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劉眘虛《闕題》_靜逺書斎_天涯博客

闕題 劉眘虛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日白,清輝照衣裳。  劉眘(shèn)虛(生卒年不詳) 字全乙,江東 (今浙江一帶)人。少時即善作文,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進士及第。一生仕途坎坷,曾任崇文管校書郎,夏縣令。性高古,與王昌齡、孟浩然等友善;與賀知章、包融、張旭齊名,並稱「吳中四友」。其詩工於五言,多為山水隱逸之作。《全唐詩》存其詩十五首。  這首五律是詩人的代表作,原來應該有一個很好的題目,但後人抄錄時不知什麼原因給遺失了,所以是「闕題」(闕,同缺)。全詩都用景語織成,沒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韻盈然,意境幽美——  「山路曲折,漸漸被繚繞的白雲遮掩;春色爛漫,似道邊溪水一般悠長。落花隨水,不時飄流而至;水帶花香,遠流而去。清寂的荊門,正對著幽幽的山路;柳蔭的深處,恰是 主人的「讀書堂」。儘管山深林密,晴日陽光透過樹葉,也有一片清幽的光輝灑在衣裳上……」  詩人首聯粗描入山景緻:「道」,路徑;「由」,因由;「盡」,遮掩、消失;「春」,春色、春意;「青溪」,青色的溪流。道路被白雲遮掩,說明地勢高峻,這句是寫登高;青色的溪流源遠流長,兩岸綠草紅花望不到盡頭,這句是寫望遠。抽象的「春」與具體的「青溪」勾聯,再用「長」字形容,很容易使人想像出溪流的色彩、流勢、聲響以及沿溪一帶綿延無盡的美好風光,文字省凈而內涵豐富。一幅山高路陡、雲霧繚繞、花木競秀、溪水潺流的風景畫便燦然呈現在讀者眼前,使人領略到一種「世外桃源」般的韻致。詩人登高望遠、探幽覽勝的喜悅之情含蓄其中。  頷聯細寫落花、流水美景:「時」,時不時,不斷。沿溪而行,時不時有落花從上游漂流而至,又緩緩地隨水漂向下游,香氣馥郁,彷彿溪水也散發著落花的芬芳而成了一條「香溪」。「至」和「隨」這兩個動詞,使得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態美,使人很自然地生出聯想:上游一定有草木扶疏、落英繽紛的更美境界;下游也一定是香氣四溢、蝶舞蜂飛的動人景象;整個山林都是春意盎然、生機無限的人間仙境。意趣盎然,有「踏花歸去馬蹄香」之妙 。  頸聯勾勒目的地的概貌:「閑門」,絕無世俗喧囂的清靜之門;「向」,對著;「深柳」,茂密的柳樹林。清靜的大門對著幽僻的山徑,使人聯想到劉禹錫《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的那種特有的閑靜;書房四周都是茂密的柳樹,更讓人想到「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五柳先生」陶淵明。居所清幽閑靜的環境,暗示出主人超然世外的隱士身份和清高絕俗的高尚情懷。含蓄高妙,寄意深長。  尾聯特寫光影效果:「幽映」,樹木掩映、光線幽暗;「每」,儘管;「白日」,朗照的紅日;「清輝」,柔和清亮的光輝。儘管紅日朗照,由於深柳掩映,陽光照在衣服上,反而像月光一樣給人明朗而不燥熱、柔和而又清爽的感覺。在光與影的明暗對比之下,深幽恬靜的意境便凸顯出來了。靜謐祥和,恬淡悠遠,令人嚮往。  全詩情韻盎然,意境幽美:雖然沒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是,詩人深得「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 「無我之境」之妙(王國維《人間詞話》)。不但寫出風景,給風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動、神態、感情、心理活動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給讀者帶來了直覺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這首詩餘韻縈繞,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藝術魅力。  唐代殷璠《河嶽英靈集》評說:「眘虛詩,情幽興遠,思苦語奇,忽有所得,便驚眾聽」;並在全文引錄本詩之後沉痛地感嘆:「惜其不永,損碎國寶」!掩卷悠思,「喜與山僧道侶交遊,流落不偶,年壽不長」的詩人劉眘虛,是否也會讓你忽見而驚喜、既賞而痛惜呢……  余試以詩解之曰:  道盡白雲青溪長,  春花曼落流水香。  閑坐書堂深柳映,  白日清輝照衣裳。 原文地址: http://blog.tianya.cn/listcate-2263023-1508538-4.shtml
推薦閱讀:

愛情心語:天涯海角何須等,只要有愛就前行
天涯離合終歸別,人間聚散皆過客
吾行的天涯的文件夾【際】
笑聲滿天涯(206)
三月煙花,不如你我漫步天涯

TAG:博客 | 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