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 》 —— 學習摘要 172 條(整理完畢)
《 聽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 》 —— 學習摘要 172 條(整理完畢)
1)做學問不難,但要把做學問與做人融而為一,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卻很不容易。能夠內修心性、品格,外修形象、言行,做人與做學問不分家,真可謂得之於心、用之於身、隨之於意,到了這種境界,就稱得上是真學問了。
2)一切世間法,皆是佛法,世間的一切皆是佛法,並不一定說脫離人世間,脫離家庭,跑到深山冷廟裡專修,才是佛法。修行人未必一定出家,這並不妨礙能以佛家「自度度人」的精神,從事「自利利他」的事業。
3)成功不在於資源貧富,立業不在於學問大小,幸福不在於金錢多寡,快樂不在於運氣好壞,關鍵在於求我所愛、行我所思、用我所學、樂我所得。只要學到能夠做人與做學問不分家,時時身體力行的務實精神,一生就受用無窮了!
4)有公無私,私自在其中;有私無公,私都保不住了。
5)佛家的精神是:以出世的姿態入世。佛家不從事世俗的工作,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不享受世俗的生活,但他們卻積極介入社會,並承擔著一項特殊工作:撫慰人的心靈,引導人的善行,為人類尋找一個安頓身心的樂園。
6)《金剛經》說「如來說的一切法,皆是佛法」。《法華經》說得更明白:「一切世間法,皆是佛法。」這也就是說,世上任何理論、觀點、方法、行為,無論你是老莊那樣高深的「道」,還是平時做事的一個小技巧,甚至只是下意識的一個舉動,都是佛法。正如《法華經》說:「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所謂治生產業就是大家謀生!或做生意等,各種生活的方式,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同那個基本的形而上道,並沒有違背,並沒有兩樣。「一切世間法,皆是佛法」,正是佛教精神的博大之處。它正視一切、包容一切、以平等心態對待一切。
7)學佛的人第一個胸襟要大。所以學佛,第一要學這個人,學常開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薩,就是肚子要大一點,包容萬象,什麼都是好的,都對;一切法皆是佛法,先學他胸襟大,面孔對任何人都是慈悲笑容,這個就是佛法。
8)人們是否有包容心,不僅是一個觀念問題,主要還是一個智慧問題,一個悟性問題。比如,你看見一個強盜,你能不能從他身上看見佛法?看不見你就會痛恨他,巴不得他早死早了。但如果你能看見佛法,你就會生出悲憫之心。有人會問:「難道對強盜應該心慈手軟,縱容他壞事干盡嗎?」當然不是。這裡講的不是一個做法問題,而是一個佛法問題。這個人為什麼當了強盜?為什麼把刀子架在你脖子上?這裡面難道沒有一個因果嗎?比如,你平時看見自己的小孩打人、搶小朋友的東西,是否非但不制止,還覺得好玩?你看見一個人發財了,且不管他如何發財,你是否就佩服他、親近他?你對那些品行高尚而貧窮的人,是否不放在心上?你是否輕視弱勢者?你買賣商品時,是否認為價格對自己越有利越好,而不管對方有沒有吃虧?你是否為了一時之利,把規則拋諸腦後?生活中,此種現象比比皆是,在這種大環境下,肯定會出強盜嘛!有人又會說:我從來沒見過這個強盜,他成為強盜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真的沒有嗎?佛會悲憫地告訴你:這叫「共業」。共業取決於共同的行為,或者叫相似的行為,或是利益相關的行為。譬如同在殺豬場工作,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殺豬,有的人殺豬,有的人是財會人員,財會人員雖然沒有直接參与殺豬的行為,認為殺豬的罪孳,肯定與他沒有關係。其實,他也有一份,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沒有直接參与殺豬的行動,但每月開工資的時候,他也照樣拿一份。說白了,就是你害我,我害他,大家害大家。以此看來,雖然你跟這個強盜「往日無怨,今日無仇」,當他將刀架在你脖子上時,你領受的仍然是自己應得的一份。
9)不要想「他(她)沒理由這樣對我」。某些人會莫名奇妙地傷你的心、損害你的利益,其中必有一個理由,只是你不知道罷了。不知道就算了,憤憤不平地探尋原因,徒然影響心情,在蒙受損失的基礎上再受損失。
10)把不開心的事歸結於「一切都是佛法」。失利、失意、失敗,通常不會大到難以承受,你耿耿於懷的原因也許是認為它本不該屬於你。那就把它歸結於「一切都是佛法」好了,當你打算接受它時,心結便解開了。
11)佛法無邊。大可填滿宇宙,小可納於一塵,以至於無。但佛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說就錯。既然佛法一說就錯,為什麼要說呢?因為不說更錯。好比看見一個人陷身於黑暗迷宮,四面碰壁,心已絕望,準備放棄了。這時候,無論告訴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不是出路所在,但還是要勸說他向左走或向右走。只要他不停地行進,碰壞幾面牆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漸漸接近出口,看見一線亮光,便豁然眼明心亮,於是成功脫離迷宮,走進一片新天地。要把佛法講得讓人深信不疑,卻是真功夫,其中包含了對人性人情的透徹了解以及俗世的一切謀略和技巧,所以學佛法的人即使學不到佛法,學到這門功夫,就已是非同小可。
12)眾生難以達到清凈光明境界,就是因為貪求外物,沉沒在「散亂」與「昏沉」中。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都在散亂中,所謂散亂包括善念、惡念、無記(不善不惡),普通謂之妄想。不散亂的時候便落入昏沉,晚上睡覺是大昏沉,打瞌睡是細昏沉。人生就在此兩個境界中,不是散亂,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亂。散亂與昏沉合起來謂之妄念。有此妄念,所以不能清凈,自性光明就被障礙了。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去掉散亂和昏沉,脫盡心靈的塵埃,使之復歸於真空。
13)「身心寂滅」四字的意思就是「空」,或者說真空。但明明這個身體是存在的,打它就痛,搔它就癢,怎麼空得掉呢?空掉不就死了嗎?其實死了也空不掉,因為「物質不滅」。如何空掉呢?這是一種境界,很難盡解,用老子《道德經》的觀點大約能解得一半:「吾之有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意思是說:我之所以有煩惱、擔憂,是因為我太愛惜自己,如果我不把自己放在心上,我哪來的煩惱、擔憂呢?比方說,我太需要別人尊重我、喜歡我,所以我才對別人閑言碎語、冷言冷語耿耿於懷。如果我要只看重自我評價,不在意別人是否尊重、喜歡我,別人說什麼也就無所謂了!但是「我」怎麼可能不在意別人是否尊重我、喜歡我呢?這是解不了的另一半,只能慢慢去悟。
14)「平等本際」 即是指「眾生平等」 的境界。西方希臘哲學亦提倡政治人權之平等,釋迦牟尼佛則更徹底提出一切眾生平等,不管你有地位沒地位,有錢沒錢,受教育沒受教育,四肢五官健全不健全,都一律平等。連狗呀!貓呀!牛呀!豬呀!也都和人一樣平等。可以這樣說,把自己降低到「眾生平等」地位,也就是把自己抬高到「眾生平等」 的地位,不比任何人高,也不比任何人低。唯其如此,才合乎「婆伽婆」 之一義——尊貴無比。如果有差別心,覺得比某些人高貴,自然就會覺得比某些人低賤;在某些人面前趾高氣揚,自然會在某些人面前低三下四......種種煩惱也由此而生。「眾生平等」 的精神,跟老子《道德經》的精神稍有差別。佛祖提倡把人、鬼、畜生都擺到相同層面,擺得越平地位越尊貴;老子卻提倡盡量站到每個人的下面。站得越低越尊貴——「江海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處下。」一個站在水平面說話,一個站在水底下說話,但指向其實是一致的。建議大家不要踮起腳尖爭高,因為人世的所有煩惱痛苦,幾乎都跟人與人之間的爭高論低有關。所以,讀《圓覺經》,只要讀懂「眾生平等」四個字,收穫就很大了,一生受用無窮。
15)嚮往真善美,即是大智慧。人類的整體趨向是真善美,但人們常常對這一目標產生懷疑,掉頭走向假醜惡。天下的學問,無非是讓「迷途的羔羊」們重歸正途而已。一心嚮往真善美者,哪怕不識一字,也有大學問。
16)喚起他人嚮往真善美,即是大功德。引導多人行善,勝於一人行善。反之,鼓動多人為惡,罪過一人為惡。
17)菩薩有覺悟有情之義,覺悟是自己已經悟道,但是功德沒有圓滿,世界上最多情的人便是佛菩薩,大慈大悲度盡一切眾生,眾生那麼多,怎麼度得完?你的痛苦我來挑,你的煩惱我來解決,你的困難我來幫忙,你說多情不多情?這就是菩薩行為。
18)有的人說奉獻即幸福,有的人說收穫即幸福,有的人說創造即幸福,有的人說享受即幸福,究竟什麼是幸福呢?這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不受別人關於好壞、美醜、貧富、窮達等相對觀念的影響,一心一意做能讓自己感到快樂、充實、有尊嚴且高尚的事,你的境界就超凡脫俗了。
19)凡事自有其理,凡物各有其用,不用刻意追求什麼意義。
20)人世間沒有一樣不顛倒,眾生顛倒,知見不正,樣樣顛倒。不顛倒,就成佛了。佛是什麼?中國禪宗祖師說佛是無事的凡人,沒有事的平凡人,哪個人能夠做得到?都是無事生非,都在顛倒之中。
21)一切眾生從有生以來,就處在種種顛倒之中,好像迷路的人,四方奔走,卻找不到正道。眾生誤以為四大合成的這個形象就是自己的真身,誤以為六塵留下了印象就是自己的真心。這就像那些有眼病的人看鏡中花和水中月。鏡中實際沒有花,以為有花,不過是眼病者的妄執罷了。因為妄執,不但原本虛空的自性被「假花」迷惑,連「真花」的樣子也忘記了,都把假的當成真的。如此因妄生妄,以假生假,循環不停,所以叫做「無明」。
22)無明是以真為假,以假作真。又因妄生妄、以假生假,這就好比一個人,被「妄執」這種病毒搞壞了基因,生下來的子子孫孫,其基因都帶著某種缺陷。
23)不要因為一陣風吹過而生氣。當一陣風吹過時,有時會讓你感到溫暖,有時會讓你感到燥熱,有時會讓你感到一絲涼意,有時則會讓你感到冰冷徹骨。但風並非因你而吹,它自然而至,既無友愛也無敵意,用不著為它而生氣。人心颳起的讚美風、流言風、批評風也是如此,非因你生,必然而至,你感受到了,是因為你正好站在迎風的地方,何必為它生氣?
24)不怕做錯事,但要意識到自己可能正在犯錯。一個人每天不做幾件錯事,就不是人了。關鍵是要承認自己也可能會犯錯,不要以為自己總是對的。
25)要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空的花朵,今天我們講的,聽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假的。人生如戲,要曉得我們現在是在唱戲,演父母的就要像父母,要演得大家都叫好。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唱戲,唱完戲,卸了妝,都要去殯儀館報到,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一般人唱戲都唱昏了頭,上了台就下不來,上台容易下台難。
26)無心即是道。很多事,往心裡去,就會留下一道道傷痕;不住心裡去,就如一陣風吹過,什麼也不會留下。對別人的有心傷害或無意冒犯,都以無心處之。你的心就永不會受傷。
27)在人生中,起點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標要高遠;進步快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安然處之,靜而思之,勤而行之。有了這樣的態度,成佛都夠了,何況是成就俗世的事業呢?
28)遵紀守法不是受束縛,而是獲自由。在人行道上步行自由,還是在禁止步行的高速路上步行自由?答案不言自明。做人做事的也是如此,遵守規則,不是失去了自由,而是獲得了自由。
29)大菩薩的入世修行才難,你要在人世間做個賢妻良母或者是做個盡責的好父親好丈夫,這就不容易了。這是擔負妻子兒女的痛苦,而且要咬緊牙根有苦都不說,一切如夢如幻,於此痛苦中,一心清凈,不起惡念,處處利他利人,這才是真修行,這才是普賢菩薩的「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修行法門。可不是吃飯把碗筷一丟,什麼事情不做,跑到這裡來打坐、聽經。
30)為什麼要守戒呢?這樣心才不會散亂,才能定下來。打個比方,你想去某地,如果堅持只走某條路,堅決不走其他的路,那麼肯定能到達目的地。但如果認為走這條可以,走那條也行,就存在利弊得失的選擇,就有試試看的心理,走了幾步感覺不那麼美妙,又退回來,換一條路重走,這樣心就散亂了,拿不定主意。在人生中,我們經常會拿不定主意,因為選擇條件太多了。然而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自己不願「守戒」。如果「守戒」的話,事情就比較簡明了,也容易做出決定了。戒律看似約束了自由,實際上使自己變得更自由了。這是心靈的自由。相反,那些無法無天的人,看似很自由,其實最不自由。守不守戒律的影響,很多是心理上的,在破戒之前很難想到有何影響,破戒之後才會有切身體會。總而言之,守戒的含義是只做該做的事,不該做的事一概不做,心裡沒那麼多想法。想法越單純,心越能定下來,越容易作決定。拿定主意後,心專註於決定要做的這件事中,不被其他事情干擾,就能進入靜的狀態,波瀾不驚。心靜下來後,神智就清明,看問題就比較冷靜,不易受偏見和錯覺的干擾,辦事也就比較有成效了。
31)空,是學佛的第一步,也是學佛的最後一步。所謂「空」,就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空」並非什麼也沒有,當然也不是真的有;不是毫無知覺,自然也不是妄念叢生,而是「不空而自空,不定而自定,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那麼,悟透「空」這個概念有什麼用呢?是為了解脫生死,或者說達到「涅槃」境界。「生生死死是現象的變化,我們那不生不死的真我,並不在此生死上,你要能找到這真生命,才可以了生死。」解脫生死又有何用?生存是眾生最本質的需求,其次才是物質需求,再次才是精神享受。很多問題之所以擺不脫、放不下,躲不開,就是受生死問題的拖累,一旦解脫了生死,就不會「貪生怕死」。就無所畏懼,獲得了大自由——身心的全然自由,於是,也就進入了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32)如何避免以妄生妄呢?要保持清靜心,破除妄執,也就是拋棄偏見和妄想。按世俗的說法,首先要承認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錯誤的和不真實的,然後試著去尋找正確和真實。這種說法也許不符合佛祖的原意,但對我們凡人來說,只有先達到這一步,然後才可能走到佛祖所講的那一步,假設佛法是通向彼岸的渡船,我們凡人離此岸還遠得很,怎麼上得了船呢?承認所有想法都是妄念,基本上已經走到了此岸邊上,看得見那條船了。不過能不能上得去,得看因緣。眾生原本不是一開始就要具備正確的思路,也不是一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需要依住在錯覺中求正覺,依住在妄念中求正念,無論對錯,都可以想、可以做,盡自己目前的水平,順其自然而己。我們工作、生活也是如此,無論想法多麼可笑、做法多麼離譜,都是正常現象,關鍵在於不要自以為想法絕對正確、做法絕對合理,更不要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跟人喋喋不休地爭辯,乃至做出過激之舉,否則就是妄執,就會以妄生妄。依住錯覺求正覺、依住妄念求正念,在佛家看來還是修士境界,但在普通人中間,境界已經相當高了。再上一層,就到了不思量的境界。如南台守安禪師的偈頌云:「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所謂「無事可思量」,並非真的「無事」,只是不把是非好壞、成敗得失、高低貴賤的計較放在心上而已。凡事順從本心,不強求,不妄取,不勉強抓住什麼,也不刻意拋棄什麼,平平常常做事,平平凡凡做人,總而言之,不把某件事太當一件事,自然「無事」。有人說「佛是無事的凡人。」確實如此。
33)文殊菩薩請佛祖向大眾宣示成佛的法門,佛祖說:「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稱佛道。」 「無上法王」是指佛有萬法之王的意思。「陀羅」是梵語,意為總持、總綱,即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本總法。所以這段話的意思是:「成了佛的無上法王,有個大總持的法門叫作"圓覺』,圓代表圓滿,沒有缺陷,沒有滲漏,圓也包括了一切時間,包括了一切空間,無時不在,無所不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成佛,隨時隨地可以圓滿覺性,隨時隨地可以悟道。此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 什麼是「清凈」?大致是無煩無惱的意思。當然要去掉疾病、邪見才能無煩無惱。什麼是「真如」?「真如乃道體也,真心之體,禪宗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要見到此真如道體......煩惱妄想是一切眾生造業的根本,煩惱妄想清凈了,證得真如,即便成佛。」 什麼是「菩提」?是覺悟的意思。什麼是「涅槃」?寂滅的意思。寂滅不是什麼都沒有了,而是本來清凈,本來寂靜。涅槃不是死亡,而是永遠存在......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什麼是「波羅蜜」?意為到達彼岸。「學菩薩道,要修六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修此六種波羅蜜,到達彼岸。彼岸指哪個岸?成佛之岸,脫離苦海之岸。」以上觀之,「圓覺」 是一切大法的總法、總源,涵蓋了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波羅蜜,只有修此圓覺,才能「永斷無明」,證成佛道。修菩薩道也是如此。因為修菩薩道跟修佛道走的本是同一條路,只不過佛已經到站,菩薩還在路上而已。我們凡人不能成佛的原因,是不想「永斷無明」,非但不想,還要以「無明」為有明。什麼是「無明」呢?可以簡單解釋為不夠聰明。那麼「永斷無明」就是變聰明一點,獲得永不退減的大智慧。有的人就不服氣了:「我怪聰明的,10元錢的東西,被我花言巧語,15元賣給了人家,還不夠聰明嗎?別人的東西,被我1毛錢不花弄到了手,還不夠聰明嗎?如果聰明就可成佛,那我們離成佛不遠了!」可惜啊,凡人的這些三十六計,在佛祖眼裡都是貪、嗔、痴,都是「無明」,凡人覺得這是聰明,不過是自作聰明罷了!成佛僅僅是一種境界,一種心境,跟身份地位沒有關係。要獲得這種境界,說難很難,可能修鍊幾十年仍然寸步難移;說簡單也簡單,可能一個念頭轉過去,境界就上去了。古人有詩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把俗念一放下,就成仙了;把凡情一放下,就成佛了。成仙是道家的境界,比較籠統,用佛家的境界來衡量,大致是羅漢、菩薩和佛的合稱。羅漢即阿羅漢,自己覺悟了,便不去理會人間之事。對應道家的神仙,只顧自己游遍五嶽三山,不管人間是非成敗。
菩薩的意思是「覺悟有情」,自己覺悟了,還要度化世人。而神仙中也有多管閑事的,如民間傳說的「八仙」,出自己的力,傷自己的腦筋,辦別人的事。佛在有情無情之間,在度人與不度之間,這是大情和普度,是無心而作的至高境界。在神仙中,至少道教的祖師爺老子達到了這等境界。無論成仙也好,成佛也好,都要把念頭從「無明」轉到光明的一面去。凡俗之人,滿腦子凡俗的念頭,一個念頭轉過去,瞧一瞧,還是個凡俗的念頭;再轉過去,看一看,又是個凡俗的念頭,每天轉了一千多個念頭,個個俗不可耐。正因為如此,要想獲得「仙骨」、「佛心」,需勤下工夫才行。
34)愛是輪迴的根本。因為各種慾望摧發了愛意,所以能讓眾生在生死中循環。慾望因愛而生,生命因慾望而有,眾生愛惜生命,還是以慾望為根本。愛自己的慾望是原因,愛自己的生命是結果。有了愛欲之心,便產生違我心意的逆境和合我心意的順境,對不喜歡的產生背離心,對喜歡的產生親近心,併產生厭憎、嫉妒等種種不良情感,由此造下各種罪業。
35)尋找安頓心靈的家園。現代人的心飄忽不定,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不知到底該追求什麼,其原因是沒有終極價值觀念。找到一個值得終生追求的事,讓你的心安住其中,你一生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36)真真實實做自己。黃頭髮、減肥、美容、高檔時裝、個人博客、網上聊天,以及其他一切流行的東西,都無所謂好或不好,與其跟在別人後面追逐時尚,以保持步調一致,不如特立獨行,追求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
37)善男子啊!你們為了諸位菩薩以及末世眾生,詢問最深奧、最秘密、最透徹、最根本的佛法,這是一切菩薩最高的教育方法,是大乘道的了義法門。能使十方修學菩薩道以及末世一切眾生產生堅定信仰,永遠不再有任何懷疑。
38)保持新鮮的活力。思想陳舊的不一定是老年人,觀念新鮮的不一定是年輕人,誰的頭腦更少成見,更精通變化,誰就更有活力。
39)何況一切眾生都在輪迴當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自己做不了主。內心裏面的污垢、臟思想、壞念頭多得不得了,好像台北晚上的垃圾車,播放著「少女的祈禱」美妙悅耳的音樂,裡面則裝一大堆髒東西。我們若未曾清凈過,沒有得到清凈境界,沒有達到佛的境界,怎麼能夠懂得佛的道理呢?
40)善男子啊!應當知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切變化,都是污垢和假象。只要永斷這些塵渣,便見十方清凈世界。善男子啊!好像透明的摩尼寶珠,原本沒有顏色,五色光照射在上面,它就顯現出五色來。那些愚痴者卻以為摩尼珠上確實有五色。善男子啊,我們眾生的自性絕對純凈,因為映照各自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才顯示不同個性。愚蠢者以為各人的自性本來如此,就像以為摩尼寶珠確有五色一樣。
41)生命需要一場清潔心靈的大火。傳說,鳳凰500年在火中涅槃一次,她集梧桐枝自焚,在烈火中獲得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這個神話故事頗有佛法的意境。人生其實也需要一場這樣的思想之火,燒毀了過去的殘渣,獲得一個全新的自我。就像過日子必然留下垃圾一樣,我們的頭腦里也必然會留下思想殘渣。因為我們每天不停地思考,產生一個又一個想法,這些想法極少有用,有的還是帶毒的想法。時間雖然過去,這些想法卻不會隨之消失,仍殘留在記憶里,殘留在潛意識中,不知不覺地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言行。於是,我們漸漸失去了單純,變得複雜、虛偽、勢利和老於世故;我們漸漸失去了笑聲,變得憂鬱、焦慮、膽怯和心事重重。這些思想殘渣是什麼呢?是對人、對事物、對社會的錯誤理解而產生的偏見、謬見、邪見,是過去失敗經歷留下來的心理陰影,是過去成功經歷留下來的心理折射,是對他人的無端嫉恨,是對未來的不合理期盼......所有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心靈受到污染。如果我們能燃起一堆思想之火,像燒毀殘枝碎葉一樣燒毀思想殘渣,就能獲得一片清凈之地。但是,這堆火只能由自己引燃,用佛家的說法,需要各人自度,否則無人可度。佛祖所講的佛法,只能讓大家意識自己的思想中己經填滿垃圾,只能讓大家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場清潔靈魂的大火。但佛法本身並不能點燃這場大火。如何燃起一場思想之火呢?必須在靈魂中引起深刻的覺醒或懺悔,這種強大的心理能量足以使過去種種無益的積存化為一縷輕煙。這很難,又很容易,關鍵在一念之禪悟。但人是執迷的,總是放不下那些自以為是的念頭,放不下過去的遺憾、苦惱、仇恨等等無益情緒。我們難以悟道的原因,不是拋不下思想垃圾,而是把思想垃圾當成寶貝收藏,捨不得拋棄。那麼,即使佛祖親自來說法,也無法使我們得到超度。除非有某些特殊的事件發生,使我們不得不拋棄,才能從中發現一心清凈的價值。1914年12月,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的實驗室燃起一場大火。實驗室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按理說不易發生火災,所以事前只投了23.8萬美元的保險,但這場事故卻造成了200萬美元的損失。那個晚上,愛迪生半生積累的財富及研究資料幾乎都在大火中化為灰燼。大火燃得最旺的時候,愛迪生的兒子查里斯在濃煙和廢墟中找到了父親。愛迪生靜靜地看著蔓延的火勢,沒有一點傷心的感覺。當他看到兒子時,大聲說:「查里斯,你母親哪兒去了?去,快去把她找來,她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到這樣壯觀的場面了!」第二天早上,愛迪生看著眼前的廢墟,說道:「災難自有災難的價值,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和過失都被大火燒得一乾二淨了。我們應該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又可以從頭再來了!」 火災過去三個星期後,愛迪生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留聲機。愛迪生所說的謬誤和過失是什麼呢?有以下三種東西:一是研究的迷途。每進行一項發明,都會經歷若干次失敗,這是正常現象。但有時候只是在鑽牛角尖,鑽在裡面出不來,也不想出來。以前的研究資料失去了,沒有辦法繼續,心裡可能反而透亮了。二是習慣的屏障。過去的成功經驗會讓我們認為某些想法一定是正確的,某些方法一定是最實用的,這樣就容易形成慣性思維,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愛迪生是大發明家,受到大家推崇,這無疑會使他對自己以及自己過去的研究方法充滿自信。當他的實驗室燒毀了,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工作節奏打亂了,運用過去的研究方法的條件也改變了,這使他不得不按新的方法做事,創新的靈感反而綿綿而生。三是精神的惰性。奮鬥激情往往來自內心的渴望,愛迪生年輕時,家境貧寒,生活困難,不得不努力工作。當他功成名就後,再也沒有任何經濟問題困擾他,無須努力表現就會引人注目,雖然他仍是勤奮的,激情卻自然消退。一場大火使他陷入經濟危機,反而就像一支強心針一樣使他精神煥發。宋朝紫陽真人說,「不移一步到西方」,心靈的徹悟,靠的不是外求,只要化盡過去的一切的累贅,佛性之光便顯現了。在生活中,誰都不會歡迎意外的變故,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更新自己。但是,過去的生活已經在我們的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重負,身心感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何不試著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拋棄一些可有可無的是非恩怨呢?何不嘗試挑戰過去一成不變的觀念,接納新的思想呢?何不嘗試透過身心之虛幻,觀照真如不動之空性,以求得心靈的涅槃呢?
42)中國佛法中的禪宗要你起疑情,有疑才有悟,何況一切眾生本來就在懷疑中。沒有成佛以前處處是問題,生從哪裡來?死向何處去?佛法說有前生,你見過?死後靈魂究竟存不存在?誰能證實?這些都是問題。禪宗的方法之一就是挑起你的疑情,你說你有痛苦,那麼,痛苦從哪裡來?因為有我,你又是生命東西?肉體?肉體不是你。真正的我是心,心在哪裡?如此一步一步追問下去,大疑就是大悟,小疑就是小悟。
43)一個人價值究竟有多大,取決於他的信仰有多深。如果不信,就什麼價值也沒有。你有多大的價值,關鍵在於你確信自己有多大價值。有的人志向遠大,並堅信自己能實現理想,雄心勃勃地努力不懈,最後就能取得常人望塵莫及的成就。有的人志向遠大,卻不太相信自己能有那麼好的運氣,半信半疑地嘗試著,最後的結果大概是:業績並不出奇,又老是覺得自己了不起。而心無大志的人,覺得自己只能過平凡的生活,並且從這方面努力,最後大概跟自己預想的那樣,果然過上了平凡的生活。不過,由於他實現的價值和預期的價值一樣。他的幸福指數可能比第二種人高得多。佛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無論學佛法,做其他學問,或行走人生,通常都是這樣:有信便有得,不信便不得。但並非不能疑,在方式方法上可以提出各種疑問,也需要提出各種疑問。要一步一步追問下去,每解決一個疑問,就前進了一步。不過,在根子上不能疑。比如,學佛法到底有沒有用?學科學到底有沒有用?做好人到底有沒有用?這都是在根子上疑。先在根子上「永斷疑悔」,斷絕自己的退路,勇往直前,才可能走入海闊天空的境界。
44)關鍵在於滿足慾望的方式。火藥危險,但不會自行爆炸,用好了還能造福人類。慾望也有兩面性,或者讓人墮落,或者催人上進,關鍵在於滿足慾望的方式是否正當而高尚。
45)積極的人生是創造價值。人活著就會消耗社會財富,作為一種補償,人理應創造不低於自身享受的財富——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否則無論怎樣粉飾自己,其人生都脫不了蒼白而貧乏。
46)佛祖所講的「最深奧、最秘密、最透徹、最根本的佛法」 是什麼呢?歸根到底,還是一個「空」字。佛祖說:「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轉一小圈,回到原點,是個零;轉一大圈,回到原點,還是個零。都是空的!這是最簡單的佛法,也是最深奧的佛法。如果有悟,一念即悟;如果無悟,也用不著大傷腦筋,把這個問題輕輕放下就可以了。
47)如何對治因外境干擾而生起的煩惱呢?外境本來就沒有好惡、美醜、靜鬧等等分別,所有的差異都是因自心而生。我們以自己的好惡為標準,外境才會出現差別。比如,我們認為污泥很臟,美麗的蓮花只有在污泥中才能生長;你若好心好意將泥鰍放在清水裡,它只會死亡。我心若不起波瀾,煩惱又從何而生呢?心靈平靜如鏡,便能平等觀照外界一切,你就遍知無遺了。儘管天上風雲變幻,你只要隨心自在,無須對治,自會風消雲散。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如果不知道種種雜念、妄想、煩思之源本自內心,而想去外界去尋找清凈,無論學到多少修行方法,都是沒有用的。有些人學佛,或者其他的道,總想避開世人、世事,如果不能躲進深山老林里去,就「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或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不是學道,而是學懶,學問既不會長進,境界也不會提高,內心也不能真正得到清凈。學佛不等於學懶,能夠在鬧市裡修行,才上得了境界,能夠在紅塵中一塵不染,才是真正一心清凈。比如,「躲進小樓成一統」是魯迅先生的詩句,但這恐怕只是他一時的牢騷話,他並沒有真的「躲」起來,而是以筆作「投槍」、「匕首」,積極地跟社會不平現象開戰,卻不是為了自己陞官、發財、出名。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48)什麼是佛?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這麼簡單。一切眾生何以不能明白?因為不肯平常。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偉大。一般人學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學佛的人好忙哦!這裡拜佛,那裡聽經;又是供養,又是磕頭;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連自己家人都不顧,結果,什麼都沒有。當然沒有,因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49)在我們平常的觀念里,總認為佛走起路來一定是離地三寸,腳踩蓮、花,騰空而去。《金剛經》記載的佛,卻同我們一樣,照樣要吃飯,照樣要化緣,照樣光著腳走路,腳底心照樣踩到泥巴。所以回來還是一樣要洗腳,還是要吃飯,還是要打坐,就是那麼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時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間。
50)無論哪部佛經,無論佛經的哪個部分,其核心都是兩個字,一個字是「空」,一個字是「善」。這就像兩條線,把各種不同的東西串在一起,一條串著自我幸福,一條串著社會價值,形散而神不散,構成全部佛法與佛經。如果抽掉這兩個線中的一條,穩定性就變了,根基不牢。因為無論單講自我幸福或社會幸福,都會講不不去的,如果把兩條線都抽掉,性質就變了,全得散架。「善」不光是「善」心,最重要的是「善」行。有的人只要一個「空」字而丟掉「善」字,說什麼「功名富貴如過眼煙雲」,說什麼「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從此放棄進取,只圖一身安樂。由於沒有「善」行,或者說,沒有創造社會價值,自然就沒有收穫。那麼吃什麼喝什麼呢?或者吃以前的成果,或者像豬一樣被人餵養著。等到吃光老本,又無人餵養,離大限之日還有若干年頭,沒辦法還是得去找工作。這等於自打耳光,否定此前的行為是錯的。其實所謂「生不帶來」,只是錯覺。人出生的時候,是帶來了一些財富的。試想,如果父母一文錢沒有,拿什麼把你養活?即使父母雙亡,還是能活到成年,因為總有人會把你養活。這就好比人一生下來就有一張看不見的存摺,只不過裡面的錢是別人幫你存上去的。「死不帶去」倒是不假,那又何必要全部帶走呢?最低限度,也該留下一些財富,把別人給你「帶來」的那些東西還上。利息算不算,倒還在其次。有的人只要一個「善」字而不要一個「空」字,進取心和責任心太強,如果各種煩惱苦悶不能自行化解,就會活得很累,難以持久,要麼精神崩潰,要麼身體垮掉。比如焦裕祿同志,患了重病還堅持工作,一心為老百姓著想,確實是大善之人,值得敬佩。但他的壯年早逝,卻太令人遺憾了。一個這樣的好人,如果多活若干年,還能為社會做很多工作。佛家講「空」、「善」二字,歸根結底,是在講如何達到身、心的和諧,達成自我與社會的和諧。佛家並非不從事世俗的工作,而是從事一項特殊的工作:撫慰人的心靈、引導人的善行。這項工作類似於現代心理醫生的角色,但工作範圍卻廣泛得多。佛家像心理醫生一樣,既不耕田種地也不操縱機器,但並沒有吃閑飯。佛家也並非不過世俗的生活,而是過著與普通人不同的生活,既不吃好飯,也不穿好衣。這個道理,好比西方人吃西餐,中國人吃中餐,西方人多吃肉,中國人多吃菜,我們就不能說西方人過的都不是人的日子。佛家為什麼要干很多工作卻享受很少呢?就是為了求證空、善二字。享受是空的,名利權勢也是空的,工作是為了行善。所以說它是以出世的姿態入世。總而言之,只要深刻理解了「空」、「善」二字,就等於把佛、道、儒三家的大法學到了手,已經近於佛了。要完全理解「空」、「善」二字,其實也不容易,還需要修行。佛祖所講的「不起妄念」、「亦不息滅」、「不加了知」、「不辯真實」等法門,就是修行方法。第一步是「不起妄念」。只要內心平靜,不為外事擾亂,境界就上去了。假如真能做到了,這就是菩薩道,不需再念什麼咒,或是觀想、拜佛。但是,身邊每天都在發生大事、小事,怎麼可能不被擾亂呢?那就需要看「空」,只要看空了,有事如同無事。但這種境界很難達到,所以才需要第二步修鍊。第二步是「亦不息滅」。要是心裡有了虛幻的妄想,也不用大驚小怪,更不用費神去把它趕走。人人都喜歡做「白日夢」,想像未來當了個官,如何如何;發了財,如何如何;娶了個漂亮老婆,如何如何。這都是虛幻的妄念,來了就讓它來,不趕它它也自會走。誰還記得十年前心裡的某個想法呢?它早就走了。如果沒走,那就恐怕是一個真實想法,不該走。第三步是「不加了知」。不要去思考做「白日夢」對不對的問題。它跟晚上做夢一樣,自然而來,自然而去,不由自主。既然不由自主,何必勉強控制它呢?第四步是「不辯真實」。不要去分析「白日夢」是否真實,有沒有可能實現。如果覺得是真的,就會起貪念;如果覺得是假的,又會起嗔念,或者對自己不滿意,或者對他人不滿意。不跟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較真,心裡自然清凈。
51)如果一個修行人能夠自我約束,嚴格遵守各項戒律,境界就比一般人高了。普通人貪圖生活享樂,是不管什麼戒律不戒律的,只要不受懲罰,什麼都敢吃,什麼都敢穿,什麼都敢做,即使可能受懲罰,也是敢吃、敢穿、敢做的,要不然違規、違紀、違法的現象就不會這麼多了。這種自我放縱的做法,好像一股濁水,哪兒低就往哪兒流,一點境界也沒有。當然這不是說每一個人,而是說有些人。大部分凡夫還是有一定自我約束力的,只是約束力不夠強罷了,所以叫做凡夫。如果約束力很強,就不是凡夫了。境界比凡夫高了,又如何更上一層樓呢?生活中處處有禪,能不能領悟,這要看各人的悟性。
52)每個人只需要順從本心,自然而然地做自己想做又該做的事就行了。如果不想做或不該做,就不要做好了。如果認為自己只能對現實屈服,做不想做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去做。因為你認為不得不做的事,不管你喜不喜歡做,都等於想做的事,何必憤憤不平、滿腹牢騷呢?總而言之,只要順眾本心,自然而然,沒有多餘的想法,心靈自然清凈,也就近於佛道了。
53)像有教養的人一樣吃飯。假設一個紳士只有一小片麵包,他也會鋪上桌布,擺上餐具,鄭重其事地吃這片麵包。如果他懷著感恩之心吃這片麵包,境界就更高了。
54)想法越少越好。當你做一件事時,與事情本身無關的想法越少越好。做這件事是不是很傻?是不是吃力不討好?別人會如何議論?能不能帶來意外的收穫?凡此種種,都是多餘的想法。
55)佛法確實太玄奧了,越琢磨越捉摸不透。要是這麼容易搞懂,滿世界都是活佛了。雖然搞不懂,還是得琢磨,因為搞懂一點,就有一點妙味,就有一點受用。打個比方,佛法就像一座須彌山,都是金子鑄的。你想把它全搬回家,恐怕不可能。花了很多心想,只要掰下一塊,也是好的。
56)佛祖曾用渡船比喻佛法,「你既然過了河就上岸嘛!過了河把船背起來走嗎?沒有這樣笨的人。佛說:我的說法,都是方便,都是過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這種理解當然也有道理,只要過了河,到了「彼岸」,也就是說,成了佛,哪還用得著把渡船背在身上。但是,眾生遇到的問題不是到了彼岸怎麼處理渡船的問題,而是到不了彼岸的問題。站在彼岸這一邊,該怎麼對待渡船呢?應該特別重視它,把它當成不可或缺的東西嗎?那就是「取法」了!所以,關於渡船的比喻,還有另一種解釋:雖然你得到了渡船,但不等於你已經到了彼岸。你還得努力駕船,也就是自修。不過,彼岸並不在眼睛能看見的地方,雖然你努力駕船,萬一途中迷失了方向,萬一遇到「魔障」,被一個大浪把船掀翻了,這時候你先別忙著去彼岸,先餵飽幾條魚再說。但如果運氣好,被一陣順風直接送到彼岸,也有可能。所以,學佛是正道,成佛還要有機緣。不學佛法能否成佛呢?或者說,如果沒有渡船能否到彼岸呢?也有可能。當然,在佛祖看來,一切皆是佛法,不學佛法就沒什麼可學了。總之,對佛法既不要輕視,也不要迷信。
57)不必在爭論中獲勝,但要在行動上勝人一籌。講得頭頭是道,把別人駁得啞口無言,卻拿不出值得一提的成果,有什麼用呢?做得比別人好,這才是真功夫。
58)佛人做事就是一個恭敬的敬,就是儒家所講的敬。一個人能夠教己,然後才可以敬人;敬別人,恭敬別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一念的誠敬,當下就可以證到佛的境界,所以這一段的道理,是叫我們正信。
59)學佛當從敬佛開始,要絕對相信佛法是拯救心靈的良方。「敬」不是迷信,而是一個精神驅動力的問題。信念越強烈,精神驅動力越強大,越是勇猛精進,越有可能學有所成。
60)求真知去謬見。每個人的頭腦中都堆積著錯誤觀念。錯誤不是問題,從不懷疑自己有錯才是大問題。
6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科學家說:實驗是最有力的科學工具。夸夸其談沒有用,把事情做出來並且能重複得到相同的結果,才可以下結論。
62)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學、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說,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羅密;智慧到了極點啊,沒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這也等於老子說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極點,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偉大。
63)內修智慧,外修儀錶。「般若」二字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譯經人都是直譯,不敢翻譯。因為一翻譯的話肯定是錯的。但是讀經人看了莫名其妙,怎麼辦呢,只好勉強解釋一番。就像老子拿「道」沒有辦法,只好「強為之名」一樣。如果勉強給「般若」安個名字的話,就是「智慧」二字,但它肯定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智慧,而是合乎道的智慧,或者說佛智。般若智慧共有五種。第一是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見性所悟的那個道體。在佛學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見到那個道體的空性,叫做實相般若,屬於智慧的部分。我們聰明只是意識部分,局限於現有的知識範圍,以及現有的經驗與感覺想像的範圍。真天上的道體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以用我們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思想、討論、研究的。要注意!他並沒有說不能思議啊!以此觀之,「實相般若」跟老子《道德經》所講的「大道」,或者跟西方哲學家所講的「自然規律」、「客觀規律」等概念是相同的,或者近似。那麼所謂「佛法無邊」就相當於西方的「規律無所不在」。不知為什麼,現代人不太容易接受「佛法無邊」而能夠接受「規律無所不在」,似乎前者是迷信而後者是科學。這是一種心障。實際上,佛學對規律的探索遠遠走在了西方的前面。有人可能會提出疑問:為什麼咱們中國不如西方發達呢?咱們中國不發達,並非佛學的錯。除了唐朝前、中期之外,中國人就沒太把佛學當回事。尤其是現在,懂佛學的人己經很少了。第二是境界般若。「境界」也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詞語。如果勉強解釋的話,大概是對人、對社會、對世界認識的深度與處理的水準。通常來講,你的認識到了這個水準,你才能做出這個水準的事。境界低者無法理解境界高者的思想,因為他從來沒有到達過這麼高的地方,境界高者倒是有可能理解境界低者的思想,因為他是從低處走上去的,對過去的思想軌跡也許還有印象。我們不得不承認,境界極高者,確實能夠「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比我們更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一切事情。第三是文字般若。文字本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如何運用文字,更是一種智慧。文字般若高的人寫的文章讓人百讀不厭,說的話能像撥動琴弦一樣撥動人的心弦。文字般若極高的人,具有極強的概括能力,比如毛澤東說:「槍杆子裡面出政權」,一句話就把武裝的重要性說絕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句話就把身體的重要性說絕了。真有點「一句頂一萬句」的味道!這就是文字般若。佛經具有較高的文字般若,它的文體跟其他任何文體都不一樣,它音韻、節奏既優美,又莊重,且恬靜,可讀可唱,極為獨特。很多人迷上佛學,就是迷上了它的文字般若。第四,方便般若。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要教化別人,自然有他無師自通的方法;做人做事,也自然有他高度的藝術。譬如說看佛經,他能夠用特殊的一種方法,把難懂的立刻就懂進去,最難表達的東西,他用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別人一聽就懂了,這就屬於方便般若。以此觀之,「方便」二字,大意是辦法、手段。「方便般若」就是辦法好,手段高。佛家的「方便般若」足以把《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類都裝進去,還綽綽有餘。試想,無論你用什麼兵法攻誠略地,都有一定限度,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行了。無論是元太祖還是愷撒大帝,都是如此。佛學不依賴物質條件,而是不斷攻克別人的心靈,至今已成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而且佛家採用的任何辦法都以一個「善」字為宗旨,不用歪點子、壞主意,不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否則就不叫「般若」。平時人們不擇手段,是因為智慧不足,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只好「自傷經脈」,強用「魔功」。但佛家的智慧已經夠用,不需要損人害己。第五,眷屬般若。眷屬般若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來的,佛學名詞叫行願,用我們現在的觀念來說,是屬於行為方面的。也就是說,自然發起道德行為,一個人自然就成為至善的人。所謂眷屬般若就是親戚、朋友、家人等親眷。以此觀之,「眷屬般若」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親和力」、「魅力」、「影響力」。佛家是「內外雙修」,既莊重,又和藹,讓人一見就覺得可親可敬。相處久了,更是崇拜得不得了。因為佛家的「眷屬般若」不是表演,下了台就換成另一副模樣。他們始終如一,第一眼看見是這樣,每天盯著他還是這樣,讓人不佩服都不行。所以,學佛即使別的都沒有學到手,但只要學到「眷屬般若」就能讓你一生受益我窮。假設你想成為領導者,或從事教化工作,那麼儀錶一定要莊重。這幾乎是事業有成的先決條件,它比漂亮重要,也比才能重要。因為在一個群體中,通常是最像領導者的人成了領導者。
64)有才華不等於有智慧。有的人會寫詩、寫文章,但見了人連話都不會說,很難與人相處,一些小事也辦不好。這種人就連文字智慧也不夠。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和悅可親的人。可親加上可敬,是為大智慧。
65)舍利子啊,正因為一切皆空,所以無所謂誕生與消亡,無所謂污穢與潔凈,也無所謂增加與減少。所以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沒有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也沒有心裡能想到的一切。沒有愚昧,也無所謂破除愚執;沒有老死,也沒有生命終結。沒有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等種種佛法,也沒有智慧和得失。正因為看破得失,頓悟佛境,發願普度眾生出離苦海。
66)點亮心中的明燈。一首歌唱得好:「誰也別想把黑暗放在我眼前,因為太陽就在我心裡。」 煩惱、痛苦可能會不期而至,但你完全可以將它們拒之門外。
67)心痛也是一種體驗。沒有失戀過的人,不知道什麼是愛情;沒有失敗過的人,不知道什麼是成功。當你遇到不如意之事時,並非全然壞事。
68)從泥沼中拔出腳來。當你陷身於生活的泥沼時,怨天尤人是無濟無事的,不如儘快從泥沼中拔出腳來,輕快地走後面的路。
69)播下人情的種子。晉陞是從好感開始的,羸利是從好感開始的,愛情是從好感開始的,可以說,好運氣總是從好感開始的。多做好事,讓他人對你產生好感,你的好運就已經開始了。
70)切勿提起你對他人的幫助。提起對他人的幫助,就如同指責他欠債不還一樣,將抵消你所有的好意。
71)好事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別做。你喜歡做好事,就開開心心去做,不想做就別勉強,也用不著抱怨別人不知感恩。
72)別讓事情糟糕到需要運用計謀。當你需要運用計謀僥倖獲勝時,往往是因為前面的工作缺失太多,綜合實力明顯不足。從提升實力著手,是最簡明的成功方法。李嘉誠說:「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並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若你以互利為目標,得到的將是合作;若你以自利為目標,得到的將是戰鬥。
73)不要小瞧了自己。怕被人輕視、怕丟面子,通常是小瞧了自己。如果你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輕視的人,怎麼會擔心別人輕視自己呢?
74)有選擇地記憶。記憶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記住一些開心的事就行了,不開心的事何必放在心上?
75)每天進步一點點。無須追求成功,只需追求每天有一點點進步:知識是否多了一點點,經驗是否豐富了一點點,關係是否改善了一點點,......這一點點進步,已經足夠讓你成功。
76)人如鈍刀,越磨越亮。工作上的挫折,能使脆弱的神經變得堅強,能使殘缺的技能變得完善,能使淺薄的見識變得豐富,能使昏暗的眼光變得明亮......正所謂百鍊成鋼。
77)痛恨失敗如同痛恨成功。失敗只是一個過程,沒有過程,哪來結果?
78)修佛有成者,有三種很高的境界:佛、菩薩、羅漢。一個人如果覺悟了,悟道了,對一切功名富貴看不上,而萬事不管,腳底下抹油溜了,這種人叫做羅漢。但是菩薩境界則不然,菩薩是「覺悟有情」的意思,覺悟了,解脫了世間一切的痛苦,自己升華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總總的眾生,還在苦難中,就要再回到世間廣度一切眾生。這種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的行為,就是所謂有情,是大乘菩薩道。佛在有情無情之間,對芸芸眾生,在管與不管、度與不度之間。他跟我們的關係,也在有和無之間。因為關係過於玄妙,是我們很難領會的。他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導我們自度,不肯親手幫忙,我們見不到實惠,關係就覺得沒有那麼親近。這當然也是我們的愚昧。好比一個父親看見孩子摔在地上,扶他起來,自然是愛他、幫他;不扶他也未嘗不是愛他、幫他,因為不幫之幫更能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但孩子是愚昧的,看不到父親這種愛和這種幫助。在世界面前,我們誰不是一個無知的孩子?幸虧菩薩是「有情」的,她也理解我們的愚痴,所以她有時會親手度人。我們能從菩薩那裡看到實惠,自然就感覺親切些。這種心情,如同孩子感覺母親比父親更親一樣。所以,信徒們叩一百個頭,有九十個是送給菩薩的,就好像寫父母的一百篇文章有九十篇是送給母親的一樣。在這個世界上,佛、菩薩、羅漢是否真的存在?這是一個不需要證明的問題。你認為他們存在,他們就存在;你認為他們不存在,他們就不存在。佛法本來就在有和無之間,哪有一個實體讓你看見?但是,活佛、活菩薩、活羅漢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或者說,有佛心、有菩薩心、有羅漢心的人確實存在。活佛境界太高,雖然他們存在,我們也看不見——站地平原上的人,哪看得見珠穆朗瑪峰頂上那個人呢?羅漢、菩薩較易看見,比如,陶淵明不就是一尊活羅漢嗎?他自己覺悟了,就跑到深山老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濟公活佛」搖著一把破扇子,到處懲惡揚善,做的其實是菩薩的事業,叫他「活菩薩」比較準確。那些以天下為己任、發願為人類造福者,其實都是「活菩薩」,至少有七八分菩薩心腸。
79)為他人的幸福而高興。看見別人遭遇痛苦而暗暗高興,其實就是一種不幸。讓別人開心,你已經做了一件善事。有的人一開口就讓別人不開心,一辦事就讓別人頭疼,他們可能不知道這是惡行,還認為自己心眼兒不錯呢!
80)知識和智慧是兩回事。知識豐富不等於有智慧,有智慧不等於知識豐富,讀了很多書,卻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不知道辦事的要點,這樣的人跟一個書櫃沒有兩樣。
81)莫做有知識的傻瓜。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而是如何運用你所知道的。你想變得聰明,除非你大膽運用並驗證你的知識。
82)學你所需。學習的順序是:首先學習能改進當前工作的知識——從需要中產生的學習慾望能讓自己聰明十倍;其次學習能改進思維品質的知識。盡量不學習看不到用途的知識。
83)真正的佛同其他許多宗教一樣,是反對拜偶像的。那為什麼畫的佛、塑的菩薩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四個字「因我禮汝」。因為我的形象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來,那個像是一個代表而已。你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任何宗教最高的道理都是一樣,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
84)敬人者,人恆敬之。別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你施予的是敬意,看見的也是敬意;你施予的是友善,看見的也是友善。反之,你施予輕視,看見的也是輕視;你施予羞辱,看見的也是羞辱。修養是自己的修養,不是別人的修養。無論別人的態度如何,一個敬自己人,不會將自己的修養降低到與對方同等的地位。他們的理念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一條小狗很不禮貌地汪汪叫了幾聲,就馬上汪汪叫回去,這樣太不尊重自己了。同樣,當一個人對自己沒禮貌時,也沒有必要讓自己的言行變得不禮貌。對他人缺少敬意,正是某些人的一大毛病。這是缺乏自知之明造成的。他們把一個影子的長度當成了自己的真實高度,拿出去跟人家一比,就有充分的理由輕視任何人,其心態如同佛祖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叫三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他們輕視別人的理由看起來還很充分:不如自己的人,都是一群爬在地上的螞蟻,理所當然應該受輕視;跟自己處於同一水平線的人,都是些庸俗淺陋不思進取的傢伙,用不著放在心上;成就地位高於自己的人,那就更應該受輕視了——他們不吹牛拍馬阿諛逢迎,能當得了官嗎?不偷稅漏稅使巧弄詐,能發得了財嗎?私底下這麼一琢磨,觸目所及的每一個人,形象都不足三寸高,輕視之心便油然而生。其實呢,大家都在紅塵中掙扎,都不容易,品格高低,都難免沾上一些灰;成就高低,那是各人的造化,得者得之不易,失者並未放棄努力,即使一個老叫花子,仍在和命運做最後抗爭,何必對人起輕視之意呢?「眾生平等」,最輕賤的生命也值得尊重;「一切都是佛法」,最輕賤的工作也值得尊重。這也是敬自己呢!
85)態度就是一種表態方式。有人想用無禮的態度告訴對方:你不值得尊重。實際上,這是告訴對方:我不值得尊重,因為我是一個沒有教養的人。
86)敬與愛是一種互換關係。孟子說:「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這種互換關係並非一個等式,而是因為你友善對待一些人,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你身邊,並且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
87)世界上各種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寧靜,所謂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雖多,總括起來只有一個法門,就是止與觀,使一個人思想專一,止住在一點上。
88)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想在這個世界上有所成就,獲得定力比獲得任何能力都重要。古今成大事者,無不定力驚人。什麼是定力?《頓悟人道要門論》上說:「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用通俗的說法,就是榮辱得失不存於心,喜怒哀樂不形於色。定力是如何來的呢?無非是聚精會神,將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要放棄利弊得失的考慮,甚至將生死置之度外——這就達到佛法中很高的境界了。常人缺乏定力,主要就是心思散亂造成的,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修鍊定力呢?佛祖說「就是這樣定」,好像說了一句廢話,其實是告訴了我們一個簡易的定心方法:你想到心不夠定,你想降伏自己的心,這時,你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於「定心」這個點,心實際上已經定住了。就是這麼簡單!問題的關鍵,不是人們有沒有定心的方法,而是根本不想讓心定下來,腦子中想這想那,所以自然就定不下來。訓練的方法是:打斷思緒。當你意識到思緒如潮時,立即告誡自己停下來,把心思放到該思考的問題上。如此可漸漸提升專註力。
89)得意失意都不忘本相。學佛要先學做人。其實,學不學佛尚在其次,做人是必須要學的。做人乃是基本功。基本功都沒有練好,再高一點的如何能學好呢?就做人而言,搞清自己是誰,是最要緊的。許許多多人,終其一生也未能認清「我是誰」。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受了五種心障的蒙蔽。第一種心障是:跟別人比較。第二種心障是:按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第三種心障是:按境遇評價自己。第四種心障是:按幻想來評價自己。第五種心障是:按過去的經歷評價自己。人與人相處,不跟人比較是不可能的。但是,也要清楚自己的真實狀況,並且正視它。《圍爐夜話》說:「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業勝於我,某人學問勝於我,則可以自慚矣。」所以,與人比較,最好從自身需要出發,需要自慚就跟高人比;需要自足就跟武大郎比。如《菜根譚》云:「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人與人相處,只顧走自己的路,對別人說什麼概不理會也是不行的。我們經常需要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傾聽別人的意見時,我們有必要弄清兩個問題:第一,他說得對不對?第二,他是善意還是惡意?善意的意見,錯了也該感激;惡意的意見,錯了就不必理會。當然,還有一種情況要注意:情緒化的意見。這種意見談不上善意還是惡意,而且可能與事實相距甚遠。人在社會上行走,情緒不受個人境遇的影響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應該想到,我們目前的處境只是人生的一個驛站,夢想才是我們未來的人生之路。無論現狀多麼糟糕,那都不是我們長久停留的地方。要相信夢想,滿懷信心地向未來進發。當然,境況順利時,同樣只是一個驛站,遲早會離開的。你可以享受這個驛站的舒適,得意卻大可不必。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動物,不幻想是不可能的。但是,把幻想當作一個夢就行了,不要將它跟真實的生活攪在一起。人的經歷是延續的,不是一個斷層。完全跟過去劃清界限是不可能的。過去的記憶也不會很快消失。但我們始終要以現狀為依據生活。現在比較窮,生活當然要過得拮据點;現在地位比較低,做人當然要低調點。同樣的道理,現在有出息了,也不要因為過去的陰影心態失衡,拚命炫耀自己如何有出息。這同樣是很可笑的。總之,將以上五個心障破了,我們就真正認清了自己是誰。這樣,我們就能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境遇,得意失意都不會迷失本相。你是過去的你,還是現在或將來的你?都不是。如果你心裡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你,無論得意失意,就都不會迷失本相了。
90)人生在世,雖然不是命運天定,但也不能勉強為之。只能依自己的努力和機緣,能上則上,當下則下,進退俯仰,順其自然。身處順境時,不得意忘形;身處逆境時,不自輕自賤,把任何境遇都看成一種正常狀態。因為它本來就是一種正常狀態。沒有誰天生註定應該心想事成,為什麼得意的就一定是自己呢?為什麼失意的就一定是別人呢?沒有這個道理。如果做人能做到有虛有實、無滯無礙,無可無不可,無求無不求,也就稱得上順其自然、與道相合了!
91)天地之間,不是像一個風箱嗎?不去拉它,什麼事也沒有;一拉就有風了,越拉風越大。世事也是如此,說話越多,麻煩越多。不如順其自然,反而無事。
92)沉默是智者的標誌。明朝的李笠翁說:「智者拙於言談,善談罕是智者。」 智者未必不善言辭,他只是覺得與其夸夸其談,不如保持沉默。
93)天長地久。天地所有長久,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而存在。所以,聖人甘居人後,反而高居人前;不貪權勢,反而地位牢固。難道不是因為他沒有私心嗎?反而成就了大私。
94)大公無私到極點,即是大私。不過,這樣的大私,也可以稱為大公了。由大公起步,路在虛空中,是從無往有走,需要很高的悟性才看得清路徑,只有少數智者能走得好。普通人的眼光,看得見腳下,看不清未來變化,自然不敢輕易上路。在生活中,普通人太多,智者太少,能否走「大公無私」的道路,很難說。但對個人而言,採取先公後私、先人後己的做法,無疑是通向傑出的捷徑。先公後私、先人後己,絕非只顧他人不顧自己,更不是只辦公事不講私利。連自己該得的那一份都不要,不是一個傻瓜嗎?無論哪個聖人,他們都沒有拒絕當得之利,他們只是挪動了一下「私」字的位置,將其放到「公」字後面而已!
95)以利弊為標尺衡量問題。人們常常把能量消耗在對情緒的處理上,他們考慮問題的重點是如何使自己心情好一點,而不是對自己更有利。如果你能忽略心情因素,用利弊來衡量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辦事的效率就高了,你會比大多數人更成功。
96)友善是做人的根本。真心希望身邊的人更成功、更幸福,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情,就很不簡單了。如果你將真心付諸行動,也許就會帶來做夢也想不到的收穫。
97)做人要講藝術,便要講究曲線的美。罵人當然是壞事。例如說:「你這個混蛋!」 對方一定受不了,但你能一轉而運用藝術,你我都同此一罵,改改口氣說:「不可以亂搞,做錯了我們都變成豆腐渣的腦袋,都會被人罵成混蛋!」那麼他雖然不高興,但心裡還是接受了你的警告。若說:「你這個混蛋,非如此才對。」這就不懂「曲則全」的道理了,所以,善於言詞的人,講話只要有此一轉就圓滿了,既可達到目的,又能彼此無事。若直來直往,有時是行不通的。不過曲線當中,當然也須具有直道而行的原則,老是轉彎,便會滑倒而成為大滑頭了。
98)防病有巧方。一位外國名醫傳下一個秘方:「保持額頭常冷,腳心常熱,世上最好的醫生都會變成窮光蛋。」這是身體保健良方,但也可用於精神保健:頭腦冷靜、積極行動的人,毛病最少。
99)佛說人生百種病。以佛法來講,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來,所謂心不正,心不凈,人身就多病。什麼叫凈心呢?平常無妄想、無雜念,絕對清凈,才是凈心。有妄想,有妄念、有煩惱,是因喜怒哀樂、人我是非而來的。裡面提到很多病,一條條都是關於我們心理行為的毛病。
治病不如防病:喜怒偏執是一病。亡義取利是一病。以直傷人是一病。內疏外親是一病。喜說人過是一病。與惡人交是一病。負債逃走是一病。以私亂公是一病。好色壞德是一病。縱慾無理是一病。縱貪蔽過是一病。毀人自譽是一病。輕口喜言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蹲踞無禮是一病。醜言惡語是一病。當權任性是一病。詭譎諛諂是一病。嗜得懷詐是一病。兩舌無信是一病。乘酒兇橫是一病。惡言好殺是一病。故迷誤人是一病。教人作惡是一病。唱禍道非是一病。含禍離愛是一病。強奪人物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誹議名賢是一病。以勞自怨是一病。以虛為實是一病。以富驕人是一病。以賤訕貴是一病。以德自顯是一病。以貴輕人是一病。以貧妒富是一病。敗人成功是一病。好自掩飾是一病。陰陽嫉妒是一病。激厲旁悖是一病。多憎少愛是一病。堅執爭鬥是一病。持人長短是一病。施人望報是一病。與人追悔是一病。憎人勝己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追念舊惡是一病。不受諫諭是一病。笑愚痴人是一病。煩苛輕躁是一病。撾捶無理是一病。好自作正是一病。輕慢老少是一病。惡態丑對是一病。罵詈風雨是一病。背向異詞是一詞。調戲必固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以智輕人是一病。乘權縱橫是一病。非人自是是一病。以力勝人是一病。威勢自脅是一病。語欲勝人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貨不念償是一病。讒人求媚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推負著人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無施責人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好殺蟲畜是一病。蠱道厭人是一病。笑顛狂人是一病。好喜嗜笑是一病。干預人事是一病。不借懷怨是一病。喜抵捍戾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驚胎損形是一病。笑盲聾啞是一病。亂人嫁娶是一病。見貨欲得是一病。專心系愛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賢是一病。擅變自可是一病。文拒鉤剔是一病。毀訾高才是一病。毒藥鴆飲是一病。以賢貢稿是一病。投書敗人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殺人墮胎是一病。鑽穴窺人是一病。水火敗傷是一病。放人捶撾是一病。此為百病也。人能一念,除此百病。日逐檢點,使一病不作,決無災害痛苦,煩惱凶危。不惟自己保命延年,子孫百世,永受其福矣。
佛傳治病百種葯。這裡所講的「一葯」是一件功德的事,功德是行為,功德成就了,才能證道、悟道。你們平常喜歡講禪宗開悟,開悟那麼容易啊?功德不成就,做人都不行,悟了幹什麼?況且你也不能悟,即使悟了幹什麼?悟了以後再去"誤』人,那還得了!古代的聖人,他們向善,沒有不重視小處的;他們制惡,沒有不改正細處的。改惡向善,這是藥餌。下面記錄所謂治病的一百種葯:
葯在人心求自愈:行寬心和是一葯。節儉守中是一葯。動靜有禮是一葯。起居有度是一葯。貴能援人是一葯。富能救人是一葯。近德遠色是一葯。清心寡欲是一葯。不取非分是一葯。心無嫉妒是一葯。不負宿債是一葯。敬愛卑微是一葯。語言端愨是一葯。不爭是非是一葯。不幹求人是一葯。不淫妓青是一葯。不生奸盜是一葯。受辱能忍是一葯。揚善隱惡是一葯。推好取丑是一葯。與多取少是一葯。稱嘆賢良是一葯。信禮神佛是一葯。見賢內省是一葯。不寶厚藏是一葯。不自誇彰是一葯。推功引善是一葯。不掩人功是一葯。勞苦不恨是一葯。崇尚勝己是一葯。安貧樂道是一葯。不自尊大是一葯。好成人功是一葯。不好陰謀是一葯。得失不形是一葯。積德樹恩是一葯。不評論人是一葯。不犯禁忌是一葯。隨事不慢是一葯。喜談人德是一葯。不造妄語是一葯。不尚爭鬥是一葯。扶老挈幼是一葯。甜言美語是一葯。惡不歸人是一葯。施不望報是一葯。不殺生命是一葯。心平氣和是一葯。不忌人美是一葯。心靜氣定是一葯。不念舊惡是一葯。聽教伏善是一葯。無思無慮是一葯。尊奉高年是一葯。對人恭肅是一葯。內修孝悌是一葯。恬靜守分是一葯。和悅妻孥是一葯。以食飲人是一葯。助修善事是一葯。樂天知葯是一葯。遠嫌避疑是一葯。寬舒大度是一葯。敬信經典是一葯。息心抱道是一葯。為善不倦是一葯。濟度貧窮是一葯。舍葯救疾是一葯。清閑無欲是一葯。仁慈謙愛是一葯。好生惡殺是一葯。矜貧救厄是一葯。位高下士是一葯。語言謙遜是一葯。諫己下人是一葯。教化愚頑是一葯。開導迷誤是一葯。扶接老幼是一葯。心無狡詐是一葯。拔禍濟難是一葯。常行方便是一葯。戒敕惡仆是一葯。推直引曲是一葯。逢侵不鄙是一葯。懷試抱信是一葯。覆蔽陰惡是一葯。災病自咎是一葯。知機知足是一葯。不懷咒厭是一葯。不樂詞訟是一葯。恩無邪僻是一葯。雖憎憂愛是一葯。諫正邪亂是一葯。憐孤恤寡是一葯。憫慰篤信是一葯。不自伐善是一葯。生不罵詈是一葯。匡邪弼惡是一葯。忿怒能制是一葯。推分引義是一葯。這百種葯對我們當然都很重要,但其中三種是我們隨身必備的,就像過去常用的「萬金油」一樣,無論頭痛腦熱也好,蚊蟲叮咬也好,抹一點保管靈驗。一是起居有度。二是動靜有禮。三是不取非分。
100)做一個不簡單的人。一是「居善地」,即安處自己應處的地位。說通俗一點,就是呆在自己該呆的地方。哪裡是自己該呆的地方呢?這很難一概而論,關鍵看你的才能、個性、價值觀等核心要素是否跟自己身處的環境相容。如果存在明顯衝突,要麼環境改變你,要麼你改變環境。如果你不願改變自己又無力改變環境,那你就是站錯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會有危險。站位是否恰當,最關鍵的因素不是才能,而是價值觀。這是價值觀是否相容的問題。個人價值觀與團隊價值觀的相容性,是我們選擇人生站位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二是「心善淵」,也就是說,心要像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受外界環境所擾。對已經蒙受的損失,無論你怎樣哭泣、懊惱、悔恨和怨天尤人,都無濟於事,只會擾亂自己的情緒,浪費自己的時間,還不如輕快地接受必然之事,心平氣和地走好後面的路。能做到這一點,就稱得上是「心善淵」了。三是「與善仁」,也就是說,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理解和嘉許。許多人對強者能保持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心有輕視;或者對弱者表示親近,對強者卻敬而遠之。這不是真正的「仁」。如果你對強者、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眾之力,無所不成。春秋時,田忌離開齊國逃亡到楚國,楚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並詢問齊國的軍事情況。田忌說:「如果齊國派申孺為主將,楚國只需出兵五萬即可凱旋。如果齊國派田居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兵二十萬,方可不分勝負。如果齊國派眄子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動全國軍隊,就算這樣,也僅僅能夠免於亡國。」楚王問為什麼,田忌說:「申孺這個人,狂傲自負,既慢待能人,又輕視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願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戰必敗。田居這個人,為人正直,禮遇能人,但輕視庸人,能人願意為他效力,庸人卻離心離德,所以,我料定他勝負各半。至於眄子這個人,既尊敬能人,又愛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願意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與他交鋒,僅僅能夠幸免於難罷了!」後來,齊國派申孺為將攻楚,楚王聽從田忌的建議,僅派五萬人迎敵,大獲全勝。再後來齊國派眄子為將攻楚,楚王親自挂帥,出動全國軍隊迎敵,仍然失敗,僅免於亡國而已,就和田忌事先預言的一樣。眄子這個人,尊敬能人,愛惜庸人,真算得上「與善仁」了。四是「言善信」,即說話要講信用。五是「正善治」,即忠於職守,用業績說話。古今中外,無論什麼事物都可能過時,無論什麼理論都可能更新,就是「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如果用業績說話不靈了,說明這家公司、這個團隊該倒閉了。六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它理解為有辦事才能也未嘗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對事情難易程度而言的。如孟子所言:「挾大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們想不想做的問題,確實力有不逮,也沒辦法。但有些事該做又能做好,也可能因為惰性而不去做。勉強做力所不及的事,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七是「動善時」,也就是合理把握辦事時機。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什麼時機才合適?完全取決於自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適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有的人卻讓事情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如果我們的眼光與閱歷不夠,如何做到「動善時」呢?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也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於人於己都有利,它總是合宜的。
101)心量決定能量。人生在世,小事上的磕磕碰碰,大事上的衝突爭競,每天都會發生。其中固然有得意之事,也有煩心之事。你的地位越高,事業做得越大,影響力輻射越廣,煩心之事也會越多,這時候,度量就顯得特別重要。俗話說:「有多大的量,端多大的碗。」成大事不容易,想通吃滿桌,肚量要有那麼大,吃得下,消化得了,不鬧胃病不拉稀;想通吃天下,器量要有那麼大,好事壞事兼收並蓄,君子小人照單全收。宋代學者陳希夷有一篇名為《器量論》的文章,是專門談論器量的,其中一段文字意思大概是說:人也是一個器物,各有自己的容量。像天地一樣包羅萬象的容量,是聖賢帝王所效法的;像山嶽江海一樣包容萬物的容量,是公侯將相所效法的。古代的夷齊有容人的大量,孟子有浩然的氣量,范仲淹有濟世救民的德量,郭子儀有厚德載物的富量,諸葛亮有神機妙算的智量,歐陽修有學富五車的才量,呂蒙正有含羞忍辱的度量,趙雲有力戰千軍的膽量,李德裕有力拔山兮的力量,這些人都有成大事的器量。這篇文章對人的器量還做了進一步分析,直譯出來為:人的器量有大有小,有智有愚,命運也千差萬別。比如家庭富裕的人,器量大就添財進福,器量小就招災惹禍;地位高貴的人,器量大就受人擁戴,器量小就眾判親離;聰明的人,器量大就事業有成,器量小就惹禍上身;愚蠢的人,器量大就身心安泰,器量小就禍在眉睫......有些大人物的器量,能夠容得下姦邪的人,卻容不下剛直的人;有些文人的器量,能夠裝得下詩書萬卷,卻聽不下一句忠告;有些強人的器量,能喝得下萬杯美酒,卻說不出一句「對不起」;有些才子的器量,能夠算無遺策,卻不能認一個錯;至於普通人,一件事不合意,一句話不順耳,即使不對簿公堂,也難免口角相爭。器量狹小的人,如果居於領導地位,必然會跟部下結怨;如果擔任管理者,必然被下屬仇視。器量狹小的人,待人接物,最喜歡聽奉承話,最怕被人輕視;對貧窮的同鄉和親戚,不能以禮相待;對無依無靠的老人和孤兒,不願幫助接濟;做工的人稍有小過,就嚴加責罰;家裡的人偶有失誤,就大發雷霆。這種人若是僥倖得志,就自以為高人一等;發了一點小財,就自以為了不起,擺出財大氣粗的架勢,洋洋得意,種種可笑的表現,真是一言難盡。至於那些身負才高的人,一時事業不順利,不是很正常嗎?如果你真的有大才,就應該知道天命無常,必須靜以待時。假使你整天抱怨懷才不遇,不能安守本分,輕舉妄動,做出危害自己、連累家人的事,到時候你就知道聖人"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是多麼正確了!大凡器量寬大的人,如果能從"忍』字做起,哪用得著擔心不能成功呢?古今多少英雄豪傑能忍能讓,做出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業啊!你自己的器量大,你遇到的可氣可惱的事相對就小了,很容易容納。假如你聽得進小人物乃至叫花子的意見,怎麼會跟那些說三道四的人計較呢?有什麼不能容忍的?麒麟不跟牛羊賽跑,鳳凰又怎麼會跟小麻雀爭高低呢?人一生的境遇,都是自己修來的福分。你的事業能做多大,其實不必忐忑揣測,更不必向算命瞎子討教,只看自己的器量大小,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天下難容之事」,你就知道自己事業的大小。事業大到超過器量,也有可能,但那並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一間小房子,硬要塞進一個火車皮的東西,哪有不垮掉的呢?古入今來,多少人的經歷早就證明了這一點,用不著相信自己的運氣比別人都好。真正能成大器而且事業長盛不衰者,必然器量過人。你覺得某些事不可忍受、某些人不可原諒,也許是因為你把問題放大了,針眼大的小孔看成了碗大的窟窿。如果把一天發生的事擺到一生的長度來看,這些事往往微不足道。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單打獨鬥的結果,必然包含著別人有意無意的幫助,也包含著別人的寬容和遷就。認識到這個問題,帶著感恩之心去做事,心境就豁達了,也就更容易成功了。
102)跟「小人」和睦相處。一般人眼裡 「小人」,只不過是性格、辦事方法稍有異常,未必真的很壞。假設他真的是「小人」,也沒有必要故意疏遠、對抗。鮮花和荊棘是大自然的合理存在,「小人」身上長「刺」,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103)情緒衝動時立即「叫停」。一切壞事都是從率性而為開始的。人生一世,就好像開車進行一次漫長的旅行。無論你趕路的心情多麼急迫,紅燈亮了你得停,綠燈亮了你才能開,該限速時要減速,上了高速才能開快車。如果由著性子來,如入無人之境,遲早會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每個人都希望由著性子做任何事情,可惜這是一種不合理的想法,必須加以克制,要按合乎天理、人情、律法的方式去做人做事,由著性子來,到後來,養成習慣,就像吸毒成癮,即使明知有危險,也收不住手了。這個道理,跟那個「做賊為雞蛋起」的民間故事是一樣的。偷一個雞蛋不是大事,偷成癮了,明知殺頭也要干呀!難道那些小偷真的「法盲」到不知道這是在犯法嗎?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看得破,忍不過。」很多事情並非不知道後果,養成習慣了,就很難控制自己不去做。如何克服率性而為的習慣呢?兩個字:叫停。當自己心裡衝動,忍不住想去做某件事時,就及時「叫停」,讓自己等一等,冷靜思考一下這樣做是否值得。養成了「叫停」的習慣,雖然不能事事做得恰到好處,起碼不會因為率性而為而走上毀滅的道路。一個人的修養,雖說不能「止於至善」,但起碼要學會「叫停」,讓自己的行為停留在危險的邊緣。平時:一、嘗試跟自己過不去。一件想做的事,如果不做,一句想說的話,如果不說,心裡就堵得慌,儘管這件事、這句話並無價值,甚至有害無益,仍剋制不住自己;玩遊戲、看電視、網上聊天,儘管覺得很無聊,仍停不下來。這時候,要對自己「叫停」,哪怕會讓自己心情不愉快。如此可修鍊自我控制能力。二、情緒不穩定時,不做重要決定。情緒不佳或身體不適時,往往會莫名其妙地產生厭煩、痛恨、憤怒等情感,這可能使你不顧利害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小事日後可以補救,但涉及到重要決定,千萬要等到情緒穩定後再說。
104)讓別人感覺到你需要幫助。有的人樂於助人,但不樂於接受他人幫助。因為他不願示弱於人。對任何人都不必存依賴心理,但有必要在某些事情上表示自己無能為力,需要他人幫助。這會使你變得更有人緣。
105)充分考慮自身狀況。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都需要考慮自身狀況。即使你的動作做得跟喬丹一樣好,如果你的身高不足1.96米,肌肉指數不能達到3.0,也無法從罰球線起跳扣籃時獲得與喬丹一樣的成功。
106)按普通人相反的方式行事。如果你期待比普通人更成功、生活得更好,通常要按與普通人相反的方式行事。與其「隨大流」,不如獨闢蹊徑;與其隨聲應和,不如「唱反調」。當然,說話、辦事仍不能丟掉友善的態度。
107)世界上的事物,本來就沒有大小和好壞之分,一個人智量大,見地高,境界應用高,就能把一個不相干的小事情用來「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道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他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如果智量境界應用的見地不夠,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東西,到了他手裡也會沒有用。
108)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有才華的人,不戀名利,超然於紅塵之外。不問世事,固然洒脫,但並不值得提倡。用不戀名利的心,為世間創造價值,以增進人類的福利,境界豈不是更高嗎?
109)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想想你曾經付出的,你目前得到的其實與之大體相當。你對生活不滿的原因,也許只是收穫沒有遠遠大於付出而已。
110)最好的生活也許是: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且努力去追求它們,同時享受追求的過程與結果。很多人的麻煩在於: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而是努力去追求別人認為好的東西。這正是煩惱的根源。
111)識人的眼光很重要。了解一個人的個性和價值觀,大致上就能了解他生命的軌跡。
112)尊重品格傑出者。勇氣、毅力、友善、智慧、信用,是成大事的重要素質。如果某個人在某方面比較傑出,就值得尊重。如果他在五個方面都比較傑出,無論他目前境遇如何,也必是大器之才。
113)逢人且說「九分」話。「逢人且說三分話」,會讓許多簡單的事情變得很複雜。人類發明語言,本來就是為了讓彼此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無意的隱瞞,會使溝通變得分外艱難。據說,商界頂尖人士都有說話坦誠直率、言無不盡的特點,他們何嘗「逢人且說三分話」?
114)以「雙贏」為原則。對名利、權位、面子的爭競,使人世變得分外嘈雜。如果你在考慮自身收穫時,也讓對方得到他們該得到的,你就能享受一份難得的和諧與寧靜。如果你處於弱勢,你的權益、人格總是得不到尊重,就要儘快離開。
115)柔弱不等於軟弱。柔弱的意思是保持內心的強大卻不外示於人,這樣既可避免傷害他人,也可避免自己受傷。
116)別忘了溫和的態度。真正的高手,決鬥時也會面帶微笑。這不是討好別人,而是尊重自己。
117)真正的問題不是缺乏而是太多。愚昧不是問題,很多人不能進步的原因是認為自己已經足夠聰明,懂得的道理已經太多;失敗不是問題,很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是認為自己已經到了享受生活的時候,無須為成功付出太多努力......心已填滿,如何能繼續添加呢?
118)無知即是智慧。要知道自己的每一個想法都是錯誤的,至少帶著需要修補的缺陷;要知道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偏見。總之,當你深刻意識到自己很無知,智慧就在你的頭腦中生根發芽了。
119)少講道理,多講感情。如果一個人的心裡對你已經滿懷敵意,哪怕你搬出老子、孔子或柏拉圖的偉大理論,都無法使他信服。所以,重要的不是講道理而是調節對方的情緒。
120)好話也要好好說。一句古老格言:「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能捕到更多蒼蠅。」 良藥不苦口,更是好葯;忠言不逆耳,方為善言。
121)送出小勝利,收穫大成功。經常為了虛榮心而在面子上獲勝的人,他的生活道路一定非常艱難。成功者是那些善於在小事上送出勝利的人
。
122)保持變化的心態。「曲則全」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如何變通,卻一言難盡。古人云「五行妙用,難逃一理之中;進退存亡,要識變通之道。」那麼變通之道是什麼呢?也就是因利而止、因利而動。這個利,是有利和無利的意思,不完全指利益。「枉則直」的道理,無論男人女人,如果你想有所成就的話,就不要那麼完美,不要那麼強大。留一些缺點讓人糾正,留一點軟弱讓人幫扶,這就是「枉則直」的要點所在。「窪則盈」,是要虛心的意思。「虛心」有謙遜之義,但不盡然。也可以指腦子裡不要有那麼多陳規陋見,要留下足夠的空間,接受新的知識,接受社會新的變化,接受身邊出現的新人。這是真正的虛心。「敝則新」是什麼意思呢?「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任何事物都會變舊的,當以變化的心態看待它們。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事物,就有違變通之道了。「少則得,多則惑」,主要是心態問題,跟少與多本身沒有關係。因為少與多只是相對而言,少就是多,多就是少。對多與少的評價就是各人的心態了。比爾.蓋茨賺了那麼多錢,還是覺得少,天天琢磨賺錢的招數,所以他仍然能領略到收穫的喜悅;有的人賺了一二百萬,卻不知道辛辛苦苦賺這麼多錢幹什麼,覺得自己「窮得只剩下錢了」當然就陷入迷惑了。縱括以上幾條,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凡事有缺陷才是圓滿。保持變化的心態,保持創新的頭腦,不讓目光固著於一時一事,這才是智慧的核心。
123)滿意自己的收穫。因為花一元錢沒有買到兩元錢的東西而心懷不滿,以及因為付出很小努力沒有大功告成而憤憤不平的人,是天下最不幸的人。
124)多用誠意,少用聰明。一點誠意,勝過三十六計。用小聰明跟他人打交道,等於貶低對方的智商,最易引人反感,從而可能使簡單的事也變得很艱難。
125)向嬰兒學習。不必以向嬰兒學習為恥。帕瓦羅蒂向嬰兒學習發聲技巧,成了世界頂尖高音歌唱家。嬰兒很聰明嗎?嬰兒才華出眾嗎?嬰兒力量無窮嗎?不是的。但為什麼他們被大家愛愈珍寶呢?細細琢磨,其中自然有很深的道理。
126)內修心態,外修技能,把學問做到一言一行中。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工作就是娛樂,娛樂就是工作。達則濟天下,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窮則獨善其身,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127)一個人的修養,對人對事,都要有「祭神如神在」的心理。否則,表面上非常恭敬,內心裡又是另一回事,那是沒有用的。
128)說話誠實守信,做事忠誠敬業,即使身處野蠻的地方,也行得通。說話沒有誠意不守信用,做事不誠實不敬業,即使在本鄉本土也行不通。
129)不問真心看實質。真心最有價值。但對方是否有真心,是一個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因為是真是假,對方自己也未必清楚,他人如何得知?不妨從事情的結果來判斷:如果他(她)極少對你不恭,極少對你失信,極少對你的事情或你的經濟利益造成損害,可以認為他有真心。反之,他經常損害於你,即使有真心,也可以認為沒有真心。
130)善待品格傑出者。做人做事有原則,品格異於常人者,人生道路可能並不平坦,但最後往往是他們能成大器。善待他們,不僅交了一個善友,也為社會做了一件善事。不過,擁有某方面的才能卻性格偏激者,不在品格傑出者之列。
131)做人從身邊做起。一個作家說,人一輩子能搞好身邊七八個人的關係,一生的幸福就有保障了。這七八個人是父母、配偶、關係最密切的上司或同事、最要好的朋友。如果你不能讓他們開開心心,成為給你帶來最多快樂的人,那他們就會成為給你帶來最多煩惱的人。
132)不要指望用花言巧語贏得信賴感。在封建時代,小人能夠用花言巧語贏得皇帝的信賴,因為皇帝長住深宮,沒有「江湖經驗」。可是你想靠花言巧語「忽悠」一個靠自己打拚成功的老闆就太難了。與其遮遮掩掩,不如袒露自己的思想;與其希望老闆發現自己的才能,不如拿出真實的業績。
133)當領導的要像領導的樣子。不刻意表現自己,才有好名聲;不刻意吹噓自己,才有威信;不刻意證明自己,才有功勞;不刻意顯耀自己,才能擔任領導。正因為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不刻意表現自己,才有好名聲」,是什麼意思呢?一個領導者,不刻意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探討問題時,多聽聽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在工作中,大膽授權給下屬去做,而不事事親力親為,這樣,大家會誇你是一個開明大度的領導,工作起來也比較賣力,容易出成績。這樣當然就有好名聲。「不刻意吹噓自己,才有威信」,是什麼意思呢?一個領導者,要等別人來歌功頌德,這樣才受人尊敬。若是自吹自擂,品味就低下去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靠這種方式講行自我宣傳,只要損害威信,除非他平日確實幹出了真實業績。「不刻意證明自己,才有功勞」是什麼意思呢?領導者隱匿才能,放手讓下屬發揮,方能成就大功。有的領導者,為了證明自己有設計技術,將技術員推到一邊,自己動手繪圖;為了證明自己有車工技術,將車工推到一邊,自己露一手,總之,不放心下屬的能力,凡事親力親為,不但打擊了下屬的積極性,工作也很難干好。哪來的功勞?相反,領導者把人用好了,把制度訂好了,哪怕天天在那裡睡覺,只要團隊業績好,就有功勞。因為團隊的功勞就是領導者的功勞。孔子的學生宓子賤治理單父時,每天彈彈琴,不下堂就把單父治理得很好,天下誰不誇他是一個大能人?什麼是「不刻意顯耀自己,才能擔任領導」?領導的地位,以下屬為根基。他若是平等待人、禮賢下士,下屬心裡服氣,願意抬著他、捧著他,他的地位就安穩;他若是趾高氣揚、妄自尊大,也屬心裡不樂意,將他的墊腳板一抽,他就「噗」地一聲,摔個背脊著地。為什麼說「正因為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對一個領導人來說,他不跟下屬爭小名,反而能享大名;他不跟下屬爭小能,反而是一種大能;他不跟下屬爭小功,反而能成就大功;他不跟人家爭小臉,反而能掙大臉。這樣,他反倒享有全功、全能、全名,誰又能跟他一爭高下呢?
134)做人的五大要領:一是敬重賢人。二是孝敬父母。三是忠於職守。四是誠信待人。五是勇於實踐。
135)信任無法強求. 「你不信任我」,很多人因為這個問題而生氣。然而,對方之所以半信半疑,是因為你的言行還不足以取信於人。要求對方無條件的相信,等於要求對方迷信。
136)話不輕出,言必有據。說話「專業」一點。某個觀點有理論和事實兩方面的依據,才可以相信它接近正確,或者錯得並不太遠。普通人憑感覺說話,對很多事情的判斷只是想當然,所以經常錯得離譜。
137)做一個意見提供者。當你談論某個感覺,卻沒有依據時,說話不要太肯定。因為它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最好使用「也許」、「我猜測」等中性字眼,把意見提供給對方判斷。有的人不論對錯,喋喋不休地證明自己才是對的,這是代替對方做決定,將會引起強烈反感。
138)重視美德的習慣將讓你受益無窮。「良心值幾個錢?」 有幾個備選答案:良心是無價之寶;良心是「普通商品」;良心是一種偽裝;良心一文不值。你選擇怎樣的答案,就決定了你一生的「幸福指數」。
139)莫辜負自己。創造了很大價值,個人收穫卻很小,只是吃小虧;擁有聰明才智卻一生平庸,吃虧更大。
140)說話到位是天才。天才不是最具有才智的人,而是最善於表達的人。你至少要會一樣:要麼漂亮地說給別人聽,要麼漂亮地做給別人看。
141)再親密也不能放棄原則。松下幸之助說:「原則比千軍萬馬更重要。」 一些很優秀的人之所以失敗,不是被敵人擊敗的,不是被對手打垮的,而是被最親近的人毀掉的。放棄原則,如同戰士離開掩體,站到敵人的槍口下,風險將增大十倍。
142)再痛恨也不應違反規則。對自己痛恨的人使用非常手段,結果只會兩敗俱傷。泰森咬掉霍利菲爾德的耳朵,吃虧最大的是誰呢?
143)學會微笑六十分。假如你能隨時露出甜甜地微笑,做人功夫已經及格了。但很多人終身都沒有學會這件小事。
144)專用聰明,大事難成。很多人一生多災多難,原因不在於他太聰明,而是因為他太喜歡用自己的聰明。世上的事光靠聰明是辦不成的,就像汽車光靠速度不能安全行駛一樣。「無知」、「無為」的道理,並不是「愚且蠢」,而是「明白四達」,順其自然,不強用智謀。舍小聰明而用大智慧:「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意思是使「身心一致,不相互背離」,也就是說,使內心思想與外在言行相一致,並使自己的心靈與外部世界達成和諧。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人處於身心背離狀態,他們總是被迫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被迫說自己不喜歡說的話,他們也不喜歡自己的待遇和他人的評價,所以他們的心靈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對生活、對他人充滿了抱怨。假如能讓身心一致,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拿自己喜歡的薪水,說自己喜歡的話,那麼心靈就快樂了,抱怨也會變成對生活的感激。有時,不是生活真的糟糕到需要抱怨的地步,而是我們企求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不是工作真的無聊到需要討厭的地步,而是我們沒有把它當作一件有趣的事來做。一個不打算滿意的人,誰也沒辦法讓他真的滿意,只有轉變自己的心態,心靈才會變得快樂起來。「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意思是,你能心平氣和,像嬰兒一樣無憂無慮嗎?世界上大多數麻煩,是因為私心雜念太多而造成的。既要盤算利弊得失,又要猜度他人心思;既要懊惱過去,又要擔憂未來。如此思慮重重,心靈哪堪重負?如果以得失隨緣的心態,以活在當下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做事,自然而然地生活,不必要的雜念就少了,心靈就輕鬆了。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隔斷那些尚未到來的明天和已經過去的昨天,然後就保險了,你擁有的只是今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為明天準備的最好辦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熱誠,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是你能應付未來的最好和唯一的方法。如果一個人能專心於今天的事,他就用不著把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擔心塞在大腦里了,他就接近了「專氣致柔,能嬰兒」的境界。為什麼說接近而不是到達呢?如果你能專註於此時此刻,就到達了!「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意思是,你能清除精神的污垢,使心靈沒有貪慾嗎?人人都有慾望,但不宜過分。適度滿足自身慾望,聖人也會認同,過分就不好。比如,吃飽肚子,這是正常慾望,吃飽了還要拚命狂吃濫喝,對身心無益,就過分了。發財是正常慾望,不擇手段損人利己而發財,就過分了。「清除精神垃圾,使心靈沒有貪慾」,就是要打消內心過分的念頭,用自然方式去追求人生夢想。「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意思是,你能親善百姓,治理政事,卻不自逞其能嗎?就是說,做領導的人,要盡到自己分內的職責,但不要為了爭功逞能而強用智謀。有的人把「無為」理解為無所作為,這有些欠妥。該辦的事盡心儘力去辦,不該辦的事不勉強去辦,這才符合「無為」之道。「無門開闔,能為雌乎」,意思是,你的思想與言行,能保持謙虛恭敬嗎?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其中的分寸卻不容易把握。如果你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只是為了討人喜歡或避免引人不快才謙虛恭敬,這不過是故作姿態而已。真正的謙虛恭敬是:認識到世界的無窮,認識到自身能力的局限,從而心生敬畏;能真正意識到他人的可貴,意識到自身知識的不足,從而心懷敬意。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向9歲的項橐問禮,他是有所敬畏和充滿敬意的,所以他能很自然地表達他的謙虛恭敬。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意思是,你能明察秋毫,卻不強用智謀嗎?這就是說,洞悉人情世態和事物成敗規律,從不為了證明自己而勉強去做什麼。老子所講的「無為」,不但不勉強去做壞事,好事也不勉強。打個比方,看見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摔了一跤,好像應該扶他起來。聰明人會想:孩子是摔大的,讓他學會自己爬起來也許比扶他起來更好,於是抽手旁觀。但是,如果這個孩子摔破了頭,明明需要救治,仍然袖手旁觀,就不對了。總之,這6個問題都是立足於「道」,以「無為」為準則。理解了「無為」二字,做人做事就無不合於道了!
145)大家都不是完人。你不具備這種品德,我不具備那種品德。如果用自己的長處比人家的短處,就會相互輕視;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天下看不慣的人就很少了。
146)不要把自己當成標尺。很多人的習慣是:自己欣賞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自己肯定的,就是對的,反之就是錯的。實際上,能夠充當「度量衡」的人物還從來沒有過,聖人都不夠格,何況一般人呢?
147)君子最可貴的品格有三點:一是端正儀容,這就遠離粗魯傲慢了;二是和顏悅色,這就接近誠意了;三是語言溫和,這就遠離無禮鄙俗了。
148)別以「好心」為借口。認為自己出於良善之心,說話尖刻一點也無妨,口出惡言也有理,這是做人的一大誤區。假如你真的好心,就應該運用腦力,讓對方開開心心接受你的忠告,而不是強求對方的忍耐力。
149)當別人冷笑時趕緊閉上嘴巴。當你好心提供意見,而對方露出厭煩或不屑的神態時,最好趕緊閉上嘴巴,否則羞窘就可能接踵而來。
150)不要勉強維持友誼。如果某個朋友給你的心情、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持續性的,就沒有必要勉強維持關係。
151)講義氣要適度。「義者,宜也」,這是《說文解字》對「義」字的訓詁,意思是按恰當的方式做事。講義氣應以合理、合法以及符合自身狀況為宜,切莫讓「義」字變成拴在脖子上的繩索。
152)以「疑罪從無」為原則。不要憑懷疑來確定交往方式,否則很容易上讒言的當。沒有真憑實據的事,不妨先假設它是子虛烏有,這樣能避免很多矛盾和遺憾。
153)每個人立身於這個社會,都要給自己定位,也就是自己要確定這一生要幹什麼。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知道自己怎麼做,「止」於這一理念上,才能處變而寵辱不驚,處事而無悔。如能做到這個樣子,在滾滾紅塵里,也算得是一等一的人了。
154)工作有三種方式:一是詐騙,「光拿錢不幹活」,這種人多集中在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在私營公司很難立足。二是交易,「拿一分錢干一分活」。這是不吃虧的方式,可惜「利潤空間」太小。人的潛能如同奶牛乳房中的奶水,擠出來才賣得出錢。賣不出錢也該擠出來,以保持暢通。人家給一元錢擠一碗奶,余剩的有什麼用呢?只會堵塞管道。等到人家想買十元錢的奶,可能連一杯都擠不出來了。很多「拿一分錢干一分活」的員工,由於每天習慣於按部就班地工作,頭腦中的知識沒有及時更新,即使給他兩分錢,他也只能幹出一分錢的活,無非庸人一個。三是投資,春天播種,秋後收穫。這種員工如同農夫種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員工,好像很傻、很吃虧,其實他們最後沒有一個吃虧的。當「秋天」到來時,他們的收穫足以十倍抵償他們今日的付出。
155)一牽涉到親情、愛情,心理就有偏差,嚴重一點,就心理失常。那麼,所有的智慧、理性,就都會被自己的感情所蒙蔽了。正如歐陽修所說:「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豈但國家大事,就是三家村裡的貧困小戶人家,也隨時會有這種情況發生。何況那些有權有勢,或是財富大老闆們的家庭呢!
156)之所以說想管好家庭先要修鍊自身品德呢,是因為他們對自己親近或喜愛的人多有偏愛;對自己所鄙視或厭惡的人多存偏見;對自己畏懼或尊敬的人多存偏心;對自己哀憫或同情的人多有偏私;對自己認為驕傲或懶惰的人多持偏見。能做到喜歡某人的同時又能認識到他的缺點;厭惡某人的同時又能了解他的優點,這樣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諺語說:「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子女不好,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禾苗茁壯。」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品德就不能管好家的道理。
157)我們人類的心理,有一個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別人能夠很圓滿;要求朋友、部下或長官,都希望他沒有缺點,樣樣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對方也是一個人,既然是人就有缺點。再從心理學上研究,這樣希望別人好,是絕對的自私,因為所要求對方的圓滿無缺點,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為基礎。我認為對方的不對處,實際上只是因為違反了我的看法,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行為產生的觀念,才會覺得對方是不對的。
158)人們總是希望別人改變行為方式來適應自己,卻很少考慮改變自己而適應他人。這是因為壞思想在作怪。人們好逸惡勞的天性在發揮作用。因為改變自己很困難,有時需要跟形成已久的習慣作鬥爭,有時還需要努力學習某種能力。正因為改變自己不容易,需求別人改變很容易,所以,人們自然傾向於避難就易,嚴格要求別人,堅決放任自己。對一個有頭腦的人來說,當然不會等待別人來改變自己的心情。他會主動改變自己,去影響別人的心情。他也因此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主動改變自己的最低要求:一是端正儀容,二是和顏悅色,三是語言溫和。能夠做到這三點,已經可以算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了。
159)修行的六個步驟:第一步是「止」,給自己量身定位,也就是確定理想的目標。這裡「理想」二字很重要、要根據內心的真實渴求而量身定位。第二步是「定」,即目標專一。做與目標有關的事,思考跟目標有關的問題。第三步是「靜」,即心無雜念。如何入靜呢?需要進行「打住」訓練:當意識到自己在胡思亂想時,就提醒自己一下:「打住!」或者「別亂想了!」經過一次又一次提醒,養成靜的習慣,就能隨時入靜了。第四步是「安」,即保持平常心,神志最清澈、明亮,智慧便綿綿而生。第五步是「慮」,即冷靜思考。第六步是「得」,即取得成果。把前面幾步做好了,這一步水到渠成,但也要分辨是真「得」還是假「得」。
160)真心對待他人,真心對待自己。 「誠」即用真心,真心對待他人,真心對待自己。真心對待他人,從心態上,真心實意希望他人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心情快樂;從行為上,說真話,辦真事。心態和行為兩方面配合,對他人的心情和事情產生有益的影響,就真正體現了一個「誠」字。現代社會,最缺少的就是這個「誠」字,花言巧語不絕於耳,三十六計滿天飛,心靈注水比豬肉注水還要多。這對誰有好處呢?對誰都沒有好處,結果只是社會動蕩不安、個人煩惱不斷。如果大家都憑誠意而不用手段做事,才會出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諧局面。南懷瑾大師說:「現代人們流行的一句話,常說"你少用手段』,尤其這六七十年來,每論團體或個人的經驗,玩手段的一個比一個高明,誰都玩不過誰,玩到最後還是個笨蛋。所以還不如規規矩矩、誠懇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誠懇當作手段,這個手段還值得玩,這也是最高明的。這六十年來的變亂,對於手段,誰都學會了,誰要玩幾套手段,別人沒有不知道的。只有老實人最可愛,講道德的人才是最可愛,最後的成功還是屬於真誠的人,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真心對待自己,就是不自輕、不自賤、不自欺。把自己看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這就是不自輕自賤。不在意自己是否是庸人、小人、壞人、只能是自暴自棄而已。所謂不自欺,就是對自己誠實,不哄騙自己。打個比方,每個人心裡都對自己有一個期許,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等等。但是,有的人希望受人尊敬,卻去做可能坐牢的事,這就是欺騙自己了;有的人希望有所作為,卻從不付出努力,這也是欺騙自己。你想去上海,卻一個勁地往西藏跑,還說什麼「曲徑通幽」,說什麼「地球是圓的」,這不是欺騙自己嗎?「敬」,即敬自己,敬他人,敬自己所做的事。有人說「上等人敬人如敬己,因為他能從對方身上發現自己欣賞的東西;中等人敬人又敬己,因為他能以人為鏡,通過對方認識自己;下等人輕人而敬己,因為他以自我為中心,不把別人放在心上。還有最下等人,輕人如輕己,既不愛惜自己也不愛惜別人。此言確乎有理。為什麼敬自己所做的事呢?你只有對這件事保持敬意,才會誠心誠意去做,然後才能做到最好。有的人對喜歡的,重要的事,認認真真去做;對不喜歡、不重要的事,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馬馬虎虎應付。這是對做事缺乏正確理解的緣故。有一位古代皇帝,每天晚上寫字,讓太子給他磨墨。有時磨得很晚,太子困得眼皮都睜不開了,就問:「您為什麼讓我給您磨墨?」皇帝說:「我不是讓你磨墨,我是讓墨磨你。」 太子恍然大悟。有些事的確不重要也不好玩,但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卻非常重要。 「信」,就是對他人守信,對自己守信,對自己所做的事守信。對他人守信不難理解,能否做到,決定了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基,決定了一個團隊乃至一個國家的命運。當年周武王伐紂,進入朝歌后,聽說有一個德高望重的隱士,就親自去拜訪他,向他請教商朝滅亡的原因。隱士說:「您如果想知道的話,請明天中午再來吧!」周武王和周公旦第二天提前趕到隱士家,隱士卻已經搬走了。周武王很奇怪,覺得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不應該有不講信用的行為。這時,周公旦說:「我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講信用,哪怕像紂王一樣擁有號令天下的權勢都行不通,何況無權無勢的人呢?對自己守信也很難做到。比如對自己說明天一定努力學習。到了明天,有件好玩的事,就把學習放到一邊了。對自己說。一定要努力賺錢,好好孝敬父母。可是賺錢不易,努力了幾天就鬆懈,孝敬父母也是只好以後再說。當你屢屢失信於己時,你會變得越來越不敢相信自己,其負面影響將波及學習、工作、生活和交往的方方面面。對自己所做的事守信,是什麼意思呢?天下任何事,都需要相應的條件、需要付出相當的努力,還要遵循辦這件事的自然規律。當你決定辦這件事時,即是承諾實現這件事需要的條件,付出相應的勞動,並按規律去做。不講條件、不花力氣、不依規律,等於是對這件事失信了,肯定做不好。瓦倫蒂諾曾跟著名師學習服裝設計與製作技藝,後來在羅馬的一條街道上開了一家時裝店。起初幾年,他慘淡經營,賺的錢尚不夠支付生活費。他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沒有名氣,於是決定主辦一個時裝表演會,以提升知名度。然而,結果讓他大失所望:這一天,應邀而來的人寥寥無幾,知名演員一個也沒有來,他的服裝一套也沒有賣出去。他的知名度不但沒有上升,反而受到大家的嘲笑。時裝表演會的失敗,使瓦倫蒂諾悟到一個道理:做生意需要名氣,名氣需要宣傳,但名氣卻不是宣傳出來的,而是要以實力為後盾。他決定踏踏實實提升能力,再也不對投機取巧的方法抱任何指望。有一句話說得好: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事情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通常不是因為運氣差,而是因為你對這件事「失信」了。你不誤事,事就不會誤你,只要你打消投機取巧的念頭,按事情成功本來的要求去做,壞運氣即告結束,好運氣已經開始。
161)一碗水端平。「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第一大障礙是「人之其所親愛而辟」。如果缺乏公正,那麼對自己親近或喜愛的人必然刻意呵護和照顧。天平稍稍傾斜,就難以讓其他人口服心服。春秋時,韓昭候任命申不害為宰相,申不害將韓國治理得很好。有一天,韓昭候向申不害請教法治之道。申不害說:「所謂法律制度,就是根據臣民功勞的大小給予不同的獎賞,根據他們才能的高低授予不同的官職,根據他們所犯過失的輕重給予不同的懲罰。簡單的說,就是要做到信賞必罰。」韓昭候聽了,點點頭,表示贊同他的話。申不害又臉色凝重地說:「現在,我國雖然建立了法律制度,您卻聽從左右大臣們的請求,不依法辦事。本該懲罰的,左右一請求,您就不了了之;不該獎賞的,左右一請求,您就給予獎賞。這樣一來,法律形同虛設。您覺得做不到令行禁止,原因就在於此。」韓昭候聽了,恍然大悟地說:「先生所言極是!從今以後,我知道怎樣實行法律制度了,也知道什麼話該聽,什麼話不該聽了。」 過了一段時間,申不害的一位堂兄前來投靠他,想謀取一個官職。申不害知道這位堂兄才具平平,本不想推薦他;但自己年幼時曾得到過堂兄極大的幫助,兄弟二人感情甚篤。現在堂兄千里迢迢而來,自己身為宰相,怎麼讓他空手而歸?於是,申不害找了個機會,私下向韓昭候提起此事。韓昭候笑笑說「先生所說的不是我從先生那裡學到的東西啊!我如果聽從您的請求,就違背了先生教導我的話。我只好不聽從您的請求了。」申不害聽了,羞得滿臉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從第二天起,他搬出相府住了一段時間,以懲罰自己的過失。申不害給韓昭候講的道理,堂堂正正,句句在理。可是一落到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親人面前,就撐不住舵了,所以說,一個人不怕沒有德行,就怕德行不夠深厚堅牢,到關鍵時候出現情、理分裂和言、行分裂,影響就大了。第二大障礙是「之其所賤惡而辟焉」。如果缺乏寬容之德,對自己輕視和討厭的人,無事也能點起一把火,如果有事,更是火氣過盛。蔡國派師強、王堅出使楚國。楚王一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感覺好像來向楚國示威似的,心裡很不高興,就對手下人說:「天下人名多得很,為什麼偏要叫師強、王堅呢?」所以,他召見兩位使者時,不按禮儀程序。見了面後,兩位使者的聲音讓他覺得特別討厭,兩位使者的外貌更讓他覺得噁心。他勃然大怒說:「蔡國沒有人嗎?這個國家應該討伐!蔡國有人卻不派遣嗎?這個國家應該討伐!蔡國故意用這兩個人來試探我嗎?這個國家應該討伐!」師強、王堅什麼不恰當的話都沒說,什麼不恰當的事都沒幹,結果卻為國家惹來了這麼大的麻煩,其原因不過是蔡國的實力讓楚王輕視而蔡國的使者讓楚王討厭罷了。憑喜惡處理問題,到時候深受其害的,未必不是自己。所以遇到問題時,需要克服情緒作用,按事情本來的要求理智辦事,這才是於人於己有利的做法。第三大障礙是「之其所畏敬而辟焉」。如果缺乏勇氣,對自己畏懼和尊敬的人,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制度也不敢認真執行。這就像堤壩決了一個口不加處理就會引起潰堤一樣,久之制度便會形同虛設。有一家國營廠,有幾個刺頭兒,整天弔兒郎當,工作不好好乾,還時不時地惹是生非。廠長想開除他們,他們就舞拳露臂想玩命,還揚言要對付廠長的家人。廠長害怕了,只好任他們胡來。其他職工見樣學樣,廠里的紀律一團糟。這位廠長調走後,來過兩任廠長,情況仍沒有改善。後來,來了一位姓李的廠長,公布了新的廠規。不久,一個刺頭兒觸犯了廠規,李廠長果斷地決定對他進行處理。刺頭兒還是老一套,氣勢洶洶地來到廠長辦公室,恐嚇道:「信不信我弄個炸藥包把你家平了?」李廠長不動聲色地盯著他看了半晌,然後說:「請坐下,慢慢說!」 刺頭兒猶豫了半晌,終於坐下了。李廠長微笑著問:「你知道炸藥包怎麼弄嗎?需不需要我教教你?"自衛還擊戰』那會兒,我是尖兵排長。」 刺頭兒漲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他的氣焰完全被壓下去了。接下來,李廠長對他進行了一番開導,他就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懲罰。自此,再也沒有哪個刺頭兒敢違反制度了。無論管理一個家庭,還是管理一個團隊,正氣能否壓倒邪氣,是至關重要的。而領導者的勇氣更是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四大障礙是「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同情弱者是人類的天性」,如果缺乏審慎之德,對自己憐憫和同情的人,可能會濫用好心。 古時候,富豪之家欺壓窮民的事屢見不鮮。有一個縣令,頗為愛民。有一次,一個窮人狀告某富霸佔他家田產。縣令氣極,命人把那個富豪抓來,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二十大板再說,還勒令富豪退還窮民田產。可是後來經過調查,情況正好相反,原來那個窮民知道縣太爺向著窮人,便借故向富豪家勒索錢財。勒索不成,就編了一套謊言,誣告富豪霸佔田產。事後,這位縣令感慨地說:「窮民敢於誣告富豪的事,雖不多見,也不得不察啊!」在處理事情時,最忌先入為主之見。看見某人憤憤不平,就以為他一定受了委屈;聽見某人哭得傷心,就以為他一定有冤情,憑表面現象作判斷,很可能會出現偏差。只有保持平靜的心態,詳察事實,才能得出理智的結論。第五大障礙是「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常人的心理,看見傲慢的人,心裡的氣就不知打哪兒來,不管有理無理,都想折辱他一番,看見懶惰的人,就覺得一定是「糞土糊不上牆」。但是,傲慢雖然不是好習慣,傲慢的人也未必有才,但其中也確有一些人擁有值得驕傲的才能。懶惰雖然不是好表現,懶惰的人通常不會有出息,但有些人懶惰的表面下也可能隱藏著合理的原因。比如劉備懶於公事,跑到菜園子里種菜,你就不能說他沒有出息。所以,看人不能憑表面得出結論,進行深入了解,才不會錯過人才。春秋時,賢士田子方就是一個比較傲慢的人。他在魏國任職時,有一次,他乘車趕路,與太子擊相遇。太子擊急忙下車,迎上前去,恭恭敬敬行禮。田子方卻端坐車上不動。太子擊不高興地說:「不知道是貧賤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還是富貴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富貴的人怎麼敢瞧不起人呢?國君瞧不起人,就要亡國;大夫瞧不起人,就要敗家。至於貧賤的人,如果不得意,穿上鞋子就走,到哪兒得不到貧賤呢?」太子擊見到魏文侯後,將田子方的話告訴他。
魏文侯感慨地說:「沒有我兒子的過失,我怎能聽到賢人的金玉良言?」 還有一次,田子方陪魏文侯會見賓客,太子擊走了進來,別的賓客和大臣們都站起身,只有田子方端坐不動。魏文侯臉上有不悅之意,太子擊也很不高興。田子方看出父子倆的心思,不禁一笑,說:「我為你站起來嘛,不知是否合乎禮;我不為你站起來嘛,不知是否犯了罪。」請讓我背誦一段書吧:楚恭王做太子時,想到雲夢去,路上遇到大夫工尹,工尹急忙躲進一戶人家,避而不見。太子下車,來到這戶人家門口說:"老先生,何必這樣呢?我聽說:尊敬他的父親,不等於還要尊敬他的兒子。如果還要尊敬他的兒子,這是非常不吉利的。老先生何必這樣呢?』工尹說:"以前我只認識你的外表,從現在起,我了解你的內心了。果真這樣,你準備到哪兒去?』田子方背完書,魏文侯點頭誇道:「好!」 太子擊上前背誦楚恭王的話,一連背了三遍,並表示一定要向楚恭王學習。俗話說:「打狗要看主人面。」田子方當著魏文侯,不給太子擊面子,確實很傲慢。但他的話也確實是金玉良言。魏文侯不愧是一個善於「齊家」的人,他對田子方的禮讓和讚賞,不僅使自己得到了一個大才,也培養了太子謙遜的美德。
162)何謂「厚德載物」?有深厚的品德基礎,才能承載遠大的事業。那麼,需要多「厚」的德才能「載物」呢?這是不一定的,關鍵要看自己的人生目標有多高遠。好比蓋房子。兩層的房子,一般需要能夠承載五層重量的基礎。如果要蓋二十層的房子,普通的基礎就不行了,需用鋼筋水泥進行深灌。如果只想搭一個小茅棚子,根本不用考慮基礎問題,就是搭在沙灘上也不會倒塌。當然一般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不會滿足於一個小茅棚子,所以需要具備品德基礎。皋陶說:「寬厚而莊重,溫和而有主見,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聰明能幹而敬業,善於變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節制,剛強而務實,勇敢而符合道義。每天能夠堅守上述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地去實行,就可以做卿大夫,即中下層領導。每天恭敬地實行九德的六德,就可以成為諸侯,即高層領導。九德是天子之德,一般人就不用想了。」第一德是「寬而栗」,即寬厚而莊重。一般來說,寬厚的人比較隨和,無可無不可,久之別人就會對他失去敬畏心。但如果神態莊重,別人就不敢輕視。你只要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優秀領導者,就能發現他們都具有寬厚而莊重的特點,不怒而威,一看就像個大人物。只有寬厚沒有莊重的管理者,下屬也許會喜歡他,卻不會敬重他,這樣就不容易確立權威。我們通常認為寬厚是一種美德,實際上,寬厚只有跟莊重合起來才是一種美德。第二德是「柔而立」,即溫和而有主見。性情溫和的人,能夠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但是意見多了,就存在選擇的困難,左思右想,這也不行,那也不好。所以溫和的人如果沒有主見,就會優柔寡斷。兵法云:「三軍之災,起於狐疑。」優柔寡斷的人肯定不適於帶兵打仗。同樣也不適於擔任其他行業的領導。所以性情溫和本身並非美德,但如果加上有主見,就變成一種美德了。第三德是「愿而恭」即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講原則的人,嚴格按制度辦事,不徇私情;嚴格遵循做人原則,不隨彼逐流。這種人令人敬畏,但不一定招人喜歡。震懾力強而親和力不強,威力大而威信不高。人們「敬鬼神而遠之」,由是難以聚眾。如果加上謙遜有禮,讓自己變得圓潤些,使別人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講原則是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著想,而不是為了傷害別人,別人的敬畏就變成敬愛了。第四德是「亂而敬」,即聰明能幹而且敬業。聰明能幹的人,接受新事物強,學習知識、技能時,往往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但容易流於表面,捨不得下苦功夫鑽研,而且好高騖遠,總想干大事,不願干小事。如果加上敬業精神,對任何事都認真對待,精益求精,這樣的人就真正能幹成大事。第五德是「擾而毅」,即頭腦靈活而有毅力。頭腦靈活的人,善於變通,不鑽牛角尖。但太靈活了,可能活得站不住腳,稍遇挫折,就想改弦易轍;稍感困難,就想打退堂鼓。因為他總是在變化中,變來變去,還是庸人一個。如果加上持之以恆的毅力,改變行進方式而不是改變目標,改變處理辦法而不是放棄問題,那麼無事不可成就。第六德是「直而溫」,即正直而又友善。正直的人,是非觀念強,疾惡如仇,看見不合理的事就想干預。這樣很容易傷害別人。如果加上友善的態度,在論辯是非、區分曲直時注意方式方法,小心呵護對方的自尊心,就能讓別人口服心服。第七德是「簡而廉」,即坦率而又有節制。坦率的人,事無不可對人言,喜歡把問題擺到桌面上談。但如果沒有節制,把隱私、秘密都抖摟出來,或者隨意說傷害別人的話,後果就會很嚴重。坦率加上節制,該談的直言不諱,不該談的一言不發。這是一種德行。至於什麼該談,什麼不該談,這是另一個問題,那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第八德是「剛而塞」,即剛強而務實。性格剛強的人,言必行,行必果,一旦作出決定,就堅決執行。但有時也可能為了面子,固執己見,明知說錯了,也不肯認錯,仍然爭執不休;明知做錯了,也不肯改變,一條道跑到黑。如果加上務實精神,只堅持對事情有好處的做法,只堅持於人於己有好處的觀點,就是一種傑出的品格。第九德是「強而義」,即勇敢而又符合道義。勇敢的人,無所畏懼,如果不論善惡,率性而為,只是一種惡習。如果凡事依循道義,就是一種美德。以上九德,都是「陰陽合德」,都有兩面性,離了哪一面都不行。但是,一個人很難九德俱全。如果某些方面「陰陽」背離,還是有相對比較可取的一面,通常來說,寬厚不如莊重,溫和不如有主見,講原則不如謙遜有禮,聰明能幹不如敬業,善於變通不如有毅力,正直不如友善,直率不如有節制,剛強不如務實,勇敢不如符合道義。當我們不能具備某項美德時,最好選擇相對比較有利的一面。
163)所謂培養誠意,就是不要欺騙自己。就像厭惡惡臭一樣迴避惡習,就像喜歡美色一樣追求美德,只有這樣,才是意誠心安。所以君子在獨處時也一定會思想端正、行為恰當。小人在無人監督時,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在君子面前,卻又躲躲閃閃的,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誇耀自己所做的好事。其實別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就像能把你的五臟六腑看透一樣,這種隱惡揚善的做法,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就是說,人心裡的真實德性,自然會表現於外表,所以君子即使獨處的時候,也要謹慎培養自己的德性。
164)「誠其意」有兩個要點,一個是「毋自欺」,一個是「慎其獨」。提倡「毋自欺」而不提倡「毋欺人」呢?因為品德修養是自己的東西,屬於日常用品,主要用途不是拿來展覽。它好比一艘承載遠航的船,直接關係到自身安全。坐在一條破船上,不去想辦法維修,還一個勁地向人炫耀這條船多麼優秀,多麼牢固,到時候翻了船,結果還是自己受用。「自欺」之後,「欺人」和「人欺」往往會接踵而來。至於別人是否被你欺騙和是否欺騙你,又要看對方的智慧和德行。為什麼要提倡「慎其獨」呢?原因也在於品德是自用品而不是展覽品。好比一輛私人小車,在獨自一人時,把它拾掇得乾乾淨淨,把它維修到沒有毛病,並不是一件多餘的事。「慎其獨」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做人的誠意。真心真意地希望別人好,並且對自己的言行負完全責任。如果真心實意地希望自己好,言行完全從自利出發,誠意就沒有了。孔子說:「君子德風,小人德草。」君子的品格就像風一樣,迅速傳遍每一個地方。小人的品格就像草一樣,風吹兩邊倒。而君子「慎其獨」,並不是想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傑出,而是以自己的美好言行,感化周圍的人,從而營造一個和諧的世界。第二,做事的誠意。有的員工這樣理解工作不負責任的原因:「老闆有眼無珠,我做給誰看?」事情首先是做給自己看的,至少要做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才算有誠意。如果你有誠意,別人遲早是會看到的。世上無數災難的發生,都是由粗率、馬虎、不負責任造成的。世上無數失敗的發生,都是因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造成的。所以,「慎獨」不僅對他人有利,對自己也同樣有利。
165)寧虧錢,不虧心。虧了錢,不過一次性損失。做了虧心事,則會帶來難以預測的負面影響,最後損失可能大到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
166)你想要創業建國,或是你想做任何一件事業,必須要具備先能得到「人和」。你想要人心歸向,或是個人想要有朋友相助,必須先要從自己「立德」開始。如果你自己做人,態度、言語、思想等行為,處處「缺德」,一切就免談了!
167)利益如同「萬能膠」。利益能把一些毫無關係的人聯結在一起,能讓一些相互仇視的人握手言和。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得人心」,只需回顧自己的作為,到底給多少人帶來了利益?又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168)說得漂亮不如給人帶來實惠。實惠不僅包括財物,也包括名譽、機會、健康、安全等大家喜歡且需要的東西。
169)真是一個仁人君子,必然會遵循一個千古不易的大道,那就是言行忠信,必然可以得到一切好的結果。如果是自滿、自慢、自傲、而且自以為是,一點也不悔改,那就必定會失去了一切。
170)治國之道是,得到民眾擁護就能享有國家,失去民眾擁護就會失去國家。因此,國君先要慎重地修養道德。有了美德,就會擁有民眾;有了民眾,就會擁有土地,就能獲得財富;有了財富,國家就有開支。美德是本、財富是末。表面講道德,內心重財富,那麼民眾就會相互爭利、相互侵奪。所以,財富積聚於君王,百姓就會離散。財富積存在民間,民眾就會歸附。因此,君王發布不合理的政令,也遭到百姓反常的抵抗;財富不合理地搜括而來,最終也會被人用超常的手段掠奪而去。
171)《秦誓》說:"假如有這樣一位臣子,忠誠老實而沒有其他本領,但他心胸寬厚,能夠容納他人。別人有長處,就好像是他自己的一樣;別人有賢才美德,他心裡歡喜,不光是口頭上讚揚,而是發自內心的讚賞。這樣的人能夠保全我的子孫和臣民,對國家是多麼有益啊!假如別人有本領,他便嫉妒和厭惡;別人有賢才美德,他便故意壓制,使他不受重用。這種人實在沒有容人之量,是不能夠保全我的和臣民的,對國家來說太危險了!"
172)做臣子的行為,有六正六邪。按"六正"去做,就會享有盛譽;按"六邪"去做,就會得到惡名。名聲好壞,是禍福之門,不可不慎。什麼是六正六邪?六正是:第一,事情還處於萌芽狀態,就能清楚地看到成敗的先兆,得失的要點,在禍事還沒有發生就預先採取措施,使君王超然地立於顯要尊榮的地位,天下都稱讚他的賢能。像這樣的人,叫做聖臣。第二,虛心誠意,嚮往善政,用禮義勉勵君王,勸諭君王實施長治久安之策,助成君王的優點,補救君王的缺點。事業成功了,事情辦好了,把成績歸於君王,不敢獨享功勞。像這樣的人,叫做賢臣。第三,吃苦耐勞,早起晚睡,不懈怠地推舉賢才,經常用歷史經驗來勸勉君王,希望對國君有所補益,使國家安定繁榮。像這樣的人,叫做忠臣。第四,聰明練達,對事物洞察入微,能夠預見事情成敗,並有預防補救手段,因勢利導,堵塞漏洞,斷絕禍根,把禍轉變為福,使君王轉危為安。像這樣的人,叫做智臣。第五,謙遜有禮,遵紀守法,盡職盡責,勝任其事。辭讓俸祿,推讓賞賜,不接受贈送,衣服齊整,飲食節儉。像這樣的人,叫做貞臣。第六,國家政治混亂,君王辦事不循正道,敢於冒犯君王的威嚴,當面批評君王的過失,即使有殺頭的風險也在所不辭。如果自己死了,國家能得到安定,就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像這樣的人,叫做直臣。"六邪"是:第一,貪圖官位俸祿,謀求一己私利,無心辦理公事,有智慧不表現,有才能不運用,不肯盡自己的職責,渾渾噩噩,隨波逐流,左右觀望。像這樣的人叫做具臣。第二,無論君王說什麼,他都說"好";無論國君做什麼,他都說"行"。暗地裡打聽王君的喜好,然後投其所好,以博取君王的歡心。一味迎合君王的心意,只顧國君眼前高興,不管君王后來的禍患。像這樣的人叫做諛臣。第三,內心奸詐,外表恭謹,巧言令色,妒賢忌能。他想推薦誰,就只談優點不談缺點;他想打擊誰,就只談過失不談功勞,使君王用人不當,賞罰不明,號令不行。像這樣的人叫做奸臣。第四,智慧足以掩飾自己的過失,口才足以推銷自己的謬論,捏造事實,添油加醋,都能說得順理成章。對內離間骨肉親情,對外擾亂同僚關係。像這樣的人叫做讒臣。第五,專權擅勢,把持國事,以抬身價。拉幫結黨,既中飽私囊,又增加威勢,擅於假託君王的命令,來達到顯揚自己的目的。像這樣的人,叫做賊臣。第六,用邪道諂媚國君,使國君陷於不義,勾結黨羽來蒙蔽國君,當面說的全是良言正理,背後的說法卻大不一樣,不分黑白,不問是非,順我者昌,使奸人紛紛來攀附他,一起為非作歹,使君王的惡名哄傳國內,鄰國皆知。像這樣的人叫做亡臣。賢能的大臣,按"六正"去做,不用"六邪"的方法,所以,君王地位穩固,人民安居樂業,他們活著的時候受人民喜愛,死了受到人民的懷念。這就是做大臣的規則。
推薦閱讀:
※[轉載]20世紀中國最著名的10位國畫大師
※與大師同在
※什麼樣的人這輩子能發財嗎?大師答:
※揭穿徐偉剛偽大師的真相
※善導大師念佛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