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大24歲妻子馬克龍有戀母情結?
作者:唐映紅
說馬克龍有「戀母情結」,這個說法已經過時。大多數人的擇偶年齡差都聚集在平均值附近,但必然有一些人擇偶的偏好年齡差分布在兩端,「母子戀」和「大叔控」就處於兩端的分布區域。
法國大選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順利通過第一輪投票考驗。從目前民調來看,馬克龍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屆法國總統。隨著馬克龍政治聲望不斷提高,其「有悖常理」的婚姻狀況也引發了公眾關注。
據報道,今年39歲的馬克龍與太太布麗吉特結婚10周年,但布麗吉特比馬克龍年長24歲,曾是馬克龍中學時期的老師。當年,馬克龍的父母為了阻止兒子的「不倫之戀」,便把他轉學到巴黎,由祖母照顧。這並沒有熄滅他對布麗吉特的愛情,2007年,馬克龍迎娶了布麗吉特。
「戀母情結」已經過時
馬克龍與太太年齡懸殊的愛情和婚姻令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在世俗的觀念里,愛情通常發生在年齡相仿的伴侶之間。即使有年齡懸殊的伴侶,也大多是男方比女方年長。馬克龍與太太之間跨輩分的「母子戀」,即使在婚戀觀比較開放的法國,也算得上是駭世驚俗;而他們之間自然流露的恩愛,也令諸多在「橡皮婚姻」(指夫妻雙方雖都盡職盡責,但貌合神離,無愛也無痛)中掙扎的伴侶羨慕不已。
不過,一提及馬克龍與太太的忘年戀,對心理學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們就會脫口而出「戀母情結」這個詞。事實上,「戀母情結」是100多年前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個概念。在他的理論框架里,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會經歷一系列性心理發育的過程,其中就包括3-6歲的戀父戀母時期。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在成年後迷戀年長的對象,其根源在於幼兒時期的性心理發育受到了阻礙,因而停滯在戀父戀母期。因此,依據精神分析理論,像馬克龍這樣與年齡懸殊太太的婚戀,通常就會貼上「戀母情結」的標籤。
其實,心理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摒棄了早期缺乏科學範式的分析心理學方法,弗洛伊德關於性心理的大部分結論都被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實是錯的,包括「戀母情結」——因為其在概念的描述上語焉不詳,並不是科學的概念,充其量只是基於分析的一種假設。
相對於社會主流的擇偶傾向,年齡懸殊的擇偶模式顯然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偏好和傾向。但是,人類的擇偶偏好與人類的其他特質一樣,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不能一概而論。對群體而言,大多數人的擇偶年齡差都聚集在平均值附近,但必然有一些人擇偶的偏好年齡差分布在兩端,「母子戀」和「大叔控」就處於接近兩端的分布區域。其實人類的大多數,甚至幾乎所有行為特質,都符合這種倒U形的鐘形正態分布曲線,擇偶偏好也概莫能外。對個體而言,多種因素都可能影響和塑造成年後的擇偶偏好,而且這些因素通常都具有特異性。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兩個人之間產生愛情,導致彼此吸引的因素多種多樣,年齡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如果主導兩個人彼此吸引的因素遠遠超過年齡懸殊的影響,那麼,年齡懸殊的愛情就可能發生。馬克龍被他當年的中學老師布麗吉特深深吸引時,一定有其特異性的吸引因素,而懸殊的年齡差異不足以抑制這種愛情吸引力。
說實話,沒有深入地了解馬克龍,其他人根本就沒有線索和依據來分析判斷他為何會愛上大他近24歲的布麗吉特,可能因素有很多。簡單粗暴地將其歸咎於「戀母情結」當然是毫無根據的臆測;而對各種年齡懸殊的婚戀情形都貼上「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的標籤,則根本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迷信。
反對來自世俗的觀念
而人們之所以對馬克龍與太太那樣年齡懸殊的戀情感到匪夷所思,除了這種婚戀情形在人群中本來就是極小比例分布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來自社會世俗觀念的桎梏。一般而言,人們認為主流的婚戀情形——伴侶間年齡相仿,丈夫比太太大3-5歲,就應該是正確的;與此不同的,就被視為不正確。
事實上,馬克龍和太太之間的婚戀可以作為一種小概率的示範,以彰顯人類擇偶多元化偏好中的一種。同時,也希望能讓更多人擺脫社會世俗的婚戀觀念的桎梏,從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愛情。特別是,這也給那些都市大齡單身女青年昭示了一種可能性,她們未來的丈夫可能還在中小學埋頭苦讀,甚至還在幼兒園咿呀學語。
推薦閱讀:
※【明星八卦】57歲劉德華全家近照,素顏妻子滄桑似路人,5歲女兒像極朱麗倩
※他曾是亞視一哥 如今妻子患癌仍不離不棄
※為什麼經常看見妻子吊打小三等133則笑爆了
※為什麼有錢人的妻子都相貌平平??
※王志文妻子陳堅紅個人資料 王志文一家三口親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