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茶道習茶人必讀篇-村田珠光《心之文》

村田珠光(1423-1502),被後世稱為茶道的"開山之祖"。生於奈良,幼年在凈土宗寺院出家,因為違反寺規被轟了出來,此時,日本禪宗的重要人物,大名鼎鼎的"聰明的一休"--"瘋僧"一休宗純,正在京都的大德寺掛單,珠光聞名前去拜師參禪,這是茶道形成史上一個重要事件。

室町末期,相對於上面各種由皇室、貴族、武士、僧侶、富人壟斷的主流的茶活動,由平民百姓組織的飲茶會"雲腳茶會"也開始出現,在這些初期的平民茶會中,奈良的"淋汗茶會"是非常著名的,它採取的草廬式建筑後來成為茶道建築的典範。

  

珠光身為奈良流的代表人物,又是柰良茶會的名人,從一休那裡吸取了禪宗的精華後,立刻開始用禪來改造自己的茶事活動,他將圓悟克勤的墨跡必恭必敬的掛在茶室壁龕中,那是茶室最為顯著的位置,每個來參加茶事的客人都要先向圓悟的手跡行禮。從此這副墨跡不僅是禪門重寶,而且也成為茶道至高的聖物。

(它是珠光將禪宗與茶道相結合的見證。茶與禪的結合,是茶道形成的一大關鍵,從此,茶事活動有了深邃的思想內涵。珠光以後的歷代茶人,幾乎都參禪,而茶道也被認為是"在家禪"的一種,有"茶禪一味"(或"茶禪一如")之說。

  

他的成功也是以庶民為主體的鄉土文化戰勝以東山殿為代表的貴族文化的成功。最能代表珠光茶道思想的是珠光給大弟子古市播磨澄胤的一封簡訊,人稱《心之文》:

古市播磨法師:

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執己見。嫉妒能手,蔑視新手,最最違道。須請教於上者,提攜於下者。此道一大要事為兼和漢之體,最最重要。目下,人言遒勁枯高,初學者爭索備前、信樂之物,真可謂荒唐之極。要得遒勁枯高,應先欣賞唐物之美,理解其中之妙,其後遒勁從心底里發出,而後達到枯高。即使沒有好道具也不要為此而憂慮,如何養成欣賞藝術品的眼力最為重要。說最忌自高自大,固執己見。又不要失去主見和創意。

成為心之師,莫以心為師。

此非古人之言。

珠光

翻譯來源於網路:

此道最要不得的是高傲與自以為是、突出自己的心。那種嫉妒高明者、鄙視初學者的做法,尤其不好。應該盡量去接近高明的人,這樣就能發覺自己的不成熟處並及時請益;對待初學者則要儘可能地予以培養。此道中最重要的是能融合和漢之境界,於此處最要用心。近來人們總喜歡說要領略枯淡之境界,有些初學者就用上如備前、信樂這樣好的藝術品作為茶道具,儘管他人還未必認可其藝術,但他自己就先自以為是沉浸於深奧的藝術氣氛中而自我陶醉了。這樣就沒辦法說了。所謂枯淡之境界,亦是由循序漸進而來。得到好的器具,應先好好去體會玩味,根據自己的能力而創造出一個適當的境界來。這樣一步一步做下去,在境界上不斷深入,那才是有意思的。得不到好的器具的人,索性就不要拘泥於器具才好。重要的不是器具而是人,如何如何高明的人仍有必要經常地感嘆一下自己還不夠十分成熟,要保持住這樣的謙虛。而無論怎樣,高傲和突出表現自我都是最不可取的。當然,自信心也是不可缺乏。既避免「我執」有不失自我,這就是所以稱之為「道」的緣故。所以。古人說得好,「願作心師,不師於心。」①如上所說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注: ①涅槃經二十八曰:『願作心師,不師於心。

本文嘗試通過考察其著作《心之文》,以期深入了解他所提倡的茶道根本思想。通過研究,認為他所倡導的茶道思想主要強調以下六個要素:

一.學習茶道最忌傲慢和固執。

二.和、漢思想境界的融合。

三.擁有好茶具要好好品味,依靠自身的精神素養,再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冷枯」的意境。

四.與茶具和形姿相比,謹敬之心更重要。

五.茶人應有自悟和反省的能力。

六.求道中必須懷有肯定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的心境。

從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珠光的茶道論奠定了草庵茶古樸、幽雅、靜寂的精神基礎,其中不乏日本文化最本質的審美意識。通過本論文的探討,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的特徵。更重要的是,對今後的中日茶文化交流以及將來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方向都有一定的幫助。

推薦閱讀:

日本著名茶道師木村宗慎:「一日一果」
當初你說喝茶不燒錢,現在全家懷疑我吸毒~
日本美學核心—侘寂
怎麼判斷紫砂壺的品質?
認識會茶道的女生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TAG:日本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