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心經》第一講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

1

大家好!上幾次我把唐密的五大明王講完了。在最後講大威德金剛的時候,我講過我們學佛應該是解脫成佛的,而並不是成為這些金剛、夜叉、大明王,乃至於成為菩薩,這都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我們最終目的是成佛。

在開講之前我們先來禮敬這位譯經大師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下面念誦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今天講這部經叫《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這部經本身就是使我們解脫成佛的經典。這部《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是心中心的根本經典。所以在這裡我給大家做一下分享,也就是說希望給大家作為一個拋磚引玉的啟示。其實每個人看經典他的理解跟他的解釋可能因人而異都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能夠真正了解佛所講的真實含義,能夠指導我們修行,這是最好的,所以我在這裡只是給大家做一個分享,希望大家真正能夠把心底的這個寶藏打開,從而見到那個心中心。

這部經的名字叫《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祂最主要是在「佛心經品」,所以這部經是能夠讓我們明心見性的。有些法師對於《大隨求陀羅尼》的解釋側重點不一樣,他們是比較注重啟用方面,另外我們所說的「度亡」,還有戴上以後能夠真正成佛身。其實這還是祂的啟用部分。 真正能夠讓我們明心見性,能夠啟發心性真實寶藏的是我們所說的「佛心經品」。

有些人就問過老人,我以前也這麼認為,說心中心的本尊是不是大隨求菩薩?這個從某一個層面是的。但老人說:「其實如果這麼想的話就昧失了心中心法真正無相悉地的功德了。」應該說大隨求菩薩是祂的化現,我們自己的心性才為真實的本尊。所以這個經名也能夠讓我們知道,其實這是一部證體啟用的法,也就是先證得無相悉地,然後再去觀想或者觀修有相悉地。這樣就比較容易一點,所以祂叫「佛心經品」,這是證無相悉地的;「亦通大隨求陀羅尼」就是證有相悉地的,所以這兩部法,在這部經里都完全完備了。

老人講心中心屬於大圓滿心髓部。實際上這部「佛心經品」就是大圓滿心髓,祂的見地和祂的見修行果,到最後自解脫的這一部分,其實都在「佛心經品」裡面。「大隨求陀羅尼」是屬於事相部的修法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證得有相悉地的<部分>,所以這部法是非常非常完整的。我希望大家如果有福報能夠修心中心的話,就安安心心打滿千座這樣好好去修,這部法真的是不可思議。

這部法是由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譯,所以我們在這裡禮敬翻譯這部經典的這位大師,是他能夠把梵文的經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能夠得以傳承,得以相見,所以在這裡我們做一個禮敬。

第一句「如是我聞」,基本的經典都是這麼去寫的,這是阿難尊者或者佛的弟子真正親耳聽到佛是如此說的。這個「聞」他不完全是代表聽聞的,也代表親眼看到的情景,所以這個「聞」代表我們的聞性。包括心中心所說的心念耳聞,有些人就是特別注重用耳朵去聽,造成了一些問題。其實耳聞的這個「聞」,指的是聞性,它並沒有一個處所 ,只是用耳朵來聽就可以了,而不要把它固定在耳朵上,固定在某一個地方,這樣就不太容易使身心空掉。

這裡的「我」是指誰呢?就是在座的,我們所有能夠聽見,能夠看見這部經典的人,這就是「我」。不是指的具體的阿難尊者,也不是指具體的哪一位尊者聽見的。就是你現在就如身臨其境在跟佛陀對話,所以你超越了兩千五百年或者說三千年的歷史,跟佛陀直接相應,所以佛陀的經典和這些傳承都是讓你身臨其境的,而並不是你是你,經是經,是完全不融合,祂是讓你能夠與這個情景完全相應,這也是保持我們凈觀最基本的一個方法。所以基本的經典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焰彌國金剛山頂」

「一時」,就是當下,就是現在。現在你就如同佛一樣,住在俱焰彌國金剛山頂。就在情景之中,所以這種凈觀是我們學佛,乃至學密宗特別要注意的一點,也就是說你要真正能夠隨文起觀,而不要說「一時佛住俱焰彌國金剛山頂」,然後「嘎嘎嘎……」就開始念,其實沒有真正的隨文起觀,沒有真正的在這裡去思考。也就是我們看經要經常熏習我們的智慧,使智慧能夠通達。我們很多人一直都覺得,我讀了很多的經典,像《金剛經》、《地藏經》,我讀了不只一遍了,甚至是上百遍,上千遍,為什麼我還是覺得經是經,我是我呢?就是在這「一時」上,或者前面的「如是我聞」上面沒有做好,就是沒有能夠真正地深入,真正地跟佛陀這樣去相應,去聽,然後再進行感受。所以的話,有些時候我們說讀經典好像是有功德,不是。其實是觀經典,真正能夠由讀起觀,才是真正的功德利益。

「佛住俱焰彌國金剛山頂」,俱焰彌國是古印度的一個地方。為什麼叫「俱焰彌國金剛山頂」呢?佛為什麼要住在這裡?其實這就代表了一個深層的含義。「俱焰彌」從字面意思就是大的一個如同火焰一般的,像須彌山一樣的。「金剛山頂」就代表佛住到智慧的最高點。因為火就代表智慧,所以火也能夠燃燒我們的煩惱執著。(包括我們所做的護摩,有三種護摩形式,有外護摩,內護摩,密護摩。密護摩就是用我們的智慧火,能夠燒除這種煩惱,而能夠真正見到我們的「佛住」。)正因為佛能真正住在智慧的巔頂。包括我們看很多的金剛明王像也是周身的火焰,這也代表就像俱焰彌一樣,就像須彌山那麼大的火焰,我們觀想的時候,不要觀成——就像我們看見一個圖畫一樣,明王后面就這一點點火,不是,明王有像須彌山那樣大的火焰,所以這個智火是非常非常厲害的。然後金剛山頂像這樣的形容都是代表我們的佛性,佛就如同坐在金剛山頂一樣,金剛山是不能夠被動搖的,所以剛剛從這一句話里就知道,真正我們應該怎麼去看這部經典。

「遍觀十方」正因為我們的覺性能夠觀照十方,祂在金剛山頂,是不動的。祂才能看到十方的動,這個十方也代表十法界,也代表我們的所有能夠認知的這一切,都代表十方。

「皆如火色」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三界之內都如火宅,沒有一處是安身立命之所。所以這個火就跟剛才的「俱焰彌」不一樣,這個火代表我們的慾望,代表我們的貪、嗔、痴、慢、疑形成的這種愚痴的火焰,這種火焰就比較暗,也非常的污濁,不像「俱焰彌」,你看他用的詞都不一樣的。

「爾時如來即噓長嘆」為什麼如來要「即噓長嘆」呢?是因為佛觀察到了我們的愚痴和我們的貪、嗔、痴、慢、疑這五毒。但我們為什麼自己看不到呢?是因為我們太習慣了,我們經歷了輪迴,經歷了種種虛妄的幻境,已經很習慣了,我們也並不知道這叫愚痴,也並不知道這叫貪、嗔、痴、慢、疑,這才是真正的愚痴。因為自己不知道的時候,這種愚痴才是最大的愚痴。所以佛在這裡長出一口氣,嘆息一聲,就是告訴我們,眾生都看不到自己的愚痴啊!實際上都是被無明所遮蔽了。

「普視眾生,都無差途」「普視眾生都無差途」是什麼意思呢?這些眾生都差不多。六道之中,不管你是天人、是阿修羅或者你是人、是惡鬼、是畜牲,還是地獄這些眾生,都不過是執著了自己的心念。執著了貪、嗔、痴、 慢、疑這種妄執以後,形成的這麼一個境界而已。天人好像好一點,但實際上天人也是愚痴的。為什麼?他們光知道享用這種福報,而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解脫在哪裡,然後也不想尋求佛法的這種解脫,只知道去享樂,最後五衰相現前的時候,直接墮到三惡道去,更慘。對比反差更大,所以他們更難受。我們一般人都說,我現在得先把我的生活搞好,這類似天人的情況,我先享樂,等我有時間了,等我什麼事都忙完了,我再去學佛,我再去解脫,沒有這一天的。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或任何時段內,大家都有別的事情,都有不同的事情在纏繞著自己,沒有一天是沒事的。真正是心裡要無事,心裡處理了很多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接人待物不停留,不粘著,這才是真正的無事。

「善哉眾生當何所救?思惟已訖。一切諸佛世界。及諸菩薩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剛際及魔宮殿悉皆震動。」這裡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上至三十三天的這些天神、天主,下至魔宮這些魔鬼,這些上下緯度上的所有的眾生,都應該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從這六道中解脫出來,如何能夠得救?這個得救並不是有一個佛菩薩能救你出來,如果能夠被救的情況下,釋迦牟尼佛早就救我們出來了。可以說諸佛菩薩一直拿著這個繩索來勾招我們,使我們得救,但我們自己不往上爬,這點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不肯的問題,並不是說佛菩薩不救。

我們今天能夠聽聞到佛教的這些經典,乃至於《金剛經》你聽到一句一偈,福報就不可限量,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就還是容易沉迷在世間的這種享樂之中或者世間的這種幻境之中?是因為太習慣了。所以就如同你去打網球,一開始不會打,你會覺得這是一件太煎熬的事情了,對吧!但是隨著你打打打……打習慣了,你會發現每天不打還不行,而且還是個非常享受的事情,這就是人的一個習氣的逆轉和一個轉變。所以我們不要說,我就是懶啊,我就是不想打坐,不想看經啊!這個是因為,你沒有堅持去做。如果說你堅持,能堅持七天,乃至於三個月,乃至於一千天,你的習氣就能轉換過來,這是秘密的轉化。

就如當你第一天去打網球時候,你可能不喜歡,第七天的時候可能就會漸漸的喜歡上了,等到你打三個月的時候,你可能發現你愛上這個東西了,所以人的心是轉換不定的,正因為這種無常,這種轉換,我們才能解脫成佛。所以佛教最終並不是一個因果論,是從因果中能夠解脫出來,而不昧因果,不被因果所迷惑。所以有人說佛教是跟其它宗教一樣,都是講世間善法,講因果,沒錯!但是佛教徒,或者我們大家不要被這種話迷惑在裡邊,應該知道佛教真正是能夠超越因果的,我們說如果但凡有一個凡夫的因,怎麼來結一個成佛的果呢?就如同你種了一顆豆子怎麼結出一個西瓜呢!如果這麼說因果就是佛法的話,在這裡還不是特別準確。

「其時即有過。現。未來一切諸佛。應念正思。」這個「應念正思」有點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諸佛本然的解脫境界祂是無事的,佛見到這一切眾生也都如夢幻泡影,但是由於諸佛之大悲,看到眾生都是在受苦的時候,應我們眾生的所知量而起現的這麼一種大悲心的救度。

「復有諸菩薩等,住自心中而復不動。」住自心中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種禪定或者是不為外境所動。因為我們剛才看是十方世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魔宮都在震動,對吧!這是一種境界;諸佛是應這種境界而說法,佛沒有動不動的問題;菩薩要入一種禪定,能夠住自心不動而不隨外境所動,祂還要這麼去住一下,所以還有一些菩薩是要作意。

「復有諸金剛領諸眷屬執金剛事。」這個執金剛事,什麼叫金剛事呢?就是他要行救度的金剛事業,因為金剛是以事業為本的,所以他認為他就要做事。他經常是「不安其座。遊行十方」的。金剛的屬性就是如此的,所以在這裡基本上講了佛,菩薩,金剛各自的屬性跟各自來處理事情的一個面貌。

「復有諸天仙魔眾。怖走無處。」這些天仙跟魔眾其實屬於六道的眾生,他因為恐怖沒有真正的一個處所能夠安住,也就是說他沒有找到真正的心性,所以他無所安住,沒有地方真正讓他們能夠得以安樂。

「爾時即有十金剛藏菩薩。前整衣服,白佛言:世尊今者此瑞,為惡相耶,為善相耶?」為什麼叫十金剛藏菩薩呢?十金剛藏菩薩,十代表圓滿,金剛藏代表我們的報身,也代表我們的佛性的一種功德。前整衣服,衣服代表我們的化身,如同我們說,你是個人你就披個人皮,你是個獸你就披個獸皮,這都如同衣服一樣,你把衣服都脫了,你還剩什麼呢?其實就是金剛藏在我們本性展露出來的。我們的這身人皮也是一身衣服而已,你脫了這個人皮,可能換另外一個人皮,就是一個輪迴。

「爾時如來但自思念,而復不答。」真正的我們所說的心性本體,它是不被善惡二相所左右的,但是報化的這種功德,包括我們說展現佛的身相:三十二種相好,八十種隨行,這都是善相。所以從報化里去說善跟惡,但在法性面前是消融到沒有什麼可答的,在這裡就是言語道斷的意思,佛在這裡是沒什麼可答的。

「其時會中有菩薩名金剛愍。」金剛愍菩薩其實不是隨便這麼去叫的,是由於佛哀愍眾生,由於佛看眾生在這裡實在是受苦,所以這個金剛愍也是佛的一個化身,也可以說是佛慈悲的一個化現,他叫金剛愍。因此這些菩薩的名字都不是隨便安立,而是真正體現了佛的慈悲智慧才這麼去講。

「告金剛藏菩薩言:是相不善,佛今悲愍入慈心三昧不名為善。且自凈心待佛所宣。」也就是說金剛愍跟金剛藏就如同我們所說佛的慈悲與佛的一個報身。後面是相不善,為什麼說不善?是說佛今悲愍入慈心三昧,正是因為見到眾生的這種苦,見到眾生不能夠解脫才入慈心三昧,如果眾生都沒事,眾生本來都是解脫者,或者說眾生都認為都知道自己是解脫者,這麼去修行的情況下,佛就沒有必要入慈心三昧,所以佛要救度眾生的時候都要入慈心三昧。真正從眾生這裡能夠起現諸佛之大悲,因為菩薩都是特別想來救度眾生的。後面還有一句「且自凈心,(你不要隨著這個境界動)待佛所宣」。也就是當你心凈的時候,當心不動的時候,佛才來宣教,如果你的心跟著外境動,你還被這些眾生所牽引的時候——佛雖然在這裡,但沒有辦法給你宣說,你也沒有辦法聽到。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我們一起念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未完待續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老龍精舍在娑婆世界

傳播優秀的佛教文化

推薦閱讀:

惟賢長老《心經講記》(五)
索達吉堪布:每天學《心經》(三)
請問念七遍《心經》等於一遍《金剛經》嗎?
解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專題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