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六集)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六集)  1988/7  台灣華藏圖書館大專講座  檔名:05-001-0006

我們看「結責」這段。「十界因果,皆唯心現」,這一句是總說,十法界因果都是自己心裡面變現出來的。正是《華嚴》裡面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華嚴經》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性就是本體,十法界的本體是心性。底下這個十句實在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裡「是心作佛」的具體說明。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獄界」,常常心裡面念著就是貪瞋痴,淫是屬於貪,這是地獄的因。地獄是果報,這種心態要是很重的話,將來所感得的果報就是地獄。「慳貪不施,即餓鬼界」,慳是慳吝,貪是貪求,對於名利、五欲,自己已經得到的不能夠布施,不能夠與人共享;沒有得到的,一天到晚在打妄想希望得到,貪求。這個心態,造這個業因,果報是餓鬼。往往世間人常說,人死了都作鬼。其實法界一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來說,除了餓鬼道其餘還有五道,哪裡說人死了都變鬼?其實說人死了都變鬼也不無道理,為什麼?因為世間人造這個因的太多了,哪個人不貪?哪個人不吝嗇?慳吝、貪心重的人畢竟還是佔多數,這種業因召來的果報就是餓鬼道。所以說人死之後變鬼,這個成分很大。「愚痴暗蔽,即畜生界」,畜生道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他辨別不清楚,往往把正當作邪,把邪法當作正,這是愚痴。愚痴的因,果報是畜生。

「我慢貢高」,要造這個業因,果報就是阿修羅,他修的福報再大,他會落在修羅道。修羅的性格就是貢高我慢,喜歡鬥爭。如果他不對別人鬥爭,他自己會跟自己鬥爭,他的心靜不下來;換句話說,瞋恨、煩惱特別之重。十法界裡面所講的修羅這個法界,單單指的天阿修羅。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除了地獄之外,天、人、鬼、畜這四道裡頭統統都有阿修羅。人間的阿修羅,近代的來說,像史達林、希特勒都是人間的阿修羅。一天到晚鬥爭,不對別人鬥爭,自己給自己也要鬥爭,終無寧日。福報大,在人間跟帝王的福報一樣,在天上,他跟天王的福報一樣大,有天之福,沒有天之德;在人間也是如此,有人間帝王的富貴,沒有帝王之德。人間有阿修羅,畜生裡頭也有,餓鬼道裡頭也有,看他在哪一道。所以,經典裡面有的時候說六道,有的時候說五趣,就是五道,五道就不說阿修羅這一道,因為阿修羅在哪一道就算哪一道的,不單單另列一道;講六道,另列一道,是專門指天阿修羅。這個諸位要曉得,就是實際上只有五趣,並沒有六道。

「堅持五戒,即人法界」,五戒是因,人法界是果報。一定是堅持五戒,我們才能夠不失人身,我們來生還得到人身,五戒要嚴持,要嚴格的遵守。我們看今天這個世間人,幾個人把五戒能做好?不但這個世間人不知道有五戒,就是受了五戒的人,他做到了沒有?這一點很難,真正不容易。五戒是不殺生,我們能做到幾成?我們不殺人,這大概可以做得到;不殺蚊蟲螞蟻這個恐怕就不容易做到,蚊蟲螞蟻也是眾生,牠也是一條命,就很難做到。所以這個戒,雖然持戒,不清淨!不偷盜也做不到,我們不去偷人、不去搶人,這一條大概是可以做得到,可是佔別人一點便宜這是難免的。譬如說做生意的時候我們少繳一點稅,這是什麼?這是偷盜,偷國家的。我們在公家機關裡面做事,把人家的信紙、信封拿來寫個信,人家那是辦公的東西,我們拿來私人用,那也是偷盜。這是難免的。所以,偷盜細微的講起來不容易做到,很難!凡是有想佔別人一點便宜的,這個心就是盜心,自己不肯吃虧,想佔人家便宜,很難做到清淨。底下是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我們細細想一想,我們能做到幾分之幾?持五戒,五戒能不能打個六十分?六十分才算及格,要不到六十分還是不行,來生人身還是保不住。由此可知,這個戒不是容易持的。五戒清淨這得人身。

「精修十善,即天法界」,精是精純,純而不雜,修十善業道,這個比五戒範圍要大。身,就是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這是身的三業。口有四業,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挑撥是非)、不惡口(惡口是粗言粗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這個很難。你看像現在的歌舞、影劇,在佛法眼光來看統統是綺語,都是在引誘人。引誘這些年輕人,做什麼?做殺盜淫妄,這都是屬於綺語,他要背因果的責任。意,就是心裡面不貪、不瞋、不痴。十善業道要精修,這才能生天。天,可以說相當的複雜,在佛經裡面把它分類,天有二十八層天,分為三大類,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單單講精修十善,這生的天只能生欲界天。色界天修十善還不行,還得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這才能夠生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天那要修無色界定,叫四禪八定,四無量心,才能夠修成色界、無色界的天界。所以,這些因與果都要搞清楚。

「證悟人空,即聲聞界」,這就是小乘阿羅漢,他將見思煩惱斷盡了,證得人我空,不再執著有我,換句話說,我執破了。這個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迴了,我們通常稱為阿羅漢。「知緣性離,即緣覺界」,緣覺也是小乘,比阿羅漢要高一等,他知道一切萬法的緣起。所以他修十二因緣,懂得三世的因果,他對這個懂得、清楚,所以他能夠斷緣,三世有因、有緣,因沒有法子斷,緣可以斷。他也能夠超越三界,這是緣覺,我們稱為辟支佛。「六度齊修,即菩薩界」,六度後面我們還要講到,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菩薩。「真慈平等」,真誠、慈悲、平等,這是「佛法界」。所以這個十句裡面,每一句前半是因,後一半是果,這個我們總得要把它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希望得什麼樣的果報,一定要修因,因果一定是相應的。

「今此教念佛者」,此教是指《大勢至圓通章》,它教我們念佛,目的是「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這是目的,念佛就作佛。下面說「云何捨自心佛,孤佛教耶」,這個地方就有責備的意思,就是解釋「何得自暴自棄,不願不修」。所以成就是成就自己,不是成就別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成佛。那你要問,為什麼一定要到西方淨土?這的確是個問題,十方諸佛都有淨土,為什麼我們單單要到西方淨土?這個問得不是沒有道理,也很有道理。如果你要是把《華嚴》、《法華》這些大經大論都研究過了,這個答案你就會得到,你才曉得西方淨土的殊勝。其他的諸佛淨土不是不好,不是不殊勝,難,不容易去,門檻太高了;西方淨土容易,想去就可以去得了。就好像考學校一樣,你們要考大學,那個學校是不錯,錄取的分數很高,你沒有這個標準去不了。這個大學很特別,只要你願意去讀,你一申請馬上就錄取,不必考試的,這個容易。而且也辦得非常好,絕不比別人差,無論在任何一方面都超越其他諸佛淨土,這個諸位念《無量壽經》你就明瞭。西方淨土很特別,這不是幾句話能夠講得清楚的。所以在此地勸我們,不要辜負了佛,不要辜負了你自己。

底下說,「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這是引經來作證,「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捨身速生極樂淨土」。這些菩薩願意往生西方淨土不是糊裡糊塗去的,經上講得很清楚。了知諸佛,了是明瞭,對於諸佛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及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十法界除佛法界之外那個九法界,前面講的,沒有一法他不清楚、他不明瞭。這些法都是自性變現的,我們心裡頭有什麼因,就變什麼現象,就結什麼樣的果報。這個事實真相明白了,這才得隨順忍。「忍」這個字有定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有認可的意思。你不明瞭,你不承認;真正明瞭,承認、同意了,事實真相確實如此。所以,在十法界裡頭他能夠隨緣。在隨緣當中他發心了,發什麼心?求生西方淨土,而且希望快速的到達西方淨土。這是對於十法界因果、事理的真相真正明瞭之後,沒有一個人不發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在近代,有不少人修彌勒淨土的,彌勒菩薩沒出三界,在我們三界之內,他住在兜率天。兜率天是欲界天,如果我們從下往上面去數,第四層,二十八層天我們從底下往上面數,第四層天兜率天,彌勒菩薩現在住在那個地方。什麼時候他到我們人間來示現作佛?《彌勒下生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兜率天的壽命是四千歲,這個四千歲的演算法跟我們人間演算法不一樣。我們從底下一層說起,最下面這一層叫四王天,四王天上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五十年,四王天的壽命五百歲,一年也是三百六十天,但是他的一天等於我們五十年,這四王天。忉利天的壽命增加一倍,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的一百年,壽命一千歲。再往上去就是夜摩天,亦加一倍,夜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的兩百年,壽命兩千歲。

再往上去就是彌勒菩薩住的地方,又加了一倍,所以彌勒菩薩兜率天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在那個天人看到我們人間可憐,壽命只幾小時,幾小時就沒有了。如果我們人間人的壽命長,活一百歲,在他那個地方實在還不到半天,四分之一,一天是四百年,你看看幾個小時。他的壽命四千歲,你算算看合我們這個世間多少歲?在經上講,以我們人間的年月來算,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菩薩從兜率天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示現成佛,這個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是從這麼來的。現在有人說,彌勒菩薩已經掌天盤了,這是外道的講法,胡造謠言;又說忉利天的天主,就是玉皇大帝,現在已經換人,關公去做了,簡直胡說八道,胡造謠言,決定不能聽信。現在一貫道他們就是這麼講法,這是錯誤的,沒這個道理。

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應該明瞭,在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前,不管我們在哪一道,我們都能隨順眼前的環境,這就好,真是心安理得。這個事實真相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對於環境能夠忍受,我們曉得忍受只是暫時的。如果暫時的環境不能夠忍受,你將來不可能有成就,這是一定的道理,不能忍決定不能成就。《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一切法得成於忍」,一個沒有耐心的人,不能忍辱的人,在古來這些大德他不教的,為什麼?不能成就。不是他不肯教,是你自己不是個法器,他費盡了心力也教不出來。為什麼?你沒有耐心。所以古時候祖師大德要找一個繼承人,找一個傳法的人,找什麼人?不是找聰明伶俐的人,不是找這個;就是找一個真正有耐心,能忍辱的人,那就是他看中了,他要傳法給他,希望他能做他的繼承人。

我們在《禪林寶訓》,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因為老師要我讀這個書,差不多三十年前,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現在這個名字我不記得了,我記得有一位法師,他對待一個學生,那真正是沒有道理,我們要用現代人看,那幾乎就是虐待。見到這個學生就不順眼,不是罵就是打,曾經有一次,就將洗腳的水潑到他頭上去,意思就是趕他走。可是這個學生就不走,學生對這個老師真認識,這個老師真正有道,所以怎麼樣的侮辱他甘心情願的忍受。最後這位法師還是把他趕出去,遷他的單,趕出去了。趕出去了怎麼樣?他在附近找個地方住,每天法師講經說法,他在牆外窗口那個地方還是在那裡聽,他還是不走。這樣過了兩、三年,這個法師要傳法了,他老了要傳法,選擇繼承人,大家也不曉得他要傳給哪一個。等到他上台登了座,他叫人,門外窗口那個人叫他進來,結果沒想到法傳給他。於是大家才恍然大悟,他那種種折磨就是訓練他的耐心,成就他的德行。他是選中他做繼承人,所以故意折磨他,故意刁難找他的麻煩,那是被選中了的人。如果沒有選中的,對你很客氣、很謙虛。

所以,你要是遇到真正好的老師,你做他的學生,他見到你又打你、又罵你,那是真正愛護你、成就你;老師對你很客氣、很謙虛,老師根本不要你,你不可教,孺子不可教也,那就客氣、謙虛,不跟你結怨。佛法是教育,是最偉大的教育,所以選擇繼法的人才必須要有很大的耐心。所以六度裡面,忍辱是成敗的關鍵,不能忍就不能得定,忍辱是禪定的基礎,一定要能忍耐才能得禪定;定是開智慧的基礎,沒有定就決定不可能開智慧。由此可知,忍辱非常的重要,關係我們個人前途太大了。現在佛門之衰,就是修道的人沒有耐心,小小的不如意就掉頭而去,他怎麼會有成就?不可能,真的是沒有耐心。絕對不是說那個好的老師不肯教,吝法,沒有這個道理。哪個好老師不希望有好學生,不希望把這個法傳下去發揚光大,利益一切眾生!找不到人,沒有學生,找不到有耐心的人。

今天全世界都缺乏弘法人才。過去老師在世的時候,我每次回到台中見他,都勸他多教幾個學生。我這個話前後講了有十幾二十遍。大概他老人家聽聽煩了,最後一次我跟他講的時候,他反過來問我,好!你替我找學生。我從此以後不再講了,為什麼?我找不到學生,所以以後不敢再講了,我到哪裡去找一個有耐心的學生?我跟他十年,哪個人肯願意去跟他十年,真的找不到了。所以才曉得不是他不教,找不到學生。現在學生不肯受苦,不肯吃苦,受不了折磨,言語不大好聽的,他心裡就難過了,他就要捲起鋪蓋走了,他不來了,這還能有成就嗎?這不可能有成就的。我們在台中跟老師學的這批學生,都給老師罵過,有不少都給老師打過,有打、有罵,打都打不走,這個人才會有成就的。現在人不要打、不要罵,顏色微稍不好看,你看過兩天他就走了,所以說不能有成就,不可能有成就。所以,隨順忍很重要,捨身速生極樂淨土。

「照律師問,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既是佛,何須念他佛耶」,這個問題現在很多人問,古人已經代我們問了。問得好,答得也好。你看答的是「祇由心本是佛,故令專念彼佛」,這句話非常重要。念他佛是啟發自佛,大家要懂這個道理。如果不念他佛,自己,在理論上講沒錯,自己是佛,這是性德。可是性德沒有修德,這個性德顯現不出來,一定要借重念他佛顯現自佛,這是方法。我們為什麼要塑造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供養在這個地方,讓我們天天看他,天天向他禮拜?目的是藉這個像顯發我們自性彌陀,是這個意思。何況自佛與他佛這當中沒有界限、沒有分別,自他不二,性相一如,這才圓滿。有自有他,二法!你看六祖答覆印宗的話,那個話很有意思,「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個意思深。我們自己心裡還分自分他,這就是分別執著,你還有分別執著你不能見性,你的自佛不能現前。一定要曉得自他不二,性相一如,我們自性彌陀才能夠現前。所以,十方諸佛國土裡面那些菩薩都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道理就是在此地。

「梵網戒雲」,《梵網經》是大乘菩薩重要的經典,《梵網菩薩戒經》。《梵網經》一共有六十多卷,很可惜的沒有能夠完全翻譯出來,在我們中國只翻譯當中的兩卷,就是「菩薩心地戒品」一品,只翻了一品,兩卷。上卷是講菩薩的心,菩薩他處事待人接物他用什麼樣的心;下卷是講行持,就是戒本,戒條,十重四十八輕,這兩卷都非常重要。《梵網戒》這部經裡說,「信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汝心佛者,未成佛也」。這是藉《梵網戒經》來做個證明,我們現在這個心是未成佛的心。「彌陀佛者,已成佛也」,他是已經成佛了,我們現在必須藉已經成佛來塑造自己這沒有成佛的心。「未成佛者,久沉慾海」,慾海就是七情五欲,這是害苦了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出離,「具足煩惱,杳無出期」,沒有出頭的日子。這是凡夫。

「已成佛者,久證菩提,具足威神,能為物護」,這是已經成佛的。前面幾句容易懂。物是講九法界的眾生,護是護持,也就是幫助。已經成佛的人,他能夠幫助九法界的眾生,他能夠護持九法界的眾生。他為什麼這裡不用「能為人護」?如果說是能為人護,九法界只有一道,只有人道,其他的都沒分。所以用物,用這個字就代表九法界有情眾生,佛能夠護持,佛能夠幫助我們。「是故諸佛,勸令念佛」,這個諸佛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佛不勸眾生念佛,尤其是念阿彌陀佛。夏蓮居老居士在生前有個宏願,希望建立一個「淨宗學會」在全世界專門弘揚淨土教。很可惜他老人家往生之前,淨宗學會並沒有能夠成立。他的學生,也就是他的傳人,黃念祖老居士把這個事情告訴我。他告訴我的用意當然希望我們能夠在海外提倡,能夠成立淨宗學會,將淨土宗普遍的發揚光大。我覺得這個理想非常之好,普遍的勸人念佛,這是符合一切諸佛勸令念佛的意旨。

「即是以我未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而為救護耳」,念佛目的在此地。「眾生若不念佛,聖凡永隔,父子乖離,長處輪迴,去佛遠矣」,這個幾句說是不念佛的遺憾,不念佛的損失太大了。在無量無邊法門裡面,念佛的功德是第一,不念佛的那損失也是第一,無法彌補的損失,這是我們要覺悟的。「所以文殊普賢等諸菩薩,皆願念佛往生」,實在講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早都成佛的了,這倒駕慈航而來的,他為什麼還要念佛?他是做個樣子給我們看,示現以等覺菩薩的身分還念佛求生淨土,做個模範給我們看。讓我們自己心裡想一想,等覺菩薩都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們為什麼不念?這在教學裡頭屬於身教,為我們講經說法是言教;他自己教我們念佛,不是他不念佛,他自己真念佛,這樣我們才能相信,我們才不疑惑,真正肯念。所以我們學佛學誰?要學文殊普賢、要學觀音勢至,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就對了。諸佛菩薩出世,苦口婆心為的就是這樁事情。

我們講到這個地方,把第一個段落,就是通序大意裡面第一段,念佛的旨趣,我們就講到此地。底下第二段這是解釋經題,我們晚上這一堂,跟諸位略釋經題。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下課。

推薦閱讀:

(3)[轉載]敦珠仁波切開示「觀世音菩薩修法」
觀世音菩薩專集所收經籍一覽表
 《大經簡注直解淺釋》——第六部分:正宗分之二:果德圓滿——菩薩修持第三十:(之二)
普賢菩薩行願品譯文--學佛網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