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最後一篇散文遺稿】張愛玲《愛憎表》

愛憎表

張愛玲

我近年來寫作太少,物以稀為貴,就有熱心人挖掘出我中學時代一些見不得人的少作,陸續發表。我看了統統啼笑皆非。最近的一篇是學校的年刊上的,附有畢業班諸生的愛憎表。我填的表是最怕死,最恨有天才的女孩子太早結婚,最喜歡愛德華八世,最愛吃叉燒炒飯。隔了半個世紀看來,十分突兀,末一項更完全陌生。都需要解釋,於是在出土的破陶器里又撿出這麼一大堆陳穀子爛芝麻來。

【……】

女傭撤去碗筷,泡了一杯杯清茶來,又端上一大碗水果,堆得高高的,擱在皮面鑲銅邊的方桌中央。我母親和姑姑新近游玄武湖,在南京夫子廟買的仿宋大碗,紫紅磁上噴射著淡藍夾白的大風暴前朝日的光芒。

她翻箱子找出來一套六角小碗用做洗手碗,外面五彩凸花,裡面一色湖綠,裝了水清澈可愛。

「你喜歡吃什麼水果?」

我不喜歡吃水果,頓了頓方道:「香蕉。」

她笑了,摘下一隻香蕉給我,喃喃地說了聲:「香蕉不能算水果。像麵包。」

替我弟弟削蘋果,一面教我怎樣削,又講解營養學。此外第一要糾正我的小孩倚賴性。

無可奈何花落去

「你反正什麼都是何干──」叫女傭為某「干」某「干」,是乾媽的簡稱,與溼的奶媽對立。「她要是死了呢?當然,她死了還有我,」她說到這裡聲音一低,又輕又快,幾乎聽不見,下句又如常:「我要是死了呢?人都要死的。」她看看飯桌上的一瓶花。「這花今天開著,明天就要謝了。人也說老就老,今天還在這裡,明天知道怎樣?」

家裡沒死過人,死對於我毫無意義,但是我可以感覺她怕老,無可奈何花落去,我想保護她而無能為力。她繼續用感傷的口吻說著人生朝露的話,我聽得流下淚來。

「你看,姐姐哭了。」她總是叫我不要哭,「哭是弱者的行為,所以說女人是弱者,一來就哭。」但是這次她向我弟弟說:「姐姐哭不是因為吃不到蘋果。」

我弟弟不作聲,也不看我。我一尷尬倒收了淚。

我從小在名義上過繼給伯父伯母,因為他們就只一個兒子,伯母想要個女兒。所以我叫他們爸爸姆媽,叫自己父母叔叔嬸嬸。後來為了我母親與姑姑出國一事鬧翻了──我伯父動員所有說得進話去的親戚,源源不絕北上作說客,勸阻無效,也就不來往了,她們回來了也不到他們家去。我們還是去,但是過繼的話也就不提了。不過我的稱呼始終沒改口。我喜歡叫叔叔嬸嬸,顯得他們年輕瀟洒。我知道我弟弟羨慕我這樣叫他們,不像他的「爸爸媽媽」難以出口。

有一天有客要來,我姑姑買了康乃馨插瓶擱在鋼琴上。我聽見我母親笑著對她說:「幸虧小煐叫嬸嬸還好,要是小煃大叫一聲『媽』,那才──」

其實我弟弟沒響響亮亮叫過一聲「媽媽」,總是羞澀地囁嚅一聲。

關於倚賴性,我母親的反覆告誡由於一曝十寒,並沒見效。七八年後我父親還憤憤地說:「一天也離不了何干,還要到外面去!」

轉世投胎靠評分

但是當時她那一席話卻起了個副作用,使我想到死亡。那時候我們住白粉壁上鑲烏木大方格的光頂洋房,我姑姑說「算是英國農舍式。」有個英國風的自由派後園,草地沒修剪,正中一條紅磚小徑,小三角石塊沿邊,道旁種了些圓墩墩的矮樹,也許有玫瑰,沒看見開過花。每天黃昏我總是一個人仿照流行的《葡萄仙子》載歌載舞,沿著小徑跳過去,時而伸手撫摸矮樹,輕聲唱著:

「一天又過去了。

離墳墓又近一天了。」

無腔無調,除了新文藝腔。雖是「強說愁」,卻也有幾分悵惘。父母離婚後,我們搬過兩次家,卻還是天津帶來的那些傢具。我十三歲的時候獨自坐在皮面鑲銅邊的方桌旁,在老洋房陰暗的餐室里看小說。不吃飯的時候餐室里最清靜無人。這時候我確實認真苦思過死亡這件事。死就是什麼都沒有了。這世界照常運行,不過我沒份了。真能轉世投胎固然好。我設法想像這座大房子底下有個地窖,陰間的一個閑衙門。有書記錄事不憚煩地記下我的一言一行,善念惡念厚厚一疊賬簿,我死後評分發配,投生貧家富家,男身女身,還是做牛做馬,做豬狗。義犬救主還可以受獎,來世賞還人身,豬羊就沒有表現的機會了,只好永遠沉淪在畜生道里。

我當然不會為非作歹,卻也不要太好了,死後玉皇大帝降階相迎,從此跳出輪迴,在天宮裡做過女官,隨班上朝。只有生生世世歷經人間一切,才能夠滿足我對生命無饜的慾望。

「這輩子總要過」

基督教同樣地使人無法相信。聖母處女懷孕生子,這是中國古老的神話已有的,不過是對偉人的出身的附會傳說。我們學校的美國教師是進步的現代人,不大講這些,只著重「人生是道德的健身房」。整個人生就是鍛練,通過一次次的考驗,死後得進天堂與上帝同在,與亡故的親人團聚,然後大家在一片大光明中彈豎琴合唱,讚美天主。不就是做禮拜嗎?學校里每天上課前做半小時的禮拜,星期日三小時,還不夠?這樣的永生真是生不如死。

但是我快讀完中學的時候已經深入人生,有點像上海人所謂「弄不落」了,沒有瞻望死亡的餘裕,對生命的胃口也稍殺。等到進了大學,炎櫻就常引用一句諺語勸我:Lifehas to be lived.勉強可以譯為「這輩子總要過的」,語意與她的聲口卻單薄慘淡,我本來好好的,聽了也黯然良久。

但是畢業前一年準備出下年的校刊,那時候我還沒完全撇開死亡這問題。雖然已經不去妄想來世了,如果今生這短短几十年還要被斬斷剝奪,也太不甘心。我填表總想語不驚人死不休,因此甘冒貪生怕死的大不韙,填上「最怕死」。

或者僅只是一種預感,我畢業後兩年內連生兩場大病,差點死掉。第二次生病是副傷寒住醫院,雙人房隔壁有個女性病人呻吟不絕,聽著實在難受,睡不著。好容易這天天亮的時候安靜下來了,正覺得舒服,快要朦朧睡去,忽聞隔壁似有整理東西的綷縩響動,又聽見看護低聲說話,只聽清楚了一句:「才十七歲!」

歲數即是身分證

小時候人一見面總是問:「幾歲啦?」答「六歲」,「七歲」。歲數就是你的標誌與身分證。老了又是這樣,人見面就問「多大年紀啦?」答「七十六了,」有點不好意思地等著聽讚歎。沒死已經失去了當年的形貌個性,一切資以辨認的特徵,歲數成為唯一的標籤。但是這數目等於一小筆存款,穩定成長,而一到八十歲就會身價倍增。一輩子的一點可憐的功績已經在悠長的歲月中被遺忘,就也安於淪為一個數字,一個號碼,像囚犯一樣。在生命的兩端,一個人就是他的歲數。但是我十七歲那年因為接連經過了些重大打擊,已經又退化到童年,歲數就是一切的時候。我十七歲,是我唯一沒疑問的值得自矜的一個優點。一隻反戴著的戒指,鑽石朝里,沒人看得見,可惜鑽石是一小塊冰,在慢慢地溶化。過了十七就十八,還能年年十八歲?

所以我一聽見「才十七歲」就以為是說我。隨即明白過來,隔壁房間死了人,抬出去了,清理房間。是個十七歲的女孩子。在那一色灰白的房間里,黎明灰色的光特別昏暗得奇怪,像深海底,另一個世界。我不知道是我死了自己不知道,還是她替我死了。

【……】

這間陰暗的小房間日夜點著燈,但是我大都是黃昏方至,在燈下畫小女俠月紅與她的弟弟杏紅,他剃光了頭只留一圈短髮,「百子圖」里的「馬桶蓋」,西方僧侶式的髮型。他們的村莊只有兒童,議事廳上飄揚著一面三角旗,上面寫著「快樂村」。

【……】

本遺稿由馮睎乾整理,全文刊於《印刻文學生活志》2016年7月號

————————————————————————————

《印刻文學生活志》編輯部:

兩萬三千餘字,二十餘張信紙、信封。它們的存在自身,即與內容同樣具有豐饒的價值。

如受託整理張愛玲女士這批珍貴手稿的馮睎乾先生所說,儘管在張辭世後二十年才得見天日的《愛憎表》,仍未完成,但無損於其文學價值,使讀者得以重溫其筆觸,以及書寫者的本衷與執念,「不想讓往事一瀉千里,而要它們在筆端細水長流」(馮睎乾語);也透露更多張愛玲費心經營文章的過程、方法,補充傳記素材,亦佐證與她其他作品的關係。

宛如不同階段時間考掘者的繼承與對話──晚年張愛玲考掘少女張愛玲,資深讀者考掘心儀作者生命史最早線索也最遲顯現的輝光;作為後至者,分享這一切時間考掘積累的讀者與編者我輩,何其有幸。本輯得以順利籌制,參與、見證這一華文文學史的關鍵時刻,實有賴多位先生的熱心與慷慨:尤其是珍藏、提供手稿的宋以朗先生;費神斟酌、重組原稿的馮睎乾先生,並特撰《愛憎表的寫作、重構與意義》一文,詳述整理過程的幽微思慮;以及林幸謙先生穿針引線、居間聯繫──本刊謹此致上十二萬分的由衷謝忱。

推薦閱讀:

送君一篇《寬心謠》【經典圖文/佛語禪心】
美天一篇:輕倚歲月,提筆凝香
史上最全的維生素知識,真的,有這一篇就夠了
【爆笑】特不著調的爆冷男女,總有一篇笑抽你...。
詩詞賞析 | 一篇孤章壓全唐

TAG:散文 | 張愛玲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