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曲阜孔廟
刊發時間:2010-11-16 00:58:00
孔廟:代代相傳的故事
孔令紹
孫子是在學習《論語》的快樂中成長的。每當看見他那天真和執著的表情,喜悅之情油然而生。星期天一大早,維續就跑進我的房間。他忽閃著大大的眼睛說:「爺爺,您說過好幾次了,要帶我去孔廟玩兒,咱們今天去吧。」眼裡閃爍著期盼之光。我一把抱起他,說:「哦,爺爺都忘了。今天就帶你拜拜咱老祖宗去。」
曲阜城不大,我們祖孫倆一會兒就來到了明故城邊。神道筆直而寬暢,兩側古柏參天,蓊蓊鬱郁。晨靄中呈露出城門高大的輪廓。孫子一路在前跑著,充滿著活潑和生機。看著他的稚氣與可愛,不禁想起小時候與我的爺爺一起來祭拜孔廟的事。
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該上小學了。一天早上,爺爺對我說:「你要上學了,咱們先去祭拜孔廟。」
那個初夏的早晨還帶著一絲涼意。那時我們家在離城十幾里以外的農村。也像今天一樣,我在前邊跑,爺爺跟在後頭,一前一後,不知不覺來到了神道。
那時,神道還不是石板路,周圍雜草叢生,卻顯得生機盎然。古城牆高聳挺拔,像個飽經滄桑的老人,蒼老而威嚴。我指著城門上的四個字問:「爺爺,那上面寫的是什麼?」「萬仞宮牆。」隨後,爺爺又說:「這四個字,可是乾隆皇帝的御筆。一仞等於八尺,說明孔夫子的思想深著呢。」
爺爺小時候上過私塾,在村裡算個文化人。爺爺的爺爺是御批的七品執事官,曾司孔廟祭祀,因而爺爺可沒少跟著逛孔廟。我小時候,凡不懂的事都問爺爺。爺爺的回答,我並不能全都明白。帶著那些疑問,我思索著,走過了半個世紀。
走近第一道牌坊,爺爺告訴我,「金聲玉振」是指樂曲。孔子的思想就是一首樂曲。接著,他解釋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按咱老百姓的理解,「仁」的本意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一個人做事,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兩個人以上,就得協調好關係。通過協調,人與人之間都能以「仁」相待,這不就是「和」嗎?「和」就是「包容」。從爺爺這個傳授出發,我後來一直認為認為,孔子一生主要做了兩件事,一則教給咱怎麼做人,再則教咱怎麼著把人做得更好。他創立儒家學說,世上從此有了做人的原則;他呼喚人性升華,讓人在關愛自己的同時,還要關愛他人。
站在「金聲玉振坊」前,一眼望去:欞星門——太和元氣坊——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大成門,直至大成殿,氣勢恢宏,深不可測,那種通透感讓人愜意。爺爺自語道,物為人為者,人如其物也。孔子心胸坦蕩,為人通透,與其處事,讓人明白、放心。
我們一路走著,爺爺還一邊指指點點,那是側坊,那是腰門……我心裡讚歎著孔廟的雄偉和壯觀。
「中,中庸之道也。是說做事既不能過頭,也不能不到位。這是孔子的處事之道。」爺爺說,過去,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可是那三個都沒延續下來,唯有咱中國維繫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就是因為中國接受了孔子思想。這個「中庸之道」啊,它像黃河、像長江,滋潤著咱中國人的心,化解了人們多少怨氣和矛盾,減少了多少麻煩和災難?
進了大成門,來到杏壇前。這裡,綠樹掩映,杏花簇擁,傳說是當年孔子講學的地方。一棵高大蒼勁的檜柏吸引了我,旁邊的石碑上寫著「先師手植檜」。再往四周一看,一棵棵檜柏枝繁葉茂,我一直認為,這些檜柏就是「先師手植檜」繁衍的後代。
大成殿前,人們比肩接踵。我心裡犯著嘀咕,為什麼這麼多人都來拜孔子?
多少年後,對當年的許多疑問,終於明白了。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中華文明先於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躍入世界文明,創造出人類文明的一個又一個輝煌,孔子也由此被評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今天,人類已進入新的世紀。這個似乎已經現代化了的時代,它展現給人們的圖景五彩斑斕。然而,這個時代並不和諧,它在給予人們無窮享受的同時,也把種種困惑和危機推到人類面前。
早在1988年,七十五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在巴黎發出聯合宣言: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兩千五百年,從孔子那裡汲取智慧。中國政府順應歷史潮流,提出了「構建和諧」的執政理念,這與孔子的「和文化」有著直接的文脈傳承。
我想,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以及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祭拜孔子、尊崇孔子的原因吧!
從跟著爺爺第一次來孔廟至今,已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五十年來,我們歷經風雨。十年「文革」時,無數的紅衛兵衝進孔廟,造成巨大的破壞性損失。兩千多年來,不知發生過多少天災和人禍。然而,摧毀的只是孔廟的建築和文物;風雨過後,又都得以重建和恢復,傳統文化並沒有被泯滅。只要文化支柱還在,我們的民族就會重新繁榮。
孫子高興地玩兒著鬧著,我們來到了詩禮堂。我告訴他,這裡是孔子教給子孫習詩學禮的地方。禮,就是規矩,就是法則。只有人們都中規中矩,社會才能有秩序。孫子睜大眼看著,一如當年的我。
孫子拉著我的手,就像當初我拉著爺爺的手一樣,寸步不離。聖跡殿里,饒有興緻地聽著孔子一個又一個有趣兒的故事。突然,他指著一通石碑問:「爺爺,那是什麼?」「那是米芾碑」,我隨即念了起來:「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無孔子,孔子以後亦無孔子……」孫子不解地問:「爺爺,不對不對,怎麼沒有孔子,孔子不就在上面嗎?」
從「金聲玉振」,到「大哉孔子」——孔廟自始至終,構成了一幅孔子思想的絢麗畫卷。
孫子緊緊地依偎著我,突然說:「將來,我有了孫子,也帶他來看孔廟。」
作者:孔令紹,現任中共曲阜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曲阜賦》等。
歷史年譜
孔子去世後第二年(前478年)開始建立孔廟
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位於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
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後的第二年)。 弟子們將其生前「故所居堂」立為廟,「歲時奉祀」。當時只有「廟屋三間」,內藏孔子生前 所用的「衣、冠、琴、車、書」。
東漢永興元年(153年)漢桓帝下令修孔廟
第一個光顧孔廟的皇帝是漢高祖劉邦。劉邦本是沛縣酒徒,從來不喜歡儒生,奪取政權後,接受大儒叔孫通的建議,依據周禮制定了漢禮後,群臣峨冠博帶,井然有序地上朝朝拜並山呼萬歲,劉邦才體會到做皇帝的尊貴,也由此認識到儒學在鞏固封建秩序、維護社會綱常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二月,劉邦經過曲阜,以太牢(豬、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由此,封建統治者把皇權與儒學在文化上的統治權聯繫起來,開創了歷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先例。東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 桓帝令修孔廟,並派孔和為守廟官,「立碑於廟」。
東魏興和元年(539年)為孔廟有塑像之始
東魏興和元年(公元539 年)修繕孔廟,「雕塑聖容,旁立十子」,為孔廟有塑像之始。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詔在魯郡「修起舊廟」,但當時孔廟的規模並不甚大。西晉末年「廟貌荒殘」。
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六月,下令國子監立孔子廟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繁榮發展的鼎盛時期,孔子的地位也比前代有很大提高。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六月,下令國子監立孔子廟。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升孔子為先聖。兩年後,下令各州縣設孔子廟加以祭祀,這是第一次以國家名義在全國各地建立孔廟。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尊孔子為太師。武后載初元年(689年),封孔子為隆道公。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孔子從此由公而升為王,廟中的孔子像也由原來的坐西朝東改為坐北向南,以適應帝王的規制。
宋天禧二年(1018年)擴大舊制,增廣殿堂廊廡316間
宋天禧二年(1018年)擴大舊制,增廣殿堂廊廡316間。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在大都建立孔廟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在大都建孔廟(即今北京國子監孔廟),後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1307年)。這塊加封詔書碑目前仍完好地樹立在北京國子監孔廟的大成門左側。
明孝宗弘十二年(1499年)開始重修大成殿
明孝宗弘十二年(1499年)孔廟遭雷擊,大成殿等主要建築化為灰燼,明孝宗急令重修,歷時5年,耗銀15.2萬兩。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孔廟宋金木刻增補而成,由曲阜儒學生員毛鳳翼匯校、揚州楊芝作畫、蘇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是我國較早的大型連環畫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順治二年(1645年)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清代沿襲了歷代尊孔和優禮聖裔的規格。順治二年(1645年),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祭祀規格又升為上祀。康熙稱孔子為「萬世師表」,又親筆寫匾懸掛於孔廟。雍正四年(1726年),定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誕辰日,全體官民軍士要齋戒一天。近代,袁世凱曾定孔教為國教,大肆復興孔教。
新中國成立六十一周年(2010年)曲阜孔廟揚名海內外
曲阜孔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每年吸引100多萬遊客來此瞻仰祭拜。1994年12月,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起,曲阜孔廟公祭孔子,以後每年舉行一次祭孔大典。2008年7月22日北京奧運會聖火在山東曲阜進行傳遞,孔廟大成殿月台為起點。
名人·軼事
顏回輸冠
【人物簡介】
顏回,字子淵,春秋時期魯國人,生於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於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歲(據熊賜履:《學統》)。他十四歲即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贊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歷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尋孔、顏樂處」。自漢高帝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國魏正始年間將此舉定為制度以來,歷代統冶者封贈有加,無不尊奉顏子。
【人物軼事】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借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准了他的假。顏回臨行前,去跟孔子告別。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風起雲湧,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鑽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榦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他一次話吧,又從空樹榦中走了出來。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顏回大吃一驚: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 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 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 顏回恍然大悟,「撲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 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孟子的啟蒙老師
【人物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人物軼事】
孟母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在當時各種條件都缺乏的情況之下,卻給了孟子最好的教育,孟子日後的成功與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她是孟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這一點,通過下面的幾個小故事不難看出來。
今天談孟子,很多人都會想到「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三」字,在古代是「多次」的意思。也就是說,孟母為了給孩子良好的教育環境,曾經多次搬家。
孟子小時候,家住在墓地附近,看到喪葬的情形,孟子就模仿大人們的樣子,扮演喪葬的過程。孟母不願意讓孩子學這些,就搬了家。這次搬到了集市旁邊,孟子就以叫賣為遊戲,學著稱斤論兩、討價還價。孟母一看,這種環境對小孩子也不合適,於是再度搬家。最後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那裡的學生們學習讀書和禮儀。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就住了下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孟母很注意周圍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有意選擇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外部環境,來熏陶感化孟子。這對孟子的成才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啟蒙作用。
孟母還注意身教和言教相結合,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孟子。據《韓詩外傳》記載:當孟家還在集市旁居住時,東邊的鄰居殺豬,大概是豬叫的聲音很凄厲,小孟子就問,他們為什麼要殺豬呢?媽媽隨口就應了一句,要讓你吃豬肉啊。孟子十分高興,就等著吃肉。媽媽其實是開玩笑啊,說完之後,她很後悔,想到自己一直教育兒子要誠實守信,怎麼可以帶頭不守信用呢?為了不失信於自己的孩子,儘管家裡經濟上十分困難,她還是買了一塊豬肉給孟子吃。身教重於言教,母親以自己的行動示範什麼是「言而有信」,確乎比許多言語上的教誨更為有效。
關於孟子,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這個故事見於《三字經》,叫做「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子小時候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兒子逃學,非常生氣,就拿起一把剪刀,把織布機上的正在織的布匹剪斷了。孟子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母親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這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了。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學得來的,你今天不刻苦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被割斷的布匹一樣,不能成才。」孟子非常慚愧,從此開始專心讀書,旦夕勤學。
後來,孟子成年了,在學問上有所成就,也結了婚。有一天回家,他看到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裡伸開腿坐著,就很不高興,甚至產生了休妻的念頭。因為這樣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守禮的表現,應該是坐在腳後跟上面,有人來了就要上身直立跪坐。孟母問明情況後,責備他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根據禮的要求,『將上堂,聲必揚』,一個人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裡誰在;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要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不能直接去觀察別人,你自己先沒有守禮,怎麼可以怪妻子呢?」孟子認識到錯在自己,就打消了休妻的念頭。我們現代人看這個故事,難免會覺得古代的婦女真可憐,在家裡一個坐姿或者站姿不對的話就有被休棄的危險。假如我們換一個角度,卻能看出孟子的母親非常明理,也善於培養孟子嚴於律己、知錯就改的品質。
再後來,孟子已經在社會上很有成就了,他到了齊國,做到三卿之一,就是很大的官了。有一天,他心情不太好。母親一眼就看出來了,問道:「你心情為什麼不好啊?」孟子說:「現在齊宣王雖然給了我很高的待遇,卻一直不肯實施我的政治主張。我很想離開去宋國行道,但母親年紀大了,搬遷不便,所以遲遲沒有走。」孟母說:「你千萬不要因為我而忍耐。我是婦道人家,我守我的禮,相夫教子;你是一個讀書人,要以行義為上。我來守禮,你來行義,該離開就離開,千萬不要顧念我。」事實上,孟子後來的確離開了齊國。不過孟子在齊國期間,孟母就已經過世了,後來孟子還特地將母親遷回魯國安葬。孟子是鄒國人,鄒國是魯國的附庸國,他還是把魯國當作自己的祖國。
上面這些小故事,雖然不一定真實可靠,但我們可以想見,在孟子人生的很多關鍵階段,他的母親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有人要問了,他父親呢?孟子是不是跟孔子一樣,父親過世很早,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呢?在這裡我們有必要順帶回答這個問題。
孟子的家不是單親家庭。我們怎麼知道呢?因為在《孟子》書中提供了特別有力的證據。
《孟子?梁惠王下》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魯平公準備去拜訪孟子,一個叫臧倉的寵臣阻攔說:「您不要去,因為賢者應該表現出禮和義,而孟子沒有做到,他是後喪逾前喪,後來為母親辦的喪事,排場超過了以前為父親辦的喪事。」
於是,魯平公沒有去見孟子。樂正子問他原因,魯平公就把臧倉告訴他的事說了。
樂正子說:「他沒有不合禮義啊,父親過世的時候,他比較年輕,身份是士;後來母親過世時他做了大官,身份是大夫,父母的喪禮要按照兒子的身份來確定規格,這是古時候規定的,沒有什麼不合禮義的啊!」
魯平公沒話說,於是推託說:「我說的不是這個,我要講的是他給母親辦喪事時,棺木和衣物太華美了。」
孟子為母親所辦的喪禮,的確是非常隆重。孟子有個學生叫充虞,負責為孟子的母親籌辦喪禮。辦完喪事之後,他也覺得非常奇怪,就找機會請教老師說:「您為您的母親置辦的棺木似乎太好了。」孟子怎麼回答呢?他說:「我們一向只是規定棺木的厚度,而沒有其他限制。從天子直到百姓,講究棺木不只是為了美觀,而是要這樣才能算盡了孝心。如果受法令限制不能這麼做,就不會稱心;如果沒有錢財可以這麼做,也不會稱心。既合法令又有錢財,古人都這麼做了,為什麼只有我不可以呢?」我們由此知道孟子的原則,只要做子女的有能力,可以給父母做到最好。而且在儒家看來,奉養父母親,每天都要做,好好辦喪事,讓他們死後哀榮。
魯平公最終沒有去拜訪孟子,孟子也不怪他。孟子認為任何事情都要看時事所趨,條件成熟自然就成了,今天沒有來,代表條件還不成熟,不需要勉強。這是儒家處事的態度。
曾參「貧而樂道」
【人物簡介】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現山東省今濟寧市嘉祥縣)人,是黃帝的後代,也是夏禹王的後代,是鄫國(繒國)太子巫的第五代孫。曾子生於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於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他出生於東魯,後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由於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曾子一生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
【人物軼事】
曾參隨孔子從楚國返回魯國後,繼續學習與研究儒學,鍥而不捨,道傳一貫。他這時沒有什麼任職,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魯國的國君聽說後,對他非常關心和同情,決定贈以「食邑」。但曾參以為「食邑」是只拿奉祿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為好。於是曾參固辭不受。
這時,派來的使者好心地勸說曾參:「先生非求於人,為何不受?」
曾參對使者誠肯地說:「我常聽說,受人者畏懼於人;與人者驕傲於人。縱然對我不驕傲,我能不畏懼嗎?」經過再三推辭,曾參終於沒有接受國君贈給的食邑。
不久,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參的這種言行。
此後,曾參到了楚國被聘為賓師,教一大批學生。但那裡經常有戰亂,就辭去賓師到了衛國。當時,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衛國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職有權,顯赫一時。有人勸說曾參,你到子路那裡走一趟,什麼不用說,也會得到高官厚祿。
曾參卻搖了搖頭說:「我從來不願垂翼求人,寧願在西河教學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不圖小利,以仁為己任,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曾參住在西河岸邊,生活貧困得到了難以維持的程度。面帶飢色,手足破裂,有時三日不動火,十年沒做過新衣服,帽纓子都斷了,鞋子都露出了腳。儘管如此,他仍然充滿樂觀,怡然自得,還經常散步於西河兩岸,拂著輕風,不禁抒發心懷,唱著《商頌》樂曲,如同金鼓玉振,錚錚有聲。
孔伋的志節
【人物簡介】
孔伋生於公元前483年(東周敬王三十七年),卒於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終年八十二歲。《史記·孔子世家》記子思年六十二(當為八十二之誤),而不詳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鯉,死於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當跟孔子的年代相當。《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生伋,字子思」;「嘗困於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難詳考,據說他曾師事曾參,又據《孟子》中記載:子思曾被魯繆公、費惠公尊為賢者,以師禮相待,但終未被起用。
【人物軼事】
孔伋卓而不群、獨立傲世的志節,以及現實社會爭權奪利、喜好權謀的風氣,造成了他所倡導的儒家思想難行於世,自身生活陷於窮困之中。當時,魯國人胡母豹對孔伋說:「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蓋亦隨時乎?」他對於孔伋的行為提出了非議,認為孔伋既然主張人的行為應當隨時而移,為何還是一味地不顧現實情況,彰揚不為時世所容的儒家思想?孔伋對他說:「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於世,為行道也;毀道以求容,容何行焉?大不見容,命也;毀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公儀》)孔伋指出,我所持守的高潔志向和所追求的遠大道義,並不是可以非議的缺點,我所擔心是只是志向和道義不能遠大。我希望能夠為世所容,只是為了持守我的志向而行儒家之道;如果背棄我的志節和儒家之道而求為世所容,那麼我又有什麼可行於世的作為呢?所以,遠大的志向和道義不見容於世,這只是命而已,如果背離志向和道義而求為世所容,這就是罪過了,所以我不會改變所持守的志向和追求的道義。
曾參的兒子曾申,看到孔伋志向難達、身處貧困,就對他說:「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貧賤乎?」孔伋說:「道伸,吾所願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與屈己以富貴,不若抗志以貧賤。屈己則制於人,抗志則不愧於道。」 (《抗志》)在「道」與「勢」的對峙上,孔伋表現出了一位真正儒者的高風亮節和浩然正氣。 孔伋深諳儒家思想的真諦,因而在為人處事的活動中,他始終是以儒家所要求的道德規範,來規正約束自身的行為。例如,儒家特別注重交友之道,強調交友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道不同則不相為謀。孔伋在交友中,也是持守著這一原則。據《孔叢子·公儀》篇載:
魯人有公儀潛者,砥節礪行,樂道好古,恬於榮利,不事諸侯。子思與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為相,謂子思曰:「公儀子必輔寡人,參公魯國而與之一,子其言之。」子思對曰:「如君之言,則公儀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疏食水飲,伋亦願在下風。今徒以高官厚祿,釣餌君子,無信用之義,公儀子智若魚鳥可也。不然,則彼將終身不躡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為君操竿下釣,以盪守節之士也。」
孔伋所交的朋友,無不具有著高尚的德操,所以對於國君不能真心求賢師事,而是以高官厚祿為誘餌,讓他去請求朋友出仕,他是不願去做的,也深知朋友也是不會接受的。關於國君應當如何對待士人,孔伋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孟子·萬章》載孟子之言:
繆公亟見於子思,曰:「古千乘之國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豈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
孔伋認為,國君應當以士人為師,而不是與士人交友。故孟子指出,孔伋的意思是說,論地位,你是國君,我是臣下,我哪能同你交朋友呢?論道德,你是向我學習的人,你怎麼可以同我交朋友呢?《孟子·萬章下》又載:「繆公之於子思也,亟問亟饋鼎肉。子思不悅。於卒也,摽使者出諸大門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魯繆公對於子思,屢次問候,屢次送給他肉物,子思每次都要作揖行禮接受。對此,孔伋非常不高興,他認為,國君喜悅尊重賢者,卻不能加以重用,又不能以禮來對待他的生活,而使賢者為著一塊肉屢次地作揖行禮,這不僅不是對待賢者應有的態度,簡直就是把賢者當作犬馬來畜養。所以,最後一次,孔伋把國君派來的人趕出了大門,拒絕了國君送來的禮物。
孔伋作為戰國時代的儒家學者,他的抗節守道的剛毅性格,不僅反映了戰國時代的士人特點,更鮮明地體現了儒家所倡導的道德風尚。他的這一人格特點,對於孟子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孟子所闡發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作為中華民族所崇尚的浩然正氣,在孔伋身上也有著強烈而突出的展示。
子貢:孔門中的「成功人士」
【人物簡介】
子貢,姓端沐(木),名賜。他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且列言語科之優異者,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子貢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
【人物軼事】
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智商最高,然而,卻從未得到孔子對顏回那樣的讚賞。有一次,孔子有意問子貢:「你和顏回哪個更強些?」子貢說:「我怎麼敢跟顏回相比,他是聞一知十,我是聞一知二。」夫子贊同說:「你是不如他。」子貢這麼回答,與其說是自知之明,毋寧說他很聰明,他知道顏回是夫子的最愛,也明白夫子這麼問的意思,倘若他不表明自甘於顏回之下(而且差距很大),一定會讓夫子不開心,還可能自討沒趣。
從《論語》記述可知,子貢經常受到夫子的抑揄,如:「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子貢有時臧否他人,夫子說:「你自己有多好嗎?我就沒這個閑工夫。」又如:「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子貢問夫子,我這人怎麼樣?夫子說,你好比是器物,那種盛黍稷的瑚璉器物。夫子說過「君子不器」,可知夫子把子貢比作瑚璉之器,實在是個不高的評價(連君子都夠不上)。另外據《孔子家語》所記,孔子晚年時還說過:「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預言自己死後,子游會日益進步,子貢將日趨不行,其理由是:子夏喜好與賢良的人相處,而子貢則愛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前者如入芝蘭之室,後者如入鮑魚之肆,因此便有相反的結果。不過,這個段子是否屬實,似有可疑之處。
當然,夫子對子貢的稱讚也是有的。比如,夫子曾對季康子說:「賜也達,於從政何有?」——子貢通達事理,從政對他來說是綽綽有餘。又如,有一次在談到貧富的態度時,子貢引用《詩》里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夫子便高興地稱許他「告諸往而知來者」(即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這些都是對子貢才智的讚賞。其實,子貢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有點懷疑精神,這見諸《論語》的一則記述:「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周室「伐紂」而得天下,商紂王作為前朝「暴君」,於是被徹底妖魔化,且成為天下「共識」。然而,子貢卻懷疑這種主流「共識」,認為紂的惡未必像人們說的那麼厲害,並由此推斷:君子要是「居下流」(即處於下風、失勢的境地),天下所有的壞名聲都會落到他的頭上。子貢這種質疑性的見解,在當時無疑是獨到而犀利的。從《論語》記述來看,子貢這番話沒有當著夫子的面說,若是夫子聞知,也不知道他是表示贊同呢,還是厲言申斥。但有一點似可以肯定,這種有違主流「共識」的懷疑之論,謹守「非禮勿言」的顏回是說不出,甚至想也不敢想的。
子貢以擅於「言語」,列為孔門「十哲」之一。但我們知道,孔子對巧於言辭總不怎麼欣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就說:「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子貢的伶牙利齒、能言善辯,經常會被夫子駁斥。不過,在外交場合和關鍵時刻,子貢的「利口巧辭」就派得上大用場。據《仲尼弟子列傳》記述,齊國的權臣田常(即陳恆)蓄意攻伐魯國,孔子對弟子們說,國家面臨危難,你們何不出來效力呢?子路、子張等請纓,夫子沒有應允;子貢請求出馬,夫子當即就同意了。於是,子貢先到齊國,挑唆田常攻伐吳國,隨後又到吳國,鼓動吳王去攻打齊國,然後再去越國,對越王說吳王的壞話,最後來到晉國,說吳王有野心,讓晉君做好抵禦吳軍進犯的準備。……子貢以其「利口巧辭」進行遊說,在諸國之間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結果吳軍果然與齊軍交戰,吳軍戰勝後又兵臨晉國,卻被以逸待勞的晉軍擊敗,越軍乘機侵襲吳國,最終吳王夫差被殺,吳國滅亡,越國由此稱霸。這就是所謂「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利口」的殺傷力竟有如此之大!
《孔子家語》亦有類似的記述,而且還有孔子在事後的評說:「夫使亂齊存魯,吾之始願。若能強晉以弊吳,使吳滅亡而越霸者,賜之說也。美言傷信,慎言哉。」——使齊國亂了作戰計劃,從而保存了魯國,這是夫子原來的意願,而讓晉國加強,吳國滅亡,越國稱霸,這些都是子貢遊說的結果。夫子認為,子貢「說」得太過火,傷害了信義。
然而,《仲尼弟子列傳》和《孔子家語》的這些記述,是沒有史實依據,不可置信的。吳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是在公元前473年,此時距孔子離世已6年,即此一端就可證其無稽之說。在《仲尼弟子列傳》中,子貢所佔的篇幅最長,而其中子貢在各國的遊說詞便佔了約五分之四,由此可以看出,太史公司馬遷對遊說之詞似乎有一種特別的偏好——如蘇秦及張儀的列傳,同樣也大量引述其遊說詞——不過,子貢的那些遊說詞從何而來,也很令人懷疑,似不能排除「創作」的可能性。
將子貢當作縱橫家祖師爺的描述,雖然不可信,但子貢巧辭善辯和傑出的外交才能,則是確實無疑的。據《左傳》記載,魯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吳王派太宰嚭要求魯國重溫過去的盟約,魯哀公認為此舉可能別有企圖,便派遣子貢去婉言拒絕;子貢奉命前往,一番有理有節的話,說得太宰嚭無言以對,重溫盟約的事就此作罷。同年,衛侯在吳國會見吳王,謝絕和吳國結盟的要求,吳王於是派兵包圍了衛侯的館舍;當時作為魯國隨行使者的子貢又奉命前往斡旋,子貢帶了絲錦去拜見太宰嚭,抓住吳國欲稱霸於諸侯的企圖,指明圍困拘禁衛侯的嚴重後果,說得太宰嚭心服口服,於是衛侯很快得以解圍歸國。魯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魯國與齊國媾和,子貢作為副使來到齊國。陳成子(即田常)在賓館會見魯國使者,宣稱齊國會像對待衛國一樣,也友好地對待魯國。正使子服景伯揖請子貢陳言應對,子貢便上前從容地說,這正是魯君所期望的,接著話鋒一轉,提起吳國進犯魯國時,齊國趁機侵佔魯國的土地,若比照齊國跟衛國處理類似問題的前例,魯國也應得到相等的對待。這一席話讓陳成子自感理虧,不久齊國就把成邑歸還給魯國。以上諸例,足以顯示子貢能言善辯、機智敏捷、外交中不辱使命的卓然風采。
子貢還是經商的高手。《論語》中記道:「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孔子將顏回和子貢做對比,前者安守本分,窮得丁當響,後者不安於命,做起生意來,卻屢測屢中。夫子在這裡有所感慨,但並沒有讚賞子貢善於經商的意思。「士、農、工、商」,位於四民之末的「商」,為儒家所輕視。當然,夫子也沒有特別阻止子貢從事商業活動。按錢穆的說法:「蓋子貢以外交使節往來各地,在彼積貯,在此發賣,其事輕而易舉,非若專為商賈之務於糴賤販貴也。」可謂是亦官亦商兩不誤(不過,子貢的買進賣出,須有準確的商業判斷力,以及足夠的風險意識,恐怕並非如錢氏說的「其事輕而易舉」)。子貢的生意越做越大,以至於「家累千金」。據《史記?貨殖列傳》說,「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在孔門之中,子貢無疑是「成功人士」,也可以稱為中國「儒商」第一人。
由於忙碌於外交事務和商業活動,子貢後來不能常侍於夫子身邊。當他聞知夫子病重,匆匆趕來謁見時,夫子正拄著拐杖徘徊在門口,一看到子貢,夫子就問:「賜,汝來何其晚也?」可知夫子當時急待的心情。顏回、子路相繼離世之後,子貢在夫子心中便是最倚重的弟子了。夫子傷感地對子貢說,他昨晚做了個夢,自己坐在東階和西階的兩柱之間,夏人死後停棺在東階,周人死後在西階,殷人則在兩柱之間,我是殷人的後代呵!……七天之後,夫子便懷著「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的遺憾,溘然離開了人世。這七天,子貢朝夕守候在夫子身邊。
為夫子主持安葬之禮的,想必也是子貢,這從孟子謂「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一語,即可推知;於此還證示:在當時的眾門徒眼裡,子貢威望是最高的。弟子們各自離開之後,子貢在夫子墓旁築了一間小屋,又在那兒獨自守喪三年。前後六年,子貢就這樣守著夫子的亡靈,將公務、商務和個人的名利全然置之度外。
孔子活著的時候,雖然對子貢時有抑揄,但子貢卻從未有何不滿,或像率直的子路那樣頂撞夫子,更沒有因自己的能耐和成功,在夫子面前稍顯驕矜之色。聰明的子貢很會做人,如我們在《論語》里看到的,他總是對人稱道夫子。夫子亡故之後,有人以子貢的出眾才華和成功名望,誇他「賢於仲尼」,或以此來詆毀孔子,子貢不予認同,說夫子之牆數仞,一般人不得其門而入,自己不過是及肩的低牆罷了;還把夫子比作日月,是不可逾越,也不可毀傷的。……子貢就是這樣旗幟鮮明,捍衛著夫子的聲譽。不僅如此,子貢在作為使者或富商訪問各國君主時,總不忘在他們面前對孔子大加宣揚,《貨殖列傳》因此說:「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有像子貢這樣的忠誠弟子,可以說這正是孔子作為人師的最大成功。
子路是不是好學生?
宋志堅
【人物簡介】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魯國卞人(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廣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藝,敢於批評孔子。孔子了解其為人,評價很高,認為可備大臣之數,「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並說他使自己「惡言不聞於耳」。做事果斷,信守諾言,勇於進取,曾任衛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墮三都」之舉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人物軼事】
孔夫子最喜歡的學生,肯定是顏回。顏回生前,孔子就讚不絕口,一口一個「賢哉,回也」,還說顏回能夠做到的,連他自己也做不到。顏回死後,孔子大聲疾呼「天喪予,天喪予」,說從此之後就不會再有這樣好學的學生了。從《論語》中,找不到一句他批評顏回或對顏回不滿的話。子路就沒有這份「禮遇」了。《論語》中批評子路的話是很多的,儘管孔子對冉求也很不滿,甚至說冉求不是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們可以對冉求「鳴鼓而攻之」,但他批評冉求的,也沒有批評子路的那麼多。
將孔子對子路的不滿梳理一下,比較典型的,大致有這樣幾點。
強詞奪理。子路讓一個叫子羔的學生去當費地的行政長官,或許因為子羔還年輕,學業也未了結,孔子便說子路誤人子弟。子路說,那邊有民眾,有社稷,幹嗎非要在書本上學習才算學習呢?孔子於是說:所以我很討厭強詞奪理的人(「是故惡夫佞者」)。這句話是當著子路的面說的,這個被他「惡」的「佞者」就是子路。
缺乏教養。子路問孔子,衛國新君想請您去治理國家,你首先想做的是什麼。孔子說是「正名」,子路說孔子太迂,孔子於是說:「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接著便說了那一通「名不正,則言不順」的話。「野哉」就是粗魯,就是沒有教養。這話也是當面指責子路的,按照孔子的意思,你不懂,就不妨暫且存疑,誰讓你信口開河了?
學業不精。孔子說子路的學業雖已「升(登)堂」卻尚未「入室」,這是背著子路對他的其他門人說的。「登堂入室」這個成語,我懷疑就由此而來。這起因其實與學業深淺無關,無非是子路在他門口彈琴引起了他的不滿,說是「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他的這種情緒影響所及,也使他的其他「門人不敬子路」。
孔子也誇獎過子路,所謂「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這使慣受批評指責的子路「聞之喜」。然而,孔子立馬給他潑了冷水,說你子路除了比我剛勇,也就沒有什麼長處了。
或許有人會說,對於子路,孔夫子是愛之深,責之切。然而,孔夫子對顏回從無有過批評指責,總不能說他根本就不愛顏回吧。在他老人家眼裡,顏回通體光亮,幾乎連每個毛孔都是優點,於是越看越可愛;子路卻是多有不是之處。顏回病死,孔子痛不欲生,子路「結纓而死」,實在比顏回死得壯烈,其英雄事迹簡直可以彪炳千秋,孔子可曾喊過「天喪予」?而且,倘若真是「愛之深」,既不宜處處流露對子路的不滿,更不宜用上「是故惡夫佞者」、「不得其死然」之類的語言。在孔子的學生中,子路的年齡是比較大的,比顏回大20歲,堪為長輩。孔子批評與指責子路,也得考慮這個因素。「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這是後世之人說的。儘管子路始終追隨孔子,但在孔子眼中,子路未必就是一個好學生。
細細想來,這也事出有因。在孔子的弟子之中,子路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不迷信任何人,包括他的老師孔子。他求學,往往窮根究底,並不滿足於一知半解,例如,子路問怎樣才能成為君子,就不滿足於孔子的回答,接連問了幾次「這樣就夠了嗎」;子路也敢於提出與孔子不同的見解,他讓子羔去當「費宰」時對孔子說的那一句讓孔子討厭的話,強調的是在社會實踐中學習,雖與孔子的觀點不同,卻也未必就沒有道理;「子見南子」,也只有子路敢於這樣明白無誤地表示自己的不悅,使孔子連連發誓,說是:「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就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以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類民間對於孔子的非議,也是子路毫無顧忌地轉達給孔子的,他想讓他的老師「兼聽則明」。讀完《論語》,我倒以為在「七十二位賢人」之中,能夠這樣做的恰恰只有子路一人。
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許多值得稱道的東西,例如他的有教無類,他的因人施教,他的教學相長以及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的啟發式教育,至今仍值得我們借鑒與繼承。然而,他在子路身上體現出來的好學生的標準,我以為很有些偏差。而且,不要以為孔子真的就能聞過則喜。在他身上,未必就沒有人性的弱點。他之所以不喜歡子路,我以為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如今為人之師者,在夜深人靜之時也不妨做一下自我測試:在你的心目中,子路是不是好學生?
子夏:西河設教
史耀增
【人物簡介】
子夏(公元前207年—?)是春秋末年晉國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一說為衛國人。姓卜,名商。人們尊稱他為卜子。他曾隨孔子周遊列國。孔子去世後,子夏到魏國的西河講學,教授生徒。《禮記?檀弓》篇記載,曾子對子夏說,「吾與汝事夫子於洙、泗之間,(汝)退而老於西河之上。」這是子夏退老於西河最早的記載。他主張國君要學習《春秋》,吸收歷史教訓,防止臣下篡奪。他宣揚「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提出「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和「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論語?子張》)等觀點。李悝、吳起都是他的學生,魏文侯也尊他為師。《史記?魏世家》載,「文侯受子夏經藝,由此得譽於諸侯。」司馬光所撰《資治通鑒》載,「文侯以卜子夏為師,四方賢士多歸之。」相傳《詩》、《春秋》等儒家經典都是由他傳授下來的。
【人物軼事】
春秋時期,合陽這塊地方屬於晉的西河之地。後來韓趙魏三國分晉,合陽屬魏,仍稱西河,至今縣境內聳立的魏長城遺址還在默默地訴說著這段歷史。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魏文侯伐鄭得勝,在合水北岸築了一座城,稱為「合陽城」,從此始有合陽之名。魏文侯的老師便是孔子的高徒、孔門七十二大賢之一的子夏,他在西河設教的故事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成為合陽人尊師重教光榮傳統的濫觴。
據傳子夏當年設教的地方在黃河中的飛浮山上。《雍勝略》載:「(飛浮)山在黃河中,俗傳與河水為升降,上有子夏石室。」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本《合陽縣全志》載:「飛浮山,亦距縣城四十里,在縣東河中,未出水面,或謂其峰似倒,而山根翻上,上平如砥。舊志雲,俗傳與水為浮沉。新志(即《宰莘退食錄》原本也)雲,今已沒,士人謂其有時而見焉。」這真是一座神秘無比的山!「浮山躍浪」為洽川八景之一,子夏設教於上,一定是看中了山的神秘和環境的幽靜。飛浮山自清順治丁酉歲(1657年)再次浮出水面後,至今再未顯露真容。一生堅持抗清的顧炎武先生《賦得子夏石室送康太乙歸夏陽》詩中有句:「子夏讀書室,臨河四望開。山從雷首去,浪拂禹門來。」曾在清雍正年間任漕運總督的合陽人張大有(1675-1730年)有一首《子夏讀書洞》詩:「孤嶼水中央,先賢退老方。河流沖不斷,雲水郁蒼茫。勝地山川永,遺風歲月長。春秋多奧旨,親炙愧公羊。」
隨著飛浮山的沉沒,子夏石室自然早已不存。清康熙年間又在洽川莘里村東修建卜子石室,以紀念這位古代的教育學家。清代合陽布衣詩人康乃心(1643-1707年)所撰《卜子石室記》碑文載:「康熙己巳,進士許公與其仲弟及李君、潘君,倡建石室於所居之莘里村東南。高可數丈,仰窺雲漢,俯瞰河流,肖卜子其中,衣冠劍佩,威儀儼然。又於其上祀文昌、魁星,以應天象,昭文明焉。」康熙己巳為公元1689年,許公即許攀桂,莘里村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進士;其仲弟即許攀麟。被譽為「漢隸精華」的《曹全碑》即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在其家後院打井時出土。他們倡建卜子石室的目的是延續子夏在西河開創的重教風氣,「諸生以時瞻拜,懷古興,思風雅,頌春秋,遺文俱在,班班可考。所云鄒魯文學,豈必游而求之他邦乎?士苟有志,通經學古,毋背其師說,是即聖賢所期待也。」(《卜子石室記》)石室外還廣植桃樹,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
「石室桃花」亦為洽川八景之一。石室在解放前坍毀,已無蹤跡。2005年,寓居山東煙台的原《青海日報》總編、合陽人馬良驥先生從古玩市場上高價購得一幅攝於1933年的卜子石室照片,可與許秉簡《洽陽記略》中所繪的「石室桃花」圖相互印證,使我們能夠一睹當年卜子石室的風貌,也許洽川景區還會依據當年照片,重修這一建築,既為人們緬懷子夏這位偉大的古代教育家提供一處場所,也為景區增添一處人文景點。
子夏去世後葬在合陽徐水南岸的大原頭,稱「卜子墳」或「子夏陵」。群眾把「卜子墳」音念轉了,俗呼「跛子墳」。清乾隆本《合陽縣全志》和成書於1928年的《合陽新志材料》對子夏陵均有記載。
世界遺產名錄——孔廟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考察報告評估如下:
與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有緊密聯繫,2000多年來,它都是歷代封建王朝供奉的對象。它是中國漫長歷史時期宗教藝術和建築的最傑出的代表(儘管多次火災後重建,大多數建築是明清風格的)。
比較性分析:作為孔子出生和埋葬之地,曲阜的這處紀念性建築物是獨一無二的。
推薦:該處古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主要符合第一、四、六項標準。
標準一 曲阜這組紀念性建築物由於中國歷代封建帝王的支持,因而具有傑出的藝術價值。最好的藝術家和工匠參與了這組建築物的設計和重建。
標準四 曲阜的這組建築群代表了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中國物質文明的進步在建築方面的體現。
標準六 2000餘年來,孔子對東方的哲學和政治以及18、19世紀的西方的巨大影響,成為現代思想體系和管理體制演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姓氏少,名字多;而西方國家名字少,姓氏多?
※160平方公里養活4萬人,這個國家是怎麼做到的
※於建嶸教授:一個陌生女孩的來電
※山東的糝湯怎麼製作的,起源於哪裡?
※白素貞到底是什麼性格,真的只是善良溫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