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決策,「直覺」和「邏輯」的完美混搭
你喜歡並擅長做決策嗎?
回答前,先測測自己的思維方式吧,看看自己屬於直覺型還是理性型。
怎麼樣,回答出來了嗎?答案見文末。正確率越高,表明你越傾向於理性型,反之亦然。
每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決策,可是決策到底該如何做?是依賴直覺情緒還是邏輯思考?下文有驚喜。
領導者需要成為優秀的決策設計師,運用決策環境設計可以有效提升決策質量。
本文提出的這套高效決策系統方法,由五個基本步驟組成:1)了解決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錯誤;2)判明人的行為是不是糟糕決策的核心原因;3) 找出決策失誤的具體原因;4)重新設計決策環境,減少認知偏差的負面作用,增強個體行為動機;5)嚴格檢驗解決方案。這套決策設計流程適用於管理中一些難 題:人才流失嚴重、錯過最終期限和糟糕戰略決策。
決策原理:兩個系統
行為決策理論和心理學研究者認為,人類主要有兩種信息處理和決策模式。其中系統1依賴直覺和情感,具有快速、自發的特徵。在此模式下,主體通過一系列認知捷徑(mental shortcut)自動獲得解決方案。系統2則要求主體審慎地進行邏輯分析,相比系統1,屬於慢速思考。(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與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中普及了這組概念。)
這兩種認知模式各有鮮明的優勢和劣勢。很多情況下,系統1用直覺和經驗就可以輕鬆處理信息、做出正確決策。但認知捷徑也可能成為陷阱,因此主體通過系統2進行理性思考,拒絕錯誤的直覺,修正情緒化、草率的決策。然而,直覺和情緒還是經常逃過理性分析,導致決策失誤。
此外,系統1更關注具體、立即可見的結果,使主體難以通過抽象思考看清決策的長期效果。因此,如果過於依賴系統1,即便我們再積極努力,也無助於計劃的落實。
這並不是說系統1對明智決策百無一用。系統1的直覺反應是行為決策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假設一項投資決策讓你感到害怕,你就該停下來仔細分析風險。系統2則會考量被系統1低估的因素,如該投資的長期戰略價值,並做出綜合判斷。
系統2需調動主體的認知能力,而認知能力是一種稀缺資源,無法滿足所有決策活動的需求。當認知能力削弱,系統2運轉失靈,主體就可能受制於認知偏差和惰性。
判明問題
並非所有行為決策問題都可以用行為經濟學工具解決。在使用這些工具前,管理者應判明:
問題的關鍵是否跟人的行為相關。通過改變人們對事件、環境的認知和反應,管理者能夠解決某些問題,例如員工士氣低落。但行為經濟學工具無法解決純技術難題,如新葯研發中的技術瓶頸;只有當要解決的問題與人的行為相關,如研發團隊間的知識分享,行為經濟學才有用武之地。
人們的行為是否有損自身利益。大多數行為經濟學工具引導人們自願改變行為方式。如果能說服人們通過做出不同選擇而獲益,行為經濟學工具將取得最佳效果。
能否找出具體問題。為盤活組織,有時需要全局性變革。但更多情況下,複雜的整體問題可被拆解為更易上手解決的具體問題。
行為經濟學工具能發揮作用,是因為滿足兩個條件:首先,企業能夠找到具體問題;其次,人們能夠通過改變行為獲益。
診斷原因
決策失誤通常有兩個原因:行為動機不足和認知偏差。為判斷其中哪個原因導致了行為偏誤,管理者應問兩個問題。第一,問題是否應歸咎於惰性和消極行 為?如果是,那麼原因在於動機不足。第二,採取的措施是否反而將系統性錯誤引入決策過程?如果是,那麼原因在於認知偏差。這兩類原因可能同時存在,但有必 要先了解清二者的區別。
當系統2未能發揮作用時,認知偏差和動機不足的情況經常發生。因此接下來要具體分析,哪些因素導致系統1在權衡各種決策選項時出現偏差,哪些因素導 致系統2未能糾正錯誤。常識能在診斷決策失誤中發揮重要作用。管理者應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思考:「如果是我會怎麼做?為什麼?」
設計解決方案
判明決策失誤和行為失當的原因後,管理者可以開始設計解決方案。我們推薦管理者參考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助推》(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一書中提出的助推(nudge)概念和決策環境設計(choice architecture)方法。決策環境設計者通過精心安排信息和決策選項的呈現方式,引導人們做出更優決策。如此,管理者可將員工的行為決策推向有利 方向,同時不損害其自主權。
企業制定者正加大決策環境設計力度,如谷歌使用決策環境設計方法,引導員工培養健康飲食習慣:谷歌在餐廳取餐盤處提示員工,用大餐盤的人吃得更多,這個簡單措施使選擇小餐盤的人數增加了50%。
對決策環境稍加調整,就可能以低代價甚至零代價獲得顯著改進。決策環境設計方法包括調整決策選項排序、改變文字描述方式、重新設計提交決策的方式和流程,以及修改默認選項等。
相比說服教育或物質激勵等傳統手段,決策環境設計能更有效優化員工的行為決策。原因在於,人們常常不自覺地做出損害自身利益的行為,而決策環境設計 能夠改善這一點。決策環境設計嘗試完成一個艱難的任務,即根本上改變人們處理信息和做決定的方式。為挖掘決策環境設計的巨大潛能、優化員工的行為決策,管 理者可使用以下工具和方法。
激活系統1。當系統1主導認知活動時,情緒和認知偏差常常阻礙明智決策;但如果運用得當,系統1也能起到積極作用。管理者可嘗**以下方法激活系統1:
1)激發情感。在一個研究員工對組織認同感的分組對照實驗中,一組要求第一天到崗的新員工思考自己有哪些長處,以及如何在工作中發揮長處;另一組新員工則沒有這樣做。結果,前一組員工感到可以在工作中「做自己」,由此加強了與組織的情感聯繫。
2)利用認知偏差。管理者也可以將認知偏差為己所用,如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指損失帶來的痛苦比相同數量獲益帶來的幸福感強一倍)和具象性偏差(vividness bias,指生動信息更易吸引注意力)。行為洞察小組(BIT)的實踐也證明了這點。
管理者還可強調失敗的後果,以此鞭策表現較差的員工。例如,如果銷售部門建立穩定的人才儲備,低績效銷售員由於擔心拿不到獎金或被辭退,會更加努力提升業績,這稱為「候補效應」。研究表明,相比沒有候補者的片區,有候補者的片區的銷售業績高出5%。
3)簡化流程。組織中不必要的流程步驟常常會降低員工積極性、增大認知偏差出現的幾率,管理者可通過精簡流程化解這類問題。比如醫院建立統一信息平台後,醫生可以瀏覽各科室所有患者檔案,這提高了他們使用平台並及時更新信息的積極性。
調動系統2。管理者可運用一系列方法,調動系統2的邏輯思考能力,讓決策過程更加審慎和理性。
1)同步評估。同時而非分開評估決策選項,將減少認知偏差。例如,研究證明,遴選求職者時,管理者如果將候選人 放在一起比較,而非單獨評估每個人,將更能集中精力分析候選人的履歷,避免陷入對性別等外在特徵的刻板印象,從而更準確地預判其未來表現。此外,在研發品 種選擇、投資決策、戰略定向等多種決策情境下,同步評估方法都能發揮作用。
2)開闢反思空間。單純為思考問題而從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抽身,聽上去很奢侈,但這能有效開啟系統2。鼓勵員工進行深度思考有助於提升工作效果,總結和反思對員工的日常生活也會起到類似積極效果。
3)設置計劃提醒。我們經常決心滿滿地做計劃,之後卻丟到一邊。管理者可以設置計劃提醒,幫助員工堅持完成計劃。
有一個技巧,可以提升團隊工作表現。團隊項目以失敗告終時,人們總說「下次努力」,但這種空洞口號無法保證團隊不再犯同樣錯誤。在員工表決心時,領導者應趁熱打鐵,督促團隊拿出具體路線圖和時間表。
4)拓寬決策思路。遇到問題時,我們經常自問「我該怎麼做」。把這個問題換成「我能怎麼做」,能使我們更客觀全 面地分析問題、看到更多決策選項,從而做出明智決策。可惜企業管理者大多做不到這點。管理學研究者Paul Nutt對160多項企業決策做了詳細分析,發現其中71%都是在二選一的情境下做出的,即決定組織或個人是否應採取某項行動。在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 下,決策者的注意力實際被限定在單一選項上。從「該怎麼做」到「能怎麼做」,換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將有機會探索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之間的多重可能性。在倫.理困境中,我們也亟需擺脫非黑即白的思維定勢。
5)明確責任。如果明確要對自己的判斷和行動負責,員工會更注意消除決策過程中的認知偏差。研究發現,內部培訓和討論無助於提升女性高管比例;更有效的手段是創建機構和崗位,專門負責推進性別多元化。
6)鼓勵提出反證。人們得出一項結論後,往往會將得到的所有信息都解釋為支持自己的結論,這稱為確認偏差 (confirmation bias)。由此還可能導致承諾升級(escalation of promise):一旦開始投入某項行動,即便出現不好的徵兆,人們也會為證明自己正確而一條道走到黑。這些認知偏差讓我們在做決策時輕視否定性證據、拒 絕尋找更好的替代方案。為解決這個問題,組織應鼓勵逆向思維,並要求員工關注否定性證據、提出反證。在團體決策情境中,領導者應安排一個「挑戰者」角色來 檢驗計劃有無漏洞。
7)提示和備忘。有時一個簡單的提示就能開啟系統2,幫助我們減少對系統1的依賴、避免認知偏差;提示能夠增強我們完成某項任務(如控制演講時間)的動機。
一個用提示的方法開啟系統2的例子來自外科醫生、記者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在《清單宣言》 (The Checklist Manifesto)一書中,葛文德回顧了2008年他在8家醫院推行外科手術備忘清單的經歷。這些醫院的醫護人員每次手術前都使用這份清單,在心裡過一 遍手術步驟。統計表明,醫護人員使用備忘清單後,患者發生嚴重併發症比例降低36%、死亡率降低47%。
設置系統規則。為減少認知偏差和動機不足對決策的不良影響,除上述兩類決策環境設計方法外,組織還可設置一些系統規則。
1)設置默認選項或強制規則。調整默認選項能顯著影響個體的最終決策,在複雜困難的決策情境中尤其如此,組織可設置一些強制規則。
2)設置自動調整機制。另一種克服認知偏差的方法是設置自動調整機制,彌補系統1和系統2的疏漏。例如,微軟發現,工程師總受制於規劃偏差(planning fallacy),大幅低估完成項目所需時間。解決辦法是,管理者根據以往項目完成情況,建立進度自動調整機制。
選擇合適工具
我們建議企業優先考慮設置系統規則,最大程度地降低個體行為帶來的不確定性,使行為決策達到最優效果。如果設置系統規則不可行,企業就必須利用系統 1和系統2的特點進行決策環境設計,引導個體做出最優決策。系統2的理性思考能力可以彌補系統1的漏洞,但由於個體認知能力有限,系統2無法覆蓋所有決策 過程。
測試解決方案
最後,組織應對解決方案進行嚴格的可行性測試,這能使管理者避免嚴重失誤,並有機會優化現有方案。方案測試包括三個關鍵環節:
明確目標。管理者應設定具體、可量化的目標。
控制變數。如果同時推進多項措施,管理者將很難判斷哪項措施真正發揮了作用。
對照實驗。如果可能,組織可將相關個人、團隊和部門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實驗。這種隨機性可最大程度地減小外在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如果由於物質條件、**、成本或規模限制無法隨機分組,管理者還可使用更精細的分析方法。
潛在的認知偏差和行為動機不足,往往是重大組織問題背後的原因。改變大腦的活動模式難度太大;但管理者可以使用決策環境設計方法,引導個體做出明智決策。只需簡單調整決策環境,管理者就可使員工和組織都獲益巨大。
本文來源:哈佛商業評論
推薦閱讀:
※提高邏輯思考能力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海底撈系優鼎優首個戰投項目,海盜蝦飯運營邏輯是什麼
※通過邏輯思考力來提升你的溝通能力
※毛佩琦:無關進步改革——從歷史邏輯出發給張居正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