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術數
第一種是天文。《漢書·藝文志》中說:「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
第二種是歷算。《藝文志》中說:「歷譜者,序四時之位,拯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之實。……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術皆出焉。」
第三種是五行。《藝文志》中說:「其法亦起五德(金木水火土,謂之五德),推其極則無不至。」
第四種是蓍色,這是中國古代的兩種占卜方法。一種方法是由巫史取蓍草,每兩株為一份,最後所剩,非奇數即偶數。如是六次,得出每三個一組的組合,再查《易經》卦象、爻象,據以判斷所問事項吉凶,稱為「筮」;另一種方法是在龜甲或獸骨上鑽一洞,放在火上烤,小洞四周受熱後出現裂紋,管占卜的巫史據以判斷所問事項吉凶,稱作「卜」。
第五種是雜卜。
第六種是形法。包括相面術和後來所稱的「風水」。「風水」所依據的理論是,以人為宇宙的產物,又是宇宙的組成部分,因此,人的住處和死後「陰宅」(墓地)必須與自然環境(風水)諧調。
術數或法術本是來自迷信,但它們往往是古代科學的萌芽。方術和科學都試圖以積極態度解釋自然現象,使人得以征服自然,使自然為人所用。方術對超自然力量不再迷信後,它便開始試圖解釋自然現象,而向科學轉變。人類最初對自然力量的觀念僅管十分原始簡單,但它終究是科學的開始。這是陰陽家對中國思想的貢獻。陰陽家試圖以自然力量來解釋自然現象。它代表了一種科學探索的傾向。它總是和事實打交道,就這一點來說,它具有積極的意義。
由此我們看到,在古代中國,人們為理解宇宙的由來和宇宙的結構,有兩種不同的思想路線。
其一是以陰陽家為代表的思想路線。另一是由一些佚名的儒家,以《大傳》(注釋)的方式,寫在《易經》正文的後面。這兩種思想似乎各自獨立地發展。《洪範》和《月令》注重五行,而不曾提及陰陽;《易經·大傳》里則相反,談及陰陽的地方很多,而不提五行。後來,這兩條思想路線漸漸融會一起,在司馬談(死於公元前110年)的時候已經如此,以致《史記》中,把它們放在一起,統稱陰陽家了。
五行是五種能動的、相互作用的力量,在中文裡,「行」的意思是「行動」或「作為」,因此,它的本義應當是五種動因、五種活動。在中國古籍里,也稱「五德」,意思是「五種能力」。
「五行」這個名詞曾出現於《書經》中《夏書·甘誓》,傳統的說法,它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的文獻。但《夏書·甘誓》的真實性無法證明;即便此篇不是偽書,也無法證明《甘誓》篇中的「五行」與其它問世年代確實可考的典籍中所說「五行」,內容是否一致。關於「五行」的可靠記載,見於《書經》中的《洪範》篇。按傳統的說法,公元前十二世紀末,周武王克商之後,商朝貴族箕子對周武王陳述,來自夏朝大禹的治國大法,這是《洪範》篇的來歷。傳說夏禹生活於公元前二十二世紀。《洪範》篇的作者引述傳說的古代歷史,意在表明「五行」說的重要來歷。至於寫作《洪範》篇的真實年代,據現代學者考訂,應是公元前四至三世紀。
《洪範》篇中舉出「九疇」:「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然後是「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明作哲,聰作謀,睿作聖。」
下面跳到「九疇」中的第八:「八:庶征(各種象徵):曰雨,曰(日),曰燠(熱),曰寒,曰風,曰時(各有其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順序來臨),庶草蕃廡(作物茂盛)。一極備,凶(五者任一過多,將成災難)。一極無(五者缺一),凶。曰休徵(吉兆):曰肅,時雨若(國君肅穆,隨之有雨);曰×,時若(國君順時,陽光適度);曰哲,時燠若(國君明哲,氣溫當);曰謀,時寒若(國君深思熟慮,寒冷適度);曰聖,時風若(國君明智,和風適時。)曰咎徵(國君過失,伴有徵象):曰狂,恆雨若(國君暴狂,伴有大雨),曰僭,恆若(國君粗野,伴有驕陽),曰豫,恆燠若(國君怠惰,伴有酷熱),曰急,恆寒若(國君急躁,伴有冬寒),曰蒙,恆風若(國君無知,伴有風災)。
在《洪範》中,五行觀念還處於粗糙階段。作者在談到五行時,所想的還是具體的水、火等,還沒有如後來那樣,以水、火等代表抽象的力量。作者還讓讀者看到,人類社會和自然世界是聯結在一起的。國君的惡行伴隨有自然世界的不正常現象。這個理論在後代發展成為「天人感應」學說。
對天人感應,有兩種解釋。其一是基於目的論的解釋,認為國君惡行使天地震怒。天地震怒便造成自然界的不正常現象,以給國君警告。另一種理論則是比較機械式的解釋,認為整個宇宙乃是一個機械的整體,其中任何一部分失去平衡,其它部分勢必受到牽連。國君的過失必然造成宇宙天地失去平衡,於是就產生不正常的自然現象。這種學說反映了陰陽家中間的科學精神;而前面一種學說則更多反映了它來自方術的社會根源。
陰陽家的另一部重要文獻是《月令》,首見於《呂氏春秋》。這是公元前三世紀末的著述,後來又載入《禮記》。《月令》這部著作的名稱是由於它告訴國君和大眾,每個月當作什麼,不當作什麼,以求得與天地萬物的和諧。在《月令》書中,以陰陽家的觀念構築起宇宙的架構。這個宇宙結構是一個時空架構,就是說,它與空間、時間都有關係。古代中國由於位在北半球,自然熱在南方,冷在北方。因此,陰陽家把一年四季和地理上的四個方向組合在一起,夏季與南方結合,冬季和北方結合,春季和東方結合,這是太陽升起的地方;秋季和西方結合,那是太陽落下的地方。陰陽家還把一天中的日夜比作一年四季的縮影,早晨代表春季,中午代表夏季,傍晚代表秋季,午夜則代表冬季。這樣就把時間和空間完全聯結起來了。
南方和夏天之所以熱,因為熱在南方,就時間說,夏季是炎熱季節,火德盛。北方和冬天則冷,因為冷在北方,就時間說,冬季是嚴寒季節,水德盛,水和冰雪是連在一起的。按照同樣的推理,東方是春季、木德為主,因為春天萬木茂盛,故此,東方總是和春天聯結在一起。金德則代表西方,又和秋季相連,因為金屬代表堅硬、嚴酷,秋季又是肅殺之氣盛,萬木蕭條,走向衰亡。這樣,「五德」中的四德和南北東西四個方向已經結合,只剩下土德未曾和一個方位與季節相連。按照《月令》書,土德在五德里是居中的,因此,在地理上,土德代表中央;它統治的時間,據說是在夏秋之間的一段短暫時間。
陰陽家以這樣的一個宇宙論的理論解釋了四季的自然現象,還把它和四方連為一體,而且更進一步,把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聯結起來。正是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上,《月令》書規定君王每月應當作什麼,不應當作什麼;這也就是《月令》書名的由來。
因此我們從《禮記·月令》書中讀到:「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蜇蟲始振,……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人的行為應當與自然相應一致,因此,書中又說:在此月,君主「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禁止伐木,毋覆巢。……是月也,不可以稱兵,稱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從我始。」
如果君王行事違反了《月令》書的規定,就會造成不正常的自然現象,例如:「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早落,國時有恐。行秋令,則其民大疫,(暴)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並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
鄒衍是公元前三世紀陰陽家的一個主要人物。按《史記》所載,鄒衍是齊國(今山東省中部)人,在孟子之後不久。他「著書十餘萬言」,均已佚失。幸虧司馬遷在《史記》中還保存有關鄒衍學說的詳盡說明。
按照《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載,鄒衍的方法是:「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他的興趣似乎主要在於地理和歷史。
關於地理,司馬遷寫道:鄒衍「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懸神州,……中國外,如赤懸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稗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至於鄒衍的歷史觀點,司馬遷寫道:鄒衍「先序令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機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這是說,由近及遠,上溯黃帝,這是學者已共述。他又按歷史大事,時代盛衰,記其徵兆、體制,一直上溯到遠古洪荒,天地未生之時。然後自開天闢地起,曆數五德連轉,治法雖殊,均與五德相應。
鄒衍發展出一個新的歷史哲學,用五德的轉移來解釋歷史,它既是變化的,又是有規律的。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沒有詳述鄒衍這種學說的內容,但是《呂氏春秋》書中《有始覽·應同》篇介紹了這種學說,儘管其中並未提及鄒衍的名字。原文如下:
「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蚓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
「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
「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
「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
「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水氣至而不知,數備,將徙於土。」
陰陽家認為,五行按照一定順序,相生相剋;還認為,一年四季也按五行相生的順序嬗替。木盛於春,木生火;火盛於夏,火生土;土盛於中央;土生金,金盛於秋;金生水,水盛於冬;水又生木,木盛於春。
按以上引文看來,朝代的更替也是遵循五行相生的順序。黃帝以土德王,被以木德王的夏朝取代;以木德王的夏朝又被以金德王的商朝所取代;以金德王的商朝又被以火德王的周朝所取代。周朝將被以水德王的王朝所取代。以水德王的朝代又將被以土德王的朝代所取代;這樣,歷朝歷代按五行順序周而復始。
按照《呂氏春秋》的陳述,這只不過是一種歷史哲學理論。然而,不久之後它便對現實政治產生作用。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帝(公元前246-210年)征服六國,建立起統一中國古代列國的秦帝國。秦繼承周朝,始皇帝確信,秦是以水德王。按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秦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其色尚黑,其事則水,將黃河改名「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無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
由於嚴酷寡恩,秦朝不久就被漢朝(公元前二二一年至公元後二二零年)所取代。漢代歷朝皇帝相信自己也是本五德而王;至於漢朝究竟靠什麼「德」而王,仍有不少爭論。當時有些人認為,漢朝既然是繼承秦朝,應當以土德王;也有人認為,秦朝嚴酷少恩,不能算作一個正式的朝代,應當認為漢朝是繼承周朝。持不同意見的雙方都舉出支持自己的祥兆,以示自己一方的主張符合天意。最後,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決定,漢朝是以土德王。但此後,爭論並未結束。
漢以後各朝對這個問題,不像漢朝那樣激烈爭論。但直到1911年清朝覆滅之前的歷代皇帝,都稱自己是「奉天承運」,所指就是承受「五德」轉移的時運。
五行學說的意義在於解說宇宙的結構,但並沒有解釋世界的來源。陰陽的學說則填補了這個需要。
「陽」這個字的本義是陽光,或任何與陽光相連的事物。「陰」的本義則是指沒有陽光的陰影和黑暗。後來,它們的含義逐漸發展成為宇宙中的兩種相反相成的力量,陽代表男性、主動、熱、光明、乾燥、堅硬等;陰則代表女性、被動、冷、陰暗、柔軟等。宇宙一切現象都是由陰、陽兩個原則、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而產生。這樣一種宇宙觀念,在公元前八世紀初已經產生。記載中國古代事迹的《國語》一書(成書於公元前四至三世紀之間),其中《周語一》記載公元前780年(幽王二年),西周地震,三川雍塞,當時博學的史官伯陽父評論說:「陰伏而不能出,陽迫而不能,於是有地震。……」
後來,陰陽的理論主要是和《易經》聯繫在一起。《易經》原書是為解釋「八卦」(正式名稱是「八經卦」)。每「卦」包含三個完整或分成兩截的直線。如果把任何兩「卦」組合在一起,可以發展出六十四個排列組合樣式,稱為六十四卦(正式名稱是「六十四別卦」)。《易經》本文就包含這六十四卦,以及對每一種卦象含義作出的解釋。
中國傳統認為,八卦是黃帝之前、傳說中的中國第一個君王伏羲氏所創立,有的古代學者說,伏羲親自從八卦演出六十四卦,另一些學者則說,這是公元前十二世紀時,周文王演化出來的。六十四卦的每一卦象都有解釋,稱「卦辭」;每卦之中的每一橫劃也有解釋,稱「爻辭」。有的古代學者認為,所有卦辭、爻辭,都出自文王,另一些古代學者則認為,卦辭出於文王,爻辭出自其子周公。無論這些學說的孰是孰非,它們總的說來都表明,八卦和六十四卦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極大重要性。
現代學者的看法認為:八卦的前身是商朝(公元前1766?-1123?年)盛行的以甲骨受火龜裂的紋路占卜。這種裂紋千變萬化,如按固定圖像以論天象人事的吉凶自然十分困難。周初漸漸改用蓍草占卜,巫人在一束蓍草中,以兩株為一份,分置一旁;最後所剩,或為單數,或為雙數,便以乾(一橫)或坤(一橫分成兩短橫)為記。現代學者認為。八卦或六十四卦便是這種蓍草占卜的結果,然後對照《易經》,以解讀卦象所示的吉凶。
這大概是《易經》的起源。這部書被稱為《易》(意為「變易」),大概也是由此而來。後來,對《易》的補充解釋漸漸增多,有些是關於道德方面的箴言,有些是形而上領域的看法,有些則是對宇宙的看法。這些補充解釋直到周朝末期甚至漢朝初年才以「附錄」形式寫入《易經》後面,稱作「十翼」。本章將只限於討論其中有關宇宙論的部分,其它部分將留待第十五章再討論。
在《易傳》中,除陰陽的觀念外,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數」。古代人以占卜來探求宇宙的奧秘,用蓍草占卜又離不開數目的變化。因此,《易傳》的無名作者們相信宇宙的奧秘在數字之中,是毫不足怪的。首先,他們把「陽」看為單數;把「陰」看為偶數。因此,《易傳·繫辭傳上》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後來的陰陽家試圖用數字把五行與陰陽聯繫起來,於是稱:「天之數,一,生水;地之數,六,成之。地之數,二,生火;天之數,七,成之。天之數,三,生木;地之數,八,成之。地之數,四,生金;天之數,九,成之。天之數,五,生土;地之數,十,成之。」這樣,一、二、三、四、五,都是產生五行的數字,六、七、八、九、十,則是完成之數。(見《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數八」鄭玄注,孔穎達疏)這個理論正好用於解釋前面《易·繫辭傳》的引文:「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則各有合。」這與古希臘哲學中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驚人地相似。據古希臘學者戴奧吉尼·萊修斯(DiogenesLaertius)所述,畢達哥拉斯認為,世上萬物全由火、水、土、風(空氣)四個元素構成,它們又都是由數字演化而來。
用數字把五行和陰陽聯繫起來,在中國是一個較晚出的學說,在《易傳》中,並沒有提五行。在《易傳》中,每一卦都象徵宇宙中的某個事物。《說卦傳》中的解釋是: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
坤,為地,為母。
震,為雷。
巽,為木,為風。
坎,為水,為月。
離,為火,為日。
艮,為山。
兌,為澤。
在每一卦中,沒有中斷的一橫代表陽,有中斷的一橫代表陰。乾卦由三個沒有中斷的三橫組成,代表純陽。坤卦由三個中斷的三橫組成,代表純陰。其他六卦則都是乾坤相交而成,因此,乾和坤被認為是父母,其它六卦是子女:
以乾的第一爻(由下端數起),與坤的第二、三爻結合,成為震,稱為「長男」。
以坤的第一爻,與乾的第二、三爻結合,成為巽,稱為「長女」。
以乾的第二爻,與坤的第一、三爻結合,成為坎,稱為「中男」。
以坤的第二爻,與乾的第一、三爻結合,成為離,稱為「中女」。
以乾的第三爻,與坤的第一、二爻結合,成為艮,稱為「少男」。
以坤的第三爻,與乾的第一、二爻結合,成為兌,稱為「少女」。
乾和坤的相交、結合,產生其它六卦,這象徵著天地萬物都由陰陽相交而成;亦如所有生物都由雌雄兩性結合而產生一樣,而陰則象徵雌性,陽則象徵雄性。
《繫辭傳下》說:「天地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天和地是陰陽兩氣的物質表現;「乾」「坤」則是陰陽兩氣的象徵。《繫辭傳上》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生命的起源來自雄性,而生命的完成則在於雌性。天地萬物的生成就如同生物界的兩性結合一樣。
考察中國的原始宗教,可以設想,最初有男性的神和女性的神,他們結合,由此產生世界萬物。這種擬人的原始宗教發展到後來,兩性由陰陽兩個力量代表,由此導致了論述陰陽兩氣相生相剋、相反相成的宇宙論哲學,這時,雌雄兩性轉化成為沒有人格的自然力量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