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楞嚴經》輕鬆學  卷六(6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縱然在睡夢當中,『聞性』也不會因為沒有了日常思維而消失。」

「『聞性』之覺觀作用,超出了思維心的範疇,身心的其它五根都不如它圓通。」

【不思】沒有了日常思維。

在睡夢當中,日常「散位意識」歇息了,所以人們無法覺察夢境之外的信息。而「獨頭意識」仍在活動,它顯現出了夢境。

【覺觀】古云:「粗覺名覺,細覺名觀」。「覺」和「觀」都是心的覺察作用,只是「覺」粗淺一些,即「覺知」;「觀」精細一些,即「觀察」。它們表現在六根當中,就是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之基本作用。

「覺」和「觀」這兩個心所法,在初禪當中也還存在,二禪以上方才舍離。因此,睡夢裡面仍有「覺」和「觀」,具體表現在哪裡呢?在「聞性」就很明顯,例如《楞嚴經》卷四所說,睡夢裡的人仍舊可以聽到舂米聲和搗練聲,只是會與夢境相結合,誤當做是鐘鼓聲之類。

相比較而言,睡夢當中,「覺」和「觀」在其它五根的表現,都不如「耳根」明顯,所以文殊菩薩說:「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不僅睡夢裡,就算是在禪定當中,修行者「耳根」之「聞性」也圓通常在。因此,假如需要請人出定,只要在他耳畔輕輕地敲三聲引磬,那清脆的聲響便會被入定者聽到,過一會兒,他就會出定。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如今這個娑婆世界,因眾生耳根伶俐的緣故,佛法必須藉助於語言音聲才能夠宣說明了。」

「可是,眾生卻迷失了本有的如如『聞性』,反而向外追尋語言聲音之相,因此不明佛意,仍舊繼續生死流轉。」

十方如來出現於世,都會隨順所在世界眾生之根機而「說法」,例如香積世界則以「妙香」表法,運用的是「鼻根」;光音天則以「妙光」表法,運用的是「眼根」;咱這個娑婆世界的人間呢,主要以「音聲」表法,運用的是「耳根」。

正因為如此,大家要想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就離不開「讀經」,據我自己體會,讀一遍的效果勝過看十遍。因為,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為伶俐的緣故,口讀耳聽,受益最大。

不僅要讀經,還要學會不攀緣「語言音聲之相」,不執著名詞概念,而是隨著經文去如法觀察「聞性」如如,並通過「聞性」如如,覺悟「心性」如如。那時便會明心見性,開始超越生死流轉。

遺憾的是,多數學佛者卻「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因為迷失了本然「聞性」的緣故,便隨著習氣向外攀緣,反而執著於博聞強記,以學識豐富為修行;甚至以讀念聲音好聽為修行,以讀經速度快為修行,以種種感應現象為修行,以學佛後生活變得順利為修行,等等,這些都是顛倒著相的學佛之錯路,屬於典型的「以指為月」,本末倒置了。

不只是普通學佛者,就連當初的阿難尊者也是如此: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因此,阿難縱然博聞強記,能夠記住世尊開示的無數教義,也不免因迷失『聞性』而落入妄想邪念。」

「這豈不就是『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么?不過,只要肯迴轉『循聲』之攀緣,反聽內在的『聞性』之流,就能夠覺悟『聞性』如如,而得證真實圓通。」

下面,文殊師利菩薩特意為阿難,也為大家再次開顯「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之修法。這也是文殊菩薩應世尊之詢問,對「二十五圓通」做出的小結,最終揀擇出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作為娑婆世界眾生速證圓通之方便。

在稟白世尊之後,文殊菩薩對阿難說道: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阿難請你仔細聆聽,我承蒙佛陀威德神力之加被,再次為你們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告訴你們如何『旋流獲無妄』,得證真實圓通。」

【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即前文第一卷:「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亦即第五卷:「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也就是前文觀世音菩薩所宣揚的「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正是《楞嚴經》之最根本大法。

所謂「佛母真三昧」,是說此法乃是三世諸佛之母,如前文第五卷,世尊曾說:「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正是此意。

問:究竟什麼是「諸佛之母」?

答:如許多大乘經典共同開示,「般若波羅蜜」乃是諸佛之母。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在本經弘揚「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之耳根圓通,被文殊菩薩譽為「佛母真三昧」;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中,觀自在菩薩則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妙法,並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見,「耳根圓通」屬於六度之「般若波羅蜜」,可以看做是其最方便修法之一,特別適合娑婆世界眾生。同樣,傳佛心印之禪宗一脈,其「禪」也屬於「般若波羅蜜」的範疇,因此,《楞嚴經》與禪宗特別相應,深受歷代禪宗大德之推崇。

在目前所見到的佛經當中,《楞嚴經》是少有的一部由世尊親自引導大家明心見性的經典,前四卷基本屬於此內容。而本經最寶貴的內容,當屬觀世音菩薩之「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乃是「首楞嚴大法」之核心,下面,文殊師利菩薩將為阿難再次開示此修法。

文殊菩薩繼續對阿難說: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

「你雖然聽聞過微塵數如來開示的一切秘密法門,但你的『欲漏』尚未除去,你用耳根攀緣諸佛法音,把所聞法音積蓄在一起記憶下來,這就是你的過失所在。」

【欲漏】六根攀緣六塵,則心光外漏,故名「欲漏」。所謂「欲」,是指「攀緣」;所謂「漏」,就是煩惱。有攀緣必有煩惱,故名「欲漏」。

具體說來,眼根攀緣色相,耳根攀緣聲音,鼻根攀緣氣味,舌根攀緣口味,身根攀緣觸感,意根攀緣各種情感、觀念、道理,等等。芸芸眾生都是如此,他們把這六種攀緣當做是「享受」,殊不知,這就是生死輪迴之根,名為「欲漏」。

「欲漏」一旦消盡,就可以到達「漏盡」,則本心光明郎朗現前,自然了知過去未來之因因果果,名為「漏盡通」。那時便會得證聖果,出離三界輪迴。

【蓄聞】把所聞法音積蓄在一起記憶下來。

佛陀說法不是為了讓大家形成記憶,作為知識保存起來,而是為了引導大家調心修行,直至明心見性,直至成佛。

因此,作為自修來說,與其背誦經文,不如靜坐讀念經文,這樣可以專心聞思修,而不會太執著於經文文字本身。至於是否記住了,則無關緊要,記住的都是些知識而已,知識越多,越不利於心的解脫。為什麼?因為形成了「知見障礙」的緣故。

心就好比一個無形的倉庫,裡面東西裝多了,就不通暢了,便會庸人自擾,根本無法明心見性。所以禪堂裡面有一首偈子,叫做「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修行人啥時候做到「心空法了」,那就是見性成佛之時。

對於真正的悟道者來說,一切無可記憶,一切無可留戀,他們的心隨時都接近「零庫存」狀態。雖然他們也可以講經說法,但絕不會搬弄學識,甚至,他們引用一些句子可能會出現錯字,某些方面的知識可能會欠缺,但這無礙於他們心之自在。

另一方面,作為宣揚與流傳佛法來說,以阿難尊者為例,他有這個願力,護持一切諸佛法藏,此時,「蓄聞」又必不可少。倘若不是阿難尊者博聞強記,如今大家根本就不可能讀到如此多的經典。

阿難尊者受持世尊教法,把它們統統記憶於心,好處是利益了後世眾生,不足之處是耽誤了他自己的實修證果。所以,文殊菩薩提醒他: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你用耳根『聞性』來受持諸佛開示之佛法,為何不遵從佛陀的教導,返回來『聽聞』一下自己的『聞性』呢?」

【佛佛】諸佛開示之佛法。

【自聞聞】自己「聽聞」自己的「聞性」。

在這裡,文殊菩薩引導阿難尊者不僅要記憶佛法,更要實踐佛法,來反聞一下自己的「聞性」,看看它在哪裡,是什麼樣子。其實,「將聞持佛佛」並不錯,只是遠遠不夠,尚未「識心達本」的緣故。《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又云:「識自心源,達佛深理」,等等,佛經當中此類開示非常之多。

總之,修行人必須認識自己的心,乃至於直達心的源頭,不可以僅僅停留在佛法的知識層面,那都是些「法塵」與「聲塵」而已,無關乎自心解脫。要想解脫,要想獲得自在之受用,必須明達自性。

如何明達自性?最方便是從「聞性」入手,自己去「聽聞」自己的「聞性」之所在。一旦找到它,便會發現: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

「能聽聞的那個『聽聞性』,也叫『聞根』,它並非某種自然存在,只是因為動靜『聲塵』的出現,而引起了聽聞作用,才把它叫做『聽聞性』。」

「一旦你反聞自己的『聽聞性』,它便會與『聲塵』脫開。既然它能夠脫開『聲塵』,就不會再局限於聽聞作用,此時,你把誰叫做『聽聞性』呢?」

關於「聞性」,即「聽聞性」,它也就是「能聞」之「聞根」,世尊在《楞嚴經》第三卷「耳入虛妄」那段經文當中說道:「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相,名聽聞性。」意思是說,「聲塵」與「聽聞性」兩者相對待而立名,其實,兩者都是虛妄的。

「聞性」與「見性」,乃至於見、聞、嗅、嘗、覺、知之性,統稱為「六根性」,它還不是「明心見性」之「性」,其中尚存虛妄「能所」的緣故。它屬於「第二月」,如世尊在《楞嚴經》卷二云:「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其中,「見精明元」就是「見性」,它是「第二月」,「聞性」也一樣。

明心見性之「性」可不是「第二月」,它是指「自性」,也叫「心性」,還叫「佛性」,或者「妙精明心」,等等。其中已經脫開了虛妄的「能所」,不再「粘附」於六塵境界,它就是文殊菩薩所說的「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之妙性。換句話說,「聞性」一旦脫開了「聲塵」,不再攀緣與粘附「聲塵」,此時,它就回歸了「心性」本身。此時,如果能夠認清楚的話,修行者當即明心見性。

因此,當大家遵照文殊菩薩的教導,時常進行「自聞聞」的實踐,靜下心來,仔細反聽自己的「聞性」之所在,功夫一旦純熟,就能找到「聞性」,它就是「聲音」對面的那個聽聞之心,這不難,人人都能做到。但是,這還不是明心見性。

如何是真正的「明心見性」呢?就像文殊菩薩所開示的那樣,您找到這個「聞性」之後,還要仔細觀察它,看看它是從哪裡來的。最終您會發現,「聞性」離不開「聲塵」,它倆是一對兒。一旦沒有了「聲塵」之時,「聞性」就了不可得了,這就叫做「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

既然如此,您再繼續觀察,當「聲塵」脫開以後,「聞性」了不可得之時,發起「聞性」的那個東西還在不在呢?它會不會受「聲塵」的影響呢?

最終,您會發現,「聞性」發生之處,也就是它的源頭,一直都在,雖然沒有任何形相,但它不會斷滅。無論「聲塵」如何動靜變化,它也不受絲毫影響,這就是「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之妙性,它本來沒有名字,方便稱之為「如如之心」,也就是您的「心性」。

它是全體,「聞性」與「聲塵」都發生於其中。此時,您當即明心見性,覺悟了「聞性」之源,「聞性」之源就是「心性」。隨著您的「耳根」回歸了源頭,它便獲得了自在,其它六根也是一樣,都隨「耳根」一同回歸於「心性」而成就了自在解脫: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耳根』一根既然返回了源頭,所有『六根』也一同返回了源頭,不再粘附於『六塵』而成就了解脫。」

此乃「明心見性」之初步解脫。

問:為何「耳根」一根返回了源頭,其餘「六根」也一同成就了解脫呢?

答:所謂「六根」,並不是六個分開的東西,而是一體心性應對著「六塵」所顯現的六種作用。作用雖有六種,其「作用性」,即「見聞嗅嘗覺知之性」本來一體,它就是「覺知性」,簡稱「覺性」。

依據諸多佛經之開示,「覺性」就是「心性」,也就是「佛性」。因此,從根本上說,「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之性本來就是佛性,此外別無佛性可得。它也就是一切眾生之心,所以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只不過,心一旦粘附於虛妄的「六塵」境界,便失去了本有的自在解脫,而顯現為「六根」攀緣「六塵」之虛妄心,於是不得自在,落入了妄想分別之苦海。更由於進一步把種種分別執著為實有,本來如幻的因果業報等等,隨即變得無比真實,無盡的生死輪迴便顯現了。

反過來呢,大家如文殊菩薩所開示,反聞自己的「聞性」之所在,便會覺悟「聞性」了不可得;再繼續觀察,於聞性了不可得之處,覺悟「心性」本來不生不滅,於是,「六根」便一同回歸了如如之心性,成就了自在解脫。

此時,以如如之心性再來觀察「六塵」境界和三界生死輪迴,便成了: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凈。

「『六根』脫開『六塵』之後,一切見、聞、嗅、嘗、覺、知之作用,都成了如幻之眼病;一切三界生死輪迴,則如同虛空花一般。」

「當『聞根』等『六根』一同康復,除去了見、聞、嗅、嘗、覺、知之虛妄作用,病就好了;於是,一切三界生死輪迴等『六塵』境界隨即消融,本覺真心圓滿清凈。」

此乃菩薩聖證之境,「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指「如幻三昧」成就;「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凈」則指親證清凈法身。此時,修行人成為「見性成佛」的地上菩薩,對於他們來說:

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本覺真心圓滿清凈到了極致,法性光明便會通達無礙,此時,寂靜與覺照圓融不二,其中含納著無邊虛空。」

「再來觀察塵世間的一切呢,便都如同夢中之事一樣,虛幻不實了。」

「假如你阿難如此修行,再看那摩登伽女,就好比夢中人一般,誰又能夠讓你的色身留戀在她的房中呢?」

問:如何是清凈法身?

答:寂照不二。一切眾生之心性,本來具足「寂靜」與「覺照」的不思議功用,且了無一物可得,故名「清凈法身」。

大家按照文殊菩薩的開示修行,將來都能夠圓滿覺悟清凈法身。那不過是大家的本然心性而已,並不從外來,也不需要去到什麼境界,而只是覺悟本心。

倘若阿難尊者覺悟了本心,再看那摩登伽女,不過是美麗的幻影而已,又怎會挪不動腳步,走不出她的房間呢。

覺悟本心並不容易,頭緒紛紛當中,總要尋個下手處,就好比: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就比如世上那些巧妙的藝人,他們可以表演出各種男女人物,如皮影戲之類。雖然看起來人物的各種動作很生動,其要點卻在於一根線的機關不停抽動。」

「一旦拉線機關停下來,戲也就停了,各種變幻的男女人物都沒了內容。」

【巧幻師】指那些巧妙的民間藝人。

以此為喻,同理可知: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眾生的『六根』也是如此,依託於本來一體之『妙精明心』,分化為六種和合作用,與『六塵』相對應而顯現。」

「如果其中的一根能夠停止攀緣,不再與塵境相和合,它便恢復為本來一體之『妙精明心』,於是,六種和合作用便都無法成立了。」

【一精明】一體之「妙精明心」。

「妙精明心」就是眾生的「本覺妙心」,也是諸佛的「清凈法身」。此時,「六根」尚未分化,「六塵」皆是本心之幻相,法界全體只是一心,故名「一精明」。

【六和合】六種和合作用。

「六根」的特性就是去攀緣並且「粘附」於「六塵」,而發生了見、聞、嗅、嘗、覺、知六種作用,這六種作用離不開「六塵」的配合,故名「六和合」,也就是指「六根」。

與此同時:

塵垢應念銷,成圓明凈妙。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當一根恢復為本來一體之『妙精明心』,修行者便會覺悟法界一心,於是,『六塵』幻垢便會順應法界一心之正念而銷落,成就圓滿明澈的凈妙法身。」

「如果還剩餘部分『六塵』幻垢尚未消盡,那就是初地以上的『有學位』菩薩;如果圓滿明澈到了極致,『六塵』幻垢完全消盡,那就是如來。」

【塵垢】「六塵」幻垢。

【圓明凈妙】圓滿明澈的凈妙法身。

【諸學】諸「有學位」菩薩。

一般說來,初地菩薩為大乘「見道位」,二地至七地菩薩為大乘「修道位」,八地至等覺為大乘「無修道」位,由於尚有部分無明未盡,這些菩薩統稱為大乘「有學位」。只有到了破盡無明成佛之時,才稱為大乘「無學位」。

問:如何是「塵垢」?

答:「六塵」本來如幻,眾生卻執著為實有,因此形成障礙,不能覺悟全體光明法界,故名「塵垢」。

問:「塵垢應念銷,成圓明凈妙」之時,已經成就了圓滿明澈的凈妙法身,為何還會留有「余塵」呢?

答:初地以上菩薩成就了凈妙法身,已經「見性成佛」,但無始無明及種種習氣通常不會一下子清凈,如《楞嚴經》卷十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初地菩薩頓悟成佛,做到了「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他還需要修行,因為「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問:有沒有直接「頓悟成佛」,而沒有了絲毫「余塵」的情況呢?

答:有,悉達多太子就是這種情形。三世諸佛出現於世,示現八相成道之時,都是這種情形,一悟便到佛地,他們便是「明極即如來」。

既然「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是修行關鍵,其下手處就應當選擇「六根」之一,如前面文殊菩薩所揀擇,這「一處」以「耳根」最為適合,最易於成就圓通。

於是,文殊菩薩繼續給阿難開示「耳門圓照三昧」,即「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修法之關鍵: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大眾菩薩和阿難,請迴轉你們顛倒的向外攀緣之聽聞作用,反過來聽聞自己的『聞性』,一旦『聞性』脫開『聲塵』的粘附,便會覺悟『自性』而成就無上菩提。」

「最適合你們的圓通修法就是如此。」

【倒聞機】顛倒的向外攀緣之聽聞作用。

「聞機」就是聽聞作用。那麼,眾生的聽聞作用「顛倒」在哪裡呢?

答:就「顛倒」在認假為真,執迷於「聲塵」幻相為實有,以為它是心外之物,所以要去攀緣與納受。「六根」的顛倒都是如此,錯認「六塵」為心外實有之物,所以要去攀緣與納受,才有了「顛倒」的見、聞、嗅、嘗、覺、知之作用。

問:當「六根」不再攀緣與納受「六塵」,是否就沒有了見、聞、嗅、嘗、覺、知之作用呢?

答:非也。自性本具有見、聞、嗅、嘗、覺、知之作用,它是自性本有的功德,不會斷滅。只是,到那時,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知法都成了一心之妙用,不再有「能所對待」和「心境差別」矣。

那時,如《楞嚴經》卷四,世尊所開示:「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這個「無上知覺」當中,本具有見、聞、嗅、嘗、覺、知之妙用,那便是如來的「成所做智」。

亦如達摩大師《血脈論》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諸佛如來本具有無盡的妙色、妙聲、妙香、妙味、妙觸與妙法,相應地,也同時具有妙見、妙聞、妙嗅、妙嘗、妙覺與妙知。這些都是如來的妙境界與妙智慧,成佛不是空到了一無所有,而是妙用遍滿法界。

問:如來的這些妙境界與妙用,到底在哪裡呢?我們能見到嗎?

答:往遠處說,您發願往生到了極樂世界,那裡都是無量壽如來的妙境界與妙用。往近處說,只要您「反聞聞自性」,一念迴光返照,自性不再攀緣與粘附六塵境界,那時,六塵不會消滅,一切色、聲、香、味、觸、法,都成了如來之妙境界;您的心也不會死去,您的見、聞、嗅、嘗、覺、知,都成了如來之自在妙用。

到那時,您將會見性成佛。

秘密教法當中,讓大家觀察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佛的壇城。那不僅僅是一種觀察,而是本來如此。

修行就這麼直截了當,只看自己肯不肯實踐,肯不肯持之以恆。對於此「耳根圓通」之修法,文殊菩薩繼續開示阿難: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這就是微塵數諸佛如來所共修的,一條通往涅槃的大道。」

「過去的一切如來,已經通過此耳根圓通法門獲得成就;現在修行的菩薩們,如今也各自證入了耳根圓通;未來修學佛法的人,也應當依照此耳根圓通法門來實踐。」

「我文殊師利也是從此法門證入,並非只有觀世音菩薩。」

到這裡,文殊菩薩開導阿難完畢,繼續回答世尊的詢問,並對二十五圓通予以小結: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

「世尊您詢問我二十五圓通當中,哪一門最適合阿難及初學者,以便救度一切末法時代,發願出離生死輪迴的人。」

「以我觀察,娑婆眾生成就涅槃妙心之修法,以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最為方便。」

自余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此外的二十四種圓通,與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一樣,也都是諸佛如來威德神力加持所現。」

「所有這些修法的要點,在於當處脫開對於『十八界』或『七大』的粘附,便可徹底放舍塵勞煩惱,而不在於修學時間之長短。」

「這二十五圓通門或淺或深,同為諸位聖者演說之妙法,並無高下之分。」

【即事舍塵勞,非是長修學】當處脫開對於「十八界」或「七大」的粘附,便可徹底放舍塵勞煩惱,而不在於修學時間之長短。

關於這句經文,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的版本是「即事舍塵勞,非是『常』修學」,差了一個字,由「長」變成了「常」,其含義就不同了。經對照蕅益大師《楞嚴文句》和繁體字舊版《楞嚴經》,其中都是「長」字。

關於其含義,蕅益大師說得清楚:「即事舍塵勞,猶所云就路還家也。」又標註云:「非是此方眾生長時修學。」供大家參考。

「耳根圓通」修法從何而來?如前文第六卷初,觀世音菩薩云:「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很清楚,「耳根圓通」不是觀世音菩薩自己創造的,而來自於觀世音如來的傳授。

其它二十四圓通也是一樣,都由諸佛如來所傳授,所以都是諸佛如來威德神力加持所現。因此,再次強調,大家學佛不是跟我學,也不是跟某位大師學,而應當跟佛學。尤其不可自作主張,自己創造一些不倫不類的修法,那是在自欺欺人,沒有任何意義。

就我自己來說,今生只是依據佛經祖論來讀念參悟,只是在不斷地跟佛學,雖有所發揮,但不曾創造。

文殊菩薩繼續說道: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

「我在此頂禮諸佛如來,頂禮如來藏妙法,頂禮無漏聖僧與不思議解脫菩薩。」

「願三寶加被未來的一切眾生,讓他們對於此耳根圓通法門沒有疑惑。」

文殊菩薩在這裡頂禮三寶,也就是常說的皈依三寶,並祈求三寶加被,讓未來的眾生,就是大家,不要再心存疑惑,趕緊實踐「耳門圓照三昧」,必會獲得解脫。

其中,「如來藏」既指如來法身,即「佛寶」,也指如來藏當中所蘊含的一切妙法,即「法寶」。而「無漏不思議」則指無漏聖僧與不思議解脫菩薩,他們乃是勝義的「僧寶」。

問:難道文殊大菩薩還需要頂禮三寶與皈依三寶嗎?

答:需要。即使是文殊菩薩,也離不開三寶的加持,猶如水波永遠離不開水一樣。其他菩薩與祖師也是如此,當他們造論或說法之時,首先會皈依三寶、敬禮三寶。不過,他們所歸敬之「僧寶」,通常指賢聖僧。

問:那凡夫僧是不是「僧寶」呢?

答:凡夫僧只要能夠如法持戒,並具有正知見,便是「僧寶」的一員。如果是那些已經破了根本戒的僧人,他們其實已經不是僧人了,更談不上僧寶。如果有些僧人雖然持戒,卻修學外道法,不具備端正知見,那也不算是僧寶,而是「光頭外道」。

問:那在家的悟道者算不算「僧寶」呢?

答:不算,不入「僧數」的緣故,不足以住持正法的緣故。盧惠能為何要在剃度出家並授戒以後才登壇說法?因為,在他成為僧寶之前,沒有住持正法的資格。這個資格是佛陀所授予的,不可以自封。

凡此種種,大家需要擦亮眼睛仔細觀察,以免錯信邪師,貽誤自己的修行前程。在家菩薩可以弘揚佛法,但住持佛法則應當由出家菩薩擔任,此乃世尊在諸多經典當中所叮囑。當然,出家人當中也有邪知邪見之人,那需要大家依據經論觀察抉擇。對於不如法的出家人,同樣應當遠離。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沈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余者。真實心如是。

「此『耳根圓通』之修法既方便又容易獲得成就,足以教導阿難,以及末法時代沉溺於生死煩惱的眾生。」

「只要他們通過『耳根』反聞自性來修行,就會比其它修法更容易獲得圓通。修行的真實心要就是如此。」

聽了文殊師利菩薩的開示,阿難以及在座大眾都深獲法益: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瞭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

「於是,阿難尊者以及在座大眾,徹底明白了修證圓通之路,大家身心無不泰然,慶幸獲得了如此殊勝之開示。」

「再來觀察諸佛無上菩提及大涅槃,就好比自己的家一樣,而他們則好比那些因事離家遠行的人,雖然還沒回到家,但已經明明白白地找到了回家之路。」

諸佛無上菩提之妙果,以及大般涅槃之妙境,本是一切眾生的共同家園,只是大家離家遠行,竟然遺忘了歸家之路,所以流浪生死,白白承受種種煩惱與苦難。

如今,承蒙世尊及文殊菩薩的慈悲開示,阿難尊者和與會大眾終於明白了回家之路。各位同修也應當明白了,通過《楞嚴經》前六卷的學習,根機明利的人便會智慧開發,獲得相應的悟境。

上面這段是概述大眾獲得的共同法益,下面是與會大眾各自聞法的不同收穫:

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凈。

「在法會大眾當中,包括天龍八部護法神,有學聲聞與有學緣覺,以及一切新發菩提心的菩薩,其總數共有十恆河沙數那樣多,他們和它們都悟得了本心,初步遠離煩惱塵垢,獲得大乘『法眼凈』。」

【法眼凈】開悟自性清凈,初步獲得法眼(智慧眼)之功德。

在聲聞乘,「法眼凈」相當於初果入流,是最初的「見道」,只見空性,未見佛性。在菩薩乘,「法眼凈」也叫做「法界凈」,是初步開悟「無生法忍」,初步覺悟佛性。本經顯然指大乘「法眼凈」,遠勝過二乘「法眼凈」。

比對《圓覺經》,世尊云:「若遇善友,教令開悟凈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凈,即彼凈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可見,得「法界凈」和得「法眼凈」之開悟,在菩薩乘當中,仍屬於凡夫菩薩的覺悟境界。

換句話說,僅就智慧而言,凡夫菩薩有時可以勝過二乘聖者。因為,菩薩慧多定少,而二乘人則定多慧少。唯有地上菩薩定慧等持,方才證悟法身,入佛境界,其證量則遠遠超越二乘。

這「十恆河沙」與會大眾獲得了「法眼凈」之功德,屬於大乘智慧成就。也有人在收穫大乘智慧的同時,兼得了二乘聖果,她就是曾經放蕩於塵欲,而真性不失的摩登伽女,如今的「真性比丘尼」:

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

「摩登伽女,即如今的真性比丘尼,聽文殊師利菩薩說完偈語,便成就了阿羅漢果。」

所謂聞法受益,如此不可思議。即便是無漏阿羅漢果,有時也不必苦苦修行,只要因緣際會,一聞正法便能成就。真性比丘尼前文已經證得三果阿那含,《楞嚴經》卷四當中,世尊曾對阿難說:「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如今再進一步,得阿羅漢果,超越了生死輪迴。

對於「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當中,如此解釋:「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聽了這篇偈頌,就成就初果阿羅漢。」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應當糾正。

聲聞乘的沙門「四聖果」,即: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各有其特定含義,這是很重要的基礎概念,與修行密切相關,不容混淆。

此外,其淺釋當中還有許多知識方面和理解方面的錯漏,在此不一一列舉。即便如此,也無妨宣化上人乃一代高僧大德,其弘法事業蔚為壯觀。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便是大德,有時也難免出現常識錯誤,足見佛法之博大精深。

推人及己,想必《楞嚴經》輕鬆學當中也有不少錯誤,各位同修一旦發現請務必告知,以便及時修改。至於沒發現的那些,沒關係,擺在那裡做鏡子也是好事。

關於「阿羅漢」,乃是成就了無漏慧的出世聖者,其果位之殊勝,堪稱人天敬仰。但是,在菩薩乘當中,阿羅漢的位次並不高,以天台宗圓教為例,阿羅漢僅僅相當於圓教七信位,辟支佛則相當於八信位,還沒到圓教初住,距離初地菩薩還相當遙遠。

甚至,有些經典開示,說發菩提心的功德,就已經超越了二乘果位,因為,菩提心之心量無比廣大的緣故。

在上述「十恆河沙」法會大眾獲得「法眼凈」,真性比丘尼獲證阿羅漢果之外,還有許多眾生在聽聞文殊菩薩的偈語後,發起了菩提心,堪稱殊勝:

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外,還有無量眾生,都發起了無比殊勝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有人問:佛陀說法的法會上,哪來這麼多眾生呢?它們平時都呆在那裡呢?

答:眾生界不可思議,遠非人類的短淺目光所能夠了解。據《楞嚴經》卷八開示,在大家所知的眾生之外,還有無量的鬼神、精靈類眾生,甚至,連土木金石之類也都是眾生變化而成,其數量多得無法想像。

雖然一般人無法和它們交流,不知曉它們的存在,但佛陀不同,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說法之音,源於清凈心地,任何種類的眾生都能夠「聽」懂,都能夠聞法受益,此乃佛陀的不共功德之一。

到這裡,「二十五圓通」結束,阿難尊者深獲法益,徹底明白了成佛之路。於是他起身謝法,並為大眾繼續向佛陀請法: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

「阿難尊者整理袈裟,在大眾當中起身,雙手合掌頂禮佛陀,以示謝法。此時,阿難尊者深悟大乘,其心行圓滿明澈,不禁悲欣交集。」

「尊者為了利益未來末法眾生,再次稽首禮佛,繼續替大眾向世尊請法:」

【心跡圓明】心行圓滿明澈。

「心跡」就是常說的「心行」,也叫做「心境」;「圓明」就是「圓滿明澈」,或「圓滿光明」。這意味著,阿難尊者此時明心見性已經比較透徹,「理悟」已經圓滿。

【悲欣交集】其含義類似於「悲喜交加」。

當阿難尊者「心跡圓明」之時,內心便充滿了自在解脫之法喜,這是明心見性的必然功德;同時,他也很欣慰,因為徹底明白了成佛之路。另外,阿難也難免略有感傷,為自己以往的道力羸弱,甚至險些破戒感到悲哀。

不僅如此,作為已發廣大菩提心的菩薩,阿難尊者也為眾生而感傷,他們不知修行,不知生死輪迴之苦,沉迷於六塵境界,無法明心見性而受用自在法喜,豈不令人悲哀?

這些感受交匯在一起,故名「悲欣交集」。

《楞嚴經》到這裡,阿難尊者理悟已經圓滿,明心見性已經透徹,也明白了「耳根圓通」的實修成佛之路,可以開始實踐了。

但阿難尊者以慈悲心的緣故,並不僅僅為自己著想,他還要替在座的大眾,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來進一步請法: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如今我已經覺悟成佛法門,對於『耳根圓通』的修行之路沒有了任何疑惑。」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但我常聽如來您這樣說:自己尚未得度彼岸,而誓願先救度他人,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自己覺悟已經圓滿,而能夠覺悟眾生,就是應現在人世間的如來。」

「我阿難雖然尚未得度彼岸,但我願意學習菩薩發心,誓願救度一切末法眾生。」

【得度】得度彼岸,超越生死輪迴。

二乘無學聖者,即辟支佛與阿羅漢,屬於「暫時得度」,暫時超越生死輪迴,到達有餘涅槃或無餘涅槃,只超出了分段生死,尚未超出變易生死。地上菩薩屬於「自度度人」,正在超越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兼廣度眾生。只有佛陀堪稱「究竟得度」,已經圓滿超越二種生死,而能夠無我度生,大作夢中佛事。

【未度】尚未得度彼岸,尚未超越生死輪迴。

一切凡夫都屬於「未度」,尚未見道的緣故;有學二乘也屬於「未度」,尚未到達無漏的緣故;地前菩薩還屬於「未度」,尚未得證法身的緣故。

關於「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這樣發心是極為可貴的,那就好比地藏王菩薩一樣,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但是,如果作為一個初學者,尚未「見道」,連最基本的修行都沒有,連自己的粗煩惱都無法降伏,就整天忙著到處去「度人」,請問,您要把別人度到哪裡去呢?度到您的煩惱心當中去嗎?

這種人不是在「度人」,是在耽誤自己,順便也煩惱一下別人。阿難尊者和他們可不一樣,人家已經明心見性,已經得證初果須陀洹,已入聖流,再加上廣學多聞,完全可以住持如來教法,廣度眾生了。

阿難尊者如何來救度一切末法眾生呢?首先,依他的宿世願力,他發願生生世世護持諸佛法藏,如《法華經》所說,阿難「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阿難度眾生的方式,首先在於替大眾向佛陀請法,其次是將教法記憶於心併流傳下去。

然後,到了末法時代,阿難尊者便如《楞嚴經》卷三所說,他發誓:「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這就意味著,阿難尊者會在末法時代當中,「應身」進入娑婆世界繼續住持如來教法,廣度有緣眾生。不僅僅是阿難尊者,許多大菩薩和大阿羅漢也都有同樣的慈悲大願,他們正在人世間以及所有六道輪迴當中,生生世世利益眾生。

問:那麼多的大菩薩和大阿羅漢,他們都在哪裡呢?什麼樣子呢?

答:僅就人間來說,他們就在人群當中,或僧或俗,或男或女。至於他們的樣子,您看看周圍的人,凡是一生當中淡泊名利,慈悲助人,且恭敬學修佛法的人,那就是菩薩應世;凡是持戒清凈,不染塵欲,且恭敬奉行佛法的人,那就是發了菩提心的大阿羅漢在人間。

千萬不要看他的名聲、地位、弟子多少、財富如何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要看他有沒有神通和靈異功能,這方面鬼神才最擅長。修行只在心地,心地清凈慈悲,不著相,有大智慧,毫無疑問是菩薩;心地清凈無染,持戒莊嚴,曾經就是阿羅漢。

首先,阿難尊者要繼續替大眾向佛請法。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請法,難道佛陀不會直接說法嗎?

答:此中大有密意。首先,佛法並不是生死輪迴當中應當有的,當悉達多太子成佛之時,假如沒有世間眾生請法的話,他將會應魔王的請求入滅,而不會說法。幸好有大梵天王代表三界眾生向佛請法,恭敬三請之後,世尊方才應允。世尊先是接受了兩個商人的供養,為他們說法,他倆成為了最初的在家弟子;然後又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佛法僧三寶於是具足,佛法才得以流傳在人間。

其次,佛法極為尊貴,不可以隨意演說,只有眾生根基具備,並有人以恭敬心請法之時,才符合說法之因緣。另外,有人代表大眾請法,所說法義內容也會更貼近大眾,而不至於太過深奧。

當然,世尊偶爾也會「無問自說」,那是因為有些教法極為高妙,沒有人能夠發問,世尊便會借著某些法會的因緣加以宣說。

總之,佛法是如此殊勝,在生死輪迴當中其實是難得一聞的,請大家務必格外珍惜。今生若能依教奉行,後世必得長久安樂。

下面,阿難尊者特意替末法時代的眾生,就是各位同修,來向世尊請法,這同時也是阿難尊者在度化大家: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世尊,這些末法時代的眾生離佛越來越遠,到那時,演說邪法的老師像恆河沙那樣多。」

「如果他們想要收攝心念,進入三昧,成就耳根圓通,該怎樣讓他們安置設立道場,才能夠遠離一切諸魔擾亂,不會因畏縮而退失菩提心呢?」

【邪師】持有邪見,演說邪法的老師。

【安立道場】安置設立行道場所。

【退屈】因畏縮而退失。

所謂「安立道場」,就是安置設立行道場所,就如同秘密教法當中設立壇城一樣,有一套具體方法。但是,在真正行道之前,必須要持戒清凈,因此,下文世尊在讚歎阿難尊者之後,首先演說戒定慧三無漏學當中的「戒」,即「四種清凈明誨」,然後才演說如何安置設立道場。

問:在學佛過程當中,如何才能夠不退失菩提心呢?

答:作為初發心的凡夫菩薩,無論何時都應當以自修為主,隨時降伏自己的煩惱,隨緣利益他人。當您心行與法相應之時,菩提心自然會增長,而絕不會退失。

無論修行有多麼了不起,做利生事業也必須要量力而行,絕不可貪多求大,那不是在行菩薩道,那是陷入了名利漩渦,失去了對於「空性」的了悟。迷失「空性」之後,菩提心就不存在了,修行人便墮落為世間凡夫。

原因何在?《心經》云:「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其中的「無所得」就是指覺悟空性,徹底覺悟空性,那才是菩薩。《金剛經》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中,「無所住」也是指覺悟空性,在此基礎上「而生其心」,那就是真實菩提心。

問:可我尚未覺悟空性,如何確保自己的菩提心不退失呢?

答:祈求三寶加持,時常禮佛、持咒、念經、坐禪等等,讓自己的心念隨著佛法而行,與佛法長相伴隨,道心就不會退失。

對於阿難尊者為大家提問:「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世尊給予讚歎: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沈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時,世尊在大眾當中稱讚阿難說:太好了,太好了!如你所問如何安立道場,以便救護末法時代那些沉淪在苦海的眾生。」

「你們仔細聆聽,如來就為你們解說。」

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阿難尊者以及在座大眾,都應聲答應,依教奉行。」

【唯然】古時應諾之詞,類似於今天所說「是」或「是的」。

要想安立道場,實修「耳根圓通」,必須要持戒清凈,因此,阿難尊者問如何安立道場,世尊卻首先開示如何持戒清凈,以便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陀告訴阿難:你時常聽我在律藏當中,宣說修行的三種決定法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就叫做『三無漏學』。」

【毗奈耶】也叫做「毗尼」,漢譯為「律藏」,乃大、小乘各種戒律之總集。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收攝心念不攀緣就是戒,以戒為因就會生出禪定,以禪定為因就會發生智慧。

所謂「攝心為戒」,正是大乘戒律的根本精神,有別於二乘戒律。大乘戒律重在「戒心」,二乘戒律重在「戒身」。當然,「戒心」也離不開「戒身」,「戒身」正是為了「戒心」,身心本是不二。無論「戒心」還是「戒身」,其主旨都在於「六根」不去攀緣「六塵」,這就叫做「攝心」。

在這「三無漏學」當中,持戒是基礎。無論學佛者是否已經受戒,想要實修「耳根圓通」,下文世尊所開示的「四種清凈明誨」就不可缺少,這是大乘「戒」的基本內容。

對於如何才是「攝心為戒」,世尊說道: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阿難,怎樣收攝心念,我才稱之為『戒』呢?」

以下,世尊將從四個方面來詮釋「戒」,首先是「攝心為戒」的第一方面內容,斷除「淫心」:


推薦閱讀:

刑法第三百零九條有無必要修改?
盲派中級命理(20110501修改)
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修改人類胚胎DNA 在西方引起爭議
楊氏太極拳「起勢」練法(修改補充版)

TAG:輕鬆 | 修改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