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不好明君的皇帝,也做不好昏君

國館丨做不好明君的皇帝,也做不好昏君原創2016-07-30國館文化

歷史是讓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什麼時候我們能看看她的真面目?


隋煬帝楊廣至死也不會明白,自己兜兜轉轉會得回「煬」這個謚號。

最初他帶兵南下,攻佔陳朝,從井裡把後主陳叔寶拉了出來,他就嘲笑過這個懦弱的男人:你的謚號,就該叫「煬」。

煬,好內怠政的意思。

這個字,用在陳叔寶身上,是合適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玉樹後庭花》就是陳叔寶作過的曲子。不用別的例子,就這句足夠說明這個亡國之君的荒唐與無能。

但用在楊廣身上,明顯並不確切。

楊廣多才多藝,與陳叔寶不遑多讓,談文論藝絕對是帝王中第一流人物。他的詩歌更像一代君王的手筆,沒有陳後主的荒淫之氣,而更接近於曹操的豪邁作風。

比如他的《飲馬長城窟行》開篇:「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先聲奪人,「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遂成千古名篇。

《春望》一詩:「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意境淼淼,氣象幽幽,真的很銷魂。

「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實在不是一般帝王可比。

這麼高的藝術才華,楊廣卻從沒來得及給自己樹立一個光輝的形象,就被掃進了歷史的暗角。

唐朝既然給他「煬」這樣一個謚號,自然不會少了對他的形象抹黑。

無他,因為成王敗寇。做了亡國之君,便認定他此前的一切行為都是虛偽的。

有一次楊廣在外看人圍獵,天降大雨,下屬給他披上雨衣,他說:「士兵們都被打濕了,我怎麼能獨自享樂?」隨手就把雨衣扔了。

他攻佔陳朝,將湘州地區的幾個為民不齒的邪佞官員處死,封起當地府庫一個子兒都沒拿。

「天下稱賢」,這是楊廣即位前得到的最高評價。

可是大家看小說、聽評書,都會把這當做是楊廣謀取帝位前的作秀行為。不是嗎?他為了奪取帝位,與楊素合謀將太子楊勇斗下台,然後自己上位了。

可是這種行為與唐太宗不是很像嗎?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兩個兄弟和十個親侄,逼李淵退位;楊廣有沒有陰謀陷害大哥,如今尚無足確的歷史記載,況且太子楊勇自己實在也是不爭氣。他的太子之位至少是隋文帝楊堅許可的,明正而言順。

兩人相比,到底是誰比較狠辣?

楊廣還多情,繼位以後,他對髮妻蕭皇后依舊寵愛和尊重,「恩隆好合,始終不渝」。此後漫長的歲月,蕭皇后帶著楊廣的後裔各處奔波,至死不悔。如果不是兩人曾經相知交心,相濡以沫,她何以至此?又何須至此?

楊廣最為後世儒家歷史學家詬病的,是他修建大運河這件事。只要看看史書的誇張記載,就可以發現:似乎大運河在楊廣眼中只有一種功能,那就是玩玩玩。

「獻食豐辦者,加官爵;缺乏者,譴至死。」

可能嗎?這是可能的。但肯定有誇張成分。反正我不敢全部確信。

隋朝只有短短三十八年,可是唐朝修隋書修了三十五年。後來宋朝修唐書,新舊唐書加起來不過修了二十年,可是唐朝統治了接近三百年。

為什麼隋書修了這麼久?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修史的人在費煞心思地爭論如何將隋朝寫成一段黑歷史……

一個遵循儒家禮儀規範的人,有可能被認為是禮義廉恥的典範,也可能只是「禮義廉」——無恥的偽君子。

一個想要為自己的國家開疆拓土的君王,有可能是雄才大略,也可能只是窮兵黷武,好大喜功。

胡適說過: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就是中國邏輯,要旨就是:讓你分不清事實的真正本質,而只讓你記住歷史書寫者的邏輯。

而所有強加給歷史事實的邏輯,其實都只有利益,而沒有邏輯。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後台找國館君


推薦閱讀:

窮小子誤將父親葬入真龍吉穴,奇蹟發生,最後果然成為了開國皇帝
大明最後皇帝和皇子,相隔數十年卻都死得悲烈,皇族血流盡!
皇帝去世以後,妃子有5種處理方法,其中一種最爽一種最慘!
12生肖生在何時「皇帝命」,生在何時「乞丐命」?
皇帝測字

TAG:皇帝 | 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