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維為:《中國觸動》

張維為:《中國觸動》 2015-03-10 張維為 大象

  • 一個國家的命運就是這樣,關鍵的幾步不能走錯。回頭看一下中國走過的30年,不能說沒有犯錯誤,有些錯誤也不能說不嚴重。但是在關鍵的幾步上,我們走對了,中國也因此而赫然崛起。

  • 伏爾泰說過:沒有上帝也要創造一個上帝。美國有這麼龐大的軍事工業,總需要一個敵人,沒有敵人也要創造一個敵人。

  • 我的一位義大利朋友,是慢吃運動的積極倡導者,有一次對我解釋慢吃運動的意義:吃,是一種文化,需要不斷地回味和體會,才能獲得享受,所以快餐只是垃圾。

  • 邱吉爾:民主制度很不好,但別的制度更不好。

  • 中國模式的八個特點:實踐理性、強勢政府、穩定優先、民生為大、漸進改革、順序差異、混合經濟、對外開放。

  • 西方原生態的民主社會演變的順序大致可以這樣概括:一是經濟和教育的發展,二是市民文化和法制社會的建設,最後才是民主化,這個順序搞錯了,一個社會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 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個優良的政體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中產階級占多數,二是法治的確立。他認為一個城邦只有能夠維持法律的威嚴時,才能說明它已建立了優良的政體。他認為如果民選領導人,沒有法治的規範,就極可能成為獨裁和暴君。

  • 盧梭認為:國家越大,一個公民對自己國家的影響力就越小,民主的效果就越差。

  • 最後還要提一下哈耶克,他是西方自由主義理論的大師,他把民主業格界定成一種決策程序,一種手段而非終極價值,他認為終極價值是人的自由。哈耶克反對民主多數的濫用,認為即使是多數同意的決定也不一定具有合法性。

  • 我們經濟改革成功有三條根本經驗:第一是堅持「實事求實」,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完美的理想設計出發;第二是循序漸進,不斷試驗,措著石頭過河,逐步推動體制轉型。三是拿來主義,非送來主議,也就是說,學習別人的一切長處,但以我為主,以自己的眼光下決定取捨,決不盲從。

  • 經驗主義模式是內需驅動的,而內需中關鍵是有效內需。有效內需驅動的改革比較穩健。一個國家的思想、文化、民情等方面都產生了真正的內需,才會是有效內需,這也是改革最大的內在動力。

  • 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的名言:有兩種人最能傷害民主,一種是反民主的人,另一種是民主激進論者。今天西方推動「顏色革命「的人就屬於後一類。

  • 法國哲學家福柯無不挖苦地說,你談論什麼並不重要,關健是誰在談,話語的強弱是由話語者的強弱決定的。

  • 歐州啟蒙運動的一個主要思想來源就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詮釋。伏爾泰特別讚賞中國人的宗教觀: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宗教戰爭,而歐州歷史上宗教戰爭打了上千年。

  • 西方今天的一切是建立在其人均資源消費量是發展中國家30多倍基礎上的。不信的話,去掉這30多倍的差異,你再看西方的人又會是什麼水平的東西。

  • 世間絕大多數東西都是好壞摻雜,進步往往也伴隨著問題,關鍵是要確保進步能夠佔主導地位。整個人類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出現過純而又純,沒有代價的變革。我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民族總是激進思潮和道德衝動佔主導的話,只能說明這個民族缺少理性思維的能力,最終,對這個民族來說這可能是一種災難,等待這個民族的會是一場又一場無修止的動蕩。

  • 在今天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中,有三個不能迴避的問題:一是貧富差距的問題,二是腐敗問題,三是生態環境問題。

  • 18世紀啟蒙運動的時候,伏爾泰等法國啟蒙思想家,也有選擇地引進了中國儒家文化的一些思想。他說:中國可以對神無知,但不能對道德無知,他引用孔子的話,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認為基督教禁人行惡,而孔子勸人為善,這是更高層次的。

  • 附錄:

    很多秘密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神奇,並且是無法解釋和解開的。但是呢,現在看來這其中是有陰謀的。怎麼講呢,秘密一旦被解開,那將公佈於眾,當年很多需要隱藏的東西就沒有辦法掩蓋了,人們便不會再安心的工作和生活,將會處於一片動蕩之中。《中國三部曲》分別是:《中國超越: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中國觸動:百國視野下的觀察與思考。》《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編輯推薦:《中國震撼》與《中國觸動》出版後廣受歡迎,先後榮獲「新聞出版總署全民閱讀辦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書(文化類)」、「第十二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第四屆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書目」、「最受中央國家機關幹部歡迎的10本書」、「十八大主題出版重點圖書」等多項榮譽。各界學者及黨政機關領導推薦。李君如、李世默、金仲偉、史正富、陳平、黃仁偉、姜義華、張文木、王文、蕭思建、羅伯特·庫恩、潘維、童世駿、王心富……均撰文推薦鄧小平資深翻譯、著名國際關係學者張維為,30年來,走訪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親歷百國現實,以全球視野比較「中國經驗」——談中國崛起,有國際比較才有說服力。內容推薦:「中國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國模式」也成為了國際學界、理論界熱議的話題。張維為教授通過自己走訪一百多個國家的所見所聞,以國際關係學者的深厚學術背景,以其獨特觀察和理性分析,豐富了「中國模式」的深刻涵義,更提出了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型國家」崛起的命題。《中國震撼》提出,中國的崛起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偉大文明的復興,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www.zei8.com]「文明型國家」崛起的深度、廣度和力度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這種「文明型國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長處而不失去自我,並對世界文明作出原創性的貢獻。《中國震撼》是「中國模式」論的最堅實有力的理論著作,其歸納的「中國模式」的八大特點和八大理念,是「中國模式」論精闢的理論總結,它將豐富關於「中國模式」的理論研究,同時,也讓國人以及世人更客觀地認識中國崛起的事實,理解中國崛起背後的文化內涵。《中國觸動:百國視野下的觀察與思考》30年來,張維為教授走訪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1980年代第一次出國感受到的震驚,到今天在海外隨處可見的「中國熱」;從作為國家領導人的翻譯陪同國事訪問,到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研究者參加國際交流,作者力求從一個比較寬廣的國際視野出發,來觀察世界、思考中國,特別是探討與中國崛起有關的熱點問題,再尖銳的問題,也不迴避。我們正處在人類歷史上一個最激動人心的變革時代,而中國是這場歷史性變革的中心。不管你是否使用「中國崛起」這四個字,國際社會已普遍接受了這個中國的崛起這個無處不在的事實。中國崛起觸動了世界。中國人對於自己的發展,對於國際問題的認知,應該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價值觀加以檢驗,用自己的話語加以論述,客觀自信地評述自己的國家和外部的世界。《中國超越: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是作者走訪百國後的第三本思考型著作,在《中國觸動》和《中國震撼》的基礎上,作者探討了中國對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包括在經濟總量、百姓資產、社會保障、科技創新、制度安排等領域的超越。在這些領域中,中國在不少方面已經超越了美國,在許多方面不久將超越美國,在另外一些方面,通過繼續不斷的努力,最終也可能超越,而其中最有意義的,無疑是中國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政治制度方面的超越。此外,作者還從「文明型國家」的視角,探討了中國話語對西方話語的超越,解釋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和中國制度安排及其背後的理念,論證了中國許多做法的深層次的合理性。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維繫了五千年文明而沒有中斷的偉大國家,歷史上長期領先於世界,落後於西方是近代發生的事。而自現代以來,中國迅速「趕超」西方的背後是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的總體成功,這種成功源於對中華文明底蘊的把握、對中國紅色傳統的承襲,以及對國際有益經驗的借鑒。中國正帶著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實現中國人百年奮鬥的目標,重返世界之巔。作者簡介:張維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所長、春秋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曾在上海當過三年工人。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日內瓦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博士。曾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日內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和國內多所大學的兼任教授。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小平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英文翻譯。走訪過100多個國家。主要著作有《鄧小平時代的意識形態與經濟改革》(英文)、《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英文)、《重塑兩岸關係的思考》、《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中國觸動:百國視野下的觀察與思考》等。《中國震撼》與《中國觸動》出版後廣受歡迎,先後榮獲「新聞出版總署全民閱讀辦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書(文化類)」、「第十二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第四屆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書目」、「最受中央國家機關幹部歡迎的10本書」、「十八大主題出版重點圖書」等多項榮譽。
    推薦閱讀:

    制度大辯論---張維為PK福山
    張維為:國家是否發達不看強者的高度,而要看弱者的地位
    張維為:誰在實現民主?
    中國媒體在《經濟學人》發聲:中國模式雖然不完美,但至少比西方模式強
    張維為:中國模式的上上策和下下策

    TAG:中國 | 張維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