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三友」典故源於商丘(組圖)
位於商丘古城外西北角的水蓮台遺址。
位於陝西省留壩縣紫柏山東南的西漢張良隱居的地方。
張良。
蕭何。
韓信。30年前在商丘縣工作,閑暇無事,與常常能講商丘歷史故事的「商丘通」們閑聊,得民間流傳的商丘歷史資料頗多。其中談到「歲寒三友」這一成語典故,「商丘通」們眾口一詞:「那是在咱商丘發生的事。」當時居住南京的陳舜肅老太太回商,聽說她是明朝被稱為「四公子」之一的陳定生的後代,又是一個文化人,便去採訪她。陳舜肅當時已70多歲,說起商丘歷史來滔滔不絕。她講的「歲寒三友」起源於商丘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從此,每當重訪商丘古城,便想起「歲寒三友」的故事,想到這一典故的誕生地水蓮台。「歲寒三友」典故的誕生地水蓮台是漢代時睢陽(商丘)名勝,當時坐落在商丘老城(宋城)北的古宋河北岸不遠,現在已是如今的商丘古城外西北角了。到商丘古城問起水蓮台,不少人還能向你介紹說,在九間樓那地方。據說,九間樓那裡確實是古時名勝,風景優美,至明朝時還是官家避暑的處所。此外,那裡還有麻叔謀廟。隋朝時麻叔謀主辦為隋煬帝開運河事,奉旨說睢陽有王氣,要乘開河一事把此城掘掉,睢陽百姓託人暗中用重金賄賂了麻叔謀,麻叔謀便改了原定的開河路線,才保住了睢陽城,有阿諛者為其蓋廟。由此可見,水蓮台那片地方古時是人們遊覽的勝地,「歲寒三友」的故事在那裡誕生也就近乎情理了。說起「歲寒三友」,人們都知道是松、竹、梅。這三種植物雖然不屬一科,卻都有凌霜傲雪、不畏嚴寒的高潔品質,每至嚴冬,萬木凋零,它們卻不但能在惡劣的環境中同時生存,而且依然故我地表現出自己的風骨。松,自古以來就是高人逸士和英雄豪傑的象徵,被列為「歲寒三友」之首。《論語》有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可謂堅毅。竹,總是以枝幹的挺拔喻示堅貞不移的風節,且以其空心彰以虛懷被人讚揚,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便有「水能澹性為吾友,竹解虛心是我師」的詩句。梅,在冰天雪地里凌寒綻放,清香四溢,自古贊它的文章和詩不知有多少,就連世紀偉人毛澤東也作《卜運算元·詠梅》贊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松、竹、梅自古在人們的心中象徵著堅毅的操守、頑強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摯友良朋間常以其比喻彼此忠貞的友誼和高尚的節操。然而,三者被譽為「歲寒三友」而成典故,還是源於「西漢三傑」———張良、蕭何與韓信在商丘水蓮台的一次相會。「西漢三傑」會商丘張良、蕭何與韓信都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們輔佐劉邦奪得了天下,建立了漢朝,可謂功莫大焉。劉邦將自己同他們三人作過比較,結論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不管劉邦是不是謙謙君子,他既然有這樣的評價,可見三人之所長堪與匹比者寡,是因為各人都有實實在在的超人的本領和蓋世功勛。然而劉邦畢竟是劉邦,有一點他與歷代帝王沒什麼兩樣,那就是以「吾能用之」以「取天下」為原則,一旦得了天下,卻不能像「共苦」時那樣與所用之人「同甘」了。漢朝建立後,劉邦與「三傑」之間的矛盾便漸漸浮現出來。劉邦為了獨掌天下,需要重組班底。「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一道理,註定以後在三人身上必然發生悲劇。然而,這一必然趨勢並不是誰都能預料得到的。聰明的張良深謀遠慮,料事如神,事先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於是便提前採取了「智避」,不等事情發生就提前退隱。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載:「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在張良看來,劉邦封他齊地三萬戶,是藏以令人難以覺察的心計的。齊國這片土地,兩年前已封給了韓信,今再封他「自擇齊三萬戶」,豈不是想「一籠鎖二虎?」表面上是對他們封賞,實際上是要達到「以張制韓」、「以韓製張」的目的。張良揣測,劉邦在心底深處不僅對韓信信不過,對他張良也信不過了,於是便向劉邦重提當年在留城相會的舊事,請求劉邦封他為「留侯」。此時,張良想藉此提醒劉邦在他們君臣之間保持一點起事之初的純樸記憶。打天下之初,大家忙於殺伐征戰,縱橫捭闔,何曾斤斤計較過一得之功和一己私利?可是如今得了天下,時局變了,為了爭奪各自利益,宮廷內外竟然劍拔弩張,何苦如此呢?但劉邦對他的心情卻置若罔聞。聰明的張良意識到不妙,知道劉邦天下到手,也不需要像他這樣的人為他出謀劃策了,於是他便激流勇退,去過隱居的清閑日子。退隱之前,他先以養病為名,閉門謝客一年多。於是他便有了時間重遊當初劉邦興師的地方———芒碭山,隨即便來到他們曾經操練兵馬的地方睢陽。他決意退隱,心裡卻眷戀著弟兄們幫助劉邦起事時的舊情,故地重遊,感慨頗多。初起事時,他們和秦兵較量的艱難和危險自不必說,楚漢相爭,劉邦的實力也遠不及項羽。但劉邦憑著自己善於用人的手段,把他們的智慧和能力發揮到了極致,終於在與秦兵和項羽的征戰中成了贏家。然而事情一旦有了理想的結果,昔時的患難與共、互無猜疑、把命運擰在一起同力奮鬥的和諧和友情,隨著時局的變化不復存在了……他不願看到情同手足的朋友遭到不幸,於是便偷偷將蕭何和韓信約來商丘。三人相會在當時的睢陽城北———古宋河畔的水蓮台。水蓮檯面臨河水,台下青荷艷蓮環繞,優雅的氛圍是人們懷舊的好去處。此新聞共有2頁第頁 作者:文/圖 劉秀森 來源:京九晚報張良、蕭何與韓信在水蓮台上,一同回憶過去共度艱辛和苦難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友情,不禁陶醉。悵然間,張良給蕭何和韓信講了范蠡和文種的故事。春秋時期,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屈辱求全,向吳王乞降,去吳國給吳王夫差做奴僕,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後被釋放回國,於是便卧薪嘗膽。蓄勢十年,最後竟打敗了吳國。那時輔助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報仇雪恨的是大夫范蠡和文種。越國滅掉吳國後,聰明的范蠡就對文種說,咱們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再跟大王下去,沒好結果。文種卻不信,他想,我們立了這麼大的功,現在有成果了,為何要走呢?結果,范蠡走了,文種沒走。以後,范蠡的日子過得很好,而文種卻死在越王勾踐的手裡。張良講完了這段故事,便告訴蕭何和韓信:自古「帝王多寡恩,功臣多負屈」,咱們都不要學文種,一同退隱吧。蕭何覺得張良多慮了,不相信劉邦會像勾踐那樣。很講信義的韓信更不信,說:過去我跟著項羽,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衛士,背楚而歸漢後,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且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我若無故地離開他,於心何忍?張良勸人不醒,只得作罷。蕭何和韓信對張良如此推心置腹非常感動,不是好朋友不會這樣勸他們,張良與他們的友情真是天下無二的。張良也覺得他們能在一起處事是天緣,建議在此留一個紀念,在水蓮台上栽下松、竹、梅,以象徵他們友誼的忠貞。於是,三人共同將松、竹、梅栽下。此舉給世間留下了一則佳話,「歲寒三友」的典故就此產生了。「歲寒」為情況變壞的意思。「東去山兮長恨歌」三人回京後,張良利用最後一次隨劉邦出兵討伐的機會,出奇謀拿下了馬邑,順便勸說劉邦立蕭何為相。至此,張良覺得平生無愧於己,也無愧於人,便和劉邦作了一次告別談話。他從回顧自己的身世講起,一席話講得情真意切。他說:「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最後,他向劉邦明確表示,「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赤松子」是神話傳說中的「仙人」,他要跟隨赤松子求「仙」去了。就這樣,張良毅然決然地告別了政治舞台。後來三人命運怎麼樣?張良退隱深山,清靜終老。蕭何以自己處事的老練和見風使舵得以壽終。韓信呢?蒯通曾三次勸說韓信稱王,韓信不聽,說:「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第一次被人誣告謀反被劉邦逮起來,因沒找到證據而被釋放。第二次,因為他要與人配合殺存有野心的呂后,被人告發,呂后將其抓起來後殺了。有趣的是,為呂后出主意殺韓信的是蕭何。當時呂后把蕭何找來問如何除掉韓信,蕭何出了一個主意,他自告奮勇,要親自去把韓信騙來。騙韓信的方法是,說前方傳來了捷報,皇上打了勝仗,群臣都要到長樂宮去祝賀,讓韓信也去。呂后覺得這方法很恰當。但蕭何到韓信那裡見了韓信,將原來設想的圈套套向韓信,韓信卻託病不去。狡猾的蕭何知道怎樣讓他就範,說:這樣的事情,大家都去慶賀,你這樣的人物,不去怎麼行?有病,硬撐著也得去。耿直的韓信對蕭何是深信不疑的,因為,蕭何不但是韓信在劉邦身邊起家的推薦人,而且「蕭何月下追韓信」無人不知,那份友情始終珍藏在韓信心裡。韓信以為蕭何的話是推心置腹,於不知不覺中入套,隨他去了呂后的長樂宮。呂后早就命人埋伏好了。等韓信進來,眾壯士一擁而上,把韓信捆了起來。呂后當機立斷,先斬後奏,把韓信斬於長樂宮的鐘室里。讓張良始料未及的是,蕭何在殺韓信一事上卻起了這樣的決定作用!張良得知韓信這樣被殺,心如刀絞,留詞於亭院。詞曰:「浴血戰兮十數年,頭斷宮兮心何安!宵聞聲兮歸西恨,良心碎兮化雲煙。東去山兮長恨歌,洞簫吹進萬重山……」這段留詞一直被商丘人代代相傳至今。蕭何雖然得以壽終,但後人評價他在韓信得不到劉邦重用時離劉邦而去,他聞訊後即刻騎馬月夜苦追,將韓信勸回,並向劉邦推薦韓信做大將軍,使韓信為漢朝建立了很大功勞,後來又設計騙韓信遭殺,便感嘆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對待主子上,蕭何留下了「至誠」的一筆。而在對待朋友上,蕭何在後人心裡留下的卻是陰暗的影子。然而張良當時在睢陽水蓮台上對朋友的至誠至信是無可挑剔的。「歲寒三友」一成典故,便不斷為後人引用。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蘇東坡因遭權臣迫害被貶黃州,向黃州府討來了數十畝荒地開墾種植,栽種稻、麥以補無米之炊,並築一園遍植松、竹、梅聊慰風骨。黃州知府去看他時嬉而調侃,蘇答曰:「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但此典故源於商丘卻被史書遺漏了,所幸還留在商丘人的代代口頭傳承中。此新聞共有2頁第頁 作者:文/圖劉秀森 來源:京九晚報
推薦閱讀: