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一章
《金剛經》文字簡練,只有三十二品五千餘,義理卻極為豐富,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被奉為「經中之王」,是天下修佛之人必須深研的佛教經典。同時它超越一切宗教性,卻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的特質,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也是所有有志於探索世界、探索心靈的智識之士不能逾越的知識巔峰。尤其在充滿緊張和虛無的現代社會,渴望心靈良藥的現代人更加熱切地從《金剛經》中尋求心靈的解脫之道,讀經熱潮已蔚然為大觀。但由於該經譯本年代久遠,歷代解經注文的高僧、學者各執一端,造成的文字障礙、理解分歧,讓一般人更加難以理解它的旨意,讀懂它的精妙,以至讓很多渴求悟道的平常人望而卻步。
針對讀者對《金剛經》的學習需求,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100名讀懂金剛經》,讓您既可以體驗到輕鬆暢快的閱讀快感,又能真正懂得《金剛經》的精髓。
第一章法會因由--叩響《金剛經》之門
第一句如是我聞——證信的意
名句解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在經書中,開頭的一句多是「如是我聞」,「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後面還有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一共有六種,這也叫通序。通序是通於所有佛經,但凡經典都有這個通序。像交響樂的序曲一樣,《金剛經》在正式說法展開前,也有一段「前奏」,這種形式在佛經的著述里也稱之為序。與大多數佛經不同,《金剛經》的序幕從一段普通的日常生活拉開了。佛經在「如是我聞」之後,首先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當時狀況,以取得受眾的信任。接下去才有弟子提問,老師解答。也有不問自說的,但據說只有凈土經典如此。
如是:指佛經經文的內容就是這樣
我聞:阿難自稱聞之於佛,後為佛經的開卷語。
佛典故事:如是我聞的由來佛在八十歲時,帶著阿難在遮婆羅塔聚眾說法。「大家好,我從得道以來,愛護弟子度化眾生,和諸位分享快樂,也不會抱怨教化的苦累,對所有的弟子都平等相待。過三個月,我就要依法涅槃,獲得無上安穩。但我會永久地眷顧你們,還有未來一切信仰我的眾生。」眾生聽了很震驚,眼裡含著淚水,忽然覺得心靈的支柱要倒了一樣。佛安慰說:「都別難過了,生死本是自然規律,漢有誰可以逃脫。如果你們不聽從我的教化,就算我活千萬年也沒用啊,反過來說,即便我的肉身不在了」也能永久活在你們的心裡。你們要堅定信仰,皈依並順從佛法,不懈怠地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啊!
不久,佛陀就去了迦羅城。一天佛對阿難說:「你去娑羅雙樹間給我敷座設床,頭在北面朝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向北方弘傳,未來也會傳播到西方。今晚我就要涅槃了」。眾生知道後都悲痛不已,但事已至此,遂共同商量就「如何使未來的正法常住」的問題來請示佛陀,這時阿難站出來,代表眾比丘向佛陀請教了四個問題,其中一個便是:「」佛陀住世時,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心。佛陀涅槃以後,只有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使人起信呢?」佛回答說:「應當在所有經的開頭加上『如是我聞』這句話。」這就是「如是我聞」的由來。
活學活用
佛對生死泰然自若,「生死」本是自然規律,既然不能夠悖逆,那就順其自然,佛的涅槃只是肉身的消亡,佛的道法義理還影響並教化著世世代代所有信仰佛教的眾生。他的精神恆存。
知識鏈接:證信的意義
所有佛經,為了表明自己確實是真佛法,都會在經首註明這是佛親口所說,在何時、何地所說,有什麼人見證,以取得受眾的信任。這樣的情境描述,後世稱之為「證信」。每部佛經一開頭都有證信,而且內容大同小異,不過一旦把它跟正文聯繫起來,短短的幾行字就有了強烈的指代意義。《金剛經》可以說是佛經裡面最精深奧妙的一部,很多思想理論都有超越了佛祖早期的說法。聯繫全文,原本簡略空洞的證信,因為《金剛經》深奧,恰恰成了說法緣起的關健。
第2句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名句由來: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名句解讀:釋迦牟尼佛從三十一歲到八十歲期間的幾十年大部分都在舍衛國教化眾生。舍衛國地處中印度,經濟文化都很發達,據說舍衛國有一長者,喜歡布施財物給貧窮孤獨的人,因此被人稱為「給孤獨長者」。
一時:佛經里幾乎都沒有準確的時間,鳩摩羅什、玄奘等大法師們一概翻譯為「一時」,很多位研究、註解《金剛經》的大師也只說印度人沒有時間概念,而不去考證一個究竟。但就是這個「一時」,最切合經題。在佛教的時間觀念里,所謂「剎那見終古」,一瞬間在特定的時候會放大成百萬年,而一回頭百萬年已經和瞬間一樣灰飛煙滅了。《金剛經》的正文也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表示時間是向前的、流逝的。所以,「一時」的概念是希望眾生不要執著具體的時日,直接點中了《金剛經》「不住」的主題。
佛典故事:祗樹給孤獨園的傳說舍衛國在中印度,經濟文化發達,財富很多。舍衛國的國王,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門弟子。那裡住著一位名叫「給孤獨長者」的老人,他德高望重,是舍衛國有名的大財主,也是拜火教的教主。
有一天,他到波斯匿城去給兒子相親,邂逅了佛陀,並且對佛產生信仰。他說:「佛陀,我給您蓋一個寺院,您可以到波斯匿城去說法嗎?」佛說:「如果我們有因緣,等你蓋好講堂我就來。」他回到波斯城,找了許久,只有祗陀太子的園林最稱心,於是他找來太子商量,太子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拿出的黃金能將園子鋪滿,我就賣給你。」沒想到,他真的用黃金一片片地鋪園,鋪到一半的時候,太子也被感化了,要求和他共建精舍獻給佛。因為是祗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共同建造,所以園林被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佛陀從三十一歲到八十歲涅槃,一直留在舍衛國。
活學活用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成功不會出現在空想階段,趁著年輕多做些事情,到了晚年回顧你的人生時,不會覺得回憶的畫面太蒼白。涓滴之水終可損石,向著心中的終極目標邁步,成功不再遙遠。 知識鏈接:竹林精舍
悉達多太子修道成為佛陀,親領千名弟子到摩竭陀國實施教化。因為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和佛陀有言在前,太子證悟之後就來救度他,所以非常高興,帶領群臣和眷屬,恭迎到首都王舍城城外。頻婆娑羅王和一切聽從佛法感召,頓開愚痴,內心清涼。從此,摩竭陀全國奉行佛教,許多人皈依佛陀。為了報答佛陀的教化,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精舍」,供佛陀安居、說法。這就形成了佛教的第一座寺院。 祗園精舍
祗園精舍,即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以下簡稱「園」)。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光在此就講了二十五年。這是佛說法的第二座專門場所,比早期的竹林精舍更具有寺廟的功能。在這裡佛法不僅戰勝了婆羅門教的挑釁,而且使得包括國王在內的很多信眾皈依。照此再去推算時間,佛和眾比丘從竹林精遷移到祗園精舍,並且從容出入舍衛大城乞食化緣,至少是在佛悟道說法二十年之後。在祗園的二十多年裡,佛法逐漸走向成熟。
第3句與大比丘眾——聽法眾
名句由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名句解讀:《大智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惱、出家人、凈持戒、怖魔。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和尚,一般譯為「乞士」。乞士,意思是討飯的,但這裡的討飯不僅僅局限於果腹,所謂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一切眾生,成為成佛比丘。比丘,也含有破除一切煩惱,了悟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證得佛果的意思。合起來講就是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一起。這一千二百五十人為佛的常侍弟子,佛走到哪裡跟到哪裡,都是比丘。
佛典故事:息思的懺悔從前,有個叫息思的王子出家修行,因為是凈飯王妹妹的兒子,從小在宮裡生活環境優越,所以出家後,仍未脫王公子弟的驕慢。在比丘的大家庭中,都很尊敬這群王子,其他的王子也持以平易近人的心態,融和在這個團體里,唯獨息思優越驕慢,盛氣凌人且易動怒。時間長了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他便成了孤落落的一個人了。
對此,佛陀盡看在眼裡。一天,佛問一個年輕的比丘:「大家相處得融洽嗎?」比丘說:「還好。」佛又問:「有誰不能合群嗎?」比丘說:「是的,息思比丘我慢心強,不能融入集體,所以他很孤單也很不快樂。」於是,佛陀就把息思叫來,親自問他:「息思,你在集體中是不是很不快樂?你轉身看看大家。」息思慢慢地轉身,看著大家和睦融洽相處的場景,非常慚愧,意識到由於自己過於清高,失去了很多的同伴和快樂。他誠懇地向佛陀認錯,並決心悔過。佛陀語重心長地說:「要保持體念無常的心態,既然出家在佛門,那麼就要牢記眾生都是平等的,王公貴族的冠冕不過是個虛名而已,應該以身作則、謙讓有禮,才不枉你身為王子願意出家的那份難得,要努力戒掉無名習氣,一失人身、萬劫難再啊!」息思聽了這番話,決意痛改前非,發誓一定好好學習,用智慧和慈悲待人。
活學活用
學佛,就是要先學習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其實,集體修行學到的東西,足夠解決一生的煩惱。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知識鏈接:集體修行
眾比丘集體修行的和而不爭,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諧調的行為作息,即坐、卧、住、行都要一樣的規矩,大家一齊起床,一起做早課,一起吃飯,一起休息。總之,身體的行動要保持一致,不發生衝突。
二、協和的談吐用語,即出家人說話要講佛法道理,有分岐的可以互相討論,但不能爭執發生口角。
三、親睦的交往心態,相互交往要平和友善,不能相互嫉妒、懷恨。
四、平等的戒律修持,即戒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一致的佛法見解,依照佛經來研究佛理,樹立相互一致的佛法知見,對人解釋說法也不能相互違背。
六、均等的利益供養,佛規定出家弟子不能靠生產經營來謀生,要吃飯就向在家弟子化緣。出家弟子得了利益供養,大家要平均分配。
這種集體生活也是佛的教育手段。一方面,解決群居生活的不便,擺脫人際關係的煩惱,對每個比丘來說,都是更為直接的修行。另一方面,從佛那裡得來的無上之法,在日常的集體生活中也會得到具體的運用。
第4句世尊食時——吃飯穿衣皆教誡
名句由來: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名句解讀:爾時,天亮以後,日中以前,這是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世尊,是一切世間最值得尊敬的人。不單指人世間,還有佛學裡的世間:三世間(器世間、國土世間、有情世間)和四世間(聖賢世間,就是得道的聖賢所成就的一個範圍)兩種說法。佛的戒律是每天只吃中午一餐。穿起僧伽黎。出家人衣報種類頗多,有短褂、大褂、海青及許多顏色的袈裟。端起飯缽,「缽」梵語叫缽多羅,源於印度,指出家人的飯碗,底平、口小、腹大。漢譯為「應量器」。
佛典故事:長者婢為主送食在舍衛國,有一個長者兒子和夥伴去園子里玩耍。走前跟家裡人說,記得給他送飯。那人的兒子走了之後,家人就派婢女給他送飯。婢女走到門口,遇到佛陀化緣,就把飯布施給佛。返回家中,又取了飯去送。走在半路上,又碰到了舍利弗、目犍連等,於是再次布施給了他們,直到第三次,才取食給長者的兒子。小孩回家抱怨母親說:「今天怎麼這麼晚才給我送飯。」他母親說:「今天送了三次給你啊,怎麼會晚呢?」兒子問他:「三次?」兒子的反問,讓女主人心生疑惑,於是,把婢女叫來對質,婢女只好如實交代,大家聽了她的敘述,破口大罵她,並拿棍子把她打死了。她死後升了天,看著陌生的地方,她問天人道:「我今生在哪裡?」「天上。」她又問:「從哪裡命終來這裡?」「從人道中升到這裡。」天人說。最後問:「我是做了什麼業緣竟然能升天?」天人告訴她:「因為施食。」聽了天人的話,她內心很激動,就來到佛住的地方拜謝。佛為她說法得須陀洹果。一個比丘問佛:「這個天女是什麼因緣來到天國?」佛說:「她本來是人間一個長者家的婢女,給長者兒子送飯的時候,碰到佛如來就把飯布施給他。那家人知道後,就辱罵她,並且用棍子把她打死了。這就是她死後升天的業緣。後來,到我這裡來聽佛法悟證道。」 活學活用
事不做絕,話不說絕,做事盡量要圓滿,時時修正自己的行為。善心善念,才能獲得福報。
知識鏈接:吃飯穿衣皆修行
佛陀的示範是讓大家能夠找到一個下手的效仿的地方,所以一開始就是穿衣、吃飯這兩樣最平凡的日常事務。但越是平凡往往越容易讓人放鬆警惕,吃飯、穿衣其實是最污染人心的事情了。飯菜對口味,就容易引發食慾,多吃一此;反過來,飯菜沒有滋味,難以下咽,心裡就會很不痛快,甚至怨恨做飯的人。穿衣服也一樣,體面、氣派的衣服,會讓穿它的人不由自主生出虛榮心來,反之就會自慚形穢,像濟公那樣破鞋爛帽還優哉游哉的實屬難得。佛就從這此地方入手,教眾人吃飯、穿衣要心無掛礙。最隆重的禮服,是雜色碎布條縫起來的「福田衣」;飯食要次第乞討,根本不想什麼滋味,能糊口就行。佛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一絲不苟,但卻沒有去考慮衣服是否光鮮,食物是否可口,這樣自然就消除了虛妄之心。所以,對出家人來說,吃飯穿衣也是修行大事。
第5句入舍衛大城乞食——乞食制度
名句由來: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名句解讀:爾時,當接近中午的時候,吃飯的時間到了,穿好衣服,端起飯缽,「入舍衛大城」,到這個道都。乞食,討飯即化緣。化緣,規定弟子們不要起分別心,按照所遇到的順序,挨家挨戶地去化,不分貧富貴賤,直到把自己的飯缽裝滿,就蓋上蓋子不再繼續了。這裡頭也有戒律。一是化緣要隨緣。按照所遇順序,次第乞食。二是托缽不貪多。各人的缽都是根據自己的飯量選擇的,一般情況,每天最多走七戶人家。每天化緣就等於每天持戒。
佛典故事:貧女乞食相傳,在北魏時期,大孚靈鷲寺在每年三月的廟會上,都會設「無遮齋」,講求眾生平等,只要是趕會的人都能飽餐一頓。一衣衫襤褸的孕婦抱著嬰兒,領著一個小孩,還牽著一條狗,跟隨大家走進寺院。她見眾香客施捨金錢,情急之下,剪下幾縷頭髮作為施捨之物奉送。當時還沒到吃飯的時間,可憐的女人對知僧客說:「我家裡有急事務必趕回去,提前發給我吃的吧。」按照齋會規定每人一份,知僧客覺得嬰兒還不會吃,就分她兩份。貧婦說:「三個人怎麼只分給我兩份?」知僧客沒說話又分給她一份。可貧婦又說:「狗還沒有呢」知僧客猶豫了一下勉強再給她一份。這時貧婦爭辨道:「我肚子里的孩子也應該有一份的。」僧人忍無可忍,大聲呵斥她:「你肚子里的孩子還沒出生呢,為什麼要吃的?,你真是貪得無厭又得寸進尺。」聽完呵斥婦人說:「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說完就騰空幻化成文殊菩薩,嬰兒和小孩變成善才童子和于闐王,犬也變成了綠毛獅子。寺院內上千齋客,都趕緊朝菩薩禮拜。後來,寺院僧眾將貧婦留下的頭髮當做黑舍利,建塔埋葬,名為文殊發塔。
活學活用
乞食不是乞討,「無遮齋」,講求眾生平等,菩薩的考驗暴露了僧人的分別執念,比丘們在乞食中能領悟出平等、自律,這也是一門修行課程。
知識鏈接:威儀
出家人化緣並不同於乞丐討飯,他們是很講究威儀的。缽是自帶的,飯滿缽了,就蓋上蓋子,帶回講堂去吃。等回到講堂,吃飯的時候,威儀又顯出來了。世俗之人吃飯都穿便裝,即使貴族也會解下外套,更不用說那些赤膊裸背當街飲吞的市井鄉民了。而佛和眾比丘仍然穿著盛裝僧伽黎進食,自然而然地就比隨意著裝要莊重。
吃完飯,要悉心整理好僧伽黎和飯缽。飯缽要清洗乾淨,裝進缽囊里掛起來。之後,佛還要把腳洗乾淨,因為走了十多里路,雙腳沾滿了泥巴,這樣打坐、念經都不會安心。所以佛也做了硬性規定:飯後要洗腳。一切收拾停當,鋪開座具,佛準備打坐了。
第6句次第乞已——眾生皆平等
名句由來: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名句解讀:到舍衛國的都城按順序乞討完畢,便回到佛的住處(祗樹給孤獨園)。次第乞已,不舍貧而從富,也不舍富而從貧,以顯示平等之道。已,指乞食完畢。化緣規定弟子挨次去化,不能偏向窮人或富人化。佛的弟子,迦葉尊者是印度最有錢的,但他特別同情貧窮社會,所以每次只到貧民區化緣,所收的弟子也儘是窮人。須菩提則喜歡到富人家乞食,佛說:「貧富貴賤,都要平等化緣,而且人家給你多少就是多少,這家不夠再走一家。此心無分別。」
佛典故事:佛陀醫治提婆達多佛陀的堂兄提婆達多,是當初出家皈依佛陀的七王子之一。在他未皈依佛門時,總是嫉恨佛陀,想方設法地殘害他。有一天,提婆達多突然生病了,請遍了所有名醫,依然不能讓他解脫病魔。後來,他絕望地躺在病床上,等待死神降臨。這時,佛陀聽到他生病的消息,就準備去探望他。因為弟子們都知道提婆達多平日里兇殘跋扈的惡行,所以,就規勸佛陀,不要去看他了。佛陀說:「我們修行佛法,就是要廣行布施,普度一切身處危難的眾生。不能存有分別執念,不管是喜歡的,還是不欣賞的對象,都要平等相待,特別是對待生病的人,病痛本身就給他帶來了折磨和煩惱,此時他們更需要關愛,我們應以慈悲心度化他。」佛陀來到提婆達多家中,見了躺在病床上的提婆達多,不禁難過地說:「如果我心中沒有分別雜念,愛護你像我的獨生子一樣,那麼你的病痛就能馬上驅除。」佛陀的話剛說完,提婆達多的病就好了。於是,佛告訴他的弟子,佛眼裡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無別的。
活學活用
能夠包容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這是一種氣度,佛陀用自己的真誠和善心,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世間大福德之人,必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知識鏈接:乞食制度中的平等觀
出家人的乞食也叫「化緣」,中文原意是教化因緣,乞食是佛教僧人規定的謀生手段,它是為滿足自己身體的基本需求而乞食於人的度化行為。它的原始意義也很簡單,一是為了自己修行方便,不用分心為了生計而去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二是為了眾生種福方便,出家人主動送上門,居家的信眾就不用辛苦地跑去寺廟布施了。所以佛家乞食與乞丐不同,他們討齋飯的同時也是在教化因緣,因而後來就有了「化緣」一詞。
在教化因緣的過程中,佛教乞食又發展出了其他的功能。首先,能夠破除行乞者的驕慢之心,對於富貴貧賤沒有挑選的餘地。其次,能夠破除乞食者對美味的迷戀。因為行乞得來的食物好壞都有,味道也不同,所以對食物就沒法再有更多的要求了。第三,通過沒有貴賤之分的乞食,破除眾生等級高低的不平等觀念。這在印度歷史上是很了不起的創舉,也是佛教立世的根本。在此基礎上,不衍生出一條戒規,就是「次第乞」。佛規定,比丘們進城裡不分貧富貴賤,要挨門挨戶去乞取,這家供養不夠就到下一家,這叫「次第乞」。持這個戒,是為了彰顯佛家眾生平等的思想。
種福田------播種福慧
種田有成長和收穫,人如果布施、行善,就象農夫在田裡播種,將會收穫福慧之果,所以在家的眾生供養僧人飯食,積德行善,就是種福田。 播種福慧------收穫福慧
僧人按時乞食,主動將眾生播種福慧的機會送到眼前,這也是布施行善,也是種福田。
第7句敷座而坐——一念入定般若
名句由來: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名句解讀:敷座,敷,就是指排布高座而坐。「敷座而坐」,洗完了腳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鋪得整整齊齊,也沒有叫弟子服侍他,都是自己做。生活作風嚴謹、平談,且有次序。看把《金剛經》會使人覺得學佛要設法做到佛的樣子才好,佛雖是太子出家,但是他過的生活同平民一樣。並不是只能想像、膜拜。所以在現實的生活中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個非凡神聖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吃過飯後,收起僧衣和缽盂,並洗乾淨雙足,鋪開坐墊開始打坐。
佛典故事:優波離剃髮一次佛在王舍城要剃髮,結果沒人敢接此任。這時,一個叫優波離的童子跳出來,對佛陀說:「我願意」。優波離的父母也都跟著在他旁邊打下手。優波離剃了一會,佛誇獎他:「你的手藝很不錯,如果身體再站直一點就更好了」。他父母聽佛這樣說,就對他說:「優波離,調整下姿勢,腰伸直點。」過了一會,佛微笑著勸優波離,「別那麼緊張,放鬆點,身子不要太僵直。」他父母聽到立刻教導兒子把身體放鬆緩些。過了一會,佛開口道:「你很會拿捏分寸,用力也很恰當,就是入息太粗了點。」站一旁的父母,就教兒子調整呼吸,不要那麼大口地吸氣。過了一會,佛說:「你剃髮很專註,只是出息太粗了。」他的父母告訴兒子,出吸重會讓佛不安,再調整一下。優波離一收攝身心,又蒙佛慈光加被,立即進入第四禪地。佛見狀就讓須菩提收拾好優波離的剃刀,此刻他已進入四禪境界。
活學活用
禪定是悟道的必由之路,連釋迦牟尼佛都離不開它,所以,他教大家禪定,是希望眾人安下心來,去覺悟這一系列的平凡實修,但不明就裡地盲目模仿也不能達到禪定的根本目。
知識鏈接:禪定的好處
修禪定有很多好處,但在《金剛經》導入序中,它主要是歸納、整理等總結性用途。因為吃飯、穿衣、走路、打坐等一系列修行下來,思維相對散亂,也就很難形成統一的知見,更不用說證見無常、無我、不生不滅的般若實相了。而最後的禪定恰恰就是針對以上的總結,把在瑣碎修行中的散亂體會積澱、整理成純凈融通的正知正念,為體驗般若實相提供理想的思維空間。禪定不是速成法門,它需要四個層次的精進,只有修行人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參禪修定,才會越來越接近般若的光明。就像是北宗的參禪大師神秀所說:「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禪定是漸修的方法,當修持到「八風吹不動」時,就算圓滿了。「八風」是指好運、晦氣、詆毀、美譽、抬舉、譏諷、苦頭、快樂八種干擾,如果能夠在這些干擾面前巍然不動,凡夫也可以成佛了。
八風吹不動
貫穿禪定過程的,是厭離凡塵之心。八風都是虛幻無常、有害無益的雜念,所以要生起厭離之心,不再執著在禪定的寧靜喜悅中,身心安住,自然達到離欲清凈的境地。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推薦閱讀:
※密宗四皈依、三昧耶戒與金剛地獄
※《蓮師金剛七句》第二講-索達吉堪布傳講
※金剛經的重點與精神
※金剛經第九分 講師: 林老師 記錄: 競予
※【共讀佛經】星雲大師講《金剛經》|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