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建築師劉太格專訪——

建築師劉太格專訪——(2009-03-29 13:04:30)

標籤: 雜談

建築師劉太格專訪——

城市發展不只是蓋房子

劉太格說:許多亞洲城市,把蓋房子當作是城市發展,以為房子蓋得多就是城市發展得好。這其實是很深的誤解。

  建設、建設、建設!開發、開發、開發!過去二三十年,不少亞洲城市在面貌上經歷巨大改變。好些城市,今天可見到處是建築工地,聳起座座新的高樓大廈。新的城市空間,改變人們的生活,塑造了新的文化。

  以中國為例,借用本地建築師及城市規劃師劉太格的話,藉助了新的科技能力,城市開發的量大及速度快,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未曾見過的。這是特出的成就,帶動經濟的發展,可是卻因此付出不小的代價。

  65歲劉太格將在下星期天(20日)舉行的新世紀亞洲名城論壇《名家談名城》中,以「先天、後天、民族、全球」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談論新加坡城市規劃與建設的文化問題。論壇是《聯合早報》慶祝創刊80周年的活動之一,邀請了上海的歷史學教授朱學勤、香港專欄作家陶傑、台灣作家龍應台,以及劉太格,一同探討亞洲城市的未來走向,挖掘現代人文都市的魅力。

不要在快速發展中迷路

劉太格看四大華人城市

北京:到了北京,你會覺得,以及「想像」這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城市。我用「想像」這兩個字,因為你首先看到的多是一些設計水平不是非常高的商業建築,只有在看了四合院及故宮之後,你才會說,這真是一個文化古都。北京有很美麗的過去,可是在建築上卻沒有延伸下來,沒有與現代接軌。

上海:上海是現代城市,沒有北京如何保留四合院那樣的問題。浦西的舊建築比較容易保留,在那裡蓋高樓大廈是可以接受的。浦東有不少很好的建築,卻不是一個城市,而是一群城市中的孤島,街坊與街坊之間沒密切關係。在巴黎、紐約,甚至新加坡,你會覺得走在路上可能是一種享受;在浦東的人大概不會這麼想。它其實是美國的suburb(城市或市鎮外的住宅群落),可是它本來應該是個城市。

香港:給人的印象是,盡量在爭取容積率,能建多少就建多少,對自然環境失去了感覺。舉個例子,香港島渡輪碼頭旁有塊空地,旅遊地圖上是綠色的,到了那裡卻沒見幾根草,全鋪上磚塊及水泥。這是一個高度人工化的環境,與大自然脫節較大。

台北:問題很多,政治環境太複雜,影響了城市發展。國民黨當政的台北市佔地不大,周圍卻被台北縣包圍起來,那卻是民進黨的地盤。這種情況下台北市如何規劃它的高速公路?

  「這些城市雖然都有缺點,可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還是很喜歡去,因為它們有一種動力,有高度創意。這就是人的因素。所以我還是喜歡北京、上海、香港,反而覺得新加坡在動力上比較不足。」

  國家藝術理事會主席劉太格,目前是雅思柏設計事務所(RSP)的董事。這之前,他曾先後擔任建屋局總建築師及局長、市區重建局局長等職位,在新加坡城市規劃工作上扮演過重要角色。近年來,他也受邀擔任北京、天津、廈門、無錫、濟南、山東等中國十幾個省市的規劃顧問,也是北京奧運會設施規劃方案評審委員會主任。

  以他如此廣泛的規劃經驗,劉太格近年來多次呼籲亞洲城市重視城市發展的規劃,不要在快速發展中迷了路。他在接受《早報·現在》專訪時說:「許多亞洲城市,包括中國大陸的一些城市,還有台灣、馬來西亞等地,把蓋房子當作是城市發展,以為房子蓋得多就是城市發展得好。這其實是很深的誤解。」

  大量興建新房子,住家及辦公樓的建築素質肯定提高,也帶動經濟發展,可是隨意開發會帶來大量問題。要談城市規劃,他認為得先談基本問題。交通擁擠、環境污染、人民沒合適的房子住、缺乏陰溝系統排出污水,供水供電不足等等、這都是沒作好規劃所造成的問題。

  劉太格說:「這些問題會影響居民的健康、就業,以及日常生活,都是很基本的問題,可是對新加坡人來說,從來不把它當成問題,因為我們在規劃城市,在照顧經濟發展時,並沒有犧牲環境的改善。新加坡讓那麼多人羨慕,外國投資者及遊客願意踴躍前來,房地產價值持續上升,就是因為有完善規劃。這不僅是規劃師的功勞,也必須歸功於整個政府體系。」

城市開發與文化 課題設得好

  新加坡當然也有缺點,我們把城市建設當成是高度硬體的問題,所以劉太格認為,這次論壇的課題取得非常好,把城市開發與文化聯繫起來。文化其實就是價值觀,城市開發與價值觀肯定關係密切。

  讓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並行,這觀點在很多城市並沒有被接納,這就是價值觀的不同。環境除外,城市發展也影響歷史文化的傳承,一些舊屋子被拆除,除了是建築或文物上的損失之外,也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衍生的整套文化。

  雖然看到不少不太成功的例子,劉太格並不悲觀。他覺得在政治領導人及建築師中,會有越來越多人會看到問題。只是到時要糾正,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他說:「公路網、地鐵網不合理可以糾正,不過代價非常大。老房子拆了拿不回來,好的自然景觀破壞了也拿不回來。新加坡在這方面很幸運,沒付很大的代價。」

  有人認為新加坡在市區重建過程中拆除了太多舊房子,劉太格的反應是:「哪裡有。」他說,和日本的京都比,我們當然是拆了很多舊房子,可是。在亞洲現代城市中,除了京都及奈良等老都市之外,我們的舊房子可說是保留得最好的。

  建一座建築,拆一座房子的決定,看似簡單,有時候卻代表了城市的文化。他舉出在最近沙斯疫情中,北京只花三天就建起一座沙斯醫院,這種事情在新加坡絕對不可能發生。我們肯定要花許多時間研究如何隔離病患,該怎麼蓋最理想。在北京,對他們來說,當時最需要的是有個地方容納病患,把醫院蓋起來最重要,其他問題以後再談。

建設大型藝術中心與品牌無關

  這些年,許多城市都建設大型藝術中心,打出文化的品牌。也擔任國家藝術理事會主席,負責推動本地藝術發展的劉太格,卻不認為這與品牌有關。

  「在中國,藝術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況且中國傳統文化已是品牌,我覺得他們不須考慮品牌問題。他們所面對的,或許是如何把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掛鉤。我們則有不同的問題,我們的認同(identity)還沒摸出來,作品的藝術水平也還須努力。每個城市的建設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標。」

林仁余 (2003-07-12)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歡
推薦閱讀:

那些從不改圖的人,好酷!
金秋野:艾未未的「仇父情結」
忙碌的建築師,2018,對自己好一點
對建築師而言,鄉建之路需情懷與理性同行
關於建築出國留學的一點感想

TAG:建築 | 建築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