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岫玉文化影響了中國千年的玉文化發展

古今岫玉文化影響了中國千年的玉文化發展 文玩珠寶秘籍 04-12 14:51

岫岩玉以出產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岩滿族自治縣而得名。岫岩地處於遼東半島的北部,東臨丹東,西連營口,南接大連,北依鞍山。岫岩群山連綿,溪流縱橫,風光秀美,物產豐富,素以盛產美玉而著稱於世。岫岩玉歷史上雖然沒有列入宮廷玉,但從古至今仍然堪稱中國玉文化舞台上的第主角,與和田玉等名玉共同譜寫了我國玉文化的輝煌歷史。

中國古代玉器的形制與紋飾大都具有某種象徵性的文化內涵,並被賦予以特定的文化功能和具體用途。這是因為古代玉器的創製和使用與古代的社會文化環境具有密不可分的歷史淵源。中國古代玉文化孕育產生於沒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時代,形成發展於社會文明程度漸趨發達的奴隸制和封建制國家時期,最終經過世代傳承融匯於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並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思想觀念之中。對於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延續,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不可忽略的作用。

由於玉文化產生於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人們不能做到「文以載道」,只有採取「器以載道」的方式,達到「藏禮於器」、「寓教於樂」、「以玉比德」、「借玉傳情」等目的。中國古代玉文化的演變發展,始終圍繞著「器」與「道」這兩個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要素展開的。「器」是人們雕琢出來的各種形制、紋飾的玉器;而「道」則指人們以其製作的玉器所蘊含、寄託的思想、情感,以及承載、傳承下來的文化內涵。古人通過不斷設計雕制出具有特定形制紋飾與功用的玉器,並賦予諸多文化內涵,這種「以玉載道」和「以道治玉」的現象互相作用,便描繪出了中國古代玉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

因而,在古代玉器中就出現了功用不同的禮樂儀仗類、佩掛裝飾類等各種用途的玉器,並最終形成了反映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質的古代玉文化觀念。

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先民用岫岩玉雕琢而成的史前古玉器中,就出現了玉禮器、玉工具、玉飾品和玉動物等不同種類,開創了中國古代玉器分類雕琢的先河。玉經琢磨多成器,雕琢方圓巧匠心,隨著琢玉工藝的發展和用玉習俗的演變,古代玉器的種類不斷增加,玉器的形制和紋飾也花樣翻新,豐富多彩。所謂「形制」,是指古代玉器在造型、規格與紋飾等方面的特定製式;所謂紋飾,則是專指在古代玉器表面雕刻的裝飾紋樣。現就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禮儀玉器的形制與紋飾特點概說如下。

玉璧: 玉璽是一種圓形的片狀玉器,在圓心位置有鏤空的圓孔,圓孔的直徑相當於玉璧直徑的三分之一,亦即《爾雅·釋器》中所記載的「肉倍好,謂之璧」。從考古發現來看,實際上亦不盡然;玉璧的大小和厚薄也是多種多樣的。在紅山文化玉器中已經出現了方圓形的原始玉璧,在太湖良渚文化地區考古發現的玉璧較多。史前玉璧多為素麵無紋飾,商代至春秋中期的玉璧出現少量陰線刻紋飾,春秋晚期以後出現了浮雕陽刻紋飾。主要紋飾有雲雷紋、谷紋、蒲紋、蟠螭紋、乳丁紋、獸面紋、花鳥紋、龍紋和多重同心圓紋等。大璧的主要功能是作為祭天的禮器和身份地位的標誌。其中有蒼璧、谷璧和蒲璧。

這三種大璧在舉行祭禮和朝會禮儀時,都需要用雙手拱舉於前,所以又稱為「拱璧」。小玉璧稱為「系璧」,作為佩玉流傳至今。經過歷史演變,玉璧也被賦予了多種作用,尤其是在和氏璧傳說的影響下,玉璧成為國寶重器,還被用來祭祀山川河流和日月星辰,並作為貨幣和禮品使用,是一種文化功能豐富,生命力長久的傳統玉器。

玉琮: 玉琮的祖型在紅山文化玉器中也有所發現,其標準器型多出於良渚文化,其外形呈方柱形,中間有上下貫通的圓孔,兩端圓孔邊緣都有一段向外突出的環形凸起部分,在體形上分為細高和寬矮兩種。良渚玉琮的雕刻工藝非常精緻,其中有以多道凸棱雕刻出來的多節玉琮,並常會在上下節之間巧妙布局構圖,雕刻出細如毫髮的神人獸面紋飾。此種紋飾的含義和作用極為神秘,至今仍未全面破譯。玉琮既是祭獻大地的禮器,也可作為隨葬玉器使用,《周禮》有:「疏璧琮、以斂屍」的記載。在考古發現中,隨葬的玉琮多置於墓主人的腰腹部。玉琮自新石器時代盛行以來,流傳於商周秦漢各代。此後,歷代雖然逐漸衰微,但是仍有少量仿製玉琮作為禮器使用。玉琮的紋飾以陰刻直線紋和陽雕的凸棱紋為主,商代玉琮出現了浮雕的蟬紋、勾雲紋。西周玉琮有鳥形紋。戰國出現了蒲紋玉琮。漢代儒家學者鄭玄在《周禮》的注釋中說:「琮之言宗也,八方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虛圓以應無窮,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從而對玉琮的名稱來歷及其用途作出了獨到的解釋。對於我們現在研究玉琮的形制與功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圭: 圭是古代玉禮器中最重要的一種,其形製為長方形片狀玉器,有上部尖銳的尖頂圭和上部微呈弧形或平直的平首圭兩種。圭的下端多有小圓孔。玉圭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玉斧或玉鏟一類器物,在岫岩北溝文化史前遺址中就出土有一件有孔玉鏟,以岫岩玉琢制,與後世的平首圭極為相似。玉圭作為禮器延續使用的時間很久,直到明清時代都有所發現。早期玉圭光素無紋飾者較多,有紋飾者較少,僅有幾何紋,獸面紋等數種。

《說文解字》釋其為:「瑞玉也,上圓下方,圭以封諸侯。」古人不但以青色玉圭作為敬祀東方之神的禮器,也以大小和玉質不同的圭作為帝王和諸侯爵位等級森嚴的標誌,同時也是帝王頒賜給諸侯的符節「瑞信之玉」。關於玉圭的尺寸和功用,《周禮·考工記》也有記載:「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這裡所說的尺寸是指周尺。

玉璋: 也是古代的玉禮器之一,是源於遠古時代玉兵器的一種片狀玉器。《說文解字》注釋說:「剡上為圭,半圭為璋」,可見璋與圭有密切的歷史淵源。玉璋有柄有刃,其前端刃部有凹刃、斜刃、弧刃等形制,柄部兩側有齒牙者稱為牙璋。玉璋也有很長的演變歷史,紅山文化出土的玉丫形器和鉤形器與後世的玉璋有一定的淵源關係。玉牙璋在山東、陝西和四川的新石器晚期遺址中發現較多,在商代和西周時期也有傳承,此後即不再使用。玉璋的紋飾極少,僅有陰刻直線紋和罕見的鳥紋。玉璋的流傳時間雖然相對較短,但是古人卻非常崇尚這種古玉。玉璋的功用也並不單一。根據《周禮》等古代典籍中有「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和「諸侯以聘女」等記載,可見玉璋也被用于軍事和婚聘等方面。《詩經》中就有「載生男子,載弄之璋」的詩句,璋有刀兵之形,與英雄男兒為伴,所以後世人多稱生男孩為「弄璋」之喜,順理成章。

玉琥: 《周禮》的記載中把「玉琥」也列為「六器」之一,「以白琥禮西方」的意思是說用白玉琢成的虎形玉器禮祭西方之神。這是由於西方屬金,金為白色的原因。儘管歷史典籍中有此記述,但在考古發掘中卻並未發現這種「玉琥」的標準器。在古代玉器中虎紋形制的玉器佔有重要地位,並且出現的比較頻繁,跨越的朝代也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寫實的片狀或立體雕刻的形制,與六器中其它五種玉禮器都是幾何造型的風格差別很大,相去甚遠。符合「六器」幾何造型標準的玉琥至今尚未發現,其具體形制也是眾說紛紜。自古以來的一些古玉收藏家和研究者,大多是把片狀的玉虎和一分為二的立體圓雕虎符形器視為「六器」中的玉琥。因此,玉琥被認為是最神秘、最罕見的玉禮器。《說文解字》中又載:「琥,發兵瑞玉。」這就表明玉琥既可作為祭祀西方之神的禮器,也可作為號令發兵用的信符。

玉璜: 是出現最早、分布最廣的古代玉佩飾品之一,後來發展為主要的玉禮器之一。紅山文化出土的雙龍首玉璜就是其中的典型玉器。古語說「半璧為璜」,也有人認為玉璜是由破損為兩半的玉璧改制而成的。玉璜的形狀分為兩類,一類是半圓片形,圓心處略加雕琢出向內的凹陷,其形制確有些類似半個玉璧。另一類則為窄弧條形,類似玉環形器的一段。玉璜的兩端一般都有小孔,可以穿系細繩佩掛於胸前。史前玉璜紋飾有獸面紋、鳥紋等,商周至秦漢時期的玉璜紋飾,有以陰線刻和淺浮雕乃至鏤雕等手法表現出來的龍紋、鳳鳥紋、魚紋、蟠虺紋、乳丁紋等多種紋樣。古人用黑色玉雕琢的「玄璜」禮敬北方之神,源於北方主水,水屬黑色的道學觀念。玉璜也是國之重器。《左傳》定公四年記載中曾提到過有名的「夏後氏之璜」,原本是夏代的遺物,《淮南子》中四次提到「夏後氏之璜」,並稱其為「天下寶之者」。尤其是姜太公隱居磻溪釣魚時得到一枚神奇的玉璜,並輔佐周文王打天下的傳說,為玉璜增添了極為神秘的色彩。

玉瑗(玉環、玉玦):都屬於璧環類玉器,也都是具有玉禮器和佩飾器雙重功能的古玉。玉瑗是一種圓片形制的玉器,其特點是中間有一大圓孔,孔徑大而邊較窄,《荀子》書中有:「召人以瑗」的記載,也就是說玉瑗是古代請召他人前來赴約的一種信物。玉瑗的另一種用途是作為引導君王上台階時使用的玉器。據說古帝王登上宮殿或高台時,要由侍者與王各手持玉瑗的一邊緩步共登,以防王者失足跌墜,有「援手」之意。

玉環與璧和瑗的區別在於玉環中間的圓孔直徑與邊寬相同。玉玦則是一種帶有缺口的環形玉器。環和玦中的小器都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佩飾器,其稍大者具有特定禮器作用。據《廣韻》記載:「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大戴禮·玉度記》有:「大臣俟放於郊,三年,得環乃返,得玦乃去。」這是根據諧音雙關的寓意,意思是說環和玦曾經是古代帝王表達生死裁決的信符。「環取無窮玉取堅」,說明了玉環具有循環無窮,無始無終的象徵寓意。玉環的紋飾比較簡單,有龍紋環、鳥紋環等。玦與「決、絕」同音,又含有果斷決絕的寓意。范增在鴻門宴上多示舉起佩玦暗示項羽,要立即殺掉劉邦,以絕後患便是例證。

玉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發展久盛不衰,不僅是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也有其迷人的科學奧秘。簡而言之,所謂「玉」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按照國際上現代寶玉石學和礦物學的通用概念,狹義的玉只有兩類,一是屬於透閃石——陽起石系列礦物集合體的透閃石玉,國際上長期通稱為「軟玉」,現稱為「閃石玉」。二是屬於單斜輝石類礦物集合體的翡翠,國際上通稱為「硬玉」。中國古代傳統觀念中的「玉」的概念內涵比較寬泛,屬於廣義玉的範疇。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注釋:「玉,石之美者」,也就是說,古人是「以美石為玉」的。這種廣義的玉,實際上包括了軟玉、硬玉和多種彩石。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玉在我國古代是美石的同義語,其所包含的玉類品種很多。現代礦物學關於狹義的定義,遠遠不能包容和揭示中國古代玉文化的深廣內涵。正是由於這種我國獨有的玉文化觀念的長期積澱,使主要礦物成份並不完全相同的遼寧岫岩玉、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陝西藍田玉(另一說為湖北綠松石)成為中國四大傳統名玉。四大名玉中的和田玉,產於新疆昆崙山地區,古時又稱為崑山玉、屬於透閃石玉。獨山玉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又稱為南陽玉,其主要礦物成份為黝簾石化斜長石。藍田玉產於陝西藍田縣,屬於蛇紋石玉。

岫岩玉是四大名玉中最早被我國先民發現利用的玉種。岫岩玉按礦物成份可劃分為兩類。一是岫岩透閃石玉(俗稱為老玉),老玉按產狀可分為山料玉和河料玉兩種。老玉山料以玉質堅韌細膩,玉色黃白油潤者為上品。老玉河料俗稱為河磨玉(岫岩),即古人所謂之「璞玉」,屬於岫岩玉中極品。二是岫岩蛇紋石玉,與其它不同產地而同類得玉石通稱為「岫玉」。岫玉色調以清新亮麗,怡人養眼的綠色為主,此外還有五彩斑讕的花玉,冰炭同體的火石青玉,如翠似雪的甲翠等。岫玉的品種、產量和質量都居於國內外同類玉種之首。

自遠古時代以來,我國先民就開始了琢玉、用玉活動,並且逐漸形成了愛玉、崇玉的文化傳統,創造了歷史悠久的中國玉文化。考古發現表明,岫岩玉在源遠涵深的玉史長河中,幾經曲折而不泯,數度沉浮而復興,為中國古代玉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岫岩玉因而被人們公認為「中國四大傳統名玉」之一。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岫岩玉雕行業在民國末期到日偽侵佔期間,曾經陷入艱難竭厥,瀕於失傳的絕境。新中國成立為岫岩玉雕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黨和政府注重發展民族民間手工業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岫岩玉的開採和加工行業進入了全面復興的黃金髮展時期。經過60多年的發展壯大,岫岩現代玉雕行業奮力崛起。由於岫岩玉擁有古代和現代的輝煌,奠定其在中國現代寶玉石行業中的領軍地位,登上了玉都的寶座。

---專業岫玉鑒定與諮詢,可添加微信yxfy006(御心珠寶)

展開剩餘78%
推薦閱讀:

戴黑色圓頂禮帽,用風衣領子遮住臉,只露出長鳥嘴的形象有什麼故事?
[i·寧德] 這些在寧德漸漸消失的禮俗你知道嗎?
我的口糧酒,普茅(飛天,五星)劍南春(珍藏級,十年)汾酒青花30年,每月2500?
茶葉有多少種?在飲茶的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在各主要文明裡,養殖蟲子食用都不像養豬養牛養雞那樣普遍?

TAG:中國 | 文化 | 發展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