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重複篩查有價值、定期監測可預測 10 年骨折風險

骨密度(BMD)測定對於各種原因所致骨質疏鬆症靈敏度高,診斷率高。其是最有效的骨折風險預測指標,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 Leslie 教授等人進行了一項 BMD 測定試驗研究,發表在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雜誌上。該試驗收納了 6629 名骨質疏鬆的中年婦女入組,每名患者應用雙能 X 線測量儀檢測髖部、股骨頸、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然後進行骨質疏鬆治療,應用的藥物包括雙膦酸鹽、降鈣素、雌激素等,幾年後進行療效觀察。

試驗結果表明:骨密度是反應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通過骨密度上升、下降、平穩等數值,預示患者骨折風險的變化。

重複篩查骨密度是否有價值?有

美國預防服務組主張推薦篩查骨密度來判斷骨質疏鬆,但並不推薦重複篩查,因為並沒有證據表明其據有臨床價值。而該項試驗結果就能夠提供證據,改變界對 BMD 的看法。

儘管所有患者篩查 BMD 後都接受了骨質疏鬆治療,仍然有約五分之一的入組患者骨密度測量值下降,她們骨折的風險也隨之上升。所以在查找繼發性骨質疏鬆病因、治療藥物的依從性之後,臨床常規重複篩查骨密度也是重要手段。

持續 BMD 監測是否對臨床有益?有益

臨床上應用一系列的骨密度監測用來評估骨質疏鬆治療是否有效。然而實際上很多患者的依從性不好,不能堅持用藥,BMD 檢測又有 3%~5% 的臨床誤差,那麼 BMD 持續監測是否有價值?

該試驗結果表明,初次 BMD 監測後:大多數普通患者,應在 3 年後進行 BMD 測定;應用糖皮質激素患者應在 1 年後進行 BMD 測定;低風險患者應在 5 年後進行 BMD 測定,臨床獲益較大。

骨密度可以預測 10 年的骨折風險

該試驗顯示,髖部骨密度下降,會比常人更易罹患骨質疏鬆骨折,髖部骨折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骨密度值升高,則這些風險都會相應降低。 與正常值相比,總骨密度下降,則 5 年的骨折風險增加,10 年的骨折風險進一步上升;總骨密度上升,則 5 年與 10 年的骨折風險都降低。

骨密度篩查能夠預測 10 年骨折風險,骨密度下降則骨折風險越高,提前積極預防及治療,可以降低患者骨折風險。重複篩查骨密度、定期監測骨密度對患者有積極影響,臨床應引起重視。

查看信源地址

編輯: 張開平

推薦閱讀:

「骨質疏鬆」偏愛9類人,一個公式測出你的骨密度
如果人類的密度到達極限地球會怎樣?
低密度脂蛋白有什麼危害?
向你的伴侶問這36個問題,悄悄地增加親密度
丨譯文丨顱內11種信號、密度、增強三不均勻腫塊【影像學院J149】

TAG:風險 | 價值 | 骨折 | 預測 | 骨密度 | 密度 | 監測 | 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