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孩,今天你有沒有哭?

「上帝,請你一定要保佑他,保佑他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戰勝,都不被挫敗;保佑他哪怕哭過多少次,摔倒過多少次,仍有站起來的頑強;保佑他所遇到的人都是內心溫暖的人,請你一定要保佑他。」

——《我們的存在》

今天,將上映一部最近備受矚目的電影——《嘉年華》。

這部電影中的兩個小女孩,被當地有權有勢的會長性侵後,承載著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在外界的有色眼鏡中,經受了更加漫長的二次傷害。

這部電影把被性侵孩子的人生故事演繹得極為克制,而相比之下,近期頻繁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虐童事件,卻讓我們發現,原來有時候現實比電影更加魔幻。

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尚未平息,我們剛知道喂孩子吃芥末、清潔劑噴臉、光屁股罰站等觸目驚心的惡劣行為,這兩天又爆出了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

一系列陸續被曝光的這些行徑,完全超出了我們對人性之惡的認知。我們心疼孩子的遭遇,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足夠安全。

童年被傷害過的孩子,會怎麼長大?

電影《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在這些令人髮指的虐童甚至侵犯事件里,相比孩子受到的身體創傷,也許更值得我們關注和重視的,是孩子因此而受到的心理影響。

今天,相聲演員岳雲鵬說出了自己二十多年前留下的童年陰影。

小時候被欺負的經歷,「心裡的傷害才最嚇人」,「在家不敢大聲說話」,直到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痛」,可見孩子在小時候受到的傷害,會給他們留下多大的心理影響。

  • 首先,是對孩子依戀關係的破壞。

  • 兒童期是塑造依戀關係的重要時期。當孩子遭遇到外界的傷害,尤其如果施暴者還是孩子的貼身養育者或照顧者,比如孩子的父母、親人、老師,會極大的破壞孩子對外界的信任感,出現認知方面的不協調。

    可怕的是,有的孩子表達了自己可能被傷害,想獲得父母幫助的時候,父母並沒有引起重視,只是當成「孩子不懂事」,也就含混過去了。有網友說:

    我一個同學的弟弟小時候上幼兒園說他被老師摸過,當時他父母都是當笑話聽的。

    孩子是信任和依賴父母的,這無疑會破壞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如果長期處於這種不安全的情境氛圍,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成人以後易成為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 其次,是對孩子社交能力的破壞。

  • 兒童期是孩子探索外界世界,學會和他人溝通、分享的重要時期。當孩子遭遇到外界的傷害,會對環境和人出現過度敏感、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容易產生過度的警惕性和提防心。

    如果沒有得到恰當的對待和疏導,被傷害的經歷可能在孩子的一生中如影隨形。很多孩子即使在很小的時候被傷害,長大後也能回憶起當年被傷害的細節。

    小A說:我小時候被親戚猥褻過,到現在都沒有告訴爸媽,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時候還沒上學,幼兒園都沒上,我居然都記得……

    這些經歷可能會影響孩子成人以後的社交能力,包括人際交往和婚戀關係里的狀態,比如易產生諸如自卑、膽怯、退縮、悲觀或逃避的心態。

  • 最後,可能滋生孩子的攻擊性。

  • 有的遭遇到虐待和侵犯行為的孩子,由於情緒調節能力的失調,會被錯誤的情緒發泄方式所引導,從而亦會以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內心的情緒。

    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容易有暴力行為的孩子,往往背後會有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的家長,從而產生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這樣的孩子在成人以後,可能很容易會有施暴和虐待行為。尤其是那些習慣在施暴過程里尋求快感的成人,大多自身在童年期也經受過同樣的暴力傷害。

    面對頻發的虐童事件,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關於孩子遭受的傷害,在網路上從來不少見,最近虐童事件頻繁被曝光,有人甚至說「怎麼又有虐童的新聞」,一次次事件的發生,我們不應該只是憤怒和難過,而是應該明白,置身在這些事件之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 提升意識,其實這些傷害就在我們身邊。

  • 當孩子遭遇了傷害和侵犯,每天和孩子親密相處的父母卻渾然不知,沒有比這更讓人難過的了。

    當我把這些虐童事件告訴我有孩子的嫂子,讓她多關注孩子的變化,她卻不相信這些事情是真的,她說:

    我們這些小地方,哪裡會有這些事情。

    哪裡有人會這麼大膽。

    就算有人相信,他們也覺得這是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不會發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被曝光之前,壞人也是這樣想的。

    攜程親子園、紅黃藍幼兒園的家長們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會想到發生這些惡劣的事情嗎?沒有所謂的小概率事件,沒發生就是0,發生了就是1。而這些事情就是發生了。

    說出「叔叔光溜溜,童童光溜溜」的孩子,是媽媽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從孩子的描述發現了不對勁,有了孩子可能被不好對待的意識,仔細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孩子在幼兒園有這樣的遭遇。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這方面的意識,不要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應該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日常生活,知道今天都老師教了什麼、孩子都學了什麼。

  • 告訴孩子:不管誰威脅你,都要告訴爸爸媽媽。

  • 為什麼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傷害,卻不跟父母傾訴以尋求安慰和安全感。很大的可能是,孩子被自認為的強大的大人威脅了,比如:

    我有一個長長的望遠鏡,一直能伸到你們家裡面,你做什麼說什麼我都能知道。

    我們的孩子,從小被教育要聽話,要聽大人的話。在孩子眼裡,大人代表著力量和權威,面對這些來自大人的傷害,加上被威脅的恐懼,大多數孩子會選擇緘口不言,讓這種傷害成為孩子跟施害者共有的「秘密」。

    你要告訴你的孩子,爸爸媽媽是能保護你的人,你被欺負了,爸爸媽媽會為你撐腰,不要害怕別人的威脅,爸爸媽媽有能力打敗他。

    事實上,孩子的心理狀態最主要還是受家庭的影響和熏陶。給孩子足夠的關注、陪伴和安全感,跟孩子建立健康可信任的關係聯結,讓孩子感受到充分的愛與接納,讓他知道:在外面被傷害了,一定能得到父母的庇護。

  • 如果傷害已經發生,請避免二次傷害。

  • 當孩子已經被傷害了,除了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撫慰、彌合孩子內心的傷痕之外,如何避免對孩子的二次傷害更為重要。

    電影《素媛》中,被傷害的小女孩素媛在傷痛之後,被四周異樣的眼光包圍,同學也不再理她,她趴在父親的肩上問:「爸爸,我是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他們這麼對待我?」

    《嘉年華》中,小文被侵犯之後,她的母親沒有安慰自己可憐的女兒,反而是甩她耳光,剪去了她的長髮,撕碎了她的裙子,吼著「看你自己穿得像什麼樣子」。

    對剛經歷了一次重大創傷的孩子來說,他們脆弱的內心再經不起一點碰撞。此時的他們敏感又缺乏安全感,正需要身邊的人的撫慰,周圍異樣的眼光、指指點點、背後的議論紛紛、親人的不接納,無異於第二次加害。

    我們應該以足夠的包容和愛,去接納他們的經歷和創傷,避免以狹隘的態度、甚至戴著有色眼鏡去對待他們,他們只是無辜的被盯上的受害者,做錯的不是他們。

    虐童事件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身體,更包括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感受,而心靈的破碎則需要更多時間和力量去修復。

    總有一天,孩子會長成大人,在此之前,希望每個孩子看到的都是晴朗的天空,不必經歷傷痛和曲折,不必看見陰暗和灰敗,然後長成坦蕩的、無邪的、純粹的大人。


    推薦閱讀:

    親愛的,分手後不理你的人就別去打擾了,就沖這3個理由
    如何挽回你,我最親愛的戀人。
    親愛的,我們可以不離婚嗎?
    親愛的,你聽到了嗎?

    TAG:沒有 | 親愛的 | 今天 | 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