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展品介紹——蘇族兒童服裝

直到19世紀早期,蘇族仍是北美洲平原最大的土著族群,在與歐洲商人接觸之後,玻璃杯引入美洲,並迅速應用到當地藝術中,19世紀晚期,蘇族與美國軍隊衝突激增,在這期間,美國旗幟成為蘇族藝術中一個流行的裝飾圖案,用來象徵土著戰士所繳獲的戰利品,蘇族藝術中設計的場景都是為了紀念蘇族戰士的英勇和反抗精神的。

蘇族人生活在美國西部的大平原區,主要靠狩獵維生。他們最喜歡的獵物是美洲野牛和水牛,因為除了可食用外,還能用來製成衣物和遮風避雨的地方。隨著馬匹引入大平原,蘇族(主要是拉科塔人)迅速適應了馬背上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一夜間徹底改變。蘇族人的騎術非常高超,因能夠一邊騎著馬快速賓士,一邊準確地射箭和開槍而著名。他們也精通繁衍馬匹,擁有許多跑得很快的聰明馬匹。因此馬匹被視為珍貴資產,有的戰士甚至畜養了上百隻馬。而且馬匹不只能用來打仗,還可當作交易的貨幣單位。族人沒有馬鐙,但絲毫不影響他們超的騎術和精準的騎射,加之又得到了一部分火器(包括當時非常先進的連發步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騎兵——但也是最後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大平原上飛馳的騎兵,和遷徙的大片野牛一樣成為了歷史。

有關北美野牛,凱文-柯斯特納曾經主演過一部電影《與狼共舞》,獲得了奧斯卡獎,該影片中大群狂奔的野牛,視覺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歷史上,美國西部確實有大群的野牛,它們是蘇族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和生活必需品的來源。後來野牛大量減少,幾乎到了物種存亡的邊緣,一方面是白人為了野牛皮而大量捕殺,另一方面是公路、鐵路破壞了野牛的生存環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有意識針對蘇族人種族滅絕的政府行為。

野牛是蘇族人生活的主要依靠,它提供了食物,還提供了衣服,還提供蘇族人居住的帳篷等等。美國政府為印第安部落划出土地範圍後,靠捕獵野牛為生的一部分印第安人,依然經常要追蹤野牛群,這就使得印第安人的居所不能固定。

北美大平原印第安民族或民族聯盟。操蘇語。達科他意為「同盟者」,通常稱為蘇人,為納杜蘇人一語之省略,納杜蘇意為「敵人」,此名原是奧吉布瓦人對他們的稱呼。分為3個主支︰桑蒂人、揚克頓人及特頓人,分別自稱為達科他人、納科他人及拉科他人。

蘇人文化和其他平原印第安部落具有許多相同的特徵。住圓錐形帳篷(tepee,蘇族單詞)。男子靠作戰驍勇獲得部落中地位;在襲擊敵人時,奪得馬匹及取到頭皮即為驍勇之證明。戰爭與迷信密切相連,以致把幻覺中所見的圖飾繪於盾牌,相信帶著這樣盾牌可以不受敵人傷害。蘇族婦女精於將箭豬刺和念珠編成各種幾何圖形。

達科他部落是19世紀最積極同美國軍隊作戰的民族,也是唯一一個與美國軍隊進行過多次戰爭的民族。大平原各印第安部落中,蘇人最堅決抵抗白人入侵他們的土地。19世紀中葉,白人邊界推進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美國和蘇人、肖肖尼人、夏延人、阿拉帕霍人及其他西部印第安部落商談《第一次拉勒米堡條約》,尋求以此防止印第安人動亂。條約規定大草原北部全境各部落的疆界,並在印第安人領地籌建碉堡和公路。1851年和1859年,達科蘇人放棄了在明尼蘇達的大部分土地,被指定去居留地,政府鼓勵他們在居留地從事定居農業。然而,白人違背條約,加上白人邊界不斷推進的壓力,達科蘇人終於在小烏鴉(Little Crow)領導下,於1862年發動起義,傷亡慘重。起義失敗後,達科蘇人被迫西遷至達科他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居留地。1862年,林肯下令一次性絞死達科塔地區的印第安部落的39個囚犯,這些人大多是印第安部落的首領、祭司。判決時,每十分鐘判一個,效率極高,林肯甚至不允許法庭進入辯論程序,這個「壯舉」,甚至比希特勒更乾淨利索。而他們被絞死的罪名,跟當年的岳飛也有的一拼,莫須有。

過遊動生活的拉科他蘇人和那科他蘇人的領地包括密蘇里河與特頓山之間的地區以及普拉特河(南)與黃石河(北)之間的地區。在1849年淘金潮後日益受到白人的進犯。美國政府試圖修建通往蒙大拿州博茲曼的公路,特別是這公路要橫穿他們最喜愛的大角山脈獵場,更加激怒了這些蘇族部落。1865~1867年奧加拉拉族酋長紅雲率領成千上萬蘇族武士發動制止修建公路的戰鬥。1866年12月21日發生了費特曼大屠殺。酋長高脊骨(High Backbone)率一群武士在菲爾卡尼堡附近誘捕了80多名美國士兵,並將他們全部殺死。美國政府最終在《第二次拉勒米堡條約》(1868)中承認失敗。條約中,美國政府同意放棄博茲曼公路,並保證蘇人獨佔密蘇里河以西的南達科他這塊地區。

然而,1870年代中期在南達科他的布拉克山中發現黃金後,成千上萬的礦工根本不理睬《第二次拉勒米堡條約》,湧入蘇人居留地,從而於1876年引發了第二次敵對事件。1876年6月的小大角河戰役中,蘇族和夏延族分遣部隊壓倒卡斯特中校,並全殲他的266名士兵。當年夏天晚些時候,3,000名蘇人在湯河河谷被特里將軍的主力部隊誘捕。10月31日蘇人投降,之後,大部分回到他們的居留地。

然而,坐牛、瘋馬和高爾(Gall)等酋長拒絕將部下帶回居留地。瘋馬於1877年投降後被殺,而坐牛逃到加拿大,於1881年回到美國。1890~1891年一種宣揚救星降臨、回歸到古老的遊動狩獵生活、並和死者重聚的鬼舞道門開始在禁閉在居留地、生活必需品極為匱乏的蘇人中牢牢紮下了根。因為相信這個運動正在攪亂這難得的安寧,政府的印第安人事務官提議逮捕領頭人。坐牛被印第安警察逮捕後,於1890年被殺。1890年12月,美國軍隊在翁迪德尼殘殺了許多蘇人,從此結束了蘇人對白人統治的一切抵抗活動。

一般歷史學家都認為,北美印第安人的總數超過1000萬,到19世紀末期,只剩下20多萬,怎麼辯護都難掩美國政府對待印第安人的野蠻滅絕行為。希特勒的集中營大約殺害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就毫無疑問地確定為種族滅絕,那麼,從印第安人殘留的人口數量上看,希特勒「只殺了」三分之一猶太人,比例上比「殺」印第安人少多了。

印第安人大屠殺16-19世紀發生在美洲大陸。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實行了一系列對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種族滅絕政策,由於其導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滅絕,這些行為和政策被統稱為印第安人大屠殺。起初在英法等西方國家未到達美洲大陸之前,美洲大陸居住8000萬印第安人,美國區域居住1000萬以上的印第安人,而如今生活在整個美洲的印第安人不超過400萬,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剩20萬(不包括混血者)。

推薦閱讀:

服裝裁剪製作完整襯衫系列教程九:襯衫開扣眼及釘扣
怎樣看服裝型號(購物指南)
四月教你零基礎學服裝裁剪
日本兒童服裝裁剪書,有詳細裁剪圖
世界經典服裝品牌商標

TAG:兒童 | 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 | 介紹 | 博物 | 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