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學的是什麼佛?
很多佛教徒學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一生都在學佛,但是他不知道「三法印」為何物。當我說「如果說一個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麼,他就不能算是一個很好的佛教徒」的時候,他茫然了,他說:「『三法印』到底是什麼?」
所謂法印是用來印證某種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只要世間人有智慧,也能通曉的道理,稱為世間法。十善業道就是一種世間法。除了這些世間法外,佛法中還有出世間法,它是佛法研究的道理,教導我們解脫生死輪迴。
佛教《大智度論》中說:「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由此可知,佛教三法印是指「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凡符合三法印的,便是佛正法。這裡說的三法印好似一般的印信,為證明之用。三法印的說法最早可以溯源到《雜阿含經》卷十:「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三法印」就是印證佛教的標準,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絕對沒有的,這是佛教的特色,是與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三法印是闡釋人生宇宙的三個真理,它可協助我們判斷佛教所講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誰說的。因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講演出來,所以它是印證真理(佛法)的一種方法。
他是不是佛教,用「三法印」來一印就知道了。有人如果想渾水摸魚,如果你明白「三法印」,那渾水摸魚的人根本沒有市場。為什麼?因為你有法寶。不然的話,你就純在那兒上當受騙,這是肯定的。
第一個法印:諸行無常
指的是世界上所有宇宙萬有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的變化著。有人說這是「辯證法」,沒錯,正是由於永遠不停、遷流不住的變化著,我們感覺到過去的事情不會再回來,就像我們昨天見到的一條河,我們的觀念里那是長江、那是黃河、那是什麼永定河等等,我們今天又去了,我們的觀念里還是那條河,其實我們錯了!為什麼?因為昨天的河已經流過去了,而且在我們探討的當下這條河又流過去了,而且我們還可以說,不僅僅是這條河流過去了,而且我們每個人都在流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在變化著,這就是「諸行無常」。正是因為「諸行無常」,才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機會,我們會發現即使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今天我重新開始,依然可以改造我們的命運,如果說永恆不變,那就是佛教講的「宿命論」,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發現不變的東西,一直都在變。
第二個法印:諸法無我
「諸法」是宇宙萬法,這個「我」,人們常常不大清楚。「我」是「主宰意、實在意」,也就是說我們總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主宰、有一個實在,在冥冥中來主宰我們。我們學佛了,我們在求佛拜佛的時候說:「哎呀,老佛爺,你保佑保佑我吧!」其實你就是感覺到有一個主宰,佛在主宰我。我覺得不對,因為佛是覺者,佛告訴我們也應該做覺者,那個時候你是自己主宰自己,我告訴諸位:佛不是萬能的。佛不是萬能的,但佛最有希望,所以「諸法無我」就告訴我們,任意宇宙萬法沒有實在,也沒有主宰,它們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反思現在,我們都有「我」,人為什麼不能成佛?因為有「我」,有「我」你才恐懼,有「我」你才擔心,有「我」你才害怕,有「我」你才患得患失。所以老子說:「我有大幻,唯我有身。」人有這個身體,麻煩就來了。不管你怎樣拚命維護它,這個身體都是要慢慢、慢慢地變壞。所以我要說的一句話:我們人類的身體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你只能去使用它。我們甚至對很多事情都無可奈何,我們可以把一個茶杯放得遠一點也可以近一點;但是你說我想不得病,你不可能,你說我要不死,還是妄想,所以人無可奈何。正是因為這些無可奈何,所以人才學佛。
剛開始的時候,你說學佛,我要長生不老,有些諸多種種解決不了的問題,希望佛陀來幫助你,可以。但是如果你永遠有這種想法,那你就錯了。最初可以因為不同的因緣而走進佛門中來,但是如果我們一直抱著一種迷信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觀念來學佛,幾乎可以說沒有希望。因為希望是要我們看破,希望我們放下,這種看破、放下的最好的工具就是「三法印」。
《金剛經》告訴我們:世界是一合相,是一緣起,聚組起來的一個相,所以我們人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你認為有主宰嗎?沒有主宰。所以你不要一廂情願,你只能延緩衰老,但是你不能永遠不老。如果你九十歲、一百歲,還長得像小孩一樣,你認為正常嗎?正常的自然法則是生老病死,這是一個無法替代的自然法則,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是娑婆世界。所以我們還是要反思,我們反思我們是不是知道這個「諸法無我」,從「諸法無我」之中我們就走出來了,我們走到第三個「法印」。
第三個法印:涅槃寂靜
有人一聽到涅槃就很傷感,說這就是死掉了,其實根本不是,涅槃是不生不滅,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講:是不美不醜、不高不低、不好不壞。有人問:這是個什麼境界呢?因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二元的境界,都是人分別出來的。比如說你看這個人長得漂亮,另一個說他長得不怎麼樣,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念是不同的,絕對不一樣。我覺著這個茶杯非常好,那個人說這不行,因為他的要求高了一點,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各種各樣的因緣不一樣,所以他們的價值觀念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就說明不定。
「涅槃寂靜」告訴我們,什麼東西都是不定的。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是不美的,同時也不是丑的,因為是遠離二邊,叫行於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這才叫智慧到彼岸,不然的話你哪有希望呀?人就犯這個毛病,這個人是好人嗎?不是。是壞人嗎?也不是。因為是好人見到他他就是好人,壞人見到他他就是壞人,是不定的。學佛要把這樣的價值觀念超越過去,只有超越了這種價值觀念,你才有希望。所以叫不好也不壞,不好就像一枚硬幣,你看到了正面就有字,你看到了反面就說沒字。你能說這個硬幣是有字或無字嗎?你不能說,因為你說了有字或無字都偏了一邊。真正修般若波羅蜜的人,到八地菩薩,他是空有定觀:他看到有的時候,他就看到空了;他看到空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看到的是有。為什麼?因為我們人不是偏空就是偏有,非常麻煩,所有偏空的人最後胡作非為,他說什麼都沒有了,這可以嗎?我們常說一切法皆空,比如說你上廁所,男的跑到女廁所里,你試試?這非常麻煩,所以道德規範你必須嚴持。
空也不礙有,空是在有上通達的。你只有看到水流動,這是有;同時,你感到剎那都在變幻。孔子在川上說:「逝者如斯夫!」過去的一切都像這水一樣流過去了,你看它停留下來了嗎?你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在流水上去感受的,你不要說我觀無常,我就在那想無常。那不行,你得觀事物,一切宇宙萬有中體現出的無常,這才是真正的觀照,不然的話就沒有什麼意義。
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好壞美醜一切二元的境界都是錯誤的。我們不著在上面就可以說是涅槃了,就可以是「涅槃寂靜」了。讓我們真正的不著在美醜善惡高低觀念之上,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覺得是有希望的:在理論上成立,在實踐上只是一個怎樣把握的問題。不然,學佛如果是很輕鬆的話,像我剛才這樣講,那我自己就已經成佛了。這根本不可能,我還得慢慢地去改造自己,在自己的心理上改造、播種、耕耘。如果在外面去跑、去鬧,幾乎也沒什麼希望。
一個人可以初一、十五去拜拜佛,星期天也照樣可以,但是整天泡在這裡,我就不知道你的心安住在哪裡。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行走坐卧皆是禪?不一定,你沒有達到那個境界,不要吹牛皮。你自己試試,你想要出來的時候,你就不讓他出來,你這才叫自己是真正的主宰,不然的話你在做你的主宰嗎?我想不是,你就在隨境所轉。《金剛經》告訴我們,如果被物轉即是凡夫,若能轉物即是如來。
推薦閱讀:
※當體育王子變成佛教徒
※(48)佛教徒怎樣如法地共修?
※兩種佛教徒
※如何成為一個佛教徒
※家庭祭壇:清教徒為什麼教導孩子敬虔?(周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