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台階原理」

【摘要】「助人自助」和「實務性」隸屬於社會工作兩大屬性,也是社會工作的核心要素所在。在開展實務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堅持並貫徹「助人自助」的理念,而這一理念的實施與「台階原理」倡導的原則密切相關。「台階原理」指的是「助人自助」的歷程以及社工自身的發展並非如履平地,而是要一個一個台階地攀登,如若不留心或走得太急就易出狀況。

本文以一名社會工作專業大三學生的視角,將筆者暑期赴青島市市南區為期一個月的社工見習活動以及平時參加的諸多短期社工實務活動中所收穫的感悟與專業課程理論進行融合性思考,總結出一些貼近現實且具有地方特色、可供參考的社會工作實務原則。

【關鍵詞】助人自助 社會工作實務 台階原理

引言

社會工作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實務性、操作性取向的專業,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除了必須具備一般社會科學和專業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樹立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和掌握社會工作的方法技能,離開了實務性,社會工作就無法成就其「助人自助」的服務本質。社會工作的實踐性貫穿社會工作整個發展過程之中,因此,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親自參加社會工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按照社會工作專業的規範要求,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行動,將在課堂上掌握的價值觀念內化為指導行動的意識,成為知、覺、行合一的專業人才。

目前,在我國社會工作較為發達的地區,如東南沿海城市,社工人才的實務性培養開展的比較到位;但在西北內陸地區,由於社會工作在專業建設、服務推廣等方面還亟待發展,社工人才實務性培養能夠利用的資源和本土化經驗還很少。本文旨在從筆者參與過的各種社工見習活動中梳理出個人對於社會工作實務性的理解,並結合「台階原理」的運用嘗試總結出一些有利於自我提升和人才培養的方法、建議,為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盡一份作為專業學子的綿薄之力。

一、助人自助——「拾階而上」還是「一蹴而就」?

提起台階,大家一定不陌生。在當今高樓鱗次櫛比的城市中,在洶湧澎湃的城鎮化大潮中,台階是我們隨處可見的建築物。而且,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曾經或多或少在上下台階時出過「狀況」——或為絆腳,或為摔跤。究其原因,通常都是因為我們疏忽大意,或者是趕時間,以至於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台階走好[1]。將這一現象置於社會工作實務中,就可以用其比擬社工人員在「助人自助」的過程中,想趕超進度、一蹴而就等,而實踐證明,這樣做常常會陷入「欲速則不達」的窘境。

社會工作倡導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指的是社工不僅要幫助案主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還要努力幫助案主獲得自身發展,以至於案主在結案離開社工後依然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將要遇到的種種問題。可以說,要實現「助人自助」,本身就如同拾階而上,且必須耐下性子一步一步走踏實,不可貪快。因為「助人」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而是一系列的行為活動,是一個可能還會相當漫長的過程。著名社會學家王思斌在論述該問題時曾經指出:「社會工作不是機械地看待助人,即把受助者看做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把助人當做社會系統」[2]。社會工作的核心原則要求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必須相信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即案主有「自助」的能力可供發掘,因此在助人的整個過程中,社工要積極運用「優勢視角[3]」和「增能[4]」、「賦權[5]」等理論,尋找和激發服務對象的潛能,並最終助其「自助」。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社工在發掘、激發服務對象潛能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因為急著證明自己的工作成效或者一腔熱情急於求成,而這恰恰是要予以避免的,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尚在求學的社會工作專業學生。

2014年暑假,筆者所在的學校與社工體系建設相對完善的青島市達成了合作協議,作為學生代表,筆者有幸赴青島市市南區「新市民之家」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專業見習活動,被分派在「姐妹家園」主要從事工人權益保障服務。有一個案例是這樣的:「姐妹家園」在工人聚集地開展了一次外宣活動後,一名工人便來到了「家園」求助,恰巧這天「家園」的主要負責人不在,只有筆者和另外一名實習生值班。於是我們向來訪者詢問他的意願,得到的回答是他所在的工廠老闆經常拖欠並剋扣工資,除了他以外,還有八九個工人都有類似遭遇。聽完他的敘述我們兩名實習生都不免義憤填膺,恨不得立刻去向工廠老闆討要說法,幫助這名工人和他的工友討要工資,但礙於負責人不在,加之對關於勞工薪資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們幾乎不曾涉獵,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好告訴他等到負責人回來幫他轉告並諮詢解決方法。待負責人回來後,我們給她說明了情況,並通過電話預約將那位工人再次約到了「家園」的辦公室,我們原以為負責人會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決服務對象的問題——即告訴這名工人:「我了解了你的主要問題,你等我的消息,我們一定幫你把工資要回來!」然而事情進展完全出乎我們的預料,「家園」的負責人首先重新核對並了解了這名工人的基本信息與主要問題;之後針對問題逐一提供了相關法律支撐材料,並建議其與同樣遭遇的工友結伴去找老闆再做一次談話,同時做好錄音以備不時之需;最後還向他說明了其在找工作之初就出現的一些錯誤,強調了日後應怎樣注意和避免重蹈覆轍。也許這還不能被稱之為是一個最優解決方案,但卻給筆者很大啟發:「家園」負責人在這一過程中並沒有像筆者接待那位工人時那樣將自己視為可以獨當一面的「救世主」,將那位工人及其工友置於一個完全的被動地位,以為憑自己的力量為他們追討回工資就是「圓滿」完成了任務,而是積極告知這位工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事情,他自身也存在一定問題,並且應該努力克服避免再次陷入困境,「追討工資」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面,真正的「助人」也絕不是「我替你」,而是「我幫你」!這個案例充分說明,社工要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一定要克服一蹴而就的心理,必須分步走,既要「治標」,又要「治本」。

還想強調的是,「我替你」的誤區,對於剛開始學習社會工作的學生來說,是最容易陷入的迷潭,學生因其自身年輕、容易憑藉衝動和熱情去辦事的特點,往往會無視「台階原理」所主張的「階梯性」。還有一個案例來自於筆者在進行《個案工作》這門課程學習時的一次實踐,當時的服務對象是一個失戀的女孩,女孩因承受不了失戀的打擊,導致生活不規律,做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在接案社工組集體討論的過程中,有幾個組員都主張「心病還須心藥醫」,認為再給其找一個男朋友就是治療失戀創傷最好的良藥。在此,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這個對策是否合理。首先,這個方法目的性很明確,針對性也很強,並且有一定經驗基礎,但是體現了急於求成的心理,萬一運用不當有很大的概率會適得其反。例如案主自身可能就無法接受,還有「新男友」的來源也是烏托邦式的幻想。其次,缺乏培養案主正視問題、走出陰影、最終獲得自我發展的重要導向,試想一下,如果按照這個方法去做,那就需要通過引入另一人來替服務對象解決問題,那麼萬一服務對象不幸再次失戀,難道我們還要再去找一個人來嗎?可以想到的是,那樣我們就會陷入一個死循環,彷彿案主永遠站在第一節的台階上,而為了不讓她倒下,我們只是找人在後面支撐著她,而不是去幫助她勇敢地自己向前邁進。「台階原理」除了強調我們要一步一個台階走好,還告訴我們要不斷向上才能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絆腳、摔跤甚至偶爾跌落都不用懼怕,只要重新再走的時候注意調整步伐、認準方向就好。作為專業的社工,面對這樣的服務對象,我們必須幫她「增能」,幫她不斷增加上到新台階的機會,我們要運用各種技巧鼓勵她,支持她,就算舉步維艱,但每邁上一個台階,她的信心勢必有所增加,即使同時伴隨著對自我改變的擔心和懷疑也不應躑躇不前,因為只有「自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時社工應該注意降低服務對象的負性情緒的影響,增加積極情緒的影響。

通過以上的探討,一個問題逐漸凸顯,那就是作為社工的我們,應當如何為服務對象提供一套「階梯性」達致「自助」的方案?

首先,我們應該做的是確立一個總目標,即確定我們要幫助服務對象最終登上「幾個台階」的目標,這是工作者和服務對象日後共同努力的最終方向,這一過程包含收集資料、問題需求評估兩大部分。在收集資料時應通過多種渠道、多種環境進行搜集,如文獻查閱、實地調查、訪談、非語詞的觀察、所處朋友圈的調研,等等,資料收集為問題需求評估提供了真實的材料,利於深入認識到問題的本質與關鍵所在,從而易於確定總目標。

第二,合理制定分目標,即按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目標管理原則來分解總目標,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循序漸進地增強服務對象的自我效能感,而且有利於社工自己步步為營。分目標的制定模式就是用初級目標、中級目標與終極目標來將總目標進行分解,其中的初級目標制定具有直觀明了的特點,針對的是服務對象當下所面臨的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級目標是在初級目標的基礎上設立,主要為了促進服務對象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以及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發展;終極目標是最高的層次,是為了幫助服務對象達到自我實現,即發掘出自我潛力乃至全面的發展。在制定分目標時,我們可以採取詢問、重述、澄清、聚焦、排序等技巧確定問題的重點與關鍵所在,明確服務對象所要達成的解決效果(自決原則的應用),以此來更為準確、科學地制定分級目標,避免或減少目標制定的不合理性,有效防止了在「攀登台階」時出現「絆腳」或「摔跤」等狀況。

這裡還想補充說明的關鍵是如何更好的提升服務對象的自我效能感,我們知道,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對於自身做事情能力的內在感覺與認識,如果這種感覺長期被抑制或止足不前,就容易出現很多問題,例如習得無助(對一件事情做了多次以後仍未達到目標或仍未成功,內心就會充滿無助感,變得自卑)就是自我效能感極低的一個表現。這裡的解決之道就是引入「控制點」,但必須非常注意的是不能引入過強的控制,否則易讓服務對象覺得高山仰止,攀登無望,結果落得自我效能感不升反降,此外,過強的控制易使得工作者「自我捲入」過多,甚至把自己「救世主」化,從而與「助人自助」背道而馳;那麼如果引入過低的控制點會怎樣?大量案例證明,那樣做也無法實現前面所說的為服務對象增能的效用,特別是對於一些自控能力較低的人,往往容易讓他們不以為然。

第三,目標達成的考量標準。在社會工作組實務中,常常以服務對象的反饋與評價作為目標達成的重要指數,這是無可厚非的,然而是否存在情境的作用呢?通常我們只是將目標檢驗、對象反饋作為「定律」來遵從,又是否有些武斷?因此筆者認為,目標達成的考量標準也應有層級性、多維性,但礙於學識尚淺,這一點還將在日後進一步的學習中多加思考和探討。

二、「邁出你的第一步!」——從湖邊的一場邂逅談起

強調社會工作者要運用「台階原理」,不僅意味著我們為服務對象提供的循序漸進的服務,也意味著我們對自身實務性的培養同樣是需要一步一步開展的活動。「台階」從理論上分析,就是運用目標管理的原則,首先將目標階段化,這就好比一個兩米高檯子擺在面前,一下子蹦上去大多數常人應該都望塵莫及,然而如果把這個兩米高的檯子分成四階,每階五十公分,再攀上去就幾乎沒有難度了。除了把目標分段,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目標的連續性,回到上面的例子,就是在把兩米高台分成幾個台階之後,還要注意把每一個台階都走好。試想,如果第一階台階你登上了,但第二個台階沒有登上,那麼第三個台階你就只能望而興嘆!

這裡我們先來關注一下作為「新晉」社會工作者,在面對角色轉換(從非專業性角色到專業性角色轉換)的問題時,是否可以順利克服「卡帶」現象?

那是一個周末的上午,筆者坐在學校湖邊的椅子上等一個同學。因為周圍很安靜,筆者便翻看著隨身攜帶的英語六級試題。不久,耳邊突然響起一聲「同學,你好!你在做英語題啊!」循聲望去,左手的邊椅子上多了一位素不相識的女生,緊接著,她又說到:「唉,你可以學進去,真好!」

「同學,你好!」筆者因為好奇便和她攀談起來。通過交談得知,她對學習這件事的看法很複雜,並且訴苦似的抱怨著:「因為我的學習成績不好,同學、舍友都瞧不起我。她們就看誰學習成績好。所以我幾乎沒有朋友,經常是自己一個人。我向輔導員申請換了宿舍,可是也好不到哪兒去。」她的描述讓筆者心中一動,想把她發展為一名服務對象,找幾個社工專業的同學一起幫助她擺脫困擾。可由於當時等待的同學已經到了,時間上不允許和這個湖邊邂逅的女生多交談,便只匆匆向她要了聯繫方式,而她留的是一個QQ號碼。事後,筆者嘗試去加這個QQ,但沒有成功,不知是她沒看到還是不同意。而回想她留聯繫方式時沒有選擇留手機號而是選擇QQ號,可能意味著她並不習慣直面交流內心情感,更喜歡利用網路等具備一定「掩護性」的方式進行交流,所以她寧願在湖邊對著剛剛邂逅的陌生人敞開心扉,卻不願這種「陌生感」有一天被消弭殆盡。這麼一個鮮活的個案案例,竟然就這樣無疾而終,令筆者一度很是遺憾。然而換一個角度思考,既然初次邂逅她就能主動坦誠困擾,可見她內心裡其實很在意,也想改變。顯而易見,她在人際關係處理方面存在一定認知偏差,將他人對自己的排斥僅僅歸因為自己成績差而被瞧不起,並把問題的矛頭主要指向她的舍友,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換了宿舍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原因何在。然而由於與她「邁出第一步」的專業關係沒有得以成功建立,以上的思考無法付諸實踐,筆者也很後悔當時沒向她說明想法和介紹自己的身份、專業,爭取獲得她的信任,從而為她提供幫助。

將潛在服務對象變成現實服務對象那關鍵的「第一步」就是信任關係的建立。在「湖邊邂逅」事件發生後的專業實踐中,筆者都會特別重視做好專業關係初步建立,而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要充分考慮不同的潛在案主各自的特點,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地「邁出第一步」。例如在青島「新市民之家」的社工見習中,筆者就特別注意如何與前來諮詢的工友建立關係,將他們發展為服務對象,這僅憑美好的願望顯然是不夠的,關鍵是要創造適宜的環境和時機,還要善於抓住工友的自身特點,一個特別的案例是:筆者與一個工友建立專業關係的方式是在「家園」的菜園打理過程中。「家園」院子里有一塊菜地,平時工作之餘我們幾個實習生就會進行打理。一天下午,筆者正在一塊空地上種菜,正趕上有個工友前來「家園」,筆者發現工友對種菜挺有興趣,便邀請他一起來種菜,在我們共同勞動的過程中,交談變得更加自然而然,相互熟悉的速度也明顯加快。

如何較為迅速的與潛在服務對象建立信任關係,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文化氛圍的支持;例如筆者青島見習的「家園」無論從屋內布置還是屋外環境都營造了一種家的感覺,讓人「賓至如歸」。第二,溝通方式要靈活;社工不但可以與潛在服務對象直接建立關係(這裡要注意的是作為社工要「敢溝通」,即主動與服務對象溝通;也要「多溝通」,即有耐心地與服務對象進行多次溝通。),也可以通過已有服務對象的間接介紹發展新的服務對象,等等。第三,服務平台的支持;「家園」因其歷史在青島當地工廠有著較強的影響力,依託家園的支持專業性的服務關係就比較容易建立,因此打造有影響的服務平台也是社會工作普及和推廣的重中之重。第四,利用構建人際關係的「微妙」原則;例如當潛在服務對象與工作員與處於相似年齡段,或是同鄉時,信任關係就很容易建立,即使沒有上述這些客觀的「共通性」,社工也可以通過用表達「同理心」的方式消除和潛在服務對象之間的違和感。

此外,作為社工的我們,還要善於在遇到溝通障礙時積極進行心理調適,勇敢面對失敗,並且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這裡其實不妨嘗試一下「阿Q」心態的運用,凡事多往好處想,作為社工,我們應該相信只要「助人」的心是好的,即使有誤會也最終能被消除。

三、「三步走」——對社工實務培養的設想

在本科哲學課程的學習中,我們學到了馬克思的實踐論,其主要觀點是:「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6]。因此,社會工作也是實踐的,誠如前面已說過實務性是其基本屬性。「社會工作實務」究其內涵不可不謂包羅萬象,覆蓋面從人類的胎兒期開始一直到老年期結束,服務對象因此可謂錯綜複雜,沒有強大的實踐能力絕對難以勝任「社工」一職。那麼,作為專業社工的我們,該如何培養自身的實務性呢?這裡想結合本文主題倡導的「台階原理」,談談一個將實務性培養分「三步走」的設想。

第一步,針對生情,設計個性化實踐教學方案。

台灣曾華源教授曾提出「參與-整合實踐教學模式」。這一參與模式強調師生雙方應積极參与教學過程,其中教學者的教學策略應促使學生與環境適當的互動,透過運用過去的經驗,以便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獲得原則與概念。模式中的所謂「參與」是指教學者(包括學校老師和機構教學者)和學習者共同表達對實踐學習的期望,並且積极參与實踐計劃的擬定活動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學校、機構和教學者的共同參與。所謂「整合」則是指學校、機構及學生對實踐教學期望的融合,以及如何促使學生整合學校理論知識和實習經驗,把課堂課程學到的理論知識轉換到實務工作情境中去運用,將價值、理論、技巧內化到自己的意識和行為中去,通過具體的實務工作表現出來,並在實踐中促進新的學習。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將這個模式結合現實的情況加以修改並運用到社工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評估自我身心方面及個性的優缺點因素,檢視自己修習過的課程與成績,比較自己對各類機構的了解及觀感,結合自己將來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考慮等來設計自己的個性化的見習和實踐,指導老師和學生再進一步討論,最終擬定出學生的實踐計劃。筆者認為只有經過學生和指導老師參與到計劃的制訂過程,將實踐教學的期望轉整合成現實可行的個性化方案,實務性培養這一教學活動才能實現雙贏。

第二步,立足校情,開展創新實踐教學活動。

筆者就讀的安康學院受所處地域限制,市內社會工作機構較少,實踐教學資源匱乏,同時社會工作專業是一個新設立的專業,知名度還不高,這些情況都增加了社會工作專業的實踐教學難度。結合實際情況,筆者建議充分利用校內、校外現有資源建立專業課程實踐基地,包括技能實訓室,以及實驗室,通過實驗教學開展實踐教學。實驗教學是一種模擬環境下對於理論知識的應用,對於極其強調實務性的社會工作專業而言,這種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學在學習純理論性的課程時,往往容易覺得枯燥乏味,因此,實驗室學習與建模、觀摩學習就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個能夠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的關鍵環節。

觀摩學習,指的是可帶領同學到社會服務機構看機構的工作者怎樣處理個案以及項目運作等。觀摩後讓同學們自己獨立確定主題,進行模擬訓練,並請老師和實務經驗豐富的工作者作為指導。

實驗室學習,指的是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實踐的環境與條件,設置一種模擬現實的情境,有助於同學們用科學、嚴謹的態度來對待實踐。

建模學習,指的是可以時間為軸建模,也可以空間為軸建模的一種實踐性學習,其遵從先定類再定性的原則。時間建模即從服務對象年齡或行為發展時間進行縱向建模,了解其行為表現是經常性的還是偶發性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行為表現,並持續了多久。空間建模可以從服務對象個人、其家庭環境、文化背景等方面橫向建模。

第三步,結合社情,拓展實踐教學渠道。

和諧社會,民生為重,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強調要大力發展社會工作,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社會工作制度作為發展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的一種工具性措施而被推向前台。日益大力倡導和推進社會工作,由政府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方式已成為共識和未來社會工作行業的發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我校可以與各級各類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部門(社區、民政、工青婦等部門)、公益服務類的事業單位、民辦的公益性、慈善性社會團體和民辦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和部門合作,建設專業的社會工作實踐基地,依託這些機構聯繫實際來開展社會工作實踐教學,同時服務社區居民,並且能為專業社會工作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利條件和依託,幫助學生了解社情民意,在實踐過程中培養職業素養,增加工作經驗,為以後的工作打好紮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這些機構很多也是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未來就業單位,通過與這些機構建立實習聯繫,也可以有助於學生與實習單位的雙向熟悉和了解,通過實習促就業。

可以略顯誇張的說,社會工作專業所有的教學形式都應是實踐教學,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應以「實務性」為中心展開,包括理論模式。所以,我們的社工人才培養不應再拘泥於實務機構的專業服務內容限制,任何一個社會問題,任何一個群體都可以成為實務關照和研究操練的對象。例如從實踐的地點上看,可以是學生走到哪裡,實務工作就開展到哪裡——在學校,同學甚至教師可以成為關照的服務對象;放假回到家裡,家庭成員、親屬、朋友、同學、鄰居和社區的問題和需要,也可以成為學生提高服務的領域,等等。

行文至此,筆者恍然有了「庄生曉夢迷蝴蝶」之感,不清楚到底是因為自己喜歡社會工作,所以才相信社會工作的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還是因為相信社會工作的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所以喜歡。然無論如何,要做到真正的喜歡還須具備相應的能力才能得以永繼。因此,筆者深知不斷培養自身的社會工作實務能力才是未來能夠一直從事所熱愛的社工行業關鍵所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實務能力培養也絕非朝夕之功,勢必要按本文所倡導的「台階原理」那般循序漸進、腳踏實地方能成事!【整理編輯:時英平】

備註:

[1] 摘自《中國社工時報》 ,簡嘉卓:社會工作中的「台階原理」,2014年。

[2]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3頁。

[3]這一理論的核心在於工作者對案主的優勢和資源的洞悉。旨在幫助案主發現、尋求、探索、利用自身優勢與資源,挖掘、激發案主的潛能,協助案主解決問題。這一概念首先由美國堪薩斯大學社會福利學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優勢視角:社會工作實踐的新模式》一書中提出。主要有賦權、成員資格、抗逆力、對話與合作四個基本信念。

[4] Barbara Soloman 在《黑人的增能:被壓迫社區里的社會工作》一書中率先提出這一概念。是指個人在與他人、環境的互動中,擁有掌握運用資源的能力,從而逐漸或恢復或建立自信心,幫助其獲得更多的能力。它有五種基本假設,發生的層次有有個人層次、人際關係層次、環境層次三層(這也是個人感到「無能」的三層原因)。

[5] 是社會工作中又一重要的理念,與增能理論共有淵源。它是指在社會工作過程中,工作者面對服務對象自我效能低、有較強無力感等狀況,從個人層面、人際層面、環境層面三方面賦予服務對象(個人或者群體)權力,挖掘與激發服務對象的潛能,以減低其無力感,逐步達到解決問題效果的一種干預方法的指導理念。賦權有兩個模式,一是指服務對象本人主動賦權,二是指外力推動的賦權。筆者認為,在服務過程中,特別是前期與中期階段,主動賦權在於外力賦權的推動,關鍵是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看清其所處的權力狀態,進而給予服務對象權力。在整個過程中工作者要扮演好促進者與使能者的角色,有清晰的角色定位。

[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頁。


推薦閱讀: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觀修原理》第八大願:常隨佛學
奇門遁甲三奇六儀排布原理
再論納音原理
河圖洛書的混沌原理
剖腹產擇吉的原理

TAG:工作 | 社會 | 社會工作 | 原理 | 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