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間獨特療法(三)

xueya2013-11-09 07:25民間獨特療法(三)

清泉居士整理葯帶療法 沖洗療法 指撥療法 摩腹療法 小兒葯熨療法小兒藥罐療法 放血療法 刮痧療法 塞鼻療法 吸葯療法正骨推拿療法 含漱療法葯帶療法葯帶療法是把藥物加工後,裝入如腰帶樣的布袋中,纏縛於腰部或其它部位,以此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本療法流傳較久,簡便、無痛苦。歷代雖無專著記載,但在明清時期,已有一些醫家著作論及本療法在臨床上的應用。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中記載:「腎虛腰痛,用酒炒黑豆,荷包作腰帶纏腰」等。現代也不乏臨床應用有效的報道。[基本內容]一、藥物的選擇與加工。1.根據疾病的不同性質,辨證選取藥物。2.將所選的藥物粉碎後,裝入細長如帶的布袋中,製成葯帶。3.根據疾病的需要,也可將藥物加熱應用。二、操作方法1.根據疾病的不同,將葯帶繫於腰中或其他病變部位。2.如用熱葯法,可準備兩個葯帶,輪換使用。3.一般5-7天換藥一次。三、治療機理本療法通過藥物直接作用於人體發病部位,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根據中醫經絡學說,本療法能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邪去正安,對於局部氣血瘀滯、濕熱阻絡的疾病,療效更為明顯。[臨床應用]由於葯帶療法的治療部位局限,本療法的臨床應用多適用於腰部以下的疾病。如坐骨神經痛、慢性結腸炎、慢性腎盂腎炎、盆腔炎、前列腺炎等。一、慢性結腸炎l.取苦參18克,黃連9克,黃柏、白芨各15克,將上述藥物粉碎炒熱,製成葯帶,縛於少腹部,3-5天換藥。2.取赤石脂、禹餘糧各20克,乾薑10克,粳米15克,共研碎末。用法同上。3.取石榴皮30克,白雞冠花25克,白頭翁、白芨、木槿皮各15克,秦皮、黃柏各12克,黃連10克,仙鶴草20克,共研細末。用法同上。4.取蒼朮、白朮、生薏仁各20克,党參、山慈菇、煨肉豆蔻、黃芪、白芍各15克,炒扁豆、敗醬草各10克,柴胡、升麻各9克,芡實30克,共研碎末,用法同上。5.取淫羊霍、烏葯、赤石脂、禹餘糧、煨肉豆寇各15克,附子、刺蝟皮、降香、硇砂、五倍子、石榴皮各10克,共為細末。用法同上。適用於脾腎兩虛型慢性結腸炎。6.取青皮、陳皮各12克,白芍12克,防風、柴胡各10克,炒薏仁、白朮各15克,茯苓20克,共研碎末。用法同上。適用於肝鬱氣滯型慢性結腸炎。二、慢性腎盂腎炎取萆薢、桃仁、紅花、烏葯、銀花、瞿麥各10克,車前子12克。金錢草15克,敗醬草15克,劉寄奴30克,白花蛇舌草40克,共為碎末,製成葯帶,縛於少腹部或腰腹部。此法也適用於泌尿感染。三、慢性前列腺炎取桃仁、紅花、烏葯、萆薢各15克,車前子、金錢草、敗醬草各20克、劉寄奴、白花蛇舌草各30克,制香附18克,共為細末,縛於少腹部。四、遺精、早泄取金櫻子、芡實、蓮子肉、益智仁各12克,生牡蠣、白蒺藜各15克,共碎細未,將葯帶縛於腰間及下腹部。五、陽痿取巴戟天、淫羊藿、金櫻子、葫蘆巴各10克,陽起石12克,柴胡6克,共為細末,縛於少腹部。六、慢性盆腔炎取當歸、桃仁、紅花、桂枝各10克,川芎6克,赤芍,山慈菇各15克,劉寄奴30克,敗醬草20克,白花蛇舌草40克,共為碎末,製成葯帶,繫於腰間。七、白帶增多取蒼朮90克,黃柏30克,共為碎末,製成葯帶,繫於腰間。八、產後腹痛取延胡索30克,炮姜、附子各15克,肉桂12克,艾葉10克,共研細末,白酒炒熱,製成葯帶,縛於少腹部。九、風濕性腰腿痛1.取金毛狗脊60克,桑寄生、川牛膝各30克,續斷、鑽地風各20克,獨活、千年健、當歸、桂枝、五加皮各15克,川烏、草烏各10克,共為細末,用酒炒熱,製成葯帶,縛於腰間。2.取晚蠶砂500克,白酒炒熱,製成葯帶,纏縛腰間。十、風濕性關節炎取川斷、牛膝、獨活、桂枝、五加皮各15克,川烏、草烏、蘇木各10克,共為碎末,製成葯帶,繫於患處。一般3-5天換藥一次。[注意事項]l.在選葯時,凡劇毒和對皮膚有嚴重刺激性的藥物,不宜製作葯帶。2.藥物必須研碎或成細末,以利取藥效。3.凡治療過程中出現皮膚過敏,應暫時停止治療。對加熱的藥物,注意掌握好溫度,防止燙傷。4.日夜纏縛如影響睡眠,可在睡時取下。但須堅持一段時間應用,否則難以奏效。5.急性病症、對藥物過敏者不宜應用本療法。[按語]本療法操作簡便,對腦部以下疾病,通過藥物直接作用於患部,有獨到的療效,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沖洗療法沖洗療法是用藥液反覆沖洗患病部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療法在民間應用有悠久歷史,如不慎燙傷後,用冷水反覆沖洗燙傷局部等。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已載有用五倍子6克,蔓荊子9克,研末,在銅鍋內煎煮,取液沖洗眼睛,治療目澀癢痛等方法。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和王燾《外台秘要》、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等醫籍,也載有沖洗療法的治療方法。[基本內容]一、藥物配製和器具1、根據病情需要,選擇藥物,煎煮取液,或利用現成的藥液。2、準備注射器、葯盤等器械。二、操作方法1、局部沖洗:讓患者取舒適的體位,用配製好的藥液對患處進行反覆沖洗。每天沖洗次數視病情而定。2、全身沖洗:選用溫熱藥液在浴池或浴盆內沖洗。三、 治療使用藥液沖洗,可直接作用於體表,治療某些疾病較內服藥收效明顯,而且沖洗還能清除細菌和傳染,如用熱液沖洗還能溫通經脈,以暢通氣血。[臨床應用]本療法的全身沖洗法,可參見「沐浴療法」。局部沖洗多用於五官科疾病、婦女生殖系統疾病等。一、 鼻炎取盛溫鹽水1000毫升的灌洗桶,桶底略高於患者耳部,用連用橡皮管的橄欖頭塞在一側鼻孔,橡皮管連在灌洗桶上,將溫鹽水自患者一側鼻孔進入,由另一側鼻孔流出。沖洗時要避免咳嗽、吞咽、噴嚏等動作。完畢後,頭向前傾,使鼻腔內殘餘水液自然流出。二、耵聹栓塞及外耳道小異物在20毫升針管上連接7.5厘米長的細橡皮管和針頭(鈍),針管內盛生理鹽水,循外耳道壁沖洗外耳道。三、外耳道濕疹龍葵、蒼耳、小飛揚、葎草任選一種,煎水後沖洗外耳道,然後用棉簽揩乾。或用0.1-0.5%枯礬水沖洗。如有繼發感染者,可用黃連或黃柏適量,煎水清洗外耳道。每日1-2次。四、外耳道癤取新鮮野菊葉30克,煎成濃汁澄清,沖洗外耳道,每日3-4次。或用鮮地丁草100克,煎水澄清,沖洗外耳道。也可用黃連10克煎水,沖洗外耳道,每日1次。五、外耳道炎1、取菊花、蒲公英各60克,煎水澄清,沖洗外耳道。2、取黃連12克,枯礬4.5克,甘油100毫升,冰片0.6克,先煎黃連濃縮為100毫升,過濾取液,加入枯礬再過濾,然後加入甘油、冰片,即成黃連滴耳液,沖洗外耳道,每日2次。六、 結膜炎取菊花15克,黃連、木賊各10克,加水煎煮後過濾取液,沖洗患眼。每日3次。七、癰腫瘡癤1、取夏枯草30克,蒲公英60克,地丁40克,金銀花30克,丹皮、白芷各15克,黃連12克,煎水沖洗,每日3次。適用於未化膿者。2、以上方加黃芪20克,水煎沖洗,每日5次。適用於已化膿者。八、子宮頸炎、子宮糜爛1、取劉寄奴、蒲公英各60克,敗醬草、山慈姑、黃柏、苦參、金銀花各3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加水煎取1000毫升,待藥液降溫至20-25℃時,令患者仰卧,曲腿,用擴陰器擴開陰道,用膠布管沖洗宮頸,每日1次。2、使用恩威公司的潔爾陰套裝(內含潔爾陰泡騰片1板、潔爾陰洗液1瓶、沖洗器一個、一次性指套8個)清洗。具體方法:將10ml潔爾陰洗液加入沖洗器內,用溫開水加滿至沖洗器瓶頸,搖勻後沖洗陰道,也可直接用溫開水沖洗,然後在手指上戴上乾淨指套將泡騰片1片送至陰道深部。每天1-2次,七天為一療程。九、陰道滴蟲1、取白礬15克,蒼朮18克,苦參、蛇床子各45克,烏梅40克,地膚子30克,黃柏30克,雄黃5克,加水2000毫升,煎取1000毫升,待冷卻至20-25℃時,用擴陰器擴開陰道,由深及淺逐段沖洗,每日1次。2、使用恩威公司的潔爾陰套裝(內含潔爾陰泡騰片1板、潔爾陰洗液1瓶、沖洗器一個、一次性指套8個)清洗。具體方法:將10ml潔爾陰洗液加入沖洗器內,用溫開水加滿至沖洗器瓶頸,搖勻後沖洗陰道,也可直接用溫開水沖洗,然後在手指上戴上乾淨指套將泡騰片1片送至陰道深部。每天1-2次,七天為一療程。[注意事項]1、注意掌握沖洗液的溫度,以接近體溫或能耐受為好。2、作鼻腔沖洗時,注意勿使患者咳嗽、噴嚏和吞咽,以防藥液進入鼻竇和鼓室內。上呼吸道感染者禁用鼻部沖洗。凡鼓膜穿孔、美尼爾氏綜合征、前庭功能性疾病禁用耳部沖洗。有眼外傷或異物傷及眼球者,禁用眼部沖洗。3、婦科疾病治療期間忌房事。4、在應用本療法同時,可根據病情需要,配合應用其他療法。[按語]本療法取材及應用均較方便,其作用與藥物選擇、操作方法等似可進一步研究,以利推廣。指撥療法指撥療法是依照「以痛為腧,不痛為力」的原則,在穴位上進行手指平推和撥法(簡稱指撥法)以治療傷痛病症的一種治療方法。[基本內容]一、操作方法指撥推拿的基本特點是「以痛為腧,不痛用力」。施術時,先囑病人指明痛點的所在部位,醫生一手用手指指腹按住痛點,另一手握住病人肢體作拔伸、旋轉等活動,或囑病人作彎腰、抬腿、踏步等動作;直至痛處由疼痛轉變為按壓不痛或稍覺疼痛時,醫生用按住原痛點的手指指腹向下、向外輕柔地平推及扣撥數下;然後再囑病人稍為活動一下,以找出新的疼痛點,再按照前法繼續施術。如此反覆多次,直至疼痛及活動障礙消失或顯著減輕時為止。最後,在原痛點處帖敷膠布或膏藥,或用繃帶作軟固定。二、基本手法1、拇指平推法:這是指撥法的主要手法。用拇指指腹緊按住已轉為不疼痛的原「痛點」,用輕柔、均勻的指力,作以向外、向下方向為主的平行推動法。主要適用於因痙攣為主的疼痛。2、扣撥法:以拇指或食指在一定部位上,用輕柔、均勻指力,按一定方向做如扣手槍板機狀的動作,如以食指在頸部「頸臂穴」作向外、向下方向之扣撥,以治療「手麻」。以拇指用稍重指力在腰臀作「十」字狀滑動如撥,以治療位置較深的腰腿痛等。[臨床應用]指撥療法適用於落枕、漏背酸痛、腕指腱鞘炎、扭傷挫傷、手指麻木、顳下頜關節痛、風濕痹痛等。一、 落枕患者正坐,醫者站於其背後。囑患者緩慢轉動頭頸,至疼痛明顯時,醫生拇指按於患者頸部「痛點」,將患者頭部作上下仰俯活動,使「痛點」轉化為「不痛點」後,再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平推數下後,囑患者頭部轉回原位,然後再囑患者緩慢轉動頭頸,找出新的「痛點」,以上法作拇指平推法。如此反覆多次,直至頸部活動基本恢復正常,痛點消失或明顯減輕為止。術後囑患者減少頸部活動,原疼痛部位可用一小塊橡皮膏布固定,切忌用外力隨意按捺患側頸部。二、 漏肩風患者取立位,醫者站在患側一方,囑患者上臂作上舉、後彎、外展或外旋等動作,找出明顯痛點後,即保持此體位不動。醫者以拇指按住其「痛點」,將患肢適當轉動:上舉疼痛者,即於上舉疼痛時將患肢作內旋或外旋;外旋疼痛者,於疼痛體位作內旋;後彎疼痛者,即於疼痛之體位旋轉患肢,務必使「痛點」轉化為「不痛點」後,施以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手法,然後囑患者復原,重複上述動作,找出新「痛點」,再按上法予以推拿,直至疼痛減輕或消失為止。術後囑患者減少肩部活動,並忌以外力隨意按捺原痛處。三、腕踝關節扭傷腕關節扭傷患者取坐位或立位,醫者站其對面;踝關節扭傷者取坐位,醫者坐其對面。囑患者作腕或踝關節活動,至最痛時保持體位不動。然後以醫者以一手之拇指按壓住腕、踝關節的「痛點」,另一手則捏住患者的手指或手掌、腳趾或腳掌作順勢拔伸:若「痛點」疼痛緩解,即可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平推數下後,囑患者再作碗、踝關節活動,找出新的「痛點」,再按上法治療。如疼痛消失,則在順勢撥伸後,用橡皮膏固定原痛處。切忌用外力隨意按捺原痛處。四、腰痛患者取立位,醫者站其背後。囑患者作腰部前俯、後仰、側彎等動作直至出現疼痛後,即保持此體位不動。醫者以拇指按住痛點,並囑患者於此體位作相反方向的運動,或施以緩慢的旋轉。例如,前俯疼痛者可在按住「痛點」後,囑略向後仰或再加腰部側彎或斜旋;如後仰有「痛點」者,可在按住「痛點」後,囑略向前俯或再加腰部側彎或斜旋;如腰部向右側彎有「痛點」者,可在按住「痛點」後,囑作腰部向左側彎或斜旋等等。總之,務必使「痛點」轉化為「不痛點」。在「痛點」轉化為「不痛點」後,根據不同部位予以指撥。如痛點位於腰背部足太陽膀胱經第1、第2側線外側者,常可向外、向下作拇指平推法。如痛點位於腰背部華佗夾脊穴一線,即相當於豎脊肌、骶髂韌帶處有明顯壓痛者,常可先作向內、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如痛點固定於骶髂關節處,其位置較深者,常須用稍重指力,向深部作拇指或食指扣撥法。如疼痛依然如故時,則可進一步配合抬腿踏步動作,在運動過程中,向關節深部作拇指「十」字狀扣撥滑動,如此反覆多次,直至減輕或解除疼痛為止。慢性外傷性腰痛以及有近骨處固定痛點的患者,運用指撥推拿法治療,更加要有耐心,要反覆進行,往往可在指下獲得「撕帛感」,腰痛即可減輕,甚至於完全消除。在作指撥推拿術後,要囑病人減少腰部活動,並切忌隨意用外力按捺原痛處。一般可在局部加帖膏藥以固定患處,減少其活動度。[注意事項]1、痛點轉移現象是指撥推拿療法的重要觀察指標,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必須根據轉移的痛點,因勢利導,進行治療。2、指撥推拿後進行適當固定,要囑患者減少局部活動,並切忌再用外力隨意按捺原痛點處。[按語]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由於外力損傷、用力或體立不當、過度疲勞、感受寒濕等因素,而使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常引起肢體酸痛麻木等症,以致關節活動受限,其中疼痛往往是主要的癥狀。通過以痛為腧,局部指撥推拿,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不痛用力」的指撥法是在「以痛為腧」的基礎上進行的,即在痛點轉變成不痛時才進行平推扣撥。因此,要求醫者善於抓住這個時機,方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摩腹療法摩腹療法是一種自我按摩療法,主要是對腹部進行有規律的特定按摩。腹部是氣血生化之所,摩腹既可健脾助運而直接防治脾胃諸疾,又可培植元氣,使氣血生化機能旺盛,起到防治全身疾患的作用。在隋代京墨先生所撰《神仙食氣金櫃妙錄》的「治萬病訣」中已有「摩腹」之內容。唐代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中,有「摩腹繞臍」等記載。至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中對摩腹療法有了更詳細的論述。近代的保健按摩療法和其他氣功療法中,亦多採納摩腹療法內容。[基本內容]本療法具體操練方法如下:坐或卧式,閉目內視腹部,自然呼吸,雙手疊掌置臍下腹部,男子左手掌心帖腹,右手覆左手上;女子相反。以臍為中心,兩手繞臍,由小至大。男子先按順時針方向作螺旋式轉摩36圈,最大一圈的邊緣,上至肋弓,下至恥骨聯合。當最後一圈,疊掌於劍突下時,作S形轉向,如太極圖陰陽轉換線般轉至逆時針方向,然後由大至小,再摩轉36圈,最小一圈,疊掌回至原處。女子則先逆時針方向由小圈轉摩至大圈36圈,經陰陽轉換線換向後,再順時針方向由大至小摩轉36圈。全過程約需6-10分鐘。摩腹畢,可起身散步片刻。[臨床應用]本療法主要以防治脾運不健、消化不良、水谷積滯、腹脹中滿等疾病。對慢性胃炎、胃粘膜脫垂、胃下垂、胃腸神經官能症、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等也有良效。脾胃健運,則元氣充實,故本療法可用作全身疾病的輔助治療。[注意事項]1、本療法操練時須勻速、緩慢、柔和、輕鬆自然。2、本療法一般宜在食後半小時進行,不宜空腹進行。3、應用本療法期間,仍須注意飲食適度,易於消化,不可暴飲暴食,或過食肥膩生冷等。4、本療法以調理慢性病為主,須持之以恆,日久方能顯效,不可操之過急。5、若遇急性腹痛,首先得查明原因,不可貿然以本療法治之,以後造成不良後果或延誤病情。[按語]本療法極為簡易,療效確實,可單獨應用,也可配合其他療法同用。一般每日作3-4次,病症輕者,如一般食積、氣滯腹脹等,一至數天即可緩解。病症較重或病程較長者,則須持續摩腹較長時間方見成效。小兒葯熨療法小兒葯熨療法是將藥物碾成粗末或搗爛,炒熱後用布包裹,置於患兒皮膚表面,或往返移動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療法淵源甚久。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應用藥熨治療嬰兒索痙等疾病的記載。經過歷代醫學家的不斷總結,本療法日趨完善。至清代,醫家已普遍運用本療法治療小兒各種常見病症。如《幼幼集成》曰:「治傷冷食及難化之物,以生薑搗爛,紫蘇搗爛,炒熱布包,熨胸腹。如冷,再炒再熨。神效。」不僅介紹了本療法的具體操作及適應症,而且肯定了本療法的療效。近年來,不少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對本療法進行了研究,發展並擴大了臨床應用範圍。[基本內容]一、操作方法1、根據不同的病症,辨證配齊方葯。干品者碾成粗末;鮮品者搗爛備用。2、取乾淨紗布2塊,折成4層,約1尺見方大小,或用厚花布做成布袋2隻,大小視物多少而定。3、將葯末和勻,分作2份,先放1份入鍋內文火煸炒,炒至燙手取出,用紗布包裹或裝入布袋,適時再炒另1份。4、患兒取卧位,暴露其病處體表,醫者手持藥包置於病處體表,不住手來回移動,似熨斗熨衣狀。5、若藥包溫度下降,迅即調換另1個,邊熨邊換,待患兒皮膚顯潮紅、溫熱,藥力透達,不適緩解止。6、若病痛在腹部,醫者可持藥包繞臍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圓周移動(以下簡稱順旋、逆旋)。藥力透達後,將藥包置於臍上,覆以衣被保溫,30分鐘後取出。症未愈者次日再熨。二、治療機理皮膚具有呼吸、吸收之能力。將熱藥包置於皮膚上,熱氣透入皮下,毛細血管受熱而擴張,微循環大量開放,血流量加速,這不僅使體機對藥物的吸收量增加,同時也使病變組織的代謝產物迅速排泄,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臨床應用]本療法用於多種小兒常風病症,如驚風、哮喘、傷食、泄瀉、便秘、腹痛、疝氣等,尤宜於消化道疾病。一、小兒驚風1、麻黃120克,甘草60克,蟬蛻、白僵蠶、全蠍各21枚,陳膽星30克,白附子、防風、川烏、天麻、川芎、白芷、木香各15克,乾薑12克,牛黃、冰片、輕粉各6克,麝香3克,硃砂、雄黃各24克。上藥研為細末,前14味煎取濃汁,加蜂蜜收膏,再入後6味葯末,和捏成錠子。臨用時,以淡薑湯摩錠,溫熨小兒前胸、後背。本方主治小兒急驚風、風癇諸症。2、生菖蒲、生艾葉各等份,搗為粗末,再取生薑汁、蔥白汁、麻油、醋拌炒葯末,布包熱熨。臨證熱熨時,分別從頭頸、胸背及四肢由上往下反覆推揉熨引3遍。主治小兒風痰閉塞、昏沉不醒、四肢搐動者。二、小兒哮喘生附子1個,生薑60克,和搗為粗末,加醋炒熨前胸、後背(以膻中、天突、缺盆及大椎、肺腧等穴為重點)。每日1-3次,每次15-30分鐘。三、 肺炎取鮮橘葉120克,搗爛炒熱,熨胸背處。四、傷食積滯取生薑、紫蘇、山楂各60克。生薑搗爛,余葯碾末同炒,熱熨胸腹部,熨腹部作順旋法。五、 腹痛取食鹽60克,花椒20克,蔥白20克。蔥、姜、花椒搗爛,合鹽同炒,順旋熨腹。六、寒濕泄瀉取生薑、紫蘇、吳茱萸各60克。生薑搗爛,余葯碾末同炒,逆旋熨腹。七、虛寒便秘取大蔥白適量,切作細絲,加米醋同炒,順旋熨腹。八、偏墜(疝氣嵌頓)取粗鹽適量,炒熱,布包,置於患卵上。待覺溫熱後,持藥包從腫滿處徐徐向上熨之,墜疝回納,痛止腫消。九、 脫肛取蓖麻子100克,五倍子20克,搗爛炒熱,旋熨頭頂(百會穴處),並從尾骶骨處向上熨。[注意事項]1、本療法屬溫中法,主治寒證、陰證,凡里熱者禁用。2、熱熨選葯須對症,藥用精簡,以辛香竄透力強的藥物為主。3、藥物應隨用隨炒,一劑可用2次。藥包溫燙適度,欠溫則藥力不能透達,過燙則損傷皮膚。醫者可以自己手臂皮膚試之,藥包覺熱而不燙時方可熨兒。4、本療法須在溫室避風進行。因兒體暴露,熱熨後毛孔舒張,風邪易從皮毛侵入,若當風露寒,本病未去,反使患兒復傷於風寒。5、治療期間,患兒須適當休息,忌油膩、生冷,注意飲食衛生。[按語]小兒葯熨療法外治內病,可免服藥之苦,對某些病症療效較湯劑略勝一籌。其特點既藉助於熱力的物理作用,又配以芳香性藥物所起的竄透作用,通過表皮的吸收直接進入病變髒腑。故療效比單純的熱敷更強。小兒藥罐療法小兒藥罐療法是將竹罐投入葯湯內加熱,排除罐內空氣,使竹罐緊緊地吸附在患兒體表穴位上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療法源於拔罐法(又稱「筒吸法」)。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學會利用獸類的犄角製成杯罐狀,吸附在瘡瘍的表面以拔去膿血,其時稱為「角法」,專治外科疾患。隨著歷代醫家的不斷總結和提高,拔罐法的應用範圍逐漸擴大;工具亦不斷改進,有陶罐、竹罐、銅罐、鐵罐、玻璃罐等。拔罐主要利用熱脹冷縮原理,通過加熱以排除罐內部分氣體,罐內形成負壓而使罐口緊緊地吸附在皮膚上。可分為火罐法與水罐法兩大類。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水罐法的基礎上加入中草藥,使竹罐與葯湯同煮,取出拔在有關腧穴上,用以治療小兒喘症,從而形成了本療法。[基本內容]一、操作取麻黃、前胡、黃芩、防風各6克,半夏、杏仁、威靈仙各9克,魚腥草、大青葉、板藍根各15克。將葯裝入布袋,紮緊袋口,以文火煎煮。把竹罐罐口朝下放入葯汽內同煮沸2分鐘,當罐內充滿沸騰的熱藥水氣時,用鑷子迅速取出竹罐,甩凈或用干毛巾吸附沸水滴,隨即緊扣在患兒背部裸露的雙側肺俞穴上。此時,由於罐內負壓而使藥罐緊緊地附著於體表穴位上。如手法不得當,竹罐鬆動脫落,可再拔1次,然後覆蓋衣服保溫,留罐10分鐘左右即可起之。起罐時注意先用左手食指在沿罐口的皮膚處向內下方輕按,待外面空氣進入罐內進,方可用右手向上提起竹罐,切不可生拉硬拽或旋動竹罐而造成皮膚損傷、疼痛。二、治療機理咳喘之症,多由感受風邪,痰濕內阻,肺失宣肅所致,麻黃、前胡宣肺降逆,半夏、杏仁止咳化痰,黃芩、魚腥草、大青葉等均能清熱消炎,諸葯合用,共奏宣肺豁痰、平喘止咳之效。肺俞穴是肺氣轉輸轉注之穴,具有宣通肺氣、止咳化痰之功,為治療肺臟疾患的重要俞穴。拔罐法本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用充滿葯氣的竹罐吸附在肺俞穴上,使肺臟氣血通暢,而葯氣通過肺俞肌膚的吸收、滲透,同時促進肺臟的宣發肅降功能。中藥和穴位的作用相結合,兩者相得益彰,而能平喘止咳。[臨床應用]一、風寒咳喘症見咳而上氣,喉中痰鳴,痰白清稀,苔白膩,脈弦滑,或兼有鼻塞流涕,頭痛發熱,惡風畏寒等症,即屬風寒型咳喘。治療時除肺俞穴外,可在璇璣穴加1藥罐,以溫化寒飲。二、風熱咳喘症見咳嗽氣促,痰黃粘稠,咳吐不爽,咽紅腫痛,汗出口渴,舌質紅,脈滑數,或兼有發熱惡風等症,是為風熱型咳喘。治療時除肺俞穴外,可在大椎穴加1藥罐,以清熱肅肺。若肺部聽診哮鳴音明顯者,治療時可在兩側定喘穴加拔二罐,以加強其平喘作用。咳而痰多,胸痞不舒者,治療時可在兩側豐隆穴加2罐,以清肺豁痰。[注意事項]1、咳喘者忌風,故治療應在室內進行,室溫保持在20℃以上,以免患兒脫衣受涼後加重咳喘。2、拔罐時患兒體位應舒適,可俯卧在家長膝上,較大患兒也可取坐位,裸露項背。醫者先用手撫摩拔罐處,使肌肉放鬆舒展。如肌肉緊張或體位不平,易使竹罐鬆動脫落。3、須甩凈或拭乾沸水滴,方能扣在腧穴上,以免燙傷皮膚。4、藥罐從按入葯湯至扣上皮膚,罐口必須始終朝下,醫者須動作迅速,不使外面空氣進入,才能緊緊地吸附在皮膚上。5、留罐時間一般10分鐘,嬰幼兒可留罐8分鐘,較大的患兒可留12分鐘。留罐時間過短則功效不達,留罐時間過長恐損傷皮膚,影響治療。6、若拔罐後發現皮膚受損,出現水泡等,輕者可用龍膽紫外塗,重者可先用消毒針挑破水泡,讓水液流出,再塗上龍膽紫。7、凡拔罐處皮膚已破損,或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本療法。[按語]本療法取材方便,操作簡單,治療時可免針葯之苦,又無副作用。在醫療條件不完善的農村、山區更有其應用推廣的價值。放血療法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瘖、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一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棱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本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基本內容]一、針具的選擇1、三棱針:由不鏽鋼製成,分為粗細兩種,針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鋒利。粗針長7-10厘米,針柄直徑2毫米,適用於四肢、軀幹部位放血。細針長5-7厘米,針柄直徑1毫米,適用於頭面部及手足部放血。2、小眉刀:長7-10厘米,刀刃長1厘米,十分鋒利。3、臨時沒有上述工具,也可暫用縫衣針、注射針頭、瓷片、刮臉刀片等代替。二、操作方法1、先將針具煮沸消毒,然後操作者的雙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進行常規消毒。2、臨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絡法和劃割法兩種。(1)刺絡法:該法又分點刺、挑刺、叢刺三種刺法。點刺有速刺(對準放血處,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後速迅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該法運用較多,大多數部位都宜採用)、緩刺(緩慢的刺入靜脈1-2毫米,緩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腘窩、肘窩、頭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針刺入皮膚或靜脈後,隨即針身傾斜,挑破皮膚或靜脈放出血液或粘液,適用於胸、背、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叢刺是用集束針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數多、刺入淺,以有血珠滲出為度,適用於扭挫傷、脫髮、皮膚病等。同時還經常配合拔罐療法。(2)劃割法:多採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為宜,使刀身與劃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後進入劃割。適用於口腔內膜、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3、在用右手刺絡或劃割放血的同時,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輔助動作,以配合放血。三、治療機理本療法根據經絡學說和針刺原理,用針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經脈,調氣理血,促邪外出。臨床證明,本療法有鎮定、止痛、瀉熱、消腫、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臨床應用]本療法適應範圍較廣,可用於臨床各科許多疾病的治療。一、高熱神昏1、點刺曲池、十宣、人中穴。2、點刺少商、尺澤、委中、曲池穴。二、中暑1、點刺中沖、委中、十宣穴。2、點刺十宣穴,並在肘窩曲澤穴,腘窩委中穴拍打,待其血瘀後點刺。三、昏迷、休克:點刺人中、十宣穴。四、溺水:點刺人中、會陰穴。五、感冒:1、點刺大椎穴,然後用閃火法拔罐10分鐘,使之出血。適用於發熱而汗不出者。2、點刺少商、太陽穴。3、用酒擦肺俞穴,以膚紅為度,然後挑刺。六、咳嗽1、點刺大椎、十宣穴。2、點刺肺俞、少商穴,然後用閃火法拔罐10分鐘,使之出血。七、肺炎:點刺大椎、尺澤、十宣、委中、十二井穴。八、哮喘:先用手指點揉華蓋、膻中穴200次,然後點刺。九、三叉神經痛:挑刺耳背第一條靜脈,適用於初次起病。十、面神經麻痹1、用小眉刀在患側口腔粘膜上劃割,使之出血。適用於初病者。2、取患側下關、牽正、太陽、陽白4穴,每次選1-2穴,叢刺後再用閃火法拔罐10分針,使之出血。隔3日1次。十一、頭痛1、點刺太陽、百會穴。2、點刺太陽、印堂穴。額痛加攢竹穴;巔頂痛加百會、四神聰穴;眩暈、眼花耳鳴加頭維穴。每穴可出血5-6滴,體質壯實而頭痛嚴重者可多至10餘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本法尤其適用於高血壓頭痛。十二、胃痛1、點刺足三里、膏肓穴。2、以手蘸酒拍打痛處,膚紅為度,挑刺最紅處。3、點刺胃俞、中脘穴。十三、腹痛1、由大腿向下推按順壓,至商丘穴,點刺放血,然後下推至厲兌,點刺放血。2、點刺足三里或痛處。3、用手蘸酒拍打腘窩,待其瘀血後(出現紫點)點刺。十四、急性腸炎:點刺曲澤、委中穴。嘔吐者加刺金津、玉液穴,以少量出血為度。主要用於水瀉脫水者。十五、脅痛1、先用雙手指尖分別順左右胸脅間推揉,由慢漸快,由輕漸重,以膚紅為度,然後點刺或挑刺出血。2、點刺陽陵泉、竅陰、膽囊穴,並叢刺疼處。十六、腰痛:用手蘸酒或冷開水拍打腘窩至皮膚髮紅,挑刺紅點。也可以點刺委中穴。對急性腰扭傷療效較為明顯。十七、落枕:取壓痛點,然後叢刺,再用閃火法拔罐10分鐘,使之滲血。十八、丹毒:在紅腫部叢刺,然後拔火罐5分鐘左右。每天1-2次。十九、疔瘡:取天宗、靈台、中樞、身柱穴先點刺,後拔火罐10分鐘左右,使之少量出血。二十、瘰癧:先在患者背心部推擦,以出現紅點為度,然後挑刺紅點,使之出血數滴。每周1次。二十一、乳癰1、先在肩井穴點刺,然後拔火罐10分鐘。2、在背部第五至第七胸椎旁開1.5寸處找反應點(有形似丘疹,大小如粟粒狀的紅色小點),點刺;如沒有反應點,可在患乳側背部找壓痛點,用點刺法刺3針,呈∴形。均在點刺後拔火罐15分鐘左右。二十二、濕疹1、取耳背上,中1/3交界處耳根部,可找到一根較明顯的細血管,為針刺放血點。用三棱針向耳根內側刺,以出血為宜。也可同時配合輔助穴位治療,如上肢濕疹,加內關穴放血;下肢濕疹,加三陰交穴放血,以加強療效。14天為一療程。休息1周,可行第二療程。2、先在患部叢刺,然後拔火罐10分鐘左右。二十三、神經性皮炎:取耳後靜脈挑刺,適量放血。二十四、急性扁桃體炎1、取少商、商陽、關沖穴點刺。同時可配合毫針針天容、合谷或內庭、曲池穴。2、點刺耳尖,挑刺耳背小靜脈。二十五、眩暈:取劃割法。在耳背後小靜脈處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後用刀片劃割,將小靜脈劃破,放血,再用膠布粘貼。二十六、頑癬:取劃割法。先在耳前面耳脊與耳廓之間溝中的小細血管處消毒,用消毒刮刀片,劃破放血,然後用膠布粘貼。20-30天劃割1次。二十七、麥粒腫:點刺大椎後再拔火罐。或在背部第五胸椎旁開3寸處為麥粒腫穴,挑刺出血。二十八、暴發火眼(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流行出血性結膜炎):先探出雙耳垂對稱的壓痛點,如測不出,用雙耳垂的眼區代替,點刺後輕擠出血,每穴出5滴左右。如病勢重兼惡寒發熱,加點刺太陽穴。二十九、鵝口瘡:點刺口腔潰瘍面,用刺出之血塗抹潰瘍面。三十、流行性腮腺炎1、點刺百合、耳尖、百會穴或臨泣、頰車穴。2、挑刺耳背第二條靜脈,使之適量出血。三十一、破傷風:取大椎、人中、太沖、二間穴,點刺。三十二、煤氣中毒1、點刺人中、大椎穴。2、從患者肩臂向十宣穴推壓,然後點刺十宣穴。三十三、食物中毒:先用三棱針刺手四井穴,再從患者手腕向四井穴推按順壓,使之充分出血,以血色由紫暗變成淡紅為度。重症加刺臍周四穴,可略刺深。三十四、急驚風(小兒神志昏糊、抽搐等):取人中、十宣、湧泉穴,點刺放血。[注意事項]1、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顧慮。但暈血者不宜使用本療法。2、患有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傾向疾病和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療法。3、對於貧血、低血壓、孕期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也不宜使用本療法。4、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5、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宣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6、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過2次。1-3次為一療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採取壓迫止血。7、如本療法僅為對症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後,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按語]本療法通過數千年的醫療實踐,為醫家臨床所慣用,療效也有所提高,特別對於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搶救及時、收效迅速、無副作用的特點。當代有關本療法的研究日益深入,對其治療機制也進行了廣泛探討。刮痧療法刮痧療法是用邊緣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湯匙、銅錢、硬幣、玻璃,或頭髮、苧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體表部位進行由上而下,由內向外反覆刮動,用以治療有關的疾病。本療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簡易治療方法,流傳甚久。多用於治療夏秋季時病,如中暑、外感、腸胃道疾病。有學者認為刮痧是推拿手法變化而來。《保赤推拿法》載:「刮者,醫指挨兒皮膚,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時期,有較多的刮痧療法記載,並稱為「夏法」。及至清代,有關刮痧的描述更為詳細。郭志邃《痧脹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又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吳尚先《理瀹駢文》載有如「陽痧腹痛,莫妙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咸在於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自松解。」《串雅外編》、《七十二種痧證救治法》等醫籍中也有記載。由於本療法無需藥物,見效也快,故現仍在民間廣泛應用,我國南方地區更為流行。[基本內容]一、工具選擇1、苧麻:這是較早使用的工具,選取已成熟的苧麻,去皮和枝葉晒乾,用根部較粗的纖維,捏成一團,在冷水裡蘸濕即可使用。2、頭髮:取長頭髮,揉成一團,蘸香油,作工具使用。3、小蚌殼:取邊緣光滑的蚌殼,多為漁民慣用。4、銅錢:取邊緣較厚而又沒有缺損的銅錢。5、牛角葯匙:即通常用於挑取藥粉的牛角及其他材料製成的葯匙。6、瓷碗、瓷酒盅、瓷湯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選取邊緣光滑而沒有破損的即可。為現代所慣用的工具。7、準備小碗或酒盅一隻,盛少許植物油或清水。二、刮治部位1、背部:病人取側卧或俯卧位,或伏坐於椅背上。先從第七頸椎起,沿著督脈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後從第一胸椎旁開沿肋間向外側斜刮。此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2、頭部:取眉心、太陽穴。3、頸部:頸部兩側,雙肩板筋部(胸鎖乳突肌),或喉頭兩側。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間,從胸骨向外側刮。乳房禁刮。5、四肢:臂彎(在肘的屈側面)、膝彎(腘窩)等處。三、刮痧的方法和要求1、先暴露患者的刮治部位,用乾淨毛巾蘸肥皂,將刮治部位洗擦乾淨。2、刮治手法:施術者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植物油或清水後,在確定的體表部位,輕輕向下順刮或從內向外反覆刮動,逐漸加重,刮時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勻,採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現紫紅色斑點或斑塊為度。3、一般要求先刮頸項部,再刮脊椎兩側部,然後再刮胸部及四肢部位。4、刮痧一般約20分鐘左右,或以病人能耐受為度。四、治療機理本療法有宣通氣血,發汗解表,疏筋活絡,調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臟之俞穴皆分布於背部,刮治後可使臟腑穢濁之氣通達於外,促使周身氣血流暢,逐邪外出。根據現代醫學分析,本療法首先是作用於神經系統,藉助神經末梢的傳導以加強人體的防禦機能。其次可作用於循環系統,使血液迴流加快,循環增強;淋巴液的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旺盛。據研究證明,本療法還有明顯的退熱鎮痛作用。[臨床應用]本療法臨床應用範圍較廣。以往主要用於痧症,現擴展用於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等疾病。一、痧症(多發於夏秋兩季,微熱形寒,頭昏、噁心、嘔吐,胸腹或脹或痛,甚則上吐下瀉,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兩側自上而下刮治,如見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陽穴。二、中暑取脊柱兩旁自上而下輕輕順刮,逐漸加重。三、傷暑表證取患者頸部痧筋(頸項雙側)刮治。四、傷暑里證取背部刮治,並配用胸部、頸部等處刮治。五、濕溫初起(見感冒、厭食、倦怠、低熱等證)取背部自上而下順刮,並配和苧麻蘸油在腘窩、後頸、及窩部擦刮。六、感冒取生薑、蔥白各10克,切碎和勻布包,蘸熱酒先刮擦前額、太陽穴,然後刮背部脊柱兩側,也可配刮肘窩、腘窩。如有嘔惡者加刮胸部。七、發熱咳嗽取頸部向下至第四腰椎處順刮,同時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顯,再刮治胸部。八、風熱喉痛取第七頸椎至第七胸椎兩旁(蘸鹽水)刮治。並配用擰提頸部前兩側肌肉(胸鎖乳突肌)約50次。九、嘔吐取脊柱兩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順刮。十、腹痛取背部脊柱旁兩側刮治。也可同時刮治胸腹部。十一、疳積取長強穴至大椎穴處刮治。十二、傷食所致嘔吐腹瀉取脊椎兩側順刮。如胸悶、腹脹劇痛,可在胸腹部刮治。十三、頭昏腦脹取頸背部順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陽穴。十四、小腿痙攣疼痛取脊椎兩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時配用刮治腘窩。十五、汗出不暢取背部、胸部順刮。如手腳出汗不暢者,可在肘部、腘窩處刮治。十六、風濕痹痛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後,蘸酒順刮頸、脊柱兩旁,同時取腘窩、肘部或痛處刮治,每日2次。[注意事項]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傳染病、重症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應即送醫院治療,禁用本療法。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症均不能用本療法,如初愈也不宜採用。飲食後或飢餓時,以及對刮痧有恐懼者忌用本療法。2、治療時,室內要保持室空氣流通,如天氣轉涼或天冷時應用本療法要注意避免感受風寒。3、不能幹刮,工具必須邊緣光滑,沒有破損。4、初刮時試3-5下即見皮膚青紫而患者並不覺痛者,為本療法適應證。如見皮膚髮紅患者呼痛,則非本方法適應證,應送醫院診治。5、要掌握手法輕重,由上而下順刮,並時時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潤滑,以免刮傷皮膚。6、刮痧療法的體位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有仰卧、俯卧、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適為度。7、刮痧的條數多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處刮2-4條,每條長約2-3寸即可。8、刮完後應擦乾油或水漬,並在青紫處抹少量驅風油,讓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覺胸中鬱悶,心裡發熱等,再在患者胸前兩側第三、四肋間隙處各刮一道即可平靜。9、刮痧後患者不宜發怒、煩躁或憂思焦慮,應保持情緒平靜。同時,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膩食品。10、如刮痧後,病情反而更加不適者,應即送醫院診治。[按語]本療法長期為人們所喜用,方便易行,副作用小,療效亦較明顯,具有獨到的優勢。尤其在不能及時服藥或不能進行其他治療方法時,更能發揮它的治療效用。故值得進一步總結推廣,擴大應用範圍。塞鼻療法塞鼻療法是將藥物製成適宜劑型(如丸、散、膏等)塞入鼻內,通過鼻腔吸收以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本療法在我國流傳已久。據傳扁鵲醫治產暈,就曾使用過塞鼻療法。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治療寒濕證時,有「內葯鼻中則愈」的記載。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有「以棉漬好酒中須臾,置死人鼻中」的方法救治「卒死中惡」病症的治療經驗。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以藥物末塞鼻,治療鼻塞、腦冷、流清涕、小兒鼻息肉等。宋代《太平聖惠方》以刺薊、生地黃、生薑,同搗取汁飲,而以藥渣塞鼻,以治鼻衄。以後,歷代醫籍多有所記載。至現代,仍廣泛應用於臨床。[基本內容]先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或茶水清潔鼻孔,然後酌情選用以下塞鼻方法:一、鮮葯塞鼻法:取新鮮植物葯塞鼻,將鮮草、鮮葉揉搓為丸,塞入鼻腔。將根莖或果實類藥物搗泥為丸,或以刀削如棗核大小塞鼻,也可用紗布包葯塞入鼻孔。二、藥液塞鼻法:將所用藥物煎取葯汁,或以酒浸取液,用棉球蘸藥液後塞入鼻孔。三、散劑塞鼻法:將藥物研成細末,使用時取消毒紗布包裹葯末,或將棉球浸濕後蘸葯末少許,塞入鼻孔。四、膏劑塞鼻法:將所有藥物研為細末,文火熬膏。使用時以消毒棉球或紗布裹葯如棗核大小,塞入鼻孔。也可熬成硬膏,搓成小葯條塞鼻。[臨床應用]本療法多用於頭面部、五官科及口腔科疾病。一、鼻息肉1、取霜梅1枚、蓖麻仁7個,生礬少許,搗爛。使用時以紗布包葯適量,塞入鼻孔。2、取胡荽適量搗爛,塞入鼻孔。3、取白礬、生礬等份同熬,用熟豬油調勻。以棉球蘸葯,或紗布包藥膏適量塞鼻。4、取枯礬15克,烏梅30克,同搗為細末。以紗布包葯末塞鼻。5、取皂礬1.5克,紅棗3枚(去核),同搗。以紗布包葯塞鼻。6、取硇砂9克,輕粉4.5克,雄黃6克,冰片3克,枯礬4.5克,生甘草3克,分別研成細末,和勻。使用時,將棉球浸消毒甘油,蘸葯末少許,貼敷於息肉表面,半小時後取出。3天上藥1次。如3次無效得停用。二、過敏性鼻炎1、取細辛1.5克,蜀椒1.5克,乾薑1.5克,炮附子1.5克,吳茱萸1.5克,皂莢(去尖)1.5克,切碎,酒浸一宿,用豬油熬,以附子色黃為度,去渣待凝。紗布裹取適量塞鼻。2、取魚腦石5塊,硼砂7.5克,牛黃2.1克,冰片1.5克,共研細末,以凡士林10克,甘油20毫升,調上述葯末。用棉球蘸取油膏,塞入鼻腔。左右交替,每日2-3次。3、取薄荷1.5克,硼砂3克,共研細末,用紗布包之塞鼻。三、慢性鼻炎1、取蒼耳子、辛夷花各9克,白芷9克,薄荷3克,加水200毫升,煎取100毫升,蔥白頭適量搗汁沖入。以棉球蘸葯塞鼻,每次5-10分鐘,可左右交替使用。或用上述葯烘乾研末,紗布包葯末,每晚睡時塞鼻,5天為一療程。2、取通草3克,炮附子3克,細辛3克,共研細末,蜜丸如棗核大,紗布裹之塞鼻。3、取草蒲3克,皂角3克,辛夷9克,木能3克,川芎9克,共研細末,紗布裹之塞鼻,濕即換之。4、取魚腦石、辛夷花等份,同研細末。棉球蘸葯末少許塞鼻。適用於萎縮性鼻炎。5、取野菊花放在蜂蜜內隔水蒸,再將冰片研極細末放入蜂蜜調勻,用時沾少許塗鼻腔。每日3次。6、鵝不食草(95%),樟腦(5%),研末和勻,瓶裝密封。同時以薄絹包裹葯末少許塞鼻。每天換藥1次。四、鼻出血1、取炒黑梔子、百草霜、煅龍骨、煅牡蠣、京墨、血餘炭各等份,共研為細末。以濕棉球蘸葯末塞鼻。2、取百草霜7.5克,龍骨15克,枯礬15克,共研為細末,濕棉球蘸葯塞鼻。3、取鮮菊花葉、鮮龍腦葉、鮮小薊、鮮青蒿葉、石榴花瓣、牆頭苔蘚等,任選1-2種,搗爛,揉搓成團塞鼻。4、取大黃炭末,溫開水調勻,塞患側鼻孔。五、面神經麻痹1、取生川烏、草烏、白芷、細辛、皂角各3克,鹿香少許,共為細末。以消毒紗布包裹塞鼻,左側病變塞右側處孔,右側病變塞左側鼻孔。2、取當歸、川芎、丁香、細辛、蓽撥、白芷各等份,為細末,取適量,紗布包塞鼻。六、牙痛1、取大黃末適量,濕棉球蘸之塞鼻。2、取防風、白芷、冰片、細辛、薄荷腦各等份,研末,棉花蘸之塞鼻。3、取巴豆仁、大蒜各1枚,同搗,以紗布裹之塞鼻。七、眼結膜炎取鵝不食草適量,搓揉後塞入鼻中。[注意事項]1、要掌握塞鼻深度,過深容易引起打噴嚏,影響藥效,且容易滑入鼻腔深部而誤入氣道。2、塞鼻藥物刺激性較強,須用紗布包裹,以減少刺激。3、用於頭痛、牙痛、眼病等疾患,一般左側患病塞右側鼻孔,右側患病塞左側鼻孔。4、塞鼻藥物須辨證應用,熱證當用涼性塞鼻劑,寒證當用熱性塞鼻劑。5、本療法不宜於兒童應用,以免引起不測。[按語]塞鼻療法簡便易行,對於頭痛、牙痛和諸多鼻疾,用之得法,多有療效。對其作用機理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擴大應用範圍。吸葯療法吸葯療法是將藥物研成極細末,吸入鼻內,使葯末直接作用於鼻粘膜,而起到治療作用的一種方法。本療法起源較早。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有治黃疸,以「瓜蒂、秫米、赤小豆內著鼻中,痛縮鼻,須臾,當出黃汁,或從口中出汁升余,則愈」的記述。此後,《東垣試效方》、《衛生寶鑒》、《奇效良方》、《本草綱目》、《外治醫說》、《萬病驗方大全》等醫籍均收錄不少前人的吸葯驗方,治療範圍不斷擴大。[基本內容]1、根據病情,辨證選取藥物。2、將所用藥物研成極細末,貯瓶備用。3、用右手食指取少許(0.3克左右),按於鼻孔,吸入鼻內,每日3-5次。[臨床應用]本方法適用於頭面部及五官科疾病一、慢性鼻炎1、取辛夷、蒼耳子各6克,冰片0.6克,研末,吸葯。2、取荸薺粉10克,黃芩10克,絲瓜葉粉10克,冰片3克,研末,吸葯。3、取魚腦石3克,冰片0.6克,青黛1.5克,研末,吸葯。4、取蒼耳子3克,辛夷1.5克,藿香3克,王不留行3克,研末,吸葯。5、取鵝不食草末6克,冰片0.3克,研末,吸葯。二、鼻衄1、取百草霜30克,冰片1.5克,研末,吸葯。2、取藕節3克,紫背浮萍1克,草決明3克,研末,吸葯。三、鼻息肉1、取雄黃3克,北細辛3克,麝香少許,研末,吸葯。2、取蘆硝1.5克,青黛1.5克,乳香、沒藥少許,研末,吸葯。3、取鬱金、川芎、青黛、薄荷、冰片各0.6克,研末,吸葯。四、牙痛1、取麝香1.5克,山奈子6克(以面裹煨熟),共研細和勻,吸葯。用溫水漱口,效更佳。2、取蠍梢、細辛、良姜、蓽撥、胡椒、蜂房各15克,研末,吸葯。若以此葯1.5克配合擦牙,效更佳。五、上呼吸道感染1、取野菊、白芷、大青葉、薄荷、連翹各等份,研末,加冰片少許,吸葯。2、取荊芥3克,防風3克,白芷3克,板藍根15克,薄荷1.5克,研末,加冰片少許,吸葯。六、頭痛1、取瓜蒂、松蘿等各等份,研末,吸葯。2、取羌活、獨活、藁木、防風、川芎、蔓荊子各9克,甘草3克,研末,吸葯。3、取防風、瓜蒂、藜蘆等份,研末,吸葯。4、取雄黃、盆硝、川芎、白芷、乳香、沒藥各等份,研末,吸葯。5、取細辛、白芷、藿香、川芎、躑躅花各9克,研末,吸葯。七、眼結膜炎1、取雄黃、硃砂各7.5克,細辛15克,片腦、麝香少許,研末,吸葯。2、取乳香、沒藥、黃連、雄黃、盆硝等份,研末,吸葯。3、取細辛、白芷、藿香、川芎各21克,躑躅花、谷精草各15克,研末,吸葯。[注意事項]1、吸葯時用藥量須適宜,太多易引起打噴嚏,影響療效。此外也可口含茶水,以防藥物誤入氣道。2、吸葯藥物多有刺激性,若用藥後出現鼻腔乾熱,可塗以麻油或金黴素眼膏。3、若數次治療而病情不減,或反而加重者,應停用。[按語]吸葯療法與吹鼻療法、塞鼻療法等均經由鼻粘膜吸收,故患有相同疾病者可參酌交替使用。正骨推拿療法正骨推拿,又稱「正骨按摩」、「傷科按摩」,是矯正骨錯筋歪等骨傷科疾病的一種推拿療法。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腕傷諸病候》指出,「卒然致損」等引起「血氣隔絕,不能周榮」,通過按摩導引等法可以使氣血恢復正常。正骨推拿手法一般可分為正骨手法與推拿手法兩類。治療骨折、脫位主要應用正骨手法,治療軟組織操作則主要應用推拿手法,而在臨床上兩者又往往相互配合使用。據《新唐書?百官志》所載,唐代太醫署按摩博士和按摩師的職責之一,就是「損傷折跌者,正之」。歷代不少醫著記述了正骨推拿的許多方法,特別是清代吳謙《醫宗金鑒?正骨心法經旨》中總結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之「正骨推拿八法」,可說是正骨推拿的基本手法。然而在臨床應用中,由於各人的實踐經驗不同,對手法運用也不盡相同。[基本內容]一、以牽、接、卡、擠、分、旋、端、靠為正骨八法者,主要應用於關節脫位和骨折移位。1、牽法:又稱「牽引法」或「拔伸法」,即順骨幹縱軸進行牽拉,是整復骨折和脫位的基本手法之一,四肢骨折或關節脫位常先用牽法。2、接法:按照骨折畸形情況,分為抵接法和折接法兩種。「抵接法」是用雙手分別握持骨折處的兩端,兩手拇指抵於骨折成角畸形和頂端,利用三點加壓的原理,拇指與其餘四指同時用力而方向相反,使成角畸形得以糾正。本法適用於輕度成角畸形的骨折整復,如前臂單純骨折等。「折接法」(或稱「反折法」)是用雙手握持骨折處兩端,用力加大斷端成角,使同一側面的骨皮質緊密相靠,以夾角頂點作為抵頂支點,徐徐而穩妥地折回,使斷端對合整復。本法可用於四肢長骨骨折側方移位微有重疊,或成角畸形而分離者,一般情況下較為少用。3、卡法:又稱「卡壓」或「卡按法」。用手指對合用力鉗夾。適用於骨折後骨片遊離,或骨骺分離,以及關節脫位之整復。4、擠法:是通過擠壓而使移位對合。有擠壓與縱向擠壓兩種,適用於掌、指(或跖趾)骨折與脫位,以及四肢長管骨折的側方移位而無重疊者,亦可用髕骨骨折移位的整復。5、分法:實際是從卡法和擠法衍化而來,利用兩並列骨之間隙,藉助於指力與物體加壓,以保持骨間隙組織持續張力。對於並列骨的骨折以及多段骨折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法之一。6、旋法:迴旋轉動肢體,用以矯正骨折兩端旋轉畸形,即採用與旋轉力「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法達到整復之目的,適用於四肢長管骨折而旋轉畸形者。7、端法:端托肢體或端提下陷之骨,以糾正前後錯位下陷之骨端,恢復原有位置。8、靠法:屬於「夾縛」範疇,既是正骨手法的補充,又有固定的作用。在具體應用中靠法不是一個單一的手法,而是卡、接、擠、旋等各種手法的綜合應用。本法適用於糾正骨折的殘餘移位畸形。在治療軟組織損傷方面則歸納為「按摩十二法」,可分為普通手法、特殊手法、強化手法三類。「普通手法」包括按、摩、推、拿及點穴法,這類手法是其他各類手法的基礎手法,具體應用於各類手法的臨床操作中;「特殊手法」包括分筋(深壓痛點或筋結之上,橫向按揉,移上時不用力,移下時用力)、理筋(順筋緩緩按壓移動)、彈筋(提彈筋脈)、撥絡(左右撥動)等法,常用於筋絡的絞結痙攣及粘連硬縮;「強化手法」包括滾搖(旋轉運動)、升降(屈伸運動)、鎮定(在行使其他手法後,將傷部固定於某種有利於其功能恢復的姿態,停待片刻)諸法,常用於因軟組織痙攣僵化或粘連所造成的關節功能障礙,有升降氣血、舒展筋脈、鎮定止痛之功效。二、以手摸心會、離拽分骨、旋轉捺正、交錯捏合、推拉提按、屈伸折頂、抖顫扣擠和理肢順筋為正骨八法者,適用於整復骨折和關節脫位。1、手摸心會:是骨傷科臨床檢查的基本方法。即通過手摸心會,以了解傷痛情況,確定治療方法。2、離拽分骨:是使骨折或脫位的關節在異位狀態下經過牽拉而復歸原位,所謂「欲合先離」;然後對雙骨或多骨並列處骨折在牽引狀態下,先進行分骨,再作整復,以保持正常間距。3、旋轉捺正:是在牽引下徐徐轉動骨折遠端,以矯正骨折的旋轉畸形。4、交錯捏合:是用拇指及其餘各指捏定骨折兩斷端,按其遠段移位的方向,相對交錯用力捏合。5、推拉提按:是矯正骨折成角畸形及大骨幹的骨折或大關節脫位的手法。6、屈伸折頂:主要用於關節附近部位的骨折,在牽引下利用關節的屈伸活動矯正骨折的移位及成角畸形。7、抖顫扣擠:是在骨折已經基本複位後,再用雙手緊緊捏定骨折部位,作輕微的快速顫抖,以進一步矯正殘存的移位及成角畸形;在夾板固定後,再用掌根在肢端沿骨幹縱軸方向輕輕扣擊,使骨折斷端吻合更為緊密。8、理肢順筋:是在骨折整復後,用拇指及食指沿骨幹上下輕輕推理數次,使筋肉舒展,氣血暢通。另一種是軟組織推拿手法,可歸納為:捏、彈、按、壓、揉、點、推、疏、搖、牽、搬、盤十二法。無論何種方法,在臨床應用中,要重視輕重結合,以輕為主;動作簡潔,以巧代力;剛柔相濟,以柔克剛;整體觀念,全面端詳。要做到因人而異,辨證施治,輕巧靈活,動作正確,重點突出,遠近兼施,由輕到重,由近及遠,由表及裡,深透沉實,發收迅妥,力度適當。三、側重於治療骨關節錯適及軟組織扭挫傷的正骨推拿,常用手法分為推拿手法和正骨手法兩類。1、推拿手法有拇指推揉法、掌根推揉法、虎口推揉法、指按法、肘壓法、提捏法、彈撥法、屈伸牽引法、扳法、抬腿法、足背屈法等。這類手法主要適用於全身各部位的軟組織急、慢性操作所引起的肌肉痙攣疼痛。2、正骨手法有頸椎搖轉法、頸椎側屈法、絞腰法、前俯牽拉掌(指)壓法、膝頂法、仰扳過伸法、提腿壓腰法、撳壓法、踩踏法等。這類手法主要適用於頸腰部損傷,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小關節紊亂症、滑膜嵌頓、繼發性脊柱側彎、頸椎半脫位、趾骨聯合分離等疾病。[臨床應用]正骨推拿療法在治療骨傷科疾患方面具有重要的整復治療作用。一、漏肩風:將拇指端垂直緊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在肱骨結節間溝內,沿肌腱走行的方向作橫向彈撥,自下而上移行,待至遮蓋的三角肌時,用拇指端將皮膚向上推移,在三角肌內緣深處彈撥,並移至喙肱韌帶。彈撥法操作後,根據肩關節活動受限程度,施以相應的肩關節的各種被動運動。二、頸椎椎骨錯縫:患者取坐位,頭部前屈至適當的角度,術者一手按住患椎棘突,另一手用肘部托住患者頦部,作向前上方牽引,同時向患側旋轉,使偏歪的椎骨複位。或患者仰卧,肩後用枕墊高,術者站於床頭,用右手緊緊托住患者枕部,左手托住頦部,將頭自枕上提起,使頸與水平面呈45°持續牽引,然後輕輕將頭部左右、前後擺動和旋轉,使錯縫複位。複位後,患者取坐位,術者在兩側頸部用輕柔的按、揉、拿等理筋手法治療。三、胸椎椎骨錯縫:患者取坐位,雙手手指扣攏後置於項後,肘關節朝向前方。術者站其背後,雙手由患者的腋下伸向前,握住患者的腕部,再用膝關節頂住錯位的一節胸椎椎突,然後作向上、向後方的拔伸牽拉,將患者從凳上拉起。或患者俯卧於床頭,頭及上肢伸於床緣外,胸前墊薄枕,使患椎後凸。術者立在患者側方,一手掌心按住患椎棘突,先徐徐用力,待患者呼氣之末,瞬間用力按壓,即可複位。四、腰椎椎骨錯縫:患者取坐位,術者作腰椎旋轉複位法。若患者疼痛劇烈,不能取坐位或坐後不能彎腰,則整復方法可改為患者取側卧位,作腰部斜扳法。若患者疼痛劇烈,側卧位斜扳也無法完成,則先作腰部拔伸法,複位後用整理手法。五、骶髂關節扭傷(半脫位):患者取仰卧位,術者立於患側,將患側足踝部夾於腋下,並用此側的手托住患者的小腿後面,另一手按在患側下肢髕骨上方,此時用力夾持患肢,向後拔伸牽引1-2分鐘。拔伸後,作整復手法。如向前移位,術者一手扶住患者側髖部,另一手強力屈曲患肢的髖、膝關節至最大限度,然後在屈髖位作快速伸膝和下肢拔伸的動作。如屬向後移位,則整復方法為:(1)患者取健側卧位,健側下肢伸直,患肢膝部置於90°屈曲位。術者站在身後,一手向前抵住患側骶髂關節,另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向後牽拉至最大限度,然後兩手作相反方向推拉。(2)患者取俯卧位,術者站於患側,一手向下壓住患側骶髂部,另一手托住患肢膝前部,使下肢後伸至最大限度,然後再稍用力作驟然扳動。(3)患者取健側卧位,健側下肢伸直,患側屈髖屈膝。術者站在前面,一手按住患者肩前部向後固定軀體,另一手按住患側髖部,向前推動至最大限度,使扭轉的作用力集中在骶髂部,然後兩手同時對稱用力斜扳。在施以拔伸、牽引及整復手法時,常可聽到關節複位的彈響聲。治療後,患者癥狀可立即緩解。因骶髂關節囊及韌帶均有損傷,稍一扭錯易再複發,所以在整復治療成功後2周內,腰及下肢不宜作大幅度活動。最好在兩髖膝屈曲位狀態下卧床休息。六、腱鞘囊腫:先將患部關節伸展或屈曲,使囊腫隆起,周圍肌膚繃緊;然後術者在腫塊四周施以揉法,繼而在腫塊上施以深刻有力的按法。手法治療後可用硬紙板固定,繃帶包紮,24小時內減少活動。七、胸部迸傷:患者正立,術者站在背後,背對背,用手穿過患者腋下挽住雙臂,彎腰用臀部頂起患者腰部,使其雙足離開地面,這時囑患者咳嗽,術者在患者咳嗽時抖動臀部。八、跟腱攣縮:患者取俯卧位,下肢伸直,術者以拇指按揉患側承山穴2-3分鐘;再以兩手拇指分置跟腱兩側,先以一手拇指按揉合陽穴,向下經崑崙至仆參穴,再以另一手拇指按揉復溜穴,經太溪至水泉穴,2-3分鐘;接著以兩拇指按揉承山穴,自上而下,經足跟轉向足底湧泉穴,1-3分鐘。患者再取仰卧位,術者用一手握住患側足前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別置於內踝下水泉穴及外踝下仆參穴處,兩手協同作踝關節被動背伸及左右搖動,2-3分鐘。九、軟組織損傷:一般先點揉鄰近穴位,再理筋、分筋、彈筋、揉絡、理筋,再作適度的被動運動。理筋是順肌束、肌腱方向用手指或手掌作推、摩、揉、按等動作,使歪曲、扭轉或出槽的肌束、筋脈復正,並有行氣活血、祛瘀消腫、止痛舒筋等作用。分筋即用指尖在痛點或筋結處點按,並向四周揉、搓、推、擦,或向肌束、肌腱間隙處深按,以分離粘連和消除筋結,並可調和氣血、舒筋活絡。彈筋是用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將局部肌肉、肌腱拿起,又讓其迅速在指間滑落彈回,快提快放,有助於緩解肌肉痙攣、剝離粘連、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撥絡是以拇指或其餘四指的指尖或指腹緊按於局部皮膚上,作與肌束、肌腱、韌帶等走向相垂直的單向或往複推撥,或兩拇指交叉推撥,從指上可感到肌束、肌腱、韌帶等被牽拉又滑彈的感覺。此法可緩解痙攣,並能使其因傷損而致的翻轉、移位得以復原,還可剝離粘連,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撥絡後常再以理筋手法理順肌筋。[注意事項]正骨推拿法的操作要輕重得當,外柔內剛,穩妥連貫,要施法於外,受力在里,做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按語]正骨推拿手法在骨傷疾患的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清代吳謙《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著重指出手法是「正骨之首務」。正骨推拿手法的運用要以正確的診斷為基礎,掌握時機,應用熟練的手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有實驗證明,將猴的坐骨神經切斷,再作縫合所引起的腓腸肌萎縮,在經過4-6周的推拿治療之後,其恢復正常的程度明顯優於對照組。而未經推拿治療的對照組,其腓腸肌有明顯的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纖維條索狀物,影響了肌肉的功能。將墨汁注射於家兔的兩膝關節內,推拿其中一個膝關節,可見墨汁由膝關節移向遠處,而未經推拿的另一側膝關節內的墨汁仍然有大部分存留。含漱療法含漱療法是將藥液含漱口中,以治療口腔、咽喉部疾病的一種方法。本療法起源較早。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將「食畢當漱口數過」作為口腔保健的常規加以介紹。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載錄有用杏仁、甘草、黃連和薔薇根煎液含漱治療口瘡;用竹茹加醋煎液,或以細辛、甘草水煎含漱治療齒齦出血;用松葉、食鹽水煎含漱治療齒根腫痛;用生地、獨活水煎,加白酒含漱治療齒根鬆動等治療經驗。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有所發展,將它作為防治口腔、咽喉疾病的一種主要治療方法而加以推廣。如明代《本草綱目》用白芷、吳茱萸等份浸水含漱,治療風熱牙痛;用白芷、川芎等分含漱,治療口齒氣臭。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強調平常堅持漱齒,可以「堅骨以防蠹」。[基本內容]根據咽喉、口腔疾病的不同,配製成含漱劑,水煎,候涼,含漱口中1-2分鐘,吐出。如是咽喉部病症者,則應仰頭含漱在咽喉部1-2分鐘後吐出。一般可每日含漱3-5次。[臨床應用]本療法適用於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牙周炎、牙痛及口腔表淺霉症等口腔、咽喉部疾病的治療。一、口腔表淺黴菌症(白色念珠菌病)取一枝黃花30克,野薔薇15克,藿香30克,青木香30克,黃芩15克,煎水,含漱。二、急慢性咽炎和扁桃體炎1、取玄參15克,大青葉15克,黃芩15克,薄荷3克(後入),水煎,含漱。2、用淡鹽水或3%硼酸液含漱。3、青果7-8隻煎汁,加白礬米粒大小3-4粒,冰硼散0.2克,含咽漱口。三、急慢性口腔炎、口舌糜爛取銀花15克,紫草9克,菊花12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4.5克,水煎,含漱。四、牙周炎、牙痛1、取細辛3克,川椒10克,升麻10克,水煎,含漱。2、忍冬藤20克,石胡荽20克,青木香10克,水煎,含漱。3、取骨碎補15克,切碎,開水浸泡。含漱,一日數次。一般含漱5-7次可止痛。4、胃火牙痛、齒痛劇烈、齒齦紅腫:取黃芩45克,玄參15克,生石膏30克,紫地丁15克,煎水,含漱。五、咽喉血泡(欲稱飛揚喉,血泡潰破潰爛感染)取金銀花、甘草等量,煎水,含漱。[注意事項]本療法一般將含漱的藥液吐出,均不咽下。對於咽喉部疾患,含漱時應注意仰頭使藥液直接作用於咽喉部,並使藥液與病變部位有一定時間接觸,然後吐出。含漱後不必用清水漱凈口腔,亦不要立即進食,以避免殘留口腔、咽喉部葯汁帶入胃中,並使葯汁在口腔咽喉部充分接觸與吸收,從而加強其治療作用。[按語]本療法的優點是藥液直接作用於口腔、咽喉粘膜上的病灶,避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作用,且簡便易行,現常作為治療口腔咽喉部病症的輔助療法,如恩威口寶含漱液,在臨床上廣為使用。
推薦閱讀:

民間古相法「四字觀相決」珍藏
民間辟邪驅鬼方法一覽,妖魔鬼怪快離開
民間八卦佔法,略舉一例
民間命術
同家理論深層提示之三:民間「字碰字」絕招原理篇下

TAG:民間 | 獨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