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古泉年號的由來及發展
試析古泉年號的由來及發展
北泉軒
我國大約在公元前26世紀開始有了黃帝紀年,直到清末宣統為止。前後經歷至少4500年。在漫長的帝制社會中,商品交換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作為等價衡量的尺度——貨幣相伴而產生。貨幣產生伴隨著文字標識,也促進了文字的改革和發展。
我國最早的貨幣應為新炻器晚期曾經行使早期貨幣功能的天然貝幣。天然貝幣是用海貝經過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對貝幣的初加工過程,是古人類有意識的,能動的把某種主觀意願作用於交換媒介物的思維進步過程。當然,這種思維過程是與時俱進的。由於貨幣在行使交換的價值尺度和媒介雙重作用的同時,自然的,漸進的融入並承載了記憶,知會,告示類信息,古泉的紀地、紀數、紀年功能就伴隨著其基本職能發生和發展了。
已出土的,春秋早期平肩弧足空首布發現了簡單的文字記載,這大概是最早的帶有文字的貨幣了。而戰國中晚期產生在秦、燕、齊國的方孔圓錢,鎰化、鎰四化、鎰六化,則為古泉(錢)形制奠定了認同基礎。同時,將用重量來表示價值尺度的意涵加以進一步的確認。秦統一中國後,始皇封其(仲)父呂不韋為文信侯。文信侯鑄文信錢。姑且稱文信錢為「紀侯貨幣」,那末,文信錢正是從秦半兩的價值尺度,過渡到紀事,紀地的媒介符號的重要轉折。
由貨幣承載的人類的意識、意念、意圖是逐步體現和不斷深化和發展的。這就是從紀值,紀地,紀年,到紀侯,紀國,紀年號的漸進過程。古錢幣作為人類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具有與其它古文物相近、相異的特點和作用。
一是,以年號為典型標誌的歷史性。穿越時空,朝代沿革,改鑄貨幣,記載遙遠的歷史,具有縱觀歷史沿革的里程碑作用。
二是,以形製為基本特徵的可靠性。形制各異,文字翻新,材質多變,反映不同的地域,具備橫向考察人文的活化石作用。
三是,以用途為鑄行目的的可研性。民族融合,信仰人文,和而不同,宣示歧異的理念,具體展示可資研究的文物蘊涵作用。
貨幣記地,如刀幣、布幣,主要是區別了鑄造國別。然後,出現記值,如三銖、五銖。之後,鑄幣不僅表達錢幣本身的衡量價值,繼而賦予了象徵性的其他寓意,如,三國早期蜀國所鑄太平百錢。十六國時期(約公元338年)成漢昭文帝李壽所鑄漢興錢,寓意興旺。還有太平、開元、乾元、乾聖、乾德等等。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未頒行年號。只是到了西漢,武帝劉徹於公元前140年,詔令天下,年號建元。從此皇帝紀元翻開了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天下一統的新篇章。綿綿延延,歷久彌堅,(僅因短命,北周的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例外。)凡正式登基的約224個皇帝,至少495個年號。皇帝登基頒發聖旨,但聞者蓋寡。鑄幣加年號,就是最直接的昭示。
據考,大夏真興是最早的國號年號疊加鑄於錢幣的。鑄幣文化推動了皇帝年號的以繼承為前提的更替和演變,而年號的變革或變更,又直接導致新年號錢幣的鑄行,由此,又推動了鑄幣質量的提高。鑄幣中的年號加寓意(實際是年號意義的補充),促進了鑄幣品類的分化——慶典錢幣(如飛龍進寶、千秋萬歲、大遼天慶等等),宮庭賞賜錢幣(如各種同年號,同名金銀幣),專供僧侶的供養錢幣(如大天昊寺延祐通寶等),專供上層貴族遊戲用的錢幣(如打馬格錢等),錢莊用的結算幣(如臨安府行用類,招納信寶、天興寶會等。)互致祝賀用的吉語花錢,甚至嫖妓也有專用幣(如風花雪月類密戲錢)。
歷史與現實,沿襲與傳承。有趣的是,當今,各種紀念幣如雨後春筍,題材廣泛,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基本滿足了群眾對貨幣收藏和欣賞的需求。令人瞠目的大型、超值,貴金屬紀念幣也層出不窮,為「拉動內需」,時有炒作,只是小心,莫蹈了紀念郵票超量發行的覆轍。
古泉中年號鑄幣,似乎仍有發現的前景。與所處時代年號相適應大事件的紀念性鑄幣,似乎也遠未發現殆盡。古泉承載歷史,歷史鑄就人文。習古、知古、查古、考古、解古、鑒古,古為今用厚今薄古;探泉、尋泉、喜泉、賞泉、研泉、藏泉,泉泉凝結血汗人文。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歷代帝王年號
※古代的年號是怎麼回事, 能否重複使用?
※何為「謚號 廟號 年號 」,五分鐘全部搞清,永久收藏的國學知識
※明代第五個年號 - 宣德
※明代第四個年號 - 洪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