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夢參法師《大乘起信論》28

大乘起信論 28

夢參老法師普壽寺

【複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複次,若人唯修於止。這是光說修定,定就是止,光修定。長時坐久了,心裡頭沉沒,容易產生懈怠。坐久了,疲勞了,心裡沉沒了,就產生懈怠心了。坐著就不想動,就是這個意思。愈坐著感覺前頭還有個味,禪味,執著這個味,這容易懈怠,什麼都不想干,就坐著這個地方,這叫冥想,什麼善業都不做了。不但不自修,也不能幫助別人,那離大悲心就遠了,就修不成了。所以應該修觀。

  所以在大乘起信論定跟慧他沒分的,六度他合成五度,禪定跟智慧他合成叫止觀,止中有觀,觀中也有止,不讓他生懈怠心,不讓喪失大悲心。心沉沒了,就不能利益自己。沒有大悲心,就不能利益他人。自利失掉了,利他也失掉了。所以說修習觀叫止觀雙修,止觀都時修。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

  你看著一切世間境界相、一切世間有為法很快就變滅了,就壞了,它不是久停的。戰爭也好,水災也好,地震也好,不論什麼災害都是一時的,不是永久的,須臾即壞。你這樣只是觀力。這種觀一切世間有為法都是生、住、異、滅,很快就消失了,這個就是無常觀。不論世間的正報是你的肉體,依報是你所依的世界,世界一切諸塵,生活資具,它們是有造作的,造作都要有生、住、異、滅。人也如是,正報也如是,依報也如是,都是有為法。有為的不能久停,它就變壞了,須臾變壞了。須臾變壞,就是時間很快就消失沒有了。你從世間相觀吧!看著是幾十年,時間很短,但是世間的變化大了。所以觀者就觀一切世間有為法,沒有久停的。同時又觀,觀什麼呢?觀你真如,你的性體永遠不變化的。為什麼拿這個假空來形容真空?假空不變的,假空也不變的。那個空是頑空。真空也是這個意思,真空這個意思可不是假空,真空是不空,認識隨緣變化,它有個不變的,不變是理。

【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但是這個世間相有為法沒有久停的,念念生滅。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所以我們的妄想心也如是,一切心行念念生滅。知道這個意思,你貪戀心就沒有了。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

  現在我們還不能斷貪戀心,你可以做如是觀,觀觀的就淡薄了,過去的事好像做個夢似的。拿夢來形容,或者如幻的形容,或者像空中的雲彩飄忽來形容,一切世法都如是。你現在所念的一切法像電光似的,一下就消失了。未來諸法還沒到,到了也如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要去想念它;現在的不住,未來的還沒來,就是金剛經說的三心了不可得。一切境界相都如是,要這樣觀。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爭,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觀一切世間都是有為法,無常的,而且還不凈的。就像形容我們這個肉體是九孔常流,常時流的都是不凈的。這是粗相。細相,每個毛孔都要排泄。像經常出汗,汗是從每個毛孔排泄出來的。咱們身上有好多毛孔,誰也數不過來,也沒誰去數。怎麼數?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形容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心的生滅,生理的變態。凡是一切有為法,沒有一樣是清凈的。如果大家念念華嚴經的凈行品,怎麼樣去做才是清凈的?把這些個不清凈的翻過做如是觀。這些個怎麼產生的呢?一切眾生怎麼墮落的呢?起信論從一開始講得很清楚,「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是業、轉、現。但是回來斷,業、轉、現就是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智、相續呢?智相要七地菩薩斷。相續相呢?初地到六地斷,登地的菩薩。就是我們得一分的真如,斷一分的無明,這樣形容的。

【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未來際,以無量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你經常做如是思惟,這樣觀想,你那個願心、誓願心就能勇猛建立起來了。常作如是思惟,讓我們的心不去多分別,分別時候就是污染。大悲心、大願心,立定誓願,離開分別。因為離開分別而又能夠行,依著大悲心、大願心修行一切的好事,就是諸善奉行,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十方是約處所說的,時間呢?盡未來際。時、處都是無盡的。這樣的救拔一切眾生,都讓他們得到不生不滅的道理,這就是你修真如三昧的觀想。修真如三昧是修定,假這些觀想就是止觀雙運。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舍修學,心無懈怠。】

  這樣在一切時一切處,就是時間、地點,乃至於對一切人,就是一切眾生有情,自己能夠做得到的;現在我們也是凡夫,我們做不到;能做到的好事,凡是對眾生有利的事,自己能勝任的,可以做得到的,就去做。不要懈怠,不要舍離了修和學。學就是為了修,修了更增長你的智慧,止觀雙運。有了智慧再往前修,永遠不停的修學、學修。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在坐的時候,就是靜的時候多修定,就是多修於止。其餘的時候,行動的時候,要多修觀。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應止觀俱行。】

  行住坐卧就要止觀俱行,定慧均等,這樣來修習。這是在最後了,馬鳴菩薩教授我們這樣的來做,調和你的身心,應該動的時候就多修觀想,觀照,不要失掉了直心正念真如,修真如三昧。坐的時候,靜的時候,習真如三昧定,一切諸法空。空才定得住,離開我執我見。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在你觀照一切的時和處,一切諸法不論約性約相,沒有生的義,自性不生。就是真如法的自性,它的自性不生。一生就叫妄動。咱們一開始就講這個問題,一念妄動了就叫無明。有了無明,愈染愈粗,就念因緣,念一切諸法和合,就念這些個。不生,這些個都沒有。善惡、苦樂、生死、涅槃,一切諸法依著法性是不失不壞,常時如是。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但是這些在真如性上頭了不可得。雖然隨緣了,隨順一切眾生的苦樂,要度眾生,而且知道因緣善惡的果報在性體上是沒有的。你認識它了,它就不能害你了。觀就是有智慧,認識因緣和合的法沒有自性的,善惡的果報還是不失的,業果不失,那就是眾生不要造業。這是觀的意思,有智慧了。一切的善惡因果本來是如幻泡影,了不可得。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舍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在止的方面,修定的時候是從觀照智慧得來的,觀中即是定。你念自性了不可得的時候,是定。但是以慧觀一切眾生並沒有得道,他並沒有證道,他在善惡果報當中要隨順真如,不去做惡,光行善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順乎性理的,也不住得相,也不住見相,無見無得,有這種觀慧能對治一切的煩惱。你認識煩惱了,煩惱就煩不到你了。你不認識煩惱了,煩惱就增長。這叫觀慧。止呢?對治凡夫執著世間相而不能舍離,又對治二乘人不發大心度眾生。應該對治他們修定力不執著世間相,以定力故發大悲心,不做二乘怯弱的知見。這就是靠觀慧。觀裡頭就翻過來了,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舍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因為這種的道理,所以馬鳴菩薩就教導我們,止觀雙運,定慧均等。所以把禪定跟智慧兩門合二為一,定中有觀,觀中有定,止觀雙運,才能夠入菩提道,才能夠直心正念真如。

【複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

  複次眾生,初學是法。像我們諸位道友,我們大家都是共同的初學這個直念真如法的時候,只是求得一個正信。就想求得這麼一個正信很不容易,一聽到修習一個信心要一萬劫,心裡頭就退怯了,勇猛堅強不起來了,就怯弱了。因為在這個娑婆世界很困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這樣子流轉,所以恐怖。懼謂,就是怕不能常值諸佛,遇不見佛的時候就無所依靠了。歸依、歸依,歸依佛,就依賴佛了。遇不見佛,咱們雖然是在末法,末法還有法可聞。到一萬劫過後,法也沒有了,無法可聞了,所以有恐怖感。畏懼我這信心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因此精進心生不起來。在這個娑婆世界非常困難,娑婆世界就是苦難,就是苦難的世界。怎麼辦?

【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

  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有極殊勝的善巧方便,專意念佛因緣,專心念佛就好了,念佛的名號,念佛的聖德,隨著諸佛所發的願,和攝受眾生的願力,得生他方佛土。離開娑婆世界,生到其他的世界當中去。常見於佛,永離惡道,那才不退墮了。

【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雖然你直心正念真如的時候,修行真如三昧的時候,感覺著困難,生起畏懼心。馬鳴菩薩就引證說,在經裡面說;修多羅就翻契經,既契諸佛之理,也契合眾生之機,就叫修多羅。一切經都如是。如果是心裡怯弱的人,怯弱的眾生,修真如觀,修真如定,感覺著困難。那你就專念吧!專念佛名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之中,他發了四十八願,他的佛國土攝受怯弱的眾生。那你也就發願吧!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能夠往生到那個世界去,這種顧慮就沒有了,常時見佛,所遇的道友都是善知識,蓮池海會都是善知識。

  那樣子你也要修觀,觀什麼呢?觀這個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跟你的法身不二,看來是兩個,其實是一個。因為你在迷了,阿彌陀佛成就了,看來是一個的法身變成兩個了。一個在迷的眾生,一個悟得究竟成就的佛,不二就變成兩個了。那你再念佛,求生極樂四土,又變成一個了。就這麼反反覆覆。那你專心念佛好了,生到極樂世界再不退了。但是你也要觀如來的真如法身,觀阿彌陀佛的法身,不但生,而且品位極高。不是九品蓮華嗎?你要生到上品上生去了,那品位就高了。

  這是最後馬鳴菩薩從大乘教義裡頭,大乘的經典當中,很多都是說到念阿彌陀佛,生極樂世界。我們現在要學華嚴,華嚴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已經到了等覺位了,普賢菩薩勸他念阿彌陀佛生極樂世界去,到那個世界成佛去吧!這是給我們一切眾生做榜樣的。

  我們今天是圓滿,應該是光明,但是今天停電。現在我們要講完了,電又來了。我們眾生就如是,黑暗遇到光明好喜歡。就像我們在苦海當中,得到聞佛法了,能修習佛法了,那遇著大光明了。就這個善根都不可思議,有緣了,他就應了。為什麼停電?為什麼又修好了?這當然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了。為什麼我們墮落?為什麼我們又能夠恢復我們本覺智慧?這個就要經過點時間了,不是這麼一個鐘頭之內,電又來了,不是這麼容易了。你把它看成了就如是,也如是,迷跟悟一念間。但是我們經過多少劫了,現在自己也不知道。等你悟時候就知道了。

  同時念阿彌陀佛也要心念真如。假使說你真心的念,一定得生,必定得生。生了時候就住正定,那時候你真正明了跟佛無二無別了。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

  這一大段,結合前面的說都叫修行信心分。僅僅是修行信心,還沒入住呢!還要退呢!那要他不退呢?以下就是勸修利益。

【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已總說。】

  前面諸佛的秘藏,念真如,觀自己的本心。要修行必須先得有個信心,這樣從開始到現在把信心講完了。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假使有的眾生在如來的甚深境界,能夠生起真正的信心,不要心中有是非的觀念。遠離誹謗的意思,如來的甚深境界是秘藏,是不玄的,要想證得,要想入得,必須有定有慧。你要想入大乘道,馬鳴菩薩說我造這部論就是讓大家能夠思量修習,讓你心裡頭入道。有些眾生不見得信他的,所以在民國初年、滿清末年,有批人就說大乘起信論是偽造的,破壞人家的信心。若是這樣的,他要下地獄的。馬鳴菩薩說的,後頭說的有。你要想入佛的甚深境界,你就要學習起信論。要想得生正信的,要學習起信論。要想遠離誹謗的,要學習起信論。要想入大乘道的,當持此論。說是這樣子,這裡有很多問題。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第一個,你想入如來甚深境界,想生起真正的信念的,你就要學習起信論。思想很勇猛的、很精進的,不是思想怯弱,這個人一定紹隆佛種,佛子,能夠成佛,一定得到諸佛的授記。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的眾生令他去行十善,再不造惡了,行十善業;不如有人於一食頃,吃飯這麼個功夫,思量此大乘起信論,相信自己的心跟佛無二無別。就這麼一念的功德,過前功德;過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的眾生令他去行十善,這人功德很大了,那還不如有人一個吃飯的時間能夠相信大乘起信。就是生起信心信大乘,大乘是什麼呢?就是相信你自己心是佛,你心本俱的真如性體。

【複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

  複次若有人受持此論,受持是常時的思惟,依著起信論的教導去修,依著起信論去觀察、去修行,只是一天一夜的功夫,一日一夜所有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這是勸修。馬鳴菩薩是八地菩薩,這點是公認的。以前毀謗起信論的,那是說不是馬鳴菩薩造的。因為他反對起信論,反對的理由,那時候南京支那內學院、梁啟超,反對大乘起信論說如來藏性,這是唯識宗。學唯識的人,反對如來藏性,是根據這個。但是馬鳴菩薩說,假使人要信,功德無量。假使要毀謗,罪過也無邊。若受持這個論的觀察修行,時間很短,一日一夜之間,他所有的功德無量無邊。為什麼?直心契入真如了,相信真如了。說的是真如的功德,相信真如的功德無量無邊,一念間都無量無邊。

【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阿僧祇劫,嘆其功德,亦不能盡。】

  能夠直心正念真如的人,相信自己的心就是佛,具足這種智慧,得到十方諸佛的讚歎,讚歎他功德不盡。為什麼?他一定能成佛,佛功德無盡故。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讚歎的有功德,毀謗的那就有罪了,所獲的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所以因這個緣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謗毀是自己害自己,也害他人,斷絕三寶種。假使一切眾生依此法而能得到涅槃,因為你謗毀毀滅這個法,一切眾生就不得度了。一切菩薩也因為修行真如三昧,入佛智故。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凈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凈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凈信,是故眾生應求修學。】

  咱們都是未來的菩薩,成得這種清凈的信心。什麼叫清凈信心?信真如,信自己的清凈本心。所以大乘起信論是四信,不是信三寶,要信自己。所以一切眾生應當學習此法。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分總持說,迴向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到這裡就講完了。這後頭馬鳴菩薩有個迴向,「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分總持說,迴向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把這起信論最後結論了。這是稱性的功德,性遍故,功德也無量。但是這個功德還歸於法性。就是所說的都是事,言說、文字,能夠依著言說、文字回歸你的真如實體,就是回事向理。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法就是一切法,界是生長之義,什麼東西生長呢?就是心。心生萬法,萬法唯心。萬法從心起,萬法還歸於心,這樣能夠普利於眾生。

  現在我們講圓滿了,大家迴向一下。謝謝大家,祝你們都能夠證入真如,深信真如。好了,我們迴向吧!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夢老宣講大乘起信論總計二十講座圓滿,視頻則分為二十八講次。

以上文字依視頻法音自行整理,仰請參考)

【文字錄入:隆華】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大意[1989年](第五集)
凈界法師開示持咒訣竅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七十八集)-凈空老法師
了凡家庭四訓講記之六(凈空法師)
寬昌法師:在生活中踐行佛法 用四無量心對治煩惱

TAG:法師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