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民俗之喪葬習俗

舊時喪葬,很重視棺木,年逾60,就開始購備殮衣,請陰陽先生下羅盤看風水,擇墳地。棺木以松柏為料,內外用漆。壽衣以綢緞為料,備5至7件,甚至9件,男女皆用長袍。家貧者,臨時製備,無力講究,甚至卷席掩屍。

初喪,先請鄰居老翁、老嫗整容穿衣,蒙面,抬置地上。男停正寐中堂,女停內室。點燈一盞,合家穿白戴孝,焚紙哭泣,稱為「燒到頭紙」。小殮完畢,按男左女右,門外掛紙撮,大門旁立喪牌(訃文),上書死者生死時辰、孝子姓氏。當日向主要親戚報喪。與此同時,由護喪帶領孝子向家族鄰舍逐戶叩頭報喪,家中諸儀則由「主喪」善理。主喪普通由村中老成懂事者擔任。親友聞悉,帶燒紙前來弔喪。各方到齊,將屍入棺,稱作「大殮」。隨後,將棺柩放在靈堂、圍孝簾,掛魂幡,立銘旌,祭飯菜。孝子守靈,通宵不眠,俗稱「爬草窩」。第三日制孝服。第四日「蓋棺」。「蓋棺」,男,由戶族家長下「銀釘」(棺蓋上面用以連接棺體的扣);女,由娘家舅屬下「銀釘」,俱為木匠固釘。發矧前一天,村中人及親鄰朋友開始送禮,獻挽幛、輓聯、花圈,女兒送大齋、紙幡、金銀斗,並一一在靈前燒紙叩頭,焚香奠酒,請道士誦經。至夕,進行「棺燈」,所有參加奠祭之人,高擎火把,沿出殯路轉一圈。殯日,焚草於門。葬時,先祀土題主。程式大略為:主祭賓就位、柱香、焚表、奠酒、鞠躬、跪;初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詣神位前跪;行初獻禮、獻帛、獻爵、獻肴饌、讀祝文;行獻禮,獻帛、獻爵、獻肴饌;行三獻禮。余同前。平身複位,四叩首、五叩首、六叩首,起,詣神位前;賓辭神一揖,焚祝帛文禮畢。繼點主,程式大略為:賓就位,孝男持杖出帷,歇杖,請賓鞠躬拜(四拜);收杖入帷。賓行,賓就位,孝男持杖出帷,請主鞠躬、拜(四拜);捧主膝行,賓迎主一揖,磨墨,潤筆,刺左血,賓受筆、掉塵,去魂,啟內惶,平主;占內主通靈,合內函;點外主通神,點耳通竅,點天地,賓送主一揖,安主鞠躬拜(四拜);謝賓鞠躬拜(四拜);收杖入帷,燒紙,哀,禮畢。

發葬多在早晨進行,村人起靈(8人抬),孝子扯纖,孝女扶棺,鼓樂開路,疾趨而行。沿途扔撒紙錢,鳴鞭炮,遇十字路口則甩紙盆,棺柩入穴後,鄰人好友填埋擁冢、孝子行禮。焚紙致祭。葬後三日,孝男孝女要到墳地掊土圓墓。從死之日,以七計數稱為「頭七」、「二七」、「三七」……直至「終七」。每逢

「七』』要到墳地請靈,特別是「三七」、「百日」、「周年」、「三年」,親友都來祭奠,屬父母之喪,必持服三年,士不應試,官不蒞任。

以上諸儀式,多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解放後,不斷地進行喪葬改革。國家幹部、職工喪後,一般都進行弔唁儀式,親友臂戴黑紗,胸佩白花,俯首致哀、繞靈柩一周,與遺體告別。機關單位多送花圈、挽幛,並召開追悼會,致悼詞。以土安葬或火化。農村中雖還有舊俗,但儀式已大簡,守孝三年已經消失.

推薦閱讀:

陰宅風水禁忌和喪葬規矩!簡單易懂,看完能當半個先生!歡迎補充
台山人的喪葬俗
祖傳符咒秘傳手抄(喪葬用符、小兒關煞)
喪葬習俗(2)
陽原喪葬習俗

TAG:習俗 | 民俗 | 甘肅 | 喪葬 | 喪葬習俗 | 市民 | 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