人。又如元末明初杭州的穆斯林大商人鄂施曼乃的子孫曾設立豪華的私人醫院,取名「鄂施曼尼雅」,聘有回回醫生從職。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所記,不乏不知姓名的回回醫官為百姓治病的事例。  金元之際醫學文化領域學術活躍,百家爭鳴,中醫界出現了金元四大學派,回回醫藥文化此時也發展到鼎盛時期,湧現了與回回藥物院有關的、集阿拉伯醫藥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為一體,具有中國回回特色的醫藥大型綜合性醫著《回回藥方》等專著。  下面介紹回回醫學中的重要醫著,其中三部問世於元代。  《回回藥方》(以下簡稱《藥方》)。中國回族醫藥學大型綜合性典籍,未著撰人,紅格明抄本,原書36卷,殘存4卷,現藏於北京圖書館。全文基本上用漢文記述,並夾雜不少阿拉伯、波斯藥物名稱術語的原文和音譯辭彙。現殘存卷為:目錄卷之下、卷12、卷30、卷34。目錄卷下包括卷19至36據目錄可見,卷19為咳嗽門,包括眾嗽、濕嗽、喘嗽、嗽血、嗽痰、肺經腫嗽、說治咳嗽等類。卷20為胸膈凝聚、胸膈熱促、胸弱、胸疼痛、胸奄濁、胸冷濕、胸中生瘡、開胸膈等類。卷21為腸風肚腹門,包括腸風、腸中生瘡、腸中生蟲等。卷22為瀉痢門,包括論、方及瀉從遍身來的、胃經泄瀉、腸經泄瀉等類。卷23為嘔吐門、痞證門、秘門、勞瘵門、補益門;嘔吐門包括嘔吐、吐瀉、泄瀉、止吐、止瀉等類;痞證門包括痞證類;秘門包括臟腑不通類、能通小水類;勞瘵門包括勞熱、勞蟲、勞嗽等類;補益門包括補益類。卷24為眾熱門、眾冷門。眾熱門包括一切熱類;眾冷門包括胸膈冷類、胃經冷、一切冷等類。卷25為眾氣門、眾血門、時氣斑疹門、瘧疾門。眾氣門包括眾氣、氣不依常度、氣喘急等類;眾血門包括治吐血、能吐血、下血、止血等類;時氣斑疹門包括時氣、斑疹等類;瘧疾門包括瘧疾類。卷26為身體門,包括身體肥瘦、身體疼痛、癍痕花綉、治體氣、治生虱、手足等類。卷27為黃病門、蠱症門、積聚門,黃病門包括黃類,蠱症門包括蠱症等類;積聚門包括積聚類。卷28為腳氣門、脫肛痔漏門、谷通門。腳氣門包括身體疼痛腳氣、熱腫腳氣、冷腫腳氣、寒濕腳氣、一切腳氣等類;脫肛痔漏門包括痔瘡、腸風痔漏、痔風、脫肛等類;谷通門包括谷通等類。卷29為雜症門,包括論16條,方189首。卷30為雜症門,載方307首。卷31為婦人眾疾門、小兒眾疾門。婦人眾疾門包括婦人身內動靜、乳上癥候、懷孕動靜、子宮癥候、眾疾等類;小兒眾疾門包括小兒眾疾類。卷32為眾瘡腫腫毒門。包括腫毒、癧瘡、惡瘡等,卷33為眾瘡腫毒門、疥癬門。眾瘡腫毒門包括疥瘡、甜瘡、疳瘡、癩瘡、臭瘡等類。疥癬門包括疥瘡、癬瘡、一切疥癬等類。卷34金瘡門、折傷門、針灸門、湯火所傷門、棒瘡門、治人齒所傷門。金瘡門包括刀箭所傷、取箭頭刺簽等類;折傷門包括傷損、接骨、骨脫出等類;針灸門包括灸各種癥候類;湯火所傷門包括湯火所傷類;棒瘡門包括棒打傷類;治人齒所傷門包括治人齒咬傷類。卷35為眾蟲獸傷門、眾毒門、辟蟲門。眾蟲獸所傷門包括眾蟲獸傷類;眾毒門包括論及說眾毒物、辨驗何等毒物所傷、解服藥毒、解眾蟲獸所傷等類;辟蟲門包括辟眾蟲、辟惡物等類。卷36為修合藥餌門、修合諸般馬准門、眾香湯煎門、活物治病門、眾花果菜治病門。修合藥餌門包括論及製藥法,相合葯法、比量用藥、說造良方。藥性期度、藥餌分兩等類;修合諸般馬准門包括論及方87首(均已分見各門);眾香湯煎門包括湯藥類;活物治病門包括活物治病類;眾花果菜治病門包括眾果物類、眾菜類、眾花物等類。  從上述部分葯目錄所涉及的病種門類可以看出,《藥方》是一部包括內、外、婦、兒、骨傷、皮膚等科,內容豐富的中國回族醫學方書。從現存3卷所載方劑看,全書所載可能達,6000~7000首之多。其系統性、綜合性不亞於中醫古籍《外台秘要》。  《藥方》以敘方為主,方論結合,回回藥物與傳統中藥並用。據統計《藥方》殘卷常用藥259種,明顯屬於海葯並註明中文名稱者有61種;沿用阿拉伯藥名,目前尚不知何葯者52種,合計海葯為113種,占殘卷全部用藥的43.6%。其他146種則為傳統中藥,其中也包括已經華化的海葯在內。從《藥方》中所載方劑來看,無明顯君、臣、佐、使之配伍。據研究,《藥方》不僅與阿拉伯醫學有根深的淵源關係,而且突出特色,東西合壁。在藥物劑型的運用方面,既有中國式的丸、散、膏、湯,又保存有阿拉伯式的芳香揮發葯、滴鼻劑、露酒劑、油劑,糖漿劑;有些醫方的臨床應用如菖蒲煎劑治療中風等,又是借鑒了中國傳統醫學經驗並和回回醫藥相結合的一種用法。《藥方》有它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反映了成書時代中國回醫對疾病認識在理論上已較成熟,這種理論既保存有阿拉伯醫學的特徵,也有中國傳統醫學的成份。  《藥方》內容之廣,涉及臨床多科,同時在治療方法上也較豐富,對有些疾病則採用內外並治。當然《藥方》的治法中除了阿拉伯醫學的治方經驗外,其中也不乏傳統中醫的治療方法以及民間驗方。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方法特別是一些外治法及其對骨傷科的論治具備了時代的先進性。如《藥方》中對頭部外傷的診斷,是根據組織損傷程度劃分的,並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對外傷腫脹不退,且並發全身癥狀者,主張作「十字」切開,排膿引流。對顱骨下膿腫,採用鑽孔鋸開的開顱方法等,在今天看來尚且合理。  《藥方》「折傷門」、「針灸門」之論述較全面。「折傷門」基本上包括了古今骨科的內容,包括了軟組織損傷、骨傷及關節脫臼,並從理論上闡述了這些損傷的原因、發生機制、診斷和治療方法,對一些合併症也作了相應的介紹。從而反映了14世紀時期中國骨傷科診療水平發展成就。在今天看來,「折傷門」中許多內容仍有臨床實用價值。「針灸門」實為專論灸而罕論針,所論灸法有三種情況,即艾灸、葯灸、烙灸,以烙灸法所佔篇幅最長,尤為詳述,其方法為阿拉伯醫學的燒烙法。在書中烙灸法的適應症被分為16等,涉及範圍很廣,包括了內科、外科、眼科、傷科、皮膚等多種疾病,其病因多與體內惡液有關,具體方法是採用多種器械、燒烙皮膚,令其破損、潰爛、流膿,而不能早用生肌收口之葯,必令其膿外流,則體內之惡液因之排出,然後施用生肌收口的葯,使之平復。《藥方》中灸法雖然以烙灸為主體,也確實帶有明顯的阿拉伯醫學特色,但中醫特有的艾灸法在書中出現及烙灸法中出現針灸穴位,這說明《藥方》的灸法體現了共同的醫學特色。  《海葯本草》。作者為唐末五代時的李珣。祖籍波斯,又名李波斯,善詩。曾幾代定居長安西市一帶,以賣葯為生,《海葯本草》收葯124種,大多數來自波斯等地及南海諸地區,因此為回回醫藥根基的一部分,對中醫學的發展也曾有過作用。有醫學專家指出,在唐末五代時在民族醫藥史上有突出貢獻的書籍首推《海葯本草》。它還補充了《神農本草》《名醫別錄》《唐本草》《食療本草》《本草拾遺》等不足,且糾正了前著的一些錯記,豐富了中國藥物學,是回回醫學的重要基礎與典籍。  《飲膳正要》。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成書於元代天曆三年(公元1330年)。作者忽思慧(又作和斯輝),史書無載。從本書序文和進書表來看,是元仁宗時的宮廷飲膳太醫,舊說是蒙古族醫家。這部書初刊後,明清兩代多次翻刻,但因屢遭兵災,已散佚不多。書中配方多以羊肉為主料,「聚珍異撰」第一方馬思答吉湯,《本草綱目·菜部》蒔蘿條附馬思答吉註:「元時飲膳用之,雲極香料也。不知何況,故附之。」書中多引用回回豆子、回回蔥、回回青、回回小油。許多食品冠以「胡」字,如胡蔥、胡麻、胡椒、胡荽等。以胡蔥為例,《本草綱目》指出:「元人《飲膳正要》作回回蔥,似言自胡地,故曰胡蔥耳」。《洛陽伽蘭記·城南》記:「獅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可見大量配方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和國家飲食療法所用。將《飲膳正要》推論為「兼通蒙漢醫學」的太醫所撰,看來根據不足。  《瑞竹堂經驗方》(下稱《瑞竹堂方》)。原著在明代中葉後國內已失傳,但書中許多內容則散見於國內外許多醫藥文獻,其原序兩則及清明兩代若干輯佚和抄本,分別在中國和日本有關部門和私家珍藏,作者及成書年代國內外專家爭論不一,清乾隆年間修纂的《四庫全書》曾將明代《永樂大典》中本書散在內容搜采編輯為5卷24門。集得內、外、婦、兒、眼、齒、調補、美容等科效方170餘首。當時「計亡闕已十之五六」,中國中醫研究院現藏有清代《抄本瑞竹堂經驗方》及仿明刻日刊本《瑞竹堂經驗方》,有的專家認為本書作者肯定是回回醫家,其名為沙圖穆蘇·薩謙齋,官至元朝御史兼太守。其成書年代不晚於泰定三年(公元1327年),陳垣先生在其名著《勵耕書屋叢刊·元西域人華化考》中早已經將本書作者考證為「華化」了的回回。  清代《抄本瑞竹堂經驗方》現亡闕者多,但明刻日刊本可能近《瑞竹堂方》原帙。此日刊本按明刻分15卷,每卷1門,集方300餘首,即諸風門、心氣痛門、疝氣門、積滯門、痰飲門、喘嗽門、滋補門、瀉痢門、頭面口眼門、耳鼻門、發口門、咽喉門、雜治門、瘡腫門、婦女門、兒門。該書用香葯較多,書中記載的懸吊水桶淋浴式是回族自古以來獨特的衛生傳統習慣,另有治急氣疼方、治惡瘡方、治疔瘡方在其方名上標有「海上方」等字樣,還有的驗方特彆強調忌馬、驢、豬肉等。回族體育      回族體育是在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本土文化的雙向交流、滲透過程中的新的文化創造,原創來自於生產、娛樂與抗暴等活動。由於其特殊的娛樂、健身和趣味性,所以具有較強的民眾參與度,可以在全民健身活動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和價值。回族傳統體育的本原價值隨時代變遷而變化。從回族武術、踏腳、木球、下方棋、拔腰、摜牛等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它並不受時間、場地、器材、季節的限制,人們可以選取簡單易行、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項目進行健身養生活動,從而表明了回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根源所在,決定了回族體育文化的共適性,使其為人的全面、自由、和諧的發展,為人的身心完善展開和全面實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化場所。回族傳統體育文化根植於「天人合一」等理論,體現了重人體自身的統一及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融進了以身心合一、內外協調、動靜結合的導引養生、武技的發展,體現了「健與壽」的追求,蘊含著有關人體科學的豐富內涵,對指導當今的人類保健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回族傳統體育的隨伴價值較為豐富,通常以通過陶冶人的情操來達到維持社會的安定團結,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增強社會凝聚力。主要表現為幾個方面:1、移易情感。回族傳統體育是一種綜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視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願望的滿足,不以高超複雜的技藝、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養諸條件要求對應公眾,而是以普適的、自娛自樂的消遣性與遊戲性特徵迎合民眾。不必具有高水準的文化素質條件就可以在這些活動中得到較直接的令人愉悅的主體情感的抒發和宣洩。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回族傳統體育的價值,還表現在能為人的那些可能危及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自我保護的本能衝動提供發泄渠道,使得當代人對「生活機器」的束縛、禁錮和限制的反抗,通過身體鍛煉得以釋放。回族傳統體育項目回族武術、踏腳、摜牛等中,其終極目標不是「取勝」,而是「不敗」。「取勝」的追求是有限的,而「不敗」的追求卻是無限的。在追求「不敗」的過程中,雖然表面上看來是一系列並無實際「效益」的活動,但人們卻往往把它當成崇高神聖的事物去拼爭,其內蘊含更為深刻的哲學機理。特別是有所成功或超越的時候,人的心情就會得到某種程度的升華,而每一次升華的過程,都會把他們先前還抱定的憂鬱、恐懼、煩悶等不良心緒轉移開出,代以樂觀、開朗、堅毅的情感;多次升華的結果,則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勢,這對人的發展所具有的價值,甚至重於強健體格。2、向心聚合。凝聚力是指一個民族隨著歷史的演進已逐漸形成一種極具個性,頗有特色的文化形態,成為團結一致,共同對外,推動本民族發展的一種力量。回族傳統體育項目同其他體育活動項目一樣,有競爭有合作,對內合作,對外競爭,反覆演練,使群體內諸多散力得以聚合,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附了大量的觀眾。一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舉行,使它成為民族文化的盛會,各民族群體成員相互配合和協作狀態往往是民族文化盛會成敗的關鍵,即使是旁觀者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湧入到民族群體成員當中,為競賽歡呼鼓勁或沮喪。這種將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融為一體的競賽,體現了民族體育活動在態度和行為存在個體差異的情況下,集聚於一定的文化運動軌跡,整合為一種帶有普遍趨同的文化現象和文化運動的態勢,從而激勵廣大民眾釋放深層能力。其次,競爭和合作,能有效地消除各社會團體因地理環境、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不同帶來的隔障,為各族人民提供情感交流和文化交流的社會環境,從而改善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為充分挖掘民族傳統體育的向心聚合價值,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舉行了7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各民族憑藉這一體育盛會歡聚一堂,既振奮了體育精神,也將各族人民緊密地擁抱到一起,同心同德,共謀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

回族傳統項目主要有:  摔跤是廣西回族民間流傳較廣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在開齊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三大宗教節日以及婚嫁、慶典、公假和閑暇消遣中,都開展此項活動。比賽一般由備高望重的回族老人主持。比賽方法為:一人對一人較技,以摔倒對方為勝,失敗者自動退出場外,讓其它選手繼續進場,誰最後居不倒地的地位,誰即為優勝。唯有高超技巧和耐久力者才能奪魁。

木球 是回族青少年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它是由農村青少年放牧時的「打籃子」、「趕毛球」演變而來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1986年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被正式列為表演項目。1990年寧夏還舉辦了全國八省區木球邀請賽。1991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木球正式列入比賽項目。近十年來,自治區曾多次舉辦過木球單項運動會,四市都曾組建過木球運動隊。方棋 方棋也是深受回族群眾喜愛的一種民間體育活動項目,在南部山區各縣農村尤為盛行。此棋下法極為方便,下棋者撿來小磚瓦塊、石塊或干羊糞作棋子,在田埂地頭或牆角房檐下一蹲,在地下畫一橫7行豎8行的長方形「棋盤」即可開賽。棋盤中共有56個交叉點,棋子各28粒。交戰雙方輪流布子,布局完成後,便輪流行棋對奕。在行棋中,某方如能走成4枚棋子彼此相連的正方形(稱作「成方」)即可「吃掉」對方任何一個能破壞「成方」的棋子,直到分出勝負。從1984年起,固原市就曾舉行過3次方棋比賽。近年來,經過自治區及各市縣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已研製出了方棋比賽規則。在1991年自治區第二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正式列為比賽項目,終於使這一回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登上了大雅之堂。踏腳 是流行在南部山區尤其是涇源縣的一項回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青年小夥子們兩至三個為一方(或者更多一些),展開1對1、2對2、3對3,甚至更多的踏腳比賽,各方以從身後或側身蹬腿或踢腳的方式,向對方進攻。如果被對方蹬倒或招架不住而退場,便被認定失利。經過多年挖掘整理,這項回族民間體育活動已有了比賽規則,並在自治區1991年第二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被正式列為表演項目,同時也被1991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列為表演項目,在這次運動會上寧夏代表隊的踏腳表演榮獲一等獎。拔腰 是農村回族青年所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青年農民勞動休息時,在田間地頭或場園進行拔腰活動。比賽時,倆人側身彎腰摟抱對方腰部,並使勁將對方抱起,如果有一方將對方的兩腳拔離地面,則為獲勝。摜牛 摜牛是回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比賽時將一頭公牛牽進場來,鬥牛者用技風逗挑公牛,用鞭子抽打,使他發怒。發怒的黃牛瞪著發紅的眼睛,怒不可遏地向人衝來,鬥牛者挺身而上,順勢抓住牛的角。和牛一來一往地格鬥,使牛消耗體力,然後通過爆發力和技巧,把牛摔倒。爬木城 回族體育活動。以粗木杆製成一長4米、高3米的木框,中以橫木數根相間,如梯牆狀,固定豎在地上,稱「木城」。參加者在規定距離外快速奔向木城,以先攀登到頂者為勝。擲子 也叫「扔石鎖」、「舉石鎖」。回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擲子是用青石打製成古銅鎖形狀的石器。以後由石質改為鑄鐵。演練擲子的動作有扔高、砍高、扔荷葉、接高、接荷葉,其名稱為;支梁、扇梁子、砍跟斗、撤荷葉、嘴巴荷葉等。近年來又發展了一些新的動作。這項活動可鍛煉身體的各部。爬木城 回族體育活動。以粗木杆製成一長4米、高3米的木框,中以橫木數根相間,如梯牆狀,固定豎在地上,稱「木城」。參加者在規定距離外快速奔向木城,以先攀登到頂者為勝。打嘚栲 主要流行於北京回族中。最早出現於金代,稱「毬彩」。場地要平坦,一端畫一直徑一米的圓圈,圈內畫一等邊三角形,角與圓相交。高十厘米小木柱十五個,按等距離隔放在三角形內,在距圓圈中心十五米外的地方,畫一條長一米的橫線,作為擊球線。比賽可進行團體賽和個人賽,團體賽每隊五人。選手站在擊球線後,將球放在擊球線上,用棒擊出,擊倒圓圈中一個小柱即得一分,將木柱擊出圈外得二分,每人擊球五次,得分多者為勝方;得分相等以得二分多者為勝;再相等,則以連續兩次擊空少者為勝。如再相等,則以加賽決勝負。

回族武術  回族武術的歷史淵源回族具有強健、勇武、好鍛煉、不畏強暴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回民族歷史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幾百年來,這一特點已逐步演進成了回族的民族體育傳統和人文精神之一,至今仍被許多地區的回族群眾保持並繼續發揚。自古以來,凡回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習俗。如唐代以來,回族定居的西安,武術習俗未間斷過,過去無論老幼,練武風尚很濃。南方回族也多好武和擅長武術,保持著回族的特色。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回族更是酷愛武術,世世代代相傳。  相傳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勇武並精於劍術。《穆罕默德的寶劍》一書,在廣大回族人民群眾中早巳傳播很廣,並有不少模仿練習者。穆罕默德還曾經給勇士哈立德賜名「安拉之劍」。回族人由於嚴格遵守穆聖的言行,因此,回族群眾認為練武功自衛是「遜乃提」,是聖行。  唐玄宗天寶14年,歷史上暴發了「安史之亂」。在廣平郡王做、名將郭子儀的擁戴下,唐肅宗在今寧夏靈武即位。次年,即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向"大食"(今伊朗)借兵,聯合反攻「安史之亂」的叛軍。「大食」軍隊和唐軍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亂」,「從涼鄯而收兩京」。平息「安史之亂」後,在唐王朝天於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獲准駐兵長安。今天,山東冠縣的查拳就是源自大食國將領查元義(又名查密爾)的「身法勢」。  在清朝,回族人民與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為建構和發展完善中華民族的體育體系作出了卓越貢獻,而回族人民的貢獻主要在武術、摔跤和與之相關聯的一系列項目上。正因為如此,比之明代人廣為傳言的「回回識寶」來,清代人對回族的認識顯得更深入了一層,有了一句乾隆眾所周知的「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多將種。」的評價。這八個字出自乾隆之口,代表了當時滿漢朝野人士的普遍看法,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共識。   回族好武的原因是還可以追溯到回族在形成時期的先民,其中有大量屬於從軍的中西亞人,元朝回族人被編入「探馬赤軍」,為適應戰爭的需要駐防在全國各地,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經常練習騎馬射箭,使槍弄棍。元末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部隊中,就擁有一批驍勇善戰的回族將領。  歷史上兵荒馬亂的時代很多,再加上受到統治階級的壓迫,回族人民感到力單勢薄,於是就養成了尚武、任俠、團結的習俗,並把練武作為抵抗各種壓迫的重回族武術要手段,由此形成了回族人熱愛武術運動的習俗。回族的武術種類很多,歷史上曾經被稱為「崑崙派」,是我國四大武術派別之一。  近代的回族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革命家,軍事家,比如:馬本齋、白崇禧、馬駿等等,也與回族尚武的精神息息相關。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回族群眾研練武術的熱潮一直保持並不斷上升,正因為有一個寬廣而堅實的群眾基礎,所以回族武術家群體的整體水平仍然呈上升趨勢,這也表明了回族對自己傳統文化的執著和珍重。可惜「文革」時期,回族的摔跤、拳擊等武術遭到禁錮,但是民間喜好者仍然堅持練習。  當代,習武是回族人振奮精神、強健體魄的重要方式。歷史上一些只流傳在族內技法豐富、風格獨特的武術種類,也逐漸風靡拳壇,為各族人民所喜愛。為豐富和發展中華武術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中國回族武術,同其他文化一樣,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中華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回族武術內容豐富,門派繁多,包括各種拳術、器械、對練,既有中華武術的傳統項目,也有富於獨特風格的本民族項目。它們都是在吸收其他民族武術精華的基礎上,將中華武術各門各派融會貫通,結合穆斯林的社會生活實踐和風俗習慣,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鑽研和實踐,逐步形成、豐富、完備和發展起來的。回族穆斯林武術現正面臨著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它已從過去封建社會中衛族、衛教、衛身手段變成增強人民體質、增進民族團結的一項正常體育活動。群眾性穆斯林武術活動的普遍開展,武林專家的著書立說,標誌著回族穆斯林武術已經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1]。 回族武術概況回族武術的主要項目,有散打、長兵、短兵、拳術,包括對練、器械、拳術等幾十種。所練項目既有中華武術的共同特色,也有與回族風俗習慣緊密相連的民族特色。  拳術  回族喜練查拳、彈腿、華拳、洪拳、炮拳、八極拳、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黃鷹架拳、六角式、廿四式、老架拳等。其中十路查拳、十趟彈腿、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湯瓶七式拳,均為回族獨有的拳種,有所謂「回回拳」之稱。  此外,如八極拳、通臂劈搖拳、關東拳以及明末廣為流傳的回回十八肘、湯瓶七式拳等,創始人均為回族。這些拳術均為其勁力別緻、技法豐富、風格獨特而風靡拳壇,為各族人民所喜愛。 回族的拳術史,大約可追溯到明中葉。回族武術由明中期萌芽,經明、清兩代不斷豐富,逐漸發展而成。  器械  除習練刀、槍、劍、戟、棍、鞭、錘、鉤、鏟、斧等一般器械外,回族練的杆子鞭、哨子棍、蛾眉刺、索來拐、龍爪鉤、五虎群羊棍、阿里劍、查刀、查槍等,在漢族武術中均少見,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杆子鞭,又稱西域鞭,系一齊眉棍上縛一繩索,索端系一鋼鏢,鏢重約750克。據武術家口傳,這種杆子鞭和五虎群羊棍均與回族牧馬放羊有關,系分別由牧馬鞭索和放羊棍脫胎衍化而成。阿里劍,雙尖雙刃,尖處寬於把柄處,劍身兩面俱刻有阿拉伯文字。據傳此劍原名「祖勒飛卡爾」,是第四大哈里發阿里配用之兵器。龍爪鉤,形似龍爪,系由回族屠戶翻牛羊肉的鉤子轉化而成。代表拳種簡介  查拳  查拳上可追溯到唐朝「安史之亂」,後由大食國(阿拉伯國家)將領查元義(又名查密爾)的「身法勢」發展而來。查拳原來有四粑(拳)八勢(式),清乾隆年間,查拳在查拳山東冠縣、任城逐漸流行。清初因為嚴禁漢人聚眾習武,傳統的漢人拳術如紅拳、炮拳、彈腿及長拳遂傳入回民區。至嘉靖後漢人武禁漸漸鬆懈,外教(漢)人也有學之。至光緒年間,查拳才開始聞名而流傳,形成了冠縣的張式、楊式查拳,任城的李式三派。擅查拳而知名者,清有滑宗岐之滑拳,後有南宮孟六。  形意拳中五行拳(套路)里之炮拳,即下插捶。炮拳有劈壓下砸截之功。  大東書局 吳志清先生於1928年出版了《六路查拳》一書。由馬金鏢、于振聲校閱。江蘇繆省飛亦於1933年出版了《六路查拳》教材一本,在自序中提到:馬金鏢授繆以六路短打。  套路及風格特點  現在之查拳內容吸收了其他拳法,如心意拳,埋伏拳,連拳等洪、炮及長拳拳種。形成了集查、華、花、滑、炮、洪、腿(彈腿)、長拳及短打於一體。查拳的風格特點是:姿勢舒展挺拔,發力迅猛,動靜有致,剛柔兼備,節奏鮮明,步活靈活多變,結構嚴謹,功架整齊。無論往返進退,上下起伏,力求協調配合,整個套路表現出一種瀟洒驃悍矯捷的形態,是長拳類型中較為系統的拳種。  查拳新編十路,頭兩路又分大小兩路,合共大小十二路。包括有三路滑拳、三路炮拳、四路洪拳、兩路腿拳。  一路(母子拳.正拳及副拳),(羅漢散手,現稱岳氏散手),(連拳,現稱岳氏連拳)   一路母拳,又稱四平拳。類:老洪拳之母拳、羅漢拳之十八手(十八羅漢拳)、螳螂拳之十八叟。   二路(行手拳.正拳及.副拳),   三路(飛腳拳),   四路(昇平拳),   五路(飛虎拳),   六路(埋伏拳),   七路(梅花拳),洪拳   八路(連環拳),洪拳   九路(龍擺尾拳),   十路(串通拳),通背拳,羅漢拳  查拳最初器械只有刀、槍、棍套路,並各有十路。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全貌,以後在不斷與其它門派交流中逐漸補充進劍術套路。而鉤、鎲、撅、帶乃是查拳門中拿手器械,稱之為"四絕"。  查拳的徒手和器械對練包羅萬象,比較流行的有四路查拳對練、板搭銬子對練、單刀進槍、撲刀進槍、大刀擒槍、雙劍進槍、雙勾進槍、大鏟進槍、對扎中平大搶、對劈刀、對刺劍、鎲進槍、雙刀進槍、撲刀進大刀、棍進槍、空手奪刀……  查拳的基本技法  查拳重視腿法練習,內容豐富,如:低踢、平踢、低踩、斜踩、蹬腿、闖腿、掃腿、纏腿、雙飛腿、旋風腿、鷂子腳等,都適當的分布在每一趟拳路中,錯綜而緊密的配合在必要的動作中。綜合其腿法歸結為十五個字,它們是:跺、彈、踢、踹、潑、掃、勾、掛、排、纏、點、撩、截、拐。  查拳的基本功套路,包括以腿法見長的"彈腿",以"仆步穿掌"為主要動作的"滑步抄"的以拳法為主的"搗捶"組成。這些基本套路均為十路,基本動作簡單易學,左右對稱,即可單練,又可串連對練。  彈腿是查拳的主要基本功,它以彈腿和其它腿法為主要內容,接迴文二十八個字母排列組成的二十八個基本動作組合,叫二十八路彈腿。目前流行的是前十路,後十八路比較複雜,為了便於記憶,把它編成兩套類似拳套的套路叫腿拳勢,分為一趟腿拳勢,二趟腿拳勢。因此,世人常雲"南京到北京,彈腿出在教門中"。  十路彈腿順序歌訣  頭路順步如擔扁,二路十字似拉鑽,三路劈盍夜行犁,四路撐扎左右盤,五路挑打鑽封閉,六路仆摟是單坎,  七路雙砍緊掩肘,八路?跺腿連環,九路捧鎖鴛鴦腿,十路箭彈勢歸原,世人莫看勢法單,多踢多練妙無邊,  能測其中奧妙義,打開難關獻絕技。  查拳中很多攻防動作,都歸納在踢、打、摔、拿之中。在運用時,還要靈活掌握"十字要決":即: 縮、小、綿、軟、巧、挫、速、硬、脆、滑。  縮如張弓蓄巨力。發力如放矢;綿而不斷意力隨,變化分虛實;軟能克剛隨機變,借力出奇計;  巧生智力靈活用,巧技打拙遲;挫則側身跟步進,閃展騰挪擊;速如閃電莫遲疑,快打出不意;  硬如鋼錐戳軟泥,衝撞莫鬆弛;脆如爆竹發寸力,克堅如摧壁;滑能化消敵人力,乘虛再進擊。  查拳的動作採用了五種動物形象的特點,即:龍,虎,蛇,鶴、猴。  龍:升降自如,能隱能現,蜿蜒繚繞,變化萬千。  虎:勇猛善撲,伏坐縱躍,目光如電,不動自威。  蛇:無足善竄,見孔即入,摺疊盤轉,曲伸自然。   鶴:動中有靜,動靜互換,隻身獨立,耐久穩健。  猴:攀登跳躍,靈活輕便,機警性敏,竄蹦閃展。  代表人物  沙亮 清雍正時的"飛腿"沙亮,軍人。在《冠縣誌》中記載"沙亮,字智公,雍正五年武進土改侍衛,授巡捕營守備,歷升陝西延綏鎮標左營游擊,乾隆十三年征大金川力戰陣之……。"  楊鴻修 大槍楊鴻修也是清末一代查拳名師,他身材高大卻非常靈活,名噪武林。他培養出了大批高足,如打敗外國大力上的"神力王"王子平、"山東雙馬"馬金鏢和馬永奎以及于振聲、何振江、米廣亭、馬格甫等。  馬金鏢 1881年初出生,山東濟南人,回族,終生教授拳術。少年愛武,曾拜洪拳名家白子敬和賽和洪門下,後又從楊洪修、張崇生、沙正濤等學習多元拳術。採集眾長,而成一家。1928年杭州擂台賽時,初露頭角。1947年其子馬峻岭,門人宛長勝、張孝才等人在上海會同拳友沙家四兄弟成立群英武術社。訂立查拳教材。  常振芳 著名武術家常振芳(1898-1979 ),山東冠縣人,自幼酷愛武術,勤學不輟,青少年時就武藝超群,成為張氏查拳門下的佼佼者。1937年日寇侵入華北。"七七蘆溝橋事變",億萬民眾一致要求抗日,常老師目睹國難當頭,義憤填膺,毅然投身從戎,加入了抗日大刀隊(即馮玉祥部四十四旅武術隊)並任隊長,在房山區硫璃河一帶的戰鬥中,殺得日冠魂喪膽破。  彈腿  彈腿俗稱「教門彈腿」,產生於明代,盛行於清代中後期,有「南京到北京,彈腿出在教門中」的諺語。系以腿法、腿技、腿功為突出特點的回族武術門派,有六路、十路、十二路查拳彈腿之分,因其發腿迅疾、彈如彈丸射出,故有是名。近代有吳志青著成《教門彈腿圖書》,對彈腿加以總結。  八極拳  回族武術—八極拳  全稱「開門八極拳」,創始人為河北滄州孟村回族「神槍」武術家吳鍾,雍正朝被譽為「八方八門拳術之初祖」,與當時武壇名流李章、康大力並稱「武林三傑」,已有200 多年歷史。八極拳不同流派,湧現出許多著名大師,名動武林。八極拳講究動作簡潔,勁力充實,發勁暴烈,以短制長,多用肘、肩、背的貼身進擊取勝。八極拳流行於全國26 個省、市、自治區,擁有八極門人數萬之眾。1982 年起,日、美等國家八極拳學習考察團14 次訪問孟村,可見影響之廣泛。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  清代河南魯山回族「心意大俠」買壯圖是精練、簡化心意六合拳的傑出代表,開派授徒,遂在回族中盛行。是一種內、外、軟、硬功兼備,實戰效用極強的武術流派。因以力發於腳,撐於腿,沖於胯,擰於腰,送於肩,開於手,六勁相合而得名。其基本理論歸為10 個字,即韌、鑽、踩、撲、實、接、照、裹、束、決; 技法注重於手、肘、肩、胯、膝、腳及頭部的習練與應用,直進直出,先聲奪人,發勁如放箭,縮肩如弓翻,勢簡法精,結構嚴謹。主要流傳於河南、河北、陝西、上海等地,清末回族「幽燕大俠」大刀王五(名正誼) 是其中佼佼者。

通臂劈掛拳  通臂拳取意為「理(掌理) 象(拳象) 會通,體(演練) 用(技擊) 俱備」,起源於河北滄州,為當地回族中流行拳種。民國初,滄州武術名家馬鳳圖據八極、劈掛等加以總結與改進而成通臂劈掛拳,主要流行於西北地區。其特點為「大開大合,猛起猛落,轆轤反扯,如珠走盤」。演練時,甩膀抖腕,吞吐伸縮,擰腰切胯,冷彈柔進,氣勢雄偉。有18 字訣,即滾、勒、劈、掛、斬、卸、剪、采、掠、擯、伸、收、抹、探、彈、鍘、擂、猛。馬鳳圖一門習武,英才濟濟,其子「馬氏四達」,對推廣、普及以及研究傳統武術功勞素著。西北又稱馬氏通臂劈掛拳為「馬家拳」。  回回十八肘  明末廣為流傳的回族武術種類,是短打拳術中的絕妙招法,被後人稱為「藝中之萃」。清代以來的主要傳人有白鎖成、李子光、楊萬祿、成奎。其技擊特點是以肘和接近肘尖的臂作為進攻和防守的手段,有18 個單練套路,其手法、腿法、身法等均圍繞肘擊情勢而變化。流傳至今的肘法主要有壓天肘、頂天肘、撤地肘、橫肘、坐盤托天肘、連環肘、仆地肘、橫天肘等;套路有橫天肘十八式、前定心肘十八式、左胯肘二十四式、撩陰肘二十八式、回身肘十六式等18 種。[2]

近現代回族武術家代表人物  愛國武術家「大刀王五」王正誼(1854 - 1900) ,是清末名滿天下的回族義俠,綽號「幽燕大俠」,河北人。精通各種拳術、器械,尤以雙鉤、大刀為絕。在回族武術競技京師開設「源順鏢局」,以護衛旅客為生,被稱為「京師大俠」,與霍元甲齊名。王正誼一生慷慨仗義,以尚武、濟貧、刀不染血、德容感化著稱。他具有強烈的愛國熱忱,被河北各地俠士舉為領袖。光緒二十二年,在河南一帶懲治貪官污吏,人皆稱快。他與譚嗣同等革新派人物交厚,輔佐譚參加戊戌變法。建議譚東出居庸關,在東北建立根據地以為京師屏障。變法失敗後欲劫獄救出赴難的譚嗣同遭拒絕,遂冒險收屍送於湖南瀏陽安葬,義字之名轟傳天下。光緒二十六年,親率義和團戰士攻打西什庫教堂和東郊民巷使館區,英勇抗擊八國聯軍入侵,九月三日與徒弟山子、二喜等義和團首領被清軍送交法國軍司令部,於前門東河沿英勇就義。  馬鳳圖(1888 —1973) ,祖籍南京,明、清時遷滄州,後移居蘭州,為通臂劈掛拳的創始人。其父輩與大刀王五均師從「雙刀」李鳳崗門下。馬鳳圖幼承家教,勤學苦練,與其弟馬英圖均成名甚早,尤精通臂、劈掛兩門拳術。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倡武救國,在天津北洋法商學院就學期間,與志同道合者創辦「中華武士會」,任副會長兼總教習。後游東北,與有「關東三俠」之稱的程東閣、郝鳴九、胡奉三等人交結,互相切磋武藝,在拳術、槍法、刀法和棍法上多有收益,武功大進。積极參加辛亥革命,隨馮玉祥部到寧夏、蘭州,授武不輟;曾掩護過許多共產黨員開展地下工作,支持謝覺哉組建「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創建張掖縣國術館、蘭州「華斌體育學社」,創編「風磨棍法」。1949 年,應楊得志之邀,參加寧夏和平代表團(任副團長) ,為寧夏的和平解放出了力。一生文武並重,以德為本,撰寫武理手稿200 余萬字。其弟馬英圖,投學多門,以八極見長,也曾在馮玉祥部效力,參加創建「中央國術館」,出任少林門長,為當時武林實力派代表人物,與其兄一起創立了通臂劈掛拳。  「全能愛國武術家」——王子平( 1881 —1973) ,人稱「神力千斤王」,為近代武林中又一位回族英豪,河北滄州人。出身武術世家,祖父以「翻杠子」聞名,父親號「粗胳膊王」。從小習武、刻苦勤奮,17歲即已遍習民間流行的各種拳術、器械,20 歲前後師從馳名南北的武術大師楊洪修阿訇,練得一身超群武功,尤精查拳、八極拳、彈腿、刀劍槍棍及摔跤、射箭,以力大著稱。曾多次擊敗沙俄、日本、美國和德國大力士。1918 年,在北京萬國比武大會上,擊敗號稱「環球大力士」、「世界惟一大力士」的沙俄拳師康泰爾;1919 年在濟南摔傷日本柔道大師宮本,拉倒美國拳師阿拉曼;1921 年赴美國萬國競武場與美國拳師沙利文比武,將沙利文嚇退;又曾擊敗德國大力士柯芝麥等。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被時人譽為「全能愛國武術家」。1928 年,王子平應中央國術館邀請,任該館少林門門長,教授少林、查拳、彈腿、八極拳、劈掛拳。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全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委員等職。  張文廣,蜚聲中外的回族武術家。從小習武,精通少林、八卦、太極、形意、長兵和短兵,以及猴拳、醉拳、螳螂拳,尤以查拳出名。在民國時期的一次全國性武術比賽中,獲查拳、對打、梅花槍、鎖扣槍冠軍和男子總分第一名,從而作為特邀的中國武術表演隊員,參加了1936 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的表演項目,獲極大成功,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精湛的中國武術技藝。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體育學院任教,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武術運動員、教練員和研究人員。編撰有多種武術教材,著有武術專業方面的理論書籍。1960 年也曾隨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並作了精彩的武術表演。  吳秀峰(1907 - 1976) ,河北孟村人,八極拳始祖吳鍾七代嫡孫,該派六世掌門人,自幼習武,過目能練,18歲即設場教徒。後到江西蘇區曾被聘為紅軍武術教師。1933年北游天津,制服國民黨河北區黨部書記沈加林等武林高手,名聲大振。同時教授7個武場,從師學藝者數百人。創建起天津市南開國術館。1938年被日軍抓送東北當勞工,行至途中,擊傷押送日軍,使三四十人跳車脫逃。1946年曾為解放軍運送軍火,查出後,被吊打。新中國成立後,1956 年以花甲之年報名參加全國武術比賽,連得七項第一及全能第二,賀龍元帥親自為他頒獎並贈一面錦旗。他一生授徒3000 餘人,能獨立執掌八極門戶者四五百人,為八極拳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張鴻玉,河北青縣人。20 世紀30 年代先後師從六合門拳師李洪彬與天津著名回族跤手王二爺,練成絕技,曾痛打欺侮國人的法國水兵、力懲為非作歹的腳行霸頭,技壓京、津兩地跤場,威震曹士岳(曹錕之子) 公館,擊敗擺擂逞威的沙俄大力士費拉耶夫,摔敗日本天皇衛隊總教官、號稱「昭和十傑」中第一把交椅、風靡全日本的八段柔道名家牛島辰熊。被譽為「一代神跤」。  何金德,寧夏武術家,名震一方的何家棍第四代掌門。何家棍由第一代宗師何登魁1824年左右創立,其子何生洲、何盤興在寧夏金積堡回民反清起義中以此棍法屢建戰功,何家棍就此揚名,回族民諺從此有「何棍張槍,蓋世無雙」之說。宗教信仰 基本信仰

回族的信仰總起來講有內心誠信、誦念表白、身體力行三個部分。具體來講,回族穆斯林按照伊斯蘭教的規定,在意識形態方面必須保持五大信仰:

一、信安拉(真主) 這是六大信仰的核心。認為安拉是獨一無二的,造化天地萬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安拉具備一切優美的德性,至知、至能、至全、至善。

二、信天仙(麥倆伊克) 認為除了人世即人的世界以外還有個妙世,真主用光創造的諸天仙即屬於師的世界範疇。天仙數目有很多,職司各不相同,真主造化一物,就命令一位夭仙掌管,造化一人有兩位天仙監督(據回族傳說,人的兩肩各有一個天仙,左記善,右記惡)。伊斯蘭教強調信仰天仙,但絕不允許崇拜天仙,如果把天仙與真主等同起來就是庫夫爾(叛主)。

三、信經典 回族穆斯林信仰《古蘭經》及其在穆罕默德之前的穆撒的《討拉台》;爾撒的《引支勒》,達吾代的《宰卜爾》等列聖的一切經典。《古蘭經》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經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據,也是阿拉伯文學史上編寫成冊的第一部文獻。包括歷史、文學、風俗習慣、教法規定和教義等豐富的內容。回族在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品德修養、社會活動等方面,都以《古蘭經》為準則和指導。

四、信聖人 回族經常口頭上能叫出名字的主要有:阿丹、怒哈、伊布拉欣、穆撒、穆罕默德等,並講述他們許多有趣的傳說和故事。

五、信復生 認為整個宇宙及其一切生命,終究有一天會全部毀滅,然後安拉使一切生命復活。 ——信前定 認為人生的壽命長短質富貴賤,善惡丑美,一切均由真主在你生前早已定奪好。 回族不崇拜圖騰,更不崇拜植物、動物和自然、靈魂,不崇拜偶像,也不信什麼財神、火神、風神等鬼神。

基本功修 回族群眾為了表白自己的信仰,在實際行動中,履行五功,即念、禮、 齋、課;朝。

回族的禮拜念:就是回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要學會念清真言,阿拉伯語叫「舍哈德」(作證詞),即「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差使。」有的回族在臨終前,給他舉行念「討白」儀式時,已念不出清真言,就用伸出食指代替,表示堅信真主獨一無二。寧夏有些回族在賭咒發誓時,也伸出食指,憑著他的信仰發誓,這在回族當中是一種最重要的發誓方法。

禮:禮拜。阿拉伯語叫「撤拉特」,波斯語為「乃瑪孜」。回族的禮拜主要是每日的五時之禮(晨禮、晌禮、哺禮、昏禮、雷禮),每星期五的聚禮,以及每年開齋節、古爾幫節兩次大的會禮。禮拜時須身體潔凈,並用一定的姿勢完成一系列的動作。

齋:就是齋戒,阿語「素姆」的譯音,回族統稱「封齋、閉齋、把齋」。伊斯蘭教曆九月,回族俗稱萊麥丹月,齋戒一月,每日東方發白前進食,日落後開齋,白天不飲不食,絕性交,意謂「清心寡欲,專事真主」,磨練意志、思想、身體。這一月前,有些回族還要「念夜」,即家家戶戶準備飯菜,請阿訇(念,hong )到家念經、到了齋月二十七日這天晚上還要「坐夜」,遲睡覺或不睡覺。認為這天真主赦放一切亡靈(回族稱「羅亥」)回家探望親屬,並派諸天仙到人間祝福,回族群眾把這一夜看成是一個很貴重的日子,稱「格得雷」夜。

課:也叫天課,阿語「則卡提」的譯音,是一種天課制度,也叫「濟貧稅」。每一家回民到年末將所有資產清算一下,除自己生活所需外,盈餘都按比例納課。這些錢物,可以散給貧窮者,也可以用於修橋、辦教育及其它慈善和公益事業。現在有些地方的回民雖然履行這一課,但都是自願的,沒有按比例交納。

朝:朝覲,阿語「罕吉」的譯音,即朝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克爾白」聖殿,回族一般叫朝罕志。規定凡是身體健康的,經濟條件許可,在旅途平安的情況下,不論男女穆斯林,在一生中要去天房朝覲一次。時間在每年伊斯蘭教曆 12月上旬。亦稱「大朝」或「正朝」。在此期限之外朝覲者為「副朝」。具體活動有:一是在指定地點受戒,作沐浴,脫常服(婦女仍著常服),遵守各種禁戒。二是巡遊天房、繞行七周,對「克爾白」東南角牆上的黑石表示敬意。三是在薩發、麥爾卧兩山之間來回奔走七次。四是駐阿爾法特山谷,投石。十二月十日朝覲者開齋宰牲,慶祝古爾邦節。對一生中去麥加完成朝覲者,稱為「哈吉」。回族群眾認為這是一生中很榮耀的一件大事。

回族除了五功以外,還要求子女要孝順父母,夫妻要相互敬愛,回族同胞間互相寬忍,朋友間要真誠相待等等,認為這也是信仰的一部分。

宗教場所

寧夏同心清真寺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主要的宗教活動場所,阿語稱「麥斯志德」,意為「禮拜的場所」。回族的清真寺職能用途比較廣,作用較大,它既是回族穆斯林沐浴潔身、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又是舉辦宗教教育、傳播宗教常識、培養宗教職業者的講壇和經堂,還是回族群眾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以及公益事業的一個中心。回族的清真寺,從建築風格看有兩類:一類是圓柱拱頂的阿拉伯式建築,另一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宮殿式建築。回族的清真寺院乾淨衛生,清新寧靜,古樸典雅,寺院牆壁上繪有各種花卉圖案,殿門多是古體字《古蘭經》浮雕、阿拉伯文匾額、圖案繪畫裝飾,肅穆莊嚴、別緻壯觀。 回族的清真寺其禮拜大殿均為坐西朝東的方位,整個寺院.一般都由大殿、望月樓、宣禮塔、經堂等組成教育講堂,是整個清真寺的重要建築;分前、中、後堂。禮拜堂正殿和壁龕背向麥加,以示跪拜的朝向,壁龕的右方有敏拜樓。凡穆斯林人禮拜堂必須洗大小凈和脫鞋,非穆斯林一般不讓進去。現在全國著名的回族清真大寺主要有:廣州懷聖寺(相傳建於唐代)、泉州清真寺(建於1131~1162年)、杭州的鳳凰寺(建於1263年)、揚州清真寺(建於1257年)、北京的牛街禮拜寺(建於996年)、北京東四清真寺(建於1447年)、開封的東大寺、濟寧大寺、滄州大寺、臨夏南關大寺、西寧東關大寺、西安化覺寺、寧夏南關清真大寺、同心大寺、吳忠大寺、納家戶清真寺等等。

回族禮儀 回族的儀禮習俗包括人生儀禮和生活禮節兩大部分。人生儀禮,主要是從生到死之間的若干重大階段的儀禮。如中國回族自形成以來主要有誕生禮、命名禮、滿月禮、百日禮、抓周禮、割禮、婚禮、喪禮等。生活禮節主要是見面禮、待客禮等。

1、回族的命名禮

回族在嬰兒誕生的當天或三天之內,必須請一位阿訇給嬰兒舉行命名禮,即起經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禮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門檻里。阿訇站在門口或門檻外,先對著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即在清真寺宣禮塔上召喚教民上寺禮拜的宣禮詞。再對著小孩的左耳念「殺麥體」,即教民匯聚到清真寺後準備禮拜的招呼詞。爾後,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氣或輕輕咬一下,是女孩則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氣。據說,念宣禮詞、吹氣的意思是,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兒,由清真寺之外呼喚到清真寺之內,一生下來就要成為一個當然的穆斯林。當阿旬舉行這種儀式後,便從回教眾多的先賢中選出一個美名,告訴家裡人,以示吉慶、俊美。男孩一般命名為「爾撤」、「努哈」、「尤素夫」、「曼蘇爾」、「大吾代」、「穆薩」、「爾里」、「曬爾東」、「葉爾姑」等等。女孩兒一般起名為「阿依舍」、「奴姑燕」、「海撤」、「索匪燕」、「法圖麥」、「賽里買」、「祖布代」等等。回族除以伊斯蘭教經典上的聖賢人的名字命名外,還有以下命名法:有的以嬰兒的生日命名。如嬰兒出生在齋月,就命名為「來買丹」,出生在古爾邦節(寧夏有的地方稱為爾德節),命名為「爾德」,出生在星期五這天壩命名為「主麻」,出生在星期四,命名為「杜什兒」等等。在舉行命名禮這天,有條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撒子、花花等,請阿旬,送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以示慶賀。命名禮結束後,要用紅棗、白糖、紅糖、冰糖水等甜東西給小孩兒開口。

2、回族的割禮

割禮,阿拉伯語「海特乃」的意譯。回族俗稱「遜乃提」,也叫割禮或成丁禮。回族為什麼要割包皮呢?因為伊斯蘭教規定男孩到十二歲,已經懂事,要開始承擔宗教義務,履行「天命」和「遜乃」的宗教功課。這樣宗教上的一些規定長期發展,久而久之,慢慢地便成了回族的風俗習慣。回族男童一般在5—9歲實行割禮,即割除陰莖的包皮。 回族割包皮的習俗,從醫學的角度看是很衛生的,是有科學道理的。回族對兒童進行割包皮手術的習俗,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是一種良好的衛生習俗。據調查,回族當中現在幾乎沒有患陰莖癌的。回族對小孩進行割包皮手術,過去都是由專門的宗教人員施行,稱其為「遜乃巴巴」。回族群眾對割禮非常講究,氣氛隆重。割禮這天,家庭經濟條件較富裕的,要給小孩換上一身新衣服。家裡一般要宰羊、宰雞、炸油香。請阿訇念經,過「爾麥里」。左鄰右舍的親戚朋友要給小孩散「億貼」(小費),以示慶賀。

3、回族的見面禮

俗說話,「回回見面三分親」。回族無論男女老少,他們見面相互問候時,通用一種祝安詞,也叫見面語。寧夏、甘肅、青海等地有的回族把祝安詞簡稱為「色倆目」,回族人見面時,致者說「色倆目」(平安,您好),回答者則說「安色倆目」(平安,您也好)。互致「「色倆目」」還有許多講究。一般是晚輩先向長輩致「色倆目」。平輩親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長者致「色倆目」。教民與阿旬相遇,教民先致「色倆目」。客人見了主人,客人先致「色倆目」。出門在外的要向當地留住者先致「色倆目」。乘騎者對步行者先致「色倆目」。男對女先致「色倆目」。夫對婦先致「色倆目」。西北有的地方是婦對夫先致「色倆目」。少數人對多數人先致「色倆目」。回族在相互說「色倆目」時,同時還握手。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倆目」時,右手置撫胸前,腰微微前躬,表示從內心敬重對方,衷心地祝願。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倆目」時,雙手抱拳或平揚雙手,表示親切莊重。還有的回族在致「色倆目」時,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撫在對方的右臂上,意為關係非常密切,親如一家。如果有的人出門遇到不相識的回族,致「色倆目」問好,對方就知道你也是回族,有什麼要辦的事,就一定熱情幫助。回族在見到漢族等其他不信仰伊斯蘭教民族同胞,只握手問好,不說「色倆目」。回族男女之間致「色倆目」時不握手。

結婚風俗 回族婚姻受伊斯蘭教影響較大,《古蘭經》規定,女孩九歲,男孩十二歲為"出幼",即少年時期結束,可以結婚。因此,伊斯蘭教流行地區早婚現象較嚴重。在通婚範圍上,回族限制同乳兄第姐妹結婚,同時,實行嚴格的單向民族內婚,即回族男性可娶其他族女子為妻,回族女性決不能與其他族的男性通婚 。婚姻方面,實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禮很隆重,且有許多宗教和民族的特點。如舉行婚禮,要請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經文進行證婚和祝賀。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認造物主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為無不受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所制約。飲食方面,以牛、羊為主,禁食豬、馬騾、驢、狗、猛獸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類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煙(特別是草煙);行為方面,禁止賭博、鬥毆、姦淫盜竊、損人利已,遭受侵犯可反攻,開殺戮。清真寺是回族節日活動和宗教活動的中心,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節,在不同的地方還有阿舒拉節、姑太節、雲人節等,以上節日都以教歷(回曆)計算。 回族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在住房、服飾、語言等方面大致與漢族相同,只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雖有經文,但也是阿拉伯文。回族的婚姻與其他九種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一樣受伊斯蘭教的約束。穆罕默德說:"結婚是我們定製,背棄我的定製,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須遵循伊斯蘭教的規定,把結婚視為天命和聖行。婚姻須雙方同意,在自願的原則下,經家長和媒人施以聘禮,合乎教規手續,才能舉行婚禮。認為夫妻之道,必須彼此相敬相愛,愛之以德,敬之以禮,夫治一外,妻治於內,相互謙讓,相互幫助,反對互相猜忌,更不允許夫妻雙方不忠,精誠一致,家道乃成。夫妻應孝順雙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蘭之道,愛國愛家,奉公守法,盡國民應盡之義務,贊助公益事業,夫妻共勉,才能保證家庭的和睦幸福。 回族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訂親,並擇婚禮日期。訂新叫吃糧茶,結婚要請阿訇贊聖證婚,"贊聖"就是讚美安拉促成了這一對青年的美滿婚姻,並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講授伊斯蘭教常識,要求男女雙方遵守"依瑪尼"(信德),背誦清真言,問他們各自的"經名"(宗教名字),若無經名便由阿訇為他們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邁赫爾"(禮物),因為禮物是夫妻恩愛的象徵。最後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禮必行之禮,有了證婚詞,才能說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認。其後還要舉行扒果活動,由阿訇事先把象徵長生不老的長生果、早生貴子的棗子、表示富貴的金屬小錢及花生、水果糧、米花、核桃等吉祥物放置桌上,抓三把執於新郎事先準備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內衣內),再交給新娘。待客人走後,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愛,同甘共苦,白頭諧老,也是阿訇對新婚夫婦的良好祝願。   婚禮結束,可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舉辦較豐盛飯菜待客,開宴前得請阿訇(或師傅)"光道口",後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才能開始就餐,但禁止渴酒(近代受漢民族影響,很多都在師傅阿訇走後飲酒狂歡)。晚間一般的也鬧房,但不過分。 回族青年男女,經過各種場合的互相接觸和了解,認為對方是自己的心上人,那麼小夥子就會把真情坦率地告知雙親,接著便請求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者為介紹人往姑娘家求親。如果雙方對這門親事都滿意,下一步便是抉擇吉日舉行訂婚儀式。 回族婚事先從訂婚開始,媒人前往女家提親,女家父母一般不表態,等到回族節日,男女雙方及父母互相相看。如果相中,在下一個主麻日前,女方才收下媒人帶來的男家送的茯茶等禮物。訂婚這天,女家把男家送來的茯茶分成若干小塊分送親友鄰里,並給未來女婿回送由姑娘親手縫製的衣帽鞋襪等禮物。 按照習俗,訂婚吉日大都選在"主麻日"(星期五)的夜晚。小夥子的家長在德高望重的長者與親朋好友的陪同下,攜帶聘金、禮物以及糕點等禮品前往姑娘家,並由姑娘親自接待和接受禮品。這就標誌著男女雙方情願結為終身伴侶。 交完"女卡銀"(彩禮)後,雙方家長就商定完婚良辰吉日。檳榔饋贈左鄰右舍與親朋好友,便是向大眾宣布婚事告成。女方將男方提供的"女卡銀"作為添置嫁妝與舉行婚禮之用。麵條是對女方父母表示敬意。 婚禮亦選在"主麻日"舉行。婚禮上按照伊斯蘭教儀式舉行。前三天,雙方家庭在房前的空敞平地上用帆布搭成大傘形臨時柵屋,作為這一天,他們稱之"作鍋",意謂洗頭。新娘要在是日挨家逐戶邀請全鄉的婦女(主要是年青婦女)來她家洗頭。 前二天,男女雙方得全身沐浴,俗稱"大、小凈"。同天下午,鄉里男女青年分別宴請新郎、新娘(女請新娘、男請新郎)。同時請本鄉老婦為新娘梳妝打扮。晚上,新郎、新娘各在自家"迎賓堂"接待賓客,筵席排列成雙,以示新婚成雙成對。在宴席上,年青人盡情歌唱,念清真教道,直至深夜。這一天叫"阿斗格"。 前一天,回族人稱為"邀"。當天,新娘家宰牛屠羊,擺設餐席,招待前來賀喜的賓客。賓客按照習俗向新娘饋贈現金、日用品和廳堂擺設。晚上,新娘重更新裝(大凈)以示潔凈無穢,熱情邀請賓客喝茶和娛樂活動。 婚禮是在吉日凌晨舉行:新郎家設"餐會",招待賓客,送與檳榔。晨禮後,賓客進新郎家饋贈賀禮。"餐會"結束,由年青朋友、新郎哥哥或叔舅組成迎親隊伍,前往迎親。??兄妹和親朋好友表示惜別,隨迎親隊伍來到新郎家。迎親隊伍回到家時,鞭炮齊鳴。新娘在鄉鄰與親友的擁簇中邁進婆家大門。接著便是新郎家人請阿訇主持婚禮儀式。 下午三時,新郎家再設宴席請阿訇、鄉親為新郎和新娘念"尼卡哈",舉行婚禮的宗教儀式。婚禮儀式比較簡單--新郎、新娘頭戴禮拜帽(男戴白帽,女戴蓋頭),面對阿訇坐著,阿訇分別問男女雙方是否相愛,獲得肯定答覆之後阿訇便念著"尼卡哈",鄭重其事地祝福新郎新娘百事和睦,白頭偕老。 然後,新郎在膝上鋪一塊紅綢,接阿訇拋磅紅棗、花生、糖果和檳榔等禮品和食品。這些禮品與食品由新郎分給圍觀的小孩與人群。 當晚,新郎以喜糖、喜茶、吉餐熱情地招待所有親朋好友和鄰里父老,人們亦相應地盡情獻詞、唱歌、做遊戲,祝賀婚禮成功,歡宴直至東方破曉才結束。 第二天,新娘清晨起身,打掃屋前屋後及鄰近大街小巷,然後自己出資買羊或鴨做頓豐盛的飯菜款待全家,並把由娘家帶來的鞋靴送給新郎的父母兄弟姐妹,表示今後是婆家的人,希望能受到歡迎與和睦相處,至此婚事活動全部結束。

一、媒人、舅舅很重要   在回族結婚風俗中,有兩種+人很重要:一是媒人,一是男女雙方的舅舅。回族有句俗語:"媳婦美不美,全憑媒婆一張嘴"。意思是有了一個好媒人,就能娶到一個聰明賢慧、勤勞善良的好媳婦,足可見媒人的重要性。經媒人多次說合,男女雙方有所了解後,媒人和男方主婚人便攜帶簡單禮品到女方家去相親。在相親過程中,不但由女方父母相女婿,而且要有意安排一個"偶然"機會,讓男女見面,女方家若肯收下男方所贈的禮品,即表示"相中"。然後,商定訂婚的日子。

二、主麻日定婚期   回族把定婚稱為"道喜"。道喜日期以"主麻日"為佳,這天凌晨,男女雙方家要過乜貼,以寄託美好的希望。定婚前,要贈給女方一定的禮物。然後由男方舅舅或媒人與女方議定婚期,一般也以主麻日為婚期,還要看是否公曆、農曆的雙日。之後女方家長即向未來女婿回贈衣服鞋襪等禮品,等待婚期到來。

三、路遇水井蓋紅布   訂婚的男女雙方在結婚前一個月,新人不能見面。在結婚的前一天或當天凌晨,新郎才到女方家舉行"尼卡罕"儀式。儀式後,男方即可迎娶新娘。回族稱新娘為"新姐姐"。新姐姐梳洗打扮完畢,臨行前要大哭一場,即使沒眼淚也得擠幾滴,否則,會被別人笑話。在迎娶的路上,若遇到水井,要用紅布或紅紙覆蓋,表示新人將來不會遇到坎坷。娶親途中,還不能與其他的娶親隊伍相遇,若不期而遇,新娘要相互交換褲帶,以防"沖喜"。   儀式上,賓客們會向新人索要"喜物"。新郎於是端起早已準備好的一大盤核桃、紅棗等撒去,引得男女老少爭相搶拾,以求喜慶。隨後主人邀請賓客入席歡宴,慶賀新婚。

喪葬民俗 回族的喪葬民俗,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實行土葬,忌火葬。回民實行土葬,傳說是根據伊斯蘭教關於安拉造化人類始祖阿旦,是由泥土造成,死後仍歸於土中而來的,有「入土為安」之說。回民有句俗語說:「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這就充分說明了回族實行土葬,並且亡在哪裡就埋在哪裡。 土葬是少數民族和一部分漢族當中普遍實行的一種葬法,它的類型有好幾種。回族的土葬法跟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土葬有著本質的區別。回族的土葬不用棺槨,由來已久,且至今還保持著。清咸豐時回族宗教學者藍熙所著《天方正學》說:「清真殯葬,不需棺槨,以身歸土,因其清凈也。」《陳江雁溝里丁氏族譜?感紀舊聞》記載,回民喪葬是「殯不以木」。現在回族人亡後,仍不用棺槨,只是用木板或木匣等來安放屍體,葬後再拿回木板或木匣。 回族忌火葬的習俗至今也未改變,包括一些有一定文化水準的人員在內,他們習慣土葬,忌火葬。回族為什麼忌火葬呢?據了解,回族當中有這樣的傳說,說火刑是安拉使用的,只有安拉掌握這個權力,一般人不能用。還說,火刑是罪人無常後所受之刑。另外還說,伊斯蘭教處理無常的人不用火刑。回族由於受伊斯蘭教的影響,逐步形成了忌火葬的習俗。 第二,主張速葬。回族的喪葬根據伊斯蘭教「三日必葬」的規定,一般是早上無常,下午埋;晚上無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過三天。也有個別特殊情況在第四天埋的。清代初回族著名宗教學者劉智在《天方典禮擇要解?喪葬篇》說:「按聖教,翌日必葬。蓋謂屍以入土為安,不得久停」。泉州回族《丁氏族譜祖教說》在反映明朝嘉靖年間丁家喪葬習俗時說,這裡的回族習俗多年來一直是「葬不過三日」。後來由於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有的「葬逾時矣」。現在回族地區人亡後,仍在三天內歸土安葬,即使是發生意外事故亡故的,查清原因後,先埋人後等待處理。不停喪權厝,避免停屍過長、腐爛發臭等不衛生的做法。 第三,從儉節約。回族由於受伊斯蘭教「葬必從儉」影響,在處理喪事上,主張薄葬,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回族當中有著一句俗語:「死後鋪金蓋銀,不如生前厚養孝順。」講究生前竭盡全力撫養行孝,反對死後大操大辦。所以,現在回族人辦喪事,一是不用棺,只用三十六尺白布纏身。有的阿訇帶頭從儉辦喪事。如甘肅省平涼縣的馬連雲阿訇生前有遺囑,無常後不請客,不收錢,他的克番(屍衣)都是用平時戴過的戴斯塔(纏頭布)縫製而成的。回族這種從儉習俗,不僅現在這樣,過去也是比較注意的。如泉州回民《丁氏家譜》說,回族亡者「殮不重衣」,這就明確肯定了回民無常後不穿戴各種衣服等。二是不設靈位,不搞繁文縟節,禁止送花圈幛聯,待葬期間不宴請,出殯儀式簡單、安靜,一般不動用車輛,不僱用吹鼓手吹吹打打,也不講究任何排場。埋葬不用殉葬物,不搞什麼紙車紙馬、童男童女等紙火。送葬中禁止擺設任何祭品,不舉行任何祭奠。據《陳江雁溝里丁氏族譜?感紀舊聞》記載,回族葬俗「封若馬鬣而淺裹以木棉,祀不設主,祭不列器」。由此可見,回族在處理喪事中早就注意節儉了,這種風氣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第四,一律平等。回族在處理喪事上,無論是地位較高的掌權者,有一定影響和威望的阿訇學者,還是普普通通的一般教民、鰥寡孤獨無人照料的人,不管是長壽的百歲老人,還是十幾歲的少兒,毫無貧富貴賤、大小之區分,一律平等。都是在阿訇的引導下,用水沖洗後,白布纏身,舉行殯禮,最後將屍體抬往公墓安葬。 第五,有自己的場地。回族不管是聚居區,還是與漢族雜居區,都有自己圈好的墳地。決不允許非穆斯林埋葬,也不到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墳地去埋。在回族聚居區,有的為了就近方便,還根據地域、家族等情況,分幾個墳地。回族人不信風水,也不看風水,只要乾燥、平穩的地方就可作墳地。凡是回族人都可以埋在一起,各佔一穴地,反對多佔地盤。 第六,其他。回族喪葬中的有些儀式和活動,是回族對亡人表示懷念或紀念的一種形式,並非伊斯蘭教所規定,也不是必須遵守的聖行。如亡人入土前的焚香、傳經、做都阿,念七竅米、寫護心都阿,七日、月頭、百日、周年等宗教活動,雖然都舉行宗教儀式,也都有所託詞,但主要表現了亡人親屬代亡人贖過,祈求安拉饒恕亡人生前過失的善良願望,是回民在長期的紀念亡人過程中形成的風俗習慣。 對死者稱為「亡人」。對亡故也稱「歸真」、「口還了」、「無常了」、「毛體了」(阿拉伯語音譯。)忌諱稱「死」。實行土葬,習慣速葬,一般不超過三天。送葬稱為「送埋體」。 葬禮簡單而莊重。首先按伊斯蘭教規,亡人的面容身體要整潔無染。根據亡人性別,聘請有經驗的男女老人,用「湯瓶壺」盛潔凈溫水,對屍體從頭到腳認真沖洗。然後用「卡凡」(阿語屍布)包裹屍體。男人「卡凡」為三件:大卧單、小卧單和襟衣。女人的「卡凡」另加纏胸布、蓋頭為五件。「卡凡」多用白棉布。埋體出門前,須有亡人外家在場,有主喪長輩解開「卡凡」,露出面部,讓親友最後瞻仰遺容。然後放入「塔布提」(俗稱埋體匣,抬入清真寺或「麥咱」(墓地)。由阿訇、滿拉和德高望重、虔誠宗教的人,為亡者轉「費體耶」之後,舉行「者那則」儀式,為亡人祈禱。墓穴為2米長方形直坑,深2米,寬1米,墓底向西側挖一偏堂。下葬同時,有阿訇一人或多人誦讀《古蘭經》。入葬時將屍體頭朝北,腳朝南,面朝西,平置堂內,然後用土塊堵嚴偏堂。先由亡者長子或主要親人填三銑土,後由眾人相幫掩埋。墳起後為扁圓形,有的也置一些磚或鵝卵石於其上一示區別。亡者家屬根據自己家庭經濟條件施捨「索德格」(也叫乜貼)。所遺財物,首先嘗試生前債務,剩餘的三分之一施捨,三分之二由繼承人繼承。亡人用過的衣服之類,男子的送與外家(阿舅家),女人的送與娘家。 下葬後三天,亡人家屬宰牛羊,煎油香,請阿訇念經祈禱。親友們攜清油等禮品去弔唁,亡者家屬進行款待。以後每逢頭七、二七、三七、四十天、百天、周年舉行紀念儀式。有的只在「主麻日」念「亥聽」做祈禱。 回族對亡者,不論男女老幼,不分貧富,均按上述殯葬程序進行。無依無靠的貧窮者亡故後,有爭相幫助埋葬的傳統。喪葬期間禁煙、酒,禁大吃大喝,忌送花圈。

飲食文化

回族講求食物的可食性、清潔性及節制性,民間概括為「飲食凈」。在動物的可食性方面,受伊斯蘭傳統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食可養性」觀念影響,通過「審物之形象、察物之義理」,一般選擇「禽食谷、獸食草」,且貌不醜陋、性不貪婪懶惰、蹄分兩瓣能反芻的牛、羊、駝、兔、鹿、獐、雞、鴨、鵝、雁、雀、魚、蝦等為食,並且除水產物外須念「台思米」,斷喉宰之方可食用。狼蟲虎豹熊、驢馬騾豬狗、狐貓鼠蟒蛇、鷹鷂鷙鯊鯨等與酒、動物之血屬禁食之物。

  回族與其他穆斯林民族創造和發展了中國清真飲食文化。元人《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卷十專收有《回回食品》,記載了10餘種回回食品的製作方法。元代宮廷食譜《飲膳正要》中也收有河西米粉湯、抑蒸羊等清真食品。清真全席在清代名列宮廷大宴,馳名京城。僅寧夏回族名廚王自忠近年整理的《清真全羊菜譜》一書,就收有羊肉菜肴280種之多。回族婦女擅長製作油香、饊子、麻花、白面鍋盔、羊肉臊子面、酸辣面、牛肉拉麵、炒麵、揪面片、小籠包子、八寶飯、粉湯、釀皮子、切糕、油麵子等清真麵食和小吃。

  回族喜歡飲茶。早期回回穆斯林喜吃甜食,在中國茶文化影響下,形成了以甜味為特色的飲茶習慣。飲茶之風興起於中國晉代,盛於唐以後,隨之而出現了茶具,其中以包括茶托、茶碗、碗蓋的「三坯胎」蓋碗美觀實用。回族繼承發展了這種茶文化,形成了以「三炮台」為茶具的「八寶蓋碗茶」:在茶具中放入茶葉(茉莉花茶、陝青茶、紅磚茶、窩窩茶、毛尖等)、糖(白糖、紅糖、冰糖、梨膏糖等)及紅棗、核桃仁、桂圓肉、芝麻、葡萄乾、枸杞(或柿餅、山楂、薑片、果乾)等配料,用開水沖制後飲用。茶葉及配料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根據飲茶者的經濟與身體狀況及喜好有不同的搭配,如「紅糖磚茶」、「冰糖陝青茶」、「三香茶」(茶葉、糖、桂圓)、「白四品」(陝青茶、白糖、柿餅、紅棗)、 「紅四品」(磚茶、紅糖、 紅棗、果乾)、「五味茶」(綠茶、山楂、芝麻、薑片)等。 八寶茶具有生津解渴、開胃健脾的作用,放入不同的茶料,又具有不同的健身功能。寧夏的西海固山區,農村回族多喝「罐罐茶」,即用黑砂罐、瓷缸或白鐵皮罐,放入磚茶或陝青茶,倒入涼水放在火上熬制,味略苦,有助消化,且能提神。

  青海回族喜喝奶茶,這與他們跟蒙古族、藏族的密切交往有關。回族中還有一類稱作「茶」的流食,由於回族有自己的飲食禁忌習俗,出遠門旅行或經商途中,就存在著飲食不便的問題。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他們發明了可用開水沖食的「油麵茶」和「油茶」。油麵茶是將麵粉焙熟至發黃,另用清油加蔥、姜、鹽炒些牛羊肉末,涼後拌在一起,外出途中用開水沖制後即可食用。油茶與油麵茶的區別是放入羊油或酥油炒肉末,與面混合成塊,食用時用水熬制即可。

  歷史上回族家庭製作、販賣清真食品的傳統,包括清真麻辣燙、羊肉水餃、手抓羊肉、清蒸羊尾、羊肉泡饃、燒麥、清真糕點等清真食品,在吸收中國傳統烹調文化精髓並加以創造性發展後進入現代中國商業領域,獲得了各民族的歡迎。一些老字號的清真飯莊煥發了青春,發展成為大飯店。清真大菜系已發展到將近300個品種。清真糕點也已成為人們節日、祝壽、慶賀、探親訪友的禮節性食品。

 另外,作為回族清真食品新種類的清真奶食品系列正在大規模地發展起來。

羊雜碎回族有個良好的習慣,就是客人來後,先倒茶,定乾果碟子。一般都定五六個碟子,多者十幾個,如葵花籽、花生、水果糖、棗子、核桃、蘋果等,再加一把撒子。邊喝、邊吃、邊聊天。等飯做好時,再正式吃飯。回族讓客人時,一般說請「口到」,客人開始吃時要先用右手拿起食品或飲料,念一聲「太斯米」,然後才吃。這些都是回族在飲食上的習慣,且穩定性很強,多少年來也未改變。回族風味飲食有:

(一)手抓羊肉

是西北回族人民的一種地方風味的名菜。各地的做法基本一樣。將整個羊分為前腿、後腿、背子、脖子等五大塊,用冷水浸泡並洗凈血水後,放入清水鍋里煮,待水滾後除去浮沫,同時放入蔥、姜、花椒、鹽及大料。肉煮熟後趁熱吃,每人準備一個小碟,調上醬、醋、蒜末、薑末、香菜等,然後把手洗乾淨,邊撕邊蘸著吃。寧夏、青海有些地方吃手抓時,只用蒜片下著吃,不用其它調料。

(二)燴羊雜碎

是西北廣為流傳的回族風味小吃,甘肅臨夏等地的回族管它叫羊雜割。羊雜碎一般人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 的,然而經過愛清潔講衛生。擅長飲食業的回族之手,卻別具一格,名揚主途。特別是寧夏、甘肅、陝西、青海等地的回族做羊雜碎,歷史悠久, 富有經驗和傳統。羊頭羊蹄燎得又黃又亮,心肝腸肚用開水燙洗得乾乾淨淨,尤其是灌面肺頗有技術。將羊肺從喉管灌滿水,然後倒去,反覆數次,直到羊肺呈潔白色時,將洗去麵筋的麵糊灌入肺中,使羊肺擴張,掛起空去水分。待全部洗好後,將羊頭、腸、肝、肚、肺一起下到開水鍋里,除去浮沫,煮半小時取出。再撇出楊油炸辣椒而成為紅油。燴羊雜碎時,將羊頭、肚、肝、肺均切成厚薄粗細均勻的線絲,下入原湯,凋入蔥、姜、蒜末、紅辣椒、味精、紅油等作料,還要配上香萊和其它時鮮蔬菜少量,即烹調成了色味俱全的燴羊雜碎。

(三)涮羊肉 以回族經營而聞名于海內外,是一種高級待客佳肴。回族也叫測鍋子。吃涮羊肉能激發人們歡樂愉快的情緒,誘人食慾。客人和主人圍座在火爐旁,邊品嘗邊敘談,向香情意濃。吃涮羊肉是很講究的,一是要選好羊肉,現在一般以寧夏、內蒙的綿揭羊肉為最佳,且用後腿肉者多,肥瘦相間;二是講究刀工,主要是把肉切成薄片;三是要準備佐料,如辣油、芝麻醬、韭菜花、鹵蝦油、蔥花等十幾種,同時還要準備酸白菜、糖蒜、白菜等清淡蔬菜;四是要講究「涮」,一般在涮鍋子里加進薑片、羊尾油或海米、鮮蘑菇後,待湯開時將肉片用筷子夾住放入湯中涮幾下即可食。 (四)油香是回族民間傳統食品,是回族對油餅的特殊稱謂。每逢節日都要炸油香以示慶賀。寧夏回族對油香很講究,一般在炸油香之前,要洗大、小凈,以保持清真。吃油香時,要順著刀口方向用手掰著吃,忌諱一口一口咬著吃。

(五)蓋碗茶 ,又稱「三炮台」,民間叫「盅子」,上有蓋,下有托盤,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緻美觀。蓋碗茶,因配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民稱,根據不同的季節選用不同的茶葉。配料上,一般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身體不好的人,可根據病情選不同的茶水,如清熱泄火可用冰糖窩窩茶;胃塞的人可用紅糖磚茶;促進消化可用白糖清茶。日常保健的「八寶茶」,除了放茶葉外,還要放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乾、果脯等。回族泡蓋碗茶需用滾燙的開水衝下碗,然後放入茶葉和各種配料,沖入開水,加蓋。泡茶時間一般為二至三分鐘。

回族喝蓋碗茶,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也不用氣吹飄在上面的茶葉,而用蓋子「刮」幾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變清湯。 每刮一次後,把蓋子蓋得有點傾斜度,用嘴吸著喝。不能端起茶 盅接連吞飲,也不能對著杯盞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飲,如 同漢族飲酒那樣。主人倒茶時,客人一般不要客氣,更不能端上來一口不喝。那樣會被認為是對主人不禮貌、不尊重的表現。

在喝茶中,如果喝完一盅還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凈,要留一點,這樣主人會給您繼續倒水。如果已經喝夠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乾,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從蓋碗中撈出一顆大紅棗吃到嘴裡,表示已經喝夠了,主人也就再不謙讓倒茶了。

民族禁忌 回族的禁忌習俗,主要有三大類:在飲食方面,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禁食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煙、喝酒等;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會行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貸,玩賭等。

1、回族的禁豬習俗

豬是回族群眾最為敏感的一個問題,也是回族風俗習慣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無論遇到什麼壓力和阻力,始終未改變回族禁養豬,禁食豬肉的習慣。回族為什麼禁食豬肉呢?這得從古阿拉伯的習俗說起。猶太教、伊斯蘭教創立之前,在阿拉伯半島就已經有禁食豬肉的習俗,因為阿拉伯半島氣候炎熱,且多為沙漠,不利於豬的生長和發展,豬的傳染病很多。寧夏、甘肅等地的回族連「豬」字提也不提,把豬稱作「狠宰惹」,把豬肉稱作「孩代絲肉」或「大肉」,豬油稱作大油。對豬和豬皮製作的系列產品也很少用。如不用豬鬃、豬毛刷子,不用豬毛牙刷,不用豬油製作的肥皂、香皂。寧夏徑源、西吉、同心、吳忠,甘肅臨夏、平涼等許多回民聚居地的回民連豬皮鞋、豬皮夾克也不穿,甚至有些屬豬相的自稱為屬黑的,姓朱的因與豬諧音,也改為姓黑的。

2、回族禁食自死物、禁食血液

回族在飲食方面,除了禁食豬肉外,還禁食狗、驢、騾等不反芻動物的肉,禁食兇猛禽獸和自死的牛、駝、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動物與飛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誦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動物等。禁食血液、禁食自死物。回族對食海里的動物也有很多講究,不吃形狀不端的水族鱗蚧、螃蟹、魴鯊、鯨、鰵等,不吃那些食小魚的大魚。要吃有頭有尾、脊有刺、腹下有翅、身上有鱗的魚。如鯉、鯽、草、鏈等魚。對這些魚類吃時也不屠宰,認為魚的血氣在水,離開水,血氣之性即無。回族一般不多吃鴿子肉,傳說鴿子保護過穆罕默德,所以回族當中有「吃鴿子肉要用金刀來宰」的說法。

回族對可以食的牛、羊、駱駝、鹿、雞、鴨、鵝、鴿、鶉、兔等畜禽,也要請阿訇或懂得宰牲規戒的穆斯林來宰,形成了宰牲定製,即宰前,要洗大凈和小凈。如宰牛、羊、駝時,須用繩子捆綁其兩條前腿和一條後腿。並將這些可食畜禽擺成頭南、尾北、面西的姿勢,宰牲時必須先念誦真主名,俗稱「道太斯米耶」:「比思敏倆習,安拉乎艾克白爾!」即:「以安拉之名,安拉至大!」然後切斷畜禽的食管、血管、氣管,待控凈血液之後方可剝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滾水燙皮、燙毛。回族不吃非穆斯林宰殺的牛、羊、雞等畜禽。

民族節日

歡慶開齋節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除此之外,還有小的節日和紀念日,如法圖麥節、登霄節、阿舒拉節等。

開齋節:也叫肉孜節,阿拉伯語為爾代?菲土爾,爾代意為節日,菲土爾意為開齋。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 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當月,望見新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9月封齋到10月初二或初三夜晚,望見月即開齋,是日即為開齋節。齋月期間,每日晚和開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應到清真寺沐浴凈身,做禮拜。開齋日禮完爾代下殿後,互相攥手以示祝賀。這天,回族家家戶戶都要煎油香,饋贈親友和鄰居。回族很重視開齋節,一般都要盡量參加節日聚禮。家長還要帶領成年孩子一起禮拜,是為最佳。故此,赤峰市和烏蘭察布盟地區有「十里趕主麻、百里趕爾代」和「千里趕爾代」的說法。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犧牲節、忠孝節、小開齋。時在希吉來即伊斯蘭曆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挂彩旗、張貼標語,裝飾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凈身,新衣白帽,聚會清真寺,阿訇帶領穆斯林面向麥加舉行會禮,俗稱禮爾代。回族穆斯林十分重視這一節日,有「千里趕爾代」之稱。節日期間,穆斯林家庭還要煎油香,宰牲。宰牲時要予以選擇,不宰羊羔、牛犢、駱駝羔;不宰器官不全的羊、牛,講究全、美。所宰的肉自家留三分之一,送給親友們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一出散給生活困難的穆斯林。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屆時還要舉行摔跤、武術表演等娛樂活動,並由阿訇率領游墳,以悼念亡者。

聖紀節:亦稱聖忌節,冒路德節,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相傳穆罕默德(約570一632年)誕辰和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曆的3月12日,穆斯林為了紀念伊斯蘭教聖人(創始人)穆罕默德創建的伊斯蘭教,在他誕辰和逝世的這天舉行集會。以後,逐漸成為伊斯蘭教的節日。

民族建築

  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人口最多的穆斯林民族,是我國各個少數民族中散居、雜居程度最高的一個民族。因此,無論在我國的邊疆還是內陸、山區還是川區、北方還是南方,都有回族的蹤跡,他們的民居形式也因受自然環境和其它民族民居文化的影響而變化多端。  由於回族遍布全國,各地回族民居大都隨環境條件而變化,總體上與當地漢族民居或其他少數民族民居,有較大相似性。在北方農村,回族多住平房,結構形式較為多樣化,如西北許多回民喜歡蓋「虎抱頭」式的房屋,有明有暗,按輩分或婚否狀況住宿;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民習慣在平房上面加蓋一小間房子,類似崗樓,俗稱「高房子」 或者「小高樓」,供主人靜心禮拜誦經,以防小孩或外人干擾。除平房外,回族民居中還有一些窯洞住宅,但隨著現代生活步伐的加快,磚瓦平房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土平房和窯洞,而且樓房的比重有所增加。由於回族特殊的生活習俗及共同的民族心理,一般喜歡本民族同胞住在一起,形成遍及全國城鄉的回族街、回族衚衕、回族村等。房屋建築大多為土木結構的瓦房,間數多少和質量優劣,根據各家人口與經濟而有所差異。現多以長三間的正房為基本住房,左右兩邊增設廂房,圍牆。正房三間,長3.6丈,進深(寬)1.2丈,正中一間前方設五尺空地,稱院窩,左右兩房稱為耳房,用圍牆相連,正房、廂房、圍牆組成合院天井,寨中各戶居住相對獨立。室內裝修,樓枕檁子分別為7棵和9棵,習慣多使用單數。第二層樓用薄土覆蓋,室內暖和。黑石一帶,木材方便,土牆內又用木板裝飾,修成板壁房,耳間底層柵成地板,居住更為舒適。設院窩的正房為堂屋,為廚房兼客廳,是一家生活的中心,後房擺設碗框、電器等,正牆上喜帖(掛)阿文楹聯。火塘通常鑲在進門的左側或右側,以煤為燃料,室內清潔。耳房及樓上分別為家人卧室或存放物品,廂房作牛羊圈和放農用工具等。  回族房舍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現在其裝飾和陳設方面,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城市還是農村,你只要到了回族民居中,就會感到回族在住宅的設計、陳設、布局、裝飾以及生活的點綴等方面,富有獨特的民族特點。由於伊斯蘭教觀念的深刻影響,在一些傳統的回族家庭中的案桌上設有「爐瓶三設」,即香爐、香瓶、香盒,香瓶內插有香筷或香鏟,有《古蘭經》者,則在兩旁放經匣,前邊不放雜物,經匣兩側放瓷帽筒、尊罐、撣瓶、瓷盤等物,還有在正中放《亥聽》(又譯「亥提」、「赫提」,是《古蘭經》短篇選集),前面放香爐者。沒有「爐瓶三設」及《古蘭經》的人家,在案桌正中放置紅木箱,箱上放拜匣,拜匣上放香爐,一望而知是穆斯林家庭。這種比較典型的回族家庭陳設,目前由於受漢族種種文化的影響已不多見,而更多的則是中國傳統與阿拉伯裝飾體系、回族特色與漢族裝飾特點相融合的形式。  回族在房屋的工藝裝潢上,把對於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也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大量地運用綠色作為穆斯林民族的建築主色,無論是從清真寺等大型建築上,還是從穆斯林民居等小型建築上,都可感受到穆斯林民族對於綠色的青睞。在寧夏同心縣,有些回族家庭蓋小高樓式的房子,門窗全是拱形,大門樓採用綠色的大圓頂式,顯得肅穆典雅,莊重別緻。同時,回族對於民居雕鏤繪描裝飾圖案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他們尤其喜歡以牡丹、葡萄等花木、山水等自然景觀以及一些抽象的幾何圖形作為裝飾圖案,在房屋的檐頭、擦樺、門窗、牆壁、傢具甚至照壁上,或雕或畫,古樸典雅,別具一格。寧夏吳忠、同心、三營,甘肅臨夏、張家川等地的回族,喜歡在房子的檐頭、擦禪、磚牆、門窗、廊前等處搞木雕或磚雕,以各種花卉、幾何圖形及植物紋樣作圖案;有的還在大門口做一照壁,上面繪有秀麗的自然景物和各式圖畫,風格古樸而典雅。特別是回族喜歡花草,庭院里喜栽各種樹木和花草,不少地方的回族還有養盆花的傳統習慣,窗台上、院子里到處擺放著千姿百態、爭奇鬥豔的盆花,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在回族家庭的居室內,因受伊斯蘭教不崇拜偶像的影響,張貼的不是人物或動物畫像,而是山水畫。人們經常使用的毛巾、枕巾、地毯上的圖案,也多是植物山水,即使出現個別的鳥等動物,也只是作為整個圖中的點綴而已,並不把它作為畫的中心內容表現,更不可能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回族家庭中多懸掛具有濃厚的伊斯蘭藝術風格的工藝鏡、克爾白挂圖和教歷公曆相互對照的掛曆,掛曆上的圖案不是漢族青少年們崇拜的明星偶像,也不是東西方家庭在經濟充裕之餘所玩弄的寵物,而多是中外著名的大清真寺、天房以及花鳥圖案等,既便於查閱回族的傳統節日,又便于欣賞。在回族家庭中,最有特色的裝飾是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寫成的匾額和條幅等,即通常所說的「都哇」(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祈禱)。「都哇」的內容,常見的有祈禱詞:「主啊!求您為我們打開吉祥之門。」「主啊!把安寧(或恩典、和平)下降給我們吧。」有的「都哇」以「太思迷」和清真言為內容。「太思迷」即《古蘭經》每章之首的「奉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這句讚詞;清真言指的是穆斯林經常念誦的宗教用語:「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主使者。」還有很多以宗教上的名言警句為內容的「都哇」,如「安拉確是喜歡廉潔的人」、「安拉喜歡一切做善功的人」、「安拉與堅韌之人同在」等等。在內地,「都哇」還是回族家庭的標誌,主人將「都哇」張貼或懸掛在門楣上,以表明自己是穆斯林。此外,在清真食品商店和飯館,「都哇」的內容多是「清真點心」、「清真食品」等文字;而牛羊肉店或賣牛羊肉攤上的「都哇」,則表示這裡的牛羊肉是奉安拉之名、由阿訇宰殺的。「都哇」一般用象徵純潔的白色來書寫,襯以藍色、綠色或紅色,美觀、醒目,這對於處在「大分散、小聚居」分布狀態下的回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許多身處異鄉的回族穆斯林就是通過懸掛在房門門楣上的「都哇」尋找到自己的同胞以求得幫助的,而回族群眾也能通過「都哇」買到自己放心的「清真食品」。  在回族聚居的地區,最為醒目的公共建築必然是清真寺。清真寺是地區性回族社會結構的核心,是回族信仰的物質顯示,也是現實中的生活路標。回族群眾一般圍寺而居,其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都與清真寺結下了極為密切的關係。清真寺建築的必要構件有寬敞而封閉的院子,院中有沐浴室;寺內的禮拜大殿或凹壁「米亥拉卜」,其方向必須背著聖地麥加「克爾白」;屋頂的正中一般有一個或幾個尖形或半圓形的穹頂。寺內的門和柱、廊間多由各種形式的拱券組成,屋壁上裝飾著各種幾何紋和植物圖案,並備有阿拉伯文書寫的《古蘭經》、《聖訓》銘文。回族何時始建清真寺尚無定論,但總不出唐、宋兩代,約有千年左右的歷史。它作為回族生息發展的立體文獻和凝固的時代斷面,於不言之中,傾訴著回族在不同時代、諸多地域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發展情況。唐、宋時期,伊斯蘭教初傳中國,清真寺多建在東南沿海,主持營造的是回族先民穆斯林「蕃客」,所採用的磚石結構、平面布置、外觀造型和細部處理方面,均順應阿拉伯式樣,受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影響較小。到了元代,清真寺建築中的中國化嘗試則趨於大膽,許多寺院除外觀仍基本保留阿拉伯形式,後窯頂採用磚砌圓拱頂做法外,已開始吸取中國傳統建築的平面布局和木結構體系,出現了從阿拉伯式建築向中國式建築的過渡形式或中西混合形式的清真寺,從而豐富了中國建築的藝術寶庫,展現了回族文化發展初期的建築風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回族文化的發育日趨成熟,伊斯蘭風格和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交融在清真寺建築上體現得越加明顯,從而在明、清時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有的清真寺建築體系。它不同於阿拉伯清真寺,又迥異於佛、道廟觀,從而在中國宗教建築之林中別具風貌,其主要特徵是:第一,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且往往沿一條中軸線有節奏、有次序地布置若干建築進四合院,形成一組完整的室間序列;第二,在大門、邦克樓和禮拜大殿等主要建築上,採用中國式寺廟門入口,以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代替阿拉伯尖塔式邦克樓,用中國大木起脊式屋頂,代替了阿拉伯式禮拜殿的尖頂或圓頂,有的塔剎上還有一輪新月;第三,在室內裝飾方面,使阿拉伯風格和中國傳統手法交相使用,又剪裁得體,做到了水乳交融,相映生輝。如禮拜殿內阿拉伯文字的楹聯、匾額、藻井圖案,以及重點部分「米亥拉卜」處的裝飾、券門之使用等,均以中國傳統的材料、色彩及手法,融匯伊斯蘭藝術特色,完成了符合清真寺要求的風格獨特的藝術構思。在室內空間處理上,突破了傳統坡屋所形成的室內或斜或平(有天花板時)的頂部界面,在後窯殿這一重點部位引進了外來技術磚砌無梁殿,形成了新奇的穹頂空間,使室內空間開闊,有效地突出了禮拜大殿的核心,這就是信眾們禮拜朝向的後窯店。另外,對清真寺庭院進行富有中國情趣的藝術處理,遍植花草樹木,堆砌山石,立碑懸匾,掘地架橋,使寺院環境在肅穆之中又顯得清新爽目,反映了回族不避世俗、注重現實的人生旨趣和樂於改造環境的創新精神。  在當代,回族聚居區的清真寺有了更快發展,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許多清真古寺得以重新修葺和妥善保護,同時還興建了不少新清真寺,以滿足廣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特別是近些年,新建清真寺如雨後春筍。這些清真寺或借鑒阿拉伯的建築形式和風格,或採納中國宮殿式結構模式,但都表現出鮮明的「回族文化」特色,即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會貫通。這些遍及全國的清真寺,以其特有的風采,豐富了中國建築文化的百花園,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族服飾

回族男子服飾回族的服飾,根據性別形成了男子服飾和女子服飾,且男女服飾區別很大;根據年齡形成幼兒服飾、成年服飾和老年服飾,回族女性服飾分未婚服飾、已婚中年服飾和已婚老年服飾;根據地區和季節、宗教職業形成不同的服飾等。下面就男女服飾兩大類中的主要服飾品目。

號帽:回族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頂帽」、「孝帽」、「回回帽」或「禮拜帽」,意為回族的號頭和標誌。號帽從顏色上看,有白、灰、藍、綠、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來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雲南的回民還有戴尖頂紅帽的。阿訇多戴綠色帽,特別是「穿衣」的阿匐一般均戴綠帽。《固原州志》說:「阿訇,由各庄公送四角尖頂冠,長領袍,尚綠色,而回民尋常帽式,則多用白色者」。從過去到現在大多數回族喜歡戴白帽。當回民過節參加會禮時,你放眼望去,白帽帽白得耀人眼目,好像一片銀河。

戴斯達爾:波斯語音譯,意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長頭上纏的布。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過去回民頭纏戴斯達爾的較多,現在多數頭戴白帽,只有清真寺里經常上寺禮拜的阿訇、滿拉和篤信宗教的回族老人纏頭。

麥賽海襪:亦稱麥賽襪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種皮製襪子。「麥賽海」為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皮襪子」,一般用近似皮夾克軟、薄的牛皮製成,潔凈光亮,結實耐用。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每日五次禮拜須洗小凈,如果穿上麥賽襪子可以免去小凈中的洗腳程序,而且用濕手在襪子的腳尖至腳後跟摸一下,即等於洗腳。我國北方冬天寒冷,一日五次禮拜前洗腳既冷又不方便,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較喜歡麥賽襪子。

准白:阿拉伯語音譯,意即「袍子」、「長大衣」。這是回族滿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愛的服裝。准百一般選用黑、白、灰等顏色的棉布、化纖料或毛料製作,有單、夾、棉、皮四種。其款式近似現代的長大衣,但領子一般都是制服領口。回族男子還喜歡穿白襯衫、白高筒布襪、白布大襠寬鬆褲等。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表現了回族簡樸、大方的民族特點。回族男女都愛穿坎肩,特別是回族男子喜歡在雪白的襯衫上套一件適體的對襟青坎肩,黑白對比鮮明,清新、乾淨、文雅。回族男子必須留鬍鬚,認為留鬍鬚是一種風度美和大丈夫氣概。北方農村有些回民把沒有鬍鬚和不留鬍鬚看作是一種缺德和不光彩的事。回族男子還喜歡隨身佩帶一把小刀,俗稱腰刀。回民掛腰刀,一是為了裝飾,二是為了隨時宰牲、救牲。這種習俗與唐代杜環記載的阿拉伯人「系銀帶,佩腰刀」的習俗是一樣的。

女子服飾回族婦女的衣著打扮也是很有特點的,一般都頭戴白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蓋頭,旨在蓋住頭髮、耳朵、脖頸。回族人民認為這是婦女的羞體,必須全部護嚴。 如果誰把頭面露在外面,就認為是失去「依瑪尼」(信仰),所以,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婦女戴蓋頭的習慣。回民的蓋頭,無論在泉州、廣州、海南等沿海地區,還是在內地,一般都是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

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回族婦女的「蓋頭」,講究精美,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製作。在樣式上,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回族婦女還喜歡在蓋頭上嵌金邊,綉風格素雅的花草圖案,看上去清新、秀麗、明快、悅目。回族婦女的傳統衣服樣式比較單一,一般都是大襟衣服,但裝飾內容卻比較豐富。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等,有的還在衣服的前胸、前襟處繡花,色彩鮮艷,形象逼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回族女子的鞋喜歡在鞋頭上繡花。襪子主要講究通跟和襪底,遛跟襪大都繡花,襪底多製成各種幾何圖案,也有繡花的。回族婦女一般不穿超短袖衫、短褲和裙子,忌赤腳行走。大部分回族女子從小就要扎耳朵眼子,七八歲時要戴耳環;同時,還喜歡戴戒指、手鐲,有的還點額、染指甲等等。

回族服飾現狀與傳承回族服飾是回族宗教信仰、生存環境、文化活動的生動寫照,也是回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但根據調查,銀川市現有回族服飾樣式古板,色調單一;回族服飾缺乏專門人才,研發力度不夠;信息採集傳播不快,缺乏必要的溝通,發展回族特色產業又缺乏一定文化氛圍。銀川商會的一項初步統計顯示,銀川市從事服裝經營、生產加工的企業、個人約12000多家,絕大多數從事經營流通,專事服裝生產加工的企業只有30餘家,僅有的4家民族服飾生產企業也瀕臨倒閉。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城鄉回族的服飾較之新中國成立前和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居住在城市裡的中青年男女,穿戴打扮豐富多樣。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單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裝、中山裝向西裝、夾克衫等款式新穎的方向發展。城市裡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難從服飾上辨清他們的族屬了。回族服飾的傳統文化和多數其他民族的一樣,也面臨著如何很好的保持沿襲的的問題,在此希望廣大回族同胞關注我們的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習俗,讓我們民族的燦爛文化永遠的傳承和發展下去,這是我們當代回族青年一代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社會經濟

回族是中國土地上哺育成長起來的固有民族,在中國出現回族以前,世界上沒有這樣一個民族。但她不是由中國古代的某個氏族、部落的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民族,而基本上是由來自域內域外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為主,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種民族成分而逐漸形成的民族。因此,回族族源在種族、民族成分的構成上是中外土著和非土著的多元結合,而且多種來源的出現在時間上也是有先有後。同時,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入和發展,對她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1.唐宋時期的穆斯林「 蕃客」 唐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高度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之一。那時,西亞的阿拉伯人以伊斯蘭教為旗幟,曾建立了西瀕大西洋、東至中國西部邊睡的「大食國」(中國自唐朝以後對阿拉伯帝國的稱謂,系波斯文Tazi或Taziks的音譯,原為一部族的名稱)。中阿兩國一東一西,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保持著頻繁往來。據《舊唐書·西域傳》等接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國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譴使來華。中阿兩國正式締交後,大食使節和「貢使」來中國不斷,有時一年一次,有時一年兩次。見於我國史書記載者,唐代大食使臣來華次數達37次之多。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傳教士更是絡繹不絕。他們來華後,多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揚州、杭州,並深入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從事香料、象牙、珠寶藥材和犀角等類物品的販賣,並帶回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它商品。由於以經商為主,中國人稱他們為、「蕃商」和「胡商」等。大食國的各族人來華通商貿易,一般多在冬季歸國。但由於商業頻繁,有利可圖,加上唐宋政府鼓勵商業貿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國不歸,稱之為「 住唐」。這是當時中阿兩國友好往來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是早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遷居中國的原因所在。他們到中國後,娶妻生子,學習漢語,逐漸融入中國社會。同時,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區修建禮拜寺,並建有墓地,保持了獨特的文化個性。應該說,這一時期的「蕃客」還是屬於僑居的性質,也沒有被稱作「回回」,更沒有構成中國境內的一個民族。只是到了元代,由於大量回回人的東遷,他們才開始有了身分上的改變,而被稱為「 回回蕃客」、「南蕃回回」,成為回回民族來源的組成部分。 2.元時東遷的回回人泛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突厥語族各族人及西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回回人的東遷,是與當時中國北方蒙古汗國的興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重大政治、軍事和社會變動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南宋末年,蒙古汗國興起,在歸附蔥嶺東西的畏兀兒、哈刺魯諸族和攻滅西遼的基礎上,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對外西征,在近半個世紀內,征服了中亞和西亞廣大地區,包括蔥嶺以西、黑海以東和以南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個國家和民族。前面談到,蒙古西征中,每克一城一地都照例要括取工匠和俘掠婦孺為奴,並簽發徵調青壯年充軍。這樣,隨著每次戰爭的勝利,一批批中亞突厥語族的各族人和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作為戰俘而被遷徙到東方來,參加南下的戰爭。其中有被簽發的軍士、工匠和被俘掠的婦孺,也有一些學術人士和上層社會人士,總數大約在幾十萬之多。同時,由於蒙古西征,中西交通大開,自願而來的商人盛於空前。這些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著各自不同語言文字的伊斯蘭教信仰者,在「回回」這個共同名稱下,以駐軍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官吏、學者、掌教等不同社會身分,散處在黃河上下、長城內外以及大江南北各地。 在這個時期,回回的社會活動以戰爭和農耕占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前的近半個世紀內,入居回回的大多數被分別編入「諸道回回軍」或「西域親軍」,還有以族籍見稱的「 哈刺魯軍」、「 阿兒渾軍」,等等。他們從成吉思汗西徵結束時起,就不斷被簽發南下,參加滅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戰爭,轉戰各地。這時,戰爭在回回的社會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他們在不作戰的時候,也在鎮戍之地進行墾牧。這種「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的兵農合一的生活,使回回逐漸納入當地社會生活的行程,成為當地居民。 元朝建立以後,回回的社會經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全國相對的安定局面,為他們在各個方面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社會環境。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詔令各種戍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大約從此以後,大批回回軍士在社的編製下,進行農耕,取得普通農民的身份。但同時還有一部分仍過著兵農合一的生活,一面屯田,一面參加地方的戍衛,即所謂「屯戍」人口。屯戍人口是聚居的,入社編民可以是聚居的,也可以和別的民族雜居。立社的本意在於勸農,一般是五十家為一社,並設社長專督農業生產。這是農村社會基層單位,可以說是後來回回營、回回村或聚居的某家營、某家村的開始。而「屯聚」與「牧養」的聯繫,也可以說是後來的回回農戶多以放牧牛、羊為副業的開端。 這一時期,回回除主要參加農業生產外,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從事手工業生產。其原因是:蒙古統治階級比較重視各類工匠。在西征國,對工匠多是俘而不殺,把他們挑選出來遷徙到東方,從事軍需品和日用品的生產;戰爭停止後又採取拘括辦法,把各族工匠集中起來進行手工業生產。東遷的回回工匠,在數量上當然要比簽發的回回軍士少,但總數也相當可觀。回回工匠到中國後,許多人被編入元朝政府及諸王貴族所屬的官手工業局,從事建築、紡織、武器、皮革、制氈、金銀器皿及釀造等業的勞作,也有的被分配給后妃、勛戚為奴,作為私屬人口,稱之為「怯恰口」,專為領主服役。 《元史·哈散納傳》記載,窩闊台汗即位後,哈散納統率阿兒渾軍,並回回人匠三千戶,駐於尋麻干(在令河北張家口),設局織造名曰「納失失」(波斯文Nasij的譯文)的絲織品,同時還在弘州(今河北陽原)設納失失局,領有西域織綺紋工三百餘戶,教習從中原各地簽括來的各族工匠織造納失失。納失失是西錦的一種,嵌有金線和珍珠,顏色鮮艷,樣式新穎,被視為珍品,是元朝宮庭皇室縫製宴禮服「只孫服」的必需原料。元初,官手工業局工部系統,專設有撒答刺欺提舉司,由回回人扎馬刺丁率領工匠織造撒答刺欺。撒答刺欺同為西錦的一種,多用犬、兔之毛仿西域絲織品而成,極為精美。回回工匠也擅長織造氈製品,從大德二年(1298年)到泰定五年(1328年)的30年間,諸路諸色人匠總管府為上都皇室宮殿、斡耳朵、皇帝影堂織造的地毯有13種之多。其中「回回剪絨氈」被列為上等品。 兵器業生產中,回回佔有特殊地位,如「回回炮」的製造和使用就仰仗回回人。元朝政府非常重視回回軍匠和炮手的訓練,還專門設立官署即回回炮手總管府領其事。至元十六年(1279年),調集兩淮造回回炮的新附軍六百人及蒙古、回回、漢、新附人能造炮者至大都,設置回回炮手都元帥府,後來又改為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正三品。至正三年( 1321年),又追回回炮手赴汝寧(今河南汝南縣)、新蔡(今河南新蔡)教習炮法。明初,大將徐達攻蘇州城時仍沿用回回炮,說明這種炮在元代是大量製造的。 回回工匠對漠北城市及宮庭建築也有突出貢獻。窩闊台汗時期,建造以萬安閣為中心的和林城(亦稱「哈刺和林」,故址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上游哈爾和林),就有不少回回工匠參加其事。據目擊者法國使臣盧布魯克所記,當年的和林城是一個宏偉壯觀的建築群。城內除富麗的宮殿外,還建造了許多官邸、倉庫;並建有兩個市區,一為回回市區,一為漢人市區,是商人、手工業者聚居營造之地,有各種宗教建築,其中有回回禮拜寺兩座。①和林城的建築役使各族工匠一千五百多人,歷時十餘年,其中回回工匠五百多人。另外,窩闊台還役使回回工匠又在和林以北的迦堅茶寒湖建造另一宮殿,名曰掃鄰城,作為春獵行宮;在和林城南建圖蘇湖城(迎駕殿),是從冬營之地翁金河返回和林的駐蹕之地。蒙哥汗時代,忽必烈受命漠南漢地軍國遮事,在桓州東灤水北修築城廓宮室,名曰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成為後來元朝的陪都。開平城建築可謂薈萃了當時國內各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規模宏大、雄偉。外城街市區的回回街,是從事建築的回回工匠或商人的聚居之地,區內回回寺是他們聚禮等宗教活動的場所。 對元朝大都的建設,回回人的貢獻尤為突出。回回著名的建築家也黑迭兒丁(?-1312年),是元大都宮殿和宮城的設計者和工程組織者。他在中統四年(1263年),奏請修瓊華島(今北京北海公園前身),經過三年時間,瓊華島廣寒宮竣工。至元三年(1266年),也黑迭兒丁被任命為迭兒局諸色人匠總管府達魯花赤兼領監宮殿,同張柔、段天佑同行工部事,負責修建宮城。也黑迭兒丁對大都宮殿建築群做出了整體的規劃,諸如皇帝和百官理政的宮殿、祭奠用的親堂、嬪妃起居游賞的樓閣、園林池塘,以及宿衛、掌衣食具車馬等侍臣的居住之室等,都-一籌劃在內。也黑迭兒丁領導和設計的元大都宮闕的建築工程,對明清北京故宮和整個北京的城市建築和發展,都發揮了積極的影響。也黑迭兒丁是阿拉伯人,當時阿拉伯工匠藝人遷入中國的不少,他們以「戶饒良匠」見稱,是和林、上都和大都建築的主要參加者之一。 這一時期與官手工業並存的是和個體農業經濟相結合的家庭手工業。這種手工業生產應該說遍及回回人聚居區,主要是為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製作一些農業生產的工具、日常生活用品。與此同時,從事畜牧業經營者也製作簡單的牧業生產工具,有的從事皮毛製品。總的來說,這一時期回回的家庭手工業,在官手工業的影響下還是有一定的發展。 元代,回回人在經濟上對社會影響較大的,應首推其商業貿易活動。早在蒙古開國興起以前,回回商人就往來於西域、漠北和中原地區,以糧食、綢緞、布匹換取游牧民族的牲畜、皮張等畜產品,進行轉手販運。成吉思汗建國後,一些回回商人替蒙古貴族經營或放債營利,蒙古人以「斡脫」(突厥語音譯,意為商人、官商)稱之,經營金銀珠寶、金錦羅緞等供汗室、貴族和勛戚享用的奢侈品,有的還參加了成吉思汗早年的創業活動,與共患難。成吉思汗對中亞的通商貿易也是主要依靠回回商人。後來,隨著蒙古的西征和設置驛道,特別是在元朝建立以後,從漠北到海南,從東北到西域,不分「此疆彼界……之千里者,如出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中西交通甚開,加之蒙古統治者對回回商人又給了種種優待,因此來自西域的商人之眾遠遠超於前代。他們的活動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元大都和東南沿海的泉州、杭州、廣州、揚州、鎮江等城市是他們從事商業活動的重要地點,有的還深入到嶺北行省最北邊的吉利吉思、巴兒忽、豁里及西南邊疆的藏族地區。元人說,其「大賈擅水陸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專其膏腴」①。香料、珠寶和金銀器皿、藥材等是他們經營的主要商品。一些回回商人還擅長海上貿易。他們的足跡達亞非十數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今菲律賓諸島、印度支那半島、印度尼西亞等南亞地區及波斯灣沿岸、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北部的東岸沿海地區。他們交納的稅款在元世祖時期的財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為「軍國之所資」。元貞年間,有一回回商人奉珍寶進售,名曰押忽大珠,售價高達六十萬錠;武宗時,中政院所需要食羊,是通過回回商人阿老瓦丁販運浙鹽盈利後供應的。這些事實,可窺知當時回回商人資本之雄厚。元朝皇室也常以虎符、圓牌、驛站璽書授予回回商人,遣他們赴西域購買奇珍異物。他們販運來的貨物上獻後,又索要巨額「回賜」,稱為「中賣」,成為元朝政府的一項負擔。 回回商人既有生財之道,又有理財之術,所以其中受到皇帝重視而進入仕途者也不乏其人。如太宗窩闊台時期的回回奧都刺合蠻充提領課稅官;泉州蒲壽庚南宋末任市舶提舉,降元後官至中書左丞、福建行省長官;其子蒲師文任宣慰史左副都元帥,父子世襲市舶,富貴甲一時;世祖時期的阿合馬因善理財,即超拜為中書省平章政事,而且當過左丞相;烏馬兒則以商人得為甘肅行省左丞,等等。 除大商巨賈外,元代回回商人中更多的是小本經營者。他們大 半從事長途販運小宗貿易,經營日用商品,對促進各地區的物資交流起了積極作用。 以上是元代回回人的經濟生活。在政治上,由於他們是從中亞、西亞各地的封建社會而進入中國的封建社會,各自原來就具有不同的社會身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一些回回人上層人物,以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等原因,直接進入元朝封建國家的統治集團,基本上仍然是上層人物,享有各種封建特權;由於蒙古貴族實行分封制,被俘東來的婦孺、兒童一般被分配給蒙古貴族領有,當作奴隸使用,他們的身份和生命的變化,要憑主人的喜怒來決定。元朝的法令也一再肯定了這種關係。無論是被編入「軍籍」的回回軍士,還是被編入官手工業局的回回匠人,都是封建國家和蒙古貴族的奴隸和半奴隸身份的人,人身並不完全自由。這時,回回已具備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條件,同時又有一部分人以善於經商著稱。隨著地主經濟的出現和蒙古貴族實行四等人制的進一步確立,特別是在漢族具有悠久歷史封建制度的強烈影響下,元朝廣泛採用漢法,致使回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生急劇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回回社會逐漸封建化,分為享有各種封建特權的統治階級和承擔各種封建義務的被統治階級。 有「根腳」和「門閥」的回回官吏,以及世官子孫、富貴商人、地主等,是回回社會中的統治階級,他們和蒙古貴族、漢族地主一起,壓迫、剝削各族人民。專事商業高利貸剝削的回回商人,是這個階級的特殊階層,史稱「翰脫」。他們多是「富商大賈」,其放債的特點是收取高額利息,稱為「斡脫錢」或「斡脫官錢」,年利幾乎與債本相等,而且本生息,息轉本,年年倍增,致使借債人「往往賣田宅,典妻子不能償」,許多人因此家破人亡。 回回當中的普通農民、手工業者和家庭奴隸是元代回回社會的被統治階級,是社會的直接生產者。回回農民要對封建國家、蒙古貴族和地主個人提供實物地租和勞役地租;回回工匠都被限制在手工業中。他們並不能進行獨立的生產,人身也無自由,處境更為艱難;家庭奴隸居於社會的最低層。他們在諸王、皇室、貴族的家庭中,承擔各種繁雜的家務勞動或放牧牲畜,沒有自由和私有財產,勞動極其沉重。在一定條件下,他們雖可被允許建立家庭和佔有少量財產,但下一代也要繼續轉化為依附貴族的牧民。 總的來講,整個元代,回回作為色目人的組成部分,比蒙古人 低一等,比漢人則高一等,因而包括在仕官、科舉、蔭述、刑罰和私有兵馬等方面,可以得到比漢人好一些的待遇。據文獻記載,有元一代回回在元朝政府中擔任各種職位的官吏不少,其中任職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及參知政事等重要職務者多達32人;在行中書省即嶺北、遼陽、河南、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江西、湖廣各行省任丞相、平章、參政等重要職務者多達六十五人;至於在元朝中央各部門和地方路、府、州、縣各級政府機構中任達魯花赤等官吏者就更多了。這一方面反映了回回在元朝中央和地方政府中據有重要的地位和勢力,另一方面則說明回回內部的階級分化已極為明顯。而從事高利貸剝削的一些回回「斡脫」,其地位也不盡相同,有的可以持璽書、佩虎符、乘驛馬,假公濟私,享有種種封建特權。伊斯蘭教的掌教按元朝的法令,與僧、道、也里可溫(意為「長老」)等神職人員一樣,也常常不當差役,享有免賦免稅的優待。實際上,在元代的現實生活中只有回回中的「世官子孫」、「有閱閥者」和其他上層人物才有可能得到這些優待和特權。回回中的廣大人民則處於被統治的無權地位,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他們被迫東遷,到達中國已經是虎口餘生,其中許多人淪為蒙古貴族的家庭奴隸,在沉重的勞役、地租、站役、兵役之下,有的人家甚至典妻賣子,家破人亡。 在宗教上,元代的回回人基本上都保持著伊斯蘭教信仰及由該教教律演變而來的風俗習慣。他們在各地聚居區內建立了不少禮拜寺,而規模大一些的禮拜寺內,已設有掌教以及傳呼禮拜和執掌教法、執掌寺務的專人。執掌教法的人,稱「哈的」,是掌審判的教法官,可以依照伊斯蘭教法處理穆斯林中的婚姻、財產糾紛,判斷他們之間的是非曲直等。在元代的詔令、典章等文獻中,稱禮拜寺為「密昔吉」(阿拉伯語 Mesjid音譯)或俗稱「回回寺」;稱掌教為「回回掌教」、「回回大師」;稱伊斯蘭教法為「回回法」「回回家體例」,等等。這時回回人遍及全國城鄉,因而伊斯蘭教也就很自然地擴及到全國的範圍。這是唐宋以來伊斯蘭教在中國所發生的重大變化。 回族是以東來的穆斯林為主,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吸收和融合了 多種民族成份而逐漸形成的民族。關於東來的穆斯林,除我們前面介紹的唐宋時期的穆斯林「蕃客」及元代東來的「 回回人」 外,明代還有中亞等地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入附中原,他們被安插在西起甘肅,東極海表,北自遼東,南至滇桂的大部分省份中,成為回族族源的一部分;此外,還有南洋的穆斯林來中國而定居下來的。例如山東德州市北營村之回族溫、安二姓,祖先原系蘇祿國(分屬 菲律賓)人,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國東王巴都喝·叭答刺 率領龐大使團到北京訪問,歸途中病逝于山東德州附近。永樂皇帝命按王禮將其厚葬於北營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溫答刺、三子安都魯等守墓,因而定居下來,娶妻生子,人丁繁衍,後來逐取溫、安二姓,成為德州回回之大姓。 除東來的穆斯林外,回族族源中,還有漢、蒙古、維吾爾等族 的成份,甚至還有猶太教人的成份。這些人的加入,促進了回回民族的形成。 原來,東來的穆斯林,特別是元代的回回人,絕大多數由於交通遙遠或是戰時條件的限制,是無法攜帶家眷的。當他們在中國各地定居下來以後,勢必要和當地的各族婦女通婚。這些和穆斯林成家立業的婦女,在夫權為中心的中國封建社會,也就很自然信仰了伊斯蘭教,成為回族來源的一部分。又由於東來的穆斯林進入內地後,多與人口眾多的漢族雜居在一起,因而與漢族通婚就更為普遍 特別是明初,朱元津曾在洪武五年( 1372年)下詔說:「蒙古色目人現居中國,許與中國人結婚姻,不許與本類自相嫁娶」。這一詔令,實際上不一定能完全執行,但卻為回漢通婚增加了便利,有利於回回人口的增長。泉州《林李宗譜》中曾談到明代當地色目人(主要指回回人)之多時寫道:「而其間有色目人者,有偽色目人者,有從妻為色目人者.有從母為色目人者」。這說明不只是漢女嫁回男可以成為回回,漢男娶回女也可以成為回回人了。 回漢通婚歷史上不乏記載。事實上,歷史上回漢通婚的事實,要比文獻記載的多的多。至今在一些回族地區仍流傳著「回爸爸漢媽媽」的「漢親說」,就是這種情況的歷史痕迹。這說明回漢具有古老的姻親關係,東來的穆斯林與漢族成員同為構成回回民族的重要來源,但東來的穆斯林是其中的重要成份。沒有東來的穆斯林這一主要成份,回回民族是根本不會出現的;當然,沒有回漢通婚這一重要條件,回回民族也是難以形成的。 在回回民族形成的過程中,還融合了蒙古人和維吾爾人的成份。元代,蒙古人從宗王貴族到所屬軍民,有因接受伊斯蘭教而日益融合到回回人中的。如據《多桑蒙古史》記載,元世祖忽必烈之孫阿難答,自幼為一穆斯林撫養長大,篤信伊斯蘭教並潛心研究《古蘭經》和攻讀阿拉伯文,年長繼安西王位之後,在其轄地及所部蒙古軍民中廣布伊斯蘭教,「所部士卒十五萬人,聞從而信教者,居其大半」。以八萬計,為數就相當可觀。除此之外,元明兩代歸附伊斯蘭教的蒙古人還有不少,如瓦刺部落中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歸附中原後被安插在中原和江南而逐漸變為回回人。此外,明代文獻中曾提到,明初哈密地區有三種人雜居,「一是回回,一是畏兀兒,一是哈喇灰」。「哈喇」一詞在蒙古語和阿爾泰語系諸語族中,均為「黑」或「黑色」之意,「灰」即「回」的譯音。「哈喇灰」原為蒙古人,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他們曾兩次遷至肅州(今甘肅酒泉),由於受到回族的影響,他們逐漸「不食豬肉,與回回同俗」,後來也就融於回族之中。 明代維吾爾人已普遍信仰伊斯蘭教。由於種種機緣,其遷入內地的人也不少。他們在內地多自稱「回回」或回族。15世紀30年代,明英宗先後遷徙肅州的「歸屬回回」 702人於浙江。這此人原來都是維吾爾人;明初哈八世在常德駐軍,也是以維吾爾人為主。這些人後來都融於回族中,只有少數人從歷史上考證,其族屬出自維吾爾族。 猶太人遷居我國開封等地的時間較早,一般認為在北宋徽宗年間(1100-1125年)由印度孟買經海路而來,元代稱他們為「術忽回回」等。由於其信」一賜樂業教」(亦稱「挑筋教」,即猶太教)用於宗教儀式之纏頭及靴皆青藍色,與回回人不食豬肉、行割禮、每日禮拜等習俗略同,因而明清時外人混視為一,稱之為「藍帽回回」或「青回回」,他們有的與當地回族通婚,有的也自稱「回回」逐漸融合於回族中的也不少。 在經濟上,回族建立了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生產,同時兼營手工業、牧業,且以善於經商著名,這是回族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語言是民族文化諸因素中最重要因素。多種來源的回回人,當初使用的語言多種多樣,來自中亞的突厥語族的各種語言,來自西亞的使用波斯語和阿拉伯語,中國境內的民族成份,使用漢語或其它語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回回人在全國與漢族雜居,經濟生活與漢族有密切聯繫,加上回漢通婚而漢族的成份日漸增多等原因,使原來的各種語言已不能運用於日常生活,因而勢必要使用漢語。事實上漢語已成了回回民族的共同語言。共同語言的形成,是一個族體內部聯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回族使用漢語,也是這個民族在發展水平和文化風格上與漢族比較接近的一個重要條件。更為突出的是,隨著回族的形成,回族的民族意識,即回族人民確認自己歸屬於回族這個共同體的「心理感覺」也形成了。這種民族意識是回族民族特徵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回族形成的標誌。從此,回回人在中國不再是「化外」之人,他們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同時,這種民族意識是建立在伊斯蘭教信仰基礎上的。所以,歷史上回族的民族意識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或者說,伊斯蘭教信仰構成回族民族意識中極重要的一面。對回族來說,宗教感情和民族感情難解難分,因為伊斯蘭教不僅在回族的精神世界中占重要地位,是一種溝通回族成員之間社會關係的主要渠道,而且它已成為回族世俗生活的準則,形成回族特殊的風俗習慣。即使是原來已有的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一經改信伊斯蘭教或與回族通婚,由於伊斯蘭教有嚴格的約束力,也得按照伊斯蘭教的經典、教義、教規行事,重新建立一種符合伊斯蘭教的風俗習慣。因此,伊斯蘭教使原來的一些漢、蒙等民族成份改變其信仰、風俗習慣,變成了回族,並形成了回族的民族意識。 元代有「四等人」制,回回的地位一般高於漢族。回回中的貴族、官宦、學者及商人的活躍,對於元朝的開國和中西交通的開拓,以及軍事、政治、經濟諸方面都有很大影響,同時也為回回在全國各地的分布和在各項事業中的長期發展打下了根基。然而元朝回回人又是被征服者,在蒙古貴族劫持下輾轉流徙,生活上不穩定,風俗習慣有時也不被尊重,為回回人形成對環境變遷的適應性以及抗爭性的共同習理提供了主要條件。明代曾把回回稱作「回夷」,說明回回已經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而存在。回回人與蒙古人的地位相似,「善加撫恤,密切防閑」,反映了明朝統治者對於各地陸續內附和歸化的蒙古人和回回人的政治待遇。清代,在嚴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刺激下,回族人的民族意識愈趨強烈,為了民族自尊和民族生存而進行著頑強的搏鬥。 回族是在中國形成的民族,但它又不同於自古以來就居住在中國的那些土著民族。 歷史上,在地多人少的邊疆地區的墾牧活動中和在西北、雲南等地的農田水利建設中,回族、漢族人民一起都曾作出過貢獻。在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當政時期(1274—1289)就有屯田戶16277戶,屯田49658雙。他們和漢族人民一起興建了鄯闡(今昆明)地區水利灌溉系統工程。寧夏回、漢人民開鑿了大清渠、惠農渠、七星渠、昌潤渠等,並多次修整古老的秦渠、漢渠、唐保渠。使寧夏平原生產發展,為寧夏贏得「塞上江南」的美稱。各地回族農戶,多附帶經營牧業或者運輸業、手工業、小商業。回族工匠在制香、製藥、製革、製藥以及礦產的采冶上都較為著名。回族尤擅經商,元代回回商人遍布全國各地。從珠寶玉石業、運輸業到牛羊屠宰和加工業,都是他們的傳統行業。回回商人在內地同邊疆地區的經濟交流,以及在中國對外國的貿易往來等方面,都曾起過積極的作用。明、清時期的閉關自守政策,使蓬勃開展的中西交通事業受阻,對中國本身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對於回族特別是從事海上陸上對外貿易的回族商人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解放前,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沒有地位,經濟和文化發展緩慢。國民黨政府歧視少數民族,不僅無視回回的風俗習慣,而且根本不承認回族的存在。回回族只能稱回教徙,蔣介石操縱下的「國民大會」把回民稱作「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回族內部的軍閥、官僚和有宗教特權的教主,也加重對回民的剝削和奴役。 1949年前,回族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有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經濟因素。但發展水平極不平衡,不同地區有不同特點。農村回民大多無地、少地,或只佔有山地、沙地、鹽鹼地、詞灘地,農民破產和逃亡現象比較普遍。以河南省輝縣為例,1948年在430戶回族農民中就有赤貧、貧農和下中農414戶,佔總戶數的93 9/5。廣大回族貧苦農民缺吃少穿,生活極苦。雲南省尋甸縣一個自然村,70戶回民竟有60多戶每年缺3~6個月的糧食,不得不以土豆及野菜充饑。以農為主兼營商業、畜牧業或兼營運輸、屠宰及製革、榨油等副業,是農村回族人民較為突出的特點。西北回族聚居地區封建佔有關係更加嚴重,良田沃壤多為官僚、地主和教主所佔有。國民黨回族軍閥馬鴻逵、馬步芳等統治下的寧夏、青海地區,沉重的軍政費用都壓在當地回、漢等農牧民頭上。在西北眾多的門宦、教派巧立名目盤剝役使回民,給回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種種不幸。 當時,回族經營的工商業多半同特有的生活習俗相聯繫,局限在飲食、鮮貨及製革、皮貨、香料、膏藥、珠寶玉石等行業中。在北平、天津、上海、濟南、開封等城市有回族工商業資本經營的麵粉、紡織、製革、肥皂等公司和工廠。在西北、雲南等地,回族商業資本有同印度、緬甸、蒙古等國的貿易交換活動,以及在中國邊疆與內地之間用馬幫、駱駝隊進行商品運輸的活動。工人階級在回族中出現較早,以碼頭搬運工人、礦山採掘工人及黃河上的「筏工"人數較多。回族中更多的則是推車擺攤、提籃叫賣的小商販,本小利微,受季節和行業的限制,生活很不穩定。 回族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緩慢。中國內地及雲南的散居回民,接受新的思想較快,文化教育較西北的回族地區發達,在學術、文化和科學技術界有一批回族的教授、科學家、作家、工程師、畫家、醫生、戲劇家等等,並出現了一批由回族人士創辦的中小學校和刊物。由於農村破產,工商凋敝,廣大回族農民和城鎮貧民的子女根本無力入學讀書,加之一般學校里不設回民伙食,更加限制了回族青少年求學的機會。西北地區的回族軍閥,只知搜刮民財,根本不管文化教育。原寧夏全省到1949年只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沒有高等學校。在甘肅臨夏等地,回民文化娛樂活動也受教主幹涉,對回族婦女的束縛更為嚴重。回族聚居地區醫療衛生條件極差。缺醫少葯現象嚴重,有的阿訇甚至用「吹賭哇」(即用墨汁把經文寫在碗里讓患者沖服)等迷信方式給回民治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回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根據回族聚居程度的不同,於1958年10月25日建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先後在甘肅省成立了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幾個回族自治縣和一些民族鄉。在各級自治機關回族幹部佔了相應的比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對回族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回族聚居區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發展都給予了照顧和優惠。散居回民同樣獲得當家做主的平等權利。在歷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都有一定數量的回族代表。到1980年全國回族幹部已有12萬6千多人。回民的風俗習慣受到尊重,回民較多的城鎮都設有回民飯館和回民食品供應網點。在回族職工、學生較多的單位,一般都設立回民食堂,未設回民食堂的則發給回民伙食補貼。每逢回民三大節日(聖紀、開齋節、古爾邦節),各地在物資供應上和慶祝活動都給予照顧。回民的土葬習俗受到尊重,各地多設有回民殯葬服務處,並撥出荒地、山地作為回民公墓。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回族中得到了全面貫徹。 經過民族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包括廢除伊斯蘭教中的封建特權和壓迫剝削制度,回族人民的經濟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各回族自治地方的工業建設發展很快。寧夏回族自治區已建立煤炭、電力、機械、冶金、化工、輕工、石油、電子等現代工業,工業總產值已由1949年的1200多萬元增加到1978年10億多元。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工農業生產又有新的發展。1983年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12%。其中原料加工業增長18.9%。199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工農業總產值達89.44億元。是1952年的19倍多。農村回民的生產不斷發展,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等地,隨著青銅峽、劉家峽等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和一批水庫、渠道的興建,農田灌溉面積增加很多。為改善回民聚居的六盤山地區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狀況,國家引黃河水逐級提升,澆灌千里旱塬。使六盤山回漢人民的生產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

回族人物

鄭和(1371—1433),明初航海家。本姓馬,雲南昆陽(今晉寧)人。回族。洪武時入宮為太監,又稱三寶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從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了非洲東海岸之麻林地(今屬肯亞),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鄭和作為明政府的政治使節和商務代表,每至一地,即向當地酋長、國王贈送禮品,表示通好的誠意。同他們進行互利貿易,並約請其使臣到中國來。因此,鄭和的船隊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受到了歡迎。宣德八年,他在歸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酷愛文學,善繪畫,精書法,有「虎卧龍跳之才」,但因當時幾十年來開科舉,難以步入仕途。為生計劃內而長年奔波經商,嘗盡人間辛苦。元大德十年(1306)悵然棄商而歸,投入文學創作。泰定四年(1327),以三甲進士及第,時年五十六歲。天曆元年(1328)授京口(今江蘇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在職三年,頗有政績。後調任江南行台回回掾史,由正八品降為無品秩的小吏,深感官場險惡。供職期滿,調仁真定路(今河北正定)時,豪情勃發,立「明朝走馬燕山道,贏得紅樓說少年」的誓言。後足跡河北廉訪、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至正六年(1346)月直南行台侍御史。從元世祖到元惠宗(順帝)縣經11朝,歷80餘年,長期宦遊,浪跡四方,日弄柔翰,創作極富。有詩780餘首,詞14首,因廣泛接觸社會各階層,熟悉民間疾苦,故常以詩表述政見,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代表作有《寒夜聞角》、《傷思曲·哀燕將軍》、《鬻女謠》、《征婦怨》等。擅書畫。今存《嚴陵釣台圖》、《梅雀》。有《雁門集》傳世。 札馬魯丁,生卒年不詳。元代著名天文曆法學家,以製造天文儀器及編纂曆法和地誌聞名於世。 札馬魯丁原是西域人波斯馬拉加天文學家,宋末元初來到中國。忽必烈繼位後,札馬魯丁任職於司天台,主持制定《萬年曆》。至元四年(1267),他依據伊斯蘭教曆法撰著《萬年曆》,由忽必烈頒行天下,在元代一直為人民所採用。同年,他在元大都(今北京)設觀象台,並創製出7種天文觀測儀器:①渾天儀,是用來觀測太陽運行軌道的儀器;②方位儀,是觀測星球方位的儀器;③斜緯儀,是用來觀測日影,定春分、秋分的儀器;④平緯儀,觀測日影,定夏至、冬至的儀器;⑤渾天圖,即天文圖像模型;⑥地球儀;⑦觀察儀,今譯為星盤,觀察晝夜時刻的儀器。他製造的地球儀,是我國第一架地球儀,在地學上體現了一個環球思想。

李贄(1527~1602),明朝思想家。明代思想家,反封建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者。他以76高齡,被加上異端的罪名,迫死在河北通州的牢獄中。 海瑞(1514~1587) ,明代大臣。生於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明代中葉著名的政治家,以剛直不阿和敢直諫而著稱於後世,有「海青天」之譽。嘉靖二十八年(1549)舉人。初任福建南平縣學教諭,後相繼任浙江淳安知縣、嘉興通判、戶部主事、應天巡撫和右都御史等職。仕途坎坷,屢受排擠,曾因批評皇帝被執入獄。但始終剛直不阿,執法公正,力主懲貪抑霸,整飭吏治,並平反了一些冤案。在當時和後世都被譽為清官。民間有許多關於他公平斷案的傳說。有《海剛峰集》和多種版本的《海瑞文集》行世。 馬本齋 (1901—1944) ,抗日戰爭時回民支隊的領導人,八路軍指揮員。回族。河北獻縣人。早年參加東北軍,曾任團長。1935年棄官還鄉。七七事變後,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抗擊日本侵略軍。1938年率隊參加了八路軍,任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隊長。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7月任冀中軍區回民支隊司令員,率部轉戰於冀中和冀魯豫平原,配合主力部隊連連給日軍以有力打擊。1942年6月任回民支隊司令員兼八路軍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多次打敗日軍掃蕩,挫敗國民黨頑固派的破壞活動。 楊靜仁(1918—  ) ,甘肅蘭州人。回族。1937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1941年在蘭州參加中國共產黨同情者小組,從事抗日救亡工作,任中共甘肅省委直屬回民特別支部委員、書記,甘肅省回民教育促進會常委、伊斯蘭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回民青年救亡會常務幹事,1941年起在陝北公學民族部學習並任黨支部書記,陝甘寧邊區回民騎兵團政治委員。1947年起任西北局統戰部民族科科長,西北局機關游擊隊隊長,陝甘寧邊區政府民委委員。1949年起任全國政協籌委會委員和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黨組幹事會幹事,中央統戰部四處處長,國家民委委員、辦公廳主任,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1960年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寧夏軍區政治委員,西北局書記處書記。1977年後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政協主席,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

各自治州、縣立制 現今回民約9,820,000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漢語為回族的通用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也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語和波斯語的辭彙,誦讀的經文大多是阿拉伯文。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回族在文化、經濟、特別是生活習俗方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1953年7月6日 建立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1953年12月19日 建立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 1954年3月1日 建立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 1954年3月15日 建立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 1954年7月15日 建立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1955年11月30日 建立河北孟村回族自治縣 1955年12月7日 建立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 1956年11月19日 建立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25日 建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推薦閱讀:

是什麼原因讓很多人誤認為陝西回族很多?
和穆斯林朋友一起看《麥兜》系列電影適合嗎?
我不是穆黑,我並沒有黑伊斯蘭,我只是不信教了而已
關於漢族和回族的血緣有什麼關係嗎?
花兒綻放,炫麗華美——回族女子群舞《花兒十八》

TAG: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