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清兩朝戰船2

第三個故事——「巨艦」

中國海上力量短暫的「重型化」開始於16世紀的後半葉,長期海禁的壓制使越來越多民人鋌而走險投入武裝走私與擄掠團伙,曾一本、林道乾、林鳳等海盜團伙各擁水手數千甚至上萬,戰艦數百,儼然一支支海上大軍,為朝廷大患。剛剛成功鎮壓「嘉靖大倭寇」後的明政府驚訝地發現官軍手中的戰艦在面對海盜戰船「大烏尾船」時居然毫無優勢,甚至十七世紀之後海盜手中的「烏尾船」 依舊是官軍勁敵,「《靖海紀略》言:[indent](香)賊所恃止烏尾船。細查之,委是難攻。其船有外護四層。一破網,一生牛皮,一濕絮被,一周回懸掛水瓮。銃不能入,火不能燒。且比芝龍船高丈余。自上擊下,更易為力。此皆粵中資以利器,真有無如之何者。」[/indent]

圖3-1 《籌海圖編》東莞縣廣船圖,曾一本團伙的「烏尾船」即出自東莞縣廣船。

朝廷手中還有一道撒手鐧。隆慶初年,為剿滅勢力龐大的海盜團伙,福建「照李總兵建議,造冊封琉球過洋極大巨艦皆可以一當十者二十四隻」做為戰艦。在文獻中,這類大船常常被稱作「巨艦」。福建巡撫涂澤民的軍事奏議集《 塗中丞軍務集錄》中有這些大型戰船的建造的詳細資料[5],她們普遍配備高達十七八丈的桅杆,外包鐵葉加固,額設水兵二百二十多名(約為戚繼光《績效新書》中「一號船」的兩倍)。這些龐然大物的尺寸在名將俞大猷所著《洗海近事》中得到了印證,正氣堂言:[indent]十一月初十、十七、廿四共三日,閩兵與賊交戰,勝負之形此間聞得極詳......閩中今大振奮,前發去策應火藥九萬餘斤,今又在省製造火器無算,造四丈面船二十四隻,一面摧趕.....[/indent]

明清傳統中式帆船的船長略等於或略長於桅高,長寬比為5左右,如此俞大猷提及的船寬四丈正好與桅高十七八丈(52.87-55.98米)對應。可知這批巨艦的實際尺寸已經超過嘉靖時的封舟,甚至可能略微超過鄭和的「二千料海船」。在世界範圍,即使是依西方標準她們的尺度也屬於大型戰船,與同時期全世界最大的帆船——漢薩同盟於1567(隆慶元年)年投入使用的巨型商船「呂貝克之鷹」號(Adler von Lübeck)亦相差不遠。「呂貝克之鷹」船體長64米,寬14.5米,排水量2000-3000噸。

圖3-2. 漢薩同盟「呂貝克之鷹」號(Adler von Lübeck)

儘管尺存差距並不太大,此時中國戰船的火力卻早已遠遠落後同時代歐洲的戰艦與商船。與偏好中型船隻與輕型武器的中國水師不同,15世紀始西方國家就已經走向了「重炮巨艦」之路,16世紀初歐洲就已出現搭載大小銃炮上百門的大艦,如英王亨利八世的旗艦「天佑亨利」(Henry Grace à Dieu)等。16世紀中後期的西洋巨艦更勝前者,以「呂貝克之鷹」為例,作為遠洋大型商船「呂貝克之鷹」的火力堪稱恐怖,裝備有8門48磅銅炮,6門24磅銅炮,26門10磅銅炮,10門6磅鐵炮,4門5磅銅炮,8門3磅銅炮,另有40門1.5磅小鐵炮與30門更小的炮。

圖3-3. 1545年沉沒的英格蘭克拉克戰船瑪麗羅斯號上巨大的青銅長炮。

而16世紀後期火力最重之中國戰船是《紀效新書》等書中的「一號船」,《十四卷本紀效新書》言其裝備槍炮為:「無敵神飛炮二位」、「大狼機八位」、「百子銃六位」、「鳥銃二十門」、「噴桶三十個」、「神機箭五百支」。《登壇必究》一號船用神飛炮4門、大狼機5門。更早的《十八卷本紀效新書》中福船應備器械為:「大發貢一門大佛郎機六座,碗口銃三個,噴筒六十個,鳥嘴銃十把。」無論是艦炮數量還是炮重,華船都遠遠不及西船。

圖3-4. 無敵神飛炮,蓬萊登州衛城存。

「無敵神飛炮」是當時明水師用炮之最重者,是在西傳佛郎機炮基礎上深度開發的重型化型號,最大者一號神飛炮據《十四卷本紀效新書》載重一千零五十斤,用火藥「每出六斤」,戚繼光時中國火器的彈重與裝葯重約等,可知「無敵神飛炮」發射的球形炮彈亦重六斤左右,約合西制8磅(取整,實不到8磅),另可發散彈群子「每出二百丸,每丸一兩」,姑且認為戰船用「無敵神飛炮」相當於歐洲8磅炮。「大發貢」(發熕)即為西方之隼炮,發貢是falcon之音譯,據《籌海圖編》此時的銅發貢「重約五百斤」,「鉛子重四斤」,彈重約合西制5磅炮。「大佛郎機」用火藥「每出半斤」,為1磅以下的小炮。結果整理如下:

《登壇必究》一號船炮備:8磅後裝炮4門、1磅以下小炮5門。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一號船炮備:8磅後裝炮2門、1磅以下小炮8門、小散彈炮6門。

《十八卷本紀效新書》福船炮備:5磅前裝炮1門、1磅以下小炮6門、碗口銃3門。

如此的火力不要說與裝備8門48磅巨炮,6門24磅炮、26門10磅炮等132門大小銃炮的巨艦「呂貝克之鷹」相提並論,就連火力普遍遠弱於大西洋卡拉克(carrack)、蓋倫(galleon)大型帆船的地中海加列(Galley)槳帆戰船都不可比,加列戰船往往在船頭裝有一門48磅炮、2門12磅炮、2門6磅炮與其他小型火炮,不納入統計的迴旋炮都可能與「大佛郎機」體量相當。

圖3-4 一艘西班牙的地中海加萊槳帆戰艦的船頭,1571年。[6]

「巨艦」的尺度大大超過戚繼光所記的福船與乘員104人的「一號船」,其火力理應有所提升,然而提升不會太大。因為此被稱為「紅夷大炮」的數千斤前裝重炮尚未傳入中國,明軍所用僅有發射數磅炮彈、體重千斤的「無敵大將軍」(神飛炮)、隼炮「發熕」以及更原始的薄壁粗腹「大將軍炮」等。「巨艦」可能會比戚子書中戰船搭載更多火炮,然而落後的固定炮架與「筏」式滑動炮架又限制了火炮的作戰效能。

雖然明水師的火力在世界範圍內很不夠看,在東亞範圍內卻是BUG一樣的存在,因為朝鮮水師最重之火器不過是將戚繼光等人嗤之以鼻的「大將軍炮」本土化後的天字銃,而日本水軍火炮更是絕少。在壬辰抗倭援朝戰爭中很可能出現了「巨艦」的身影,露梁海戰中明軍主力是六七丈的「蒼船」與「唬船」(《萬曆三大征考》「陳將軍璘等率蒼唬船追擊。」),然老將鄧子龍以三隻巨艦獨為全軍先鋒:[indent]「十六年,朝鮮用師。詔以故官領水軍,(鄧子龍)從陳璘東征。倭將渡海遁,璘遣子龍偕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督水軍千人,駕三巨艦為前鋒,邀之釜山南海。」(《明史 鄧子龍傳》)[/indent]

《懲毖錄》言:「月掛西山,山影倒海,半邊微明,我船無數,從陰影中來。」可以想像倭軍在目睹四五十米巨艦的龐大身影自黑暗中漸漸逼近時會是怎樣一種驚恐。「將近賊船,前鋒放火炮,吶喊直駛向賊,諸船皆應之。賊知我來,一時鳥銃齊發,聲震海中,飛丸落於水中者如雨。」《李忠武公行述》又言:「 兩軍突發,左右掩擊,炮鼓齊鳴、矢石交下,柴火亂投,殺喊之聲,山海同撼。許多倭船,大半延燃,賊兵殊死血戰,勢不能支,乃進入觀音浦,日已明矣。」

圖3-5. 朝鮮人繪露梁海戰中一艘明軍小型師船。

16世紀之後中西衝突已不可避免。很明顯,即使引進了佛郎機與隼炮明人手中的火炮在面對西人時也顯得極其尷尬——在外洋為輕器者,在內地已是巨擘!當然,明人絲毫不掩飾對泰西「巨艦巨炮」的艷羨,乃至在記載中大大誇張其尺寸與威力[7],稱夾板船「長二十丈」、「三十丈」甚至「五十丈」,西洋大炮長「二丈余」,「彈重數十斤」,「能擊十里」。又稱官軍完全不能與夷人敵,「彼不折一鏃,而官軍死者已無算」,「我舟當之無不糜碎」,「合閩舟師不足以攖其鋒」.,「我之舟與器皆不及夷」,福建巡撫黃承玄在《閩海贈言序》中甚至直言以土抗洋為「以卵擊石」[8]。

第四個故事——「重炮巨艦」

有巨艦而無重炮的尷尬並未持續太長時間。17世紀20年代的大明王朝已進入多事之秋,遼事驟起揭開了王朝終章的序幕,國防壓力驟增迫使明政府引進並仿製了艷羨已久的重器——西洋大炮。中國海上力量也進入了「重炮巨艦」時代,鳥船船型的崛起是這一時代的又一顯著特徵。

圖4-1. 明末西方人筆下一艘停泊在福州的巨艦——「大鳥船」。

《武備志》記載,鳥船發源於明中期的「開浪船」,《籌海圖編》載:「戚繼光云:開浪船,以其頭尖故名。」。16世紀後期至17世紀初鳥船(開浪船)的尺寸並不大,初版於萬曆三十四的《兵錄》記鳥船身長七丈五尺,這一數字應是初版原內容,因為待《兵錄》於天啟、崇禎年再版時鳥船業已成為十餘丈的龐然大物與頭等主力艦。

圖4-2. 何汝賓《兵錄》鳥船圖。

《兵錄》中的一處矛盾亦能反映萬曆-崇禎間中國海上力量的火力革命,書中有明顯複製《十八卷本紀效新書》中的「福船裝1大發貢6佛郎機」,又有崇禎年再版時添加的這段內容:[indent]焚寇之舩莫如火,碎寇之舩莫如炮,大抵舩宜極新堅為佳,大固好,亦不必太大,隨海上雙桅皆可用也。將此舩下層左右約開銃孔,或三十處,或二十處,安置紅夷大炮,每門重二千三四百觔者,用一車輪架乘之,便於進退裝葯。此等大炮,每舩一隻或六門,或八門,左右排列;余孔亦列千觔與五百觔之銃,必要五百觔為率者,方沉重不跳且送彈端直。至上層戰坪如用百子狼機等炮。大約一舩要兵百餘名,大小銃共五六十門,多多益善。[/indent]

可以看出在16世紀中國戰船上享有主炮地位的500斤「發熕」此時已經已淪為次炮,《兵錄》中這型戰船裝備雙層火炮甲板與火炮滑車,總炮備為:6-8門2300或2400斤紅夷炮(約12-18磅)、12-24門500-1000斤的發熕炮(約3-6磅)、18-42具更小的火器。大大優於數十年前。

圖4-3 英國旅行家彼德·芒迪繪製的兩層火炮甲板中國戰船,廣東內河,1637年。

「重炮巨艦」不僅只出現在兵書上與官軍中, 當時海賊手中的大艦亦十分了得。鄒維璉 《督剿劉香老報捷疏》:[indent]至二十六日黎明,賊連而出。我舟佔上風,胡美、陳豹首沖入陣,鄭芝虎、陳鵬等殺破重圍。卑職又與陳豹從內擊殺,賊眾死者無數,其船系大鳥,白旗,寫「五官」二字,登即連船燒毀。又再打大鳥船一隻,紅旗寫「十三舍」三字,跳船砍飄棄。即原陳有用被奪者,陳順亦奮勇攻擊香賊胞弟,一大鳥船紅旗寫「二舍」二字,火箭、火磚連打,其船焚毀,鄭然、許澤二船火桶、火罐齊出,焚燒大烏尾一隻,白旗寫「副帥」二字,火勢焰烈。二船首尾牽扯與之俱燼。周朝京配在鄭然船中,自辰至申攻打八十餘合,查烏尾每船有四百餘賊大鳥船每船有三百餘。賊被我船沖犁、擒斬與斃於銃不取功給者不計。[/indent][indent]

圖4-4. 17世紀前期世界上真正的重炮巨艦,英國「海上君王」號戰列艦(HMS Sovereign of the Seas),1500噸,1637年建成時裝備20門60磅重炮(以中國標準重約七八千斤)在內的102門火炮。[/indent][indent]雖然此時中國的「重炮巨艦」在世界範圍內性能、火力、尺寸皆不突出,不能匹敵歐洲專業軍艦甚至商船,然已足以與早期西方殖民者在亞洲的勢力抗衡,一來西方勢力在亞洲並無頭等巨艦,二來中方主場作戰往往能聚集起絕對的數量優勢。與荷蘭的衝突幾乎貫穿整個晚明海防史,1633年,料羅灣海戰前荷蘭艦隊突襲廈門,燒毀大量明方「巨艦」,荷方資料《巴達維亞城日記》如是記載:[/indent][indent]尊貴的先生率領艦隊於7月11日到達漳州灣,駐紮在鼓浪嶼與廈門城之間,在廈門城下發現一支由25至30條威武壯觀的戰船組成的勢力相當的艦隊,此外還有15至20條小型戰船,所有船隻裝備有大炮,配備充足的人員和武器彈藥,長官先生余同月12日率領快船Tessel、Weesp、Couckebacker、Catwijck和Kemphaen對她們發起攻擊,結果沒有遇到敵方的絲毫抵抗,將她們全部焚毀、轟炸殆盡。據中國人自己稱,中國從未整訓過規模如此強大的艦隊。[/indent]

《熱蘭遮城日記》記載:[indent]遭燒毀約有二十五到三十艘大的戰船,都配備完善,架有十六、二十到三十六門大炮,以及二十到二十五艘其他小的戰船...... [/indent]

圖4-5 排水量1200噸的巴達維亞號( Batavia ),是荷蘭在亞洲少有的大艦(圖片為1995年復原船)。

三個多月後,荷蘭-劉香聯合艦隊與明水師主力遭遇,著名的料羅灣大戰爆發,《熱蘭遮城日記》如是記載:[indent](10月22日)天亮以前的十五分鐘……中國艦隊出現了,分成兩隊,其兵力約有140-150艘戎克船,其中約有50艘特別大的戰船……他們看起來,配備有相當的大炮與士兵,士氣旺盛,躍躍欲試,使我們確信他們通通是作戰用的戎克船……這時他們分別向我們靠過來,有三艘同時鉤住快艇Brouckerhaven號,其中一艘對他們自己人毫無考慮地立刻點火燃燒起來,像那些丟棄自己生命的人那樣瘋狂,激烈,荒誕,暴怒,對大炮,步槍與火欿都毫不畏懼地,立刻把該快艇的船尾燃燒起來……快艇Slooterdijck號被四艘他們最大的戎克船鉤住,被他們跳進船來,有兩次把那些中國人打出船外,但最後還是被接著跳進來的人數眾多的中國人所擊破,而被他們奪去了……我們率領Bredam號,Bleyswijck號,Zeeburch號,Wieringen號與 Salm號費儘力氣擺脫非常多的火船,向外逃去……這場戰敗後,我們的力量已經衰弱到本季在中國沿海不能再有任何作為了。 [/indent]

荷蘭-劉香聯合艦隊在此役中被徹底擊敗,參戰的9艘荷蘭戰船(非大船,每船配備70-90名水手與士兵)只逃出五艘,劉香則幾乎全軍覆沒。明軍「 各船之目兵陣亡者八十六名,重傷者計一百三十二名 。 」「 生擒夷酋一偽王、夷黨數頭目,燒沉夷眾數千,計生擒夷眾一百一十八名,馘斬夷級二十顆 。「( 鄒維璉《奉剿紅夷報捷疏》)

圖4-6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在台灣的要塞——熱蘭遮城(Zeelanda)。

然而,海上的巨艦並不能阻止明朝從內部崩潰,也無法阻止滿洲自東北迅速入關繼承明朝的遺產。誠然鄭氏的艦隊曾經給南下清軍帶來很大麻煩,然而陸地基地的不斷喪失使殘明的反攻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金陵之役後清軍奪回南京、鎮江等地,鄭軍根據地只剩沿海的台州、溫州、金廈等隅。地勢孤危,不足安頓軍民,其另尋根據之地已迫在眉睫。 1661年1月,鄭成功決定攻打台灣,鄭氏攻台之役是早期中西衝突中的典型模式:中方對殖民者具有絕對的力量優勢,鄭軍兩批登島總兵力達25000人,僅第一批13鎮11150人就擁有大小船隻400餘只。而荷方在台灣僅有1500人,且嚴重缺乏資深軍官。船只有7艘商船與12艘舢舨, 後10艘戰、貨船與725名士兵從巴達維亞增援而來。鄭軍以一年苦戰與慘重傷亡換來了對手獻土投降,此時荷方能夠作戰者亦只剩600人。

圖4-7 《被貽誤的福爾摩沙》插圖,開進的鄭軍。

鄭軍的主力戰艦「大炮船「或稱呼「熕船」與《兵錄》二層甲板戰船不同,來源頗為傳奇,《從徵實錄》永曆戊戍年(1658)八月十四日條記:[indent]此靈熕重萬斤,紅銅所鑄,系外國夷字。戊子年杪,定國府入揭陽港,夜半發芒光,定國見而疑之,至次夜又見,定國隨令善沒者入撈之,出云:「一條光物,約丈余,有兩耳,其大難量』。」定國再令善沒者詳視,出回云:「系熕銃,兩耳二龍」。隨傳令船中用索絞起,頃刻即進船上。定國即造熕船,載運教放。容彈子二十四斤,擊至四、五里遠。頑寨並門辟虜炮城俱被擊碎,遠近聞風,俱雲神物,後送歸藩,多助效靈。[/indent]

可知「熕船」是鄭軍專門搭載更重火炮的戰船,其火炮布置方式可能是在首尾各安置一門至少三四千斤能發射24斤炮彈的重炮(或共一門),考慮到船隻承載力,兩側只搭載數十門1000斤以下的隼炮(發熕)。

圖4-8 《被貽誤的福爾摩沙》("Verwaerloosde Formosa","Neglected Formosa" in English.)插圖,鄭、荷台江大戰。

這種戰艦的存在可由之後的數份第三方資料中的內容印證,例如東印度公司末代台灣最高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在事後撰寫的《被貽誤的福爾摩沙》中所云:[indent]「中國大型帆船約六十艘,各裝有兩門大炮,駛離艦隊前來迎戰。我方船隻首先開炮,炮聲如雷。於是,海戰開始了。最大和最重的赫克托號駛在前面,作戰頗為順利。它一駛過去就用大炮擊穿了許多逼近的敵船,有一二艘敵船很快地沉下去......」[/indent]

施琅在《飛報大捷疏》中羅列澎湖大戰勝利後清軍的繳獲時亦提到:[indent]其投誠偽鎮營徼到偽關防、牌劄,與夫得獲船隻、大炮、甲器、旗幟等項。查所獲紅衣大銅炮十二位,每位重有四、五千斤,炮子大者二十二、三斤,中者十七、八斤,次者十四、五斤。鉎鐵大炮二位,每位重七千餘斤,用炮子三十餘斤。尚焚毀炮船所配之炮,俱已沉落在海,現在尋撈。[/indent]

圖4-9 清《皇朝禮器圖式》中的「台灣炮」,為康熙平台後繳獲的大小鄭軍火炮。

推薦閱讀:

紛繁明清玉 拍場盡顯實力
清兵入關後仍使用明的官吏,而清維持了二百多年,由此看來明的官吏系統沒有太大的問題,那明到底為何而亡呢?
為什麼台灣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大陸開發?
從另一個角度看明清交替
明清中國的大炮秩事

TAG: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