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成立紀念會講話:堅持三自原則 適應時代發展
今天,仙游縣基督教界隆重舉行三自愛國會成立六十周年慶祝大會,這是很有意義的,也充分說明,仙游縣基督教界是愛國愛教、團結進步的,縣基督教兩會也是有作為的,在黨和政府心目中的形象是好的。剛才,縣基督教愛國會領導高度評價了三自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結合自身經歷,闡述了基督教會的發展歷程是與國家、民族的發展榮辱與共的,認識到走三自愛國道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到三自愛國愛教的道路是中國教會得以安身立命之路。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教會能有今天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心中充滿了歡喜與感恩。面對新挑戰,作為基督教會自身要治好、傳好、養好,同時也要融入到社會之中,主動去服務社會,這才是對六十年三自精神的最好繼承和發揚。仙游縣基督教會堅持三自原則,堅持愛國愛教,堅持團結進步,堅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維護基督教界穩定,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對此,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局是充分肯定的,也是非常滿意的。希望仙游縣基督教兩會繼續發揮好傳統好優勢,在堅持三自原則的基礎之上,不斷取得新的輝煌! 當前,我市基督教會也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按丁光訓主教提醒的那樣「對中國基督教而言,挑戰可能遠大於機遇」。對此,我們要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一是基督教界不良現象有所抬頭。近年來,我市基督教領域存在著日趨世俗化、功利化的傾向,有的拉幫結派,有的不能實行民主辦教,有的忽視靈性修養,有的道德素質嚴重滑坡,有的借教斂財,有的侵佔教會資產,這種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嚴重損害了基督教界的良好形象。二是境外滲透日趨嚴重。應當看到,當前,境外關注中國教會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一些人試圖利用基督教作突破口,為的是使中國「西化」、「分化」。他們在滲透手段上不斷翻新花樣,用宗教包裝政治理念,以達到利用宗教改變中國現行社會制度,對抗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目的;海外各種反華勢力也利用基督教糾集整合力量,搞所謂「農村包圍城市」,並企圖通過所謂「家庭教會」,組織可以為他們所掌控,並能影響社會的力量。在物質利益誘惑下,我市也有一些基督教人士受境外敵對勢力利用,人為地抄熱和大搞分裂教會活動,阻撓愛國教會發揮積極作用,成為敵對基督教勢力的俘虜。面對上述挑戰,如果我們不能把問題解決好,就難以實現按三自原則辦好教會的目標。各地基督教兩會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必須有所預見;對已經出現問題的,要找出應對措施,始終不渝地高舉獨立自主、愛國愛教的旗幟,確保基督教界的和諧健康穩定。 1、堅持「三自」原則不動搖。「三自」愛國運動重塑了中國基督教的形象。三自原則是基督教在中國社會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辦好中國教會的方針,也是「促成一個中國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國教會」的健康發展。三自是為了辦好教會,沒有三自原則,就不可能辦好當代中國教會。當前,國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愈演愈烈,維護和堅持教會獨立自主的任務更加艱巨。我市基督教界不但要加強對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政策及宗教法律法規的學習,在事關大局、事關政治方向、事關根本原則的問題上,要立場堅定,是非分明。要加強對三自原則的學習,深化對三自原則的理解,努力提高對三自愛國運動必要性、合理性的認識,加強三自愛國原則的宣傳。要充分體現基督教與時代同行,與祖國同步,與人民同心的精神,遵照聖經教導,始終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保持基督教會健康發展的方向。 2、堅持愛國愛教相統一。愛國愛教是辦好基督教會的前提。愛國是全體公民的應有之義,愛教是對廣大基督徒的基本要求,三自愛國運動歷程告訴我們,愛國與愛教並行不悖、相輔相成,只有愛國愛教才能辦好基督教會。一個愛國愛教的基督徒應該是一個守法者。《宗教事務條例》及其各種配套法規的實施,使宗教事務和宗教活動有法可依。宗教信仰自由受憲法保護,宗教團體應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基督教會要加強對信徒的守法教育,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範圍內享受應有的權利,絕不能藉宗教信仰自由之名,將自己凌駕於法律之上。一個愛國愛教的基督徒應該是一個好公民。好公民除了守法之外,還要主動關心國家的發展,明確權利與義務的關係。盡公民義務符合聖經的教導,基督徒須承擔公民義務和社會責任。一個愛國愛教的基督徒應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積極作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督徒對此要有責任意識,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力量。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基督徒必須考慮如何與人和諧相處,要學會欣賞教會以外的真善美。有些信徒以往存在片面理解「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等聖經經文,不能與非基督徒和諧相處。基督教要在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重要的是要樹立和諧的神學思想。教會只有融入社會,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加強接觸和聯繫,增進相互了解、合作與團結,教會才能不斷向前發展,發揮金燈台的作用。要堅決反對私設聚會點和自封傳道人行為,按照《宗教事務條例》規定,規範管理基督教事務。 3、堅持推進神學思想建設。神學思想建設是三自愛國運動的深化,是基督教成熟適應現代社會的表現,也是新形勢下教會發展的根本需要,必將對基督教各項事工起指導作用。以往我國的神學思想大多承襲西方保守思想,如強調世界沒有希望,信仰與理性分離、靈性與現實分開、信與不信對立,宣揚消極的末世論等,這些消極和守舊的神學思想,使信徒的思想不容易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開展神學思想建設就是要擺脫這些消極神學思想的桎梏,開創獨立自主、具有自我意識的中國基督教新局面,它是基督教走向理性的表現,是中國基督教適應中國社會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基督教融入中國先進文化的必然趨勢。推進神學思想建設應充分發揮基督教倫理道德的作用。基督教倫理道德作為神的啟示,對基督徒的生活起著自律的作用,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它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不僅指導基督徒的生活,而且對基督徒促進社會和諧方面起到倫理依託的作用。神學思想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構建中國神學思想的體系,使之成為按三自原則辦好教會的理論基礎,是基督教會各項事工中的「重中之重」。大家要進一步聯繫教會的實際情況和現實處境,加強對三自的神學思考,通過神學思考,構築具有莆田特色的神學思想體系,並上升為神學理論,讓純正的福音和健康的神學思想引導信徒在生活中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作光作鹽,為社會和諧發揮積極作用。 4、堅持引導信徒奉獻社會。基督教適應時代,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三自愛國運動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關鍵就在於它是與新中國社會相適應的運動,改變了洋教形象,取得了人民的認同,在這種意義上,三自挽救了中國基督教,三自成全了中國基督教。各地基督教兩會要努力引導信徒積極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各行各業的基督徒,要以榮神益人的態度,愛崗敬業。農村教會要鼓勵信徒勤勞致富,為建設新農村貢獻力量。「施比受更為有福」。基督教歷來的良好傳統就是關愛社會,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廣大基督徒在歷年抗災救災、樂捐助人、扶貧幫困等社會慈善公益事業中積极參与,實踐了聖經「作光作鹽」的教導,受到社會各界肯定。大家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努力探索服務社會的新途徑,在社會上樹立基督教會的良好形象,積極創建社會服務平台,不斷拓展服務社會的項目、範圍和對象,繼續在扶貧、救災、養老、助殘、義診等方面發揮有益作用,通過自身的努力,樹立我市基督教的良好形象。 5、堅持發揮兩會的積極作用。基督教兩會是黨和政府聯繫基督界人士的橋樑和紐帶。能否起到橋樑和紐帶的作用,關鍵就在於我們自身的凝聚力和威信。能否樹立威信和增強凝聚力,取決於我們教會領導是否具有人格魅力,是否樹立為基層教會和信徒服務的理念。只有把兩會建設成富有凝聚力和影響力的兩會,才能緊緊地把廣大信徒團結在教會的周圍。作為教會領導,要作愛國愛教,團結進步的模範,善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特別要大公無私,公正掌權。要善於傾聽信徒的意見,接受信徒的監督;要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想教會之所想,急教會之所急,了解實際需要,切實為基層教會做實事,在聖靈的引導下,同心合意地把教會建設好。要加強同工之間的團結,學會寬容,要加強合作意識和團體意識,發揚互相補充、互相支持的精神,共同努力,推進工作。要團結遊離於兩會之外的信徒,只要他們持守純正信仰,不偏離真道,不跟從異端邪說,我們就要了解他們的需要,儘力去團結他們、親近他們、幫助他們、服務他們,爭取他們和我們一起走愛國愛教、遵紀守法,榮神益人的道路。 在中國基督教實行三自愛國運動是歷史的必然,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自主選擇。我市基督教要堅持正確方向,適應時代發展,服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與社會主義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黨和政府將繼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幫助基督教界解決實際困難和加強自身建設,努力促進基督教和諧,團結廣大信教群眾,共同為實現科學發展、宜居港城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鬥。 |
推薦閱讀:
※基督徒生活的能力
※基督徒「無腿舞者」廖智雅安搶險 《南方日報》稱其為女中豪傑
※學哲學,對宗教了解蠻透徹,幾年後忽然信教了,會是出於怎樣的一種原因?
※出任特朗普政府要職的五位虔誠基督徒
※淺談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