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製造」遇上「互聯網 」 馬雲董明珠怎麼說-財經頻道-手機搜狐
9月中旬,我有幸在廈門目睹了一場精彩的對話。
對話的主角是兩位響噹噹的人物: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人物馬雲,和特立獨行的中國空調製造行業老大董明珠。
對話在「智造國際投資新格局」的大主題下展開,兩人分別從兩種不同思路來看待「中國製造」在「互聯網+」時代的生存發展。比如,傳統製造業該如何在新時期贏得投資者的青睞?
馬雲顯然是全場的焦點人物。當典型矽谷白襯衫裝扮的馬雲出現在現場,後排的觀眾(大多是當地中小企業主)紛紛站了起來,有的甚至沖向前排,爭先恐後舉起相機。不用說,他代表了國內投資界最為追捧的「互聯網創業「風口。
但「中國製造」這個概念並不能吸引追捧高利潤的投資人。在刻板印象中,「中國製造」代表著低利潤率的工廠、低收入的工人、相對僵化固化的機制,以及持續疲弱的數據。
我隨意記錄了一組董明珠和馬雲對話,發現了兩個行業之間有趣的碰撞。
董明珠:我們有幾千項專利,即便有人挖走了我的技術人才,那也是過時的技術,不是最新的。
馬云:我們鼓勵年輕人去其他地方發展,目標是,未來中國500強的企業中,有200個CEO來自於阿里。
董明珠:我們的平均薪酬是10000美金。
馬云:阿里的薪酬和矽谷不相上下。
這樣的對話提醒我們,過去十年在房地產行業高利潤率大潮下不斷被擠壓的「中國製造」,又要在「互聯網+」的泡沫中,再次面臨出逃的誘惑。
換句話說,「中國製造」在互聯網大潮下,被嚴重低估。在浮躁的大環境下,一些製造企業可能既逐步失去了人口紅利優勢,也錯失了穩步技術升級的機會。
其實,除去表象差異,董明珠和馬雲代表的行業其實是高度依存的。基於一個簡單的道理,互聯網經濟不可能脫離實體經濟單獨生存。
嚴格地說,阿里巴巴其實不算是一家以科技驅動的公司,而是一家商業驅動的公司。在中國糟糕的批發、零售和物流的大環境下,阿里巴巴依靠良好的商業模式,通過電子商務解決了便利化的問題,也因此獲得了成功。所以,如果線上本身的交易量減少,也即對於董明珠所代表的「中國製造」產品需求減少,阿里巴巴的營業額也會下降。
最近阿里巴巴股價頻頻下跌,背後一個重要邏輯是,阿里的絕大多數收入來自中國消費者。在最近一季度中,來自中國商業零售業務的收入為21億美元,佔總營收的75%。由於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其營收與利潤可能會「受到極大不利影響」。在當天的演講中,馬雲著力描述了阿里正在開拓的「農村電商」業務,其實也是解決消費增長的問題。
推薦閱讀:
※擊潰洋品牌,奮戰十九載,這家中國製造何以在智能交通領跑中國?
※在未來,哪些行業將被機器人取代?
※中國製造在世界最大工業展遇冷?
※廣東,富可敵國的「中國製造」
※7億中國網友的選擇:小米代表中國製造!雷軍:繼續堅持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