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醫消化病方【一】
【名醫簡介】 巴坤傑,生於1924年,安徽省歙縣人。現為安徽中醫學院中醫方劑學教授。巴氏世傳中醫,幼承家訓,後又從師新安名醫方乾九,學成行醫梓里。1952年參加國家醫療機構,先後於歙縣、寧國縣醫院工作,1958年任安徽中醫學院方劑學教研室主任,從事醫教工作30年,臨床工作近半個世紀。巴氏在臨床、教學中,嚴於律己,醫風崇正,醫術精湛。學術上對脾胃生化氣血為扶正之本,肝藏血疏氣為調節生理機能之要有獨特見解。著有《方劑學問難》、《常見病食物療法》等著作,還有各種合著中醫書籍數種。先後於省級以上中醫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名方】活瘀消積湯 【組成】荊三棱(炒)lO克,蓬莪術(炒)lO克,青皮(炒)10克,枳殼(炒)lO克,柴胡8克,鬱金10克,當歸10克,赤芍12克,鱉甲(醋制)15克,牡蠣(生用先煎)20克。 【功能】養血活瘀,疏肝止痛,軟化肝脾。 【主治】痞積癥塊,肝脾腫大或肝縮脾大,多種病因引起的肝硬變。證見:脘腹脹滿,兩脅脹痛,腹大青筋,或有少量腹水,面色黧黑,或見蜘蛛痣、肝掌,唇青舌瘀或舌質暗紅,脈細澀。 【用法】將生牡蠣先煎20分鐘後,投入全方藥物,加水至淹覆葯面,置火上煎煮,沸後20分鐘,濾滓取汁,早晚各服1次,每日1劑。 【方解】 肝硬變一病,因肝細胞受損,門脈壓增高,血循不暢致肝縮脾大,腹脹腹水。由於肝病,疏泄失調,血運功能障礙,導致氣滯血瘀形成癥積,終至水聚。本方疏氣活瘀,軟化肝脾,係為調本治法。方中三棱、莪術破血祛瘀,行氣止痛,歷代視為癥瘕積聚證的主葯。當歸祛瘀血,養新血;赤芍瀉火降氣,行血散瘀,合為養血瀉肝,以輔主葯治瘀之效。青皮、鬱金、枳殼、柴胡皆肝經氣血調治葯,青皮疏理肝氣,散結消滯;柴胡疏解肝鬱,條達氣機;鬱金入胸膈,活血行氣;枳殼走脘腹,寬中舒脹;四葯為佐,體現氣血相依,氣行血循理論。鱉甲以柴胡引之,去脅下硬;牡蠣主心腹癥瘕堅積,二葯取其咸能軟堅散結,佐助軟化肝脾。其中柴胡、青皮、鱉甲、當歸、赤芍諸葯皆直達肝經,均兼使葯之用。 【加減】腹水甚者加四苓湯(白朮、澤瀉、豬苓、茯苓)。腹脹甚者加廣木香、檳榔。衄血者加蒲黃炭、阿膠、茜草、茅根。脅痛甚者加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 【病例】 夏某某,女,42歲,寧國縣人,農婦,就診日期1970年8月14日。患者有血吸蟲病史,診為晚期肝硬化。就診時脾大脅下5.5厘米,質硬脅脹,肝劍突下1.5厘米,質硬,脘腹飽脹,經閉4月,形瘦面暗,中度腹水,舌體暗紅苔薄白,脈細弦澀。處方活瘀消積湯合四苓湯。一月後複診,患者自購服原方21劑,自述服活瘀消積湯後食增脹減,尿利經行,能操家務,觸診脾減縮至脅下3厘米,諸症悉平而愈。 【名醫簡介】 陳伯咸,生於1918年,北京市人。自幼嗜讀岐黃醫籍,承蒙清代名醫唐容川之嫡傳門人宋壺山教授庭訓9載,醫理日豐。1934年考入華北國醫學院攻讀深造,師北京四大名醫施今墨氏親授四載,悉得其傳。此間並協助施師創辦《文醫半月刊》、任社長兼主編。1938年畢業而問世京都。北平淪陷後,遂於1943年移寓濟南,懸壺濟世,不負師望,醫名日噪。建國初期加入聯合診所任中醫師,並執教於中醫進修學校等,1957年調入濟南市立中醫院,從事臨床、教學、科研。曾任濟南市中醫學會理事長,濟南市五、六、七屆政協委員。現任山東中醫學院二附院教授、主任醫師、濟南市中醫學會名譽理事長。1991年被國家確定為具有獨到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的名老中醫藥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其學術思想被收入《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陳氏醫林春秋近一甲子,蜚聲醫界。擅長內科,兼專婦、兒科。在肝膽、脾胃病的研究方面造詣精深,經驗獨到,療效頗著。已發表的30餘篇論文中有多篇獲獎。著有《內經選講》,參著《中醫學教材》、《黃河醫話》、《濟南醫藥志》等書。 【名方】清肝化滯湯 【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金錢草10克,浙貝10克,雞內金10克,茯苓10克,枳實10克,鬱金10克,萊菔子10克,香附10克,丹參15克,黃芪30克,山楂10克,陳皮10克。 【功能】疏利肝膽,悅脾化滯。 【主治】肝鬱膽熱,脾虛失運,痰濁滯留而致的脂肪肝。證見脅肋脹痛,口苦納少,脘脹體倦,便秘或便溏,苔膩,脈弦細滑等。 【用法】清水浸泡1小時許,中火煎兩遍,共熬汁500毫升,分早晚服,忌食辛辣油膩。 【方解】 本方系陳氏臨床治療脂肪肝之驗方。病因緣於嗜食肥甘,癖酒乳酪無度,喜靜少動則臟腑功能失調。責之肝失疏泄,膽氣鬱遏,滲化脂濁無權則痰濁生焉。肝木乘土,中埠虛憊,升降轉化無權則谷反為滯,津反為痰,久必釀生脂濁。其性重著粘滯,極易親合贅積於肝為患。實與現代醫學謂之體內脂類物質代謝障礙、肝內脂肪蓄積過多之病理相吻合。故方以清肝化滯湯名之。柴胡辛苦微寒,為疏肝暢膽之要葯,並引諸葯以肝經為通道直達病所。研究證實其具有放鬆膽管括約肌、促進膽汁排泄、降脂作用。故《神農本草經》將其列入「推陳致新、久服輕身」之上品。白芍味苦性涼,善養血柔肝,與柴胡相合,疏養並舉,久用全無劫陰之嫌。膽為潔凈之腑,性喜清涼而惡濁熱,金錢草性味苦平,與膽氣相求,清利肝膽,廓清濕濁而澄源清流。浙貝入肝清脂散結,入肺肅降,以助大腸推盪之力,促進代謝則濁脂無以內存之機。萊菔子、鬱金、枳實、山楂散郁滯,化痰降脂,寬胸利膈;內金、茯苓、陳皮健脾助運,理氣消谷,寓「肝病實脾」之意。根據肝病「用熱不得遠寒,用寒不得廢熱」的原則,取甘溫之黃芪,補肝氣以助疏泄,益中氣以振奮機能,佐之以防清膽之葯苦寒之弊。香附合丹參,行氣活血化瘀,冀氣行痰消、瘀去血暢而血脈通泰。全方清疏利,標本兼顧,祛邪而不傷正,補虛而不惡邪。俾肝膽、脾胃疏泄升降自如,機體代謝正常而病自除。 【加減】氣虛疲乏益甚加党參;腎虛腰酸脛軟加菟絲子、杜仲;陰虛心煩不寐加炒棗仁;轉氨酶升高加茵陳;便秘加檳榔;血脂高加荷葉。 【名醫簡介】 陳庚吉,男,1918年生,山東省萊蕪市人。1937年肄業於濟南後師,即在本村從事教育工作,兼習醫書。1946年棄教從醫,1956年奉調泰安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曾任泰安市中醫二院副院長,現任泰安市中醫二院主任醫師。陳庚吉從事中醫工作40餘年,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溫熱病。自1956年以來,陳氏不斷總結經驗,論文及治驗相繼在省級刊物發表的有10餘篇,地縣級發表的有20餘篇。自擬柴桂湯加減治療胃脘痛,臨床收到良好效果。 【名方】柴桂湯 【組成】柴胡8~12克,桂枝6~9克,半夏9~12克,白芍15~60克,甘草3克,生薑三片為引。 【功能】舒肝和胃鎮痛。 【主治】胃脘痛。 【用法】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解】 柴胡疏肝通絡,配半夏一升一降,調理氣機,和胃降逆;桂枝辛散溫通,健胃止痛;白芍酸斂柔肝兼通脾絡,為治療諸痛良藥,合甘草緩急止痛,諸葯共奏疏肝和胃、升清降濁、通絡止痛之功。因此,應本著疏理不可太過,太過則傷氣;補脾不可太壅,太壅則腹脹增重:祛濕不可太燥,太燥則易傷陰;清熱不可太涼,寒涼則凝滯,疼痛不解;祛瘀不可太破,太破則正氣愈虛,病體不易恢復;養陰不可太膩,膩則滯邪,氣機不利,纏綿難解。必須照顧到邪正雙方,時刻注意保護和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治療本病的原則是疏理氣機、健脾和胃。 按語:胃脘痛包括現代醫學所說的胃的各類炎症和潰瘍病。每因飲食失節、情志刺激、感受寒涼而誘發。在治療時多以調氣健胃之品,所謂「治肝可以安胃,凡醒胃必先制肝」,臨床實踐中多以「理順」為主,對滋膩柔潤或過於寒涼及大補大下之品多不採用,以免有礙於胃的消化吸收。方中的藥引也很重要,如生薑為引可溫胃化飲,降逆止嘔。連須蔥白為引能行氣通中。伏龍肝泡水煎藥可補上安胃止嘔。大棗為引甘補脾胃,引導諸葯直達病所。此方也可用於其他部位的疼痛,如慢性腹瀉的腹痛、婦女痛經、肝膽疾病、疝痛及不明原因的腹痛,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減治療,亦收良效。 【加減】(1)胃脘隱痛,喜熱喜按,嘔吐清水,大便稀薄等脾胃虛寒癥狀明顯者,加良姜、香附、熟附子、雲苓、煨姜以溫中散寒;如兼嘔吐劇烈不能進食者,加吳茱萸、生薑汁、灶心土泡水煎藥,少量頻飲;痛連少腹,喜溫喜按者,加小茴香、沉香、連須蔥白三寸為引。(2)全身乏力,脘腹隱痛,精神倦怠,少氣懶言,脈緩弱等氣虛者,加黃芪、党參、白朮、雲苓、陳皮、砂仁、大棗;伴有胃下垂者,重用黃芪、党參、白朮、澤蘭葉、枳殼。(3)肝鬱氣滯,胃脘脹痛牽及兩脅,噯氣則舒,脈弦者,加佛手、青皮、檳榔等,胸痛者加全栝樓、薤白;胃脘刺痛,固定不移,或見嘔血便黑,舌質紫暗者,加香附、五靈脂、黃連、蒲黃炭;便血重者,合黃土湯。(4)胃脘痛甚不止,重用白芍,量可達60克,加白芷、木香;兼有嘈雜泛酸,口苦苔黃者,另加左金丸、烏賊骨;食滯噯腐,胃脘脹滿者,加萊菔子、炒麥芽、枳殼。(5)濕熱郁滯,脘腹脹滿,胃中灼痛,口乾不欲飲,舌苔黃膩者加蒼朮、川朴、藿香、龍膽草;苔白如積粉者,此為濕濁內蘊,加草果、蔻仁、川朴、佩蘭等藥物,取行氣化濕的作用。 (6)胃脘疼痛,口乾唇燥,舌紅苔少,納食不香,採取標本兼顧之法,本方去桂枝加沙參、石斛、玉竹、雞內金、大豆黃卷等,俟痛止後再以治本為主。 【名醫簡介】 陳崑山,生於1936年,江西高安人。1962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本科,一直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和教學工作。早期在湖南711醫院任醫師、主治醫師、科主任。調江西中醫學院附院後起任碩士生導師,1993年晉陞主任中醫師、教授,1997年國家二部一局審批為第二批全國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對象。現任肝膽、風濕內科主任,兼任中國中醫風濕病學會委員、江西省中醫藥學會理事、江西中醫內科學會常務副主任。平生勤於臨床,立足中醫,積極開展中醫辨證論治和中西醫結合臨床思路、方法的研究。治療肝膽病、風濕類病、急腹症和疑難雜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近10多年潛心研究肝膽、風濕類病卓有成效,享譽省內外。先後發表論文20多篇,公開出版《實用肝炎學》(主編)、《慢性病診治與生活指南》(常務副主編)、《實用中醫風濕病學》(編委)等3本著作。開展肝膽科研課題4項,有2項正在結題待鑒定。 【名方】益氣活血利水湯 【組成】黃芪20~30克,白朮30克,連皮茯苓30克,當歸10克,三七粉3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鬱金12克,車前子20克,陳葫蘆殼30克。 【功能】健脾疏肝,活血利水。 【主治】各種肝硬化中晚期,因肝脾失調,日久氣血水互結體內形成積聚水臌者。 【用法】成人每日1劑水煎2次,分2至3次口服。 【方解】 肝硬化中晚期,多屬中醫積聚水臌病。此病多因濕熱疫毒蘊伏體內引起。初期多為肝鬱脾虛,肝脾失調。久病必虛,脾虛則氣虛,氣虛多血瘀,氣虛血瘀易水氣停滯。正如《治法機要》曰:「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金匱要略水氣篇》也說:「血不利則為水。」根據臨床觀察,積聚水腫病也多為氣虛血瘀形成氣血水互結,故常用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取良效。方中黃芪、白朮、連皮茯苓、車前子、陳葫蘆殼等健脾益氣利水為主葯;當歸、三七、赤芍等活血利水為輔葯;柴胡、鬱金疏肝理氣兼引葯入肝經為佐使葯。 臨床應用:本方立意主治各種水臌屬於氣虛血瘀水停者。我多年來運用此方為主,適當加減治療肝硬化腹水取得良效,有效率超過80%,顯效率在50%以上。若無明顯腹水,屬肝硬化代償期,則應減輕或減去利水葯。 【加減】氣滯腹脹者,加枳殼、廣木香、青皮;陽虛寒濕明顯,加熟附、乾薑、蒼朮、草豆蔻、厚朴;水臌甚、尿少體質尚實者,加甘遂末1克,膠囊裝晨起吞服,見效則減量或停服;濕熱中阻者,加大黃、牽牛子、虎杖、茅根;陰虛明顯,加白芍、旱蓮草、枸杞子、鱉甲;瘀血明顯者,加桃紅、薑黃、地鱉蟲。水臌屬疑難病症之一,其病機特點是本虛標實,虛實錯雜。其治應當標本兼顧,攻補兼施,即治本補虛不礙邪,治標攻邪勿傷正,特別要忌急求近功,不圖遠利的措施,否則必變症叢生,不可收拾。 【名醫簡介】 陳喬林,生於1937年,湖南益陽市人。出身中醫世家,1962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現為雲南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務處長,兼任雲南省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醫學會委員。陳氏注重中醫理論和臨床研究,尤著力於外感熱病和老年病。其治熱病既融匯貫通仲景六經辨證和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學說,又注意攝取以吳又可為代表的庚氣學派大師之所長。強調傳統的綜合辨證體系決不可廢,而致力尋求針對病因病理之專方專葯的方法尤應加強,認為孫思邈《千金方》治五臟溫病陰陽毒,主以清泄、升散與清泄並施最得治熱要領。其治老年病重視腎,亦不忽略脾,善於妥善處理氣血食痰熱濕諸般鬱結。認為朱丹溪的相火說及所論六郁和張景岳的命門學說,很值得當今之世診療老年病借鑒。陳氏廣徵博採,重視從實踐中檢驗理論的價值,臨證思路開闊,投藥中的,療效顯著。其代表作有《172例少陽證回顧分析》、《寒涼葯與溫熱葯配伍初探》、《中醫內科急症病因病機治療述要》、《老年危急重證辨證救治規律初探》等論文20多篇,主編《中醫內科急症講義》。 【名方】疏肝暖土湯 【組成】白朮10克,蒼朮10克,炮姜10克,吳萸6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防風15克,羌活10克,藁木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 【功能】疏肝暖土,順氣解郁。 【主治】老年結腸功能紊亂,表現為脾土虛寒、肝氣鬱滯者。臨床見症為脘痞納呆,左下腹痛,或腹部不適,腹脹,腸鳴,大便不爽,或瀉或結,甚或少腹脹痛即欲如廁勢極窘迫。舌質淡紅,舌苔白膩,脈多弦緩乏力。有的還伴有情緒不安、失眠、心煩。腹脹痛作瀉易在餐後,受寒後及情緒受刺激時誘發。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3次分服。 【方解】 老年結腸功能紊亂乃老年整體機能衰退在結腸局部的反映,疾病性質多責之於脾腎陽虛,治當濕補脾腎以求其本。然臨床所見,在脾腎虛憊的基本特性上又多有厥陰之氣鬱滯、脾陽不振、寒濕蓄聚的證情,此又不宜輕用溫補,須疏肝培土、順氣解郁,令肝氣伸達、能升能舉後,再予溫補圖本。本方脫胎於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所載劉草窗痛瀉要方及清雷少逸《時病論》之培土瀉木法(白朮、白芍、陳皮、防風、茯苓、甘草、炮姜炭、吳萸、新荷葉)。 方中炮姜、白朮、茯苓、炙甘草培中暖土,蒼朮、陳皮燥濕和中,重用防風並伍以羌活、藁本協力吳萸、白芍疏木定痛。防風、羌活搜肝氣,藁本疏達厥明郁滯,三葯協同最善消風順氣、解結除痛。全方疏肝暖土,使肝膽之氣得以生髮,為再投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湯等創造條件。 【加減】陽虛肢冷、腹冷、脈沉加川附片30克(開水先煎2小時);濕郁化熱口苦、苔黃加黃連10克;化熱傷陰舌質紅去羌活、藁本加烏梅10克、白芍加為15克;泄瀉次數增多,加車前子30克(淡鹽水炒)、木瓜10克;若為濕郁化熱瀉次增多加臭椿皮15~20克;夾滯腹脹多加檳榔10克、雞內金10克;便結加火麻仁30克(打)、肉蓯蓉15克。 【名醫簡介】 陳士奎,生於1938年,山東省博興縣人。1962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73年結業於黑龍江中醫學院西學中班,1981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獲醫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及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編委、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副主編、美國中醫針灸醫師聯合總會顧問、英國中華學者醫學會通訊理事等職。從事消化病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30餘年。擅長消化系統肝、膽、脾胃、腸等慢性病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尤其對慢性胃炎等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診治經驗豐富。曾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醫雜誌》、《醫學與哲學》等20種刊物發表醫學論文40餘篇;編著或參加編著的著作有《活血化瘀名家王清任》、《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現代中醫內科學》、《中國傳統康復醫學》、《風濕類病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200問》等7部。 【名方】三黃胃炎湯 【組成】黃芪18~30克,黃精12~15克,黃連3~6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神曲30克,生薑3片,大棗6枚。 【功能】健脾益氣,溫中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等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5劑為1療程。 【方解】 本方以黃芪建中湯加黃精、黃連、神曲而成,慢性胃炎(合慢性淺表性、慢性萎縮性等)病程纏綿,病情極易反覆且虛多實少,常因「胃不和則卧不安」而呈現中虛里急之象。故以黃芪建中湯溫中健脾。加黃精以助黃芪益氣健脾,又兼養胃陰,且黃精亦有消炎之功。加黃連者,一取其苦味健胃,苦降和胃,應胃氣以降為順;二取黃連苦燥化濕,應脾惡濕之性;三取黃連消炎殺菌,對幽門螺旋桿菌(HP)有明顯抑制作用。大凡慢性胃炎必伴消化不良,故加神曲一味消食化滯,以利脾胃之納化。諸葯匹配,健脾益氣,溫中和胃,對慢性胃炎具有溫和平調、消炎益胃之功。 【加減】臨床上,慢性胃炎的中醫辨證以脾胃虛弱及脾胃虛寒者居多,此種類型者在北京地區約佔70%以上,又中焦脾胃喜溫喜暖為其特性,故本方可謂治療慢性胃炎的基礎方和常用方。若脾胃虛寒較重,胃脘寒涼怕冷,加高良姜;若以脘脹痞滿為主證,脈見弦象,證屬肝氣犯脾、肝脾不調、肝強脾虛者,則配以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以疏肝理脾;三黃胃炎湯配四逆散名曰「三黃四逆胃炎湯」,乃治肝脾不調型慢性胃炎之良方也。若以呃逆、噯氣為主證,證屬肝氣犯胃,肝胃不和,胃氣上逆,則用三黃四逆胃炎湯加竹茹、制半夏、丁香、代赭石等;若以胃脘痛或脹痛為主證者,加元胡、甘松、佛手等;若似痛非痛,或嘈雜難忍,或莫可名狀,加吳茱萸,視其寒熱配原方黃連決定二葯之用量比例,成左金丸、顛倒左金丸或加木香成加味左金丸;若便溏者加党參、木香、訶子、肉豆蔻等;食少納呆加炒谷麥芽、焦楂等;若口乾咽干證屬胃陰虛者加麥冬、玉竹、生地等。若經檢查明顯有HP感染者,再加蒲公英並酌加高良姜佐制其苦寒傷胃,等等。隨證加減,療效更佳。 【名醫簡介】 陳樞燮,1922年出生,四川重慶市人。現任重慶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陳氏出身醫門之家,弱冠之年從師舅父山城名醫吉子然,授讀6載,侍診3年。1939年懸壺渝州。1955年進入重慶市第二中醫院工作,歷任四川省中醫學會及重慶市中醫學會理事、重慶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陳氏臨床50餘年,潛心《內經》、《傷寒論》的研究,師法溫病學派。從事病房工作30多年,擅用古法而不泥古方,對溫熱病主張處治果敢,迅以劫變。他認為閉脫有相互轉化之機,故主張治閉須防脫、固脫當防閉;對內傷虛勞,力主培奠脾腎,對雜病尤重痰郁論治,遣方用藥靈動活達,多收卓效。近年繼承師門特色,用中醫論治眼病,建樹良多。 【名方】兩和鎮痛飲 【組成】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殼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 【功能】疏肝和胃,行滯鎮痛。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脘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膽囊炎、胃腸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用法】上藥每劑煎3次,每日早、中、晚分服,日1劑。 【方解】 肝為將軍之官,職司疏泄而主藏血,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胃為陽土,功能受納腐熟水谷,性喜濡潤而主和降。若肝鬱失疏,常致胃氣失和,或食飲不節,阻滯於胃,常致木氣壅遏、失於疏泄,從而均可導致氣機滯塞,不通而痛。本方以四逆散為主方增刪,方中柴胡、香附、佛手疏肝解郁、暢達木氣;白芍斂陰益血,柔濟肝體;枳殼、厚朴和降胃氣;建曲消食;甘草和中。方中既有柴胡、枳殼升降相因,又有柴胡、白芍散斂結合,既有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又有枳、朴、佛手、香附溫辛靈動,疏達氣機。全方寓升降、散斂、疏和於一爐,共奏疏肝和胃、行滯鎮痛之功。若氣滯及血而瘀,食滯蘊濕鬱熱,則痛可加劇,當從加減之法。 【加減】脘腹脹滿或脹痛、呃氣者加廣木香10克,青皮、陳皮各12克加強行氣之功;痛如針刺或疼痛較劇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2克活血化瘀止痛;疼痛有灼熱感或口苦咽干者加炒川楝子、焦梔各12克清泄肝火;口乾口苦、苔黃者加黃芩15克、黃連6克清泄鬱熱;食後痛甚或噯腐者加雞內金15克、炒二芽各30克增強消食導滯之力;泛酸時加煅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和胃制酸;腹痛有冷感者加砂仁、白蔻仁各9克以溫散行滯。 【名醫簡介】 陳樞燮,1922年出生,四川重慶市人。現任重慶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陳氏出身醫門之家,弱冠之年從師舅父山城名醫吉子然,授讀6載,侍診3年。1939年懸壺渝州。1955年進入重慶市第二中醫院工作,歷任四川省中醫學會及重慶市中醫學會理事、重慶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陳氏臨床50餘年,潛心《內經》、《傷寒論》的研究,師法溫病學派。從事病房工作30多年,擅用古法而不泥古方,對溫熱病主張處治果敢,迅以劫變。他認為閉脫有相互轉化之機,故主張治閉須防脫、固脫當防閉;對內傷虛勞,力主培奠脾腎,對雜病尤重痰郁論治,遣方用藥靈動活達,多收卓效。近年繼承師門特色,用中醫論治眼病,建樹良多。 【名方】扶土抑木定痛方 【組成】南、北沙參各30克,白朮15克,茯苓30克,陳皮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白芍15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 【功能】扶土抑木、行滯定痛。 【主治】脾胃虛損、肝鬱氣滯所致胃脘痛。 【用法】上藥每劑煎3次,每日早、中、晚分服,日1劑。 【方解】 肝木脾土息息相關。肝之疏泄助脾運化,木氣升動助上升清。若土虛運化失常,肝木乘虛凌侮,脾胃受伐則納化紊亂,升降失調,氣機郁滯,不通則痛。本病常由肝胃不和之實證因循失治演化而來,亦有因脾胃本虛,肝木橫逆為害者。故用本方扶脾益胃、抑木疏肝。方中南、北沙參益氣養陰,補益脾胃以培中土;白朮、茯苓助其培補之力;白芍斂陰柔肝以平木亢,與甘草合用,酸甘化陰,緩急定痛;炒香附、佛手疏理肝鬱、暢達木氣,陳皮、厚朴行氣和胃,建曲消食導滯。諸葯合用,補中兼行,疏中有養,頗為平穩、和達,實乃固本治標之方。 按語:兩方可根據病者具體情況結合使用。體實者,肝胃兩和鎮痛飲多效,體虛者扶土抑木定痛方頗靈,若虛實夾雜而病情反覆者,可兩方交替結合運用。總之要在臨證權變。 【加減】若肝胃不和諸症突出,可用肝胃兩和鎮痛飲治療以從其變;標實勢衰,即用本方。氣虛甚者可加党參、山藥各30克,甚則加人蔘6克以增強益氣之力;若氣短、頭昏者加黃芪30克、荷葉15克以益脾升清;失眠多夢者加棗仁、合歡皮各20克、夜交藤30克以養心安神。 【名醫簡介】 陳亦人,1924年生,江蘇省沐陽縣人。幼承家學,及長,復拜同閭儒醫戴笠耕為師,於四大經典精研細琢,自此醫理更得長進。越弱冠,適屆鄉里瘟疫流行,陳氏普為救治,活者甚眾,以此名噪一時。1955年春,陳氏復入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師資提高班進修,以其成績優異,留校任教。歷任南京中醫學院傷寒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衛生部高等醫學院校中醫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仲景學說研究會主任委員等職。陳氏畢生致力於《傷寒論》辨證論治規律研究,力倡《傷寒論》不只論外感,而是內傷、外感合論。陳氏治傷寒卻不拘傷寒,更能旁涉諸家,因此,其學術不只得力於仲景,更能包容各家之長。臨床上,陳氏於疑難雜證辨治獨具匠心,處方用藥,崇尚求實,不拘一格,能冶經方、時方於一爐。主要著作有《傷寒論譯釋》、《<傷寒論>求是》等。 【名方】開肺宣郁湯 【組成】秋桔梗6克,炙紫菀12克,川鬱金9克,炒枳殼9克,炙杷葉(包)12克,粉甘草3克。 【功能】開宣肺氣,利氣疏郁。 【主治】食道炎,食道痙攣,慢性胃炎,習慣性便秘,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屬肺失宣降,氣機郁滯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 肝雖屬疏泄之官,是人體氣機運行暢達之保證,然又須賴肺氣之降,才能使周身之氣流行無阻,如環無端。《醫碥五藏生克說》即云:「氣有降則有升,無降則無升,純降則不升。何則?濁陰從肺右降則胸中曠若太虛,無有窒塞。清陽則以從肺左升,是謂有降有升。」因此,人體合身之氣只有得肝升肺降的協調,才能維持升降之序。或肝升不及,或肺降不力,皆可出現體內氣機升降之紊亂,致令氣鬱不暢罹病。 縱觀氣鬱之治,古來取諸肝者多。而氣之流暢又不只取決於肝氣之條達升發,更賴肺降之輔助,因此,氣鬱因肝升不及者治肝自能獲效,而若屬肺降不能者則疏肝究屬徒勞,甚或有傷陰助火之弊。因之,雖同屬氣鬱之證,然仍當細加分辨,庶可方證得當。 疏肝氣開郁,古方殊多,此不贅述。治肺降不及氣鬱者不僅少法可循,更乏固有成方。開肺宣郁湯正是基於這一迫切需要創立的一首新方。方中桔梗一味為舟楫之劑,有開提肺氣之力,更具欲降先升之能;合甘草實仲景成方桔梗湯,功在開肺利氣。紫菀溫潤肺氣,《本草正義》謂其:專能開泄肺郁……宣通窒滯。」川鬱金不獨入肝,更通諸肺,因此,其功不惟在「散肝鬱」(《本草備要》),更「能開肺金之郁」(《本草從新》),是一葯而兼二職,於肺降不力,氣鬱不暢者,用之極佳。炒枳殼《珍珠囊》謂其能「泄肺中不利之氣」,與桔梗相伍又有一降一升之妙,於肺降不及時用之最為恰當。炙杷葉則功專降肺利氣,合他葯則加強全方降肺利氣之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方雖以降肺氣、行氣鬱為立方宗旨,然又非降氣之葯一味堆砌,而是降中寓升,升中求降,充分體現了中醫學的升降相因的辨證思想,實在是一張開肺宣郁的理想方劑。 【加減】若肺郁化火者,佐用瀉火開郁之品,如梔子、豆豉、丹皮之類;肺郁擾神伍入遠志、夜交藤;肺郁痰阻加入菖蒲、陳皮、桔梗;肺郁而腸痹者佐用栝樓、麻仁,或用適量硝、黃,取小承氣意;肺郁陰血不足者,當兼以養陰益血,可伍以白芍、當歸、雞血藤之類;肺郁兼氣虛則又當配用參、芪之類以助其推行之力。 【名醫簡介】 陳增潭,生於1929年,福建福州人。1949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福建醫學院醫療系本科,1952年被中央衛生部調往山東醫學院進修病理學,學成派往西康雅安衛生學校任病理教師。1955年奉命復學,1957年大學畢業接受國家統一分配到北京友誼醫院任內科醫師。1959年離職參加北京市第一期西學中班系統攻讀中醫學3年,後分配到北京中醫醫院,現為主任醫師。兼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肝病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陳氏從1969年開始專門從事肝病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先後承擔「六五」、「七五」、「八五」市級和國家級中醫中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科技攻關研究工作,曾六次獲得部級、市局級科技成果獎。1989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稱號。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並參予撰寫《關幼波臨床經驗選》、《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中醫脾胃學說應用研究》等書。陳氏診治肝病注重分析病因病機,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尋求治療用藥規律,他認為:「有了規律性,就有重複性」。他從中醫治療確有著效的一個個病例入手,探討其用藥規律,寫出了幾十萬字的臨診札記,總結出治療慢性肝炎需要祛邪、扶正、調理氣血三結合的用藥原則。 【名方】復元養肝湯 【組成】白芍15克,何首烏15克,山萸肉12克,百合15克,白茅根15克,炒酸棗仁15克,生黃芪15克,丹參15克,丹皮12克,雞血藤15克,水紅花子15克,生炒苡米各12克,金銀花20克,蒲公英15克。 【功能】涼血解毒,養血柔肝,滋腎扶脾。 【主治】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面色晦暗,頭昏目澀,手心灼熱,兩脅隱痛,腰腿酸軟或見齒鼻衄血。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煎取400毫升,早晚2次分服。 【方解】 本方以白芍、何首烏、山萸肉、酸棗仁、百合滋陰補腎以養肝體;但肝炎患者血中多蘊有毒熱之邪,此邪不祛,徒養何益?故用金銀花、公英清熱解毒,配茅根、丹皮、水紅花子涼血清肝利水,撤邪火以救肝陰。用黃芪、苡米,益氣健脾化濕,更益以雞血藤、丹參養血活血。全方涼血解毒以祛邪,益氣健脾補腎以扶正,養血活血以柔肝,脾腎雙補,以腎為本,氣陰兼顧,以陰為重,達到養肝復元之目的。 按語:慢性肝炎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其中以乙型肝炎在我國為害最甚。乙肝病因為疫毒之邪,深伏血分。肝為藏血之臟,受害最烈。血中陰液為邪熱所耗,漸致肝腎陰虛。肝體若缺陰血滋養,久則枯萎變硬,是為肝炎發展成肝硬化的病機。肝藏血,主疏泄,肝體端賴陰血滋養,肝陽責司條達氣機,如肝受邪擾,則氣血失調在所難免,氣滯血瘀必將相繼出現,所以祛邪、扶正、調理氣血三者均不可忽視。邪屬疫毒,伏於血分,故祛邪應重涼血解毒。至於養肝扶正,則有講究。蓋肝者屬木,無土難植,無水則枯,無合適陽光照射亦難茁壯成長,是以水、土、陽光堪稱木之三寶,水指腎陰,陽光指腎陽,土指脾胃,設若三者調攝適宜,則病木自能逐步繁茂起來,肝病祛矣。 【加減】脅痛加金錢草15克、小薊10克;血脂高加決明子15克、山楂12克;納呆腹脹加炒萊菔子15克、炒麥芽15克;便溏腹瀉加炒白朮12克、太子參12克;苔厚舌紅加茵陳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 【名醫簡介】 單兆偉,生於1940年,江蘇南通人。現任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及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南京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和江蘇省中醫學會脾胃病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名中醫。單氏1965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醫療系,先後師承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張澤生、徐景藩教授,盡得薪傳。作為全國脾胃急症協作組主要成員之一,多年來一直主持並參與了中醫藥治療消化系統急症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工作,已完成的全國性科研項目先後5次榮獲部、省級成果獎,另有3項省級科研課題正在實施之中。由於成績顯著,被評為南京市勞動模範、江蘇省名中醫,並獲全國首批中醫急症工作獎勵基金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單氏長期從事中醫脾胃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病及慢性萎縮性胃炎論治尤精,先後指導10名碩士研究生潛心於此,其相關理論和科研成果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密切關注。近年來,其學術思想先後20餘次被國家、省級刊物作專題報道,並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脾胃學說與臨床》、《急症胃痛證治》、《中醫胃腸病學》等專著10餘部。 【名方】清幽養胃湯 【組成】党參15克,白朮15克,白芍20克,佛手片10克,丹參15克,紅花10克,黃芩10克,仙鶴草15克,山楂12克,神曲12克,甘草5克。 【功能】益氣活血,清幽養胃。 【主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腸炎症、潰瘍病辨屬中虛氣滯血瘀證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個月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1周。 【方解】 《金匱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既病則中氣虛餒已明;再則「通則不痛」,胃脘痛且久留,瘀血之徵亦顯。故方中党參、白朮健脾益氣、培中養胃,且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提高健康人淋巴細胞轉換率,促進細胞免疫功能;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並可預防實驗性潰瘍,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有較強的抑菌作用;佛手片、丹參、紅花理氣活血、通絡消瘀;黃芩苦寒,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實驗證明有很強的抑殺幽門螺桿菌的效能;仙鶴草能「消宿食,散中滿、下氣」(《本草綱目拾遺》),且能提高細胞耐毒試驗活性的Ea-花環百分率;楂、曲健脾消食和胃;甘草瀉火解毒,緩中止痛,並司調和之職。諸葯相合,特色在於辨證、辨病兼治並重,既可健脾養胃,益氣活血,以正中虛之本;又可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控制感染,調整免疫功能,以清胃病之源。 現代研究:動物實驗證明本方具有直接抑殺幽門螺桿菌、類阿托品樣抗乙醯膽鹼、免疫調節、抗乙酸所致的胃粘膜損傷、改善血液粘滯度和胃血循環、提高SOD、增強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自由基對胃粘膜損害等作用:臨床應用本方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病患者258例,結果表明,顯效率為56.3%,總有效率92.7%,病理改善顯效率為52.2%,總有效率91.3%,均顯著優於慶大黴素對照組的26.7%、50%、76.7%和50%,幽門螺桿菌抑殺情況比較後示:兩組陰轉率無顯著差異,但治療組好轉率顯著優於對照組(P<0.05=,加重方面顯著於對照組(P<0.01=。以上研究業已於1993年12月通過專家鑒定。該項課題1994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名醫簡介】 鄧鐵濤,1916年生,廣東開平縣人。幼承家學,及長攻讀於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曾懸壺於廣州、香港及武漢等地。解放後曾任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教務主任;廣州中醫學院教研室主任、教務處副處長、學院副院長等職;曾兼任《廣東中醫》、《廣東醫學》雜誌副主編。曾於1962年、1978年兩度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名老中醫」光榮稱號。現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中醫理論整理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史學會委員,廣州市科委顧問,廣州中醫學院教授。鄧教授從事中醫工作五十年,有較深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國內外有較高的聲望,近年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和國內各地講學,受到同行的讚賞。鄧教授著述頗豐,專著有《學說探討與臨證》及《耕耘集》;由他主編的有全國醫藥院校統一教材《中醫診斷學》、《實用中醫內科學》、《實用中醫診斷學》等。 【名方】軟肝煎 【組成】太子參30克,白朮15克,楮實子12克,川萆薢10克,雲苓15克,菟絲子12克,土鱉蟲8克,甘草6克,丹參18克,鱉甲(醋炙)30克。 【功能】健脾護肝,化癥軟堅。 【主治】肝硬化。 【用法】土鱉蟲烘乾研成細末。水3碗,入鱉甲先煎半小時,納諸葯煎至1碗,沖服土鱉蟲末,渣再煎服。 【方解】 肝硬化一證,多由濕熱邪毒,或蟲蠱、酒毒為害日久所致,乃一本虛標實之候。《金匱》早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明訓。吾此方,主用四君補脾益氣。或謂中醫無護肝葯,我認為培土就能榮木,健脾可以護肝。用太子參而不用党參者,乃因此證宜補但不宜燥,太子參補而不燥,甚為合宜。楮實子《別錄》謂能補虛勞,《宜指方》用之治水氣蠱脹,吾喜以之配菟絲子,補肝而益腎,亦寓虛則補其母之意。肝為藏血之臟,但宜藏而不宜瘀結,故取一味丹參,既具四物之功,又有消瘀主力。鱉甲土鱉,皆靈動之物,能化癥軟堅,川萆薢則助四君以祛濕健脾。諸葯合用,共奏健脾護肝、軟堅化癥之功。 【加減】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後肝硬化,加黃皮樹葉30克;門脈性肝硬化,若硬化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齦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或仙鶴草30克;陰虛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藥16克、石斛12克。 【病例】 陳某某,男,40歲,印尼華僑。因肝大質硬、脾大8年於1985年5月9日入院(住院號28912)。入院檢查:胸部有蜘蛛痣,肝大肋下1厘米,質硬,脾Ⅱ度腫大,B型超聲波檢查示肝硬化回聲,化驗A∶G=4.02∶3.46,SGPT230單位,舌暗紅,舌下靜脈怒張,弦脈細弱,入院後予太子參30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菟絲子12克、楮實子12克、川萆薢10克、丹參18克、甘草3克。日1劑,治療1月,病情明顯好轉,回印尼繼續用上方鞏固治療。 【名醫簡介】 翟明義,生於1916年,河南濟源市邵原鎮人。現任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中醫主任醫師。翟氏曾先後任河南中醫學院教師、《中原醫刊》副主編、《中醫研究》編委、省中醫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省新葯審評委員會委員、省中醫職改高評委委員、省政協委員。他精於內科疑難雜病,尤長於心血管病、肝膽脾胃消化系統病。著有《中醫臨床基礎》、《中藥臨床基礎》、《河南省秘驗單方集錦》、《臨床中藥學》。在國內醫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86篇。科技成果曾獲省級三等獎1項,廳級二等及三等獎各1項。現正在進行的肝硬化(肝纖維化)研究,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招標攻關項目,已近尾聲。 【名方】首烏湯 【組成】生首烏15克,連翹15克,丹皮15克,大青葉15克,板藍根15克,半枝蓮15克。 茜草15克,丹參15克,柴胡12克,茵陳30克,白茅根30克,甘草6克。 【功能】清熱解毒,清肝利膽,祛濕熱,退黃疸。 【主治】濕熱蘊結型黃疸(陽黃)。對急性乙型黃疸型肝炎乙肝血清標誌物抗原三項陽性及轉氨酶、總膽紅質、黃疸指數升高者有效。以發熱或不發熱、身黃、目黃、尿黃三大主症為特徵。 【用法】冷水浸泡連煎2次,加水高出葯面1~2寸。用砂鍋煎煮沸後約30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煮。兩次藥液加在一起,1日分3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50~60劑。 【方解】 本方是根據濕熱蘊結型黃疸的發病機理在長期臨床實踐中觀察、驗證、總結出來的經驗方。濕熱型黃疸(陽黃)是濕熱之邪蘊結於里,困遏脾胃,氣機轉樞受阻,導致肝膽郁滯,疏泄功能失常,郁而不達,久而化熱、薰蒸中精之府,熱逼液泄,內而臟腑,外而肌膚髮為黃疸。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故目先於身黃。膽汁溢於血則尿黃;溢於皮膚則身黃、瘙癢。熱重於濕者則高熱煩渴,大便乾結;濕重於熱者則濕鬱熱伏其熱不揚,脘腹痞滿,肢體痛楚,渴而不欲飲。臨床雖表現各有不同,但皆濕熱為患,乃孰輕孰重而已。治則均當清熱解毒,清肝利膽,祛濕退黃為主。方中生首烏潤腸解毒,益腎養肝為主葯。連翹、大青葉、板藍根、茜草、丹皮、半枝蓮清熱解毒、涼血祛瘀、散結為輔葯。丹參活血消瘀,柴胡疏肝解郁為佐葯。白茅根清熱涼血、利尿,茵陳祛濕熱、利膽退黃,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葯為使葯。諸葯配伍協調,使肝腎得養,濕熱之邪得清,血瘀得活,肝鬱得舒,膽熱得清,故對濕熱蘊結黃疸證有良效。此外生首烏滑腸緩瀉使濕熱從大腸排出;茵陳、白茅根祛濕利尿,使濕熱從小便排出,給濕熱網開一面,以免留邪之嫌。 按語:本方對濕熱蘊結患者,特別是黃疸、轉氨酶升高、乙肝標誌物陽性患者療效較好。據50例患者統計HBsAg、抗HBc、HBeAg三陽轉陰者30例,轉氨酶、黃疸轉正常者47例。但本方對慢性遷延性乙肝抗原三項陽性者療效欠佳。 【加減】大便干加大黃10克;關節痛加忍冬藤30克;皮膚瘙癢加荊芥15克;陰黃去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半枝蓮,加黃芪30克、仙靈脾15克、焦白朮10克,生首烏改為蒸首烏,丹參加至30克;熱重者加黃連10克;濕重者加蒼朮15克、佩蘭15克。 【名醫簡介】 丁光迪,生於1918年,男,江蘇省武進縣焦溪鎮人。南京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先生家世業醫,享譽一方。其幼承家學,1938年即在家鄉行醫,重視時病的研究,1955年來南京後,又在雜病方面重點鑽研,如對內科脾胃病和婦科病,卓識獨具,療效顯著。在學術上強調脾胃是一身健康之本、氣機升降的樞紐,調理脾胃的升降,不僅可治脾胃病,對其他雜病以及婦科病,都有很好的作用,並取得經驗。專著有《中藥的配伍應用》、《東垣學說論文集》、《金元醫學》等,其中《中藥的配伍應用》一書,把歷史上各種藥物理論和臨床上諸大家、名家的用藥配伍經驗集中起來,並結合自己的經驗,作了一次系統的整理總結,內容豐富,頗具特點,而成為暢銷書。曾主編《簡明中醫內科學》、《金匱要略教學參考資料》、《中醫方劑學講義》等,並任《中醫各家學說》教材副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主編。1981年以來,在全國性雜誌上發表的論文達50餘篇。 【名方】升降湯 【組成】柴胡5克,炒枳殼7克,炙甘草4克,廣鬱金10克,丹皮10克,黑山梔10克,枇杷葉(去毛包)10克。 【功能】升降氣機。 【主治】脅痛及肝膽道病證。 【用法】水煎服,1日1劑,每周服5劑。 【方解】 肝脈佈於兩脅,左右兩旁,又為陰陽升降的道路。而肺胃之氣上逆,肝膽郁滯失疏的,都能病及此位,出現或痞或痛之證。方用柴胡、枳殼、甘草,升降氣機;鬱金辛香輕揚,善通結氣;丹皮、黑山梔,疏肝利膽;枇杷葉理肺下氣;合而用之,能治氣滯脅痛諸證,屢獲效驗。 【加減】(1)痛在右脅,加旋復花、制香附各10克,辛通下氣;(2)痛在左脅,加川楝子、炒延胡各10克,疏肝和絡;(3)痛時偏側為劇,有掣引感,加獨活10克、苡仁15克,解痙緩急;(4)脅痛時反覆,每隨情緒刺激而發作,加佛手花或佛手片、青桔葉各10克,疏氣解郁;(5)若見焦慮不安,加小麥、炒棗仁(杵)各10克,寧心安神;(6)脅痛反覆,並見口燥便堅,胸腹痞滯,加杏仁泥、桃仁泥各10克,理氣潤降;(7)脅痛兼見血虛證,加當歸、白芍或與柏子仁、細生地各lO克,養血柔肝;(8)病為膽囊炎症脅痛,大便溏泄,去丹皮、枇杷葉,加川芎7克,焦神曲、黃芩各10克,膽胃同治,清化濕熱;如果舌紅苔白膩,濕郁生熱,改用黃連4克、黃芩10克、炮姜4克,辛苦宣洩;(9)病為慢性肝炎,或肝炎後遺症,脅痛,納呆,大便時溏,原方加砂仁末(後入)4克,炒白朮、茯苓各10克,醒胃健脾;(10)如肝炎尚有活動,乙肝,加虎杖30克、茵陳10克;或與土茯苓30克、秦艽10克交替用,清熱利濕;(11)肝膽失於疏降,而見噁心乾嘔、納呆化遲的,加姜半夏、焦枳實各lO克,炒竹茹5克。 【名醫簡介】 丁澤民,男,江蘇江都縣人,生於1920年,痔科主任醫師。現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肛腸學會會長,兼江蘇省中醫學會肛腸學會主任委員,農工民主黨南京市副主任委員。他出生於中醫專科世家,幼承家學,後又進入南京國醫學校及南京中醫進修學校深造;50年代,他毅然將自己祖傳的秘方及一些專科醫療器械獻給國家,受聘進入南京市中醫院。他擅長應用中醫內服、外用藥物及傳統技藝,治療痔、瘺、肛裂、直腸脫垂等常見肛腸疾病。他勤求古訓,翻閱了大量文獻資料,改進了枯痔療法,在國內首先開創改含砒枯痔散為無砒枯痔液。丁澤民主任醫師,在繼承中有所發展。1977年在國內較早運用激光新技術治療肛腸疾病,榮獲南京市科技成果獎。1982年他主持研究的「分段齒形結紮法治療晚期內痔、環狀混合痔」科研課題,較好地改進了對這類痔長期以來分次手術為1次手術,並基本克服了術後肛門狹窄、粘膜外翻等併發症,從而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此項研究獲1982年度江蘇省重要科技成果三等獎。他先後撰寫近30篇學術論文,刊於國家及地方雜誌上。著有近30萬字的《丁氏痔科學》,全面系統地總結了丁氏痔科學術特點及本人50年專科經驗。1981年他出訪日本,與日本同道進行了學術交流,受到日本同道的好評。 【名方】榆槐臟連丸 【組成】黃連37.5克,黃芩225克,槐角150克,炒槐米112.5克,地榆炭112.5克,生地112.5克,當歸75克,荊芥75克,阿膠75克,豬大腸80克,防風75克,赤芍80克。 【功能】清化濕熱,涼血止血。 【主治】腸熱便血、臟毒下血、肛門水腫、灼熱墜痛者。 【用法】將豬大腸煮爛,余葯共研細末,諸葯混合加煉白蜜為丸。 【方解】 黃連、黃芩、防風、豬大腸,清利大腸實(濕)熱,槐米、槐角、地榆清腸熱而止血,荊芥疏風止血,當歸、阿膠養血止血,生地、赤芍清熱涼血。諸葯合用能清濕熱,止便血。 臨床運用於:(1)臟毒下血污濁者。(2)濕熱下注肛門所致的大便帶血、肛門水腫、疼痛墜脹者。 (3)也可用於腸下血。 【名醫簡介】 董建華,主任中醫師、教授。上海青浦縣人。青年時代拜上海名醫嚴二陵先生為師學習中醫,得其真傳。解放前行醫於黃浦江西岸,頗有聲譽。1955年到江蘇省中醫師資進修學校深造,隨後任教於南京中醫學院。195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調北京中醫學院工作。歷任溫病教研組主任、內科教研組主任兼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附屬醫院副院長、中醫系副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院務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中醫內科學會主任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現任北京中醫學院顧問、《中國中醫藥學報》主編、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中醫組成員、國家科委發明獎特約評審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等職。董建華教授從事中醫內科工作五十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極深的理論造詣,尤其對消化系統疾病和急性熱病的研究更有獨到之處。古人治胃,常以昇陽益氣為主,董氏則強調:胃的生理特點集中於一個「降」字,降則和,不降則滯;胃的病理特點在於一個「滯」字,滯則不通,不通則痛。因而治胃應以通降為大法,從而創造性地發展了祖國傳統醫藥學的某些理論,在國內外均享有很高的聲望。董氏除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中醫師、中醫碩士、中醫博士外,還為日本,美國、朝鮮、越南等國家培養了一批中醫師。他雖年逾古稀,還多次應邀出國講學與診療,受到異國醫務界與人民的讚揚。董建華教授的主要著作有《中醫內科臨床手冊》、《溫熱病論治》、《臨證治驗》、《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急症醫案輯要》、《實用中醫心理學》等,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名方】加味香蘇飲 【組成】蘇梗6克,香附10克,陳皮6克,畢澄茄6克,枳殼10克,大腹皮10克,香櫞皮10克,佛手6克。 【功能】理氣、和胃、通降。 【主治】胃脹、胃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解】 胃病為古今臨床之常見病、多發病。其中尤以氣滯者為多,表現以胃脘作脹為主,治當理氣和胃通降。本方以蘇梗、香附、陳皮為主葯,蘇梗入胃,順氣開郁和胃;香附入肝,解郁理氣止痛;陳皮行氣、和胃、化濕,為脾胃宣通疏利要葯,具有能散、能燥、能瀉、能補、能和之功,它與蘇梗、香附為伍,既能和胃理氣,又可舒肝止痛。方中畢澄茄味辛性微溫,具有溫中散寒、理氣通降作用,專治胃脘痛脹,兼以降逆而止噯氣,配枳殼可消脹除滿,佐腹皮下氣行水、調和脾胃;香櫞皮、佛手二葯具有寬胸、除脹、止痛之功。諸葯合用,共奏理氣、和胃、通降之功。 【加減】肝鬱脅脹加柴胡、青皮、鬱金;食滯加雞內金、焦三仙;兼痛者加金鈴子、元胡;吞酸者加左金丸、烏賊骨、瓦楞子。 【名醫簡介】 杜健民,1928年出生,湖北省洪湖市人,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隨祖父習醫,1948年在湖北洪湖開業行醫,解放後曾在湖北省荊州地區中醫進修班、湖北省中醫進修學校第一屆師資班、上海中醫學院師資班等處參加學習。先後任職於洪湖燕窩區聯合診所、武漢市硚口區聯合診所、武漢中醫學院、武漢市中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等,現任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杜氏從事中醫工作40餘年,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中醫肝胃病的診治,對胃炎、肝炎、肝硬化的治療有獨到之處,治療效果顯著。他認為胃以降為順、肝以條達為暢,大凡治療肝胃疾病都應順其屬性,或以疏瀉肝膽、清利濕熱,或以疏肝和胃、滋養肝腎等,以期恢復肝臟的正常功能。在肝硬化的治療中,主張攻補兼施或消補兼施。初起血結於肝,應以疏理氣機、宣通瘀滯為治,晚期氣虛血瘀,水停陰虧為主要病理表現,治療以攻補兼施為宜。杜氏著有《傷寒論簡釋》一書,並曾先後發表了數十篇論文。 【名方】滋陰養肝湯 【組成】南沙參30克,全當歸10克,杭麥冬10克,甘枸杞10克,熟地黃10克,杭白芍10克,制鱉甲10克,雞內金10克,霍山石斛10克,北五味5克,廣鬱金10克,青陳皮各10克。 【功能】滋陰養肝。 【主治】慢性肝炎,肝腎虧虛型,證見兩脅隱痛,口苦咽干,手足心熱,頭昏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舌質紅,少苔或苔薄黃,脈弦細。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 厥陰肝經循行兩脅,肝腎不足,有情志怫鬱或過度勞累常易引起肝氣鬱結,或日久未愈,致使肝腎虧虛,則見頭昏眼花,腰酸膝軟,失眠健忘等症。本方是由一貫煎加減而組成。肝腎陰虧,總宜補虛為主,但忌溫燥。以肝為剛臟,喜柔喜潤,故以沙參、麥冬、當歸、熟地、枸杞等滋養肝腎,鬱金、白芍、青陳皮、雞內金疏肝健脾,鱉甲、石斛清熱養肝,五味寧神,諸葯合用,共奏滋陰養肝之效。 【加減】口苦甚者加酒炒黃連以清熱;失眠者加酸棗仁、琥珀以安神定志;腹脹納差者加炒三仙以助運化;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加桃仁、紅花、三七以活血通絡。禁忌:肝膽濕熱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病例】 李某某,男,38歲,洪湖市人民政府幹部,患慢性肝炎2年余,現右肋下隱痛,頭昏腰酸,納少形瘦,心悸難寐,低熱口舌乾燥,苔薄舌光赤,脈細數,肝肋下3厘米,脾觸及,GPT186單位,經投以滋陰養肝湯半年余,患者形體精神顯著好轉,納食增加,肝功能恢復正常。【名醫簡介】 段鳳舞,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今年68歲。出身於七代中醫世家,父親段馥亭生前是北京的名中醫,擅長瘡瘍和腫瘤外科。段鳳舞主任16歲開始隨父行醫,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行醫50餘年,經他治療的各種急症患者不下數萬人。他認為,癌非常病,治療亦不能用常法。多年來,經過他不懈地努力和鑽研,提出了不少獨到的見解,創造了一些新的方法,使不少病人在他的精心治療下恢復了健康,或延長了生命,減輕了病痛。段鳳舞主任在國內外的腫瘤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醫德高尚,醫績卓著,1985年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1986年獲北京市總工會「北京市優秀醫務工作者」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 【名方】加減參赭培氣湯 【組成】生赭石15克,太子參10克,生懷山藥15克,天花粉10克,天冬10克,鱉甲15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夏枯草15克,生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焦山楂30克,澤瀉15克,豬苓15克,龍葵15克,白英15克,白芍10克,焦六曲30克,三七粉3克(分沖)。 【功能】調氣、化瘀、利水。 【主治】肝癌。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 段老認為,肝癌一病,是由於長期情志不舒,肝鬱氣滯,血行不暢,形成瘀血內停。瘀血阻滯氣機,進一步加劇血瘀,瘀久則水濕內停、水瘀互結、阻塞脈絡而成痞塊、積聚,或因肝鬱化火、或因嗜酒無度,濕熱毒邪內生,阻塞脈道,瘀血內停、水毒內生、水瘀互結,痞積而成。所以治病求本,需調氣、活瘀、利水,使瘀去、水濕利而氣調積消。 生赭石生新涼血、鎮逆降氣、祛痰止嘔、通便、引瘀下行;太子參、山藥培中養胃,防用開破之葯損傷腸胃;天冬、花粉因用開破之葯猛烈,恐傷胃液;桃仁、紅花、鱉甲、赤芍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兼以通絡;澤瀉、豬苓利水、化瘀;生芪、枸杞子益氣滋補肝腎;焦山楂、焦六曲健脾和胃;龍葵、白英清熱解毒,涼血利尿。 【加減】有黃疸者加茵陳30克;有腹水者加商陸10克、牛膝10克、大腹皮10克;局部疼痛劇者加鬱金10克、元胡10克、凌霄花15克、八月札10克;腹脹甚者加大腹皮6克、厚朴10克、木香6克;呃逆者加旋覆花10克、柿蒂10克;口乾渴甚者加沙參10克、麥冬10克;大便乾燥,數日不便者加栝樓20克、郁李仁12克。 【名醫簡介】 方葯中,生於1921年,四川重慶人。中醫內科專家,研究員。早年拜名師陳遜齋學中醫,1944年在重慶行醫。1957年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畢業。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長期以來,方氏從事中醫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精通中醫理論。對中醫學的基本內容如整體恆動觀、氣化論、臟象論、病因學說等均有獨到的見解,尤其在研究運氣學說、辨證論治規律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受到國內外矚目。在中醫內科臨床上,他專長對肝腎病的診治。如對肝炎、肝硬化及其合併症(肝腹水、出血、肝癌)的治療,採用益氣、養陰、健脾、和胃、舒肝等法。在腎病方面,如腎炎、慢性腎炎、慢性泌尿系病患者的治療,採用益氣、養陰、清熱、利濕等法。著有《中醫學基本理論通俗講話》、《中醫防治瘧疾的方法》、《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醫學三字經淺說》和《辨證論治研究七講》等著作。先後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約300萬字。 【名方】蒼牛防己湯 【組成】蒼、白朮各30克,川、懷牛膝各30克,漢防己30克,大腹皮30克。 【功能】健脾、活血、行水。 【主治】水臌(肝性腹水)。 【用法】上方先用冷水浸泡2小時,浸透後煎煮。煎時水量以水淹沒全葯為度,細火煎煮2次,首煎50分鐘,二煎30分鐘,煎成後兩煎混勻,總量以250~300毫升為宜,一般分兩次,飯後2小時服用。如腹脹甚不能多進飲食、服藥後腹滿加重者,可少量多次分服,分4、5次服用亦可,但須在1日之內服完1劑。服藥期間飲食應絕對忌鹽忌鹼。 【方解】 水臌一般定位在脾,定性為正虛邪實。其病機為脾虛肝乘,以致水飲內停,氣滯血瘀。本方以蒼、白朮補脾燥濕治其本,以川、懷牛膝養血活血、緩肝疏肝以利補脾,以漢防己、大腹皮行水利尿以治其標。扶正祛邪,本標同治,是本方在處方設計上的理論依據。補肝藥物,從方教授多年治療本病的臨床經驗來看,認為以蒼、白朮同用較好;養肝疏肝、活血化瘀藥物,以川、懷牛膝同用較好;利尿行水藥物,以漢防己、大腹皮同用較好。上述藥物,是多年來方教授通過臨床實踐,從具有相同功效的多種藥物中精心篩選而來,也是本方在臨床選葯的依據。 用藥經驗:(1)本方有效適應證:凡患者一般情況尚好,脈沉細微弱、舌淡嫩、苔薄白、腹雖大而柔軟者,服藥效果好;反之,凡患者出現敗證,如面色青暗、深度黃疸、大肉盡脫、形如蜘蛛、腹堅硬繃緊、脈弦大數急、舌絳紅、苔黃膩者,服藥則多難奏效。(2)服藥過程中,患者多在服藥後第2天出現尿量增加,一般多在1500~2000毫升左右,腹水即可逐漸消退。(3)患者服藥後,或腹水完全消退,或雖未完全消退,仍有少量時,即應根據中醫學「衰其大半而止」,「十去其九」的用藥原則,停服本方。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進行全身調理,不能長期服用本方,更不能作為鞏固療效用方。 【名醫簡介】 高國巡,生於1933年,漢族,安徽省風台人。1948年從師名醫劉成勛,1962年進南京中醫學院深造。現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湖北分會和武漢分會常務理事、武漢針灸學會副理事長、第一冶金工程公司衛生處處長、職工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冶金醫學專科學校副教授。長期以來,高國巡同志既參加臨床、教學工作,又從事醫院管理工作,在臨床、教學和醫院管理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1968年和1975年,他兩次參加援外醫療隊,運用針麻為異邦患者治病,打破了「針麻只適應東方人種」的認識。他撰寫了40餘篇學術論文在國際、國內專題會議和學術刊物中發表,他領導的第一冶金職工醫院,連續8年無醫療事故和重大差錯,連續5年被評為省文明醫院,他本人於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院長之一。高氏精於中醫內科,尤以針灸造詣更深,其擅長於治療急性熱病、婦科雜症等。 【名方】針刺治療急性菌痢方 【功能】升清降濁、清熱化濕、調理腸腑、活血止痢。 【用法】取穴:足三里、天樞、中脘。進針後待患者有酸、麻、脹感時,給予強刺激,留針30~120分鐘,每天1次。 【方解】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具有調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的功能。針刺該穴對濕熱蘊於腸腑之痢疾有清熱、降濁、止痢之功。天樞為大腸經之募穴,有調腸腑,理氣滯之功能,為中焦氣化出入的樞紐,取該穴可化滯活血,清理臟腑濕熱。中脘為足陽明經募穴,有補中氣、理中焦、化滯和中之功能,三穴合用,調理腸腑,通經活絡,升清降濁,清熱化濕,活血止痢。 【加減】里急後重者,加太沖穴;體溫38.5℃以上者,加曲池穴;發熱而體溫在38.5℃以下者,加合谷穴。 【名醫簡介】 高欽穎,男,1950年出生,漢族,陝西延安市人。早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先後進修研讀于山東中醫學院高師班,上海中醫學院研修部,修完碩士研究生課程。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珠海市中醫院教授,副院長。兼職中國中醫藥學會眩暈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脾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虛症與老年病學會委員,珠海市醫學會理事等職。臨床擅長診治內科雜病,脾胃消化系疾病,尤其對各種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結腸炎、眩暈症等有獨到之處。學術上致力於中醫方證學、體質學說、臨床低血壓病症、消化系疾病的研究。開發研製有「升壓膠囊」等新葯,該產品彌補了國內外空白,並榮獲珠海市科技進步獎和法國巴黎1997年中醫學會年會銀質獎。目前 主持的在研項目有「抗幽門螺桿菌中藥製劑的研究」等。主編、合編出版有《名方研究應用精選》,《醫學心理學》等專著多部。在各種醫學雜誌發表有「升壓膠囊治療低血壓210例"、「中醫方證學探述」、「方劑辨證芻議」等論文、譯文50多篇,有的論文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交流,受到同行專家們的廣泛讚譽。曾榮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校、院級科研論文獎 10多項,1995年被授予「廣東省中青年優秀中醫藥工作者」光榮稱號,事迹被收入《中國當代名醫大典》等專著。 【名方】活胃飲 【組成】白朮12克、蒼朮12克、厚朴12克、香附10克、木香10克、佛手10克、白芨20克、烏賊骨20克、甘草10克。 【功能】健脾燥濕,行氣開胃,收斂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症見胃脘疼痛,痞滿脹悶,嘔噦噫氣,嘈雜泛酸,食欲不振,倦怠無力,口中粘膩不爽,大便不調,脈象弦滑或沉細,舌淡苔白厚膩等。 【用法】每日1劑 ,水煎兩次,取汁500毫升左右,分2-3次服用。 【方解】 方中白朮、蒼朮合用為君,重在溫健中焦脾胃之氣,兼以燥濕化濕,以順脾胃「喜燥惡濕」之性。取其益氣固本,燥濕攘邪之意,以期直達病之本源。現代研究認為這些藥物具有促進胃腸分泌,健胃等作用。用厚朴、佛手行氣止痛,燥濕化痰,配香附、木香、沉香3香共用為臣,重在理氣行氣,散氣止痛,化濕導滯。醫理常云:「胃病多濕阻,濕阻多氣滯,氣滯多疼痛」,乃「不通則痛也」。重用芳香行氣之品,以正本清源,可謂「直達病所也」。現代研究認為;行氣類藥物均含有揮髮油成分,具有解痙止痛,拮抗乙醯膽鹼效能作用。用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烏賊骨收斂制酸,止血止痛為佐葯。意在消炎愈瘍,改善胃粘膜局部血液循環,胃酸分泌過盛,促進炎症消散,創面癒合。《本經》記載:「白芨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痱緩不收」。此乃古人經驗之談。現代研究白芨所含膠漿物質能促進創面肉芽生長及癒合,且能形成人工血栓,使血細胞凝集。烏賊骨含碳酸鈣、磷酸鈣、膠質等成分,均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並能促進炎症、潰瘍癒合,兩葯相配輔佐應用,獨到巧妙,效著力專。方中甘草為使葯,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調和諸葯之效。甘草所含成分能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抑制胃酸分泌,起到抗潰瘍作用。 綜觀全方,集健脾燥濕,行氣止痛,收斂愈瘍功效於一體。可使氣機調暢,濕濁化解,脾胃功能健復。對炎症及潰瘍所致的脘痞疼痛,脹滿不適等症,葯證相投,效著力彰,具有良好的治療緩解作用,臨床屢試不爽。 【加減】臨床可根據症情變化,靈活加減應用。若寒象明顯者加良姜、乾薑、附片等以溫中散寒;若熱象明顯者合黃連瀉心湯用之以清瀉胃中燥熱;若氣虛為著者加入黃芪、党參、山藥、茯苓等以增強補氣健脾作用;若兼食滯不化者可加入山楂、麥芽、雞內金、神曲、萊服子等以消食和胃;若兼肝鬱氣滯者可加入柴胡、川楝子、鬱金等以疏肝解郁;兼血瘀者合失笑散或加入蘇木、乳香等以活血化瘀;若陰虛為著者可加入百合、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等以養陰和胃。禁忌:注意調理情志,保持心境愉悅,避免勞累,生活有規律,忌食生冷肥厚、辛辣煎炸之品,以利病情康復。 【名醫簡介】 高上林,生於1928年,山西省原平市人,家世業醫,幼學醫典。1954年西安醫學院(今西安醫科大學)本科畢業後,即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現任西安市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西安市中醫藥學會名譽理事長,陝西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西安市衛生專業高級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陝西省衛生專業高級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全國中西醫結合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市人民政府參事。曾任陝西省七屆人大代表,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高氏對祖國醫學,深研精究,造詣頗深;對經方應用,辨證化裁,得心應手;處方簡練,用藥精純;擅治疑難雜症,尤精於膽囊疾患、消渴等病。積40餘年臨床經驗,高氏認為「身體失和,百病由生」,諸如營衛不和,肝胃不和等,故在治療上創「八法之中,以和為主」之論點,臨證時審病求因,有表而和者,有溫而和者,有清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補而和者,有潤而和者,對沉痾重疾,效若桴鼓。撰寫學術論文20多篇,分別發表在《中醫雜誌》、《北京中醫》和《陝西中醫》等刊物,著有《金匱要略心法要旨》已出版發行。 【名方】柴胡利膽湯 【組成】柴胡10克,半夏10克,党參15克,甘草lO克,鬱金10克,金錢草50克,丹皮15克,芍藥15克,薏仁30克。 【功能】利膽和胃,清熱滲濕。 【主治】慢性膽囊炎是膽囊慢性炎症性病變,為膽囊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本病有時為急性膽囊炎的遺患,但大多數病例,既往沒有急性發作病史,發現時即為慢性。症見:右脅下隱痛,或右肩胛區疼痛,上腹或右上腹不適,胃脘脹滿或灼熱,口苦,噯氣,噁心,進油煎或脂肪類食物後,上述癥狀加重,小便時黃,大便時干時稀,脈弦,舌苔厚膩。 【用法】浸泡20分鐘,水煎兩次,每次煎25分鐘,兩煎混合,早、晚空腹各溫服一半,每日1劑。 【方解】 慢性膽囊炎的發病,或因肝膽氣鬱,致使肝絡失和,膽不疏泄;或因食傷脾胃,致使脾運失司,濕熱蘊結。本病邪在肝膽,經歸少陽,故以和法為主之同時,和中兼清,補中兼瀉,亦即和清並用,補瀉兼施,在此思路指導下,精選方葯而成。方中以柴胡疏肝利膽,和解少陽;半夏和胃健脾,降逆消脹;党參益氣補中,增液生津;佐以甘草,調和內外;鬱金、金錢草行氣解郁,清熱解毒;丹皮、芍藥泄木瀉火,養肝生陰;薏仁健脾益胃,清利濕熱;再者,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共奏利膽和胃,清熱滲濕之效。 臨床應用:葯症相符者,不必加減;連續服用1個月為1療程。通過1個療程後,不少患者自覺癥狀消除,或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在B超下複查,如膽囊壁毛糙、膽囊壁增厚等征恢復正常或相應好轉。 【加減】因膽附於肝,經脈相通、相互絡屬,如肝膽氣鬱,橫克脾土,引起胃脘脹滿者,加厚朴10克,以利氣消脹;君相二火,一氣相通,故心與膽通,膽病既久,引起膽心綜合征之心悸怔忡者,加丹參30克,以行血養心;脾虛失運,大便溏薄者,加山藥30克,以健脾益氣。 【名醫簡介】 高省身,1912年生,河北省正定縣人,現為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高氏少年先拜名醫劉春圃為師,後又得河北名醫魏善忱親授,並在魏氏創辦之「中醫學校」就學,1933年學業完畢後,在石家莊踏上臨證生涯。後於1938年流之漢皋,懸壺應診。1958年到武漢中醫學院從事中醫教學工作,1964年調至武漢市中醫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從事中醫醫療工作。此間曾任武漢市中醫委員會委員,市中醫藥學會副主委,江岸區中西醫聯合診所主任,武漢中醫學院中醫教研組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師、主治醫師、主任醫師,武漢內經研究會理事等職。高氏廣覽醫籍、精通經典,臨證經驗豐富。在中醫學術思想上,對陰陽五行學說、脈象經絡學說和氣血營衛學說有獨到見解,在中醫辨證施治方面,提出了「辨證寓於辨病,辨病必需辨證」的唯物辯證觀。診余則悉心研究《內經》,對靈、素理論頗有卓見,他不僅撰寫了大量醫案,而且還著有《醫經新編》、《中醫護理概要》等書。發表了20多篇醫學論文。 【名方】肝鬱得效方 【組成】全當歸15克,赤白芍各9克,醋青皮12克,鬱金9克,醋香附12克,廣木香9克,炒枳殼9克,陳皮12克,焦白朮12克,雲茯苓12克,醋柴胡6克,甘草6克。 【功能】疏肝理氣,和血散瘀,健脾和中。 【主治】脅痛脘脹,噯氣頻作,納谷減少,身倦乏力,精神鬱悶等,並治慢性肝炎、肝硬變等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煎2~3次均可。早、中、晚餐後1~2小時溫服。 【方解】 本方根據「肝鬱證」特點,採用逍遙散、柴胡疏肝湯等方劑,融匯化裁而成。方以當歸為君、二芍為臣,以養血和血,清血疏肝,補而不滯,行而不破。又以鬱金、香附、木香、枳殼、青陳皮等為輔佐,使肝血通暢,肝氣疏利而肝鬱得解,肝病自祛。肝盛必犯脾胃,故用術、苓健脾益胃,甘草和之。本方用柴胡,既有肝膽引經葯,又具有和解作用,擬取「木郁達之」之義,用醋炒可抑其開發,益其疏泄之功,本方在臨床上對一切肝鬱及其誘發的各種病證,隨證加減用之,每得良效,故名。 【加減】氣偏虛者,加黃芪、党參;血虧者歸芍加量,亦可加用丹參;肝瘀甚而致硬變者,加鱉甲、蒲黃、薑黃、元胡等;納谷甚差者,加雞內金、山楂、神曲、砂仁等;脾虛甚者,加山藥、扁豆,術苓加量;大便不利者,偏熱加熟軍,偏虛加郁李仁。禁忌:如外感發熱此方則不宜用;服藥期間應忌辛辣肥膩物,並禁煙酒及郁怒過勞等。 【名醫簡介】 高錫章,生於1928年,湖北宜昌人,現為主任醫師。高氏1945年畢業於重慶市夫子池中醫訓練學校,1945~1951年隨楊濟生老師學習和侍診,1954年又畢業於武漢市中醫進修學校。高氏曾任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針灸學會副理事長、武漢市衛生系統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市第六屆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委員,現任武漢市第四醫院針灸科主任。高錫章數十年來,悉心研讀《內經》、《難經》、《傷寒論》,認真學習先賢中醫針灸著作,長期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工作,始終保持和發揚中醫針灸的傳統和特色,常以針葯並施,對中風、口眼歪斜、痹證等重症及疑難雜症有獨到的見解並取得較好的療效。1978~1980年他接受派遣,參加中國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赴非洲工作,運用祖國醫學傳統的中醫針灸療法,治癒了許多外國朋友的痼疾,受到外國朋友的稱讚。高錫章在醫療之餘,編寫有《針灸科病種醫護常規》、《中醫針灸教學筆記》,發表有《論針刺刺法的理論與臨床》等論文,其《水針穴位注射治療泌尿繫結石1263例臨床療效總結》獲省級科研成果獎。 【名方】增液承氣湯 【組成】大黃8克,厚朴10克,枳實8克,芒硝6克,麻仁30克,麥冬30克,元參30克。 【功能】通導大便,滋陰增液,排除腸胃積滯。 【主治】大便不通,上下之氣升降失常,腹滿脹痛,舌黃苔燥,脈實。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 大便不暢或習慣性便秘,是人們比較普遍存在的病症,它使新陳代謝紊亂,影響著人體的健康,關係著疾病的轉歸,給人體造成危害和痛苦。 本方由承氣湯、麻仁丸、增液湯化裁而成,「通便」、「增液」二者合用。在臨床上可根據病員虛實情況,靈活運用有所側重,爭取達到通便而不傷正的目的,表證未盡解則先表后里或表裡雙解。對於病後津傷、老年體虛、新產血虧以及亡血家等,雖有大便秘結之症,亦不可專事攻下。而對血壓偏高、陽亢、腑實燥結、大便不通、舌苔黃燥、脈實者,諸如中風急症、膽結石、膽囊炎等等,皆可急下通便,確有「釜底抽薪,治病求本」之妙,對痔瘡便秘者也有幫助。 方中大黃通便泄熱,厚朴去痞消壅,枳實破結泄滿,芒硝潤燥軟堅,麻仁潤腸通便,元參、麥冬滋陰增液,潤燥滑腸。 【加減】對體質虛弱、血壓偏低或津液素虧者,減大黃、芒硝,加沙參、天冬、當歸、肉蓯蓉,輔用開塞露或蜜煎導法。失眠者加棗仁。納差者酌加谷芽、麥芽、焦山楂、神曲。氣脹梗阻腹痛甚者加桃仁、赤芍、紅藤、敗醬草。對血壓偏高、膽囊炎等實證,可適當增加大黃、芒硝用量,再加生地、丹皮、番瀉葉,同時輔用開塞露或蜜煎導法。若配合針刺大腸俞、合谷、足三里等穴,療效更好。禁忌:體質素虛或久病津虧、血壓偏低者,禁用大黃、芒硝。可以加大元參、麥冬用量。瀉下之劑,大都易於損耗胃氣,宜得效即止。慎勿過劑。 【病例】 盧某某,女,46歲,幹部。患者腰痛,不能站立和行動,大便不通2月余,僅解四次硬便。潮熱,腰部脹滿疼痛,血壓偏高。舌苔黃厚,脈實有力。證屬腰椎病變,陽明燥結。除針刺大腸俞、胃俞、合谷、挾脊、環跳、委中穴外,本處方重用大黃、芒硝,加桑寄生15克、杜仲10克、續斷10克、蘇木10克。針葯並施,一周後大便通,可站立行動。3周後告愈,恢復工作,隨訪一切正常。 【名醫簡介】 龔瓊模,生於1936年,江西省南昌市人。1959年畢業於武漢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本科,1965年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西學中研究班,其後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1981年在江西省發起、籌備、組建了中西醫結合學會,歷任常委、秘書長、副理事長至今。1988年領導組建了江西省中西醫結合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及消化病專業委員會,任主任委員,同年又當選為全國中西醫結合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0年當選為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1991年當選為全國中醫急症專業委員會常委。1991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堅持中西醫結合工作30年榮譽證書,1992年被評為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先進工作者。自1992年以來一直任《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副主編,《新消化病學雜誌》及《江西中醫藥》編委。1987年晉陞為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教授。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自1986年以來,一直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7年經審定為第二批全國中醫專家學術繼承工作導師。臨床上擅長治療胃腸、肝腎、腦血管疾病及疑難雜症。先後發表醫學論文60餘篇,並主編了《中醫方劑手冊》、《實用中西結合醫學》及《中醫治療疑難病精萃》等5部醫著。主要科技成果有:「外感高熱辨證論治規範」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榮譽獎;「中西醫結合治療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南昌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名方】消胃痞方 【組成】黃芪20~30克,党參15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丹參15~30克,檀香8克(後下),枳殼10克,白芍15~30克,薏苡仁30克,蛇舌草20克,豬苓15克,烏梅15克,黃連5克,山慈菇10克。 【功能】健脾益氣,養胃生津,活血化瘀。 【主治】中醫胃痞證,西醫慢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表現為胃脘痞滿疼痛,納呆,噯氣,嘈雜,泛酸,口乾口苦,消瘦乏力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3個月為1療程。 【方解】 本方藥味較多,方中黃芪、党參、白朮、茯苓、豬苓、苡仁健脾益氣,合烏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陰,養胃生津以治本。檀香、枳殼行氣消痞,合丹參活血化瘀以治標。慢性胃炎、癌前病變患者多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及胃粘膜具有向癌發展的傾向,蛇舌草、黃連、山慈菇等殺菌抗癌,乃為辨病用藥。全方標本兼治,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從現代藥理角度來看,本方具有保護胃粘膜、協調胃腸運動、改善胃粘膜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殺滅幽門螺桿菌和防癌抗癌等多種作用。 臨床應用:消胃痞方主要用於慢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相當於中醫胃痞證。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PCL)是指胃粘膜出現的較正常或其他胃粘膜病變更容易發生癌變的某些病理變化,主要包括胃粘膜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異型增生)和大腸型化生。胃癌前期病變多數是在慢性胃炎基礎上發生的胃粘膜病變。由於消胃痞方是針對慢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的共性而設立的,因此,臨證時還須根據具體證型加藥,以突出個性。應用本方治療慢性胃炎和胃癌前期病變的療程較長,中病後應堅持服藥,且不宜隨意更換藥物。 【加減】脾胃虛弱者,加山藥、山楂、雞內金、砂仁;虛寒者再加乾薑;肝胃不和者,加柴胡、佛手片、玫瑰花;脾胃濕熱者,加厚朴、蒲公英、白蔻仁、佩蘭;胃陰不足者,加北沙參、麥冬、百合、天花粉;胃絡瘀血者,加鬱金、川草、玄胡、三七粉。 【名醫簡介】 谷濟生,生於1917年,河北玉田縣人。天津市第一醫院中醫主任醫師兼任天津肝病研究所顧問。谷氏青年時代學從施今墨,1936年畢業於華北國醫學院,先後在故里玉田縣及津門業醫凡50餘載。五十年代調天津第一醫院主持中醫工作,延攬人才,培養後學開展中醫業務。在綜合醫院率先成立中醫病房。谷氏為人不虛美、不隱惡,誠信篤行,診疾無問貴賤親疏,眾譽「咸被德澤」。學術上谷氏主張學中醫要早臨床多臨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注重發揮中醫整體論治辨證施治的特點,走中西醫相結合的道路。近20餘年從事肝病研究,對肝炎治療有獨到之處,創製「慢肝寧」等系列肝炎方劑,並進行了臨床觀察和實驗室研究,結果治癒率達72.5%,成果獲1987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谷氏參與的《肝炎靈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對H.B.V複製的研究》論文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另有數十篇論文參加國際國內專業會議宣讀或雜誌發表。谷氏一般將慢性肝炎分五型治療,無論何型尤其是難治型慢性遷延性肝炎久病必虛,虛是本質。用藥均宜注意疏泄不可太過,健脾不宜過壅,清熱不宜過寒,祛瘀不宜過破;宜清潤忌溫燥,宜平淡忌猛攻。調整陰陽平衡須從先天肝腎和後天脾胃分別緩圖互相兼顧,守主方有權變方顯出中醫辨證施治的優越性。 【名方】慢肝寧三號湯 【組成】党參30克,沙參30克,生熟地各15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枸杞子15克,麥冬10克,當歸10克,首烏10克,醋柴胡10克,丹參30克,雞骨草30克,垂盆草30克。 【功能】補肝益腎,舒郁降酶。 【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肝腎陰虛型(病程遷延,右脅隱痛,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目澀咽干,五心煩熱,面色黎黑,失眠多夢,齒衄,鼻衄,舌紅多裂,花剝苔或少苔,甚則光紅無苔,脈細或沉)。 【用法】每日1劑,兩煎共取250毫升,早晚分服,30劑1療程。 【方解】 本方源於魏柳州一貫煎。以生熟地伍枸杞子、何首烏配白芍酸甘養陰補益肝腎乙癸同源。沙參麥冬養陰益肺胃。當歸、丹參養血活血,丹參亦可用三七代,效更佳。川楝子、醋柴胡疏理肝氣使全方補而不滯,遂肝木喜條達之性。党參益氣養胃增加免疫力,可因症換用人蔘、西洋參。雞骨草、垂盆草解毒降酶退黃。全方共奏補肝益腎、舒郁降酶之效。動物實驗證明,本方具有較好的保護肝細胞、改善肝功能及抗肝纖維化作用。臨床驗證治療後(1~3療程)HBsAg轉陰率25.7%;滴度下降兩管以上總有效率38.57%;降SGPT有效率88%。各項化驗還證明慢肝寧三號對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調整作用。 【加減】氣虛明顯者加人蔘、茯苓,減沙參、麥冬;腹脹酌加大腹皮、川厚朴;納呆加生谷麥芽;便秘加玄參、肉蓯蓉,重用當歸;便溏去生地、沙參、麥冬,加生白朮、山藥、扁豆殼、砂仁;腹水者加茯苓、澤瀉、肉桂;黃疸者加茵陳、炒山梔;厭油膩加竹茹、姜半夏;肝區脹痛重加香附、元胡,刺痛加赤芍、五靈脂、蒲黃等。 【名醫簡介】 關汝耀,廣東南海縣人,生於1911年,廣州中醫學院教授。關氏出身中醫藥世家。1937年畢業於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曾在廣州、香港、湛江等地業醫。1956年受聘於廣州中醫學院任教。曾任中醫學基礎教研室主任、中醫診斷學與中醫基礎理論導師。從醫50餘年,從教30餘年,學識淵博,醫術精良。關汝耀教授著作甚豐,曾編寫《中醫診斷學講義》、《中醫診斷學》、《中醫學簡明教程》、《實用中醫診斷學》等書籍。其主編的《中醫診斷學講義》內容尤具特色,曾被國外翻譯出版發行。關老先後發表過重要學術論文20多篇,在中醫學界頗具影響。關老臨證的一大特色是靈活運用理肝療法治療各種疑難病症。他認為臟腑學說是祖國醫學理論的核心,並特別重視肝氣不調在發病、病機變化方面的重要地位。據此,他把調理肝氣作為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積數十年之經驗,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肝療法。創立一張基本方劑——理肝湯。用於治療多種疑難病症,療效卓著。撰有《肝的辨證和理肝諸法的運用》、《舒肝運脾大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病》等多篇專著,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名方】理肝湯 【組成】旱蓮草12克,柴胡9克,台烏葯10克,白芍12克,丹參15克,党參15克,雲苓15克,麥芽18克,甘草6克。 【功能】疏肝行氣,清肝平肝,養肝益陰,益氣健脾。 【主治】精神抑鬱症,肝膽疾病及胃腸功能紊亂。 【用法】每日1劑,水3碗煎取2碗,頓服。藥渣復煎,用水2碗,煎取1碗,6小時後再服。 【方解】 本方以清肝、疏肝、行氣為主,佐以養肝益陰,補氣健脾,有清而不過寒,散而不傷正之妙。方中旱蓮草性味甘、酸、寒,入肝經,能清肝涼血;柴胡專功疏肝行氣;烏葯擅長順氣調中,並助柴胡理氣,對脅肋、脘腹脹痛者甚效;白芍苦酸微寒,具抑陽斂陰柔肝止痛之功;丹參養血活血,取血行則氣行之意。方中党參、雲苓、麥芽、甘草健脾益氣,功類四君,合為佐葯,既可制清肝行氣諸葯之弊,又有扶助人體正氣之功。 【加減】肝火盛者,去党參,加夏枯草15克、川楝子12克、黃芩10克。肝陰虛者,改党參為沙參或太子參,加乾地黃15克。腹部脹痛嚴重者,加枳殼10克、川厚朴10克。有肝膽結石者,加酸梅樹根15克、威靈仙20克、生苡仁15克、綿茵陳20克。有黃疸者,加虎杖15克、田基黃15克。 【病例】 黃某某,女,50歲,退休工人。1984年9月24日初診。患者於20年前因「膽囊炎」作膽囊切除。數年後又見上腹脹痛,黃疸,發熱,反覆發作。十多年來屢治不愈,遂找中醫專家診治。診得患者顏面色黃,聲低氣怯,神疲懶言,右上腹輕度壓痛。舌尖紅,苔黃白微膩,脈弦細稍滑,重按不足。B超結果:肝內膽管多發性結石,膽總管結石並擴張。診斷:脅痛、黃疸。辨證:肝氣鬱結,肝膽濕熱,正氣已虛。治以理肝行氣、清肝,佐以化石排石。方用理肝湯加酸梅樹根15克、生薏仁20克、綿茵陳12克、金錢草15克。服藥兩周,腹痛減輕,黃疸盡退。守方調治1年,1985年9月B超複查結果:膽總管已無結石陰影。遂囑間歇服藥,鞏固療效。至今多年未見複發。 【名醫簡介】 郭朝廣,生於1938年,廣東大埔縣人,1964年廣州中醫學院本科班畢業。現任廣東化州市中醫院副院長,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在30多年臨床醫療工作中,重視基礎理論研究,重視新知識應用,衷中參西。其研製的治療花斑癬的「汗斑散」,臨床應用2000多例,療效甚佳。「沙薑湯」治療食道骨鯁,有效率94%。重視發揮中醫藥治療疑難病優勢,從脾腎攻治「重症肌無力」療效好,且治癒後較少複發。胡椒根煲雞或蛇,配合中藥外熨治療坐骨神經痛,橘紅花治療小兒癲癇,均獲良效。學術上深入鑽研《金匱》、《傷寒》、《溫病》,專攻疑難病,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乙肝」、「神經性耳鳴」等疾病頗有特色。發表論文200多篇。1993年被授予「廣東省名中醫」稱號。 【名方】沙薑湯 【組成】沙姜(又名山柰)30克,威靈仙30克,桔梗15克,甘草9克,烏梅15克,春砂仁5克,山楂15克。 【主治】食道各種骨鯁。 【用法】水800毫升,煎取約400毫升,徐徐含服,同時含嚼橄欖5~6枚(冬春季可用咸橄欖代),隔4~5小時後藥渣復煎,再服1次。 【方解】 《本草求真》書載:「威靈仙一兩二錢,砂仁一兩,砂糖一盞,水兩盅煎一盅,溫服,治諸骨鯁。」《金匱要略》桔梗方:「治咽喉痛,喉中如梗。」沙姜與紅糖適量煎服,系化州民間用於治療食道骨鯁的驗方。沙薑湯就是參照上述三方加減而成的。方中諸藥味酸,微苦甘,能軟堅,有生津潤燥作用,其中威靈仙、桔梗有消炎作用,故對食道骨鯁及骨鯁引起的食道炎症有很好效果。 【名醫簡介】 郭國興,1899~1991年,陝西南鄭人。郭氏幼讀私塾,18歲從師本縣簡國忠先生學醫,學成後懸壺於故里。1955年加入聯合診所,後長期在基層衛生院工作,1979年調入南鄭縣中醫院工作。他於1991年7月8日在南鄭縣中醫院病逝。郭氏一生帶徒20餘人,生前是南鄭縣中醫學會副會長,漢中地區中醫學會理事,政協南鄭縣第一、二屆委員,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郭氏行醫70年,長於內科、婦科,善治雜病。在學術上推崇李東垣脾胃學說,尤重視治胃,又不同於東垣升脾陽,而獨創降胃氣。他倡「百病生於氣」之說,承張從正的攻邪觀點,認為是病則有邪,驅邪即安正,邪去則正自安。立法善用疏肝理氣、調和脾胃、和解攻下、理氣活血等法。郭氏在診務繁忙之中,收集臨床醫案近百例,部分醫案已被《南鄭醫案選》收編。已發表的論文有《大柴胡湯的臨床應用》等,分別被《中國高級醫師名錄》和《陝西省名老中醫經驗薈萃》等書收錄。 【名方】行氣香蘇散 【組成】紫蘇10克,香附12克,陳皮10克,枳實10克,台烏葯10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小茴香10克,草豆蔻10克,六神曲12克,白芷10克,甘草5克,生薑3片。 【功能】溫通行氣,和胃止痛。 【主治】氣滯中寒,飲食生冷,外感寒邪,胃脹胃痛,寒疝腹痛,婦女痛經等。 【用法】水煎服。 【方解】 胃脘痛一證臨床最為多見,雖有寒、熱、虛、實、氣、血之辨,但「不通」是其基本病理,即所謂「不通則痛」。或脹或痛必有「氣滯」,故「行氣」是其通治之法。脾氣宜升,胃氣宜降,肝氣宜疏,氣機沖和,即所謂「通則不痛」。慢性胃病患者,每因生氣、飲食不慎,而誘發胃脹胃痛。據臨床所見,又以飲食生冷或不易消化之食物,或感受寒邪,情志不暢而誘發胃脹胃痛者居多。因寒主收引,其性凝滯,易阻礙氣機。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致脾胃氣滯,胃失和降,發為脹痛。本方以紫蘇行氣寬中,散表裡之寒;香附疏肝理氣而止痛;陳皮行氣和胃,化濕健脾,能補能瀉能和,既能健脾和胃,又助香附疏郁止痛,三葯皆為方中主葯。枳實、木香下氣消脹除滿;台烏葯、小茴香、草豆蔻溫通行氣,化濕止痛;元胡活血行氣以止痛;白芷散結消腫、生肌止痛;六神曲消食健胃;甘草調和諸葯,補中緩急而止痛;生薑溫中止嘔,健胃醒脾,又助紫蘇溫散表寒。諸葯相伍,共奏疏肝和胃、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因氣滯、寒凝、食積或外感寒邪等而致胃脹胃痛者有較好的療效。 【加減】兼噁心嘔吐加藿香10克、半夏10克;並腹瀉苔白膩加蒼朮10克、茯苓15克;寒熱錯雜加黃連6克、吳茱萸1克;傷食噯腐苔濁厚膩加萊菔子15克、雞內金15克、焦山楂15克、連翹10克;並胸脅脹痛加柴胡10克、鬱金12克。 【病例】 陳某某,女,48歲,油漆化工廠工人。1980年12月30日初診。有胃病史2年。常因生氣、或感冒風寒、或飲食不慎,胃脹胃痛反覆發作。本次由感寒而發,症見胃脘脹痛拒按,入食更甚,胃部覺涼,伴頭身疼痛,舌苔白,脈沉緊,證屬氣滯胃寒疼痛,治用行氣香蘇散。服1劑脹痛減,2劑諸症消除。以後胃病發作,均服此方,每獲捷效。 【名醫簡介】 郭謙亨,男,生於1920年,陝西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祖籍陝西榆林,出身於中醫世家,郭氏為其四世傳人。他幼承家技,1938年即懸壺古城榆林,名聲日噪。現已業醫50餘年,臨床經驗豐富。1955年受邀而為陝西中醫進修學校(陝西中醫學院前身)開業教師,從此至今一直從事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尤其在溫熱病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郭氏歷任該院溫病教研室主任、中醫系副主任及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等職,還擔任全國中醫學會陝西分會理事、衛生部高等醫藥院校中醫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等職。郭氏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醫學生涯中,碩果累累,桃李遍及省內外,其中包括省內及國內的知名教授、主任醫師數十名,重點中醫院校博士研究生5名和碩士研究生20餘名,他們大多成為當今中醫界的中堅骨幹;郭氏醫著甚豐,由他主編及部分協編的《溫病述評》、《溫病學》等近10部著作已出版發行全國,受到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他撰寫的學術論文近百篇,公開發表50餘篇;在臨床科研方面,郭氏勇於探索,首次研製的「出血熱預防片」(部級課題)現已批量生產,投放疫區,年產值逾百萬元;郭氏經驗方「郭氏消石片」治療膽結石症,經臨床觀察,總有效率達95%以上,深受患者好評。 【名方】久瀉斷下湯 【組成】炙椿皮9克,土茯苓9克,川黃連6克,炒乾薑6克,石榴皮4~6克,防風4克,廣木香4克,炙粟殼9克,元胡4克。 【功能】燥濕開結,寒熱並調,理氣澀腸。 【主治】久瀉久痢之濕熱郁腸,虛實交錯證(過敏性結腸炎、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適應症:長期溏便中雜有膿液,或形似痢疾,先粘液膿血,後繼下糞便,左下腹痛,或兼見里急後重時輕時重。 【用法】一般常法煎服,也可加大劑量改作散劑或丸劑。丸劑每服9克,散劑每服6克,日服2次,勿在銅鐵器中煎、搗。 【方解】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在中醫屬於久瀉、久痢範圍。瀉或痢之急性發作,多為飲食不節、不潔,積滯於中,或濕熱、穢濁、熱蠢侵犯胃腸的邪實證;瀉或痢之日久纏綿,既可因急性期誤治失治而遷延不愈,肝鬱脾虛,濕聚釀熱,邪郁腸道,久則入絡損腸所致。臨床上多呈寒熱、虛實交錯之證。「久瀉斷下湯」,是苦寒辛熱同用,開泄與固澀並舉之方。其中:以椿皮、土茯苓、黃連燥濕清熱治其因,以乾薑之辛熱配黃連之苦寒解腸之寒熱鬱結。烏梅、粟殼斂腸止瀉以固其本。復以木香、元胡理氣活血,防風勝濕升清,共復其用,諸葯相合,則濕熱清,鬱結解,潰瘍愈,腸氣和而功能復。所以它是本病的一個通用效方。 【加減】便下粘滯量少而後重甚者,去粟殼加檳榔6克以降泄腸中氣滯;大便溏而頻,量多有熱感,加薏苡仁15~20克以利濕健脾止瀉;日久氣虛肢倦乏力加党參12克。 【名醫簡介】 何介元,生於1931年,廣東省梅州市人,副主任醫師,廣東河源慢性病防治站站長,全國食用菌毒菌科研協作組成員。1955年畢業於廣東省第四醫士學校,1966年進入廣東省醫藥學院深造。自幼承家傳針灸啟蒙,從醫50年,在高等真菌的研究基礎上,於1971年潛心研究,大膽應用紫芝為主,搶救白毒傘中毒11例農民患者10例成功獲救,以90.97%的治癒率,在國內外首次改寫中外教科書上所記載白毒傘中毒病死率高達90%以上的歷史結論。同時還用紫芝治療角鱗白毒傘中毒6例,斑豹毒傘中毒11例,全部獲救,治癒率100%,並填補了「神農本草」缺紫芝可治毒蘑菇中毒的一處空白。先後參加由國家衛生部組織召開的全國毒蘑菇中毒防治會議,應邀參加中華醫學會第一屆全國內科學術會議、國際靈芝專題研討會、第三屆中日國際真菌學術會議,發表論文20多篇。入選1997年1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智慧寶庫叢書」。 【名方】紫芝救治毒蘑菇中毒方 【組成】紫芝 【功能】解救各類毒蘑菇中毒。 【主治】各類毒蘑菇中毒。 【用法】取無蟲蛀干品磨粉紫芝50克,按常法加水煎2次,並將2次煎液合併濃縮成150毫升(含原生葯33.3%),備用。每天3次,每次口服50毫升,昏迷患者鼻飼給葯。 【方解】 紫芝又名木紫,民間用其治療菌類中毒,故有「菌王」之稱。據初步化學預試,紫芝所含的成分有生物鹼類、甾醇類、三萜類、糖類、蠟、酚性物質、蛋白質、氨基酸、甙類、內酯、香豆精、甘露醇、麥角固醇、蟲漆酶、蟲漆異酶等。我國古代認為紫芝甘溫無毒,主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藥理試驗初步結果表明具有強心、保肝和鎮靜作用。 臨床應用:自1971~1974年間,我們對三種毒蘑菇中毒28例患者(白毒傘11,角鱗白毒傘6,斑豹毒傘11),均使用紫芝煎液口服為主,5例有腎衰患者結合手術透析救治,死1例,治癒率達97%,故可認為紫芝可以作為治療各種毒菌中毒的首選藥物。1997年7月23日河南省南陽市12名農民誤食白毒傘中毒重危患者,經用本法搶救全部生還。
推薦閱讀:
※針葯並用治療頑固性呃逆87例臨床觀察-(中醫中藥)
※中醫360的首頁
※就鬥爭方式問題與言凌先生及支持者的商榷
※氣學中醫談五行(上)
※《天元紀大論》及宇宙根源 鐵杆中醫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