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片酬罪魁禍首(12.5.24)

導語:演員「高片酬」早就不是個新鮮話題,但卻一直是個說不明道不明的問號。

在製片人、導演們的抱怨中、在看客們的指責中,一場關於演員高片酬的討伐也轟然展開。雖然錢都進了明星腰包,但是這場漲價風波的罪魁禍首真的是站在輿論最前端的明星嗎?他們靠自抬身價就能讓整個行業片酬飆升?片酬暴漲背後究竟存在哪些誘因?我們試圖解開這個問號。

今年三月,杭州一位陳姓影視老闆因投資失敗,欠款數千萬元無力償還而開槍自殺。消息一出,不少人將矛頭直指明星高片酬,這個被人們談論了N多年仍「津津樂道」的話題再次被赤裸裸地搬上檯面。再加上製片人、導演們在微博中、在採訪時對高片酬的百般指責,明星們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場對明星高片酬的討伐也轟然展開。

回頭想想,雖然錢都進了明星腰包,但是這場漲價風波的罪魁禍首就真的是站在輿論最前端的明星嗎?明星漲價背後究竟存在著哪些誘因?

上面這份價目表只是滄海一粟,並不是個別現象。不少業內人士抱怨,「現在都這個價。」

明星片酬再次暴漲 漲破心理底線

2009年底、2010年初,明星片酬就曾暴漲過一次,當時傳言李幼斌、孫紅雷 等電視劇一哥片酬30萬/集,《劍俠情緣》曾一度公開宣稱謝霆鋒片酬是30萬/集,當屬中國電視劇行業最高價。當時的價錢已經令人大呼難以置信。正當人們顫顫巍巍對國內一線片酬定位為30萬/集的時候,2012年初,眾多明星的片酬再次悄然突破業內的心理底線。記者獲知準確消息,娛樂圈各層級明星的片酬目前普遍都漲了。

三線價碼:5——15w

明星代表:S男星,影視圈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充其量算是個三線演員,曾在多部戰爭、軍事題材電視劇中出演配角,片酬一集也就在1、2萬上下。近日,由他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在幾大衛視播出,而記者也了解到,這位S男星的片酬也一下漲到了20W一集。

同樣,另一位外形俊朗的Y姓男演員可以說是影、視、話劇均有涉足,廣告也拍了一大把,但名氣始終徘徊在三線,電視劇每集的片酬也僅以個位數計算。不過,在近日播出的一部抗戰劇中出演主角後,片酬報價每集將近20W,身價翻了十倍不止。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抱怨,「現在都這個價。」

港台一線明星片酬不及內地三線

和內地明星的片酬相比,港台明星的價格則略顯「寒酸」。記者了解到,目前香港演員中,鄧萃雯每集的報價為15W,而這一片酬也成為香港電視史上報出的最高片酬。TVB當家花旦佘詩曼 的片酬則是13W一集, 張可頤 的片酬為每集12W,此外,其他香港一線花旦則從10w~8w不等。

香港演員如此的片酬,和內地演員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內地觀眾十分熟悉的當紅港星,價格甚至還不及內地的三線演員,可見內地演員片酬漲得確實有些「離譜」。連「影帝」黃秋生聽聞內地演員片酬,都驚得從座位上站起來。

明星「狂吞」製作費 片方叫苦不迭

明星漲片酬,大把大把撈銀子,如今一部電視劇的製作費,一半甚至80%都進了明星的腰包,製片人只有吃糠咽菜的份。真是撐死敢漲價的明星,餓死投資小的片方。

導演高希希剛剛關機的大投資電視劇《楚漢傳奇》可以說創下了電視劇界的投資之最,1.7億的前期投資就已經讓人咋舌,隨後,投資又追加到2億2000萬,而資金不夠用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演員太貴,劇中7、8個一線明星,一下拿走了將近一半的資金,這也著實讓片方壓力不小。

明星身價翻番,直接導致所佔製作費的比例也水漲船高。有業內人士稱,十幾年前,演員的片酬僅佔到製作費的15%-20%左右,多了也就在30%上下,剩下的70%全部用做影片的拍攝。但十年後,這一比例卻完全顛倒,大部分錢都被演員「瓜分」,剩下的製作費也僅夠草草地結束拍攝,製作水平自然直線下降。

而陳姓影視老闆因投資失敗自殺的新聞,更讓外界把矛頭指向了高片酬的最大受益者——明星。人們帶著對數字的驚訝、對導演、片方的同情「討伐」明星,老派演員孫海英等更是公開炮轟高片酬現象。一場因為高片酬而針對明星的討伐也轟然展開。君不見,沒人敢承認自己「傳說中」的片酬數嗎?賺錢多可不是什麼壞事啊。

明星:真不是我說漲 想漲就能漲

電視台也好、製片人也罷,甚至是導演,都是這場漲價風潮背後的埋單者。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明星雖然得到了360度無死角的實惠,但「罪魁禍首」捋起來還真不是明星本身。如果只是明星自己一味自抬身價、獅子大開口,是不可能形成今日局面。追本溯源,下列幾大原因共同「催生」了高片酬。

原因一:「玩票」的炒短線 破壞市場

  影視劇策劃人魯客分析:隨著經濟和娛樂產業飛速發展,進入影視圈的新手和熱錢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準備上市的公司,為了拼業績,動輒投資5000萬、1億拍影視劇,盲目上馬請大牌明星,抬高了明星片酬。在他們眼中,名演員和投資成功劃等號,所以只請明星,不用新人。

  「大牌愁檔期,小牌愁沒戲」的現象比比皆是。那些玩票影視劇的玩友抱著「炒短線」的想法,拍完後就收手,根本不管有沒有破壞市場規律。整個演藝圈的氛圍都很浮躁。

原因二:電視台求保險 只認「熟臉孔」

  一說起演員片酬瘋漲,不少導演、製片人也將矛頭指向了電視台。電視劇最終要在電視台播出,電視台不買賬,電視劇幾乎就只剩下了砸手裡的悲劇。

  正因如此,現在不少電視劇都是本著討好電視台的原則進行選角。而從電視台的角度看,如今大部分電視劇都是預售,未拍先買,自然要先看明星陣容、導演、編劇等「硬體」條件。

  《士兵突擊》、《我的團長》等劇的製片人吳毅表示,現在大部分電視台依然還是收視率為王,因此在電視劇預購階段,選取知名演員+知名導演+知名編劇的陣容是最保險的。所以在拍戲之初,導演、製片們明知觀眾看劇已經不再注重明星效益,但卻為了能播出,依然會選擇一線演員作為打開電視台這扇大門的「敲門磚」。

原因三:全都搶一個不貴沒道理

  電視台憑「臉」購劇,製片公司就會展開一場「搶人」大戰,畢竟熟臉演員數量有限,電視台、觀眾認可的也就那麼幾個。讓有限的好演員投入到無限的電視劇產量中去,供不應求便成為必然的結果,漲價也就是必然了。而且需求越大,漲得越厲害。

  不僅如此,這部分演員漲價了,直接導致其他演員一窩蜂跟著漲,一線演員價格向上邁一步,二、三線演員也跟著挪步子,如此一來,整個行業價格都跟著上漲。

  導演高希希一語道破,「就是電視台需求,死盯著一個人,片酬當然上揚了。如果電視台公平地要求面對市場,不管是不是明星,戲好就行,肯定不會出現高片酬的情況。」

原因四:合拍劇盛行 內地演員端上「鐵飯碗」

  記者了解到,曾有政策規定,外籍演員參演中國電視劇時,男女主角不能同時是外國演員或者香港演員,而劇組演職人員加起來,外籍和港台人員不能超過三分之一。國內投資再高的電影電視,主角班底必須有內地明星。如此一來,港台、外籍演員和內地演員比例嚴重失衡,不僅不能通過港台、外籍演員來壓制內地演員的片酬,反倒有不少內地演員在與港台、外籍演員合作過之後身價大漲。

片酬瘋漲原因

磨破嘴皮子 不如靠作品

對演員來說,漲價的資本就是作品,接連幾部好作品出來,知名度直線上升,價格自然

也跟著上漲。在《蝸居》之前,張嘉譯雖然拍過不少電視劇,但是知名度始終沒有打開,但《蝸居》之後,他一下成炙手可熱的演員,再加上《借槍》、《懸崖》兩部戲的熱播,張嘉譯的知名度一漲再漲,身價也一翻再翻,自然,他也成為電視台眼中的「收視保障」。

同樣,《媳婦的美好時代》讓 黃海波名聲大噪,身價直逼一線演員,而《永不磨滅的番號》的熱播,則讓他躋身一線演員行列,片酬自然也要跟著翻番。而記者也了解到,黃海波在2007年、2008年時候的片酬僅幾萬/集,如今已然是一線明星的高價格。

全都搶一個 不貴沒道理

電視台憑「臉」購劇,製片公司就會展開一場「搶人」大戰,畢竟好演員數量有限,電視台、觀眾認可的也就那麼幾個,讓有限的好演員投入到無限的電視劇產量中去,供不應求便成為必然的結果,演員漲價也勢在必行,而且需求越大,演員們漲得越厲害。

不僅如此,這部分演員漲價了,直接導致其他演員一窩蜂跟著漲,一線演員價格向上邁一步,二、三線演員也跟著挪步子,如此一來,整個行業價格都跟著上漲,勢必造成演員價格瘋漲的現象,「現在好多明星動不動拍了一兩部片就敢喊2、3十萬。」吳毅對明星亂漲價也表示無奈。

兩地合拍劇 內地演員不可少

雖說港台演員片酬相對較低,但是,因為政策原因,國內投資再高的 電影電視,主角班底必須有內地明星,因此,內地明星更加有恃無恐,不用擔心被港台、境外明星搶飯碗。

記者了解到,曾有政策規定,外籍演員參演中國電視劇時,男女主角不能同時是外國演員或者香港演員,而劇組演職人員加起來,外籍和港台人員不能超過三分之一。如此一來,港台、外籍演員和內地演員比例嚴重失衡,無法形成大的競爭,不僅不能通過港台、外籍演員來壓制內地演員的片酬,不少內地演員和港台、外籍演員合作過之後,反而身價大漲,片酬翻番。

錯不在明星 但明星360度無死角受益

話說回來,如果電視台不為收視率追求明星效益;如果製片方不打著明星的旗號賣劇提高電視劇的價格。任你明星自我抬價喊破天,也不會有人買你的帳,但現狀卻是「周瑜打黃蓋」,明星高片酬,電視台、製片方也樂意買,越買就抬得越高,回頭還反過來又炮轟明星價格高。

說句實在話,明星片酬的漲幅確實「離譜」。的確,電視台重視明星牌;對片方來說,明星越大牌越好賣;低門檻+無序的市場環境讓明星片酬有價可漲;甚至政策對內地明星都有一定的保護。但這一系列的原因並不是庇護明星漲價的尚方寶劍。物極必反,明星身價如今已經漲到了一個「前所未有、前無古人」的高度了,是到了該降一降的時候了,如果再這麼「執迷不悟」下去,只會落得個有價無市的地步,手中的「尚方寶劍」最後也只會刺傷自己。

今年上半年國內電視劇的開機率比正常水平低了30%-40%左右,而明星的片酬勢必會跟著下調。如果不下調的話,明星很可能面臨有價無市的尷尬處境。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一些明星身陷這個處境。「去年的開機率大增,導致很多電視劇囤積,無法收回成本。現在電視台購劇也到了崩盤的邊緣,每個台都不同程度的拖欠片方的錢款。因此電視台再購片只能壓低價格,從而製片方也只能壓低演員的價格。」吳毅說道。

2010年,《劍俠情緣》簽了謝霆鋒做男主角,片酬是30萬一集。這是當年最轟動的娛樂新聞之一,也是當時最高的電視劇演員片酬。到2011年,一線演員的片酬30萬已經只是起步價,到年底,部分一線演員的片酬已經漲到40萬-70萬一集,甚至傳言文章孫紅雷的單集片酬報價達到了90萬。麥特文化傳媒總裁陳礪志曾留下「名言」:演員片酬的上漲幅度已經遠超房價。

熱錢直接導致演員片酬暴漲

  演員片酬暴漲的直接原因是電視劇行業爆髮式增長。近兩年,各主力衛視競爭加劇。從2008年開始,幾大一線衛視從最初的圈地競爭進入到了硬碰硬的直接競爭階段,加大了購劇投入。2011年,電視媒體用於購買電視劇和電視節目的支出約在60億元,增速最高達到15%。這一競爭局面直接導致電視劇購買價格提高;華誼兄弟上市之後,大量資本看中了這一塊呈現爆髮式增長的行業,紛紛投入熱錢,使得2010-2011年間的電視劇產量暴增。但熱錢大量湧入帶來的只是行業的虛假繁榮,君不見製作和播齣劇集數量比大得驚人么。

網路視頻版權價格漲幅驚人

尤其是網路視頻版權價格的驚人漲幅。2009年,在線視頻網站開始意識到正版影視劇的超高價值和核心地位,大量投入資金,電視劇網路版權價格從1萬一集的最高價開始飆升,2010年上半年,新《三國》和《婚姻保衛戰》15萬一集已經算高價,2011年上半年,《新還珠》每集30萬,下半年《宮2》185萬。這直接導致電視劇單集總價(包括電視台、網路、二輪播出)從2010年的220增長到400萬。

對電視台、觀眾而言,導演是誰編劇是誰,都不如主演是誰更直觀。爆髮式增長的浮躁環境下,演員成為第一投資對象,成為賺快錢的不二法門。於是,演員片酬從一部電視劇總投資的20%佔比,增加到44%,這還只是平均數,很多電視劇甚至達到70%。有製片人戲稱,整個劇組都在為演員打工。

然而2012年第一季度的現象告訴我們,這種現狀將迅速改變。

「高片酬」將迎來拐點

原因一:視頻網站不堪重負 進入冷靜期

在線視頻網站競爭環境的變化是改變現狀的主演原因。經歷了2011年的瘋狂,各個視頻網站都進入了冷靜期,因為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當然主要都是因為缺錢。視頻網站的廣告額遠不如衛視,而且一般只有都市劇比較容易賣,即便如此,都市大劇《男人幫》的整體廣告收入也不到採購成本的一半。再加上巨額的帶寬成本,視頻網站早已不堪重負。

今年第一季度,各個視頻網站也都面臨資金流困境。搜狐的搜狗和遊戲兩個產品線要分拆,為視頻無限量輸血的局面不再;優酷虧損額擴大,又併購了土豆,現金流緊張;樂視缺錢缺到需要發行4億公司債周轉,而他們上市的融資額也不過7億;百度投資的多個公司停擺,對愛奇藝的追加投資必然受限;而最早發動版權價格戰的酷六,如今已經黯然退出競爭。

在這種狀況下,視頻網站回歸理性,騰訊搜狐愛奇藝達成採購聯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壓價」;PPS、PPTV都開始走差異化路線;優酷的版權採購幾乎處於半停滯狀態。目前,視頻網站幾乎都採取換劇策略,只採購重點影視劇,再互相交換。如今,電視劇網路版權已經降至單集50萬左右,成交量也急劇減少,這一趨勢還將持續。

電視台受限 購劇慎之又慎

除了網路版權這一大塊收入的陡然減少,電視台方面也不樂觀。2012年,全國影視公司向廣電總局申請立項拍攝的電視劇數量達到1040部共計33877集,然而電視劇一年的播出量大約只有7000集,意味著3/4的電視劇無法播出。為了促進電視劇的消化,廣電總局不得不出台規定,限制多家衛視聯合購劇。但是有限廣令在前,限娛令輔佐,加上成本過高,競爭過熱,電視台購劇必然慎之又慎,湖南衛視已經為購劇不慎付出了收視率跌出前十的慘痛代價,誰也不會希望步其後塵。

推薦閱讀:

2017明星綜藝高片酬大曝光
吳京談零片酬《功守道》,你怎麼看?
演了一輩子配角的「龍套大師」!無演技高片酬的明星你們慚愧嗎?
拍戲不去片場全靠替身,片酬一天100萬,這比謝霆鋒成龍還牛!
影星與片酬

TAG:片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