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修心是嗎?心修成了菩提心,是不是也就解脫了?

原文:亞青阿松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1c70e60100y67l.html

修行就是修心是嗎?心修成了菩提心,是不是也就解脫了?

答:首當了知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其實說來很簡單,修行是為了獲得快樂——不僅令自己今生的快樂,並且令自他生生世世快樂。而快樂意味著遠離痛苦。那麼,痛苦從何而來?如果來自於「身」,那麼臨終之際,身體留於世間,而心隨業風流轉六道感受諸苦,故痛苦並不來自於身;若痛苦來自於「語」,當身心離散之時,聲音斷絕,語則不存,故「語」並非痛苦的根源;因此,心乃善惡之源,主宰苦樂之果。誠如華智仁波切於《屠夫真言》中曰:「心為諸法源,調心佛善說。」若未調伏自心,永遠無法消盡煩惱。所以說:「修行就是修心。」,亦如釋尊所言:「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第二,何謂「菩提心」?

誠如《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願一切有情遠離痛苦及痛苦之因,獲證圓滿佛果。其要義為:慈悲緣有情,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智慧緣正等菩提,願眾生獲證圓滿佛果。

第三,為何要修菩提心?

誠如寂天菩薩云:「何須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釋迦牟尼佛一心利眾,結果證得了圓滿佛果;而凡夫俗子從無始以來一直追逐自利,結果仍輾轉輪迴,飽受諸苦。故自利之心行乃一切痛苦的根源,阻礙暫時佛子菩薩地的功德及究竟遍知佛果納入心相續,此乃真正的魔障。欲徹底斷除如是魔障,唯有通過修行自他平等、自他交換和自輕他重,生起不退轉之珍寶菩提心。因此,菩提心圓滿之際,自然是解脫之日。

第四、修菩提心之次第。

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中具體講解了修學次第,即:首先應修持真實無偽的出離心,因為眾生就是由於對世間的貪著,而被緊緊束縛在輪迴之中;出離心只有以菩提心攝持才能順利趨入佛道,因此在生起出離心之後,應當努力生起菩提心。《三主要道》中曰「不具證悟實相慧,縱修出離菩提心,亦不能斷三有根,故當勤證緣起法」意思是:不具有證悟無我實相的智慧,即使修了出離心和菩提心,也不能斷除三有的根本我執,因此在具備了出離心與菩提心之上還應當精勤通達緣起法。宗喀巴大師說,有了出離心與菩提心還應通達緣起法——中觀正見,這裡的菩提心是指的世俗菩提心,僅僅修持世俗菩提心就可以解脫,也能直接這麼講的。因為世俗、勝義二諦互為方便、方便生:智增種姓的菩薩,修勝義空性(空性是勝義諦,是僅就顯宗講)為主,卻能生髮大悲心、世俗菩提心(依了義見起修,這個見要圓滿三乘的功德,那大悲心、菩提心是不用說了)。比如華智仁波切的根本上師吉美加偉涅固(無畏佛芽)從無人的深山閉關圓滿下來時,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對如母有情生起猛烈悲心,特別是自然而然再也吃不下肉了;對應大多數根機的眾生,也就是說悲增種姓的菩薩,應該依七重因果(華智仁波切的傳承是五個次第,實際上沒有什麼不同)或自他相換先注重修世俗菩提心,只要能修成世俗菩提心(入資糧道的世俗菩提心),這樣勝義菩提心(證悟法界實相)的境界很快就能生起,從這個角度,可以安立僅修世俗菩提心就能成就。成熟口訣法的偉大傳承上師堪布昂瓊,在求正行竅訣前,將菩提心等的修心次第修了很長時間,特別是用了兩年時間按《心性休息》修持了暇滿至菩提心的引導,比百日修心還要細緻,這給我們後代弟子什麼啟示呢?難道如堪布昂瓊這樣依見而修之利根者而用得著這麼修行嗎?用得著,用得著,無論是什麼根機,這樣去修,決不會有延緩地道之過失。堪布昂瓊從來沒有主動請求上師傳正行口訣,他是完全按上師教言去做,老老實實去修菩提心,結果正式得受正行竅訣時,很快就圓滿了歷代持明上師的密意。有了真正的菩提心,那大乘的一切功德,很快就生起。從很快生起一切功德這方面,也可以說,修成了菩提心,也就解脫(成就)了。


推薦閱讀:

修心七要
修心、轉念,一切都來自於心
靈岩山寺: 實修道場,念佛修心
【大學之道】無情者不得盡其詞,大畏民志

TAG:修行 | 修心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