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穴治病術》3---17篇
2.按揉腎俞穴同上坐姿,兩手叉腰,拇指向前按於同側肋端,中指按於腎俞穴,適當用力按揉30~50次。
3.揉按足三里穴坐於床上,兩膝關節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側的足三里穴上,其餘四指緊附於小腿後側,拇指適當用力揉按30~50次。
4.按揉天樞穴同上卧姿,雙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側的天樞穴上,大拇指附於腹外側,中指適當用力按揉30~50次。
5.掌揉中脘穴仰卧於床上,雙腿自然伸直,將右手掌心重疊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緊貼於中脘穴上,適當用力揉按30~50次。
6.推腹外側同上卧姿,兩手分別放在同側的腹外側,以掌根從季肋向下推至腹股溝,反覆做30~50次。
7.團摩臍四周同上卧姿,將右手掌心重疊在左手背上,左手掌心放於肚臍旁,適當用力,繞臍作順時針圓形摩動30~50次。
8.拿捏腹肌同上卧姿,用拇指與其餘四指用力對合,邊拿邊捏腹部肌肉30~50次,雙手可同時進行。
9.按揉關元穴同上卧姿,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關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30~50次。
10.團摩下腹部用右手掌心重疊於左手背,左手掌心緊貼於下腹部,適當用力作順時針圓形摩動30~50圈,以皮膚髮熱為佳。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調理腸胃功能,鍛煉腹肌張力,增強體質,尤其適於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須堅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應輕快、靈活,以腹部為主。此外,還應注意飲食要適量,多食蔬菜、水果,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小知識: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1寸處。中脘穴:位於腹中線,臍上4寸處。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2寸處。關元穴:位於腹正中線,肚臍下3寸處。*******************************************************************************************特效穴位氣屬陽,陽主動,血屬陰,陰主靜。祛斑:每天按太沖、合谷和血海,每天早餐前空腹喝一大杯溫水。平時用玫瑰花、月季花泡水喝,或者熬粥時放些花瓣進去,多吃西紅柿。外洗方:1)每晚用胡蘿蔔加牛奶塗在臉上,第二天早上洗去。2)番茄汁,加入適量蜂蜜和少許麵粉調成膏狀,塗於面部20~30分鐘。(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心情愉悅)肝血陰虛——40歲以上的人差不多都有這種嚴重的毛病。腰腿痛,落枕,睡覺時腿老抽筋;眼花;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莫名其妙地為一點小事發火。只要每晚睡前依次按揉雙側陽陵泉、承山和三陰交3分鐘。肺陰虛——小孩和中老年人身上特別多見,每天按合谷穴,多吃酸味的東西,少吃辛辣的東西。胃病:每天7~9點按足三里、天樞。堅持飯後摩腹,順時針方向10分鐘,飯後半小時~一小時按中脘。脾虛:9~11點脾俞和足三里。肚脹嘔吐——找足三里、中脘脫肛——足三里、脾俞、百會(中氣不足)子宮脫垂——足三里、百會、關元(中氣不足)胃下垂——足三里、脾俞、胃俞(中氣不足)哮喘——(春季)合谷、肺俞、關元、足三里、太溪 (夏季)合谷、足三里、陰陵泉、肺俞、印堂春季保肝重穴——太沖、魚際、太溪、尺澤。(多吃菊花茶)夏季養心大穴——陰陵泉、百會、印堂。秋季護肺寶穴——魚際、曲池、迎香、合谷。(多吃酸味少辛辣)冬季補腎——陰陵泉、關元、腎俞脾氣虛——脾俞、足三里補血——血海、足三里(眼乾、變花、手腳麻木)上午9點補陽——關元、勞宮、湧泉(四肢發涼,整晚都暖不熱腳)晚上9點左右按為好。心慌煩躁——心俞(晚上拔罐10分鐘)多汗、易感冒——風池、肺俞減肥——天樞、中脘和摩腹(每晚飲後半小時至一小時)降壓藥——太沖、太溪、曲池(杞菊地黃丸可以長期服用,還能明目)頸椎病——風府、和三里腎陽虛——腰部發涼,腰酸腿軟腎俞、關元(最好是艾灸其次是拔罐再就是兩手速搓熱後掌心貼在腎俞上重複3~5次,用電吹風吹熱也可以。腎陽虛的五味禁忌:不能吃寒涼的東西,因為寒涼最傷陽氣,可以吃一些稍甜和稍辣的食物,因為辣味屬辛,還應吃一些溫陽的食物,比如羊肉等。腎陰虛——身體缺水,常口乾還時常手足心熱,按揉太溪、關元穴。耳鳴、聽力下降就是有肝火或腎虛——聽會穴、太沖向行間單方向推按。(耳鳴、脾氣暴躁,眼睛有很多血絲。)風池、耳門拒風邪——耳朵里覺得堵得慌,好像是說話時用手捂著耳朵的感覺;是風邪上擾只要按雙側風池和耳門穴數次,不要吃抗生素。腎氣虧虛需太溪——平時身體挺好也沒有什麼病就是突然聽力下降了不少,耳朵裡面吱吱叫;是腎氣虛「人過四十,腎氣自半」按太溪和耳門。平時用枸杞和菊花泡茶吃。糖尿病(1上消)燥熱傷肺——口渴多吹,雖然喝水很多,但是仍然覺得口乾舌燥,大便乾燥,小便量多。胰俞、魚際、太溪。每晚9點,按雙側魚際3分鐘,在兩側胰俞上拔罐10分鐘,起罐後按2分鐘,最後按太溪3分鐘。糖尿病(2中消)胃燥津傷——吃飯能吃很多,而且很容易餓,但是體重卻在下降,感覺口渴,尿多,大便干。胰俞、內庭、太溪。上午7~9點按雙側內庭5分鐘,從腳趾向腳跟方向按,晚上9點再重複一次,接著在兩側胰俞上拔罐10分鐘,然後再按雙側胰俞2分鐘,最後按雙側太溪各3分鐘。糖尿病(3下消)腎陰虧虛——尿頻尿量多,而且尿的顏色混濁,臉色開始發黑,口乾舌燥,覺得腰膝酸軟,有時睡覺會出汗,有時心煩失眠。胰俞、腎俞、太沖、太溪。每天晚上9~11點先用熱水泡腳,然後按太沖,從太沖向腳趾方向邊揉邊推,3分鐘接著按太溪3分鐘;最後在兩側腎俞和胰俞上拔罐10分鐘,起罐後,在穴位上按揉2分鐘。************************************************************************************************《醫學點穴11寓床驗集》1、臟腑病在俞穴的反應:心臟病的反應點在心俞穴:肝臟病的反位點在肝俞穴;胃臟病的反應點胃俞與隔俞穴;肺臟病的反應點在肺俞穴;腎臟病的反應在腎俞穴;糖尿病的反應點在胰俞穴;癌症的反應點在隔俞穴。(注:2004年由齊強主編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實用六解穴位辭典》,把胰俞作為腧穴名稱收錄,定位在足太陽膀胱經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2 胰俞穴功能的挖掘 從解剖生理學的角度分析,胰腺的功能是產生胰液和胰島素。胰液經胰管排入十二指腸,有分解蛋白質、糖類和脂肪的功能;胰島素則直接進入血液,可調節血糖的代謝。)2、必須記住的16個穴位。一切慢性病一一足三里伸展一切經脈一一申脈一切筋病一一承筋一切骨病一一絕骨內外傷一一承山一切疹病一一百蟲窩頭痛一一百會鼻病一一風門尿多一一小指第一關節上更年期病一一隱白咳喘一一定喘闌尾病一一闌尾穴37主升一切一一百?會主降一切------湧泉膽襄炎一一膽襄穴面癱一一遷正 (牽正)3、古今醫家最重視的穴位四大古穴:足三里、委申、列缺、合谷四大今穴:三陰交、懸鐘、胰俞、隔俞(血壓三陰交,懸鐘中風拋,胰俞糖尿病,腫瘤隔俞瞧。)未來四穴:血逗領血潮,擅蟲氣可消,全肛陰陽論,全身在大解毒三穴:開竅寧神在俠蓮,大鷹;洶湧勢不移,奎生善痊宿痛久,急時拈來效自奇。養生三穴:勞宮穴心包經4、萬金難買的名醫秘驗 :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1、婦科:子宮、卵巢、盆腔等病在環跳穴有反應。男科病亦有反應。2、婦人久治不愈的頸肩酸痛一般為有婦科病。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應。4、上腹器官,特別是胃、十二指腸、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應。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間反應劇烈。便秘大腸俞附近多有錯位。5、肝膽病在期門有反應、陽陵泉也有反應,環跳穴也有壓痛則可確診:6、下腹各器官在氣海、關元、中極有反應。7、腸胃病在足三里有反應。8、印堂穴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要穴。9、太陽、頭維、鳳池三穴配合應用幾乎對任何頭痛、眩暈有特效,對美尼爾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癒?。10、中府穴是肺經臟屬病變廿現經絡反應的壓痛點。11、坐骨神經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壓痛點。13、心臟疾病用青靈穴配內關有特效。心絞痛發作,重按極泉、中沖、至陽三穴12、心臟病突發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頭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內關、中郄門穴5-10分鐘即可恢復。有急救作用(特效)14、鼻塞取風池、項強取承漿,頭痛取湧泉,膝痛取尺澤,重按肩井對頭痛有特效15、腰痛取腹部對應點,用揉法,揉至熱力自腹部深處透到腰部患處,腰痛可緩解,此時再治腰、事半功倍。16、指壓飛揚穴(外踝上7寸後1寸)對感冒頭痛發熱有特效。17、特效穴:呃逆壓湧泉,發熱取大椎,崩漏取隱白,腹個瀉便秘取天樞。18、回陽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腳掌底(腳趾除開)長度足中線和寬度足中線之交*點即是,此穴回陽復甦快過人中,一般一分鐘即醒。按摩湧泉各36次手撫膝部36次可治膝部疼痛及臀部疼痛。19、溫灸肝俞、足三里治肝炎有特效(一日一次),針陰上穴(陽陵泉上1.5寸)平補平瀉、針尖向上斜刺得氣後留針30分鐘一日一次,留針5分鐘後叫病人做前臂外旋並握拳動作,效果良好。 20、女人肩膀酸痛特效穴:附分、膏肓。21、肩中治療癱疾、肌肉痿縮、小兒麻痹療效好過肩耦。22、男人肩膀酸痛特效穴:天柱、肩井。23、足跟痛:取湧泉按30秒左右即可。24、腰痛重點按壓、大腸俞、腎俞,20-30秒,一天3次,幾天即可--過量的飲食可引起腰痛!!!25、陽萎、早泄:取命門、不容、中脘、天樞、關元、進行按壓每穴3-5分鐘。早泄按壓:內關及會陰,每穴10分鐘。26、糖尿病重點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結推散,背部為脾、胰、肝、腎、三焦俞。27、三陽絡透郡門,能使腦部m肉和神經瞬間失去知覺,放鬆肌肉。28、下關穴牙痛的剋星,對上牙痛有特效。29、內臟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現:心肺疾患以後背沉重疼痛。肝膽疾病右背側重度不適,胃病後背疼痛。胰腺 (脾)病後背橫行疼痛。子宮卵巢病腰髓部沉重酸痛。?30、中風失語特效術:病人張口,醫生用左手將病人舌頭牽出唇外,右手用28號3寸針在距舌尖約1厘米處沿癱側舌體肌層,順舌靜脈走行萬向,用舌尖向舌根平刺?2?5寸,壬補平瀉,當病人有氣感或用力拽舌或喊啊宇時出針。語門穴位於舌體腹側:此亢澡作安全,治療中風失語痛苦小見效快。膽或胃十二指腸疼痛時茁噎脾部世有麻脹痛,扒、肩脾骨內上荒魁點對肩周炎有特效,、牙痛點在大魚際外側代表上齒,內廁代秉下齒,牙痛時可茁相應的區域內尋找陽性物,一般呈淺紅色或紫紅色的反應點,男取左手,*人取右手,急性牙痛時,用三棱針利出血,3lto、痔瘡點按長強、?孔最、承山7-14天有效可兔手術。34、風濕點:膝關節內側間隙處 (內膝眼內廁旁開2寸j,上水區點:骸骨上緣稍外萬凹限處,主治風濕。35、湧泉與完骨可治失眠。06、龍點 (委中下四橫指處),主治頸椎病及高血壓,早期效果較好!37、胃痛主要因為精神狀態不良及飲食不節所致一一膏梁之變,足生大療。凡腹腔部的亢位必須深按才能按到穴位,杏則效差。r)8、下論任何疑難病如各種萬法皆久冶下愈可埔下法:芭手月;y腕部仔紐尋找脈絡並有短枝計刺血則往庄有意理下到的苛效!這硅找的經絡病冶經驗之一。l39/咳嗽痰多取上天突穴(天突上1-2c爪.j,用中指輕輕壓揉,使病人產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3-4聲即見排痰、經1m3次即可止咳。40,冠心病93x左側靈道穴有明顯壓痛,因拇指腹於靈道穴先輕揉真九401-2分鐘,然後重壓按摩2分鐘,最後輕揉1-2分鐘,一天亡次,巧天一療程。圳?點壓申院穴可治前頭痛 (眉棱骨痛)98,有效。五分鐘即可止痛1-3次全愈。42?肝病在太沖穴及肝俞穴足三里有反應。43?胃潰瘍、胃擴擴張可汪足三里t2寸及深丘六有反應。圳?十二指腸潰瘍在申皖和深門穴有壓痛。45?結腸炎在章門穴有反應。46?腎輸尿管結石在腎俞穴及足部腎穴 (在闊尾穴後2寸》有反反。47?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陰交、漏谷穴、陰陵泉穴有壓痛。48?前列腺病在三陰交、漏谷穴有壓痛。49?膽道病在膽襄炎穴及外丘穴有反應。50?闌尾炎則闌尾穴及養老穴有反應。51,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虛穴、足三里.t3寸有反應點。(以上反應點一般在同側,記住:反應點即治療點)1!!52,痛經的反應點在關元穴。53?膽道蛔蟲症的反應點四白穴。-54?隔下膿腫的反應點在氣舍穴。55?結腸癌的反應點在上廉穴。56?胃腸痙攣大多在胸7-8椎之間有壓痛點,按2-3分鐘即可連按10天。57,心臟病一般都在胸2-3惟有偏歪病變。58?膽結石應抽打胸惟2-3分鐘,然後抽打4、5、6胸椎即可排石。學習提示:先準確掌握每個穴位位置,再臨床實習。-41-b、《道門秘傳點穴術醫療經驗》其實在《高峰實戰武功?》中的醫藥絕技中點穴絕技已披露了一部分 (如刮推冶法等),就這一部分也已經起到決定性的醫療作用。道門點穴本的治療作用其實質即恢復與補充陽氣,所謂陽氣也就是人的正氣、元氣,清代王清任就巳認識到:人過半百 (50羅)陽失其半,其實任何病久年不愈部會造成陽氣虛弱,而中醫理論即有:正氣內存,邪不可侵之說。人只要陽氣充足,即可百病不侵。因此各種治療萬法如:?艾炙法、針灸法等多是通氣昇陽為主,道門點穴術和其它點穴術一樣,其實戰效果也是以全人陽脫、氣躍,而產生一系列的昏躍或面青唇白,四肢抽搐、嘔吐、身冒冷汗等等癥狀,因此本卜]解穴法也就是以逼陽穴為開逼經絡第一關。本技的披露則將難學的點穴術完全解除神秘,變得學即可用,一用即靈。歌 訣人身有病陽先虛,昇陽通氣開絡先。大椎尾聞升督陽,百會湧泉連上下。開心活關前後心,神躍命門先後天。點撥帶脈通左右。高氏治病九穴先注:通陽的首要穴位即大椎穴,此穴可貫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因此不論刮推、點穴皆要以此穴起!(此穴的重要,可由頸椎損傷後引起高位截癱 (即四肢全癱)而進一步說明它的重要性。尾聞是內功氣功修鍊的一個關竅,其部位即在腰陽關穴,是人體真火陽氣到達命門所必須經過的關隘,也就是練功申必須過三關申的第二關。陽氣至此最易受到阻滯,故凡疲勞或陽氣不足者,多首先在此赴特別酸痛?。百會穴是所有陽氣的交會點百病皆治,是昇陽的第一大穴。湧泉穴,使虛陽上泄速降的首穴 (虛陽上泄的致病機因見《高峰實戰武功》及《醫藥絕技精華》e班),貫通此亢即完全貫通了全身上下各經絡。使虛陽下降則陽氣真火更順利上達。 ,l?? ?,? ? ??-42-前後心即為點穴申的前後對心穴。前心穴在劍突下兩旁約三橫指肋弓下,主治胸、胃、腹諸病。後,b?穴即至陽穴處旁開0,5cm,主治全身任何痛症,肺、¨心、胸衛腎病),此穴為陽中這陽 (此穴為通陽第二關,第三關即百會,第一關乃腰陽關)。?本穴對心絞痛、胸腕腹痛有即?時緩解作用。為即刻止內臟病痛之首穴。神躍乃肚臍,乃先天元神出人之道,命門乃人生命元氣重要門戶,且腎為後天,故命門為後天之本。因此先後天皆要陽氣溫熙,否則乃百病叢生,一發不可收拾,自古即有腹宜常摩,腰宜常暖乃真正養生真言,不可不信!帶脈通暢,全身輕鬆是民間流傳的經驗之言,現代名醫越來越重視這一個穴位,手法:人站病人身後,四指在前,拇指在後:必須剩其不注意的時候用扯,摳託運勁五指齊用力,連續3-5次,動作必須快,否則病人身怕癢而全身緊張療效不好。以上九穴,不論任何人,不論任何病部必須先疏通此九穴,此九穴常通,百病不侵,此九穴躍是治病的九穴,也是養生俱健要穴。手法如下:1、點法擴醫生用指端或曲指骨突部著力於穴位上,按而壓之,戳而點之為點法。2、切法:是用拇指或食、?中指等指甲的垂直力向下切,多甩以手、足、背、?骨髓間的穴位。用於急救疼痛及癱疾。3?揉法:用指端點壓穴位,同時作圓圈形的揉動,屬於補法,一般病郡可以用。神撅、命門多用此法。 :?4、推法:甩食或中指的指端的與皮膚成45度角點壓在穴位上然後順經絡線走行萬向,作上、下往返的運推活動,要和緩不宜用力猛推。,5、刮法:?用食指或中指指尖的掌側點壓在穴位上,並順經絡線的萬向,做割的動作,此法比點推法輕而?快,一般節律?3-4組/秒;l主要用腕部的力量?;前後心穴多用憂法。???¨, ?b? ? ?,……-43-6、震法?;先用指點在穴位上;然後利用掌指關節和腕關節的力量作頻率較快的搖勁震顫i百會穴多用此法二…/l7?;?碎點法,;用,指點壓在麻位上、,並順著經絡線的循行絡:經,施行有節奏的連續點按手法。一般點穴完後必須加用拿筋法結束,如:,提撥項頸筋法,三*筋提撥法,背筋提撥法,捏脊法等。《臨症取穴法》八總穴歌須牢記,按症取穴心不慌。頭項列缺心內關,肚腹三里背委中。面口合谷臂曲池,脅肋支溝足肩井。頭頸太陽暈太沖;鼻塞風池膝尺澤。頭痛浦泉強承漿,扼逆湧泉熱大椎。八會穴用亦靈妙,?奇難雜症用莫疑。臟會章門腑中烷,髓會絕骨筋陽陵。骨會大抒血隔俞,氣會顫中脈大淵。臨床時按以上取穴即可既可點穴也可進行刮推配穴,點穴療法有時叫你不可思議,如太沖穴治急性腰扭傷3分鐘前還叫人扶或抬迸來者,3分鐘後即活動自如,毫無痛感!預防感冒秘法:在即將打噴嚏或打完後即做(一)擦風府 (用食申次三指柔四擦5-10次j。(二)擦大椎、肩禹,同上擦至發熱。? "(三)擦人中:用食指橫擦至發熱,外加點按迎香。常見病綜合點穴療法1、失眠:主穴 (1)擂付,(2)外肩尾,配穴:大惟穴。2、?謂腹痛;月心穴?(男左,女右》,前心穴;臍周。擴;陰矮,腰陽關,械椎點。4.、中風偏癱:後心穴,腰骨點,膀恍蛙連排點:。-44-5、耳鳴:拇指點申諸穴。6、痔瘡:中指點壓百會穴。7、心悸呼吸困難按壓左手郡門穴5梷12次。8、貧血,頭暈耳鳴用拇指用力按壓支溝,照海二穴。9、糖尿病點左右大陵穴可止渴。10、婦女怕冷,便秘、婦科病用拇指用力按支溝,照侮二。11、喉嚨腫痛:拇指壓揉合谷,拇、食指二指揉捏少沖列缺穴即刻止痛。12、眼睛疲勞點大骨空穴,愈痛效果愈好:13、暈芋、暈船點揉大魚唾穴10次。14、腦疲勞:申指點神門穴。15、腰痛眼浮腫用拇指點血海穴。16、痴癰:雙手拇指指甲捏雙側芝龍亢 (申中括甲根一一方處卜數次即可停止發作。17、眼臉痙攣:眼點穴 (位於上臀腋橫紋攏二頭肌外側陷中 ;臂懦穴前上凹陷處)。合谷穴。18、小兒夜啼:揉摩印堂:魚腰十分鐘即可人睡。19、小兒遺尿:右掌按小腹i左食指點人中一按一松,?醫生手下按腹部時病人鼓腹上頂,然後放鬆,30次即-可。然後俯卧按壓腎俞穴,按時病人雙手用力握緊全身用力,然後放鬆,30次即可。,效果特佳。***********************************************************************************腦脹加失眠,三焦小腸找痛點;天沖專治恐懼病,丘墟光明膽經選;突發頭痛找外丘,心火神門青靈捻;後腦疼痛尋委中,崑崙大穴應上先;如遇經常偏頭痛,列缺肩井與內關;按揉太沖至行間,肝鬱到此皆疏散;脾經大都與太白,反射區內病治完;若有後頭眉骨痛,膀胱足部京骨見;落枕列缺與後溪,外關懸鐘皆要按;再找周身筋之會,便要撥動陽陵泉。註解:頭痛、腦脹、偏頭痛、失眠癥狀產生的原因很多,可根據不痛的癥狀在對應的經絡上施治。一、 痰濁型的癥狀:頭痛昏蒙,胸腹脹悶,嘔惡痰涎,苔白膩,脈弦滑。1、可先在大腸經上刮痧並尋找痛點拔罐或按摩,把痛點揉開頭痛就會緩解。2、可點按心經的「神門穴」(腕橫紋內側尺骨頂端的凹陷處和「青靈穴」(內肘上三寸)。「五臟有疾當取十二原」,「神門穴」是心經的原穴,主治:由心臟、腦神經和消化系統引起的疾患。「青靈穴」治療著急、上火、氣鬱引起的痛症效果最佳。3、可點按脾經的「大都」(大腳趾根的部位)與「太白」(大都後面貼近內側腳掌骨的地方)。「大都」的作用很多,可治療骨質疏鬆、頸椎病、肌肉萎縮、要退疼痛、腹脹、胃痛、嘔吐、便秘、泄瀉等等。因為它是脾經的「滎穴」屬「火」,「滎」又是小溪中的流水之意,「水克火」所以可散發脾熱胃火引起的頭痛。「太白」是脾經的原穴,脾經上的所有癥狀它最有發言權,「胃不和則寢難安」,調理脾胃此穴為重中之重。二、 肝火引起的癥狀:頭痛、眩暈,心煩易怒,夜卧不寧,或兼脅痛,口苦面紅,舌紅,苔薄黃,脈弦。1、 可在三焦經上刮痧並尋找痛點拔罐或按摩,把痛點揉開頭痛就會緩解。因為三焦經和膽經屬「同名經」均是「少陽經」,肝火通過膽經排放不出去就會沿同名經逆上而行到達三焦經,而三焦經又是主管頭部和面部神經的主要經絡,上逆之火就會引發頭痛失眠等癥狀,因為它的主要穴位「外關」(腕橫紋上兩寸)、「支溝」(外關上一點)、「天井」(肘尖上一寸)、「清冷淵」 (肘尖上兩寸)、「消濼穴」(肘窩上五寸)、「天牖」(耳後斜下方一寸)、「翳風」(耳垂後的凹陷處)等都治頭痛,所以才需要刮痧後尋找痛點拔罐或按摩來清除於阻點。2、 按摩膽經頭部的「天沖穴」和「丘墟」、「光明」、「外丘」等穴位,因為肝火需要通過膽經抒發,「天沖穴」治療思慮過度一起的頭痛和驚恐。「外丘穴」是膽經的「郄穴」,郄穴是治急症的穴位,所以它主治突發性頭痛。「光明穴」是膽經的「絡穴」,它和肝經相通。俗話說「久病入絡」,「絡穴」是治療慢性病的穴位,因此它也主治由肝的慢性病引發的頭痛癥狀。「丘墟穴」是膽經的「原穴」前面說了「五臟有疾當取十二原」,臟腑發生疾病時,就會反映到相應的原穴上來,它也是「陰陽雙補」的穴位主治肝病引起的頭痛。3、 晚上用熱水泡腳後(水裡加點鹽),推肝經位於足面上的太沖穴(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的縫隙向腳面處上四寸)至「行間穴」( 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的縫隙上)。「太沖穴」是解肝毒的大穴,「行間穴」是肝經的「滎穴」屬「火」,而肝屬「木」,「木生火」。按摩此穴可泄心火,泄心火即是瀉肝火了。因為「毒火」在肝表現為鬱悶、肋脹痛、口苦,一但轉到「心火」 表在體外就會是牙疼、鼻出血、口腔潰瘍等癥狀,此為「木(肝)生火(心)」的道理。常推太沖穴和行間穴對由肝火和心火引起的頭痛有很好的效果。4、 可檢查肺經的「列缺穴」(在橈骨頭的凹陷處),古書云:頭項之病尋列缺。它是八脈交會穴之一的任脈之會穴,。「任」字,有擔任,任養之意。任脈總任一身陰經,與全身所有陰經相連,凡精血、津液均為任脈所司,故稱為陰脈之海。因此,如落枕、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均可找「列缺」治療。5、 偏頭痛可先檢查膽經的「肩井穴」(頸部側面與肩膀連線的中點)它和三焦經、大腸經和胃經相通,也是治療眉骨痛和牙疼、頭痛的要穴。6、 還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就是心包經的「內關穴」(腕橫紋上兩寸半,也就是三個手指的尺寸) ,它是氣血的清道夫,可治療胃火、心火引起的偏頭疼、胃疼等癥狀。7、 全身「筋之會穴」在膽經的「陽陵泉」它是膽經的合穴,「合」主氣逆而泄,由於鬱悶引起的上火頭痛可撥動此穴以降濁氣。三、眉棱骨痛:風寒在腦,或感痰濕,及腦昏痛。發展下去就會眼昏耳鳴,鼻塞頭痛,眩運,逆痰涎嗽,心腹疼痛,大小便澀滯。1、 先打通膀胱經,在後背刮痧或拔罐。也可在「委中」(膝蓋後邊的膝窩處)刺血拔毒(非專業人士不提倡)。2、 根據「上病下治」 、「頭病腳治」之法,還可點按「崑崙穴」(外踝骨後面的凹陷處),這個穴是個「降壓穴」有引血下行之效。再有就是在腳外側抹點油,推揉膀胱經在腳外側骨凹陷處的「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等穴即可緩解癥狀。四、落枕:1、「列缺」咱們前面已經說過了,還有就是小腸經的「後溪穴」(握拳,在貼近小手指關節的拳眼處,先用拇指按住,再張開手便找到了)。此穴和「列缺」一樣也是八脈交會穴之一,作用非常廣泛。因為小腸經能直達頭部和頸部,所以它也是治療落枕的要穴。2、 三焦經的「外關」(腕橫紋上兩寸)同樣也是八脈交會穴,由於三焦經和膽經是同名經(均是「少陽」二字),所以膽經之火有時會上逆三焦經,而三焦經也直達頭頸部,所以出現頭痛、偏頭痛、落枕還有肩肋疼痛等疾患,常揉此穴都可起到很好的效果。3、 再有需要要強調的就是「懸鐘穴」(外踝骨上三寸處),它是「髓之會穴」,也就是說骨髓里的病應該找它,如頸椎病引起的頭痛,腰椎引起的腰部不適還有胸椎引起的一些病痛等都離不開它的幫助。同時,它也能治療落枕。五、足部大葯把足部療法單獨列為一個大項就是讓大家引起重視,因為足部有很多治療疾病的反射區,頭痛也不例外。頭痛可按摩大腳趾根部的頸部反射點和大腳趾內側的頸椎反射區,「頭病腳治」會立竿見影。************************************************************************************************穴位.功能.主治針灸配方精選 1、 大椎、曲池、合谷 :疏風解表,調和營衛。主治:外感六淫邪氣在表諸證、瘧疾及一些熱病。方義:大椎屬督脈,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統全身陽氣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陽明原合之穴,主氣化而能傳導,助大椎而調和營衛,故清里達表。如果身熱自汗,則瀉大椎以解肌。無汗惡寒,則可補大椎以發表。對瘧疾寒熱,能調和營衛。於虛勞骨蒸、盜汗,有養陰清熱的作用。2、 合谷、曲池、外關功能:清熱散風,宣通上焦主治:頭痛、腮腫、耳鳴、耳聾、吐血、鼻衄、手腕及指節疼痛,胸痛等。方義: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關為手少陽之絡穴,八脈交會之一,又通陽維脈,故能清熱散邪。三穴配合,為治頭面、五官諸證屬實者,確有效驗。3、 合谷、復溜功能:發汗、止汗主治:用於表虛表實之汗證(自汗、無汗)方義:復溜屬腎經經穴,補之可溫腎壯陽,衛外固表,瀉合谷可清氣分之熱,熱清表固而汗止;補合谷輕揚走表而托邪,瀉復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4、 百會、水溝、風府功能:醒神開竅主治:一切卒急昏厥方義:百會為手、足三陽與督脈、厥陰肝脈之會,具有通陽安神,緩解厥陰筋急,清醒頭腦之功。水溝為督脈和手足陽明經之交會穴,督為諸陽之海,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瀉此穴具有通泄督脈,清理陽明,調整氣機,開竅救急之功。風府為足太陽經、陽維脈和督脈之會穴,刺此穴,以搜腦府之風邪。三穴相伍,能是關竅立開,隨之蘇醒,言語自如,轉危為安。5、 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功能:疏通氣血,搜風除濕主治:凡一切經絡客邪,氣血阻滯之證,如中風,偏枯,諸痹等上肢疾患。方義:二穴俱屬手陽明,肩髃卧針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經絡客邪,氣血阻滯之證皆可治之。6、 環跳、陽陵泉(治下肢之主方)功能:疏筋利節,調和氣血主治:中風偏枯、諸痹不仁、痿廢不用等下肢疾患。方義:兩穴均屬足少陽經,能舒通宣散。陽陵泉又是筋會,具有舒筋利節之功,環跳搜經絡之風,二穴相應,相得益彰。7、曲池、陽陵泉功能:舒筋利節,清利疏泄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脅疼痛,熱結腸胃之腹脹便濁。方義:曲池、陽陵泉居肘膝之處,皆屬大關節,肘部曲池行氣血通經絡,清肺走表。陽陵泉又能舒筋利節,泄肝膽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濁瀉火,肝肺氣鬱胸脅作痛,或熱結腸中及胃,腹脹便濁,借之清利疏泄。8、 曲池、三陰交功能:清熱涼血,祛瘀生新主治:婦女經閉,崩漏帶下,積聚毒瘡,諸般腫痛,瘈瘲熱厥。方義:曲池性遊走通導,善清熱搜風,三陰交為三陰經之會,屬肝脾腎之樞紐,為治療血分要穴。兩穴配伍,則血分之瘀滯、熱毒自清。9、 足三里、三陰交功能:益氣養陰,健脾補虛主治:脾胃虛寒、納谷不香、飲食不化、食少納呆、形瘦身弱、或嘔或瀉,腿腳麻木、疼痛。方義:三里昇陽益胃,三陰交滋陰健脾,乃虛損治療不可缺少。胃強脾弱,陽亢陰虧,補三陰交而瀉足三里,為補陰之中兼行清濁。又陽虛氣乏,風濕客邪成痹,腿脛麻木疼痛時作,一以振陽,一以和陰,則有舒筋理痹之功。10、陽陵泉、足三里功能:調和肝脾,舒肝健胃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瀉嘔吐,下肢痿痹。方義:陽陵泉為膽經合穴,瀉之以肅清凈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膽府清疏,膽汁入胃,化食消滯;三里為胃府合穴,瀉三里,以導胃中之濁氣,使其濁陰得降,清陽自生,兩穴配伍,對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陽陵泉為全身之筋會,大有舒筋利節,搜風祛濕之力;足三里有通陽活血滲濕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諸痹、膝關節痛、筋攣歷節、痿躄腳氣。11、合谷、太沖功能:宣導氣血,鎮肝熄風主治:癲癇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兒驚風,中風昏迷、口禁不開等。方義:合谷屬手陽明原穴,為陽主氣;太沖屬足厥陰原穴,為陰主血,兩穴皆為氣血通行之關,故為治氣血失常疾病之主方。12、豐隆、陽陵泉功能:降逆通便主治:大便秘結方義:豐隆為足陽明胃經之絡穴,別走太陰,其性通降,陽陵泉為膽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氣之功,而無承氣之峻猛,治大便秘結,甚為穩妥。醫學教育網13、氣海、天樞(主下腹部疾患)功能:補腎壯陽,導滯清濁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奔豚、疝瘕、遺精陽萎、小便不利、婦女月經諸疾。方義:氣海為任脈之要穴,是本經脈氣所發,生氣之海,氣血所會,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為下焦之要穴。針宜補法,猶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樞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傳話糟粕,清導濁氣,為其所長。兩穴配伍,具有振奮下焦陽氣,清濁導滯,非常適應於下焦積寒與痼冷。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功能:燥濕健脾,昇陽益胃主治:胃中虛寒,飲食不下,脘腹脹痛,積聚或停痰,停食,宿飲,痞塊,霍亂等症。方義:中脘為君,統治六腑之疾。虛證,用補法者,以壯胃氣,散其寒邪,調暢中氣。瀉中脘者,以疏其滯,胃氣降,脾氣升,津液上潮,嘔吐等證自除。取三里為臣,為其有昇陽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瀉三里,為其能降濁導滯,而佐中脘以利運行,二穴相合為君臣之方,臨床確有殊功。15、內關、三陰交功能:養陰清熱主治:治陰虛勞損之症,如骨蒸盜汗、乾咳、失血、夢遺、經閉等。方義:內關清心胸,利達三焦,三陰交滋陰養血,交濟心腎,此法確有交濟坎離之功。16、魚際、太溪功能:滋腎清肺主治:虛勞骨蒸、咳嗽、咯血。方義:魚際清肺火,太溪滋腎陰,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虛勞諸症悉平。17、合谷、足三里功能:調理中焦,宣通胃府主治:清陽下陷,胃氣虛弱,納谷不香,濕熱壅滯,穢濁滯於中焦,宿食停飲,腹脹噫穢。方義:合谷為大腸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為胃經之合穴,補之益氣升清,瀉之通陽降濁。二穴皆屬陽明,一手一足,上下相應,腸胃並調,若清陽下陷,胃氣虛弱,納谷不暢,則補三里,應合谷以升下陷之陽,俾胃氣充足而飲食自進。若濕熱壅塞,濁滯中焦,這樣則蓄食停飲,腹脹噫噦,則瀉三里,引大腸合谷下行,以導濁降逆,中氣自然和暢。18、勞宮、足三里功能:清瀉心胃之火,開胸降逆主治:傷寒結胸,痞悶脹滿,噫氣吞酸,嘔吐乾噦,煩倦嗜卧。方義:勞宮屬心包絡,性清善降,能開七情鬱結,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熱,導火下行;配足三里,從中焦迫降邪熱,上清下降,確為神妙。19、大椎、內關功能:調氣行水,驅飲降逆主治:胸膈滿悶,喘咳氣逆,痰多,胸膈積水等症。方義:飲為水邪,停於胸脘之間,上逆則肺漲滿,胸悶咳喘氣逆之症作,然停水總責乎三焦,因它是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體腔油膜,運行水津道路,津液蒸發是由三焦下屬膀胱,這樣則決瀆通暢,水無停留之患。大椎屬督脈,手足三陽之會,調太陽之氣,陽氣通行則水自利,且性能寬胸降氣。內關穴乃是手厥陰心主之絡,別走手少陽,宣心陽而且退群陰,利油膜而通淤塞則決瀆暢,飲邪也可自蠲。20、少商、商陽、合谷功能:清熱解毒,宣肺利咽主治:太陰陽明熱邪內蟠,上結咽喉,咽喉腫脹疼痛。兒科內熱上攻爍肺,外感交攻,咳嗽喘逆發燒。方義:少商為手太陰井穴,其性能宣瀉肺熱。商陽在指端,為手陽明井穴,能利氣泄熱。二穴點刺出血,有和里清滎之效。合谷為手陽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熱,有釜底抽薪之功。(本方對小兒發熱、咳嗽、乳蛾、痄腮等症,見效甚捷。)21、隱白、中脘功能:健脾補氣,昇陽舉陷主治:脾陽不振,肚腹脹滿,泄瀉,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婦女月經不調,經血崩漏,赤、白帶下等症。方義:隱白是足太陰脾經之井穴,此經脈根於隱白,上結於太倉(中脘),有補益脾胃,調理氣血之宮。中脘為任脈經穴,胃之募穴,腑之所會。隱白與中脘相伍,既有經絡聯繫,又有臟腑表裡相合之關係。故有健脾益胃,補中益氣,消食化飲,升清降濁之效能。22、大敦、關元功能:舒肝溫經,調理下焦,驅寒濕,回厥逆主治:各種疝氣,婦人陰挺,腹痛下墜,癲癇,遺尿,大便不通。方義:大敦為足厥陰之井穴,屬木。肝主筋,前陰為宗筋所聚。足厥陰肝經,環繞陰器上行抵少腹,挾胃,屬肝而絡於膽。故能舒肝,補肝,暖肝,疏理三焦氣機。關元為任脈和三陰經之交會穴,又為小腸之募穴,為元氣之關藏,補能填精益腎,溫暖下元。二穴相伍,舒理厥陰之氣機,暖腎溫經,驅逐下焦寒濕,昇陽益氣。故疝氣等症得愈。(此法治疝氣,效果顯著。)23、三陰交、至陰功能:宣通下焦,理氣行瘀主治:難產,死胎,胞衣不下,轉胎位,經閉等。方義:至陰乃足太陽膀胱經之井穴。井者,經氣所出,如水之源頭。膀胱與腎相表裡,灸刺至陰,能理下焦氣機,祛瘀生新。三陰交乃足之三陰交會穴,乃是三陰之樞紐,故二穴相合,能理氣養血,宣通下焦,益陰而下行。傅青主說:"難產由於血虛"."難產由於氣逆".氣逆而得調理,血虛而得補益,胎兒安能不下。(臨床配合補關元、瀉足三里,下死胎及效。)24、俞府、雲門功能:肅肺降逆、止咳定喘主治:咳嗽、氣喘、胸中悶熱、呼吸急促、嘔吐納呆。方義:雲門屬手太陰,俞府屬足少陰,二穴雖皆居胸之高位,但其經脈行路不同,手太陰肺經從胸走手,足少陰腎經從足走胸。走手者,宣通於上,走足者,斂降於下。咳喘氣促之證,其表在肺,其本在腎,肺腎同病。肺受邪則咳,腎虛不納,則氣不歸根而逆上為喘,故取雲門,宣通肺氣,暢胸降逆,取俞府補腎納氣,斂沖降逆。若加取乳根,以加強安沖降逆之力,順陽經氣,助雲門宣降,俞府斂納。25、氣海、關元、中極、子宮功能:養血調經,培補真元,補命門,暖子宮,調經帶,育子嗣主治:子宮虛寒,胞門閉塞,久不成孕,陰縮陽痿,腹痛脹滿,轉胞。方義:四穴同屬任脈,中極之下為胞宮,其任、沖、督脈,均起於胞宮,而出於會陰。任脈由會陰而行於腹,督脈由會陰而行於背,沖脈由會陰而行於腎經,故為一元三歧。氣海者,生氣之海,元氣由存。關元者,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中極者,為足三陰經和任脈之會穴,為胞宮之門戶。子宮者,即女子之血室也。故取氣海,以益下元;關元,填充精血,中極,調經啟閉;子宮,為直取治其標。協同上穴,共行養血調經,培元暖宮之效。醫學教育網26、神闕、氣海、天樞、水分功能:暖臍散寒,回陽益氣主治:下元虛寒,臍腹冷痛,霍亂吐瀉,中風,中痰,痰厥,小兒慢驚風。方義:此五穴,又稱肚臍梅花穴。神闕為任脈穴,能通臟回陽救急。天樞為足陽明胃經,大腸之募,化糟粕,分離清濁。氣海為元氣之海,補腎回陽。水分為任脈之穴,健脾利濕,分利水谷。五穴相互佐使,有健脾止瀉 ,溫中救逆之功。加天突、中脘,以降氣除痰而治嘔。27、尺澤、委中功能:清血毒、散穢邪主治:霍亂心煩瞀亂,上吐下瀉,腹痛,瀉痢等。方義:尺澤是手少陰肺經之合穴,五行屬水,絡通於心,有消血毒之功。委中是足太陽膀胱經合穴,五行屬土。暑熱之邪,首犯太陽,故刺出血,可治時疫邪毒。兩穴位置,一肘一膝,乃大血脈所在處,故能刺出血。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及山嵐瘴氣等疫癘之邪,首犯太陽,傳之太陰,故刺兩經之合穴,使毒血出。如加金津、玉液,生津止嘔;少沖、中沖,寧心安神;如加百會,醒腦開竅;28、足三里功能:升清降濁,導痰行滯,扶正培元主治:中焦之一切疾病,如胃痛、腹脹、寒邪凝滯,痞塊,遺尿,目疾,乳癰,心悸,虛煩手指麻木 ,癲狂,臟躁,中風,陽明熱盛,虛勞贏瘦,形體衰弱等。方義:臟腑及肢節,皆賴氣血以為營養,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為後天之本,水谷出入之海,主消納,胃氣盛則納谷自暢,營養則能自周,否則臟氣失養,而生氣絕。足三里屬於胃之合穴,經氣之樞紐,能壯人身之元陽,又能補氣血之虧損,如寒氣積聚症瘕,其功能溫而且能化,濕濁瀰漫腫脹,能燥能消,可與中藥補中昇陽之方並美。29、三陰交功能:健脾益氣、滋補肝腎、利濕導滯、疏經調氣主治:胃痛、腹脹、消化不良、腸鳴、溏瀉、黃疸、消渴、眩暈、失眠、陽痿、滑精、疝氣、遺尿、尿血、小便不利、水腫、陰部腫痛、高血壓、症瘕、痛經、閉經、崩漏、帶下、月經不調、癱瘓、腳氣等。孕婦禁針。方義:三陰交為足三陰之會穴,應用極為廣泛,為治療腸胃、生殖、泌尿系統和婦科疾病的主穴,亦為下肢病的常用穴。30、音亮(新穴)功能:清利咽喉,啟閉開竅定位:前正中線,甲狀軟骨下緣與環狀軟骨上緣之間的微凹處。主治:咽喉腫痛,失音,失語。方義:穴位在任脈之上,咽喉之前,所以能夠治療咽喉局部的病症。31、十三鬼穴組成:人中、少商、隱白、大陵、申脈、風府、頰車、承漿、勞宮、上星、會陰、曲池、舌下功能:開竅化痰,醒腦清神,寧心益志主治:癲狂方義:"十三鬼穴"是主治癲、狂症的重要穴位,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所創。迨至唐代孫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礎上,"更加間使、後溪尤妙",共計十五穴。這些腧穴,已成為歷代醫家主治癲、狂症的主要處方。其中取人中、風府、上星、後溪諸穴,以瀉督脈之陽邪而醒腦清神;取手厥陰經之原穴大陵、經穴間使,以瀉心包絡之火邪而寧心益志;取手、足陽明經之曲池、頰車,以疏導陽明之經氣而通腑瀉熱;取手、足太陰經之井穴少商、隱白,以清肺健脾而化痰濁;更取任脈之承漿、會陰,以宣通陰脈之海而滋陰降火。獨取舌下中縫(舌者心之苗),以瀉心經而開竅清神。如此諸穴合用,共奏開竅化痰,醒腦清神,寧心益志之效。故癲、狂之症,取用"十三鬼穴",輒獲良效。32、大陵功能:調氣止痛主治:足跟痛方義:根據"下病上取","交經繆刺",的原理,治療足跟痛療效甚佳。33、合谷、中渚功能:調氣通經,舒筋活絡主治:手指屈曲不伸。方義:合谷屬手陽明之原穴,中渚屬手少陽之輸穴,兩穴均位於手背部,所以能夠治療局部的病變。34、足三里、承山功能:通調腸胃,舒筋化瘀主治:血痔,赤痢,胸腹瘀滯疼痛,霍亂轉筋等症。方義:承山為足太陽膀胱經之穴,其經線由脊背而下行,膀胱和腎相表裡,故能和調腸腹,理下焦之氣。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其經線由胸腹而下行,與脾相表裡,故能疏胸腹之滯氣。因此,二穴相伍,能通調腸胃。胃腸和,熱毒清,其痢痔可愈。脾胃健,津液生,筋脈得養,轉筋即復,瘀化滯消,氣血調暢,其疼痛自止。35、三陰交、至陰功能:宣通下焦,理氣行瘀主治:難產,死胎,胞衣不下,轉胎位,經閉等。方義:至陰乃為足太陽膀胱經之井穴。井者,經氣所出,如水之源頭。膀胱與腎相表裡,灸刺至陰,能理下焦氣機,祛瘀生新。三陰交乃足之三陰交會穴,亦是三陰之樞紐。故二穴相合,能理氣養血,宣通下焦氣機,益陰而下行。傅青主說:難產由於血虛。難產由於氣逆。氣逆而得調理,血虛而得補益,胎兒安能不下。36、環跳、風市、陽陵泉功能:疏通宣散、祛風除濕、蠲痹除痛、舒筋利節主治:中風,偏枯,諸痹痛,麻木不仁,瘈瘲筋縮,痙攣,痿廢等下肢疾患。方義:環跳為足少陽膽經和足太陽經膀胱之會穴,用以蠲痹祛風除濕;風市,搜風利濕,二穴均為治療下肢痿痹等症之要穴。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之合穴,周身筋之會,故為舒筋活絡,通利關節之要穴,亦是治療肝膽疾患之常用穴之一。三穴相配,確有起痿盪痹之功效。對於腰、脅、下肢各症,大有將帥之魄,無可而不勝也。**********************************************************************************************冬季手腳涼按摩三個暖身穴氣溫降低後,很多人出現手腳涼、關節疼、頸腰椎疼痛等不適,其實這都和氣血不通暢有關。中醫常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大家都知道一個淺顯的道理,溫暖的夏季流水潺潺,嚴寒的冬季滴水成冰,這就是「寒則凝,溫則行」。有三個穴位,建議大家多按摩一下,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禦寒保暖的目的。大椎穴這個穴在脖子後面最突起的骨頭下面,腰椎病的患者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針灸學中督脈循行的部位,督脈可以調節全身的陽經,按揉頸腰可以疏通督脈經絡調暢氣血,具體操作是兩手搓熱緊按頸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有頸椎病的患者可以經常揉按大椎穴。合谷穴和足三里這兩個穴都是陽明經穴,陽明是多氣多血之經,對於經絡氣血的通暢關係重大。如果能每天堅持按摩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還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另外,天氣轉涼氣溫下降,血管容易收縮,血壓就容易波動,血壓的變化很容易出現腦出血或者是腦梗塞,也就是中醫說的中風。所以經常按摩這三個穴位對於保護心血管也有好處。有中風病史的人必須保暖,根據情況配合功能康復,藥物的服用一定要按時按量,有條件的可以定期泡溫泉,水溫與體溫保持平衡即可,這些措施都有利於疏通經脈、調和氣血**********************************************************************************************治療女性生理病的穴位及刺激方法女性有男性難以理解的痛苦,那就是月經所引起的疼痛或不適癥狀,程度上雖因人而異,不過,大體上女性皆有此經歷。這類女性生理痛嚴重時,則藏有子宮內膜、子宮筋腫等疾病的危機。所以,首先最重要的是到婦產科接受檢查。然後,再刺激接下來所要介紹的三陰交穴等穴看看。若能每天刺激這些穴道,生理痛應會緩和下來。治療女性生理病的穴位及刺激方法三陰交穴在腳的內側(大拇趾方向)。從腳的內側腳踝的中央起,往膝蓋方向,向上四指寬(食指到小指四指併攏的寬度)處,做一個記號。再壓它附近的脛骨後緣看看,感到最痛之處,就是三陰交穴。所謂「三陰交穴」。是指脾經、腎經、肝經三種經絡(「氣」這種能量的通道)相交之處:對中醫而言,這是特別受到重視的穴道,又名「女三里」,只要是婦女病,任何病痛皆有效。對三陰交穴的刺激,以灸術、間接灸、線香灸等較為有效。月經開始前5-6天起,每天刺激本穴,遠比生理痛後再刺激來得有效。可以並用的穴道有血海穴、關元穴、大腸俞穴等。還有,三陰交穴雖是婦女病的特效穴,但另一方面,它也和合谷穴同為流產的名穴,古人曾利用這些穴道來墮胎。實際上,是否有這種效果尚是個疑問,不過,懷孕初期的女性,還是不要利用三陰交穴較好。***********************************************************************************************家庭穴位保健按摩教學[原文地址]
1. 湧泉穴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人體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詳見此足底穴點陣圖解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2. 大敦穴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大敦穴位於人體的足部,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詳見此腳底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的主治疾病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3. 太沖穴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詳見此腳底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肝臟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4. 太白穴取穴法:取定穴位時,可採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勢,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詳見此足底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5. 太溪穴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詳見此足部穴點陣圖解中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6. 申脈穴取穴法:取定穴位時,可採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勢,申脈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處。(詳見此足部穴點陣圖中的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增進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7. 丘墟穴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丘墟穴位於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詳見此足部穴點陣圖中相關圖示)主治癥狀:此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癥狀為:可以使頭腦清晰、能使自己情緒穩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壓力等。8. 崑崙穴取穴法:崑崙穴位於人體的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或足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詳見此腳部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頭痛、腰痛、高血壓、眼疾、怕冷症、腹氣上逆、腸結石、下痢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9. 足臨泣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足臨泣穴位於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跖骨夾縫中。(詳見此腳部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癥狀:此穴的主治癥狀為:膽經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神經官能症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10. 行間穴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行間穴位於人體的足背側,大拇趾、二趾合縫後方赤白肉分界處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邊緣。(詳見此腳上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宿醉不適、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臟疾病、腹氣上逆、肋間神經痛、月經過多、粘膜炎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11. 里內庭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此穴位於腳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腳趾彎曲時趾尖碰到處。約第二趾趾根下約三厘米處。主治癥狀:此穴的主治癥狀為:食物中毒、蕁麻疹等。12. 下痢穴取穴法:取定穴位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此穴位於足背部位,腳拇趾和第2趾中間向里2厘米處。(詳見此腳底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對於治療下痢非常有效。13. 高血壓點取穴法:此穴位於腳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橫紋。在其中央是稱為「高血壓點」的穴位。(詳見此腳底按摩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位,對於治療高血壓很有療效。14. 第二厲兌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第二厲兌位於人體的足部,第二趾甲根、邊緣中央下方的二毫米處。(詳見此足底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呃逆、嘔吐、食欲不振等。15. 第三厲兌取穴方法:第三厲兌位於人體的足部,第三趾甲根邊緣下方約二毫米處,稍微靠第二趾。(詳見此足底按摩穴點陣圖相關圖示)主治疾病:此的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位,對於治療燒心、噯氣很有效果。********************************************************************************************反阿是穴定點簡表疾病名稱反阿是穴治療點肱二頭肌損傷(無論短頭還是長頭)二頭肌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肌腹隆起處),岡上肌損傷1 巨骨穴 2 天宗穴內上方 3 肱骨大結節處岡下肌損傷1 天宗穴內上方 2 肱骨大結節處小圓肌損傷從肩貞穴向肩胛骨背側外緣方向尋找肩峰下滑囊炎巨骨穴 岡上肌與岡下肌起點處肱骨外上髁炎1 上臂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上臂外側肱橈肌起始部 2上臂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肱三頭肌外側頭肌腹 3 手三里穴 4 合谷穴肱骨內上髁炎上臂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肱三頭肌內側頭肌腹尺骨鷹嘴滑囊炎肱三頭肌三個頭的肌腹處前臂伸肌腱周圍炎1 手三里 2 橈骨小頭前下方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手三里腕關節橈背側損傷橈骨小頭至養老穴連線上尋找腕關節掌尺側損傷肱骨內上髁前下方至神門穴連線上尋找下尺橈關節韌帶損傷1 肱骨內上髁前下方至大陵穴連線上三分之一處 2 手三里附近腕管綜合症肱骨內上髁前下方輸液痛手三里胸鎖乳突肌損傷起止點損傷找肌腹,肌腹損傷找起止點斜方肌損傷C2,C6,C7棘突外側緣,或者胸椎中上段棘突外側緣肩胛提肌損傷1 起點損傷找止點,止點損傷找起點 2 C6,C7棘突外側緣 3 攢竹穴前斜角肌損傷C3-C6橫突夾肌損傷1 C6,C7棘突外側緣 2 乳突,上項線,C2,C3橫突 3攢竹穴菱形肌損傷C6-T5棘突外側緣腰部損傷1 下胸椎和腰椎棘突旁 2 腹股溝下緣髂腰肌處及五樞穴腰3橫突綜合症十二胸椎棘突旁臀中肌損傷1 中下段腰椎棘突旁 2 臀部外二分之一髂棘下緣 3 股骨大轉子外上方梨狀肌損傷1 中下段腰椎棘突旁 2股骨大轉子外上方 3 骶骨外下緣臀上皮神經損傷1 4,5腰椎棘突旁(患側)2 股骨大轉子外上點、3 五樞穴股內收肌損傷1 大腿內側中段肌腹上 2 股內收肌起點靠近恥骨處腘繩肌損傷坐骨結節、腘繩肌肌腹闊筋膜張肌損傷1風市穴 2 髂脛束止點上方、股骨外上髁外側上方凹陷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內側損傷取血海穴,外側損傷取風市穴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同上脛骨前肌綜合症足三里下方1-2寸踝關節扭傷外踝扭傷,足三里下方1-2寸或絕骨穴,內踝扭傷,取三陰交跖管綜合症小腿內後側肌肉足跟痛足底正中心偏內偏後側部位本人體會及說明:1 本表主要根據張文兵、霍則軍編著的《肌肉起止點療法》一書,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所編,本表列出的是刺激部位,具體刺激方法,可自己掌握,一般還是用毫針刺激比較多。2 起止點療法的一般原則是肌肉起點損傷找肌腹或止點,止點損傷找起點或肌腹,肌腹損傷找起點或止點,當然每個病均有其特點。本表所列有限,未列出疾病可按照上述原則自己找尋反阿是穴。該療法的個體差異還是相差很大的。3在治療很多慢性頸肩腰腿痛方面,該方法並不比常規阿是穴療法更優越,因而不應作為臨床常規療法,而如果將其作為常規阿是穴療法無效後的一種備用療法,常可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4 在急性四肢部的損傷例外,該方法要明顯優於常規阿是穴療法。*************************************************************************************************女福穴和斷紅穴今天在愛愛醫網站淘寶,淘到這個女福穴,以前聽春燕老師講過,但是不知道具體位置,今天總算找到了,呵呵女福穴位於外踝前側約一寸處,肌肉微凸,極易辯認,可以用壓痛法取准,即哪裡最敏感最痛就壓哪裡.每次按八分鐘.該穴止痛效果強,十分鐘內解除產婦宮縮痛,極其效驗,可治婦女痛經病,宮縮痛,接扎手術後遺症,上環後不適等等,該穴還有強壯腰腿功能,對腰椎病與癱瘓病有配合醫療作用.對男性疾病如前列腺炎等也有療效,該穴還有哪些醫療作用,有待探索.告訴所有的女同胞吧!每天花二十分鐘,就會遠離婦科疾病困擾,婦科門診會輕閑一半.
斷紅穴〔取穴法〕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間,即八邪之上都穴位取穴。〔操作方法〕毫針針刺加灸法。常規消毒後,用毫針快速刺入斷紅穴,進針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針感上行至肩,留針20分針。起針後灸之,以艾條行雀啄術灸法,灸10-15分鐘,灸時患者自覺有一股熱氣至肘者良。〔適應症〕崩漏。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釋義〕斷紅穴因其能治療崩漏下血,具有顯著的止血效果而名之,是近人發現治療崩漏的經驗穴。斷紅穴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間,即八邪中的上都穴位,針之可使經氣相通,針感上行至肩,使經氣通暢而升提之。灸之能補氣固脫,順經氣而能固,經氣固則血止,故治療崩漏,可獲滿意的止血效果。大都穴:即八邪穴其中之一位於手背部、五個手指間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每側四穴,左右共八穴 。
**********************************************************************************************
治療頸、腰椎病只需按摩一個穴位一切頸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揉後溪穴百用百靈後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 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主治疾病〗 頭項強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腰背痛,癲狂癇,瘧疾,手指及肘臂攣痛。註:後溪穴在手側面小拇指下兩三厘米處,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見附圖).
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這個簡單的治頸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滾揉後溪穴。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過去,頸椎病是40歲之後人的專利,但現在20~30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甚至還有得頸椎病的小學生!原因很簡單:伏案久了,壓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麼調理,所以頸椎病提前光臨了。陽氣不足,人就會未老先衰,這是當今生活中多數人面臨的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的時候,上體前傾,頸椎緊張了,首先壓抑了督脈,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於是,久而久之,整個脊柱就容易變彎,人的精神也差了。人的精神,不是被腦力勞動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錯誤的姿勢消耗掉的。這一系列問題,都出於同一原因。現在,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後溪穴。後溪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把手握成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當我們坐在電腦旁閱讀文件的時候,手是怎麼放的?肯定是一手不離滑鼠,一手仍在鍵盤上吧,保持這個姿勢不動,人都變僵了。這時,不妨靈活一點,把手解放出來,讓雙手的後溪穴抵在桌沿或鍵盤上,來回滾動,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鐘,每個小時刺激一次就足夠了。這是毫不耽誤時間的,因為這時候,眼睛該看什麼還可以看什麼。大家可以試一下,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緩解。每天堅持這麼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頸椎輕鬆挺直,同時,你會發現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為忙,總是忘記怎麼辦呢?我建議,甚至可以定個鬧鐘,每隔一個小時提醒我們揉動一下後溪穴。不管忙到什麼程度,我想這麼一點時間還是能抽出來的。因為,這是能真正拯救我們健康的好方法。要養成揉後溪的習慣,隨時隨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開車的時候,如果碰見路上堵車,或是紅燈亮了,把後溪放在方向盤上來回滾揉幾次,特別舒服。這時候,別人在著急上火,而你卻在通督脈、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無窮;一不起急,二不發火,精神振奮,這麼一來,有時候居然覺得堵車也堵得很值!**********************************************************************************************
治療腰痛的幾個穴位
右少海穴治療腰痛人身上的經絡,互有關聯,一個地方呈現疾病,很有可能是其它多種經氣綜合失調的結果。而人體之氣,一旦紊亂,只有找到最關鍵之處,才能將其糾正。我一直用心研究五運六氣,期望能找到解除人體氣之紊亂的關鍵之處。在研究的過程中,有一意外收穫:右少海穴可以治療不少患者的腰痛。少海穴取穴方法:屈肘,在肘橫紋尺側紋頭凹陷處取穴。
右少海穴治療腰痛一個友人的妹妹,腰痛一年,服藥、針灸,均一直在做,卻就是未見明顯效果。用五運六氣推算她的生日和發病時間,取穴:右側少海穴,下針。右側少海穴在手少陰心經上,在右手手臂的肘彎處,腰痛而在此下針,你可以去歷代的書籍搜尋,至少我是沒有見到過的。如果在網上搜尋,那麼最初的來源很可能也是我。手少陰心經,其循行未經過腰部。即使一般專業的人員,也很難理解腰痛為什麼在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上下針的,而且只此一針,根本不管腰。即使我寫出了這個醫案,恐怕很多人也是疑惑的,覺得我可能是胡編的。其實,人體原本就是如此之複雜,雖然古人給出經絡臟腑等等理論,然而人體經氣的運行遠不象我們所想像的那樣一條接一條簡單地流動。人體經絡之氣的運行構成了一張密密麻麻的網,相互制約,相互聯繫,隨著人在人生的軌道上行走,稍不注意,這張網便在某處形成了一個死結。這個死結不打開,無論你怎麼在腰痛的部位折騰,都很難起效的。而只要能夠知道這死結所在的最關鍵穴位,那麼疾病也會迅速緩解直至消失。友人之妹,用五運六氣理論推算,其關鍵穴位正在右少海穴。且不管古人是否用過,在此扎一針試試再說。在她右少海穴下針十分鐘後,疼痛緩解,一小時後,疼痛消失。
不僅友人之妹,後來遇腰痛患者,沒有推算也往往優先選擇右少海穴作嘗試,竟也多次有效。這說明有不少腰痛患者,此穴正是關鍵。對於大家而言,此法實在簡便,只取一穴,而且不會扎針,就在此穴敲打也會見點效果。倘若碰巧,也正是你的關鍵穴位,那麼腰痛就此搞定。即使不符合你的病理,未能收到良效,但畢竟不花分毫,也不容易對大家造成傷害。如此妙法,怎能不在此向大家推薦。
腰痛找膀胱經治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如果經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較熟悉,按摩師給你拔罐、按摩選擇最多的部位就是後背——在後背拔滿了罐,或者在後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為什麼都願意選擇後背進行治療呢?因為後背是膀胱經主要循行的部位,治療的範圍極其廣泛,可以說身體內任何疾病都和膀胱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它就像你家的污水管道,如果不通,整個日常生活都會被破壞。
膀胱經在後背上有許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膽俞、心俞、厥陰俞、腎俞等等,這些俞穴各自通著各家的臟腑,這就跟不同的工廠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和途徑是一個道理,因此,咳嗽就治療肺俞,胃痛就按摩胃俞,心血管有病就檢查厥陰俞。治療這些俞穴效果如何呢?可以說,越是經久難愈的疾病,這些俞穴就越顯得有效。除了後背,膀胱經腿腳上有什麼可以自己獨立操作的穴位?我說那太多了,先說委中穴,經穴歌訣里有「腰背委中求」,是說後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來解決,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根據本人的經驗,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通常能減輕30%的疼痛,這是一個不錯的穴位。委中穴最獨特的作用是能讓鼻子通氣,有的人長年是「一竅不通」,按摩委中穴有即時通氣的作用。但是要有正確的方法,取側卧位,鼻子不通氣的一側身體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點按委中穴,需稍用力。如果有人說,試過這個穴位了,當時真管用,卻不長久,鼻子又堵了,有沒有可達到長通不堵的治療穴位?我告訴你,還真有,就是臀部上的膀胱俞,這個穴針灸最佳,如用點穴法必須要找准穴位,且用力要大,感覺點揉時和鼻子相通了才會有效,且療效持久。再說兩個穴位,都是治腰痛的。一個是治療慢性腰痛病的(一個月以上),選取小腿肚子上的飛揚穴,只這一穴,點按5分鐘就夠了,比按摩整個後背一小時效果還好。還有就是位於外腳背的金門穴,是治療急性腰痛(兩周以內)的。此穴穴位較深,按摩時可用食指關節點按較為有力。但是要提醒你的是,這兩個穴位治療的腰痛主要是針對腰脊兩旁肌肉的,對於腰椎本身的病痛(那是需要選取腎經和膽經的穴位來治療,這裡只說膀胱經),則效果較差。此外,點按崑崙穴、仆參穴、申脈穴對腰痛都有很好的療效。有這麼多治腰痛的穴位可選,你還用擔心腰痛嗎?此外,小腿上的承山穴可治療痛經和痔瘡,腳上的京骨穴可治療後頭痛和眉棱骨痛,通谷穴據說對頸椎病效果顯著。還有就是至陰穴,最神奇之處就是它有催產的功效。只用香煙在至陰穴上灸一灸,就能使胎位轉正,真是不可思議!選取膀胱經治療腰痛,療效最為確切。*********************************************************************************************每天搓這8個部位可防衰老
搓手雙手先對搓手背50下,然後再對搓手掌50下。經常搓手可以促進大腦和全身的興奮樞紐,增加雙手的靈活性、柔韌性和抗寒性,還可以延緩雙手的衰老。搓額左右輪流上下搓額頭50下,經常搓額可以清醒大腦,還可以延緩皺紋的產生。搓鼻用雙手食指搓鼻樑的兩側。經常搓鼻可以使鼻腔暢通,並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搓耳用手掌來回搓耳朵50下,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來促進全身的健康,並可以增強聽力。搓肋先左手後右手在兩肋中間「胸腺」穴位輪流各搓50下,經常搓胸能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搓腹先左手後右手地輪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和便秘。搓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酸。搓足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臟」,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激化和增強內分泌系統機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並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做上述「八搓」時,搓手、額和耳時的手法不要很重,而在搓鼻、肋、腹、腰和足時,手法可重些。***********************************************************************************************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原文地址:【轉貼】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作者:月樹下的兔兔人體八大基本穴位八大最安全的穴位統治眾病 傳統中醫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幾千年以來為人類所利用,不花錢,能治病,人人可以動手,無副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三里內關穴,胸腹中妙訣。曲池與合谷,頭面病可徹。腰背痛相連,殷門崑崙穴。頭項若有病,後溪並風池。膝前兼胸脅,環跳與陽陵。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一、 風池穴 取穴: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的會穴。 方法:1、先將右手拇指與食指岔開,分按兩側風池,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換左手捏拿風池25下;3、雙手兩拇指分按兩風池,餘四指抱頭,兩拇指同時用力揉捻旋轉各50下。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屈肘成直角時在紋外端凹陷處,掌心向內取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壓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窩底曲池對面),拇、食兩指同時用力捏捻50下;2、換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三、內關穴 取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手少陰心包經絡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內關,食指托住外關穴(在腕關節背側,與內關相對)。兩指同時按壓,一捏一松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內關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壓捻揉左手內關50下;換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內關50下。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間,當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捏拿左手合谷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五、後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骨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手太陽小腸經腧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兩指同時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後溪50下;換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後溪50下。2、兩手握拳,拳心朝上,兩後溪對敲50下。六、環跳穴 取穴:在股外側部,側卧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經驗取穴:側卧屈股,術者以拇指掌指關節橫紋壓在大轉子凸點上,指頭指向脊椎,拇指尖之處是穴。 足少陽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的會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兩手握拳,手心向內,兩拳同時捶打兩側環跳各50下。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足陽明胃經合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穿著內衣正坐,雙腿屈膝,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壓在兩腿足三里上,餘四指併攏扶住小腿肚,兩拇指同時用力按揉50下。2、雙掌同時拍打兩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虛火、定神志、強壯保健的要穴。八、殷門穴 取穴: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連線上(臀橫紋至膕橫紋正中連線上),承扶下6寸。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兩手拇、食指岔開,同時捏拿兩殷門各50下。2、兩手掌分別按兩腿殷門,同時上下摩擦50下。九、陽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側,當膝下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八會穴中的筋會穴。 方法:1、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腿陽陵泉上,其餘四指併攏托住小腿肚,同時用力揉捻50下。2、兩手掌分按兩膝外側,同時用力拍打各50下。十、崑崙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食指按住右足崑崙穴,拇指按在右足內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時用力捏拿50下;換左手捏拿左足崑崙穴50下。2、兩拇指分按兩足崑崙穴同時揉捻50下。人體八大基本穴位長壽穴 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長壽第一大穴,位於膝眼下4橫指再向外旁開1橫指。它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而胃經多氣多血,刺激胃經的合穴可以補益全身氣血。「若要安,三里常不幹」,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發泡,可以明顯提升人體免疫力。三陰交 在內踝尖上方3寸處,將自己的手指併攏放在內踝上,小指貼在內踝尖上,食指上貼近脛骨的位置就是三陰交穴。三陰交顧名思義,就是三條陰經交會的穴位,即肝經、腎經與脾經交會處,經常按摩三陰交穴,能夠起到調節肝脾腎三髒的效果。散熱去痛的尺澤穴 手心朝上,尺澤穴位於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這個穴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熱。 因此對於肺經熱引起的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症是有效的。此外,因為尺澤穴接近肱二頭肌的肌腱,而肱二頭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夠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痙攣。保健心臟的內關穴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後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系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症的首選大穴。 因為內關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為日常按揉的穴位,無論是走路還是閉目養神,都可以操作,對於調節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防止失眠的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手腕內側(掌心一側),小指延伸至手腕關節與手掌相連的一側,是針灸經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對於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來,我們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舒服腰背的委中穴 屈腿時,膝關節後側也就是窩的位置出現橫紋,而橫紋的中點處即是委中穴。在針灸的「四總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見,委中是治療腰背病症的要穴。 對於委中應採取點按的方法,一點一放,同時與腿部的屈伸相配合。這樣做不僅可以治腰痛,還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對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護理作用。補血養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於大腿內側,請坐在椅子上,將腿綳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則有一塊隆起的肌肉,順著這塊肌肉摸上去,頂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們不經意間發現刺破這個地方就可以祛除人體內的淤血,因此用它來治療體內淤血的病症。它不僅能祛淤血,還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給它起名叫「血海」。增強胃動力善待天樞穴 天樞是胃經上的一大要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與肚臍同處於一條水平直線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樞是大腸的「募穴」。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因為與臟腑是「近鄰」,所以內外的病邪侵犯,天樞都會出現異常反應,起著臟腑疾病「信號燈」的作用。從位置上看,天樞正好對應著腸道,因此對此穴的按揉,必然會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八大最安全的穴位統治眾病照海穴——告別咽痛和失眠的強腎降火妙穴申脈穴——體貼身寒多病者的純陽大葯內關穴——打開心結,養顏養心的美麗穴外關穴——瞬間恢復聽力的「聰耳神穴」列缺穴——專治落枕、偏頭痛的隨身醫師後溪穴——統治一切頸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公孫穴——擺平痛經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溫陽大穴臨泣穴——一生守護身體少陽之氣的「小柴胡湯」************************************************************************************************緩解心慌胸悶的寬心穴
至陽穴(圖片來源:人民日報)上期提到至陽穴,至陽穴是在後背第七胸椎之下。為什麼強調七呢?因為「七」這個數字有一個特殊的含義。在十二地支當中,陰陽的興盛正好是六支,比如陽氣從子時開始升發,到午時達到極點。第七支「午」在這裡起著興衰轉承的作用。至也就是極、最的意思,至陽的意思就是說,到了這裡,陽氣就達到了一個頂點。至陽穴是後背督脈上陽氣最盛的地方,自然是陽光普照,全身受益,正所謂「至陰颶颶,至陽赫赫,兩者相接成和,而萬物生焉。」這個穴位能夠治療的疾病有很多。對於現在經常泡在酒桌上的人來說,該穴更是隨身攜帶的法寶。因為按揉它能夠很好地改善肝功能。但是,至陽穴最樂於「效忠」的還是我們的心,有的人經常感到心慌、胸悶、心跳時快時慢,尤其是心裡有事的時候,這種現象很嚴重。這時候就可以按摩至陽穴來調整。如果身邊有親人的話,最好趴在床上讓親人幫忙按摩,那樣可以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溫情,給身體多加入一分「愛心健康」。如果獨自一人,也不用難過,自己動手一樣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手彎到後背,用食指和中指合力使用,力度可以加強一點,給至陽多加一點動力,心慌氣短的問題要不了多久就能解決了。每個人都有感到力不能及、無助的時候,這時候如果有人能夠伸出手來,或許僅僅是強有力的一握,或許是拍一拍肩膀,都可以給茫然無措的人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至陽穴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堅定我們信心和正氣的穴位,當我們心裡慌張、混亂的時候,都不要忘了,在我們的身體上就有這樣一位會隨時給你打氣加油的朋友!在我們的背兩側有兩塊鼓起來的骨頭,叫肩胛骨。在肩胛骨的下角,就是最下面的那個點,將兩個點結合起來畫一條線,與後背正中結合的地方就是至陽穴。**********************************************************************************************
【委中穴】--「小穴治大病」_緣來是空_百度空間[原文地址]委中穴,有人一輩子都沒用過自己身體上的這個寶貝,卻任由腰痛、背痛折磨,這真是太可惜了。它是我們身體裡面的隱士,我們不妨三顧茅廬,把它請出來,讓它幫我們挺起健康的脊樑。腰部和背部的絕大多數疼痛,比如腰痛、背痛、腰酸、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都出在膀胱經上,都是由於膀胱經氣血不通。足太陽膀胱經是陽氣最旺盛的一條經脈,在人體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間的一條督脈,其餘就全是膀胱經了,脊椎左右各兩條。我認為,只要打通膀胱經,絕大多數腰部和背部的疼痛都能解決。說到打通膀胱經,馬上有人躍躍欲試,說:「這容易,在腰部和背部沿著膀胱經刮痧就可以啦。刮出紫斑來,氣血就通了。」這固然是一個好辦法,但是,有沒有更好、更簡單、更易於我們自己獨立操作的方法呢?當然是有的。我們記住一句口訣就夠了:「腰背委中求。」有腰椎病以及一部分頸椎病時,主要用這個委中穴就夠了。委中穴很好找,就是在窩裡面,這個穴在一個岔路口上,在背部分為兩支的膀胱經在這裡匯合為一支,繼續下行。因此,刺激這個穴位,能振奮整個膀胱經的活力,尤其是疏通腰背部的氣血。我在平時囑咐病人自己調養的時候,常常建議他們「以指代針」,用按壓的方法。而通常我用這個穴,一用就有療效,病人的痛苦即使不會馬上消失,也會大為減輕。但有很多人在使用這個穴位的時候,效果卻並不理想。所以他們經常問我:「您是不是運用了功夫啊?」其實,這點小手法哪裡需要什麼功夫?我的功夫不是手上或者針下的功夫,而是理解古人傳下來的口訣的功夫。「腰背委中求」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將其理解為:腰背上的病痛就要取委中穴。這就未免有點粗枝大葉了,還有一個「求」字,被他們給丟了。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腰背上的病痛,要到委中穴那裡去求。求什麼呢?我們看一個健康的小孩,或者是腰很正常的人,你讓他趴下來的時候,摸他那個委中的部位,會發現它是凹陷的,這是正常狀態。如果這個部位有一個凸起的,或者有條索狀物,或者有一個小包,或者有一處壓痛點,這才是你所要「求」的東西。用針把這個凸起或小包紮下去,或者用手指揉它,讓它自行消失,這樣委中才能治你的腰背。有很多朋友的委中穴上沒有這個東西,那就說明委中不起作用了,那就別用啦,任何穴位起作用都是要有它的物質基礎的。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而在委中這裡能「求」到凸起或小包的,絕大多數腰椎都存在問題。有一段時間,我為了觀察委中穴,就特意到公共浴室去看,看到委中鼓起的,我就走過去搭訕,說了沒幾句就問:「您是不是有點腰疼啊?」結果很神奇,問一個準一個。治療由膀胱經氣血不通所產生的腰痛、背痛、腰扭傷,還有兩個小偏方:一是拿點硼砂點內眼角的睛明穴,或者不用硼砂,直接用手指按壓睛明。當然,用硼砂效果更好一些,因為硼砂能給睛明穴一個更強烈的刺激;二是掐雙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一般來說,掐各穴5~8分鐘,腰痛就會減輕。這兩個方法為什麼如此有用呢?因為睛明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起始穴,而至陰穴是膀胱經的終止穴。每一條經脈的起止穴都有不同尋常的功效,它們能調動整條經脈的氣血。好比一條蛇,無論是刺激它的頭部還是刺激它的尾部,只需要輕輕的一個刺激,它全身就能劇烈地動起來。不但膀胱經,其他經脈也可以用這個思路來取穴,以疏通其氣血。一般說來,對於十二條經脈以及任督二脈,我們都可以根據這個思路,用它的起始穴和終止穴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了。如果能再在這條經的其他部位取1~2個穴,那就更加得心應手了。好比用膀胱經治療腰背病痛,我們用睛明、至陰和委中3個穴,就足夠了。當然,治療膀胱經最重要的還是委中穴。委中在窩藏得很深,我們稍微把腿一彎就把它埋藏起來了,可能是因為它用途大,所以才被人體保護得如此嚴密吧。也正是因為它藏得最深,所以非常嬌弱,也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刺激,反應就會最強烈,最能波及整條經絡。可惜的是,因為埋藏得深,所以它受到的刺激最少。
返回頂部*************************************************************************************解除手腳冰涼的奇穴華佗醫案
陽池穴的功效:陽池穴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暖和身體。陽池穴的部位及取穴法: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尋找的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處上按壓,在中心處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即是此穴了。刺激陽池穴,要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用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還用不著別人幫忙。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的來臨而發愁。***************************************************************************
推薦閱讀:
※依經選佛咒:葯選對等於治病(沒一藥包治百病)
※治病救人
※何為艾灸?科學剖析艾灸的治病原理
※已有40531人接收 | 藥師佛留下一個治病法寶,見者無病無災,財運亨通!
※臍療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