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針法針方記》第一講 經絡腧穴的基本知識
06-13
第一講 經絡腧穴的基本知識經絡學說,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有著較系統的生理、病理等內容,就其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與藏象學說、氣血津液等理論,是相輔相成的。且在長期的醫療實踐活動中,對針灸、推拿等學科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成為其基礎理論。故《靈樞·經脈》篇云:「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而宋·竇材《扁鵲心書》有:「學醫不明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之論。故爾,要探討《內經》中之針法,解讀其針方,首先要了解經絡、腧穴的基本知識。誠如《靈樞·經別》篇所云:「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此論言簡意賅地表述了研究經絡學說的重要意義。第一節 經絡的基本知識 一、經絡的概念 《靈樞·本臟》篇云:「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它主要闡述了人體內存在一個運行「氣血」的經絡系統。《靈樞·經水》篇云:「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對此,《難經·二十三難》有云:「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由此可知,經絡是內聯臟腑,外絡肢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運行氣血的通路。 二、經絡的組成 《素問·征四失論》云:「夫經脈十二,絡脈三百六十五,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靈樞·脈度》篇云:「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表述了經絡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網路系統。經絡系統主要是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難以數記的孫絡組成。其在內連屬於臟腑,在外絡屬筋骨、皮肉。故《靈樞·海論》有「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記載。又因經脈有「行血氣」的功能,且按一定的方向循行,即經脈的「流注」,故清·高士宗《素問直解》有「人身經脈流行,氣機環轉,上下內外,無有已時」的記載。 1、十二經脈 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大類。正經有十二,又稱「十二經脈」,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經脈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順序,在體表的循行和走向均有一定規律,同體內臟腑有直接的相為表裡的絡屬關係。對十二經脈循行,分述如下: (1)手太陰肺經 《靈樞·經脈》篇云:「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此言肺經脈氣之行,乃為第一經之經脈也。馬蒔注云:「言肺者,即手太陰經之脈也。凡言手者,以其井滎輸經合等穴,自手而始也。凡言足者,以其井滎輸經合等穴,自足而始也,後凡各經分手足者,以此起發也。」張志聰云:「曰肺曰脈者,乃有形之臟腑經脈,曰太陰者,無形之六氣也。」大凡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下口幽門,上口賁門),通過膈肌,屬肺,至喉部,橫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內側前緣下行,過肘窩入寸口上魚際,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其分支,從手腕的後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側走向食指橈側端(商陽穴),交於手陽明大腸經。 (2)手陽明大腸經 《靈樞·經脈》篇云:「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此言大腸經脈氣之行,乃為第二經也。大凡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橈側端(商陽穴),經過手背行於上肢伸側前緣,上肩,至肩關節前緣,向後到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鎖骨上窩(缺盆),進入胸腔絡肺,向下通過膈肌下行,屬大腸,其分支,從鎖骨上窩上行,經頸部至面頰,入下齒中,回出挾口兩旁,左右交叉於人中,至對側鼻翼旁(迎香穴),交於足陽明胃經。 (3)足陽明胃經 《靈樞·經脈》篇云:「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此言胃經脈氣之行,乃為第三經也。大凡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旁(迎香穴),挾鼻上行,左右側交會於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與足太陽經相交,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兩旁,環繞嘴唇,在頦唇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到大迎穴處,沿下頜角上行過耳前,經過上關穴(客主人),沿髮際,到額前。其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向下後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體腔,下行穿過膈肌,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挾臍兩旁(旁開二寸),下行至腹股溝處的氣街穴。又一分支,從胃下口幽門處分出,沿腹腔內下行到氣街穴,與直行之脈會合,而後下行大腿前側,至膝髕,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又一分支,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側端。另一分支,從足背上沖陽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交於足太陰脾經。 (4)足太陰脾經《靈樞·經脈》篇云:「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此言脾經脈氣之行,乃為第四經也。大凡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其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交於手少陰心經。 (5)手少陰心經 《靈樞·經脈》篇云:「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此言心經脈氣之行,乃為第五經也。大凡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出後屬心系,向下過膈肌,絡小腸。其分支,從心系分出,挾食道上行,連於目系。其直行者,出心系,退回上行過肺,向下淺出腋下(極泉穴),沿上肢內側後緣,過肘中,經掌後銳骨端,進入掌中,沿小指橈側,出小指橈側端(少沖穴),交於手太陽小腸經。 (6)手太陽小腸經 《靈樞·經脈》篇云:「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大凡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外側端(少澤穴),沿手背、上肢外側後緣,過肘部,到肩關節後面,繞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體腔,絡心,沿食道,穿過膈肌,到達胃部,下行,屬小腸。其分支,從缺盆出來,沿頸部上行到面頰,至目外眥後,退行進入耳中(聽宮穴)。又一分支,從面頰部分出,向上行於眼下,至目內眥(睛明穴),交於足太陽膀胱經。 (7)足太陽膀胱經 《靈樞·經脈》篇云:「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此言膀胱經脈氣之行,乃為第七經也。大凡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向上到達額部,左右交會於頭頂部。其分支,從頭頂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其直行者,從頭頂部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絡腦,回出分別下行到項部(天柱穴),下行交會於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脊柱兩旁,到達腰部(腎俞穴),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深入體腔,絡腎,屬膀胱。又一分支,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從大腿後側外緣下行至腘窩中。另一分支,從項分出下行,經肩胛內側,從附分穴挾脊下行至髀樞,經大腿後側至腘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然後下行穿過腓腸肌,出走於足外踝後,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交於足少陰腎經。 (8)足少陰腎經 《靈樞·經脈》篇云:「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此言腎經脈氣之行,乃第八經也。大凡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下,斜行於足心(湧泉穴),出行於舟骨粗隆之下,沿內踝後,分出進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內側後緣,至腘內側,上股內側後緣入脊內(長強穴),穿過脊柱,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行,穿過肝和膈肌,進入肺,沿喉嚨,到舌根兩旁。其分支,從肺中分出,絡心,注於胸中,交於手厥陰心包經。 (9)手厥陰心包經 《靈樞·經脈》篇云:「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言心包絡經脈氣之行,乃第九經也。大凡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穿過膈肌,依次絡於上、中、下三焦。其分支,從胸中分出,沿胸脅部當腋下三寸處(天池穴),向上至腋窩下,沿上肢內側中線入肘,過腕部,入掌中(勞宮穴),沿中指橈側,出中指橈側端(中沖穴)。其又一分支,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其尺側端(關沖穴),交於手少陽三焦經。 (10)手少陽三焦經 《靈樞·經脈》篇云:「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此言三焦經脈氣之行,乃為第十經也。大凡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尺側端(關沖穴),向上沿無名指尺側至手腕背面,行於尺骨、橈骨之間,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上行至肩部,復前行入缺盆,佈於膻中,散絡心包,穿過膈肌,依次屬上、中、下焦。其分支,從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會於大椎,上行到項,沿耳後(翳風穴),直上出耳上,然後屈曲向下經面頰部至目眶下。其又一分支,從耳後分出,進入耳中,出走耳前,經上關穴前,在面頰部與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眥(絲竹空),交於足少陽膽經。 (11)足少陽膽經 《靈樞·經脈》篇云:「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此言膽經脈氣之行,乃為第十一經也。大凡足少陽膽經,起於目外眥(瞳子髎穴),上至頭角(頜厭穴),再向下到耳後(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經額部至眉上(陽白穴),又向後折至風池穴,沿頸下行至肩上,左右交會於大椎穴,前行入缺盆。其分支,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於耳前,至目外眥後方。其又一分支,從目外眥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陽經分布於面頰部的支脈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經過下頜角部行至頸部,與前脈會合於缺盆後,進入體腔,穿過膈肌,絡肝,屬膽;沿脅里淺出於氣街,繞毛際,橫向至環跳穴處。其直行者,從缺盆下行至腋,沿胸側,過季脅,下行至環跳穴處與前脈會合,再向下沿大腿外側、膝關節外緣,行於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淺出於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於足第四趾外側端(竅陰穴)。其另一分支,從足背(臨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側端,折回穿過爪甲,分布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交於足厥陰肝經。 (12)足厥陰肝經 《靈樞·經脈》篇云:「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此言肝經脈氣所行,乃為第十二經也。大凡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向上沿足背至內踝前一寸處(中封穴),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行過膝內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毛中,繞陰器,至小腹,挾胃兩旁,屬肝,絡膽,向上穿過膈肌,分布於脅肋部,沿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上行連接目系,出於額,上行與督脈會於頭頂部。其支者,從目系分出,下行於頰里,環繞在口唇的裡邊。其另一分支,從肝分出,穿過膈肌,向上注入肺,交於手太陰肺經。 2、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由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八條經脈組成。奇經的循行亦各有一定的道路,其中除沖、任、督、帶脈外,其它四條經脈均分布於人體左右兩側。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不同,它們不直接隸屬於五臟六腑。對此,宋《聖濟總錄》有「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以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的記載;清·王紹隆有「奇經八脈者,在十二經之外,無臟腑與之配偶,故曰奇」的表述。由此可見,奇經八脈在生理功能上,與正經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還有統帥維繫陰陽的作用。今就奇經八脈的循行分述如下: (1)督脈 《素問·骨空論》云:「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至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此乃督脈經脈氣之行,太凡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沿脊柱裡面上行,至項後風府穴處進入顱內,絡腦,並由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帶齦交處。其分支,從脊柱裡面分出,屬腎。其另一分支,從少腹內部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頜部,環繞口唇;向上至兩眼下部的中央。 (2)任脈 《素問·骨空論》云:「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乃任脈經脈氣之行,大凡任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經陰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頜部,環繞口唇,沿面頰,分行至目眶下。 (3)沖脈 《靈樞·逆順肥瘦》篇云:「夫沖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行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靈樞·動輸》云:「沖脈者,十二經脈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腘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別入踝,出屬跗上,入大趾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靈樞·五音五味》云:「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靈樞·海論》云:「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上下廉。」《靈樞·骨空論》云:「沖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素問·痿論》云:「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揔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素問·舉痛論》云:「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 上述經文表述了沖脈脈氣之行,大凡沖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後,從氣街部起,與足少陰經相併,夾臍上行,散佈於胸中,再向上行,經喉,環繞口唇,到目眶下。其分支,與足少陰之大絡同起於腎,向下從氣街部淺出體表,沿大腿內側進入腘窩,再沿脛骨內緣,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脈從內踝後分出,向前斜入足背,進入大足趾。其又一分支,從胞中出,向後與督脈相通,上行於脊柱內。 (4)帶脈 《靈樞·經別》篇云:「足少陰正,至腘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顀,出屬帶脈。」《難經·二十八難》云:「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 上述經文,表述帶脈脈氣之行,大凡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橫行繞身一周。 (5)陰蹺脈、陽蹺脈 《靈樞·脈度》篇云:「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靈樞·寒熱病》篇云:「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難經·二十八難》篇云:「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難經·二十八難》篇云:「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上述經文表述了蹺脈脈氣之行,大凡蹺脈左右成對,陰蹺脈、陽蹺脈均起於足踝下。陰蹺脈從內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內踝後直上下肢內側,經前陰,沿腹、胸進入缺盆,出行於人迎穴之前,經鼻旁,到目內眥,與手足太陽經、陽蹺脈會合;陽蹺脈從外踝下申脈穴分出,沿外踝後上行,經腹部,沿胸部後外側,經肩部、頸外側,上夾口角,到達目內眥,與手足太陽經、陰蹺脈會合,再上行進入髮際,向下到達耳後,與足少陽膽經會與項後。 (6)陰維脈、陽維脈 《難經·二十八難》篇云:「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畜不能環流溉灌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 此段經文,表述了維脈之行,大凡陰維脈起於小腿內側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沿下肢內側上行,至腹部,與足太陰脾經同行,到脅部,與足厥陰經相合,然後上行至咽喉,與任脈相會。 陽維脈起於外踝下,與足少陽膽經並行,沿下肢外側向上,經軀幹部後外側,從腋後上肩,經頸部、耳後,前行到額部,分布於頭側及項後,與督脈會合。 3、十二經別 經別,乃別行之正經。張志聰注云:「正者,謂經脈之外,別有正經,非支絡也。」「此論十二經脈、十五大絡之外,而又有經別也。」十二經別,首見於《靈樞·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行分出,循行於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十二經別的循行,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分(多為肘、膝以上),別出稱為「離」;走入體腔臟腑深部稱為「入」;然後表裡兩經並行,淺出體表稱為「出」;而後上頭面,陰經的經別合入陽經的經別,而分別注入六陽經脈,稱為「合」。每一對相為表裡的經別組成一「合」,十二經別共組成「六合」。 由於十二經別的循行部位有些是十二經脈循行所不及之處,因而在生理、病理及治療等方面,都有它一定的重要作用。其主要的功能如下。其一,加強十二經脈中相表裡的兩條經脈在體內的聯繫:十二經別進入體腔後,表裡兩經相併而行,經過相為表裡的臟與腑,並在淺出體表時,陰經經別合入陽經經別,共同注入體表的陽經。這樣,就加強了相為表裡兩個經脈的內在聯繫。其二,加強了體表與體內、四肢與軀幹的向心性聯繫:由於十二經別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分別出,進入體內後又都是向心性的循行,這對於擴大經絡的聯繫和由外而內(或由內而外)地傳遞信息,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三,加強了十二經脈與頭面的聯繫:十二經脈循行於頭面部的主要是六條陽經,十二經別則不僅六條陽經的經別循行於頭部,而且六條陰經的經別亦上達於頭部。足三陰經的經別,在合入陽經經別之後上達頭部;手三陰經經別,均經喉嚨而合於頭面部,這就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其四,擴大了十二經脈的主治範圍:由於十二經別的分布彌補了十二經脈所不到之處,因而相應地擴大了經絡穴位的主治範圍。例如,足太陽經脈並不到達肛門,但該經的經別「別入肛門」,所以足太陽經的承山、承筋等穴,可以治肛門疾病。其五,加強了足三陰、足三陽經脈與心臟的聯繫:足三陰、足三陽的經別上行經過腹、胸,除加強了腹腔內臟腑的表裡聯繫之外,又都與胸腔內的心臟相聯繫。亦對於分析腹腔內臟腑與心的生理、病理聯繫,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十二經別對「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理論奠定了的基礎。 (1)足太陽與足少陰經別(一合) 《靈樞·經別》篇云:「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至腘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顀,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足太陽之正」,膀胱與腎經為一合也。正者,謂經脈之外,別有正經,非支絡也。以下諸條仿此。「膂」,背部脊椎骨兩側的肌肉。「皆為正」,意謂有陽經必有陰絡,「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即皆為正經之合。上段經文表述了足太陽經別,從足太陽經脈分出,進入腘窩部(委中穴)分出,其中一條支脈於骶骨下五寸處別行進入肛門,上行歸屬膀胱,散布聯絡腎臟,沿脊柱兩旁的肌肉,到心臟部散佈於心臟內;直行的一條支脈,從脊柱兩旁的肌肉處(中膂俞、膀胱俞)繼續上行,進入項部,仍注入足太陽本經。足少陰經別,從足少陰經脈的腘窩部分出,與足太陽的經別相合併行,上至腎,在十四椎(第二腰椎)處分出(腎俞穴),歸屬帶脈;直行的一條繼續上行,系舌根,再淺出項部,脈氣仍注入足太陽經的經別。 (2)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別(二合) 《靈樞·經別》篇云:「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上段經文表述了足少陽經別,從足少陽經脈在大腿外側循行部位分出,繞過大腿前側,進入毛際,同足厥陰的經別會合,上行進入季脅之間,沿胸腔里,歸屬於膽,散布而上達肝臟,通過心臟,夾食道上行,淺出下頜(頰車部)、口旁(地倉部),散布在面部,系目系,當目外眥部,脈氣仍注入足少陽經。足厥陰經別,從足厥陰經脈的足背上處分出,上行至毛際,與足少陽的經別會合併行。 (3)足陽明與足太陰經別(三合) 《靈樞·經別》篇云:「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里,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還系目系,合於陽明也。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與別俱行」指陰經經別與陽經經別同行。此段經文表述了足陽明經別,從足陽明經脈的大腿前面處分出,抵伏兔,以上至髀關,進入腹腔裡面(至氣沖),歸屬於胃,散布到脾臟,向上通過心臟,沿食道淺出口腔,上達鼻根及目眶下,回過來聯繫目系,脈氣仍注入足陽明本經。足太陰別經,從足太陰經脈的股內側分出後到大腿前面,同足陽明的經別相合併行,向上結於咽,貫通舌中。 (4)手太陽與手少陰經別(四合) 《靈樞·經別》篇云:「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指地」,自上而下故稱指地。「肩解」,指肩關節部。「系小腸」,系指上合於手太陽,並於手少陰經別同行。「淵腋」,足少陽膽經經穴名。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太陽經別,從手太陽經脈的肩關節部分出,向下入於腋窩,行向心臟,聯繫小腸。手少陰經別,從手少陰經脈的腋窩兩筋之間分出後,進入胸腔,歸屬於心臟,向上走到喉嚨,淺出面部,在目內眥與手太陽經相合。 (5)手少陽與手厥陰經別(五合) 《靈樞·經別》篇云:「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指天」,意謂與手太陽經別「指地」相對。「淵腋」,指腋部,其下三寸當天池穴處。「完骨之下」,約當天牖穴處。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少陽經別,從手少陽經脈的頭頂部分出,向下進入鎖骨上窩,經過上、中、下三焦,散佈於胸中。手厥陰經別,從手厥陰經脈的腋下三寸處(天池穴)分出,進入胸腔,分別歸屬上、中、下三焦,向上沿著喉嚨,淺出於耳後,與乳突下同手少陽經會合。 (6)手陽明與手太陰經別(六合) 《靈樞·經別》篇云:「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腸,上出缺盆,循喉嚨,複合陽明,此六合也。」「別入淵腋」,指分支進入腋窩,淵腋在此不作穴名解。「複合陽明」,指又合於陽明經,約扶突穴處。因經別無腧穴,為了說明其出入所在,故結合穴位說明。此段經文表述了手陽明經別,從手陽明經脈的肩髃穴處分出,進入項後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腸,歸屬於肺;向上者,沿喉嚨,淺出於鎖骨上窩,脈氣仍歸屬於手陽明本經。手太陰經別,從手太陰經脈的淵腋處分出,行於手少陰經別之前,進入胸腔,走向肺臟,散佈於大腸,向上淺出鎖骨上窩,沿喉嚨(扶突部),合於手陽明的經別。4、十五絡脈 絡脈,《靈樞》以其是從經脈分出的支脈,故又稱之為「別絡」。十二經脈分布於四肢部分各分出一路,加上任脈、督脈的絡脈和脾之大絡共為十五絡脈。另外再加上胃之大絡,亦可稱為十六絡脈。 別絡是絡脈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對全身無數細小的絡脈起著主導作用。從別絡分出的細小絡脈稱為「孫絡」,即《靈樞·脈度》所謂「絡之別者為孫」。分布在皮膚表面的絡脈稱為「浮絡」,即《靈樞·脈度》所謂「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絡脈從大到小,分成無數細支遍布全身,能將氣血灌注到人體各部組織中去,這樣就使經絡中的氣血由線狀流行擴展為面狀彌散,對整體起著濡養的作用。若臟腑經脈發生病變,氣血鬱結於絡脈,就會出現瘀血現象,這種瘀血的絡脈就叫作「血絡」。鑒於十五絡脈的分布及與經脈的內在聯繫,其生理功能如下。其一,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之間的聯繫:它主要通過陰經別絡走向陽經,和陽經別絡走向陰經的途徑,溝通和加強了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之間在肢體的聯繫。在別絡中,雖也有進入胸腹腔和內臟相聯絡,但無固定的絡屬關係。其二,別絡對其他絡脈有統率作用,加強了人體前、後、側面的統一聯繫:任脈的別絡散布在腹部,督脈的別絡散布在背部,脾之大絡散布在胸肋部,因此,加強了人體前、後、側面的統一聯繫。其三,灌滲氣血以濡養全身:從別絡分出的孫絡、浮絡,從大到小,遍布全身,呈網狀擴散,這樣,就能使循行於經脈中的氣血,通過別絡、孫絡,由線狀流注擴展為面狀彌散,充分發揮對機體的營養作用。 (1)手太陰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別」,分支,此即指絡脈,從本經分出的絡脈,由此走向相表裡的經脈。「分間」,指分肉之間,當橈骨莖突後方。「欠?」,欠,呵欠;?,張口的樣子。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太陰之別絡,從列缺穴處分出,走於腕關節上方,在腕後半寸處,手太陰自此別走於手陽明經;其支脈與手太陰經相併,直入掌中,散佈於魚際處。 (2)手少陰絡脈《靈樞·經脈》篇云:「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支膈」,意謂膈間有支撐而不舒暢的感覺。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少陰之別絡,從通里穴處分出,在腕後一寸處,手少陰自此別走向手太陽經;其支脈在腕後一寸半處別而上行,沿著本經進入心中,向上系舌本,連屬目系。(3)手厥陰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厥陰之別絡,從內關穴處分出,在腕後二寸處,手心主自此別走於手少陽;淺出於兩筋之間,沿著本經上行,維繫心包,散絡於心系。 (4)手太陽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 。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節弛」,骨節弛緩。「肬」,與「疣」通,即贅疣。「痂疥」,皮膚疾患。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太陽之別絡,從支正穴處分出,在腕後五寸處,手太陽自此向內注入手少陰經;其支脈上行經肘部,網路肩髃部。 (5)手陽明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偏齒」,指偏絡於齒根之意。「宗脈」,即主脈之意。「齲、聾」,即齲齒、耳聾之謂。「痹隔」,膈間閉塞不通之謂。此段經文表述了手陽明之別絡,從偏歷穴處分出,在腕後三寸處,手陽明自此走向手太陰經;其支脈向上沿著臂膊,經過肩髃,上行至下頜角,遍佈於牙齒,其支脈進入耳中,與主脈會合。 (6)手少陽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少陽之別絡,從外關穴處分出,在腕後二寸處,手少陽自此別走於手心主,繞行於臂膊外側,進入胸中,與手厥陰經會合。 (7)足太陽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太陽之別絡,從飛揚穴處分出,在外踝上七寸處,足太陽自此別走向足少陰經。 (8)足少陽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足跗」,即足背。「痿躄」,手不能動叫痿,痿躄足不能動叫躄,即四肢軟弱,動彈乏力之證。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少陽之別絡,從光明穴處分出,在外踝上五寸處,足少陽自此別走向足厥陰經,向下聯絡足背。 (9)足陽明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狂癲,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此段經文表述了足陽明之別絡,從豐隆穴處分出,在外踝上八寸處,足陽明自此別走向足太陰經。其支脈沿著脛骨外緣,向上聯絡頭項,與各經的脈氣相合,向下聯絡咽喉部。 (10)足太陰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太陰之別絡,從公孫穴處分出,在第一跖趾關節後一寸處,足太陰自此別走向足陽明經;其支脈進入腹腔,聯絡腸胃。 (11)足少陰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者也。」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少陰之別絡,從大鐘穴處分出,在內踝後繞過足跟,足少陰自此別走向足太陽經;其支脈與本經相併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貫腰脊。 (12)足厥陰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睾,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睾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厥陰之別絡,從蠡溝穴處分出,在內踝上五寸穴處,足厥陰自此別走向足少陽經;其支脈經過脛骨,上行到睾丸部,結聚在陰莖處。 (13)任脈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瘙。取之所別也。」此段經文表述了任脈之別絡,名尾翳,從鳩尾穴處分出,自胸骨劍突下行,散佈於腹部。黃元御據「下鳩尾」條認為尾翳穴「當是中庭別名。中庭在鳩尾之上,故曰下鳩尾,散於腹。」 (14)督脈絡脈 《靈樞·經脈》篇云:「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此段經文表述了督脈之別絡,從長強穴處分出,黃元御認為:「督脈自此別走任、沖。」夾脊柱兩旁上行到項部,散布在頭上;下行的絡脈從肩胛部開始,向左右別走足太陽經,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 (15)脾之大絡 《靈樞·經脈》篇云:「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肋。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百節盡皆縱」,意謂百節皆縱弛。「羅絡之血」泛指血絡。此段經文表述了脾之大絡,從大包穴處分出,淺出於淵腋穴下三寸處,散佈於胸脅部。黃元御認為:「脾為五臟之長,故另有大絡羅列也。」 (16)胃之大絡 《素問·平人氣象論》云:「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虛里」,《沈氏經絡全書》雲「乳根穴分也」。在左乳下,心尖搏動處。「結而橫」,結,結脈,脈來遲,時有一止。橫,指虛里脈氣橫斜應手。此段經文表述了胃經之大絡為虛里穴,其絡脈從胃貫膈,上絡於肺,於左乳下出於體表,脈可應手,這是脈的宗氣使焉。 5、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靈樞》有「經筋」一篇,馬蒔注曰:「經皆有筋,筋皆有病,各有治法,故名篇。」十二經筋的主要作用是約束骨骼,有利於關節的屈伸運動,正如《素問·痿論》所說:「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經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淺部,從四肢末端走向頭身,多結聚於關節和骨骼附近;有的進入胸腹腔,但不屬絡臟腑。經筋的分布,同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盡相同。手足三陽的經筋分布於肢體的外側;手足三陰的經筋分布於肢體的內側,有的還進入胸廓和腹腔。對此,張志聰有:「此篇論手足之筋 ,亦知經脈之起於指井,而經絡於形身之上下,以應天之四時、六氣、十二辰、十二月,蓋亦秉三陰三陽之氣所生也」的論述。並注云:「蓋手足陰陽之筋,應天之四時,歲之十二月,故其病亦應時而生,非由外感也。」 (1)足太陽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其下循足外側,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腘;其別者,結於踹外,上腘中內廉,與腘中並上結於臀,上挾脊,上項;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其支者,為目上網,下結於頄;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於頄」。「邪」,通「斜」。「踵」,指腳後跟。「踹」,《甲乙經》作「腨」。「踹外」應為「踹內」,與下文「內廉」一致。「舌本」,即舌根。「目上網」,即上眼瞼。「頄」,顴骨。「完骨」,此處指壽台骨,即顳骨乳突。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太陽經筋,起於足小趾,向上結於外踝,斜上結於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結於足跟,向上沿跟腱結於腘部;其一分支結於小腿肚,上向腘內側,與腘部另支合併上行結於臀部,向上夾脊到達頂部;其一分支入結於舌根;其直行者結於枕骨,上行至頭頂,從額部下,結於鼻;其一分支到達上眼瞼,向下結於鼻旁,此皆循脈而上經於頭;其一分支從腋後外側結於肩髃;其一分支進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結於耳後乳突(完骨);又有一分支從缺盆出,斜上結於鼻旁。 (2)足少陽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足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上結外踝,上循脛外廉,結於膝外廉;其支者,別起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之上,後者結於尻;其直者,上乘?季脅,上走腋前廉,繫於膺乳,結於缺盆;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頜,上結於頄;支者,結於目外眥,為外維。」「?」,側腹部季脅之下空軟處。「外維」,維繫外眥之筋,此筋收縮可盼視。「從左之右,右目不開」,此筋本起於足,至頸上交於左右目。故左筋有病,引右筋目不得開;右筋有病,引左筋目不得開也。「維筋相交」,意謂該筋脈上行交巔之左右,故傷左額角,右足不用,傷右額角,左足不用。「以知為數」,意謂視病癒需要確定針刺數量。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少陽經筋,起於第四趾,向上結於外踝,上行沿脛外側緣,結於膝外側;其分支另起於腓骨部,上走大腿外側,前邊結於伏兔之上,後邊結於骶部;其直行者,經季脅,上走腋前緣,繫於胸部和乳部,結於缺盆;其直行者,上出腋部,通過缺盆,行於太陽經筋的前方,沿耳後,上額角,交會於頭頂,向下走向下頜,上結於鼻旁;其一分支結於目外眥,成「外維」。 (3)足陽明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邪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上頸,上夾口,合於頄,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中三指」,即中間三趾,即次趾、中趾及無名趾。」「骭」,即脛。此段經文表述了足陽明經筋,起於第二、三、四趾,結於足背,斜向外上蓋於腓骨,上結於膝外側,直上結於髀樞(大轉子部),向上沿脅肋,連屬脊椎;其直行者向上沿脛骨,結於膝部;其分支結於腓骨部,併合於足少陽的經筋;其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結於股骨前,聚集體陰部,向上分布於腹部,結於缺盆,上頸部,夾口旁,會合於鼻旁,下方結於鼻部,上方合於足太陽經筋。太陽經筋成為「目上網」(上瞼),陽明經筋為「目下綱」(下瞼);其分支從面頰結於耳前。 (4)足太陰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其直者,結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里,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陰股」,指大腿內側面。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太陰經筋,起於大足趾內側端,向上結於內踝;其直行者,絡於膝內輔骨,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股骨前,聚集於陰部,上向腹部,結於臍,沿腹內,結於肋骨,散佈於胸中,其在里者則附著於脊椎。 (5)足少陰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並足太陰之筋,邪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循膂內夾脊,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循膂內夾脊」,原作「循脊內夾膂」,據《甲乙經》改。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少陰經筋,起於足小趾的下邊,同足太陰經筋一起斜行於內踝下方,經於足跟,與足太陽經筋會合,向上結於脛骨內側髁下,同足太陰經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陰部,沿脊里,夾膂,向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經筋會合。 (6)足厥陰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上結於內踝之前,上循脛,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絡諸筋」,指足三陰之筋與足陽明之筋結聚於陰器。此段經文表述了足厥陰經筋,起於足大趾上邊,向上結於內踝之前,沿脛骨向上結於脛骨內側髁之下,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陰部,聯絡各經筋。 (7)手太陽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足太陽之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銳骨」,指肘內的高骨,即肱骨內上髁。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太陽經筋,起於手小指上邊,結於腕背,向上沿前臂內側緣,結於肱骨內上髁的後面,進入並結於腋下;其一分支向後走腋後緣,向上繞肩胛,沿頸旁出走足太陽經筋的前方,結於耳後乳突;其一分支進入耳中;其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結於下頜,上方連屬目外眥。 (8)手少陽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手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 結於肘,上繞臑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上乘頷,結於角。」「上乘頷」,頷,位在顳前側部。上乘,意指登上、跨上。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少陽經筋,起於手無名指末端,結於腕背,向上沿前臂結於肘部,上繞上臂外側緣上肩,走向頸部,合於手太陽經筋;其分支當下頷角處入系舌根; 另一支從下頜角上行,沿耳前,連屬目外眥,上經額部,結於額角。 (9)手陽明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外,上臑,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夾脊;直者,從肩髃上頸;其支者,上頰,結於頄;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此段經文表述了手陽明經筋,起於食指末端,結於腕背,向上沿前臂結於肘外側,上經上臂外側,結於肩髃;其分支,繞肩胛,夾脊旁;其直行者,從肩髃部上頸;其一分支上面頰,結於鼻旁;其直行者上出手太陽經筋的前方,上額角,絡頭部,下向對側下頜。 (10)手太陰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里,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太陰經筋,起於手大拇指上,沿指上行,結於魚際後,行於寸口動脈外側,上沿前臂,結於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內側,進入腋下,出缺盆,結於肩髃前方,其上行者結於缺盆,其下行者結於胸里,分散通過膈部,會合於膈下,到達季脅。 (11)手厥陰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筋並行,結於肘內廉,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於臂。」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厥陰經筋起於手中指,與手太陰經筋並行,結於肘內側,上經上臂內側,結於腋下,向下散布脅肋的前後;其分支進入腋內,散佈於胸中,結於膈。 (12)手少陰經筋 《靈樞·經筋》篇云:「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夾乳里,結於胸中,循賁,下繫於臍。」此段經文表述了,手少陰經筋,起於小指內側,結於腕後銳骨,向上結於肘內側,再向上進入腋內,交手太陰經筋,行於乳里,結於胸中,沿膈向下,繫於臍部。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指與十二經脈相應的皮膚部分。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處。故《素問·皮部論》云:「皮有分部」;「皮者,脈之部也。」「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體表有一定的分布範圍,與之相應,則全身的皮膚也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十二皮部。正如《素問·皮部論》所云:「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由於它居於人體最外層,所以是人體的屏障。同時,觀察不同部位皮膚的色澤和形態變化,有助於診斷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在皮膚一定部位施行刺血、刮痧、敷貼、溫灸、熱熨等療法,以治內髒的病變等,這是皮部理論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運用。 三、經絡的功能 經絡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裡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及調節人體各部分機能。 1、運行氣血 濡養機體 《靈樞·本藏》篇云:「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說明了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均需氣血以濡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誠如清·馮兆強所云:「經脈流行,環周不休,通則不痛,何病之有?」蓋因氣血之所以能通達全身,發揮其營養臟腑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機體,則必須依賴於氣血在經絡中的傳注。 2、網路周身 溝通內外 《靈樞·海論》篇云:「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說明了人體是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骨等組成的。它們雖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聯繫共同進行著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著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的配合、相互聯繫,主要是靠經絡的溝通聯絡來實現的。對此,明·楊繼洲有「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外布一身,為血氣之道路也。」之記;清·高士宗有「人身之經脈流行,氣機環轉,上下內外,無有已時」之論。 3、調節功能 適應環境 《靈樞·五亂》篇云:「黃帝曰:何謂相順?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已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而治。」此段經文說明了陰陽四時的時間節律,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有一定影響,而經絡具有運行氣血和協調陰陽的作用,使機體保持一種有序的穩態。此即「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及「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之謂也。說明經絡氣血的運行,是隨自然界陰陽消長的周期而盛衰。由於人與「天地相參」、「日月相應」的節律變化,才有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故爾《靈樞·經別》篇又有「人之合於天道也」,「十二經脈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應天道」之論。 4、疏散邪氣 反映病候 《素問·皮部論》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稟於腸胃。」《素問·謬刺論》云:「夫邪之客於形者,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藏,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藏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藏之次也。」大凡病邪侵襲人體,先從皮毛開始,於是「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而腠理開,繼而傳入絡脈,留而不去則內傳經脈;若仍留於不去,則傳入臟腑。《素問·氣穴論》云:「孫絡三百六十五穴,亦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營衛。」意謂孫絡與三百六十五穴相會,也與一歲相應。孫絡可以疏散邪氣,通暢營衛。蓋因孫絡分布最廣,最先接觸到病邪,而營衛通過外絡系統之孫絡散布到全身皮部而「溢奇邪」,又可以「以通營衛」之法而驅邪,從孫絡外出。第二節 腧穴的基本知識 一、腧穴的概念 《靈樞·九針十二原》云:「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靈樞·小針解》篇云:「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由此可知,在《內經》中,腧穴有「節」、「氣」之名。在《素問》中有「氣穴論」、「骨空論」等篇,故腧穴又有「氣穴」、「骨孔」、「穴位」之名。總之,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 ,是機體與外界相通的門戶。「腧」與「輸」、「俞」通,有轉輸之義;「穴」即孔隙之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腧穴,是指十四經的經穴、奇穴、阿是穴的總稱,稱為「腧穴」;狹義的腧穴是指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及四肢部的五輸穴。前者稱「俞」,後者稱「五輸穴」。 二、腧穴的分類 腧穴分為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三類 1、十四經穴 十四經穴簡稱經穴,即分布於十二經及任、督二脈上的腧穴。經穴具有主治本經病證的共同作用,並以類相從地歸納於十四經系統中,它是腧穴的主體部分,現有的361個經穴中,絕大部分是在晉代以前發現的。 2、奇穴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位置,尚未列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故稱為經外奇穴。這些腧穴對某些病證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 3、阿是穴 阿是穴又稱壓痛點、天應穴、不定穴等,即某些疾病的反應點。這一類腧穴即無具體的名稱,又無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它反應點作為施行針灸部位。此即《靈樞·經筋》篇「以痛為輸」之謂。阿是穴多位於病變的附近,也可在與病位較遠的地方。 三、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 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這些腧穴均能治療該穴所在部位及鄰近組織、器官的病證。如眼區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各穴,均能治療眼病;耳區的聽宮、聽會、耳門、翳風諸穴,皆能治療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門諸穴,皆能治療胃病等。當然就近取穴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取穴。 2、遠治作用 這是十四經腧穴主治作用的重要規律。在十四經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不僅能治局部病證,而且還治療本經循經所及的遠端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病證,有的甚至具有影響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僅能治療手腕部病證,而且還能治療頸部和頭面部病證,同時,還能治療外感病的發熱,乃「主病所及」取穴之法,即遠治取穴法;足三里穴不僅能治療下肢病證,而且對調整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甚至對人體防衛、免疫反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此即「病在上下取之,病在下上取之」之理。 3、特殊作用 臨床實踐證明,針刺某些腧穴,對機體的不同狀態,可起著雙相的良性調整作用。例如泄瀉時,針刺天樞能止瀉;便秘時,針刺天樞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療作用還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如大椎退熱,中渚治耳鳴,申脈治癇證晝發,照海治癇證夜發,至陰矯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療作用的體現。 4、特定穴的作用 特定穴是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經穴。由於它們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稱和含義。 (1)五腧穴五輸穴即十二經脈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穴,簡稱「五輸」,在《靈樞·本輸》篇則有詳論。其分布次序是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醫家把經氣在經脈中運行的情況,以自然界的水流類比,經氣的出入和經過部位的深淺不同,而其作用則不同。如經氣所出,象水的源頭,稱其為「井」;經氣所溜,象剛出的泉水微流,稱為「滎」;經氣所注,象水流由淺入深,稱為「輸」;經氣所行,象水在通暢的河中流過,稱為「經」;最後經氣充盛,由此深入,進而匯合於臟腑,恰象百川匯合入海,稱為「合」。又因為人體氣血受自然界四季節律的影響,因春、夏、長夏、秋、冬季節的不同,而有取井、滎、輸、經、合的不同。大凡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十二經之五輸穴歸屬如下:手太陰肺經:井穴少商、滎穴魚際、輸穴太淵、經穴經渠、合穴尺澤;手厥陰心包經:井穴中沖、滎穴勞宮、輸穴大陵、經穴間使、合穴曲澤;手少陰心經:井穴少沖、滎穴少府、輸穴神門、經穴靈道、合穴少海;足太陰脾經:井穴隱白、滎穴大都、輸穴太白、經穴商丘、合穴陰陵泉;足厥陰肝經:井穴大敦、滎穴行間、輸穴太沖、經穴中封、合穴曲泉;足少陰腎經:井穴湧泉、滎穴然谷、輸穴太溪、經穴復溜、合穴陰谷;手陽明大腸經:井穴商陽、滎穴二間、輸穴三間、經穴陽溪、合穴曲池;手少陽三焦經:井穴關沖、滎穴液門、輸穴中渚、經穴支溝、合穴天井;手太陽小腸經:井穴少澤、滎穴前谷、輸穴後溪、經穴陽谷、合穴小海;足陽明胃經:井穴厲兌、滎穴內庭、輸穴陷谷、經穴解溪、合穴足三里;足少陽膽經:井穴足竅陰、滎穴俠溪、輸穴足臨泣、經穴陽輔、合穴陽陵泉;足太陽膀胱經:井穴至陰、滎穴足通谷、輸穴束骨、經穴崑崙、合穴委中。(2)原穴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云:「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原即本源,原氣之意。原穴是人體原氣(元氣)作用集中的地方,也是臟腑元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故臟腑經絡的病變在原穴上的反應也較敏感。《靈樞·九針十二原》、《靈樞·本輸》篇對原穴均有詳論。十二經脈在四肢各有一個原穴,故名「十二原」。在六陽經,原穴單獨存在,排列在輸穴之後,六陰經則以輸為原。原穴與三焦有密切關係。三焦是原氣之別使,它導原氣於臍下腎間動氣,而輸佈於全身,具和內調外,宣上導下,主司著人體的氣化功能,故有促進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作用。 (3)十五絡穴 「絡」即聯絡之意。絡脈從經脈分出處各有一個腧穴,稱之為絡穴。《靈樞·脈度》篇之「支而橫者為絡,絡而別者為孫」,此乃廣義的絡脈。《靈樞·九針十二原》篇之「經脈十二,絡脈十五」,系狹義之「十五別絡」。絡穴大多位於表裡經聯絡之處,具有聯絡表裡兩經的作用。十二經的絡穴皆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加之任脈絡穴鳩尾(位於腹)、督脈絡穴長強(位於尾骶部)、脾之大絡大包穴(位於胸脅),共十五穴,故稱為「十五絡穴」。絡穴在表裡經之間有紐帶作用,故而有治療表裡兩經病證的主治特點。如足太陰脾經絡穴公孫既可治療脾經病,又能治療胃經病。十二經之原穴、絡穴歸屬如下:手太陰肺經:原穴太淵,絡穴列缺;手厥陰心包經:原穴大陵,絡穴內關;手少陰心經:原穴神門,絡穴通里;足太陰脾經:原穴太白,絡穴公孫;足厥陰肝經:原穴太沖,絡穴蠡溝;足少陰腎經:原穴太溪,絡穴大鐘;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合谷,絡穴偏歷;手少陽三焦經:原穴陽池,絡穴外關;手太陽小腸經:原穴腕骨,絡穴支正;足陽明胃經:原穴沖陽,絡穴豐隆;足少陽膽經:原穴丘墟,絡穴光明;足太陽膀胱經:原穴京骨,絡穴飛揚。 (4)俞穴、募穴《素問·氣府論》云:「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俞,通「腧」,此處是指背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之腧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募者,募集之義。募穴是臟腑經氣彙集於胸腹部的腧穴。它們均分布於軀幹部,與臟腑有密切關係。五臟有病,多取其背部以臟腑之名命名的俞穴;六腑有病,多取其腹部的募穴。然亦有募、俞同用之法,如《素問·奇病論》云:「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十二經之俞、募穴配屬如下:手太陰肺經:俞穴肺俞,募穴中府;手厥陰心包經:俞穴厥陰俞,募穴膻中;手少陰心經:俞穴心俞,募穴巨闕;足太陰脾經:俞穴脾俞,募穴章門;足厥陰肝經:俞穴肝俞,募穴期門;足少陰腎經:俞穴腎俞,募穴京門;手陽明大腸經:俞穴大腸俞,募穴天樞;手少陽三焦經:俞穴三焦俞,募穴石門;手太陽小腸經:俞穴小腸俞,募穴關元;足陽明胃經:俞穴胃俞,募穴中脘;足少陽膽經:俞穴膽俞,募穴日月;足太陽膀胱經: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極。 (5)八會穴 《難經·四十五難》云:「經言八會者何也?然腑會太倉(中脘),臟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膻中)。」會,即聚會之意,八會穴即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聚會的八個腧穴,故稱八會穴。它們分布於軀幹部和四肢部,臨床中,若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發生病變,均可取其會穴而愈之。 (6)郄穴郄穴,出自《針灸甲乙經》。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經經氣深聚的部位。十二經脈及陰陽蹻、陰陽維脈各有一個郄穴,共十六個郄穴。郄穴多分布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郄有空隙義,臨床能救急。」故本經循行部位與所屬內髒的急性病證,均可應用。十六郄穴配屬如下:手太陰肺經:郄穴孔最;手厥陰心包經:郄穴郄門;手少陰心經:郄穴陰郄;手陽明大腸經:郄穴溫溜;手少陽三焦經:郄穴會宗;手太陽小腸經:郄穴養老;足太陰脾經:郄穴地機;足厥陰肝經:郄穴中都;足少陰腎經:郄穴水泉;足陽明胃經:郄穴;梁丘;足少陽膽經:郄穴外丘;足太陽膀胱經:郄穴金門;陰維脈:郄穴築賓;陽維脈:郄穴陽交;陰蹺脈:郄穴交信;陽蹺脈:郄穴跗陽。 (7)下合穴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於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故稱下合穴。下合穴主要分布於下肢膝關節附近,臨床上常根據疾病所屬的臟腑,取其所屬的下合穴進行治療。下合穴配屬如下:手太陽小腸經:下巨虛;手少陽三焦經:委陽;手陽明大腸經:上巨虛;足太陽膀胱經:委中足少陽膽經:陽陵泉;足陽明胃經:足三里; (8)八脈交會穴 八脈交會穴是指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氣相交會的八個腧穴,首見於竇默的《針經指南》,又稱八脈八穴、流注八穴、交經八穴等。它們分布於腕踝關節的上下,包括沖脈之公孫(脾經)、陰維之內關(心包經),主治胸心,胃部之疾病;帶脈之臨泣(膽經),陽維之外關(三焦經),可主治目外眥、耳後、肩、頸、頰部之疾病;督脈之後溪(小腸經)、陽蹻之申脈(膀胱經),可主治目內眥、頸、項、耳、肩部之疾病;任脈之列缺(肺經)、陰蹻之照海(腎經),可主治肺系,喉嚨、胸膈部的疾病。由此可見,八脈交會穴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臨床,可治療各種疾病。 (9)交會穴 交會穴出自《針灸甲乙經》,是指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經脈相交會合處的腧穴,多分布於軀幹部。經脈之間的交叉會合,可使脈氣互通,故交會穴的治療作用較廣,如三陰交為脾、肝、腎三經所交,此穴既可治脾經的病證,也可治腎經和肝經的病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藥品知識-處方與非處方篇
※微整形知識之面部塑形填充注射唇部塑形【乾貨收藏】
※性愛知識寶典(下)
※陰陽二宅風水知識
※? 6個和羊有關的冷知識,看完我就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