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3初心識進階

上一講論述了大悲心在整個菩提道中的重要作用,下邊表格表達的,是大悲心在 修行全過程中的作用,我們運用推理的方式來詮釋其作用。

首先是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之前有一個「凡夫我」。誰來學這個道?是我來學。 整個求道過程中,我們反覆觀察:佛身邊的弟子才是真正從佛那裡得到法益的第一接 法人,有兩種: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是如何成就的?由能仁王給他們以學習成果和 修行成果。「能仁王」指的是佛。那麼佛的成就從哪裡來?從菩薩來。佛所有的修行 過程都是修行菩薩道最終獲得的成就。菩薩是由菩提心、無二慧、大悲心成就的。上 次詮釋過這三種因,它們的核心都是大悲心。大悲心有哪幾類?我們在應用過程中如何理解?實際上,大悲可大致分為無緣 悲、法緣悲、生緣悲二種狀況。對應於我們現前生死的流轉過程,可用水車的六種譬喻來說明這三種悲。六種 譬喻,說明了大悲心在眾生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再向前推一步:在大悲心應用的過程中,與前面的菩提三因有什麼關係?就像在 電腦上整理文件夾,大悲心把方方面面的內容都含攝進去。其實還有另外的詮釋:整 個菩提道次第中的「應用」屬於大悲心,或者說功能的部分全都屬於大悲心。這種功能把我們從凡夫帶到初地、帶到佛果。這一講,我們就學習「應用」的問題,由初發心 起,來識別入道的階梯。對應頌詞有兩張表:一是表1 -3《入中論》總科判;二是表3 -2第一地極喜地科 判。我們順著總科判向下梳理:整部論到底有多少內容?講的是什麼?《入中論》的總科制中,開頭是名義、譯禮,中間是論義,後面是末義。論義分三部 分:造論分支、所造論體和造論究竟。前面造論分支的總贊菩提三因和分別禮讚大悲 已經說完,下面要進入所造論體,即整部《入中論》的核心部分。核心分成兩部分.·暫 時菩薩地和究竟佛地,這是《入中論》分開來講的兩大內容。先看暫時的菩薩地。暫 時菩薩地分兩部分:分別說十地和諸地功德。分別說十地又分成三部分:極喜等五 地、第六菩提心顯現地、遠行等四地。我們先看極喜等五地。五地中我們先看第一菩 提心極喜地。第一地極喜地的科判中,分為宣說一地、結尾本品。宣說一地又分為略說本地、 廣說功德和結尾。我們先看略說本地。?略說初地初地的第一首頌詞是:佛子此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由普賢願善迴向,安住極喜此名初。本頌對應的《入中論自釋》內容,參見《入中論導讀》第75頁。月稱論師說:前已敬禮緣生緣法無緣大悲,今為宣說菩薩十種菩提心之差別,先依第 一菩薩心說,頌曰 接下來就是以上頌詞。本頌在科判中,屬「略說本地」。略說本地有三個內容:第一解釋為什麼稱為「地」,第二說明菩薩的地次為什麼分 成十種,第三說明什麼叫做「菩薩」。?為什麼稱為「地」下面的學習僅看《入中論》的頌詞是不夠的,最便捷的方式是隨著《入中論自釋》 向下學習。月稱論師說:菩薩無漏智為大悲心攝持者,得名曰地。菩薩十種地中的「地」,是指各階段菩薩的智慧得到大悲心攝持以後便成為「無 漏」,稱為「地」。「漏」是指中間有散失,或所積累功德還不夠堅固、圓滿,「無漏」是菩 薩的所有功德都得到圓滿的保護,並且能向下推進。這裡有幾部分的內容,我們要拆解開才能知道。首先是大悲心。前面說了大悲心的功能非常特別,需要一點點了解什麼是大悲 心。從凡夫到佛果都是由大悲心來攝持,而大悲心本有的特性是什麼?是不是我們 平常理解的,看到乞丐或值得同情的人而生起的慈悲心?這算不算大悲?學大悲心,我們先當了解「心」是什麼。弄明心的結構以後,我們就能清楚了知所 謂「十」、「地」,還有「菩薩」的這些稱謂。關於「心法」,要了解大悲心的「心」,我們可 以藉助《人中論》學習結構之外的一些常識。?認識「心」法——五蘊原來是心法首先關於五蘊人們平時所理解的「心」,基本在五蘊範疇之內。我們首先確 定心法在色、受、想、行、識中的關係。其實,這種關係像芭蕉樹的主桿,層層剝皮之後①五蘊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 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舍三受;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 作種種想;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c 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並無核心,空洞無物。看下面的圖示:「心法如果不用圖表的方式,我們很難理解色、受、想、行、識。幾乎每部佛經都會提及 這一套專有名詞。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傳法時期,這套專有名詞與眼耳鼻舌身意、色聲 香味觸法一樣,都是當時印度教、耆那教等其他教派已熟悉運用的辭彙。更精確地 說,色、受、想、行、識這套術語不是佛教的專利,釋迦牟尼佛是借用先前其他教派的詞 匯來表達佛門的觀點。而以後就一直沿用下來,以至於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其他宗教 還有這樣一套術語,還以為只有佛教這樣用。有一種可能性:如果我們對色、受、想、行、識理解得不夠正確,有可能又回到了以 前外道的知見中去。據目前的情況看,對色、受、想、行、識這套辭彙的用法,多數是不 正確的。那麼怎樣理解才算正確?這套辭彙所表達的是「心法」,是心的特徵、心的法度、心的特質,這就是它的定位 範疇。這不是簡單的定義——說它是「心」法,那就不是「色」法。回過頭來看,「色」是 什麼?五蘊的外圍是「色」。我們通常解釋佛經,都把「色」理解成物質,認為實有的、 固定的、有障礙特徵的東西就是「色」。但如果色、受、想、行、識都是心法,那就說明 「色」不是心外的東西,也否定了它的物質性,否定了它是實有的,或者是有障礙的,也 就是說色、受、想、行、識全是概念。這樣可能會給我們一種顛覆性的恐懼:既然連色都僅僅只是心法,那色、受、想、 行、識到底是什麼?我們眼見的外部世界到底是什麼?自然科學界這麼拚命地宣揚 科學研究、實物研究的各種成果,而我們如何來理解這個世界?我們既然是來學習中 觀見,就一定要直白地了解佛當年的本意。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的本意並不僅是挪用當時一些外道的概念,或讓我們也跟著外道學,我們要學的是諸多觀點中特定的佛 法的部分,有利於成佛的那部分。既然是心法,我們應如何看待?首先是「色」。我們常將「色」理解為一個「有障礙」的色:紅、黃、綠,這些是顏色 的色;硬的、軟的、熱的、涼的,這是固體、液體的色,各種各樣的色。那麼,物質的世界 是原本就有的,還是因為我們確定理解它有以後才發現它的各種形式?它的初始存 在是因心而有,還是因為它先有才有我的心?凡人的觀念是「世界先有,我心後有」,但依月稱論師的觀點,這是錯誤的,得反溯 回去,心和世界是同時相對應產生的——當心確定世界的存在性時,它才能存在;否 則,如果心對於外部世界沒有產生「所知障,它就沒有。有障礙,這個障礙是什麼? 叫做「所知」。這有點玄妙:你發現它「有」的時候它就是你的障礙。歸根結底,它就是一個概 念。我們知道有個東西,那麼此物便是我們的一個概念而已。它到底確定真實有、還 是確定沒有?我們的判斷方式是去摸一下、看一下?或者嘗試一下、跟它碰一碰?我 們有了覺知就確定它為有?但是判斷方式,也都是依我們的概念而確立的。暫時先 了解另外的一套判斷方式,然後再來進行對比。「色」是物質性的、有障礙性的那部分。再進一層,「受」的部分。既然概念產生了,這個概念對我的影響,我領納了這個 概念,就是「受」。「想」的部分,是對於領納進來的事物,我們加以「分別」。「行」的部分是「在持續著」。「識」是我們根本心體的層次。?認識「色」法色、受、想、行、識都是心法,那麼佛經中到底是怎麼確定色法的?無論何種事物, 我們總願意找到它的最小單位,作為它「存在」的認識依據。在佛經中,對於最小的單 位有一個判斷方式,就是把它進行時間和方位的劃分,只要能用前後、左右的方位劃 分開,它就一定還可以再分,這是常用的判斷方法。在劃分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世間 物質沒有劃分不開的,凡有形的都可再分。如果沒有一個劃分不開的東西,就不能確①所知障: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礙,為二障之一,「煩惱障"之對稱,謂眾生 r 由於根本無明惑,遂迷昧於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種智之障礙,故稱智礙。大乘《俱舍論>云:「對獲得一切智智之究竟解脫作障礙的同類執著習氣,皆為所知障《究竟一乘寶性論》中云:「三輪執著心,許為所知障,吝等惡分 別,許為煩惱障。」《佛地經論》卷七(金陵刻經處,民國五年冬十二月版)云:「言二障者,一煩惱障,二所知障,惱亂身 心令不寂靜名煩惱障:播所知境無顛倒性令不顯現名所知障。煩惱障者,謂執實我薩迦耶見以為上首。」定色法是實體上「有」,因為缺少存在的基礎依據。人的認識是多方面的——上可以達天堂,下可以通地獄,所謂「邪見道路無邊 際」一~在此種情況下,依二乘人的觀點建樹色法概念,立「地、火、水、風」。這囁本 是二乘人的「大種性」概念,簡稱「四大種」。通常理解的「地、水、火、風」也容易有問題。比如人的身體,會認為骨骼、皮肉這 些比較堅固的部分就屬於「地」,汗水、血液這些液體的是「水」,有熱量的部分是 「火」,呼吸、身體氣脈中的氣就是「風」。若回到《入中論》的框架中,這些理解仍存在 問題。其實,每一事物,其最小單位皆由地、火、水、風構成。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水分子 都是由地、火、水、風四種元素構成的,比水分子再小的單位中也都有地、水、火、風;我 們所認為堅固性的物質中任何一部分都有地、火、水、風,任何一個火中也都有地、水、 火、風;水中一定存在著火性,火中也一定存在水性,這是相互攝入的道理。地、水、 火、風的性質,就像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晃蕩,形成了各種「類似」的幻相。這是二乘人 如此了解世界。現前看到的這個暫時世界,被月稱論師直接否定,說這外部世界實際 是虛假的,不是真實存在。但月稱論師把它分成兩部分:在凡夫的境界中,這種存在雖然不如理想般的正 確,但要暫時認同它,還有法規和世間倫理需要遵循;但從理想而言,這些境界必將變 成佛經中所說的如來藏清凈名言「清凈名言」就是清凈的、乾淨的世俗社會,「干①名言:**名字」與「言說"的並稱。所謂名字、言說,乃依相而立,然相無有體性,所以「名言」亦假立而無實, 世間由於妄執,以名言為實,謂名字即實物,而分別假名言所成之相。唐代不空譯(大乘密嚴經》卷下云:「瓶衣車乘 等,名言所分別。名相雖可說,體性無所有。世間眾色法,但相無有餘,唯依相立名,是名無實事。」凈的世俗社會」在佛經中是用佛的「凈土」進行詮釋的,譬如十方的佛世界、西方極樂 世界、東方凈琉璃世界等。色法和心法若以剛才的方式來理解,會覺得平時很多槪念是與之相衝突的。色、 受、想、行、識在現實的生活運用中,佛經將之譬喻為芭蕉,層層向內剝,剝到最裡面的 時候,發現原來是空心的,實際上什麼都沒有。但我們會認為五蘊有嚴謹的結構,從對物質的理解到對心的理解,到對念頭、持 續的行為的理解,會認為各種理解很真實。於色法的理解也是如此,會認為物質是堅 固的、是存在的,而這些物質都是由地、火、水、風的四種概念構建的,地、水、火、風的 四概念也沒有分不開的自體。所以實際上就是如此:由地、火、水、風構建了很多小的 概念,由小的概念又集合成為大的概念。? 「心」和「色」的關係心和色最後就形成了這樣的關係:丨心色互起的概念1⑩圖3-3心色互起的概念心和身、身和外境、心和外境,形成了這樣對待的關係。心和身之間在發生關係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形成了。並不實際存在的心法,在行使執著的過程中,依附於正報中的某個實體,形成了我們的一種 「根比如眼根,其實是「能見的心法」附著在眼的色法上,就認為眼根形成了。在大乘 佛法看來,眼根是全然不存在的,它只是眾緣和合,使眼物質產生了類似於「我在看到 東西」、「我在捕捉影像」這樣的功能。事實上,外境的色法是心造的,而根也是心造 的。因為心執著於身,便覺得根形成了:眼睛的根形成了,耳朵的根形成了,鼻子的根 形成了,舌頭的根形成了,念頭的意根也形成了。根和外境之間、心和外境之間也都會發生關係。當心和外境發生關係時,十二處形成了。心執著外境便形成了十二處,在六根的 基礎上,用六根執著六塵,稱作「十二處」。比如眼執著於色,這就形成了兩種處:眼處 和色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由六種根對應著六種塵,這 就是十二種處的來源。當身和外境發生關係時,十八界形成了。當六根和十二處形成後,不僅識對於境 在發生作用,識對於根也在發生作用,根對於境也發生了作用,這就將十二處的兩組 關係變成了十八界的三組關係,因此形成了十八界。意識在發生關係,色法也在發生 關係,根所在的色身與外境也在發生著關係。比如眼睛的色法、鼻子的色法跟外境相 應的部分在發生關係,這樣比十二處又多出了一組,共有六類,這就擴充成為十八界。《心經》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對色法的說明。目艮、耳、鼻、舌、身、意,色、 聲、香、味、觸、法,它們都空,即說「十二處」是空的。如果用身、心、外境的三重六種對 應關係來說明,就是十八界空。色、受、想、行、識是空,是五蘊皆空,地、火、水、風空是 色法空。我們所說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六根其實都沒有實體的對應關係。?實有還是不實有以上這些概念,三轉法輪中的講法略有不同。比如初轉法輪時,佛陀應用剛才所 提的所謂「外道概念」時,會說「我有眼根,我用眼根來看;我有鼻根,我聞到香味了, 我聞到臭味了」。釋迦牟尼佛還確定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大都真實有。既然真實有,那麼釋迦牟尼佛在認為本來沒有的事物上建立這些「有」,目的到底 是什麼?目的是讓人對生命的認識產生條理。這些名詞乍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些繁 瑣,但它是一種理解方式。連釋迦牟尼佛都運用這種方式,它在有為法中是有用的, 這樣的理解有助於學習後面的道,尤其當我們將初轉法輪的核心法要「苦、集、滅、道」 確定過後,即使將根、境、識都確定成為「實有」,它也不錯。因而初轉法輪沒有像我們奠定中觀見時這麼嚴格。那時佛說「眼、耳、鼻、舌、身、①印順法師於(性空學探源》第二節「空之抉擇」章中云:「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處。也有分內六處、外 六處為十二處的。釋尊說處法門的注重點,與蘊法門的"重在無常』不同,它是特別注重到無我——空上面。《離阿 含》第1172經(《篦臂經>),說蘊如拔刀賊(顯無常義),處如空聚落^從這譬喻的意義,可見處法門與空、無我義是更 相符順的.《中阿含》從五蘊和合假名眾生的當體,說明無我義,固亦有之;但大多是五蘊分開說的,如識蘊是我,前四 蘊是我所等。又多從·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從無常的觀點出發展轉地來說明,即偏從主觀(情意的)價值判斷來說明 的;很少從生命總體,從事實觀察上,用一種直接的方法去說明無我的。從有情自體直接辨析其空無我的,大都在處 法門裡。看《阿含經》講的蘊與處,很容易生起兩種不同的槪念:說蘊都曰無常、苦、無我,少說到空,易生我無而色等 蘊法可以有的觀念六處法門,則說到我是依法建立的;我之所以是無,因法就是假的,我沒有立腳點了。法若是常 在實有,則依此法可以立我;若此法不能依以立我,必此法非常.非實。說不n了執著我,必然說到法的不實。所以,從 六處法門,容易生起法空的見解。"(見《妙雲集》中編之四《性空學探源》第43、44頁)月稱論師在《入中論疏》中亦即 引用以七支破車處的假名,以分立樹木破森林處的假名的方法,直述萬法當體無實質(參見《人中論疏》第六卷以理抉 擇法無我,及釋明賢《入中論石門疏》第120貞)。法」都是實有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實有的,十二處、十八界、六根、六塵、六 識、五蘊、四大都是實有的,而且不像我們理解得這麼深,不會說每一個極微的事物中 有四大。那時釋迦牟尼佛曾說「我的骨頭就是地大,我的肌膚就是地大,我的身體的 冷和熱屬於火大」,也隨順世間人的說法。為什麼要隨順呢?因為這樣隨順,佛才是眾生的同行者,凡夫不會覺得他離自己 遙遠,才會逐步跟他學習佛道。大致上可以判斷:初轉法輪所說的佛道是降格的說 法-—把真理的格局降低到實有的層面。依初轉法輪的主要教典成立的宗派,幾乎 就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比如,五百尊者結集造《大毗婆沙論》,這就形成根本說一切有 部的理論框架。但是,即使根本說一切有部的理論框架已非常紮實,後來形成的經量部還是出現 了反對的聲音:「你們說地、水、火、風實有,但我親眼看到佛經中說地、水、火、風是如 幻的,如影像一般,並不真實存在。你們說因果實有,因也有實體、果也有實體,所以 實在地造因,實有的果報就產生了。但是在初轉法輪快結束的時候,我親耳聽到佛說 因果是如幻的,地火水風也是如幻的,我發現了相反的說法。」後來,經量部的知見與根本說一切有部產生區別。絕大多數觀點相同,但討論到 實體事物本性等關鍵之處,出現矛盾,兩邊開始爭執。有部和經部的爭執,後來發展到什麼程度? 一群年老的比丘維護根本說一切有 部,其中還有證阿羅漢果位的人。經量部的一群年輕比丘們與他們意見極其不合。 這群比丘就說:「有部的那些老比丘,觀點已經過時。佛經中所講的並不都像他們說 的那樣,但他們執著觀點而不發展整個僧團,我們來幵始發展吧!」年輕比圧們就四處 弘法,擴大弘法範圍。老比丘這一邊就說:「現在年輕人都走向社會,跟社會適應就是 隨俗,我們還是堅持在深山修行吧!」他們仍堅持山居僧團的刻苦修持。佛教雖然分出二十部派,但因根本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最有代表性,故而下面學 習只以討論此二派為主,相對簡單,也易於理解。雖然佛陀於初轉法輪時確定身、口、意暫時實有,但如以上所分析,五蘊是心法; 四大表面是色法、實際也是概念,也變成心法;身心和外境的關係,表面上是色,實際 也是心法。在此情況下,我們應當回頭了解「心」是什麼。我們說了這麼多,了解了四大、五 蘊、十二處、十八界、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為說明一個「心」字。? 「心」到底是什麼「心」到底是什麼?首先,心到底是不是實體?從上述心、身和外境的關係看,當 身和心之間建立矛盾關係時,眼、耳、鼻、舌、身、意就出來了;當心和境建立矛盾關係 時,十二處就出來了;十八界也如此。初心識進階一般人的概念是「心色之間相互執著」,但當它們都是心法的時候,「心」和「色」 是同時生起而產生的概念。色受想行識其實緣起於外道概念,對我們有個提醒:心的 自體能不能找到歸宿,能不能找到所在?當我們從色往裡剝「芭蕉」,把色這一層剝完,發現它沒有實體,它只是領納(受) 的時候產生的概念,自然會想到,只有「想」的部分,才是它的源頭。當分析「想」的分別念時,發現只有一個特性能令此分別念存在,那就是「持續」。 而分別念持續的本身是「行」,它的作用就是不間斷,沒有什麼別的,要保持「行」的 「作用」,根本上還是要有「識別」的功能存在。而識別的功能沒有任何實體。可見,心沒有自體。sir我」是什麼?當心都找不到自體時,「我」便只能是錯綜 複雜的習慣打造的概念。這是「心」的結論和「我」的結論。那麼大悲呢?心雖然沒有自體,但我們是不是很清楚它產生過功能?它不停地 起作用。大悲是讓我們「心」產生無所不在功能的作用。所以大悲並不僅是我們平常 理解的慈悲或善意,而是「功能」。「無所不在」是說周遍一切處,意識指向哪個地方, 它的能力就指向哪個地方。大悲,就是心產生的作用。從心到外境,從凡夫到佛,關鍵就一個詞——作用。把「大悲」和「心」連在一起 成為一個詞——「大悲心」,那就是說,一種沒有實體而有作用的功能。這就是我們要 研究的學問,也是將眾生從凡夫推到佛的一件事(見前表3-1大悲心)。月稱論師說,沒有實體而有功能的正念就是中觀見;而且還說,因為大悲的原因 所以著作此論。可以說,月稱論師是為闡述中觀見而著作此論,也可說就是為讓我們 明白沒有實體而又有作用的功能從何而來,而著作此論。大悲心不是一般的悲情或 傷感,不是某種普通的意願,而是無實體而有作用的心的本質能力。表 3-3結論了解大悲心,向下學習就容易了。因為詮釋大悲心,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曾產生 過辯論。有人認為大悲心應該是慈悲的心念,即使是有心念的思想,也可以說是大悲心。但漢傳佛教的祖師們否定這點,尤其《大乘起信論》,說大悲心、菩提心是指光明, 不應用普通的攜帶分別念的知見詮釋大悲心。?什麼是「菩薩」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翻開《入中論導讀》第77頁,《入中論自釋》第四行:若時趣入初極歡喜地,頌曰: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這是關於「菩薩」這個概念。得彼心者,畢竟超過諸異生地,唯應以菩薩名稱說,不可以余名稱說,已 是聖者故。第一講闡釋過,「異生」是指不得聖果的凡夫地眾人。「異生」和「旁生」不同,我 們不要混淆。「旁生」是指存在於這個世界的「非人生命體」,以動物為主;「異生」指 人,沒有聖人果位。進入極喜地的人,「唯應以菩薩名稱說,不可以余名稱說,以是聖 者故」,因為他們已經是聖者了。般若經二千五百頌云:「菩提薩牆,是隨知薩埵之增語。謂能隨知一切 諸法。云何而知?謂如實知無實、無生,亦無虛妄,非如異生所執所得,故名 菩薩。所以者何?謂菩提不可執,菩提不可作,菩提不可得。」有造作、有所得,那與菩提無關了。例如說我們現在來為天下的眾生髮菩提心 吧! 」這是句很好的話,但這話會不會有問題呢?善勇猛!如來不得菩提,以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可得故名菩提。如是乃名諸佛菩提,非如言說。善勇猛!若發菩提心——重點看這一句:謂吾將此心發菩提心——看來月稱論師知道我們這個念頭啊!拿這個分別念所起心來發菩提心,及於彼菩提發心——對於佛的菩提發心,執實有菩提者,此不應名菩提薩墻,應名發生薩牆——月稱論師還是給了它一個名字:「發生薩埵」。何以故?以執有生,執有心,執有菩提故。月稱論師嚴格堅持前面所談的「心法和色法無實體」的正見:如果你確定菩提心 是發得出來的,就不得名為「菩提薩埵」,可以名為「發生薩埵」。到此,辨析正見至極 重要。很有可能,我們心念中發了好大一個「菩提心」,還認為自己與佛菩薩好「相 應』』,但回頭髮現這是個邪見。這個功德可能靠不住。這就是問題啊!又云:菩提無相,離相自性,如是隨知乃名菩提,非如言說。知道自性是什麼,隨知(隨所因緣而了知)其性為真實有還是不真實有,這樣的人 才能被稱為真正的菩薩。前面探討過,我們通過辯論可不可能成佛,雖然是間接的, 但是真有這種可能性,為什麼呢?因為相似的菩提正見全都由這種辨析而來,只有通 過這樣才能理清內心邪見與偏執。帶著這些執著所作的發心,即使辛苦,也只能種未 來因緣,現在不得名為「菩提薩埵」,而是「發生薩埵」。善勇猛! 了知諸法故名菩薩。對諸法有所了證、有所明知,才能稱為「菩薩」。這是月稱論師直接援引佛經進行 詮釋。單獨抽出這些語句,也再次提醒我們:什麼是菩薩?知道一切法無自體。也就是說,雖然現在的修行還不大好——心裡可能還會有個結,一杯水來了還是 覺得是其為實有——但學習《入中論》以後,心裡就確定了方向·.即使暫時感覺有,但 相信佛說它是無自體的·,即使現前感受上無法直接認同,但將其當作生命理想。這就 是我們的修行! "這種觀念是有意義的,這樣就已進入「菩提薩埵」的範疇。不敗尊者w對修行的 概念進行詮釋時,說了幾個名詞。其中之一稱作「觀察」,即剛才學習、討論和分析的 全過程。在「觀察」之後又說了「觀察修」,我們在進行激辯,在清理錯誤見地,在確立 正確見地,確立什麼是我們該信的。此過程可定義為「觀察修」,這已是修行。食不敗尊者(M中ham Rinpoche 1846 -1912,即麥彭尊者):寧瑪派大師,全名麥釤降央南迦嘉措,祖系厲天族(西藏貴族),父名傑·滾波達吉,母名穆波東渣仲羌瑪,於藏曆第十四勝生丙午年(1846),在 多康河(今石渠縣內)旁的雅秋當羌誕生。尊者從小異於常童,六七歲時能背《三戒論》,七歲著彙集顯密甚深精要的《決定寶燈》,是藏傳佛教 史上不經聞思便能著作顯密甚深精要的第一人。10歲即自由講說和著述,12歲出家,15歲精通《時輪 金剛(韻律歷箕)>。丨8歲獲成就征相,於華智尊者前聽《入菩薩行論·智慧品》僅五天,徹底領悟其中 深理而著《智慧品釋(澄清寶珠論)>,辨析內外宗之錯失,開顯中觀應成派究竟了義,此論傳入青、藏格 魯派各大寺,拉薩三大寺僧眾共修大威德金剛「六十鐵域"等威猛誅業,及「心經回遮"等降伏法,於尊者 無損。此外研習聲明《暫扎巴》、醫方明《水銀烹煉》等共同明論。又由研習《釋量論》得薩迦尊者現身 加被,頓時於該論內外義無不通達。此後僅用3天閱《甘珠爾》(經藏),25天閱《丹珠爾》(論藏),即可 憶持不忘。復於石·渠閉關三年修阿底約嘎,陽光下身無影跡,體空瑩澈,干牆石等物自由出入,毫無障 礙。不敗尊者雖名揚衛、藏、康區,但其生活簡樸,以帳篷、糌粑、大茶為依,常年身著一件被煙熏黃的老皮襖。其人格崇高,才識博學,言談和藹,對於各層人士、男女老幼,均賜予不倦教誨。對世出世法觀察 嚴謹,洞悉無餘,為後人留下了千餘種殊勝論著。尊者論著可分四類:(一) 加持入門生信之讚頌與傳記類:如《文殊贊(加持大庫)》、《聖八吉祥頌》、《釋迦牟尼佛本生 (白蓮華傳)》、《八大菩薩傳》等;(二) 斷除一般所知增益之共同明處類:如《梵藏對照論典》、《醫學四續釋疏》、《工巧明(寶篋論)》 等;(三) 解脫道入門之深廣內明類:如《智者入門》、《別解脫經講義》(即戒本講義)、《三戒一體論》、 《俱舍論句釋》、《中觀莊嚴論疏(文殊上師歡喜教言)》、《般若攝要頌與現觀莊嚴論合解》、《量理寶蘸論 釋》、《時輪金剛續疏》、《密集五次第釋(雙運摩尼寶燈)>、《八大法行講義》、《竅訣見鬉釋(摩尼寶 藏)》、《金剛七句(白蓮花釋)》、《大圓滿見歌(妙音悅聲)》等;(四) 佛法住世、安樂常遍、任運緣生之迴向發願祝福類:《舊密教法弘揚願文》、《吉祥山願文(智慧 密道)》、《極樂願文》、《文殊大圓滿基道果無二之願文》等。其中各大類中復有極多分類。全部收集在 藏文版《雪域語獅子全知大班智達麥彭降央南迦嘉措全集》中,共計26函。1912年4月29日,東方發出巨響,不敗尊者左手定印,右手說法印,隨即雙足跏趺圓寂。身體荼毗 時,放出虹光等殊勝瑞相,舌頭和雙眼自聚一處,現出文殊菩薩形相。荼毗後,房屋內外充滿舍利,五色 彩虹上下排列縱橫虛空,並明現許多咒語,方圓六百里瀰漫虛空,久久不散。尊者事迹詳見敦珠尊者與 晉美彭措尊者所作的《不敗尊者傳》,並可參閱邵頌雄居士《決定寶燈導讀》。修行的價值是什麼?它不能直接證悟勝義諦,但允許證悟相似勝義。相似勝義 不僅是思辨的結果,也是一種證悟。如云:「內地所說的禪宗為什麼有悟道與證道之 別?」與這個概念有些類似。相似勝義的確立,實際是對人生、諸法不實有的確定^有了此種確定之後,對法、對事物的認識,不需要再詳細分析,已不會執著其真 實。這已然是一種證悟結果了。其實,通過分析和辯論即可達到這種證悟的結果,還 不一定非要通過特別嚴謹的打坐參禪,用功入定。其實蘇軾「人生如夢」這句話,是有 見地的。我們要看一看前人言論中哪些是於道有益的,如法者不妨應用D了解這些以後,學習菩薩的第一地就會很順利。回顧前面科判,宣說一地和結尾 本品。宣說一地中分成三部分:略說本地、廣說功德和結尾。略說本地的頌詞是:佛子此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由普賢願善迴向,安住極喜此名初。略說本地,首先是解釋「地」是如何來的。「地」是功德不會再遺漏。用了「地」這個詞,就像地藏菩薩,大地是生長一切,不 是漏失一切。我們說「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但地上的水有沒有漏掉?沒有。我們 ,潑出去收不回來,那是因為地在承擔。會不會說地里的水也漏掉了? 一定不會。地 里的水不會馬上消失,地會承載。各地的智慧為大悲攝持而變成無漏,就稱為「地」。 《入中論自釋》云:是功德所依故。功德要依靠「地」,不會漏失大悲才稱得上「地」。任何功德都要依靠大悲方能獲 得堅固。大悲到底是什麼?大悲就是前面所談到的一種無實體而又有作用的功能, 這種功能是佛給凡夫的作用,也是我們學佛趣向於佛果的作用。平常所理解的大悲 心好像是菩薩慈悲我們凡夫,其實大悲心是菩薩對凡夫所起的作用。譬如「千處祈求 干處應」、「千江有水千江月」,這就是指大悲的特點。作用,它不是情感,而是這種功 能的周遍性、無處不在,這才是大悲心。再看下面:由功德數量,神力殊妙,布施波羅蜜多等增勝,異熟增長等展轉上進之差別,安立極喜地等十地差別。這裡,我們要學習「增勝」這個詞。可將「增勝」拆解成「增上生」和「決定勝」兩 個詞。「增上生」指不停地上升;「決定勝",指確定地超過了、產生決定,即是有一個 確定不退轉的果位。我們的修行是有意義的,因為在增上生,向上提升;我們的修行 是有成就的,因為有「決定勝」,不會一下就退到一無所有。《入中論》也可以說是一 部凡夫修學「增上生」與「決定勝」的論典,讓自己不停增上,乃至獲得一個確定的成 果,不再退轉。上進過程中獲得了初地菩薩果位。?菩薩地次分十種的原因將「地」確定為十種,是因為參考其他典章。月稱論師在《入中論自釋》中說: 如聲聞乘由向果差別建立聲聞八地,如是大乘亦建立菩薩十地。為什麼把地次分成「十」?乃由聲聞的原因,參考了聲聞的初果向、初果、二果向、 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之向果差別,阿羅漢的四果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證悟過程。《倶舍論》將四種阿羅漢果分成初地 到八地:首先是有初果向(第一地),然後才有初果(第二地);同樣,有二果向才有二①四向、四果為小乘佛教聲聞修道之階位。(一)預流,音譯為須陀洹,分為預流向、預流果:(1)預流向,即指人 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凈智慧眼(法眼凈)之階位。但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人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 向,蓋取其「趣向於」初果之義(2)預流果,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八十八使 預人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 入無漏聖道(或聖者)之階位,(二)一來,音譯為斯陀含,分為一來向、一來果二種:(丨)一來向.即指行將斷除欲界九 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然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人其果位,而僅趣向於第二果.故稱為一來向。(2)—來果,即第二果, 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並證入果位者。(三)不還,音譯為阿那含,分為不還向、不還果二種:(1)不還向, 即指已證得一來果之聖者,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即將證人不還果之階位;以其趣向於第三果,故稱不 還向.(2)不還果,即第三果,指已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階位。(四)阿羅漢,意譯作 應供、應、無學.分為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二種:(1)阿羅漢向,又作無學向,指已證得不還果之聖者,入於阿羅漢道,雖 尚未證人其果位,但以其趣向於第四果,故稱阿羅漢向。(2)阿羅漢果,即第四果,又作極果.無學果。指已斷盡色界、 無色界之一切見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轉之階位。果……從初果向的起點到初果又分為十六個剎那。第十五剎那,相當於初果向最後一 個次第——阿羅漢的證果十分嚴謹規範,就像在一念之間。第十五剎那就像是菩薩 道的順抉擇,在抉擇和證悟交接的部分(即前面所說的觀察修和後面直接證悟間交接 的部分),如同順應抉擇力量,瞬間獲得果證,證悟得道了,思辨過程轉成了真正獲得 受用、產生覺受的過程。第十六個剎那就是初果。前十五剎那是預流向,也稱為「八人地」?。八人地,用 來形容證悟初果的前面相鄰那個部分。在菩薩道中,證入初地前稱之為「加行位」。加行位和登入初地之間有一個差別,上次在說無緣大悲時,有這樣一個問題沒有 提。阿底峽尊者有一位老師,在修習大悲心與菩提心的時候作布施。有人提出要求: 「我現在得了重病,必須要活人的肉,而且要修行非常好的人新鮮的肉。」老師當時就 說:「就割我的吧! 」於是來割他的肉。等割完以後,那個人拿著肉做葯治病去了。但他自己難過得很,晚上疼,受不了,翻來覆去,最後想:「我就是再怎樣掙扎也不 解決問題,像我這樣受苦的又不只一個。」他想到地獄眾生更苦,那種苦肯定比自己目 前要更難熬——自己的苦還有辦法麻痹一下;但是地獄眾生,即使一剎那之間受的 苦,也比自己一年受的苦還要多。如此思維時產生了慈悲心,而且悲心十分強烈,觀音菩薩瞬間化身成一位白衣大 士,來到面前對他說:「善男子,你因念地獄眾生苦而大悲心增勝,現在你身體即將平 復如初。」說完,他的身體平復如初,痛苦消失,同時登入初地,證悟了初地菩薩果位。因此,當一位修行者處在加行位,沒有登入極喜地時,如果修行布施,還有一定障 礙。比如布施身肉時仍然會覺得痛苦,這時需要正念受苦眾生而發起更加勇猛的大 悲心,才能脫離這種痛苦,登入菩薩初地,否則依本論典建議,未登人菩薩初地就不要 作那種布施。布施還是有「界限」的,沒有登入菩薩初地不要施身肉,而可以做外施 (用財物、房產、卧具、醫藥之類布施)。?初地菩薩功德之自續功德解釋完菩薩的名義、初地菩薩的「地」、地次劃分成十種的原因後,我們進入後面 頌詞:生於如來家族中,斷除一切三種結,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①八人地:指天台宗所判立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人者忍之意,謂三乘之人共同自世 第一法入於十六心見道,正斷見惑之八忍位。所謂八忍位,即見道之苦法智忍、集法智忍、滅法智忍、道法智忍、苦類 智忍、集類智忍、滅類智忍、道類智忍等八忍。(《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初心識進階從地登地善上進。往下的學習要經常對照科判表來看。略說本地以後,是廣說功德。廣說功德分 成三部分:自續的莊嚴功德、他續的超勝功德和勝一地功德。自續莊嚴功德,是在自己的身心相續$中修行,此行為成為初地菩薩的莊嚴(佛 教有一個名詞叫「相續」,就是說我們的身和心在持續,生命在持續,業也在延續,思維 也在延續)。自續莊嚴功德分成三部分:第一是得具名義功德,第二是得生家族等功 德,第三是滅盡惡趣功德。「得具名義功德」,就是「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亦即只能以菩薩的 這個名稱說。「得生家族等功德」,分為五部分:「生於如來家族中」,這是第一種,種性功德; 「斷除一切三種結」是第二種,所斷功德;「此菩薩持勝歡喜」是第三種,所證功德;「亦 能震動百世界」是第四種,能力功德;「從地登地善上進」是第五種,增上功德。也就 是說,一首半頌詞中共說了五種功德。第一種是種姓功德:「生於如來家族中」。「種姓功德」,菩薩的種姓發生改變。這裡並不是說真的改名換姓,而是說已生如 來家。就像一個爬山的人,跋山涉水地想見大海,在遠山的時候,他覺得大海是沒有 指望的;等到了沙灘的部分,已經接近大海,就像前面所說的八人地那樣;如果是到了 大海邊已經捧起水來,可以嘗到海水的味道,乃至可以進入大海了,這就相當於初地。 這「大海」指佛功德的大海,佛是在大海彼岸,而初地菩薩相當於已到海邊,直接涉水, 品嘗了海水味道。這時的菩薩,所見到的所有事物,所有現象界的本性與佛的世界是相應的,與佛 的說法是相應的。佛說「一切法無自性」,初地菩薩的所見也是如此。因為根本知見 變了,這位菩薩「生於如來家族中」,他已經生入如來家。「生人如來家」是要有所保障的,也就是「沒有再返回三種惡趣的惡業了,永斷三 途"我們認為現實社會是六道輪迴,有三種善道、三種惡道,但對初地的菩薩而言, 他們永斷了餓鬼道、地獄道和畜生道,即使來到這個世界,在其境界中也沒有地獄、餓 鬼、旁生。為什麼他們的世界就能完全沒有?因為他們真正「永斷」了。這個「永斷」並不 是清辨論師說的「外境依然如故,佛果在內心證」,真正證悟初地菩薩的果位一定是心 和外境同時證悟的,當內心永斷惡趣種子之後,外境三種惡趣的現象界也就相應消失。①相續:即法之前後連續無間斷.因果次第而不斷絕之意,3有為法無一常住,世人但認因果連續為常住耳。 {俱舍論》卷四曰:「何名相續,謂因果性。"地藏菩薩發願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樣的願望、菩提心在產生時,實際已沒 有地獄。初地菩薩就已徹底永斷三惡道,地藏菩薩是示現成十地菩薩的形象來發願, 根本不會有三惡道的現象界。他說度盡地獄的眾生,其實在說話的當時就沒有地獄 的眾生可度。學習到此應該知道這個道理,以後我們讀誦大乘經典,就知道菩薩站在 一個什麼境界上,說什麼樣的話。第二種是所斷功德:「斷除一切三種結」。此時已現見人無我,可以斷除三種結症: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煩惱見。「薩迦耶見」有多種翻譯,可以稱為「身見」,就是對身體的執著。但是翻譯為「對 身體的執著的見解」的時候,對於「我見」的部分無法兼顧。綜合考慮身見、我見、壞 聚見幾種翻譯,還是按照梵文的音譯進行翻譯比較好,所以就音譯成為「薩迦耶見」。「戒禁取見」,就是外道不合理的戒也遵守的見地。比如說,塗灰外道就認為裸露 全身、上上下下塗滿了灰,這樣可以修行,而且能得道;持鶴戒的外道,認為保持一隻 腳立在地上,其他的手腳都上揚,這樣長時間就可以得道;持牛戒的外道,認為天天直 接吃地上的草就可以得道;持苦行戒的外道,認為用鐵鉤在身上穿刺、把身體鉤起來, 這樣受苦就可以得道;還有持火戒的外道,跳到火堆里去燒烤,認為這樣可以得道;還 有外道用各種蒺藜、用各種針和刺來刺傷身體,認為這樣可以得道;現在印度有大量 的沙門團,認為抽大麻有益於禪定,而且可以得道。這樣的各種非佛戒的戒,稱為戒 禁取。「疑煩惱見」,「疑」是懷疑佛說法。比如《倶舍論》中說「佛說三界皆苦」,是否悲 觀消極?佛說解脫之道,是否真有解脫可得?總之是對佛所說的法生起不必要的懷 疑,如果內心猶疑不信,則不會依教如理修行。有了這些見解以後,因為與佛戒不相應,也不能增上佛地的功德,不能向上提升。 所以,初地菩薩斷除了這些,才能順利地上進。第三種是所證功德:「此菩薩持勝歡喜」。以前的修行,十分艱難。其實凡夫修行,才是真正最艱難的,而到了菩薩地,登入 菩薩初地已經斷除惡趣、斷除一些根本的惡種子後,修行反倒是順利了。所以,此時 登人初地的菩薩生極大歡喜,此種歡喜會勝過後面幾地的菩薩——並不是說後面幾 地菩薩法喜不如他,而是因為他徹底脫離了根本痛苦,所以生極大歡喜,歡喜初生,故 勝過其他。第四種是能力功德:「亦能震動百世界」。這一地的菩薩,只要有震動世界的想法,就能應用現在對於世間理解的神通能 力,在一念之間讓一百個世界發生震動。不過不會像汶川地震那樣產生破壞性,這種 震動是安全的,可以剎那之間震動一百個世界。而且初地菩薩還可以從一個世界出、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再又從另一個世界出、進入下一個世界,從凈土出、進入惡濁世界,從惡濁世界又進入凈土世界。循環往複, 逐個進入一百個世界。一百次的出入,他只要一剎那的時間(一位勇士用刀把五百片 疊放的樹葉劈成兩半,刀口經過任何一片樹葉的時間就是「一剎那」)。有人問:「初地菩薩可不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往生任何世界都可以。初地菩薩可以一剎那之間往返出入一百個佛世界,而 且他可以選擇去或者不去,或者去了又回來。第五種是增上功德:「從地登地善上進」。「從地登地善上進」就是從這一地再登入其他的菩薩地會非常順利,跟任何凡夫 的修行過程都不一樣。有佛經里說,從初地菩薩登入十地,最快的只需要七天就可完成〇
推薦閱讀:

不忘初心,愛方本真
淡靜如水 初心永駐
人民幸福是馬克思主義的「初心」
這就是成長的意義:不在於你外表有多強悍,而是你內心是否柔軟一如當年
不忘初心,隨歲月修行

TAG: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