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飲食淺談

佛教流傳至今,遍布全球,影響巨大。目前,一部分宣揚聖教者重在玄談而忽略了佛陀應化在世間上的精神與本懷,使得一些在家之士對佛教缺乏相應的理解。單就飲食方面而論,佛教中便有諸多講究,佛經和戒律中要求相當嚴格,一些具體內容也不受世人所知。

《增—阿含經》規定:「若過分飽食,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堵塞,坐卧不安。若限分少食,則身羸心懸,意慮無固。」《梵網經》要求出家人「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說法嚴厲。

僧眾飲食有不少特殊之處。其中有過午不食的說法,一般要求僧人只在清早、日中前吃飯,午後不吃飯食,只喝清茶、果汁、糖水等。但現在各寺院因實際情況而定,也並非必定要求全部如此。佛教指出食也是五欲之一,過分強烈要求,也是一種貪婪和執著,易生「貪嗔痴」三毒。《摩訶止觀輔行》主:「吃少,心智才能清明」,道理很簡單,少吃,不貪吃,心智才能清明,修行止觀的工夫才能得利,福慧雙生。佛教戒律中喻食為葯,也是要求僧人要把飲食當作藥物觀想,這樣在進食時就不會貪多貪吃;也有的資料認為,吃得越多,人越昏沉;飲食過量,不但傷腸胃,造成身體機能長期負荷過得和操勞過度,而且過多的成分留在體內,不利及進排除也會變成毒素,似脂肪或維生素A、D、E、K等過多而無法排出體外時,就會引起血管硬化等病症。另外,佛教甚至還有相關的傳說,指每一個凡人都有佛性,只是因種種因緣(包括「三毒」、「執著」、「放不下」、「還願」、「因果輪迴」)又來到人世;成為凡人,又不肯放下,貪吃,終不能究竟。

在佛經論中,認為肚子餓得難受,也是一種「病」,以食物「充饑」方能療之。不過,當初釋迦牟尼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時,在伽耶山上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點大象和猿猴供養的果品或一點豆類,或喝一點豆汁,甚至後來還到了日食一麻一麥的程度。但是這種種無理的苦行,卻未能達到他所希望的根本的覺悟。所以佛陀提出不要執著,尤其是「苦了肉體反而是執著肉體」時,他放棄了絕食,欣然接受牧女的乳汁,飲畢頓時五體暢通,元氣恢復。佛陀明白了養性中道,不貪吃,但也不必絕食,也正如此,佛陀才靜坐於菩提樹下,發出宏願:「我若不能了脫生死,到達正覺涅盤的希望,誓不起此座!」由於有了如此經歷,證得正覺的佛陀明白一切眾生和諸法都是由因緣而生,無須強求;當下放下。

佛教飲食觀主張素食、少食,並非不無道理,有一些資料研究說明,人類少食、素食是促進身體健康長壽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與古人「食慾常少」「少食養胃氣」的觀點一致,其實合乎科學原理。

當然,至今世界不少地方仍有小乘法提議苦行,以少食、不食為功課。總體而言,少食、素食、清淡都是佛門飲食提倡的主題。就我國僧人而論,自古至今多以茶水為飲料,青菜(包括紫菜、茄子)做湯。

自漢朝,佛教入傳中國之後,佛門飲食在本國也有所戒定,甚至明文規定更加嚴厲,佛門僧眾嚴格遵循素食習慣,即不食肉與五辛。在我國自梁武帝下旨要求僧尼全部斷絕酒肉之後,該戒律一直保持至今。

漢傳僧人皆奉素食之律,「五辛」也絕對不能食用,因為這五種菜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吃了之後也會發出令人難聞的氣味,影響和諧,吃後口腔異味又一時難除,對念佛頌經最是不敬。

同樣,吸煙也不禁止的,一方面會產生異味,破壞空氣清凈,影響他人健康,另一方面,眾所周知,對吸煙者自身也百害而無一利。至於飲酒,那更是絕對萬萬不能沾上的——佛對諸比丘說:「汝等以我為師乾,凡是諸酒不應自飲,亦不與人,乃至不以毛端滴酒而著口中。」並親自製定酒戒,「凡飲酒者,有十過失」。

有位高僧大德曾說過,不但出家的比丘和沙彌,就是在家的居士,以發端沾一點點酒入口而是絕對不可以的。《勝樂續》和《文殊根本續》中說,若修密者醉酒,墮號叫地獄。《金剛頂續》中說:酒是一切衰損的根源,故應斷除。小乘別解脫戒、大乘菩薩戒、密乘戒等等都有講過。

上面所列,皆是佛家嚴戒的食物。當然,佛教飲食在異國異域也有別論,或者說,就在本國,也會視具體場合、實際情況而開「方便法門」——關於佛眾弟子吃肉的問題,佛陀講過,「見到殺,聽到殺,特為殺」這三種不凈之肉是不可以吃的,但在不得已的環境下,才可開方便之門的。佛說吃物常如作吃毒藥想,如此漸進,以至不吃。舉例當初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僧團隨處以托缽乞討為主,受俗家人方便布施,也就未能嚴持素食。在佛陀眾多的弟子中,有一個叛逆變志者叫提婆達多,曾為了攻擊佛陀而提出五法宣言,以苦行進行修鍊,其中就有一條為「不食葷腥」,說是「守殺生戒,不吃魚肉。」佛陀自自然然地回答他:「你能想到這樣,很好,你自己可以去奉行,我不但不來禁止你,而且我更要褒獎你。但是,你不能強制大家來行,身體柔弱的或有病的修行者也有,可以方便,使他們得到肉身的營養。」這就說明,釋迦牟尼佛也並沒有強求弟子一定要持素。佛陀慈愛地說道:「過去的諸佛,行乞食法,我也是行乞食法;過去的諸佛,行過日中一食,這我也准許;但身體弱的人,每日二餐三餐,我也認為可以,食以調身,只要不過份貪取食慾,這並不能說為非法。」佛教中也有「方便」法門,即為老弱病殘的僧人熬藥時,因治病需要,也允許中藥里有蟲蠍出現;為了補充營養,也可以適當增加食物。

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在領授五祖所傳衣缽之際,謹記五祖弘忍贈言:「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所以,才有了惠能後至曹溪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於獵人隊中,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但吃肉邊菜」的說法。

六祖只吃肉邊菜,即是大乘佛法中無二之性。傳說觀音菩薩化身到潮汕,見一山腳下有一農家正在支架煮牛肉,遂隨手採摘旁邊幾棵青翠欲滴的野菜,擱在竹籃子里,放進鍋里與牛肉共煮。後來有村人問起,觀音菩薩便藉此說法,宣揚佛經。後來,所採摘的野菜便命名為「隔(格)籃」,也即現今的芥藍菜。

應該說,諸如此類,誠然為端正佛門素食誤解,但絕非為不持素食者吹鼓。眾所周知,今日南傳佛教的泰國、越南、緬甸以及我國西藏、內蒙古的密宗喇嘛,也沒要求全部素食。佛門素食的目的,一方面是反對「弱肉強食」,以表萬物一體之仁;一方面是要根除「殺心的動機」,以維持世界和諧共處。有大德師父說過,牛奶、蜂蜜、燕窩等物皆是生物身上剩餘之物,不屬犖腥之列,素食者也可食。而至於雞蛋,食「花齋」者有人吃的,食「長齋」的就應該戒絕了。而且,漸進的修養弟子,以花齋開始,漸至全齋,這也非常符合修行漸次求進的道理。至於五辛之類的蔥蒜辣椒等等便絕對是齋者所忌,試想,凡人吃了大蔥大蒜,面對面與你講話時都令人覺得氣味難受,何況禮佛。所以,也有人將之稱為「素中(指植物)三樣犖」,是為忌食之物。

另外,關於不食動物之肉者,筆者曾請教過一位和尚,他也另有一番見地,一是說像牛馬之類平時為人所役使,正所謂為人「做牛做馬」服務一生,其功大矣,其苦甚矣,人類更何可殘忍噬其肉吸其血乎?二是佛說眾生平等,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動物與人類都是平等的,人類有何權力可殘害之?三是佛說六道輪迴,說不準,前人因果受報輪為動物,而人不知自啃之,豈非也有悖倫理乎?所以自然不得開戒。

談過僧人及居士飲食,再說說僧人用膳的齋堂。

僧人用餐的地方稱之為「齋堂」。佛教有「食不過午」的說法,有人認為,「齋」字的原意就是不過正午食,佛經載,齋法以過中(午)不食為體,後來才將齋與素同意,詞義轉為「不為肉食」。(佛教「過午不食」即「不非時食」。時過中午不食,稱「持齋」;過中午而食,稱「非時食」)。

一般而言,僧人在早上上好早課後,只進食一餐早粥,也即是俗家的稀飯。按佛經上講,吃粥有利色、力、壽、清等「十利」。到了中午前,僧人即進食午餐,具體內容也沒什麼指定,可以進米飯、青菜、瓜果、豆苗、菜湯等等。有的地方在午飯後就不再進餐。但在我國大部分寺院卻結合自己實際,仍不排除晚飯進食。按寺規定,大寺里僧人們進食時,方丈和尚獨坐在佛龕側的首席上,其他師父以序職先後入座。在一些僧人較少的寺院里,則沒太多講究,大家也可以跟方丈、大師圍在圓桌上一起進餐。當然,飲食時不宜談論,更不可喧鬧,一舉一動都必須十分小心,咀嚼食物也以不發出聲音為宜。

佛門要求,僧人吃飯前先頌《供養咒》,誦畢方才進食;進食時,實行分食制,即「一個和尚一份齋」,避免用餐碗筷不衛生;若見美味也不起心,不可貪食,見不好的食物也不能生厭惡嗔恨之心,同時主張惜福,「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不容許半丁點浪費。食畢後,認真收洗各自餐具,並歸放原處。然後回位子靜坐,等大家一齊用齋完好,聽引磬一響,維那舉《結齋咒》後,再排成單列到大雄定殿內繞佛謝餐。目前,也有的寺院有居士或幫工協助煮食、收洗,使僧人有更多的時間靜心修持。

此外,僧人日常的齋食生活中,還有一項叫「施食」或「放蒙山」的功課,從每日中午的齋食中取出少許飯粒,到傍晚按《蒙山施食儀》念誦,施向給餓鬼,更顯我佛慈悲。

僧人們素食的良好習慣,是其嚴守戒律的體現。佛教不僅認為素食是在於持戒,同時也是在行布施。佛教飲食所提議的目的不僅培養了慈悲心,倡導真正的「眾生平等」,為僧人、居士的身體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世界環保、衛生等事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素食(包括清淡的飲食、良好的起居習慣、清凈的環境)對人體的健康相當有益。除了人們常常提到的防病祛疾之外,降低過多的膽固醇,清除膽鹽,減少血脂,凈化血液等也有較大的功效。

有資料表明,素食可以防止便秘、痔瘡、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也能保持容貌青春,皮膚光潔細嫩,精力旺盛充沛。素食者長壽的例子並不少見。佛教良好的飲食習慣,既符合個人、集體衛生,又能增福、添壽,還有利於世界環保和培養社會道德、公益心,確實十分科學可取,值得稱道、提倡和頌揚。


推薦閱讀:

怎樣用佛教去解釋王思聰的前世今生?
王路:從佛教的輪迴說起(上)
為什麼網友會詆毀佛教詆毀佛教徒?
在辨清了大乘佛學與小乘佛學之後,為什麼還要相信大乘佛教?
劉雨虹:不同的光陰

TAG:飲食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